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巷子市集
-
2 # 教育訊息通
“吾性自足”出自史稱“龍場悟道”裡。王陽明在既困難又安靜的龍場,結合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他忽然有了頓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此心光明”是王陽明給弟子的遺言。青龍浦,船上。當弟子問要說點什麼,“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王陽明留下這一句話後,溘然長逝。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
《王陽明年譜》記載: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是悟道的體驗。一般來說,這樣的體驗用言語說不清楚,只有他本人能說具體,但他沒有多說一句。應該說,人們悟道後的最終境界都是一樣的。那是一種涵蓋了一切答案的可能性的狀態,心裡空蕩蕩,但又充滿了力量。也就是發現了良知。良知中自有解決當下問題的答案,這答案不是在既有的思考模式下想出來的,好像是天賜一般,半夢半醒間似有人傳授,當然這只是自我心理的一種投射,它就是從自己內心中產生的。並不需要向外面去尋求答案,外面也提供不了答案。這是人在極度困境下,以往經驗在大腦皮層功能被抑制以後,自組織出來的結果。屬於可遇不可求。
但仍然有方法去達到這種境界。中國的儒釋道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去追求這個境界。從心學來說,良知就是指的這個境界。發現良知以後,還要致良知,也就是佛道兩家所說的“悟後起修”。如果不修,雖悟也沒有實功,狀態不穩定,也發揮不出效力來。只有不斷地去實踐,才能越來越穩定,力量越來越大,用起來越得心應手。直至“此心光明”,被良知充滿,心即理,此心當下全是天理。就是大成了。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後世把王陽明稱為“立德立言立功”真三不朽,他也被儒家稱為儒家四聖之一: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
這句話是對陽明先生一生的高度概括。
劉瑾掌權後,該打的打該殺的殺,朝廷沒有了反對聲音,陽明先生這時挺身而出,上書正德皇帝遠小人。
在龍場,雖然條件艱苦,仍孜孜以求聖人之道,終於悟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先生十五天平定寧王叛亂,靠著我心不動,戰無不勝。如何才能不動心,當然是沒有私心雜念最能不動心。
功成名就之後,先生學說被詆譭,個人遭汙衊,卻沒有得失之心,依然堅持不懈弘揚心學,喚醒世人的良知。
所以,陽明先生的一生,秉承著光明的內心,為人處事,問心無愧。
內心既然光明,還有什麼其他好說的呢?
-
3 # 午夜櫻花語
這一句其實是來自不同的地方,前者“吾性自足”出自王陽明“龍場悟道”,全句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後者“此心光明”來自王陽明臨終,有弟子問他可有遺言時,他的回覆,全句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吾性自足”是王陽明心學中最重要的觀點。這個“性”,可以理解為本性、本源,和道教的“道”,佛教“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性”,“人之初,性本善”的“性”是相近的意思。他認為,人是自性圓滿的,追求聖人之道就是求諸於內,不自省內求,不順應自己的人心,反而向外求索,透過探究事事物物的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的方法是錯誤的,因為天下萬物不可窮盡。
王陽明臨終之時說“此心光明”,就是告訴弟子,他已經領悟“自性”,知行合一,內心圓滿光明,不需要再說什麼遺言了。
王陽明心學的基本理論框架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
4 # 春榮2091
吾性自足,是一種客觀的心態,也是處世的態度。性自足,重點在"性″,性的把持不為外界誘惑,表現的是定力。"足″是感觀詞,足與不足是由感觀產生的,在這個問題上每個人認定的標準各不相同,是由"性″衡定的。性(心)很奇妙,會隨心羈對像的不同其態也會隨之不同,態是隨心而走的,計較利益的人總感覺自已吃虧,羈鎖財產的人永遠不會快樂,而只有感覺足的人一切都會很坦然,這是一種境界。有此境界的人已洞察人生,此心(必然)光明。(個人理解,盼指正)。
-
5 # 藍天小豬
“吾性自足,此心光明”,大慨來說我個人的理解是這樣的,一個人不管在何時何地做任何事都能做到知足的境界,那他的心將是非常坦蕩且強大的!
-
6 # 一二一學堂
儒學到了明代出現了一個大的變化,就是王陽明的出現,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
“吾性自足,此心光明”這8個字,是有一個故事背景的,接下來,透過分享這個故事,分析一下這8個字。
陽明童年立志的故事王陽明11歲的時候,家裡人給他請私塾先生,王陽明就問私塾先生,讀書人最重要的是什麼?(王陽明當時才11歲,他就如此問他的老師)
這個老師說,讀書人第一等事是科舉高中。據說王陽明聽了以後,頗不以為然,他當時就說,我認為天下讀書人第一等事不是什麼考科舉,而是成聖成賢!
我讀王陽明傳記的時候,心裡“咯噔”一下。大家想想,一個11歲的小孩,他心中想的不是蠅營狗苟,不是我要發財、當官、光宗耀祖等等,他說的竟然是成聖成賢。所以,王陽明後來敢於直言,非常正派,心中有浩然之氣。
龍場悟道的故事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陽明批判了當時朝中宦官專權的現象。大家知道,明代宦官對政治影響很大,王陽明提出了尖銳的批評,認為宦官干政對朝綱起了非常惡劣的作用,結果就被流放到貴州龍場驛,龍場驛是古代的郵差傳送資訊的一個小站,就像今天的郵局一樣,王陽明在龍場驛做驛丞。這個地方非常荒涼,方圓幾十裡,甚至幾百裡一個人煙都沒有。
1508年,在這萬千孤苦之中,王陽明忽然有所覺悟,這被稱作王陽明人生中的一個重要事件,叫“龍場悟道”。
他領悟了什麼?這個話不好說明白,我只能給大家提示一下。王陽明早年實際上是學朱熹的格物,向萬事萬物學道理,從格物來找天理。他一開始的時候格什麼呢?格竹子。
他說既然格物就是向萬事萬物可以學真理,那王陽明就坐在一片竹子旁邊格竹子,據說坐了7天,什麼都沒有格出來,結果暈倒了。大家想,7天不吃飯誰也受不了。
但是,王陽明做事很認真,從那以後,大病一場,格竹子沒有格出東西來,心裡很難過。他就覺得,透過格物來領會宇宙的大道,彷彿不適合他。
在這裡,需要給大家說明一下,格物不是沒有道理,我們透過對萬事萬物的觀察可以學習大道理,這是真的。只是在當時那個時候,王陽明的機緣還不到,他就格竹子,結果把他格病了。
王陽明格竹子的經歷,使得他了解到,向外求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在龍場驛,在萬般孤苦中,在那麼荒涼沒有人煙的地方,他只能是“反求諸己”。
反求諸己的時候,中國文化非常重要的密碼被王陽明發現了。我們老說成聖成賢,其實這並不是外在的,實際上是應該反向內求的。人人心中都有德行和良知,人人心中都有光亮的智慧,人人心中都有佛性,所以要內求。就在反求諸己的時候,加上外在的萬千荒涼、萬般孤苦,王陽明發現了心中那一片生機。
1508年,他龍場悟道以後,很自信,可以開壇講學了,可以給別人講東西,講的不是別人的故事,不是講別人的經歷,而是自己的心得體會。所以,王陽明真的是有所悟,恰恰就在他反求諸己的時候,自己心性之中那個內在的秘密,那個內在的智慧,一下子迸發出來了。
於是王陽明才說了這一句話:“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聖人講的那些話,不用刻意去背孔子怎麼說、孟子怎麼說,不用揹他的話,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和孔子、孟子一樣,人人都有那個智慧,只不過人家孔子、孟子找到了,我們還沒有找到。所以我們還是凡夫俗子,還是蠅營狗苟、齷齷齪齪,還是小人長慼慼。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可是如果我們都向內求,我們也可以找到和孔子、孟子一樣的智慧,所以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我心中本來就有,不用他求,不用外求,透過內求就可以了。應該說,王陽明找到了中國文化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東西。
-
7 # 故事爸爸王明軍
應該是他對自己悟道後的內心境界描述,也就是說,他的成功,就是因為他修到了內心光明的境地。在人生最後時刻,道出自己的境界,對弟子們的最後的啟示!
我們理解是原來我們的心被私心雜念隔斷,就好像鏡子蒙上灰塵,漸漸失去了光明。我們要做的就是擦去灰塵,恢復原本光明的本心。
找回我們的本心以後,我們內心的是開悟的人生,是積極上進的人生,是面對各種困難不屈服的人生。也就是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區別是,我們心吾性自足,我們就是一起,一切都是我們自己,怨不得的天,怨不得地,正是我們內心光明,讀懂人生。人生就是一個喚醒的過程,我們不需要到外在去尋找,只有自己去反觀內求,自己才能找到光明,內心才覺醒。故此在人生的路途中,才不畏風雨,也只有這樣才能經歷風雨見彩虹,Sunny總在風雨後。
後來的人學習心學,要學習的是“我心光明”,要的是心靈的思想的喚醒,只有喚醒才能,心能轉境,才能知,而後行,才能知行合一去事上練,修心,靜心、強大這顆心,才能 達到要實踐的是“此心光明”,最終要達到的也是“此心光明”明白人生是吾性自足,內因決定一切,一切都是自己
我們做家長只有自己做到,才能身體力行、潛移默化的引領孩子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可學,可實踐,可達到。
陽明心學,是人生開悟的一部勵志的經典名著。
故我們提出“慧戈同語”的國學理念:築根基、調心智、練聲音、強表達、樹形象,正念、正知、正行、知行合一、音聲相和知行合一,打造新一代少年中國說。願我們的中國少年都“吾性自足,此心光明”永遠開心快樂的成長。
人生心靈成長曲線圖
-
8 # 紅塵法遠第一句“吾性自足”,是龍場悟道後說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意思是:聖人所說的道,就在我的本性之中。之前學習朱子的“格物窮理”方法是錯誤的。
這一句和六祖慧能大師悟道後說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如出一轍。所說的都是一回事,都是說這個真心、本性的。
陽明先生說:“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六祖大師說:“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真空妙有就是心性本然的樣子,這個真心本性就是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都不出此真心,所以說:本自具足。
第二句是陽明先生臨終的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此心光明:意思是這個心的本性光明遍照,朗朗昭昭。
那心性光明是如何作用的呢?
須由汝心。這視聽言動皆是汝心。汝心之視發竅於目,汝心之聽發竅於耳,汝心之言發竅於口,汝心之動發竅於四肢,若無汝心,便無耳目口鼻。(《傳習錄》上)這就是陽明先生所指出的心性的作用。而達摩祖師派弟子婆羅提尊者度異見王的時候,所說的異曲同工:
異見王問婆羅提尊者曰:“如何是佛?”尊者曰:“見性是佛!”王曰:“師見性否?”尊者曰:“我見佛性。”王曰:“性在何處?”尊者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見。”尊者曰:“昭昭作用,王自不見!”王曰:“於我有否?”尊者曰:“王若作用,無有不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王曰:“若當用時,幾處現出?”尊者曰:“若出現時,當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現,當為我說。”尊者曰:“在胎曰身,處世曰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舌談論,在手執捏,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法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者喚作精魂!”王聞即開悟。兩段話簡直就是複製、貼上而成的。這就是心性光明的作用,無處不是,無處不在。
亦復何言:意思是本心光明遍照,一切法都在說法,所謂“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這個意思是就是本心光明,不假言說。
須菩提尊者有一天在打坐,帝釋天見後非常歡喜,恭敬地散花供養他。須菩提尊者看到,就問:為什麼要散花供養?帝釋天王說:尊者善說般若。 須菩提說:我什麼也沒說。帝釋天說:尊者無說,我乃無聞。無說無聞是真說般若。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拈花,迦葉微笑,佛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從此禪宗心法歷代相傳。
什麼是心法?就是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時,見到的真心本性。言語都是思維的意識,是心的作用。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夠悟道。所以:多說一字都是錯。
這兩句的意思就是這樣了,希望所有有緣的朋友都能夠透過這兩句的意思,悟到自己本來跟陽明先生和佛一樣無二的真心、本性,也能夠跟他們一樣成佛做聖。
-
9 # 二師兄逛娛樂圈
很多人推崇王明陽,以為他是“心說”大師。那是因為他們只停留在王明陽那裡,不再邁步。
如果他們繼續向遠處看,看見佛經,他就不會驚歎於王明陽了。
他就會鄙視王明陽,因為王明陽儒家思想深重,偷了佛經又不敢向佛,任然退回到儒家,賣弄佛家的“心學”。
佛學三藏十二大部經典,一個人窮其一生也未必看的完,更不要說精通了。
佛學如此多的經典,又以一部《心經》為綱,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分解這個“心”的。 “心”太重要了,人無心則死,佛法沒有“心”,同樣死了。
對於這個“心”。儒釋道三家把它帶到不同的境界。
儒家的“心”,是要人在人間修煉成一顆“善良的心”,人人向善,為善,善滿人間,那是多麼可愛的世界!但是人的心不是那麼容易修煉到這個地步的。為惡者太多。 孔子空留餘恨了。
道家,是要這個心,順其自然,不人為干預,天地人和,心多暢快,如魚得水,如大鵬展翅,自由自在。何其樂也!
佛家則不然,它認為人的心被貪嗔痴謾所矇蔽,要去除這個貪嗔痴,讓心乾淨,空靈,重新回到它本來的面目,那個本來面目是如如不動,沒有恐怖,沒有阻礙的。那個狀態是快樂的,永恆的,與天地同壽。
王明陽的話:吾性自足,此心光明。
你看看想不想六組慧能,我們本土第一高僧寫的《六祖壇經》裡的話。
《六祖壇經》有: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不假修證,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王明陽不過就從這裡洗稿了的。
王陽明說了我的自性很充足,有很大的光明。
他的心裡在放光,你的我的心裡放不出來光,只好崇拜他了。他的目的就是炫耀他心裡有光芒萬丈。
佛法裡就說了,成佛的路上就會發光,佛有佛光。閃亮而柔和。
王明陽心裡也有光,他沒有越過佛有什麼新意。
他對世界的認識是可笑的。
比如他認為要認識竹子,他就對著竹子冥想,跟竹子心心相映,就得到竹子的認識了。
李時珍都沒這個本事,還要嘗百草。
近代大師南懷瑾也解釋過這句慧能大師的話。
南懷瑾的解釋道:
我說這樣啊,你全錯了,那是唐代的土話,何期是哪裡知道!不是哪一個時期。你看,這就是讀書,中國文字。不知道自己的本性什麼都具備的有。所以你真打開了,靜到極點,智慧到極點。 所以你打開了這個門,自性本自具足了,本自有的。你強求來的東西都是假的。
南懷瑾這個水平也跟王明陽差不多。不願意跟著佛的思路走,想自成一派,又漏洞百出。
佛法的真正意思,慧能大師的真正意思是:
一個人真心懺悔自己過去多生的罪過,經過佛法修行,勇猛精進,戒行嚴整,洗除自己的貪嗔痴,讓自己的自性顯現出來,放出它本來的光芒來。
我們人人有自性,不能像佛那樣放光,是被貪嗔痴矇蔽了。去除了灰塵,自性本現。
佛是過來人,我們是未來佛。人人將來都可以成佛。我們都是佛,是被灰塵遮蓋了本性的佛。
如果真正去除掉貪嗔痴這種灰塵,露出我們本來的自性。那個時候,我們的快樂,我們的幸福,我們的智慧事無窮無盡的。
那個時候我們在世間苦苦追求的,都會有的。這就叫本來具足。
-
10 # 一生最服王陽明
先生這句的意思是:我內心充滿了滿足,因為我內心光明,從來沒有見不得人的地方。
做人到這個程度,就是最符合天道人道的活法了。
-
11 # 容淇8614
陽明先生歷經磨難, 龍場悟道,悟道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同時,陽明先生也說,自己的學說是白死千難中得來,非是容易見到此,那到底如何理解陽明先生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呢?
在龍場悟道之前,陽明先生致力於追求聖賢之路,佛道儒學均涉獵頗深,而格物致知之說更是親身體驗以驗證,而在生命中最坎坷磨難的龍場,方悟透天理。
陽明先生的“道”,是成聖成賢之道
今人學習陽明心學,經常將其當作成功學、幸福學,而陽明先生的“道”,不是私利之道,不是私慾之道,不是小我之道,也不是謀求功名利祿之道,而是成就聖賢之道。如陽明先生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所說,立志而聖則聖矣。
陽明先生認為,聖人之道,其關鍵即不是外界因素,同時也不因外界因素而失去。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之本體,都與聖賢的心的本體是相同的,心即道,道即天,良知即天理。人的心的本體就是天理之心。凡人的心,被一些不明私慾所遮蔽,而聖人的心,則是人慾盡去而已。而凡人去一分私慾,即復一分天理,到至誠之時,即得聖人之心。
也許,我們認為自己不想做聖賢,只想衣食無憂,享受人生快樂,事實上,人生的幸福與快樂,取決於我們的賦予人生的意義。聖人之樂與凡人之樂,皆有其樂,曾國藩曾經有一句話,“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要麼我們被私慾控制,要麼我們控制私慾,背後就是我們朝向聖賢之樂,成就聖賢之事,還是選擇私慾之樂,成就凡夫之事。
陽明先生儘管立功立德立言,陽明心學也通常會利於人們建功立業、成名成事,但是心學的核心,不是幫助我們獲得權情功名,而是讓我們跳出權情功名的操縱與遮蔽。
-
12 # 四野的
聖人哲人“吾性自足”,乞丐流浪漢也是“吾性自足”的呀!這沒有什麼高深莫測的道理。至於“此心光明”那便是各人與生俱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世歷練,知識認知,身體機能,原始的此心光明早就存在,很可能一生相隨。而那些追求功名利祿的聖人哲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丟失的“此心光明”到終老殘燭之時又迴歸罷了,烏乎!悲哀也!
-
13 # 蘇魯支大師
天所成謂之性,性所在謂之心。性為心主,心為性場。吾性者,吾為性分,性為吾本。分則有造,本則承化。吾性造化而來,是天人合者,故自足。此心者,此為心分,心為此本。分則見人,本則見天。以此心,見吾性,凡人天之際皆無隱遁,故光明。
-
14 # 一切皆虛混存萬物
個人淺見--王陽明的:吾性自足,此心光明。
首先要吾性自足,才會此心光明。人最大的慾望來自心,當你的心滿足了,你也就滿足了,慾望從來沒有滿足的,能滿足的也只有你的心,所有才有修的心圓滿,自己才會知足!當修心圓滿,性自足時,心性Sunny坦蕩,自然感覺世界鮮活,光明!此心光明用現在的流行語就是,念頭純淨,心性通達。
回覆列表
這是悟道的體驗。一般來說,這樣的體驗用言語說不清楚,只有他本人能說具體,但他沒有多說一句。應該說,人們悟道後的最終境界都是一樣的。那是一種涵蓋了一切答案的可能性的狀態,心裡空蕩蕩,但又充滿了力量。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是一代聖哲、陽明心學創始人王陽明的臨終之言。從春風得意,到劫後餘生,在經歷了人生的極端困頓之後,他了悟的是人之自性。終結了坦蕩磊落的人生,他留給世人的是取之不盡的智慧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