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oangle

    首先,乾隆是清朝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的年號。前後共六十年,起止時間為1736年至1795年。

    英國在忙著開展工業革命。

    同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

    (1)英國發生工業革命:乾隆三十年(1765年),英國紡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新式紡車珍妮紡紗機;乾隆五十年(1785年),英國卡特萊特發明水力織布機;同年,英國瓦特改良蒸汽機。爾後,嘉慶十二年(1807年),美國富爾頓發明輪船,嘉慶十九年(1814年)英國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這就是說,西方開始了工業革命。

    英國透過七年戰爭維持了歐洲大陸均勢格局的穩定,還再度摧毀了法國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奪取了法國在北美大陸和印度的幾乎所有殖民地。在七年戰爭勝利後的1763年,英國首次驕傲地自稱“日不落帝國”。

    (2)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起止時間為1740年至1748年。

    (3)美利堅合眾國建立: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美國獨立戰爭開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北美獨立戰爭取得勝利;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第一屆美國國會在紐約召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華盛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兩年後,美國透過《人權法案》。

    (4)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國舉行三級會議,爆發資產階級大革命,發表《人權宣言》。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

    可見這個時期他們還在為自己的利益爭得焦頭爛額的,無暇來侵犯大清。

    假如他們能聯合起來了,證明能瓜分的利益已經瓜分差不多了,自身的問題也解決的可以了!這時候能聯合起來,乾隆時期的大清依然無法抵擋,可能稿費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會高一些罷了!

  • 2 # 氣象情報員

    首先我們要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時代背景,在1900年那個時代,西方列強早已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半個世紀。

    晚清政府腐朽的八旗子弟拿著長刀、鐵箭頭,面對西方國家先進武器裝備跟軍事素養,慘敗是意料之中,就是碰上乾隆皇帝,也一樣摧枯拉朽。

    讓我們看看乾隆皇帝所在的時代,17世紀中期,而八國聯軍侵華是19世紀,相差了一個半世紀,這不是簡單的帝國主義入侵封建社會,是落後的農耕文明對抗先進的工業文明。就算當時的皇帝是乾隆,清朝也一樣會失敗。

  • 3 # 東海逍遙之客

    結局還是輸的可能性大,十全武功中乾隆的兩次對外戰爭其實都不理想,第一次對緬甸之戰,當時清軍在人數上裝備上都佔優,雖然最後緬甸也是臣服了,可是損兵折將嚴重,光雲貴總督就掛了三個。對安南之戰也同樣是以強對弱慘勝,清朝憑藉著強大的綜合國力打的卻如此費力。而八國聯軍的實力要強於緬甸安南太多太多。

    此外乾隆剛愎性格自大“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他也看不到西方科技的進步和世界潮流的發展,比慈禧好不到哪裡去。

    而最關鍵的晚清已經是一艘快要沉沒的船,國力衰弱,官場腐敗。時代潮流已經決定了這個朝代不能長久,哪怕多爾袞豪格這些常勝將軍再世,也是敗的可能性更大。

  • 4 # 西城長樂

    在很多人的眼裡認為清朝乾隆皇帝時期是有名的盛世,而乾隆就是盛世明君,我們就來看一下所謂乾隆盛世的真相:

    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英國的第一個正式訪問使團到達了中國。這個使團是以馬戛爾尼勳爵為首,以為乾隆皇帝祝壽為名,目的是為了商業利益其次也帶有一定的間諜性質作為對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的一次試探。

    那麼這個英國使團當時看到的乾隆治下的中國是什麼樣子呢?

    使團成員約翰·巴羅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說:“不管是在舟山還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裡,沒有看到任何人民豐衣足食、農村富饒繁榮的證明。房屋通常都是泥牆平房,茅草蓋頂。偶爾有一幢獨立的小樓,但是決無一幢像紳士的府第,或者稱得上舒適的農舍。……不管是房屋還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英國泰晤士河邊的兩個城鎮)相提並論。事實上,觸目所及無非是貧困落後的景象。”

    更為可怕的是隨處可見的棄嬰。道路兩旁、河道中央、垃圾堆上,隨時都有可能露出一隻蒼白的小手。使團成員約翰·巴羅說:“在京城一地每年就有近9000棄嬰……我曾經看見過一個死嬰的屍體,身上沒有系葫蘆,漂流在珠江的船隻當中。人們對此熟視無睹,彷彿那只是一條狗的屍體。而事實上如果真的是一條狗的話,也許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

    馬戛爾尼還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這是一個華麗的廢墟,上層生活和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平差距簡直太大,社會已經開始有了些許動盪,而這一切也正是由於平民們已經快無法維持自己的正常生活。所謂的盛世,無非是給外界的一個假象罷了。”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乾隆自己卻喜歡排場,乾隆曾經六下江南,有人說是主要為了巡視河工,但是這六次南巡,排場一次比一次大,耗費一次比一次多,甚至造成國庫的枯竭,給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乾隆在其晚年才完全認識到南巡的錯誤,《清史稿》記載,乾隆晚年曾對軍機章京吳熊光說:"朕在位60年,並沒有什麼失德的地方,只有六次南巡,勞民傷財,好處不多,壞處不少。"

    我們都知道賣官鬻爵是封建王朝的惡習,在乾隆年間,一個道臺的明碼標價是1.64萬兩白銀,這是什麼概念?當時的一兩白銀約等於現在的150——200元左右,我們透過換算一下,就能知道這大概需要多少錢。

    而清朝四品道臺的年俸祿才105兩白銀,想想這些花錢買官的人,既然願意拿出這麼多銀兩買官,當然不可能是為了造福一方百姓,如果是這樣的話,他這一生都回不了本,所以只能是在得到官職之後,更加的貪汙腐敗,大肆斂財,時間一長,必然是官逼民反,這更加激化了朝廷危機。

    乾隆一直吹噓自己的大全武功之二的大小金川之役

    又如何呢?與乾隆其他八大武功相比,偏居川西一隅、僅有彈丸之地、數萬人口的大小金川,卻致清王朝先後共投入了近60萬人力、7000萬帑幣,真可謂是勞命傷財也充分暴露了當時清軍的戰鬥力已經和清朝初年不開同日而語了。

    滿清入關初期為了防止漢人反叛之風就開始興文字獄,而到了乾隆手中達到了頂峰,乾隆時期文字獄共發生一百三十餘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處以死刑。而由牽強附會、望文生義、捕風捉影造出的文字獄,如脫韁野馬不可控制。乾隆時期的文字獄可謂波瀾壯闊,直到以修四庫全書為名義,從而查辦禁書、徹底摧毀了中華民族精神。

    我們從中可以看出所謂乾隆盛世不過是吹捧出來的一個華麗的泡沫,所謂乾隆盛世明君也實在名不符實,有人經常拿乾隆年間的中國人口增長說事,清朝乾隆時期人口之所以會大規模爆發,並不是乾隆的功勞,而是由於土豆、紅薯的功勞,真是這些糧食傳入我國,才使得我國人口開始大規模增長,與乾隆本人的能力毫無關係,乾隆治下的中國滿目瘡痍,百姓在貧困線上掙扎,官員貪汙成風(最有名的就是天下第一鉅貪和珅),乾隆皇帝自身又是有名的好大喜功之人,六下江南,征討大小金川勞民傷財,賣官鬻爵,大興文字獄,清朝也正是從乾隆開始走下坡路。

    綜上所述若八國聯軍侵華,碰上乾隆掌政,中國一樣會敗,而且以乾隆自大、好大喜功的個性,結果可能會更糟。

  • 5 # 朕不死爾等終究是臣

    結果是清朝大獲全勝。乾隆時期是清朝最鼎盛的時期。軍事強盛,有差不多80萬大軍,國庫充實,疆域遼闊。

    乾隆時期是清朝的另一個盛世,此時政治穩定,國力昌盛。並取得了很多對外戰爭的勝利,在國際社會地位舉足輕重。乾隆以後,清朝整體國力開始走下破路。乾隆皇帝退位的頭一年,四川、湖北一帶就爆發了白蓮教起義,波及多個省份。清朝最終耗費2億兩白銀,才勉強平定。但從那以後,清朝國力大傷,後來又碰上列強入侵,國家愈加貧弱。

    八國聯軍侵華時的軍隊是臨時籌集的,有些國家是象徵性派軍。據史料統計,此處戰爭中,日本出動八千多人,俄國出動四千八百多人,英國三千多人,美國兩千一百人,法國八百多人,奧匈帝國58人,義大利53人。還有一個德國,是等到佔領北京之後才調動軍隊參與戰爭的。所以說不是很正規的聯軍,但是清軍已經害怕八國聯軍的陣勢和火藥,舉手投降。

    清朝後面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內有義和團,外面有帝國主義。1868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名義上是鎮壓義和團,實際上更重要的是義和動搖了列強的在華利益。此時,清政府軟弱無能,坐視不理,八國聯軍趁虛而入,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擋,所以,八國聯軍強不強,你們應該心裡有數。

  • 6 # 大象策劃

    乾隆時期,基本就是18世紀!

    好,這個時候,美國剛剛獨立,德國義大利法國(八國聯軍中的法國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都還不存在,日本還是幕府時期,俄國還好,剛剛彼得一世改革,開始往外走了,英國正在和西班牙荷蘭等人幹仗!

    那個時候的全世界,中國實力仍然可以說最強,對外戰爭可沒軟過手!

    但你如果一定要後來的八國聯軍穿越回去,那說個屁,維二結果只能是:

    1.康乾盛世可能得改為康雍盛世!

    2.我們現在沒得《還珠格格》可以看了,那趙薇林心如還能紅麼?[捂臉][捂臉][捂臉]

  • 7 # 懷舊時光影視

    ”在乾隆時期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中國與世界發展力的方向隔離越來越遠,越來越重,是歷史的必然,失敗也是無法挽回的。

  • 8 # 終究是場追逐

    必敗!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歐洲主要國家已經完成工業化革命,而且是全地球到處建立殖民地,長期在經歷戰爭,相比清王朝起來不管是武器裝備還是戰術體系都更先進和有效。乾隆是個守成的君主且盲目自大,軍隊更是以冷兵器為主,加上那時候老百姓並不信任政府,“江山是皇帝老兒的,與我等屁民無關”的心態,革命黨人要求立憲要求進步的思想已經相當突出,結合清王朝當時的綜合國力,對外部勢力的入侵已經無法抵抗。

  • 9 # 南疆軍旗

    回答是肯定要失敗。因為如果乾隆在清朝晚年執政,僅從工業和軍事角度來看也一樣面臨失敗的結局。因為在十九世紀未期,西方已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巳大量使用蒸汽機代替人力與畜力生產,生產力水平成幾何數超越人力,蒸汽機已大量運用於紡織、輪船運輸和機械力生產。而且武器裝備已從冷兵器時代發展為熱兵器時代,從前銃式步槍裝散彈擊發發展為後鏜式裝子彈擊發,火炮巳發展成為具備炮筒彈道式的後鏜裝彈發射方式,不僅打得遠而且準確性更高,殺傷威力更大,遠非清朝的傳統冷兵器可比!當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令清朝最精銳的曾格林沁的騎兵近萬餘眾反攻八國聯軍,在北京與天津之間決戰,結果遭至慘敗,曾格林沁的騎兵幾乎被西方的熱兵器及部隊全殲。為此,從清朝落後的封建制度、保守的農業經濟和落後生產力水平看,不要說乾隆,就是康熙帝在,也一樣會遭至失敗。

  • 10 # Crescent11

    乾隆時期 國富民強 那時是天朝 大清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之一 外國人 還都在崇拜 不可能侵略 即使侵略 也是沙俄 也是有勝有敗 誰也不是無敵的存在

  • 11 # 在水一方88367096321

    若八國聯軍侵華,碰上乾隆掌政,清朝還是難逃失敗的命運。

    八國聯軍侵華,資本主義國家進行了工業革命,生產力得到空前的解放,政治、經濟、軍事發生了巨大的變革。蒸汽機的發明,工業基礎和武器裝備進入劃時代的變化。

    清王朝長期閉關自守,與世界文明脫軌,錯過了革命的黃金時期。官吏奢侈腐敗,缺乏變革精神,以割地求和,所以,清王朝的失敗是必然的,即使是乾隆執政。

  • 12 # 歷史消消樂

    舉個例子來說,當你和別人比賽賽跑,人家已經距離終點只有一步之遙,而你還在起點踏步,這個時候你換上了博爾特代替你跑,試問博爾特能跑贏嗎?

    在絕對的大環境條件下,許多因素已經成為了無力迴天的羈絆,是無法改變程序和結果的。

    當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大的格局時已經註定了幾十年,那便是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要明顯的高於處於封建社會的中國,所以他們急於擴充自己的海外殖民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要說打仗,其實未必打不過,因為八國聯軍的人數並不多,而我們雖然武器裝備落後,但卻有著四萬萬的人口。但是由於在那個思想被禁錮的時期,底層的勞動人民是很難萌生出家國情懷的。

    他們所關心的是上邊的皇上老爺能不能讓他們吃飽飯,其他的一概不論。因為當溫飽也成為無法解決或者很難解決的問題時,這個政權距離覆滅舊已然不遠了。

    在如此的境況下,清王朝怎能不滅亡?

    所以,即使在這個時候是乾隆皇帝掌權,但是試想一下,此時距離鴉片戰爭已經過去了一個甲子,中國已經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六十年了,此時的清王朝除了地大物博之外,其實再也沒有與西方列強對抗的資本了。

    我們拋開乾隆皇帝的缺點不談,即便乾隆文治武功、雄才大略,但是當他處於不屬於他的那個時代時,空有一身武力卻無法施展,和身為傀儡的光緒皇帝又有什麼太大的分別呢?

    當清朝走向了它的終點的時候,其實無論換成哪個皇帝,都已經無力迴天了。因為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又有誰能夠阻擋其前進的步伐呢?

  • 13 # 帶志逐夢

    我是逐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透過馬戛爾尼訪華的事件來做說明,那是乾隆和西方的唯一一次正式交鋒。

    一、背景

    根據現在的史書記載,1733年的時候英國人發明了飛梭,打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當距離乾隆繼位還有3年。在工業革命的帶動下,英國迅速強大起來,英國需要全世界的商品和將自己的商品賣到全世界。

    英國人知道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度,他們需要大量的茶葉,同時也希望可以將自己生產的產品賣到中國,可是儘管他們的商品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很受歡迎,但是卻打不開中國的大門,當時的中國奉行“閉關鎖國”政策,只在廣州一地開設貿易口岸。英國人希望透過自己的談判來開啟中國的貿易之門,於是在1793年,也就是乾隆58年,英國國王派遣過一支規模龐大的使臣隊伍來訪問當時的中國,史稱“馬戛爾尼使團訪華”

    二、訪華時清朝情況

    人口

    英國1000萬vs清朝近3億

    人均收入

    據《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農民卷》的研究,當時英國普通農戶一年的收入為137英鎊,除去一些花費,每年還有11英鎊的剩餘,如果換成中國的白銀,大約為40兩;而中國農戶,一年全部收入不超過32兩,而全年的各項花費達到35兩,也就是一年到頭辛苦還負債。

    糧食問題

    根據《論中國古代糧食安全問題及其影響因素》一文研究的資料,乾隆年間的糧食人均佔有量處於歷史落後水平:秦漢時期平均為985.75斤,隋唐為988.7斤,宋遼金元為1457.87斤,明代為1192.94斤,而乾隆年間,僅為780斤,也就是說乾隆時期的人均糧食佔有量是秦朝以來歷代最低。

    政治環境

    講政治環境,先講一個插曲。當時馬戛爾尼使團的目的地是天津,但是因為他們不熟悉路線,先到達浙江定海,他們找到當地官員,請求幫忙尋找兩名領航員。不一會兒,當地官員就找來當時有過航海經驗的百姓幾十名,這些人黑壓壓的跪在地上,官員一個個問有誰到過天津,最後找出兩個人來,明確告訴他們這是國家的任務,不會給報酬,這兩人是做買賣的,認為自己去領航,自己的生意做不成,養活不了家人,官員告訴他們,如果不去就得挨板子和吃牢飯,結果這兩人只能去了。

    就因為這件事,馬戛爾尼認為“中國政治制度上沒有代議性質的機構來幫助、限制或監督皇權”,“在中國的政治、倫理和歷史的文獻中找不到任何自由色彩的理論,他們認為這種理論最後一定導致犯上作亂”。

    三、訪華的要求

    在我們的印象中,乾隆皇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是如果好好研究下史料,就能發現,後面的鴉片戰爭和乾隆皇帝本身脫不開關係。

    英國此次訪華的主要目的:1、建立穩定的外交關係,允許兩國自由貿易,公開關稅稅率。2、希望中國皇帝“送”英國一個“小島”方便週轉(類似於澳門被葡萄牙佔據一樣)。這兩項核心是不是有些熟悉,沒錯,就是後來《南京條約》的內容。

    為此英國使團帶來的禮物非常豐富,涵蓋了當時世界上最高科技,如望遠鏡、地球儀但是因為禮儀之爭,英國的請求被乾隆皇帝拒絕。

    四、馬戛爾尼的收穫

    1、軍事

    在對待這次使團問題上,乾隆做了精心準備,詔諭各地駐守軍隊,只要是使團經過之處,都要全副武裝,派兵護送,向英國人炫耀天朝強大的武力。結果一展示就讓英國人明白了虛實:武器落後、兵員差等等

    2、地形

    探明瞭從浙江到天津的航道,對北京、通州、定海等城市的防務做了觀察記錄,後來鴉片戰爭英國第一次攻打的城市就是定海。

    五、馬戛爾尼回國後

    在此次訪華之前,歐洲從來沒有出現過用武力進攻中國的聲音,但當馬戛爾尼使團回國後,以武力進攻中國的聲音在歐洲不斷響起。他說:

    中華帝國只是一艘破敗不堪的舊船,只是幸運地有了幾位謹慎的船長才使它在近150年間沒有沉沒。它那巨大的軀殼使周圍的鄰國見了害怕。假如來了個無能之輩掌舵,那船上的紀律與安全就都完了。船將不會立刻沉沒。它將像一個殘骸那樣到處漂流,然後在海岸上撞得粉碎。結論:即使乾隆時期,和英國開戰都不一定是對手,更何況八國聯軍

  • 14 # 爆侃

    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最開始的時候被人學習到後來衰弱被人瓜分,可以說是走過了風風雨雨。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然而最具有毀滅意義的其實是八國聯軍侵華的事件,倘若當初八國聯軍是在乾隆時期侵華,那麼最終誰能獲勝呢?

    乾隆

    乾隆是在歷史上很有名的皇帝,他也是開創盛世的一份子,相比於有些暴虐無理取鬧的皇帝來說,乾隆其實是一個很開明的皇帝了。如果八國聯軍在乾隆在位的前期和中期去攻打清朝,那麼他們絕對是無法取勝的。其一,當時乾隆的統治非常符合百姓們的心意,他們也覺得自己的權利得到了保障,自然就會用盡全力去擁護乾隆的統治。

    其二,當時乾隆還是很注重清朝兵力的囤積的,所以清朝完全擁有與八國聯軍相抗衡的實力,而且這個時候的八國聯軍們還沒有發展的很厲害,對中國仍然抱有著一定的戒備心。

    但是如果八國聯軍是在乾隆在位的後期去攻打清朝,那麼他們取勝的可能性就是非常大的,其一,在這個時候,八國聯軍的科技其實已經發展到一個非常先進的時候,熱兵器的優越性已經大大地被展現出來,人的身軀根本就無法抵擋住這些兵器的攻擊。

    其二,康乾盛世在這個時候已經走到了一個末尾,百姓們已經深深受到統治者們的迫害,他們也需要一個值得信任的統治階級去保護他們,而乾隆卻再也沒有辦法擔當得起這一份責任,所以說清朝的衰敗是必然的,即使不是現在,也會在未來。

  • 15 # 聰明的小龍女

    八國聯軍侵華如果碰上乾隆掌政,他會遣將調兵對戰八國聯軍,但敵眾我寡碰拼肯定會敗,只能用智謀想辦法離間八國聯軍、分化八國勢力,讓他們內亂再伺機逐個擊破,才能贏得最終勝利。

  • 16 # 周老頭聊歷史

    我認為,如果是乾隆掌政的話,國力不會那麼弱,八國聯軍根本就不敢侵華。即使真的侵華,乾隆也會調兵遣將把他們打出去,絕不會出現慈禧掌權的那種情況。結局是乾隆勝利。

  • 17 # elDiosTuyo

    沒有康熙哪來乾隆盛世 閉關鎖國就是乾隆造成的 因為康熙 所以清朝達到鼎盛 從而導致乾隆高傲自大 但確實有這個資本 如果在乾隆的時代 不可能輸 如果只是換個人 照輸

  • 18 # 奇門燉雪

    乾隆是守業的皇帝,若遇強敵缺乏血性。

    只有秦始皇或者多爾袞,成吉思汗一類創業型皇帝,外敵膽怯不敢來犯。

    有些人適合打江山,有些人適合經營江山。

  • 19 # 馬甲影視

    這個問題問的不全面,如果說八國聯軍侵華之前乾隆就當政,那八國聯軍不會也不敢來吧,雖然乾隆皇帝那時候閉關鎖國,但是那時候的清朝軍力也是可以的,如果八國聯軍敢來,我感覺會真刀真槍的打幾個大仗,然後雙方停火,相對肯定八國聯軍的損失會大一點,然後的然後乾隆醒悟,開始搞洋務,辦實業,強中華,中國也減少了很多災難!!!可惜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 20 # 亮羽飛雲99

    當然是乾隆皇帝勝。

    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俄羅斯有美國強嗎?美華人遇到普京的俄羅斯就慫了。

    八國聯軍不過兩萬兵力,大清朝其實也是有火器的,如果是遇上乾隆,八國聯軍是朝拜叩見。

    八國聯軍之前與大清有過交往,認準了大清朝當政的,錢多、人傻、膽子小,腐朽不堪,才敢來公然依兩萬兵力,進攻四億人口大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子裝修,裝水電大約要花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