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滄浪書生
-
2 # 楊培川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 從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來理解。眾所周知,老子的《道德經》有集中反應辯證法思想,而我們高中教材就有講述辯證法的,所以從這方面去理解,我覺得會比較容易一些。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自然的道理,是折損有餘的,來彌補不足的。
而人的道理卻是相反,“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損失本來就不足的,來供奉給本來就有餘的,結果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加速兩極分化。
這兩句話,首先就是形成一個矛盾。
和唯物辯證法一樣,肯定了這個矛盾的存在,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是對立統一的、相互聯絡的,這兩句話也一樣,貧富分化依然是當今世界的普遍性矛盾。
在唯物辯證法中,是用聯絡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而老子對這個矛盾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法是“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並且要“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解決和解決之後的狀態又是一種矛盾統一對立的處世態度。
第二, 從對《易經》的傳承和後人對《道德經》的傳承去理解。《道德經》中有88句經文來自易經,也可見辯證思想在我們文化中的久遠。
當然這兩句話和《道德經》的辯證思想更鮮明突出了。
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在述”說的何嘗又不是貧富分化的問題。
北宋張載“不有兩,則無一”,也是繼往開來了矛盾中的統一,有些理論接近了“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的觀點。
以及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都有這種矛盾的否定觀即是新事物發展、舊事物產生都是事物的否定的類似思想。
這種傳承中,也讓李約瑟、尼采、康德、黑格爾等西方人推崇老子。
最後是老子對這兩句話的矛盾所提出的解決方式也驗證了辯證的反向轉化,因為貧富分化的問題是統治者為了自身利益、維護社會穩定,運用“道法”的工具造成這一局面,而最後也得是“有道”的統治者去解決。
並且老子這種解決問題後“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思想從古至今都影響著不少大人物的行事方式,當然這也是一種自保的明智選擇。
-
3 # 浩說家
第一,天道思想,反映老子樸素的自然觀人類哲學思想的形成,與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有密切的聯絡。老子是怎麼看待天道(自然規律)呢?他說:“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在老子看來,天道是一種削高填低的動態平衡,比如說高山會遭到風沙、降水、泥石流的侵蝕,會逐漸被削低,而低谷則因沖積而抬升。山頂的石塊泥土會被帶到山下,把低窪處墊高。這就叫做損有餘而補不足。老子的觀念,是符合我們生活的常識。
山上的石頭會掉到低谷,低谷的石頭會滾到山上嗎?以我們的生活經驗來看,是不會的。同樣,水是從高處往低處流的,它不會自動從低處向高處流,除非你會水泵給它加壓。當然,用了水泵,就是人為干擾,就不能算天道了。第二,讓老子困惑的是,人類社會卻出現與自然相反的走勢中國古代經常以天道來定人道,就是以自然法則來指導人類思想。在老子看來,自然法則是“損有餘而補不足”,可是我們看到的人類社會是一種怎麼樣的趨勢呢?剛好相反。“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大家都聽過一個“馬太效應”。“馬太效應”是對聖經《馬太福音》裡面一句話的拓展引申,這句話是:“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句話引申義為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其實我們華人不一定叫他“馬太效應”,更應該叫“老子效應”,因為老子的年代比耶穌、馬太要早得多。老子說的損不足而奉有餘,就是本來就不夠用,還要被奪走,拿去供奉過剩的人。
這個意思,當然也是強者愈強,富老愈富;弱者愈弱,貧者愈貧。這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人類的法則會與自然的法則相背離呢?這個問題,老子沒有想通。因為他對自然規律的瞭解,受限於其時代。今天,我們可以來解決老子的困惑。第三,老子的問題出在哪裡?其實這不能怪老子。老子只看到自然界有削高填低的一面,這是他科學知識的侷限性造成的。我們設想一下,倘若自然界只是削高填低,那麼最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會變成一片平地。萬物會變得無差別,有序的世界會走向混沌。可是我們看到的自然界並不是一片平面。今天我們知道,高山並不總是被削低,在地殼作用下,有的高山還在不斷隆起;低谷並不總是被填高,有的低谷比如東非大裂谷,還在不斷地下探。
這些知識,兩千多年前的老子不知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因為,我們在講老子的哲學,不要照著說,而是要接著說。我們要以新的自然觀,來重新闡述舊的哲學。從根本上說,老子關於自然界的動態平衡的觀點是沒有錯的。只是並非高者一定往低走,低者一定往高走,而是高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往低走,低到一定程度就往高走。就好比自然界隆起的山峰,不會無限隆起,而是隆起到一定高度了,就開始削低;同樣,自然界的低谷也不會無限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就要抬升。這就是自然界的動態平衡。其實人類社會也是一樣的。我們在說“馬太效應”時,說富者愈富,同時又說“富不過三代”,這就好比山峰的隆起,升到頂點還是要往下降,甚至變為海洋。從這點看,人類社會的規律,與自然規律並沒有衝突。
不僅沒有衝突,而且是非常的吻合。第四,老子的意義在哪裡?在說到“天道”與“人道”之後,老子還說了一句話,非常有意義:“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不處,其不欲見賢。”這就是老子的深刻性。我們把老子說的“損不足以奉有餘”看作是人類社會的不公平。這種不公平是存在,從古代到今天都是存在的,但老子並不認為這是無解的。誰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呢?
老子說:“唯有道者。”只有那些能夠領悟天道的人,也就是能夠正確認識自然規律的人。解決兩極分化有兩種辦法。第一種辦法:任憑內在規律發生作用。當人類社會的不公平,達到一定的限度後,這些“不足者”,會以起義、造反的形式,去推翻、消滅“有餘者”,以達到財富的再分配、再轉移。這個過程,是血腥的,破壞性的,代價巨大的。第二種辦法:就是老子說的“唯有道者”的解決方案。道者,就是認識自然規律,認識人類社會規律,以人為的方法,以制度、法律、經濟、文化等手段,來避免兩極分化過度,把社會差距維繫在一個穩定為前提的合理範圍之內。有人說老子是“無為”,不人為干預,這個我不贊同。老子自己都說了,“為而不恃”,“功成不處”。
老子認為最高明的,是做了,讓人家感覺沒做,彷彿自然而然似的。就好比女人化妝,最高境界,是化了妝,自然得讓你看不出她化妝。
-
4 # 草雨生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其實這句話在:易經;地山謙之卦中有更好的解釋。謙卦卦辭中說:天之道,虧盈而益謙,。地之道,變盈而流謙,鬼神道,害盈而福謙,人之道,惡盈而好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裒多益寡即損有餘而補不足,稱物平施乃衡量財物的多少而平均分配。卦中雖講盈謙,也是很充分的解釋了餘和不足的關係。看天地之道,高山逐漸消減去填補坑窪之地,水從高流到低處,多減少增儘量能做到平均。其實,我們國家或政府也都是順應天道,去徵收各企業或者富人們的稅收,且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拿徵收富人們的稅收去資助相對貧困的人群,象低保,五保,殘疾人補帖等等。這些都是減有餘而補不足的具體表現。至於人之道,損有餘以奉不足。則說法有些片面,只不過有時候有些人因為能力不足或者努力不夠,不得不拿自己的不足去奉養有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餘還要去彌補不足,如些周而不息 。無論如何,減有餘而補不足我認為是顛撲不破的一個道理,也是我們應該遵循的一個道理。
-
5 # 位世界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講的是自然的發展規律,天之道是無私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不是以自己的喜好和愛慾來執行!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因為人是有私心的!
天道是簡單自然的,擁有的越多,離道越遠,所以追求返歸天道的過程中,是漸漸放下!看起來是損有餘而補不足,實際上是有開始對物質財富的追求轉變為對更高的迴歸精神境界的追求!也是追求生命本源的過程!而人道的本意是法天地,所以需要生生不息,因此聖人以自身之厚德鴻福佈施於天下,使人得到生養教化之功。人性的自私是損不足之德而益其富裕之財貨。自性的昇華,會使得損有餘無益之財貨,而補不足之德性了!既能迴歸人的自然而然的狀態。人之道是人性自私未有教化前的人道!這也是自性圓滿前的過程! -
6 # 曉文隨筆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主要意思是: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來補充不足的;可是人類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養有餘的人。
┃在此句中,老子將“天之道”與“人之道”進行了對比。
天之道,是減損有餘而補充不足的,使二者中和平衡,是消滅差別的。眾所周知,自然界生存的規律是什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無論動植物都擺脫不了大自然優勝劣的生存法則。比如一群準備吃樹葉的長頸鹿,開始時,每隻長頸鹿都能吃到樹葉。可是後來,較矮的樹葉被吃完了。這時,那些脖子比較長的長頸鹿就因能吃到樹葉兒活下來了,這就是自然界的平衡。
人之道,則相反,是消減有餘的而補益不足的,它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就像人因為貪念等,或攀附權力、或獻媚貴人、或藉助富人,以實現自己的個人目的。於是大多數人會奉承討好,希望得到他們的照顧。其結果勢必使富人擁有更多資源,富者愈來富,貧者愈貧;越有錢的越追求錢財,越有權的越追求更大的權力,貪婪的慾望永無止境。
┃體現了老子社會財富平均化和人類平等的觀念。
老子主張“人之道”應該效法“天之道”,透露出一種朦朧的、模糊的平等與均衡的社會理想。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態平衡的現象,歸之於“損有餘而補不足”。因此,他提出人類社會要改變“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現象,“均貧富,等貴賤”,方能合乎天道。
-
7 # 滿山文化心得
我想,如何理解這兩句話?關鍵是要到《道德經》裡找到老子給出的理由,而不是我們自己想的。我找了,確實不太好找。先看第七十七章相關原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一,為什麼“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1、天道“損有餘”的表現: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強大處下。勇於敢則殺。去甚,去奢,去泰。另外,有身者、甚愛者、多藏者、將欲歙之者、將欲弱之者、將欲廢之者、將欲奪之者、食稅多者、求生厚者,等等,都是“有餘者”!最終都會被“道”損之。
2、天道補不足的表現:柔弱處上。窪則盈。少則得。等等。而“至治之極”的景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就是“不足”得補的終極體現。
3、天道“損有餘和補不足”的原因:
①天道是不自私的,這是最根本的原因。得道的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這樣做下來,就是百姓沒有感覺到聖人的存在,認為和諧美好的局面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②天道有慈心,這是發自內心的深切的愛。得道的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對能力有差異的善者和不善者,都會一樣善待。還非常善於救助需要救助的人,從來沒有發生有人被遺棄的情況。
說到這裡,有一個點,大家要特別注意:聖人不是從平等觀出發來做“損補”的事!事情的結果,或許有平等的效應,但不是得道聖人的出發點。因為,聖人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道”,合道的,叫德,不叫平等。“慈心”就是德。大家去看,慈心的父母往往都是偏心的,總要在較富有的子女那裡多摳一些給別的子女!所以,我們要明白,聖人善待“不善者”、“常善救人”都是出於慈心,而非平等觀。
③天道是“利而不害”的,得道聖人深明這個道理,更加增強了付出的信念。老子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大家注意!“既以為人”是做事的出發點落在“別人”身上,這時對應的是“自己擁有”這個方向;而“既以與人”是做事時“更多付出”,這時對應的是“更多回報”!聖人如此正能量的智慧作為,“不足者”肯定是大大有福的。
二,為什麼“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關於這方面的論述,和上面差不多,我就簡略一些。最根本來說,常道里的人,是自私的;慈心雖有,卻還在矇蔽的狀態;許多人的認知和觀念都是不合道的,因而是錯誤的。這些主要因素綜合起來,在不明“道”理的統治者身上,就表現為大肆兼併土地、掠奪人口。在政治腐敗和戰爭頻仍之下,貧窮的百姓痛苦不堪,而社會財富卻越來越集中在上層剝削階級手裡。
所以總結來看,老子深明天道與人道在調節社會分化方面的根本差別,明瞭社會亂象及其內在的根源,於是就著書立說,獻計獻策,試圖治亂以正天下。老子深知:“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我們知道,在老子的有生之年,他老人家沒有等到這樣一位“道者”,還是很遺憾的。當然,我們今天學習到這部智慧經典,從中獲得些許領悟,是值得慶幸的事。
-
8 # 馮知樂
如果反過來理解,則更符合當前的社會,上帝讓有的更多,窮的更窮,政府的理想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不要迷古,古人也說天地不仁,……
-
9 # 遁世迷糊人
一人之事,強而莫能久,弱而莫能守。
財散而人聚,人聚而君子有立足之地、有保土之士。德昭律明而上下心齊,賞信罰必而令行禁止,這樣強者才能延續。不然坐吃山空,不過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用自己多餘的換取自己不足的,是商業買賣。
弱者不能自守而附於強者,求的是份保障。如果說強者財散而人聚,是人心趨利的天性使然。那麼幫助強者保土就是為了謀一份保障。強者不爭而施德,能做到後其身而身先,既然強莫能久,就要經營。
講個故事吧,有兩個士兵掉隊了,糧食吃完了,路過了一個村子,村子裡的人都很自私自利不願分享而害怕損失。於是兩個士兵生了一把火架鍋煮湯,丟了幾顆石頭進去,一旁一個餓了的村民問為什麼投石頭,士兵說:我覺得這樣會更好喝!
於是這個村民回去拿了自己唯一的一根胡蘿蔔過來,丟進了石頭湯裡。村民說我覺得這樣更好喝,這鍋湯算我一份。於是蘿蔔湯的香味剛飄起,另一個村民拿了野菜過來要求入夥,於是成了野菜蘿蔔湯。再然後有些人聞到蔬菜湯的香味,貢獻出了肉。到最後士兵把肉湯裡的石頭挑出來扔了,大家吃了一鍋不錯的湯,沒有人覺得自己吃虧。
如果順天之道,最後無非大家都一樣,你持有的也終將失去。人之道固然是奉有餘而損不足,但是形勢改變了!一人之事,強不能久,弱不能守;眾人各司其職,弱者需要強者震懾有不軌之心的敵人,強者需要弱者供奉維持強大之勢不致傾頹。於是天人互補,眾人之強,和而得其久;一人之弱,合而得其強,強而能據守。
站在強者位,奉天之道,容民畜眾得民心以藵其長久;站在弱者位,奉人之道,克己奉公得國強家富而得其能御。老闆得事業長久,打工的得樂業安居,不外如是。
-
10 # 楊福榮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這兩句話的凸出字面,在四個字,先把四個字,解譯正確的話,它的大意就好說了。前句話把(餘)(補),後句的,(損)(奉),餘到貶,補以律,損應德,奉為尊,互補地說,天公之道,律理為天,人心之道,理德作傑。一致敬,指正。
-
11 # 真空妙有無量壽
此是老子《道德經》《德經》中的兩句。其言天道之執行規律原則,不偏不倚,至公至平,是自然中和平衡之道。有消滅差別之功效。
而人之道,乃自私偏頗之道。趨向錦上添花,不樂雪中送炭。如果沒有替天行道的聖賢出來調控,貧富懸殊,愈演愈烈,直至失衡。只有有道之人肩負起等貴賤,均貧富,制止兩極分化,消除貧富差異,才能穩定社會,符合天道,使之平穩過渡,天下太平。
當面臨了局部困境,暫時不利,人們往往會怨老天不公。其實,是天公地不平。人心不足蛇吞象。社會矛盾都是一個積累過程,傾則必覆。天道迴圈,到時自然會有"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匡正之舉。正如《三國演義》開頭一句,"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12 # 塵谷行知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句話闡明瞭天道的執行法則,即是平衡之道。損陰補陽,損陽補陰。陰氣過剩,自然會削弱一部分來填補陽氣。這就好比一條奔騰的河流,遇到坑窪之地自然會將其填補充實。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這句話說明了天道的彰顯需要依靠人道的“品德”,通俗的說就是一個人只有時時做到“謙虛”,才會顯示出人道高尚的品質。
透過不斷地反省,時刻找到自己身上的缺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13 # 滄桑短笛
與我們被儒家“教育”幾千年的理解不同,老子的道是規律的意思。“天之道”即大自然的規律,“人之道”即人性的規律。
“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就是大自然的規律,是減損做的過分的,補償做的不夠的。它體現的是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華人的特徵之一,就是與大自然的抗爭。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夸父追日是與大自然的抗爭。堯舜禹更是全體華人與天抗爭。
老子的這句話提醒我們,要珍愛大自然,不可做的過分。近現代的環保,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說的是同一個意思。
”人之道,損不足奉有餘”,強調體現的是個人努力與收穫之間的關係。個人努力又是一種相當的,相互比較的。努力不夠得到的少,與別人相比的落後又要再減少(損不足)。而發奮努力者,不僅能收穫相應更多的努力,還會得到優勝的獎賞(奉有餘)。
老子的觀點不是提倡,觀點,說的是客觀規律,是真理(西方哲學家稱之為真相)。懲罰懶惰,獎賞努力,是跨時代,跨國家,跨文化不同,普遍存在的。
老子思想被公認為中華文化的根,主幹,是名副其實。中華有老子,是中華之福。
-
14 # 貴在有一
天之道留給思想家和哲學家去思考。
而人之道,就是大家都要重視和麵對的。
所謂百樣懂不如一樣精。
學無涯,而人生有限。
現在的社會講究的是分工合作,大家都發揮自己的優勢,你劣勢或不懂不精的地方自然會有其他在這方面的人補足。
所以人就要把自己的思想和精力包括財力盡可能的發展自己的優勢。
-
15 # 伊森3號
個人觀點,最好把整段文字,甚至從全篇整體理解這句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這兩句,老子可能認為人的所做所為是不合天道,所以才有了下一句“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
16 # 手機使用者宣德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天地對生命萬物的付出,卻始終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而生命萬物在天地間生存,則只知道索取,然不知回報,天之道雖高,大而廣,卻與生命萬物是共生的關係!天道給萬物生命創造了,適合生存的環境,而在這環境中生存的人們,又有誰在感恩這天地的慈悲!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老天為眾生付出了這麼多,卻沒得到眾生相應的回報,誰又相信自身所擁有的一切,是來自天地大道的恩德,人們只要對天地大道,有一棵敬謂和敬仰的心,那天地大道生命萬物,也能達到陰陽合和目的,則又何來損有餘而補不足!
而很多人,不知付出,卻總想回報,總想把喜歡的東西據為己有,卻不感恩老天對生命萬物的付出,更不知這一切是淮賜予的!人生在天地中,頭頂的是天,又時刻體險著天的威嚴!卻少有敬謂之心!腳踏大地,又從沒想到大地母親給予生命的溫曖,把母親的身體當作私有的財物!卻從不感恩大地的恩德!其實人們真要懂得去感恩天地大道,試想若沒有天,則還會有什麼,若沒有大地,生命又在那裡,生命真的要對天地大道,有一棵感恩的心!做人子女,則還要對父母報養育之恩,那天地大道對生命萬物,更是盡到了生養之德,那這恩德又如何回報!若是萬物生命把天地大道,以父母的身份來敬謂,回報天地大道對生命萬物的再造之恩,天地人達到合協共處,用正的精神意識,和思想道德,時刻感大道的思德,若能如此,又何來損不足而奉有餘!上善!謝邀!
-
17 # 柘溪散人
老子曰: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宇宙是一個和諧的整體,自動進行陰陽調整,損有餘以奉不足,這是道。人則不然,貪得無厭,恨不得聚天下美女於一堂,以供我一人之淫樂。就養生來說,起居無時,飫甘厭肥,房事不節,損不足以損有餘,久之則陰陽失調,疾共殺之,此謂不道,不道早已。
-
18 # 小陳書法
這是告訴你九陰真經的總綱,歷史上郭靖就修練過,最終成為一代大俠,與九陰真經齊名的葵花寶典和辟邪劍譜希望你也嘗試一下,祝你早日修成正果。
-
19 # 尋梅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天地萬物,只是默默付出,得到的回報卻很少;
攘攘世人,雖然付出很少,卻總是要回報滿滿。
-
20 # 縱情嬉戲天地間真身
天謂之高過人,人在集合之內,而無法改變執行軌跡,執行機制!謂之天道!
損有餘而補不足!
損,補,相對!有餘,不足,相對!
像生老病死一類的,必然,如何變,都不足以改變其規律,方向性!
人道,人力的各個邊界,人可以力之!
同上,人可以改變的範圍,只有人本身!
大對應,小對應!不可變,可變!相對論其實可以如此用!
回覆列表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一句非常符合老子《道德經》中的辨證法思想,諸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等等。透過這一系列的思想容易,老子充分闡述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辨證思想,即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天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無時無刻不在執行著其固有的規律,人類一旦違背規律,就有可能會受其懲罰。因此,老子是想告訴我們,應該遵守規律,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求充分尊重規律,順著事物本來的發展方向因勢利導,減少過多不必要的干預,讓其自然運轉即可。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這一句主要揭示人類社會的執行法則,提出人之道與天之道恰恰相反的觀點。那為什麼在同一個地球上,人之道與天之道會竭然不同呢?其實箇中原因很好理解,人類是會思考的高階動物,人可以透過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改造自然,讓不利於自我發展的危害降到最低水平,身處險境而能化險為夷,這樣就會在一次次的磨練中變得越來越強,而這是自然界中的動植物所不具備的能力。
同樣的道理,人類社會中個體由於存在思想認識、能力水平上的差距,人們就會走上不一樣的人生道路,從而會在個人財富、社會地位、文化學識等方面產生高低不同的差距。並且人類社會還遵循“二八法則”,也就是二成的人獲得八成的財富與社會資源,而八成的人只能得到區區二成的財富與社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