-
1 # 麓風軒
-
2 # 位世界
好的書法作品看神,看過很多名家的作品,看上去很漂亮,但不吸引人!就在書寫者沒有神注入字中!聽過一個高人指點,怎麼用神,是我茅塞頓開!“神”現在科學詞彙表達的是能量!沐浴更衣,齋戒三天,書寫之前靜坐,平神靜心,氣息調和!才來動筆!意在先,使能量透過紙背,往往下筆如有神助!此後的作品,都和之前提升一個檔次!自己看完都很喜歡!
-
3 # 我是個畫畫的
首先你這幅作品還是可以的,字型結構,用墨虛實,章法掌握的很好。至於用筆熟練度,寫的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會熟練,至於書法入門不入門,還需高人指點。
我來介紹一下掌握書法的幾個難點。
一、用筆
用筆過程中充滿了行筆的變化:行筆速度節奏有變化;行筆運動軌跡有變化;起筆、收筆有變化;行筆過程中提、按有變化。這些都是用筆的要點,而且不同的行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藝術效果:“遲”則“沉著”,“急”則“得勢”;“曲”則“多姿”;“直”則“剛勁”;“藏”則“渾成”;“出”則“爽利”;“起”則“靈動”;“伏”則“穩重”。這些又都不是絕對的,不能程式化地應用。一味“遲”易板滯;一味“急”易浮滑;一味“曲”易眉俗,一味“直”易僵硬;一味“藏鋒”易死氣;一味“出鋒”易尖刻;一味“起”易浮漂;一味“伏”易僵化。總之,用筆是基礎,是首先需要攻克的難關。
二、結構
對比、變化是書法的根,神采、韻味是書法的魂。書法要求筆畫搭配適宜、使轉有情。線條決定質量,結構決定形態,韻味決定神采。書法的形在外,味在內,形可視,味可品,做到形似不難,要做到神似,有味道就不那麼容易,二者皆佳者,可謂形神兼備也。
三、墨法
墨法在書法中佔著中要的地位,善於用墨,是書家一生不斷地追求。素有“惜墨金”的當代草聖林散之,用墨講究、變化無窮。一味增多,過激都可以引起不良反應。如用墨不可過淡,淡則灰,灰則傷神;不可過濃,濃則滯,滯則不暢(筆);不可過幹,幹則枯,枯則無華;不可過溼,溼則溢,溢則無韻;不可過燥,燥則焦,焦則狼藉。否則,就會失去天真。用墨也是有節奏的,要找到用墨的自然段。
四、章法
章法也稱“布白”,“布白”就是“佈局”,把整幅作品的內容進行布白,如字距、行距、行款以及字的大小、款式的高低,天地的留白等。古人作書很講究章法,章法是點畫與點畫之間的呼應,字與字之間的顧盼,行與行之間的相映,整體上氣韻通達,虛實相生,神采飛揚。
五、意境
意境是文化的體現,其表現方法,簡單地說是虛實相生,實是虛的基礎,虛是實的昇華。意境是書法家把書法的情感注入筆端,用書法的形象來抒發胸中之意,讓讀者欣賞到書法作品的豐富內涵,從中得到感悟、啟示和滋養。虛實是相互依託的關係,誰都不能離開誰而單獨存在。
在書法的審美過程中,意境的產生,是一種心理現象。我們常說意境深遠,把書法藝術不同的美,展示在想象的空間裡,把自然境界和藝術境界的完美結合在一起,創造出新的意境來。如顏體的開闊,表現出了豁達的心胸和包容的雅量。正如一位哲人所說:比陸地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寬廣的是人的胸懷。胸懷寬宏是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仁愛無私的境界。把這種境界表現在書法藝術中,就是意境。
意境表現的形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意境應該是出彩的,要出彩就要注入很多美的元素,常用對比、誇張、意料之外的手法來吸引眼球,增加視角的衝擊力和提高作品的感染力,只有意境出彩的作品,才能讓人回味無窮,激動、興奮和感慨,並使人們的情感得到淨化和昇華。
在意境的表達上要考慮抒發情感,追求“情與景匯,意與象通”的境界,把作者的真實情感表現在作品中,就像《祭侄稿》一樣悲憤胸中出,至性書正氣,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是顏真卿心情的真實流露。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顧不得筆墨的工拙,隨著書家情緒起伏而自然形成,是情感和功夫的自然流露。達到了技術和藝術完美結合的頂峰,在書法歷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
六、統一
變化與統一是一對辯證關係,變化可以使作品豐富,統一可以使作品規範。書法是由筆畫、結構、章法、意境等元素組成的,並透過筆墨而完成的一門獨特的藝術。用筆的熟練程度決定著線條的質量,筆畫的長短、粗細、俯仰、伸縮的準確與否,決定了結構的形態的優劣,結構的寬窄、高低、大小、斜正、疏密的對比、變化準確與否,決定了章法的優劣。
到位而不越位,變化中蘊藏著統一,統一中又富於變化,渾然一體。我們常說一心不能二用,其實,在書法學習上,不但一心要二用,還要三用、四用。如我們在寫字的過程中,不但要把握好用筆的節奏、結構的對比,還要把握好墨色的枯潤,章法的挪讓,只有這些都做到了得心應手,才能很好地抒發自己的情感,作品的意境才能得以顯現。
書法是透過漢字表達作者的情感的藝術,把筆畫、結構、章法、意境等所有的因素以及對比、變化統一在一起,再注入作者的技術、情感、思想、境界、追求就是經典的好作品,以上這些我們都能從古代經典的作品中得到體驗。因此,學習書法要手腦並用,要有全面的、過硬的基本功,能夠把各種技法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否則是難以駕馭的。
如果只注意了用筆而忽略了結構,雖然線條寫好了,但結構不好,寫出的字不好看;只注意了結構而忽略了用筆,結構雖然寫好了,線條不好,寫出的字也不好看;只注意了用筆、結構而忽略了章法、意境,用筆、結構雖然寫好了,章法、意境不好,寫出的作品沒有內涵更不好看。總之,要想寫好作品,就要技術、思想、文化全面地統一到位。
-
4 # 永書101
先說觀點:我認為這幅作品寫得不錯,書家應該算是練家子一枚!
草書最應該看重的是氣勢,正所謂“興不盡, 勢轉雄,恐天低而地窄!”。氣勢是草書的靈魂,氣勢不僅僅是對書寫內容要爛熟於心,還需要對書寫內容高度認同,透過流暢的書寫,留白處理、枯筆、漲墨處理、欹側鋪陳等等,實現藝術作品的強烈感染力,恰如古代戰場,有戰馬嘶鳴,刀光劍影,還需要滾石檑木,萬箭齊發!
這位書家的作品氣勢上還是很不錯的,草書的法度也沒有大的問題,這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心血來潮,而是經過了長期積澱形成的自信使然。
既然題主貼出來求點評,我就多說兩句,提幾點建議,與書家共勉吧。1、也許是毛筆本身質量較差,導致分叉,應該說這位書家在掌控分叉筆鋒書寫上還是做得很好的,基本上最終也沒有形成不可收拾的亂鋒如麻。但我仍然建議,應該減少雙峰分叉書寫的頻率,我們如果能夠中鋒行筆,儘量不分叉。書法不光是寫給自己看的,也是寫給別人看的,通篇分叉未必人人都欣賞得來。
2、完整的書法作品還需要印章落款,這已經自從元代開始定格,既然題主求點評,就應該弄全乎了,再讓大家點評,會更好點。要知道,落款和欽印有時候會畫龍點睛,非常重要!
3、作品整體來看還是清新自然的,但還是在“片”字的書寫時稍顯做作,而且法度不合。類似的問題還存在於“江”字,請書家注意。
-
5 # 斷劍66336482
這字不錯。這是隨手寫下的,但章法佈局,用墨運筆,感覺都不錯。作者,應有文字工作經歷,或長期與文字打交道。識草。對這首小詩也很熟悉。練過多種字型,但喜歡趙體。用筆偏愛軟毫。年齡應在五十以上。這種字,在地、市級,應有一定知名度了。
-
6 # 白洋淀水天雲居
寫得不錯,很見功底。點劃與線條可以再精緻些,同時注意穿插,使通篇章法活起來。目前感覺有點滑,建議看看王獻之草書。還有一句話;沒事就臨帖。
-
7 # 月語拂心
這幅字只能說寫得一般般,也就是普通的書法愛好者的正常水平吧。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整體佈局,不是很好。草書的取勢太過中正,沒有書法欹側相對,互相依託的辨正統一的美感。
二,墨色運用不好。作者想運用現代書法家筆法來寫,但墨色運用過於單調,濃的地方很濃,淡的地方運得太多。看不到枯筆,澀筆,挫筆的輕重變化。總之,就是太單調了。
三,線條沒力度,軟棉棉,功力還有欠缺。如片字的一長豎,就寫得太隨意了。
四,有幾處敗筆。“江”字寫得不好看,沒寫出應有氣勢來。“相問”這二個字寫得不連貫。“片”字寫得不好,這一處的留白留得太空,字的筆墨又用得淡,形不成強烈的色差對比度來,一點美感也沒有。
五,整體的氣韻不夠。草書的美關鍵是有氣韻。沒有氣韻的草書是寫書,不是書法,也就談不上美感了。
-
8 # 辛野人
此作草法熟練,墨色也注意變化,兩次蘸墨寫就,可見作者控筆能力較好。遺憾之處,作品種的所有的“點”筆,幾乎一樣,缺少變化,用筆也單一,如“孤、問、冰落”等字的點 。“雨”字草法有誤,片子為現代簡化字寫法,而且拖筆太長過度,有矯情之態。
-
9 # 明是樓書畫
這幅草書寫的是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從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有臨摹古帖,具有一定基礎的人,也知道從墨色的枯溼濃淡來處理,而做出墨色變化,並不是江湖字型。但是水平不是特別高,調鋒絞轉的技法掌握得不夠所以寫得略顯生硬。
-
10 # 快樂逍遙遊
首先這幅作品並不完整,作品的題款沒有。優點是,濃淡乾溼有所體現,流暢度不錯。需要注意的是枯筆飛白的字缺少了變化,顯得太過平淡。從章法上來看,片字長劃和最後收尾處空白平齊,缺少了協調和變化,個別草字不太準確。
-
11 # 一之書畫社
我國的書法藝術可謂博大精深,幾千年來名家輩出,各領風騷。這是一幅擬古人的小品,您覺得好嗎?好在哪裡?請方家賜教
-
12 # 我的邊城生活
此作品乃是錄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七絕《芙蓉樓送辛漸》,詩曰: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詩乃千古名作。就此書法而言可從以下幾點略作分析:
第一,此作品整體來看甚是不錯,筆意流暢,似斷猶連,有抑揚頓挫之感!二十八個字蘸墨兩次,枯筆運用很好。
第二,就墨色而言變化運用也不錯,有一點就是稍嫌乾澀,這個不算大毛病,可以忽略。另外就是最後幾個字似乎沒處理好,有點斷續的感覺。總的來說是一幅中上程度的習作!
第三,想隨便談一下,在書法的創作上書寫時一定要把作者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裡面,那麼就錄這詩而言要弄明白詩作者寫這首詩的意圖,寫這首詩時的心境,然後融入到書法之中,何處要連何處要斷,何處要墨濃何處要墨枯,這樣弄明白了才能創作出好的書法作品!
-
13 # 張斌洲
好!可能有人會奇怪,也沒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既沒大草的縱橫捭闔,也沒小草的閒適雅逸。筆墨也不是很到位,章法也不完好。到底好在哪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作品所寫的內容,是唐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詩的情景是蕭瑟的秋意、迷濛的煙雨、如網的愁緒,和即將離別的兩顆高潔清白的心。
我想這位先生的修養應該蠻高的,對詩意的領會也蠻深的,用的可能是硬毫筆,有董其昌的草意,似不經意間信手拈來,濃墨落處似是詩人那無比沉重的心情,枯筆起時正是那吳江迷濛的煙雨。轉折處是那似斷還連的即將離別的友情。看似平淡的字,卻與那清涼的詩,合而為一。
雖“片"字末筆堅畫稍顯過份,但能書達詩意已屬不易,比之簡單的抄寫、或是賣弄技法要好的很多了!
往昔林散之先生也曾寫過草書寒雨連江詩,竊以為散之先生的書與詩達到了高度統一。
不知先生以為然否?
-
14 # 三積堂墨韻
此作運筆還算嫻熟,線條尚可,墨色濃淡乾溼相宜,飛白運用的也可以。
但是草書作品的每個字都應準確無誤,下筆必有出處,如“塞”、“雨”、“相”,三個字還需推敲,另外有些筆畫不宜太過誇張,如片的豎筆,雖然產生了一些視覺衝擊,卻影響了整體章法和和諧,顯得不協調。
-
15 # 夏雲國書法
首先,整幅字的草法還是比較準確的。唯一有一個“夜”字,寫的跟草法有點出入。
草法還是嚴謹一些為好,否則容易叫人產生誤會。
整幅作品從章法來看分成五行,兩筆墨完成,書寫的連續性也比較強。
第一行這幾個字,寫的有點生硬。
草貴流而暢,不能有生硬的感覺。這個就顯得有點生硬,有點荒率。
草以點畫為性情。草書更加註重點畫質量,如果點畫質量不過關,就沒得看。所以點畫上還是得多加註意。
這幾個字比較流暢,透過連筆造就了一種連綿不斷的勢。但是細看之下,筆畫過於單薄,沒有什麼內涵,就是筆鋒掃著走的感覺。
雖然看起來流暢,但內質稍有空虛,缺少了可看性。用筆也稍微單一一些,線質都是一樣粗細,墨色也沒什麼變化,節奏也比較平。這是不太好的一個點。
送那個字,寫的不太好,平行的筆畫稍多,感覺處理手法單一,缺少點靈活。
送和客的氣息斷了,相當於重新起了一筆寫的。
第三行開始楚山孤也是用的淡墨的處理方式,與右邊稍微有些雷同,其實還可以再做點墨色變化。孤字最後三個點,也是處理手法單一了。這幾個字在章法上收的有點緊,沒有一種大的收放關係。包括字的體式上,也要去開啟。作品中只有吳和相是拉長伸展開的。
下面又蘸了一筆墨,洛陽親友這幾個字不錯,墨色變化也有,節奏也好。
但是親友這兩個字,結字用筆不夠精彩。不過能看。
第四行,如相問,一片,這幾個字。如和相,氣息斷了。一和片處理的不是特別好。
一字沒有伸展開。
片字是個敗筆,雖然拉長了,做了一個勢。但是寫一筆,太直了,力量感又弱,處理的不太好。
第五行就是延續前面的墨色,繼續往下寫。沒有什麼精彩的地方,就是平平淡淡的。用筆上也比較平,一個吃鋒位置吃到底,沒什麼變化,太過於直白了。
而且最後一行字,字字獨立。並不是說獨立不可以,但是把氣息寫斷了,有點不舒服。
整個作品總的來說,就是平淡,不夠精彩,缺少了能夠打動人的東西。很多線質上發薄,有的處理的生硬,不夠流暢。基本上就是這些問題。
如有說的不好的地方,還請見諒!
不算特別好,獻醜一張。平時還是行書居多,主頁可見其它作品!
-
16 # 青黃一夏
通篇應該寫得比較流利比較快,也比較自信,但問題也由快而來,筆畫比較輕細,開頭連字容易產生誤解,起筆收筆隨意而不講究,給人一種低檔貨的感覺。
連筆寫得好的是王獻之,其次有王鐸。寫好連筆是要花大力氣研究的,不是隨便劃拉就可以的。
"平"字和"樂"字有混淆,"冰"字只要一點即可,既然是草書,應當儘量減少筆畫,用純草書, 不要用行草代替大小草如: "親"字"友"字等。
好像在審美上也沒什麼追求,這才是最要命的。沒追求就會降低難度,沒難度,就沒有價值,泯然眾人,人人都可以做到,大家為什麼要來追捧你?
這樣說也是提醒自己,共勉!
-
17 # 3129青山依舊在
從草書的規範,到章法佈局,整體的連貫流暢性都不錯,就是有些拘謹,沒有完全放開了去寫,草書貴在放蕩不羈與狂傲,詞作品氣度欠缺。個人觀點。
-
18 # 千年蘭亭
從這件草書作品來看,作者具備一定的筆墨功夫,應該說基本功還是不錯的。
作者對草書的技法有一些瞭解,但創作經驗不夠,作品技法單調,充滿“躁氣”。具體而言,有以下幾方面問題:
1、章法問題較大。整體作品作者蘸了兩次墨,應該說對墨法有一定了解,但蘸墨次數過少,導致墨色枯燥過多,作品也失去很多變化。
一般而言,一件草書條幅成斗方作品,以蘸墨四五次為宜,這樣作品層次更豐富。
此外,作品最後一行過緊,與前面不協調。當然,此作不能稱為一件完整的作品,因為沒有款識和印章。
2、筆法簡單。第二行的枯筆本來是想形成一個亮點,可惜用筆全是平掃,線條單調、死板,缺乏弧度,沒有彈性和張力,反而弄巧成拙。
書法的用筆既有平面運動,也有上下運動,還要運用絞轉的筆法,這樣寫出的線條才飽滿,彈性十足。
-
19 # 西廨七叔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這幅草書作品非常不錯。從筆法、字法和章法來說,可以說能給人“實處就法,虛處藏神”的感覺。從韻味到筆勢都能給人比較強的帶入感。
個人感覺,與大家共同交流。
回覆列表
這是一幅草書習作(屬於連綿大草),書寫的內容是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首先,從整體上來看,這幅草書習作還不錯。重在性情的發揮,連綿奔放,氣韻貫通、一氣呵成。
其次,從墨色變化來看,全篇蘸墨兩次,依次書寫,墨色變化自然,濃淡、枯潤對比明顯,營造了草書效果。
第三,從字法上來看,字形基本上符合草寫規範;筆畫的斷與連、呼應關係處理得還不錯。
如能在字形大小上多增加一些變化會更好(例如首行和最後一行就顯得平淡,沒有動人之處)。
最後,就筆畫線條上來說,還有一些欠缺,特別是在很多“使轉”之處,細節處理的不夠到位(見標記之處),“草以使轉為形質”,所以使轉有一點點毛病都會影響到整個字的形體與質感,當然,可能跟作者使用的書寫工具不佳有關。
可以說,該作者的草書性情非常好,若能系統、深入地學習草書,將來必有成才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