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嘻嘻78526
-
2 # 蘊儀媽
這個問題如果單就孩子方面來考慮,我認為應該是三到四歲以上的孩子開始是比較理想的上幼兒園的年齡。這個時期的孩子一般已經有比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語言上可以比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訴求和理解別人的表達,可以自己吃飯,如廁,這個時候孩子對外界的認知需求也越來越強烈,上幼兒園也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集體意識。
如果從家長方面來考慮,那麼就要從各自的家庭環境來看了。譬如家庭經濟原因,爸爸的單方面工作收入不足以支撐家庭開銷,又或者媽媽因各種原因需要儘早回到職場,家裡又沒有老人或者其他人來幫助照顧孩子,那麼就要考慮提前讓孩子入托,(我的理解是,正式的幼兒園應該是面對三歲以上的孩子,這之前應該是託兒所)。
無論是前面第一種情況還是第二種情況,我認為都需要讓孩子有一個過渡期,家長最好為孩子做一個準備,在準備送孩子入園或者入托前的一段時間,儘量定期帶孩子一起去熟悉這個地方,老師和其他小朋友,讓孩子有一個思想準備。從每天的一到兩個小時,到半天,到一天,不要一開始就把孩子整天的留在園裡,這很容易會傷害孩子的安全感。
-
3 # 若寧聊育兒
孩子什麼時候去幼兒園,決定因素不絕對是年齡,而是看我們是不是幫助孩子做好準備。
正常我們會在孩子兩歲半到三歲半期間考慮要不要送孩子去幼兒園。
所以,我們要在此之前也就是三歲左右幫助孩子做好準備。
那麼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到底要做好哪些準備呢?
一是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必須保證孩子能自己吃飯喝水刷牙洗臉上廁所,並知道應該在什麼時間做這些事情。
二是人際交往方面,包括基本禮貌用語的使用和交際規則的內在強化。
三是保證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
生活自理能力準備能儘可能的讓她在幼兒園保證正常吃喝拉撒,而不至於因為自己不能自理而導致營養補充不足或尿溼褲子這類事情的發生。
安全感的增加能幫助孩子正確看待分離,順利完成由全天與親人在一起到與陌生老師小朋友在一起的過渡,且不因為分離感到緊張焦慮痛苦。
知道了需要做哪些準備,我們再來說說如何做好這些準備:
生活自理能力方面:
以刷牙為例,洗臉吃飯上廁所基本一樣。
刷牙,從意識注入到獨自完成再到習慣固化,整個過程從新增輔食開始貫穿到去幼兒園。(具體做法參見我之前回答的問題:孩子幾歲開始刷牙)
人際交往方面:主要靠的是適時引導。
比如讓孩子掌握一些關於交往規則可以藉助看繪本、講故事和具體實踐讓孩子逐個掌握。
利用小熊系列繪本《排排隊》讓孩子知道在幼兒園有好多小朋友,玩玩具必須排好隊一個一個來,而不能隨意爭搶。帶著孩子去遊樂場時簡單提醒孩子除了自己能做到還能提醒其他小朋友。
利用看《巧虎》中《換著玩》這個內容的繪本和光碟,讓孩子知道了如果想玩一個別的小朋友正在玩的玩具,可以試試“換著玩”的辦法,能幫助孩子入園後不和小朋友因為玩具發生爭執。
隨機結合日常遇到的一些實際情況在晚上講故事時間自編小故事把一些道理告訴告訴孩子,比如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別人想要自己的東西,自己可以同意也可以拒絕,只需和氣真誠的表達清楚就行等等。
以上是幾個規則注入的具體例子,讓大家感受。
另外提醒大家,實際生活中,家長要注意規則強化不要過度,簡單幾個幼兒園生活中會需要的幾個就行,其餘的慢慢隨著年齡的增加再告訴孩子即可。
最後是很容易被忽略但又極其重要的一項:安全感的增強。
這個內容不可速達,必須是從孩子小就開始努力的。
講講我的寶寶甜妞的事,大家應該能感受到,如何保證孩子的安全感。
甜妞很小的時候,晚上餵奶很辛苦,有人提議可以讓她和奶奶睡,吃奶的時候抱過來就行,我聽了一笑而過不予理會;
甜妞一歲左右,婆婆想帶著她在老家住,我們週末回家看孩子,我沒有同意;
二歲左右,姥姥也提出讓孩子回去住一段時間,我也沒有同意。
甜妞現在三歲,晚上都是和我們在一起,就算我有事外出,她和我的分離沒有超過三天的時候。
三年來,多少夜晚,我摟著她她摟著我,我常常在抱著她睡覺之前,託著她的小臉告訴她:媽媽愛你,你是媽媽最愛最愛的寶寶,媽媽永遠愛你。然後拍著她入睡。
嬰幼兒期,不和孩子長期分離,每天保證足夠的陪伴。是保證孩子有安全感的基礎。
其次,不要吝嗇表達對孩子的愛,也是一種溫暖美好的補充。
甚至記憶中嬰兒的分離焦慮期,聽到周圍好多媽媽說自己上班離家時寶寶會撕心裂肺的大哭,這種情況甜妞也從來沒有。
甜妞自然平淡的反應,源於因為她知道,不管是誰,走了還會回來,而且,特別是媽媽,走的時間是一陣,回來的時間才是長久。
不難看出,甜妞確實是一個安全感滿滿的孩子。
雖然如此,入園之前,考慮到甜妞從來沒有獨自在一個比較陌生的地方待著超過半個小時!我還是又特意做了一些努力,也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那就是:帶她外出,把她交給她不熟悉的朋友離開一陣,然後在和甜妞約定好的時間按時回來。
一次是在姥姥家住時,我帶著她和我讀書時的閨蜜逛街,熟悉一陣後我把她留給閨蜜大約半個小時。
一次是我帶著她和幾位朋友到另一位好朋友家玩,坐了一陣後我們要去另一個地方,我讓她坐上朋友的車前往,而我在她達到一陣後再到達。
當然我都會在事先告訴她我離開的原因和時間以及強調我一會兒會回到她身邊。
甜妞做的很好,完全沒有因為我不在有半點的緊張焦慮,兩次我出現的時候,她都在自己玩的很開心。
以上就是在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交際能力和安全感方面的具體做法。
最後,補充一點,在甜妞去幼兒園之前,我帶著她專門去幼兒園玩過兩次,告訴她這個幼兒園就是她將要來的幼兒園,並且有一次跟著老師和她一起把幼兒園轉了一遍。
這就是我為甜妞入園做出的全部準備。
說幾句甜妞入園後的表現。
第一天入園,甜妞隨意的和我擺手再了見,就開始自己玩。放學接園時,老師對甜妞的評語是:她的表現最棒,不哭不鬧,還能帶著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一個月後,老師反饋,甜妞在幼兒園始終都是自己吃飯喝水上廁所,而且是班裡唯一一個從未因為離開爸爸媽媽而哭過的孩子。
希望上面的文字對各位媽媽有所用處!
-
4 # 使用者60636490642
小朋友幾歲上幼兒園好?2到4歲是寶寶入園的參考年齡。無論是在2歲以前還是在4歲以後送寶寶去幼兒園,對寶寶的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都有一定的正面與負面效應。很多家長在這個時期心理都是很矛盾的,究竟寶寶多大入園最好呢?其實,每個孩子的發育都是不同的,西周少兒教育研究院專家建議家長根據實際情況細心觀察,選擇適合寶寶入園的最佳時機。
-
5 # 簡單的活著53
這個問題成為了每個家長的焦點,我覺得還的根據自己家孩子的條件,而且看看孩子是對上園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有的孩子非常有牴觸情緒,像這樣的還是把牴觸情緒消除之後,再慢慢來考慮怎麼上幼兒園吧。
1. 如果孩子無人照看而且孩子對讓園本身是感興趣的,話語表達的很自如,還有具備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就可以考慮送園,但建議年齡是最早2歲半。
2.心裡方面:孩子是否有尋求小朋友的要求了,我家孩子目前兩歲半她非常渴望能夠儘快的入幼兒園,想交自己的朋友,像這樣的就完全可以考慮入園,有一些孩子是非常有牴觸情緒的(對幼兒園)建議家長是先安撫孩子的情緒,之後慢慢的讓人瞭解和有了安全感之後才考慮入園的問題。
3.作為家長想送孩子入園,首先要讓孩子對幼兒園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幼兒園是一個什麼地方?如何度過這一天,爸爸媽媽是不能夠陪伴的但是放學後會是在學園門口接你回家之類的,這裡想說的是:首先孩子的家長不要有一個憂慮的心,這個心情會傳遞給孩子的,讓孩子覺得是一個不安全的地方,讓孩子瞭解在園好的一面壞的一面也要適當告訴孩子,之後慢慢來觀察孩子對於這件事是一個怎樣的認識。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入園沒有一個年齡的界限,只看你家的孩子是不條件和心理上能否接受。是不家長做好了準備。
-
6 # 二孩媽媽TT
我家大寶是三歲半時上的幼兒園。
當時第一次做父母,在育兒方面完全沒有經驗可循,都是透過周圍朋友們地交流,別人的孩子怎麼做的,我們也就照做了。
現在回想起來,感覺大寶上幼兒園上早了。大寶當時上學時經常尿褲子,有時還會拉到褲子裡,可能是孩子說話能力差的緣故吧。
當時是我婆婆看大寶,婆婆是個少言寡語的人,一天到晚也說不了幾句話。當時我上班也沒什麼時間去跟孩子做過多的交流,也沒有給孩子講故事,所以導致大寶的語言溝通交流能力一直是個弱項。
上小學時大寶語文老師就曾說過,我家大寶上學上早了,男孩子還是晚一年上學。
所以建議家有男孩的媽媽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多和寶寶說話,不要偷懶,經常為寶寶講故事,上學後孩子的語文學起來才不會吃力。
-
7 # 糯米麻麻Coco
我們家孩子是三歲半的時候上的幼兒園。我們老家這邊有一個說法就是三冬四夏的孩子才能去上學,就是孩子三歲多的時候身體結實了,上學去比較合適了,不然抵抗力弱,三天兩頭生病也很煩人。所以現在公立幼兒園規定都是滿三週歲的孩子才能報名。
-
8 # 若初174875437
當然是三歲!看到很多家長把一歲幾個月的孩子就送幼兒園真的好痛心。一歲多的孩子不會說太多話,不會自己吃飯,因為小還可能受其他大孩子的欺負。一個幼兒園幾個老師卻要負責幾十個孩子,根本就照顧不過來。我曾經在私立幼兒園當過幾天老師,看到很多小寶寶就被送來全託,因為他們的父母實在太忙了,那些小孩子經常被大孩子欺負,雖然也分大小班,但課間一起玩的時候大孩子經常一把推倒小寶寶,我親眼看見一個蠻橫強壯的小男孩騎在一個弱小的寶寶身上,雖然趕緊把他們分開了,小寶寶心靈受到的傷害就不得而知了。如果家長自己看到寶寶是這樣在幼兒園呆的會不會心疼?小寶寶應該有專人看護,把他扔到一個陌生環境的幼兒園裡,他會產生強烈的分離焦慮,變得富有攻擊性,愛打人。也有很多小寶寶根本適應不了集體生活哭著不上幼兒園。所以,父母不要心急,還是等孩子大一點再送幼兒園
-
9 # 知恩媽媽
孩子上幼兒園時間,是好多家長頭痛的東西。太早太晚都不行。我覺得三週歲是最適合上幼兒園時間,現在許多公辦學校都是隻錄取三週歲以上的小孩。為什麼三週歲會最適合呢?總結以下幾點:
孩子表達身體感到不適的能力,例如:疼痛,上廁所,口渴等,因為幼兒園的老師不可以每刻關注到每一個孩子,幾個老師應付幾十個孩子,而且對孩子身體和性格的瞭解也沒有家長那麼仔細,所以孩子需要具備這種表達能力才可以安全地上幼兒園。
孩子的自理能力,例如:吃飯,穿衣服,上廁所等等,有一定自理能力應對日常基本問題。
孩子的社交能力,例如:交朋友,排隊,讓別人幫忙等,這樣才能在幼兒園跟其他孩子和平共處。
-
10 # 高興媽媽聊育兒
我覺得孩子一般要滿三週去才能去幼兒園,而且國家規定也是三週歲,公立的幼兒園也是要求滿三歲才能上。之所以有這個規定是因為孩子的發育是分階段的,每個階段都有他的特點在。一般孩子滿三歲的時候,基本的自理能力都具備了。大部分孩子會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洗手換衣服,自己也會穿鞋子穿襪子了。而且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老師教一些東西,也能聽得懂了,所以還是三歲去幼兒園比較好!
-
11 # 辣媽超寶
一般而言,就國內的情況,都是三歲左右開始上幼兒園,那麼到底孩子幾歲上幼兒園比較合適,還要結合自己孩子的情況來看。
第一,如果孩子在三歲左右已經做好了去幼兒園的準備,那就可以去上幼兒園了。如果去幼兒園之前,孩子已經學會了獨自吃飯,獨自穿衣,還能夠獨自入睡,並且在跟其他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能夠保持較好的人際關係處理的能力,能夠較為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並且孩子也願意去上幼兒園的話,這個時候去上幼兒園,應該沒有太多的後顧之憂。
第二,如果還沒有做好去幼兒園的準備,最好,在做好準備之後再去幼兒園。幼兒園雖然有老師的悉心照顧,有小朋友在一起玩耍,但是,對於還沒有完成從家庭到幼兒園過渡的孩子,他們的身體情況,心理適應狀況,語言表達能力等等,如果還不能夠較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硬把孩子送去幼兒園的話,對孩子來講也是一種巨大的折磨,他在幼兒園的生活將會過得苦不堪言。這個時候即使孩子年齡到了三歲,也不適宜把他送到幼兒園。
第三,如果家庭條件具備,有人帶孩子的話,晚一點去幼兒園也沒問題。雖說幼兒園有較為系統的幼兒課程,但是,對三歲左右的孩子而言,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並且努力去適應,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果家庭有條件,有人幫忙帶孩子,讓孩子晚一點去幼兒園可能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當然這樣說是有我個人的經驗在裡邊的,身在二線城市,不管是私立還是公立的幼兒園,條件都不是特別理想,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如果孩子能夠稍微大一點再去幼兒園的,適應起來難度將會減少,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也會相應減少。
第四,最後但不是最不重要的是,孩子的身體條件是否能夠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孩子的身體是不是能夠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這是很多家長應該關的問題,因為孩子年幼題容易生病,而幼兒園的孩子在一起,更容易相互傳染季節性的流行性感冒,由於免疫能力有待提高,相互之間容易交叉感染。我的孩子三歲上的幼兒園,第一學期四個月,他在幼兒園的時間不足一個月,因為他每次去幼兒園不超過第四天,一定會感冒。
想想我們小時候沒有讀過幼兒園,長大不也是能夠獨立生活的嗎?所以,是否提前上幼兒園、幾歲上幼兒園,每個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和家庭情況自主決定,選擇適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年齡段送孩子上幼兒園。
-
12 # TT辣媽愛美麗
送孩子去幼兒園,不是幾歲合適而是孩子有沒有準備好,能不能夠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通常情況下是3歲半左右為最佳,看孩子有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有沒有語言表述能力。
寶寶在入園前吃喝玩樂都是在家裡,突然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要與老師與不熟悉的小朋友相處,這種變化對於小朋友來說還是很大的。這種緊張感及跟隨而來的分離焦慮需要時間來慢慢適應,所以家長不必苛求寶寶,對待寶寶的哭鬧以安撫為主不要斥責寶寶。畢竟才這麼大點的小娃,呆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一天也見不到一個親人,哭鬧不安是正常的。但是有些生活技能需要寶寶提早掌握。
1、培養寶寶自主吃飯
現在開始就儘量不要再追著寶寶餵飯了,培養寶寶自已吃飯的意識,即使入園後老師可能會幫不會吃飯的寶寶餵飯,但是老師更會表揚自己吃飯的寶貝。適當調整吃飯、休息的時間,儘量和幼兒園時間一致。
2、讓寶貝學習自己喝水
鍛鍊寶寶自己拿水杯喝水,在幼兒園寶寶多,老師或保育員可能照顧不過來,如果寶寶自己不會喝水而一天的飲水量攝入不足,容易使剛入園的寶寶上火、生病。
3、學會自主大小便
入園前要培養寶寶學會自主大小便意識,儘量能夠自己完成,如果褲子穿脫不好,起碼也要在想要大小便的時候會告訴老師並請老師幫忙。
從小就要教會寶寶正確擦屁屁的方法,尤其是女寶寶,從前向後的順序以免引起感染。
相信在各位寶媽的努力下,每位小寶寶都能輕鬆度過入園初期的不適,將入園前後的生活愉快銜接,儘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開啟人生的新篇章。
-
13 # 曼媽成長記錄
我知道的幼兒園最早接收的孩子是兩歲,那是有的家長實在沒辦法,就只能送幼兒園。
我認為如果有條件的話,就針對孩子的自身情況,比如能不能自主的控制大小便等,來考慮上幼兒園的時間。很多的育兒書推薦孩子三歲再送去幼兒園,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孩子小的時候安全感還沒穩固,一下子到了陌生的環境,會非常的緊張,而這個記憶可能影響他以後在幼兒園的生活。有時候哪怕是晚幾個月再送幼兒園,孩子都會是不一樣的狀態。
二是孩子越小免疫力越差,身體也弱。如果一上學就生病,沒辦法每天堅持上學,會讓孩子形成了只要生病就不用上學的想法。
最後,孩子如果太小,可能班裡也沒有跟他同齡的玩伴,如果去幼兒園沒意思,就不愛去了。
-
14 # 卓理超人
#樸貨研究所#
其實現在幼兒園都會有一個常見現象!一些老師和園長都曾說過一個問題:就關於家長送孩子上幼兒園時為了能夠滿足自己的私人原因而對孩子年齡進行謊報!讓孩子滿足上幼兒園的年齡,提早上幼兒園!
當然,在幼兒園集體生活中,孩子間幾個月的年齡差,差距也許不明顯。但謊報年齡後的孩子,進入到這樣的班級中,差距就非常顯見!尤其是一日活動中常規紀律很差!一些教學活動、開動腦筋和思維想象薄弱!有的還會坐著發呆、痴痴看著你老師和同伴的情況!
專家指孩子0-6期間,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其實,中國幼兒園的招生年齡都是在3歲以上,3歲之前,父母的陪伴教育是對寶寶成長非常有幫助的!3隨遷也是寶寶的發育黃金期,尤其是語言表達、運動能力這些方面是最明顯的!
家長需要注意!男寶和女寶上幼兒園年齡其實是不一樣的!雖然當孩子能正確表達需求、有幾本規律意識、能自己主動吃飯和遊戲,但這些並不是適合家庭中的每個寶寶!尤其是男寶!專家建議上幼兒園的最佳年齡是要參考男寶女寶間大腦發育水平差異性而定!
怎麼說呢,意思就是男寶大腦發育水平其實要比女寶晚!有的男寶在4歲之後、5歲之後他們的各種表達能力才能和3歲以後的女寶們相同!
那麼,這也說明一點,同齡孩子相比較下,女寶會顯得更乖巧,更容易按照要求和理解老師說的話!這一點作為一個有幼教經驗的我來說,感同身受,集體中的女寶真的要比男寶更懂事、更有禮貌!
男寶在幼兒園活潑好動,對紀律約束沒意識,在課堂上更是難以保持安靜,因此想要更好學習和約束自己這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的成長經驗獲得!而國外的很多家庭一直都是讓男孩推後一年上幼兒園!
男寶和女寶除了大腦發育水平存在差異之外,情感能力和自理能力也比女寶弱!這種強制性的壞境中,對男寶的身心發育健康不利,他們多焦慮、學習能力差、情緒複雜等!
所以,過早送孩子上幼兒園其實對孩子對自己的都是不全面的,尤其是有男寶的家庭,家長們更應該蹲下身子,看看他們的世界!
回覆列表
每個孩子自己的發展程度是不同的,至於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要根據孩子和自家的情況具體來定。如果,家裡有人看孩子,我建議等孩子3歲了從小班開始上。因為,此時的孩子在語言表達、如廁、進餐及一些精細動作上都有了一定的能力,能夠很快地適應新的環境。
如果,家裡實在沒有人看孩子,最早也不要早於2歲把孩子送入托班。過早地送去幼兒園,孩子自身的自理能力達不到,適應環境的過程會比較長。長時間的適應期會造成孩子心理和身體的雙層折磨,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形成。
另外,不論在哪個年齡送去幼兒園,家長都不要過份擔心,有些家長甚至要比孩子還要緊張,這種心情會不自覺的傳遞給孩子。家長可以提前在心理和自理能力上對孩子進行一定的培養,讓孩子更快地度過分離焦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