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我”怎麼知道讀“wo”?
9
回覆列表
  • 1 # 品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鹹

    上一輩有很多沒有讀過書上過學,但是還是一樣會說話,只是不會寫,不認識這些字。所以口口相傳也是一樣可以學習的。

    坐等真人正解!

  • 2 # 酒騎風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古人沒有拼音,當然不意味著不會發音,其實古人也有自己的注音方法。古人給漢字的注音方法叫切音法,或者說是反切,由於漢語拼音的普及,我們現在不常見到這種注音方式,但是,這並不是說這種注音方式不存在了。如果是讀國學或者漢語言文學專業,應該會經常見到這種注音方式。例如十三經注疏中經常採用這種注音方式。

    那麼這種注音方式用的是什麼方法呢?其實這種切音法有一個最基本的規則,那就是使用兩個漢字來為一個漢字注音,就是從兩個漢字中提煉出一個漢字的讀音。被注音的字的字音是從後面兩個字那兒得出來的。在後面的兩個字中,取的是第一個字的聲母,第二個字的韻母,這樣就能夠得出被注音的字的完整的注音。

    這樣說有些抽象,可以給大家舉個栗子品味一下,就拿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尚書·堯典》第一句話中的兩個字說一下吧。堯典開頭是:“日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那麼是怎麼給“放”、“被”注音的呢。是這樣的,放,方往反。大家看,取方的聲母,往的韻母,放的發音就出來了。這個反字是什麼在這裡代表的就是這種方法。同樣,被,皮寄反。也是以這種方法來注音的。

    當然,具體說起來,裡面也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項,鑑於本人理解程度不夠深,沒有系統學習過,只是有些接觸,所以也不敢多言。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自己上網查閱更為詳細的內容。

  • 3 # longwen居士

    漢語

    注音符號

    (Chinese zhuyin),簡稱注音符號,舊稱

    注音字母

    ,是為

    漢語

    漢字

    注音

    而設定的符號。以

    章太炎

    的記音

    字母

    作藍本,1913年由中國

    讀音

    統一會制定,1918年

    北洋政府

    教育部正式頒行。

    注音符號原共39個,排列照“

    三十六字母

    ”順序以“ㄍㄎ”開頭,1920年改訂

    順序

    ,增加一個“ㄜ”共計達40個。注音初期以讀音統一會所定

    字音

    為準,故有“ㄪ(萬)v、ㄫ(兀)ng、ㄬ(廣)gn”三個符號,後改以北京音為準,“ㄪ(萬)、ㄫ(兀)、ㄬ(廣)”只作注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個(

    聲母

    21個,

    韻母

    16個)。 1930年

    中華民國政府

    注音字母

    改稱為“

    注音符號

    ”,正式的稱呼是“國語注音符號第一式”。

    相對於拼音來說,注音符號有時簡稱

    注音

    。目前在中國

    臺灣地區

    ,小學生在學會

    漢字

    書寫之前,會先學習注音符號作為中文字的替代

    寫法

    。在生活實用上,注音符號也用在標註

    生字

    的拼音,也是普遍的打字

    輸入法

  • 4 # 939125127

    上古時代(先秦兩漢以前)用直音,就是一個字來解釋另一個字,典型的書籍是爾雅,例如良,音梁;中古(唐宋至清)用反切(取前一個字聲母+後一個字韻母),兩個字來解釋一個字,典型的書籍是說文解字,廣韻,例如良,連娘切;近代(民國)用注音符號,就是臺灣現在用的,原理是用最多三個音節(聲母+介母+韻母)來標示讀音,例如良,ㄌㄧㄤ;大陸用漢語拼音,用最多四個音節(聲母+韻頭+韻腹+韻尾)來標示讀音。例如良l-i-a-ng,拼音是不斷髮展完善的過程。再說一下,雖說中國方言繁多,讀音複雜,但古代是有類似普通話的標準音的,每個朝代都有標準音。例如中原雅音,官話,正韻,明朝的標準音叫洪武正韻,是以南京話為標準音的官話。點選的人那麼多,再普及一下,這門學科在古代叫小學,小學包括文字,音韻,訓詁(釋義),三門學科主要研究漢字的字形,字音,字意的。

  • 5 # 海岱山夫

    1

    古漢語學過的,反切法等,《康熙》字典原版,就是這樣拼音的認識字的,差不多的音,但沒有聲調,平仄不好掌握.古人古代認識字,再往前推,我估計,就採用《言傳身教》和《口把口》《手把手》的傳授和教導了,現在有些少數民族的語言和樂譜,沒有《文稿》,就依靠《言傳身教》,有《文稿》的也沒有拼音也是依靠《言傳身教》.對吧.

  • 6 # 遇見好嘞

    你的潛意思是認為古人很蠢的,教古人讀字與讓豬乸上樹一樣困難吧?要知道現在的字都是幾千年前古人創造的!!現代人其實並不比古人聰明,可能甚至比古人要笨,毫無大智慧,都是在耍小聰明。

  • 7 # 有趣灬

    其實很簡單,你看到一個字,比如“我”這個字,你會反應過來方言的發音,這是為什麼?也從來沒學過方言標音啊?尤其是南方方言,讀音和普通話完全不一樣。(排除一些也有明確標音的語言,如粵語)

    我記得我小時候,在接觸拼音之前就已經認識一些字了。而由於從小家裡也不講普通話,長輩也不會拼音,所以我所認識的字,我全部都是用方言讀出來的。

    家裡識字的那些長輩,不懂拼音也沒有注音的辦法,卻依舊能認識很多字。

    換個角度,我們是依據什麼來判斷“w”是“嗚”的音的呢?

    大概人生來就有這種能力吧。見到圖形反應聲音的能力。比如我見到一顆樹,我知道應該用shu來表達。但是沒有人會在書上標上“這是樹”,或者“shu”。我們透過圖形匹配到聲音,從樹匹配到“樹”這個字,或者直接匹配到shu這個讀音。

    一句話!人腦太神奇了!

  • 8 # 葡萄皮葡萄

    很簡單的問題,比如你怎麼知道.我.拼音wo中的w讀w呢,o讀o呢?也是人教你的,沒有人會說生下來就會讀拼音吧!

    這只是一個體系,有人規定了有人教你就會,沒人規定沒人教你就不會。是用拼音去套的的漢字讀音,而不是用漢字來對準拼音,要有民族的自信。雖然不是什麼大道理,但就是這麼回事。

  • 9 # 一老沈一

    古時候沒有現在意義的漢語拼音,人們怎麼識字讀書呢?

    正如前面有高手說到的,大概絕大部分的學童讀書認字都是靠背出來的。我國早早就有了童蒙識字課本,如秦國前期的《史籀篇》,秦始皇時代的《倉頡》、《爰歷》、《博學》;西漢時期司馬相如的《凡將篇》、史游的《急就篇》;西漢末年揚雄的《訓纂篇》等等,以後歷代也都有這種課本。這些課本的體例,都是雜取若干字,編成四言、六言或七言的押韻文句,以便學童能夠朗朗上口,容易記憶。書中不標音,也不教授讀音辦法,只以識字為目的。類似的教育,一直延續到近代。由此可以解釋,即便歷代都不乏讀書人,但為什麼讀同樣的內容卻都帶著濃厚的鄉音——一代一代跟老師學的。在古代,讀書是奢侈的事情,學到的字雖不多往往也夠用。倘若再見到不認識的字,只好去問老師,很多時候老師也不知道。這在古代是很難解決的問題。

    很難解決也必須解決。學問家們想到了編字典。東漢的許慎用20多年時間(公元100-121年)編寫了《說文解字》,收錄了9353個單字和1363個異體字(這應該是當時所有的漢字,幾無遺漏)。這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說字義、辨識聲讀的字典。許慎為字標音的方法,第一是用形聲系統說明字的音讀。第二是用“讀若”擬出字的讀音。拿第一種來說,當時漢字中百分之八十是形聲字,許慎對其都標明“從某某聲”,如“忍”,即標為:從心,刃聲。他有很詳細的區分,這裡不做詳述。第二種的“讀若”,許慎是根據漢代標準音讀做比擬。為了克服“讀若”既不能做出音素分析又很難準確的不足,他也採用了多種形式,這裡也不詳述了。許慎的《說文解字》,對漢文字的發展和研究,是開創性和奠基性的功績,對當時和後世都影響巨大。

    許慎和漢代還沒有“反切”。“反切”方法來源於印度的佛典。使用“他山之石”為漢字標音,始於三國時代的魏人孫炎,其生卒年月不詳,只知道他是古文化巨匠鄭玄的弟子。他寫了《爾雅音義》,自此中國才開始有“韻書”,他在方音複雜的情況下制定出中國的標準音讀,建立了漢語的語音科學和審音科學。

    以“反切”為漢字標音的方法,在中國使用了近兩千年。但學者們並沒有不思進取,眾多後人始終在做精細化的改進。應該提到的是唐宋的“三十六字母”。據稱是唐代的守溫,發明了以三十六個字作為聲母,使“反切”能夠分清唇音、舌音、齒音、喉音,十分精細。後人認為,這套辦法屬宋代發明更為可信。

    再後來,就是1918年國民政府頒行的注音字母,現在臺灣還在用。1950年代,大陸推行了漢語拼音。前不久,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先生剛剛辭世,享年112歲。

    有人會說,注個音都這麼麻煩!更有人因此得出結論:漢字不科學。我看,這個結論不一定恰當。漢字,是世界上唯一從象形文字發展而來的同源文字,從讀音來說,可能確實不如拼音文字方便。但是,漢字中包含的巨大內涵,不去深入探究,是不知其有多麼高深的。大學問家陸宗達先生寫了一本《說文解字通論》,他在其中說:今天我們翻閱《說文》,就會發現裡面蘊藏著大量有關古代社會和自然界以及天文曆法、礦產冶煉、植物醫藥、農業手工業等多方面的資料,這部書真稱得上是一部漢代的百科全書。”陸先生的評價又哪裡僅是指這部《說文解字》而言,他講的是漢字呀。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抽時間找來陸先生的書看一看,一定會歎為觀止。

  • 10 # 吳振山5

    中國古代有書院學堂,教書先專門教書認字,什麼不用只記字,一天一個字,一年十年能記多少,何況不可能一天只記一個,康熙年間應該算古代吧,那時就有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漢語拼音就是專門漢字注音的漢字元號,那不是西方的字母,是漢字元號,我記得新華字典中就漢字元號同英文字母對照表。

  • 11 # 無風即風

    直接上個最簡單的,保證一看就懂:

    1、當:都郎切——d(u)+(l)ang=dang;

    2、東:德紅切——d(e)+(h)ong=dong;

    3、公:古紅切——G(u)+(h)ong=hong;

    以上的三個例子都是取第一個字A的聲母,取第二個字B的韻母,把這幾個字重複快讀,你就會發現它能產生拼音的效果。

    比如:

    “都郎”!“都郎”!“都郎”!就變成了“當”對不?

    “德紅”!“德紅”!“德紅”!就變成了“東”對不?

    “古紅”!“古紅”!“古紅”!就變成了“公”對不?

    是不是好神奇了???

    其實,就是下面這個道理,以“當”字為例:

    都,在古代的讀音標註中叫“韻部”——相當於拼音的聲母;

    郎,在古代的讀音標準中叫“韻腹/韻尾”——相當於拼音韻母。

    至於後面的“切”字是啥意思?

    注意,“切”本身是一個動詞,意思是讓我們在兩個字的組合讀音中,“切”出一個音來——可謂相當形象生動。

    這,就是傳說中的《切韻》了~!

    隋代《切韻》是中國史上的第一部“韻書”——何為“韻”?

    其實就是和“拼音”一個意思,總之就是指標準的讀法。

    可能有朋友會問了:既然古代沒有拼音,那你上面舉的例子裡,是怎麼知道“都”就是“du”?“郎”就是“lang”?

    你要是這樣問我,我是真的沒有答案了~

    因為,這已經不可考,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只要是古代韻書中歸為“韻部”的那些字,它的讀音就是已經確定了的。

    說到這,就得先解釋另一件事了。

    雖然,韻書要到隋朝才出現。而且,自有正史的夏商周三代起,一直到清雍正的3000~4000多年時間裡,我國曆史上從未試過推動“語同音”。

    注:清代雍正曾設“正音館”,以北京話為國語——老北京話,不是今天的北京話,要求全國執行,但是後來也不了了之,所以要“留”到新中國誕生,才終於完成。

    儘管如此,但是這並不代表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就沒有語言教學。孔子有一句大家都熟能詳的話還“子所雅言,《詩》《書》執禮”還記得不?

    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學習周代的書籍《詩》《書》就一定要用“雅言”。這個雅言一般主流觀點都認為是作為統治者的姬周人使用的關中(長安)方言,而姬周人自己的解釋則說這是他們的先輩在夏代時學習的夏人之語言(古“夏雅”同音)。

    但不管如何,從孔子與雅言的這個例子就可以得知,古代人不可能因為沒有發明音標或韻法,就沒有語言教學,如果都不推廣語言的話,那周天子怎麼和天下諸侯溝通?識字識書計程車大夫階層又怎麼和諸侯溝通?

    所以說,追溯到隋以前的晉、漢、秦,乃至周商夏,都一定程度存在“語同音”的,起碼上流階層都會同一門語言。

    我們不知道的,只是上古三代到底是用什麼樣的韻法而已。

    目前可查最久遠的語言教材是來自先秦時期的《史籀篇》和《爾雅》。兩書均被《後漢書.文藝志》所收錄,其中《爾雅》儲存得比較好,共有3卷20篇,並且一直流傳了下來,而《史籀篇》則已經佚失,只在《說文解字》中保留了223個字。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推動了中華民族史上的第一次“書同文”,那麼,我們也可以由此想象到,既然書已同文,則“語同音”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開始自然而然地推動普及,因為原來的六國人的文字與秦國是完全不同的,那麼再用他們自己的文字讀音去讀秦帝國制訂的書本已變成不可能。

    所以,《史籀篇》和《爾雅》,與秦始皇時代的《倉頡》《爰歷》《博學》的5大先秦辭書就成了中國史上最早的文字讀學教材。

    後來,進入西漢時期,又有了《凡將》《訓纂》《滂喜》《急就》等相關著述。

    許慎在這10幾萬字中共提煉出來540個部首,在辨識文字的聲讀時,他使用的方法主要就是“讀若法”和“直注法”。

    【直注法】

    就不多解釋了——就是已經確定的讀音。

    龢,《說文解字》注:從龠禾聲。讀與和同。

    【讀若法】

    從象形文字的“形聲形義”的創造理念出發,把同一部首或偏旁的字歸類為同一聲部,然後在部首或偏旁中取其中之一來作為文字的“聲旁”,以表示它的讀音。

    如“坪”,《說文解字》注:從土從平,平亦聲。

    “平”就是它的聲旁,所以它的讀音就是“ping”。

    而那個“亦聲”的意思,則是指在釋讀的時候,要麼從形聲的角度出發,要麼從會意的角度出發去解讀字音(凡言亦聲者,會意兼形聲也)。也就是說,這個“亦聲字”不是一個可以“一鍵到位”的讀音技巧。比如“吏”這個字,《說文》:吏,從一從史,史亦聲。如果是按“形聲”,那麼“吏”肯定是讀“shi”,但是正如前面所說,要麼形聲要麼會意,而“吏”作為名詞,又是指人,顯然就不適合用“形聲法“釋讀。所以《說文》又注:“吏之治人,心主於一,故從一”,所以古代時“吏”與“一”應該是同聲的,假設東漢時“一”就是發“yi”,這就是為了表意的發音。相信聰明的讀者也留意到了,我們雖然無法百分百肯定東漢時“吏”、“史”、“一”是發什麼音,但是有趣的是,今天這三字的發音卻確實與《說文解字》的釋音非常接近,把“史”(shi)與“一”(yi)來個“切”音就大致解決了:syi轉音成今天我的“li”是非常可能且順理成章的事。不管如何,今天的“史”、“吏”、“一”還是幾乎還是同一個聲部。所以,為何我們的專家們有辦法復原古漢語,不得不說,老祖宗的智慧真不簡單。

    《說文解字》裡還有一種讀音技巧叫“省聲”,這個方法和亦聲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必然的“形聲”或“會意”,但是它的釋讀方法卻仍然是以聲旁為讀音,例如:

    郊,“從邑交聲”(“阝”為邑簡寫)——就是說它的部首是“阝”,但它的聲旁卻是“交”;超,“從走召聲”——它的部首雖然是“走”,但聲旁卻是“召”。這種方法的是因為無法“形聲”也無法“會意”的情況下而創造的,所以“省聲”法並不是一個十分科學的方法,是許慎的一個折衷選擇,但是這個辦法到了《切韻》誕生後就解決了。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很流行一個觀點,說東漢尚未發明“反切法”(即隋《切韻》中的注音方法),其實這是錯誤的。北齊顏之推在《顏氏家訓·音辭篇》雲:“孫叔然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陸德明《經典釋文》也說:“孫炎始為反語,魏朝以降漸繁。”

    孫炎,字叔然,三國著名經學家,曾為《爾雅》作注,改名《爾雅音義》,裡面就有“反語”,方法與後來的“反切”法是一樣 。

    到了隋唐時代,由於漢字歷經了近千年,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了,因此在上述的“反切法”的運用,已經可以解決絕大部分的文字讀音問題。

    所以,唐詩宋詞開始大爆發!

    西周:中國歷史上的造字大爆發與文字大發展時代;

    隋唐宋:漢語詩歌及文藝創作的的大爆發之盛世!

  • 12 # 陳相潮人

    潮州話據專家研究得出結論,是古老文字的活化石。.附去《潮州字典》,八音。(潮州還有十五音,十八音字典)。切音

  • 13 # 浮雲流風

    有興趣的話看看說文解字,都是用字給字注音的。

    現代拼音注音是很近的事兒,最初的目的是將漢語拉丁文化,大概就是用字母代替漢字——顯然失敗了。

    還有一套《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就是認字課本,上面用漢字給漢字注音,並附有解釋。

  • 14 # 書畫菌

    上世紀西方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很多人要把漢字拉丁化,覺得漢字不能錄入電腦,是落後的文字,拼音隨之誕生。當時拼音的使命之一就是取代漢字。現在看來,拼音是個失敗的產物,中不中,西不西的怪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03年NBA全明星,麥迪艾弗森都願意為喬丹讓出首發,為什麼喬丹偏偏接受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