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桑梓說娛

    會,這一點從綿綿退出金氏家族時候就已經昭然若揭。綿綿和魏無羨一樣灑脫,特別討厭旁人得了便宜還賣乖,在蘭陵金氏舉辦的商議會上。旁邊一金家女修都可以對她指指點點,說明綿綿根本上就人微言輕。

    綿綿話話語權連金光瑤可能都不及,雖然說聶明玦敬她有幾分傲骨,可最終還是沒那些喜歡口誅筆伐的人有心機

    金子軒的死是多方作用的效果,最主要的還是金光瑤和溫寧。金光瑤早就看不慣金子軒所謂的惺惺作態,想要教訓他一下,溫寧則是因為亂曲而誤殺金子軒。

    連金子軒的老爹金光善都不可能救出來、料到自己兒子會喪生。在那個所有人都紅了眼的時候,綿綿無疑會被眾人看成是魏無羨的同類。可能會和師姐一個結局。

    綿綿雖然和丈夫過得沒有多富貴,卻是《陳情令》裡面最幸福的女子

    《陳情令》裡面幸福的女子少之又少,溫情、師姐、魏無羨師母都難逃一死。或許當年綿綿主動退出金家是對於她最好的選擇,離開金家的她活得坦蕩,和丈夫逍遙快活。

    還有個可愛的女兒,她很容易滿足,也喜歡打抱不平。活脫脫是魏無羨的女兒身,含光君都要吃她的醋,這個女子不簡單。

  • 2 # 零新說

    不管綿綿有沒有退出家族,只要金光瑤還在,金子軒的死都不可避免。

    陳情令中,綿綿在綵衣鎮與魏無羨相識,那時候的魏無羨為了客棧的幾間房找上當時為金子軒安排住處的綿綿,經過一番瞭解,綿綿同意讓幾間房給魏無羨。

    由此可見,金子軒給了綿綿一定的權利,當時另一個侍女也調侃金子軒喜歡綿綿。但也僅限於此,在四大家族的蘭陵金氏,這樣的侍女是沒有更多權利和權勢的。

    在家宴上,眾人詆譭魏無羨,綿綿出言維護,也只是仗義執言,因為在玄武洞魏無羨捨身救了她,她心知魏無羨的為人並不是眾人口中濫殺世家子弟之人。現實推翻了以往的認知,為不與這樣道貌岸然的人為伍,她宣佈退出家族,自此無音訊。她的離開,除了最初金子軒的惋惜,就沒人再想起她了。

    而經魏無羨之手殺害金子軒的一石二鳥的陰謀是金光瑤設下的,藉著魏無羨給金凌慶生,在窮奇道設下埋伏,讓溫寧失手殺死金子軒,既除了金子軒,又陷害了魏無羨。一個是人人忌憚的夷陵老祖,一個人金家未來的繼承人。

    金光瑤的野心,註定要挑起事端,除了金子軒他才能繼承家主之位,沒了魏無羨,他才能穩坐仙都之位。就算不是在窮奇道,金子軒也會死在其他地方,只是金光瑤利用了每一次機會而已。

    一個身心坦蕩,有俠義之心,卻沒有心機的侍女如何能與一個心狠手辣蟄伏已久如毒蛇般的金光瑤相抵抗?所以,金子軒的死與綿綿退沒退出家族沒有太多的聯絡。

  • 3 # 藍灩兒

    不得不說,金子軒死的確實太冤了。他是金家唯一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一點也不像他爹。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好人,最後,卻被人設計害死了。

    金子軒死於窮奇道截殺,從表面看,是魏無羨失控之後,操控著溫寧,殺死了金子軒。實際上,是另有其人在背後操控溫寧。而那個人,就是蘇涉,蘇涉也是受了金光瑤的指使。

    所以,操控這一切的幕後真兇是金光瑤,要了金子軒性命的,也是金光瑤。

    就算綿綿沒有退出家族,就算她可以繼續留在金子軒身邊,繼續做金子軒的家臣,她也不能改變什麼。

    綿綿既沒權,又沒勢,也只不過是個客卿而已。到底是人微言輕,身單力薄,況且,她又是一個弱女子,怎麼鬥得過詭計多端的金光瑤呢?就算她想幫金子軒,也是有心無力的。

    無論如何,金子軒最後還是會被害死,這大概就是命中註定。

    因為他擋了金光瑤向上爬的路了,大家都知道,有金子軒這個嫡子在,金光瑤就永遠做不了金家的家主之位,更做不了仙督了。

    所以,金光瑤肯定不會放過他的。這一計不成,還會用其他的計策。說不定,金光瑤會用盡三十六計,直到把金子軒解決了為止。

    最後,再總結一下,不管綿綿是退出,金子軒都得死。那樣一個家族,早點退出倒是一種解脫呢。我一直覺得,綿綿當初選擇退出,是個明智的選擇。

  • 4 # 大話吸遊啊

    這只是一本書,不是現實世界

    總有要推動劇情的節點

    每個人的死都可以說是必然的

  • 5 # 圓滾滾的蝸牛先森

    金子軒命中註定有一劫,因為他擋了金光瑤的路。

    當年,金光瑤在母親過世後去蘭陵金氏,卻被金氏的人一腳踢下金麟臺,成為江湖中的笑柄,而這時,金光善的另一個兒子金子軒,卻在享受父母的關愛,開開心心過生日。

    這樣強烈的反差,難免讓金光瑤記恨金子軒。

    等到金光瑤費勁千辛萬苦被金光善承認,成為金氏中人,可他與金子軒的地位同樣是天壤之別。

    金子軒可以成為人人口中的正人君子,翩翩公子,而金光瑤不得不為金光善做上不得檯面的事情。特別是當金光瑤得知金光善對孟詩的態度時,金光善於他而言再也不是父親,只是仇人。

    金光瑤要報仇,所以,他必須擁有絕對權力,必須讓自己的話在蘭陵金氏足夠有分量,而金子軒是他前進路上最大的阻礙。

    這一切都註定,金光瑤要對金子軒動手。

    金光瑤殺死金子軒,最佳做法就是借刀殺人,借誰的刀,毫無疑問,有兩個最佳人選:1.金子勳,2.魏嬰。

    兩者相比,魏嬰當然更佳。因為他是整個江湖的敵人。同時,魏嬰是個放蕩不羈的人,他與蘭陵金氏的矛盾人人都很清楚,他對金子軒也沒什麼好感,這也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所以,栽贓給他,大家都願意相信,少有人會產生懷疑,即便產生懷疑,說出來也沒人願意相信。大家都希望藉著這件事除掉魏嬰,奪走陰虎符。

    回顧這整件事情,不難發現,金光瑤的一系列計謀被執行得很順利。

    如果綿綿那時還沒有離開金氏,會不會改變事情發展的軌跡呢?換句話說,金子軒有沒有可能不死,魏嬰有沒有可能不被陷害?

    凡事都沒有那麼絕對,綿綿雖然武功不怎麼樣,人微言輕,但是作為一個意外因素,綿綿未必一點作用也不起。

    比如,以她對金子軒的忠誠,和對魏嬰的感情,她完全有可能出現的事發現場,並且擋住來自溫寧的攻擊,犧牲自己,保全另外兩個人。接下來,就看金子軒能不能瞬間看清形勢,迅速逃生,或者與魏嬰聯手控制住溫寧,找出幕後之人,繼而揪出金光瑤的陰謀,來一場反殺。

    當然,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小。

    從人物本身來說,金子軒是個重感情的人,他看到綿綿為自己而死,不可能不傷心。人被情緒控制的事情,是難以理智分析問題的。

    金子軒確實到最後都沒有怪魏無羨,但是,如果綿綿死了,有可能是另一番情形。

    從劇情設計來說,如果故事被這樣改寫,其精彩程度要比原著大打折扣,金光瑤的前期塑造完全被浪費,作者還要為魏嬰另外找一個強大的對手。同時,魏嬰的故事遲遲無法進入高潮,故事節奏會變慢。

    綜上,無論是金光瑤,還是編劇,都希望金子軒英年早逝,所以,金子軒只能認命,綿綿也救不了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都說夫妻同甘共苦容易共享福難,有道理嗎?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