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東小夥兒
-
2 # 娛樂家家親
2月10日,2月17日,2月24日,分三個批次,北京的各大、中、小影視公司基本都已經正式恢復線下辦公,雖然專案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衝擊,但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能夠正常開工,便意味著未來仍然充滿著可能。
但作為下游的放映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從1月28日開始,電影市場票房徹底停擺25天,全國所有影城顆粒無收,而這種情況,很有可能仍要維持一個月。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近日也頻頻傳出捷報。從1月20日全國正式進入抗疫戰,已經整整一個月有餘,在全華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國疫情形勢也逐漸轉好:全國現有疑似病例數11天連降、湖北以外新增確診病例數16天連降,多省新增數量為0,而湖北省累計出院人數也破了1萬例。
4月之前能復工嗎?
31人。
去除掉浙江、山東兩地突增的監獄感染數,2月20日全國除湖北省外的新增感染人數下降到了31人,這也是連續17天持續下降的數字。
而不少省市近期也針對疫期生活服務行業出臺了各類有序開展復工的工作方案,主要為:解除鄉村封路,讓餐飲、理髮等生活服務行業也都逐漸展開復工,方便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但儘管如此,在省級疫情一級響應解除之前,與劇場、KTV、網咖等文體娛樂場所一樣,影院也暫時不能主動復工,一切聽候政府安排。

按照目前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到3月底,全國有望出現一半以上的省市新增感染人數連續7天甚至14天為0的情況。全國除湖北以外的省市也將陸續解除省級疫情一級響應。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部分民眾對於電影市場的復工仍然抱有部分“敵意”。相對於餐廳、理髮店、健身房等場所,電影院真的會因為密閉性而增加更大的感染機率嗎?
其實並不是,在我們上週的文章《香港影城還在正常營業》中就已經提到,目前香港68人的感染規模,雖然遠遠不及武漢以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內地一線城市的感染規模,但這一數值已經比中國內地大多數二線城市要高了。香港作為疫情重災區,依舊沒有出臺行政命令要求統一關閉影院,截止到目前,我們也並沒有得到香港地區因影城觀影所造成感染的案例出現。
事實上,只要在衛生環境上多加註意,拍sir認為電影院依舊是相對安全的公共場所。
首先,影院復工的最初一個月內,影城內上座率仍然會保持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無論是觀眾在解禁初期對於公共場所的不信任感,還是影院片源的匱乏,都會導致在影城重新開工的1-2月內,市場很難恢復到關門前的狀態。影城的上座率也方便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將上座率控制在20%以下,相比較部分人群流動性更大的超市、商場、飯店以及已經復工的工作單位,影城的人員集中度反而是相對較低的。

第二,相對於餐飲等場所需要摘下口罩進食的情況,我們也建議在各省市疫情沒有完全100%消滅之前,在影城內觀影需要所有觀眾佩戴口罩進行觀影,並且限制進食。此外,在此期間鼓勵影城放映2D電影,如果遇到只有3D格式的電影,則要對每一個3D眼鏡都進行消毒處理,並且也要給觀眾配備消毒溼巾進行消毒。
最後,也是影城需要做到比之前更好的消毒以及通風工作,目前絕大多數影城也配備了新風系統,因此不少人所說影院是完全封閉環境的說法也並不成立。
透過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影城復工的成本和代價相對於疫情到來之前增加了不少,很有可能在重新開業的前兩個月,部分影城仍然會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但是隻要能夠開業,有票房入賬總歸是好的。但是開業真的有那麼簡單嗎?
影院復工的複雜性
無片可放。
的確,電影院因為其特殊性,無法像餐飲、KTV等其他場所那樣,在疫情解禁後直接第一時間開門,因為沒有任何影片的複製庫存可供放映,雖然例如去年賀歲檔的《誤殺》已經繼續延長金鑰到下個月中旬,但是已經很難再吸引新觀眾了,這也給未來電影院的復工造成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其次,影城只能在省級部門選擇解除疫情一級響應後開門,但是一般情況下,相關部門並不會提前太早通知解禁,此外即便不考慮湖北省,其他各地省市解除疫情一級響應的時間也會不同。這也給院線的復工帶來了更大的疑問。是要在三月中旬後,全國各省市影城陸續開業,還是等到四月初清明節期間,等全國大多數省份都恢復正常再統一開業,也是一個涉及到公平的難題。

▲截止發稿前,甘肅省已經將疫情一級應急響應降為三級,意味著影院可以開門了
而疫情結束後第一批公映的影片,也勢必在票房上大打折扣。一方面,在市場復甦階段,觀眾的積極性會大打折扣,票房大盤將會持續低迷一段時間,此階段公映的影片的成績都不會太高,並且考慮到不同省份疫情解禁的問題,第一批公映的影片也無法做到真正的“全國上映”。而另一方面,從疫情解禁到定檔再到公映,留給第一批公映的影片的宣發期甚至可能不到一週,也給予影片宣發方更大的挑戰。
因此,想必絕大多數片方都不會願意自家的影片像“自殺突擊隊”一樣直接奔赴沙場?因此第一批影片似乎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電影局選定部分“問題”影片強制公映,例如之前緊急撤檔的《中邪》《情聖2》等片也可能有了重新公映的機會;另一種則是已經定檔但又因為疫情撤檔的部分進口分賬片,例如《喬喬的異想世界》《小婦人》《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刺蝟索尼克》,可能也會在電影局的安排下,成為第一批市場的“融冰劑”。
當然以上都是我們針對目前形勢下一個簡單的分析,實際的情況也許會更加複雜。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個在電影局、院線影城以及電影片方之間三方博弈的難題。
後疫情時代的影城
即便是在五、六月甚至七八月暑期檔時的後疫情時代,此次肺炎疫情對電影市場帶來的變化,仍然將長時間持續。
之前也曾有媒體預測,隨著影城長達2-3個月的封閉,在疫情正式結束後,電影市場有可能會迎來“報復性”觀影的市場回暖。但與餐飲等場所不同,此次疫情對電影市場造成的損失可能是持續的。
首先,在環境上。疫情結束後,觀眾會對公共場所的衛生更加註重,影院衛生間、影廳內、大廳取票機等關鍵位置的衛生情況,也會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以後影院也會採購更多的衛生、消毒裝置進行日常的維護,甚至額外聘請相關的保潔人員。此外,有配備新風系統、或者新風系統老舊不達標的影城,也應該協調商場物業對相關的送風系統進行更換與維護,並對老舊座椅更新,更換乾淨的座椅套。

毫無疑問,疫情過後影城較高的裝置、衛生投入,也會加速新影城的崛起,也會加速老舊影城的衰落。
其次,在檔期上,目前大多數中小學校都會延遲到3月以後開學,而從近半個月的表現來看,網課的效果似乎並不令人滿意,不少省份教育局也表示可能會大幅削減暑期,長達兩個月的暑期也具有較大的可能性會被縮減至一個月甚至更短。
這種情況無疑也意味著暑期檔的縮水,尤其是動畫等閤家歡題材影片在暑期檔的票房體量也因此造成了一定的衰減。而再之後的國慶檔,在目前的輿論環境下,相較於去年,主旋律影片在短期內也很難出現票房奇蹟了。
最後,也是最可怕的,是觀眾的流失。疫情階段,不少宅在家裡無所事事的人,可能已經在影片網站上盡情享受了光影世界帶來的美好,或者是迷上了某款遊戲,這也可能在無形之中改變了部分觀眾的觀影習慣,對大部分普通人而言,電影還僅僅是一種可替代的娛樂方式,並不是剛需。這也許只能透過未來更優質,更能“出圈”的影片,才能將這一部分觀眾重新帶回影院。
-
3 # 十四先生影視
日前,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了《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技術分會關於電影院復工準備工作的建議》。《建議》中對放映裝置,放映間溫度、溼度等提出了具體要求,並指出要有針對性的根據影廳銀幕、3D裝置配置情況,進行科學合理排片,一旦裝置出現狀況,能夠及時調換影廳。
與此同時,建議影院復業前需對空調新風系統進行整體清潔消毒,引導觀眾自備或購買3D眼鏡觀影。除此之外,影院必須配置專業3D眼鏡清潔消毒裝置。
雖然有復工建議,但根據實際情況影院復工難度很大。
首先是觀眾群體,在這個重要的時期,絕大部分的觀眾不會選擇主動走進電影院,畢竟還未到疫情真正解除的時刻,一切都還需謹慎,因此主要觀眾群體的流失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其次便是宣發無法做到極致,眾所周知,一部電影的宣傳期其實從啟動拍攝時就已經開始了,而最重要的宣傳期則是上映前兩週以及上映當週,這段時間於電影作品而言是重中之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電影主創往往都會在電影上映前就開始路演,這也是電影宣傳的途徑之一。
最重要的是多數影片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上映。就像上述所說,主要觀眾群體流失,宣傳無法做到極致,於影片而言會產生一個極大的風險,那便是影片極有可能盈利小於投入。像《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緊急救援》等春節檔多數都不會太早上映,否則虧死,沒有人會冒這個風險。
我的觀點是不可心急,等一切都趨於平靜,影院再全面復工也不遲,即使四月份復工我想情況也會很慘淡。現在正是防反輸入病例的時候,要耐心等待,起碼四月份影院復工,我個人是不會去看的,也沒有什麼好電影在這個時間上映。
-
4 # 雄雄大作戰
不能,雖然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但還是應該多防控,少聚集,避免不必要的問題發生,國家雖強,但做為一個成年人,不給社會添亂,這是最基本的社會責任,個人觀點。
-
5 # 瞧瞧追劇王
三成觀眾表示“只要影院營業,就會去電影院觀影”,觀影意願迫切;六成以上觀眾則等待官方宣佈疫情結束。
在觀影意願比較強烈的人群中,影迷佔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四月份定檔的新片即便是文藝片,相對來說也能吸引一部分對口人群走進影院。
對於振興大盤,一些業內人士將希望寄予五一檔。從三月底開始陸續開放疫情危險程度較低地區的影院復工,經過一個多月釋放觀眾的擔心焦慮,到五一的時候,如果有比較有分量的影片能夠上映,有望帶來疫情後第一波觀影熱潮。
不過,隨著全球疫情的進一步蔓延,越來越多的好萊塢電影宣佈撤檔。因為相比國內大片定檔受市場影響,片方顧慮較多,好萊塢的分賬片由電影局和中影華夏等國字頭髮行方調控,作為衝鋒主力的可能性較大。原本有猜測認為《花木蘭》有望擔起疫情後拉動觀影的主力影片,但目前迪士尼已經宣佈全球撤檔。而《007》《隱形人》《寂靜之地2》等好萊塢大片也相繼撤下,目前影迷們關注的五月重磅《黑寡婦》也被認為不容樂觀。
-
6 # web一寶
即使復工應該也沒多少人去看吧 我倒覺得電影院因為此次疫情或許會衍生出新的播放形式 具體是什麼形式的拭目以待吧
-
7 # 大師兄回來了
受疫情衝擊,劇集創作、綜藝節目錄制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面對困難,相關部門出臺不少支援政策,增強了行業信心;行業本身也變被動為主動,創新手段,探索多樣化的呈現形式。如今,隨著各行各業的全面復甦,復工復產的電視行業逐漸走上正軌。
隨著各行各業開始全面復甦,電視行業同樣迎來了復工復產的時機。雖然由於疫情帶來的影響,復工復產的過程充滿艱辛,但在主管部門的政策支援和行業積極創新的雙重努力下,一切都在有序推進。
復工劇組增多
疫情發生以來,電視劇創作生產是電視行業裡受到衝擊最重的領域之一。籌備中和未開拍的專案被迫撤銷的風險加大,已開拍和後期製作中的作品面臨主創人員檔期、拍攝場地租期、後期製作產能、發行播出檔期等方面的不確定性,進度普遍推遲。
停工造成企業成本陡增、經營困難。經營活動受限導致的收入銳減和劇組延期導致的租賃、薪酬、利息等固定支出增加,推動企業流動性壓力快速上升。
為推進疫情防控和電視劇行業平穩發展,國家廣電總局近期透過系列影片會議等方式跟蹤調研、分析研判電視劇行業執行情況,指導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電視劇創作生產重點省市廣電部門,幫助各地製作機構積極應對疫情影響。
廣電總局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幾個重點省市中:
浙江省製作機構已基本實現有序復工復產;
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155家本市會員單位已有90%以上有限復工;
江蘇廣電局調研的42家主要影視企業中,90%以上已經有限復工;
上海市影視企業復工率為50%左右;
廣東省復工復產管控仍較嚴格,廣東廣電局正逐一協調劇組復工……
此外,原定於4月上旬舉辦的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春季)首次調整為線上舉辦。
行業主管部門分析,電視劇生產製作分工較細、鏈條較長,部分地方電視劇從業人員自由流動仍未恢復,行業的運轉效能都將受到影響。此外,電視劇劇組工作聚集性、流動性較強,也導致復工申請在部分地方審批較難。
資料顯示,各地廣電部門電視劇審批業務受理量保持低位,表明創作生產活動仍未完全恢復。但隨著疫情防控的有效推進,接下來,陸續復工的劇組會逐漸增多,行業復工復產正逐步走上正軌。
政策提振信心
針對以電視劇為代表的廣播電視行業普遍面臨的困難,國家廣電總局印發了《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推動廣播電視行業平穩發展有關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復工復產12條措施。
當前,各地落實廣電總局的政策要求,積極採取加強部門協調、爭取資金支援、開展網上服務、跟蹤重點專案、鼓勵主題創作、調整節展舉辦等多項措施,幫助電視行業共同應對疫情影響,加大統籌指導力度。
主管部門明確,加大對內容創作生產傳播的支援力度。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決策部署,指導創作生產一批優秀的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網路影視劇、電視節目、公益廣告、MV、短影片等,優先列入重點選題和資金扶持範圍,並透過現有資金渠道,調整最佳化結構,統籌存量資金,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與此同時,主管部門還明確將最佳化業務審批流程和方式,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加快推進“不見面審批”,促進“線下辦”為主向“網上辦”“掌上辦”為主轉變,逐步實現重點電視劇、網路影視劇等透過“線上+郵寄”辦理備案審批。
針對目前大多數專案面臨的資金流轉困難,廣電總局還明確將用足用好中央和地方減稅降費、金融扶持、社會保障等扶持政策,支援各級各類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會員單位資源優勢,充分調動各個渠道力量投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這些政策的落地,增強了行業信心,將有效推動電視行業復工復產的程序。
行業主動創新
電視行業本身也變被動等待為主動作為,透過創新手段減少損失,尤其是綜藝節目採用“雲錄製”的方式,一方面探索了特殊時期安全生產、有序復工的新途徑,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廣大觀眾“宅家”期間的精神文化需求。
從創作手法上看,“雲綜藝”主要採用了影片連線、雲直播的方式,同時結合節目主題,採用了雲演唱、雲配音、雲朗誦、Vlog等素材採集方法。
其中,影片連線是由多名嘉賓透過手機等裝置進行線上連線,完成整場節目錄制。雲直播是由嘉賓以網路直播的形式與網友實時互動。Vlog則是由嘉賓用第一視角拍攝影片記錄日常生活。
這些綜藝節目中的雲直播、Vlog事先經過選題策劃,並且加入綜藝化的後期編輯。雖然攝製條件受到一定侷限,但云演唱、雲配音、雲做飯、雲健身、雲唱歌、雲聊天等多樣化的形式,拉近了和觀眾的距離。再經後期剪輯和串聯、花字特效等的運用,節目更加完整生動。
據國家廣電總局監管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5日,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機構共製作播出26檔“雲綜藝”,這些節目創新採用多種錄製和素材採集方法,受到觀眾的認可與喜愛。
業內人士指出,“雲綜藝”是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在疫情大考面前的創新之舉,也是主流媒體履行社會責任的切實表現。
-
8 # 快影混剪
我覺得目前最好佔時等等!電影院是人群聚集人最多的地方!目前國內的新冠肺炎控制很好,但是國外的新冠肺炎輸入的比例還是在增加!所以需要等等
回覆列表
疫情得到控制部分民眾對於電影市場的復工仍然抱有部分“敵意”。相對於餐廳、理髮店、健身房等場所,電影院真的會因為密閉性而增加更大的感染機率嗎?
其實並不是,在我們上週的文章《香港影城還在正常營業》中就已經提到,目前香港68人的感染規模,雖然遠遠不及武漢以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內地一線城市的感染規模,但這一數值已經比中國內地大多數二線城市要高了。香港作為疫情重災區,依舊沒有出臺行政命令要求統一關閉影院,截止到目前,我們也並沒有得到香港地區因影城觀影所造成感染的案例出現。
事實上,只要在衛生環境上多加註意,拍sir認為電影院依舊是相對安全的公共場所。
首先,影院復工的最初一個月內,影城內上座率仍然會保持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無論是觀眾在解禁初期對於公共場所的不信任感,還是影院片源的匱乏,都會導致在影城重新開工的1-2月內,市場很難恢復到關門前的狀態。影城的上座率也方便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將上座率控制在20%以下,相比較部分人群流動性更大的超市、商場、飯店以及已經復工的工作單位,影城的人員集中度反而是相對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