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巴多羅買
-
2 # 蒔光的詩歌坊
該詩句出自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可譯為“山路曲折已看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此詩作於岑參第二次出塞。岑參當時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詩人在輪臺送他歸京。
全詩以一天雪景的變化為線索,記敘送別歸京使臣的過程。“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為全詩最後一句。傍晚時岑參送友人踏上回京之途,已經到了該分別的時候了。作者目送友人離去,看著友人騎馬走過崎嶇山路,早已見不到友人身影,作者卻依舊惆悵地望著雪上留下的馬蹄印和友人離去的方向。
-
3 # 丁迎勝
張某與李某是好友,兩人交往不斷,一度成為至交,由於近些年來,張某外出經商數年才歸。
回到家中,張某思念起好友張某,就想著抽時間前去拜訪,時值天降大雪,家中又值無事,就想借此時成行,一則聊解思友之情,二則沿Tiguan看雪景。
張某帶上自己從外鄉帶回的地方特產,騎上馬踏雪出發了。
路途離家不近,要走數十里山路。張某興致勃勃地一邊欣賞著沿途雪景,一邊思想著與老朋友見面,舉杯暢飲,共敘友情,詢問老友近些年生活可好,是怎樣過來的,一邊向老友講述自己這些年的所見所聞,經商時觀難困苦,和掙到錢後的喜悅心情。共同感嘆人生的不易。
翻山越嶺,踏雪涉水,不知不覺己到老朋友家前。三間茅屋依舊,看家的小狗見有人來,先是狂犬了幾下,猛地認出主人舊友便又停往了叫聲,圍著張某親熱的搖起了屋巴。見有客人來,李某的妻子迎上門來,連忙招呼屋裡坐。張某不見李某在屋中連忙打聽,李某妻子流著眼淚說到:李某以於今年春間故去,他生前時常唸叨你,盼望與你相聚……
張某心情萬分沉重,望著面前自己來時雪中的馬蹄印,物是人非,世態無常……
-
4 # 甲辛
友人已去主長留,
轅門大雪壓刁斗。
長安遠在天山外,
雄鷹難渡行旅愁。
欲隨君去令不許,
欲喚君回旨不留。
左右徘徊難歸帳,
眉毛掛雪寒軀抖。
跺跺腳,搓搓手,
思君難捨再抬頭。
路轉峰迴君不見,
雪上空把蹄印留。
(圖片源於網路)
-
5 # 王小滿滿滿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出自唐代詩人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最後兩句,作為著名的邊塞詩人,這首詩作於他第二次出塞階段,抒寫了塞外送別、軍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離愁別恨的俗套,並不令人感到傷感,而是充滿奇思異想,浪漫的理想和壯逸的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似乎也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物件。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兩度出塞,親歷了茫茫大漠的金戈鐵馬。全詩以一天雪景的變化為線索,描繪了祖國西北邊塞的壯麗景色,以及邊塞軍營送別歸京使臣的熱烈場面,記敘送別歸京使臣的過程,文思開闊,結構縝密。最後這兩句詩,描寫武判官的馬沿著曲折的山路逐漸消失,能看見的唯有那還沒有被雪遮住的馬蹄印跡。用很平淡質樸的語言表現了將士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字字傳神,含蓄雋永。這一部分雖然描寫對友人依依惜別的深情,但也表現了邊塞將士的豪邁精神。
-
6 # 語凝ly
岑參的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描寫的兩句詩:“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是虛實結合的手法。
一.拓寬了空間,提升了意境。“不見”和“空留”對應,這是留白。
畫面中不見的人的蹤跡就是虛寫。
“雪”和“山”是真切存在於世人的視線中,是虛實結合的體現。
這樣可以拓寬空間,提升意境。
二.融情於景,書寫不捨之情。這兩句交代的時間是雪後,地點在軍營外。
結合詩句的上句“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便可以知道。
山迴路轉,暗示的道路坎坷不平,武判官卻要在這個樣的雪天離開,更增添了蕭索枯寂的意境。
而“雪上空留馬行處”,言有盡而意無窮,含蓄表達了對朋友依依不捨。
看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看著他騎的馬,留下的馬蹄印在雪上,落下道道痕跡,那人那馬已轉過山頭。
可詩人還是佇立良久,不願歸去。
表達的是一種不捨。
這種不捨朋友離開,又是非常含蓄的,因此我們稱之為融情於景。
-
7 # chen清英雅秀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兩句詩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作者唐朝詩人岑參。詩句意思是:山路曲折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馬蹄的印跡。我們想象當時的場景:作者岑參的朋友要回京城,作者送友人出軍營,天地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頭上的白雪在飛舞,地上的積雪很厚。作者陪著友人走了一程又一程,眼看天又暗下來,耳邊是凌冽的寒風,友人轉過臉,微笑著說:“回去吧!”作者對著友人說:“路途遙遠,多多保重!”友人策馬前行,速度雖然很慢,卻也漸行漸遠,最後消失在山路的轉角處。作者騎著馬,立在原處,看著友人離開的方向,再也看不到那一抹身影,只看到雪地上,殘留著一串串深深的馬蹄印伸向前方……從這兩句詩中,我們瞭解到了作者的感情。
一、作者對友人依依惜別的感情。既是朋友,肯定是相談甚歡。作者懷著建功立業的抱負,來到戰事頻繁,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的邊塞。邊塞生活危險、艱苦、單調、枯燥、乏味,若是有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那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可是朋友離開了,實在是捨不得啊!
二、思念家鄉親人的感情。遠在千里之外的邊塞,生死未卜,歸期未定,思鄉的心情是多麼的濃烈。友人此次回去家鄉,能與親人團聚,多麼令人羨慕。可是作者不難,他還未建功立業。《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首詩描寫塞外雪天冰地壯麗景象,全篇充滿奇情妙思,給人以瑰異壯美的感受,顯示出詩人驚歎讚賞的心情與豪爽豁達的襟懷。可是再豁達的胸襟,也禁不住兒女情長的浸潤啊。
-
8 # 追尋遠方的詩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最後兩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一首邊塞詩,也是一首送別詩。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此二句,語言質樸實,描繪出的意象也不復雜。詩人目送友人,道路蜿蜒迴轉,友人消失在那路轉峰迴之處,只留下那一串串馬蹄印在那空曠的雪地之上。
此二句描繪出的意象雖然不復雜,但其體現出的意境卻極富有藝術感染力,而且給我們留下想極大的想象空間。要讀懂這最後兩句,我們應該結合全詩和其創作背景來分析。
“君”是誰?此句中的“君”是指一位姓武的判官。岑參第二次出塞,被任命為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接替這位武姓判官。在武判官即將歸京之時,將士們為其設宴踐行。在分別之際,岑參寫下了這首送別詩。
雖然眼前是茫茫一片白雪和那一串串馬蹄印,空蕩無物,但詩人的心中卻是百感交集。
友人歸去,心中不捨在這荒涼、寂寞的邊塞之地,能有一好友相伴,心情自然舒暢不少。然,與友人相聚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終於到了友人歸京的日子,將軍為武判官設宴踐行。詩人在輪臺東門外,為友人送行,望著友人的身影漸行漸遠,空留下馬蹄印跡,心中充滿了不捨。
遠離家鄉,前途未知望著那串串馬蹄印,岑參也許在想:“友人闊別家鄉多年,歸京後,也許可以回家看看了吧。可我卻剛上任。邊塞生活與我來說已不陌生,但長路漫漫,未來還是個未知數。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夠實現我建功立業的抱負,也不知要過多久才能踏上回鄉的路途。”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幅簡單的留白圖給詩人岑參和我們都留下了極大是思索空間。
-
9 # 石徑斜
這兩句是岑參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最後倆句,全文是這樣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此詩是岑參邊塞詩的代表作,作於他第二次出塞時期。這時,他很受安西節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數邊塞詩成於這一時期。唐朝時,部隊裡不僅有帶兵打仗的武官,還有負責公文書信等文字工作的文官,這樣給了一部分文人去邊塞參戰的機會,邊塞詩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岑參就是這些文人中的一員。
武判官名叫武就,是中唐一代名相武元衡的父親。武就和岑參此時都在封常清的手下任文職官員,他的任期已到,將要辭別眾人回到京城長安。這首詩共有十八句,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是前十句,寫"邊塞的大雪";第二部分是後八句,寫"送別武判官"。
首先詩人告訴我們胡地開始下雪和中原地區的時間不同,八月開始大雪飄飄,胡地暴雪之大,簡直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一夜大雪,好像長安地區的千萬株梨樹一夜盛開,這一句是千百年來的詠雪佳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接著敘述胡地之天寒:將軍凍得手拉不開弓,鐵甲不敢穿在身上,沙漠裡冰雪縱橫,天空中常常是濃雲密佈,大雪隨著北風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鋪天蓋地而來,自然條件之惡劣可見一斑。
後八句寫送武判官,但是直接對武判官的著墨並不多,重點還是描寫天地間的奇景和邊塞的苦寒。就是在這嚴寒的環境下,在中軍大帳中置酒送別武判官,裡面胡琴琵琶羌笛樂聲震天,邊歌邊舞,開懷暢飲,宴會一直持續到暮色降臨。歸客在暮色蒼茫中迎著紛飛的大雪步出帳幕,凍結在空中的旗幟在大雪的輝映下鮮豔無比,就像是威武不屈的將士們。
最後倆句"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武判官的馬沿著曲折的山路越行越遠,逐漸消失,能看見的唯有那留在雪地上的清晰的馬蹄印跡。最後這兩句,表現了作者此時兩種複雜的心情:一是對友人一路的擔心,畢竟胡地氣候惡劣,天氣無常,希望友人一路平安到達京城。二也隱約表現了此時詩人心中的悵惘之情:因為在唐代,出征邊塞是職位晉升的一種途經,武判官這次歸京,就是結束了自己在邊塞的任職歷程,回京之後,官位一定得以晉升。而岑參自己呢,還在這酷寒之地,什麼時候也能像武判官一樣回京得以晉升呢?
岑參兩度出塞的目的也是為了仕途通達,理解了這一點,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岑參此時的心情。我們讀過很多送別詩,基本上都是站在"送人"的角度來寫,或者渲染送別的氣氛,《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並沒有這樣的依依惜別之情,更多的筆觸描寫的是胡地雪景,由此可見,這"送武判官歸京"只是個由頭,寫雪才是全篇的重點。岑參筆下的雪景雄奇壯麗,根據當時的政策,其實表達的是自己對功業和理想的不懈追求,這才是本詩的中心思想。
-
10 # 秋水文瀾原創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作品譯文:
北風席捲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飄降大雪。
彷彿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競相開放。
雪花飄入簾籠沾溼帳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將軍獸角弓凍得拉不開,都護的鎧甲冷得難穿上。
無邊沙漠結成百丈堅冰,憂愁的陰雲凝結在長空。
帳中擺酒為回京人送行,助興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黃昏時轅門外大雪紛飛,凍硬的紅旗風吹不飄動。
在輪臺東門外送你回京,臨行時茫茫白雪佈滿山。
山路曲折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馬蹄的印跡。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此詩描寫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表現離愁和鄉思,卻充滿奇思異想,並不令人感到傷感。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浪漫理想和壯逸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物件。全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詩句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作者簡介
岑參(公元715—770年),唐江陵人。太宗時功臣岑文字孫。天寶三年進士。八年至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後又隨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至德二載與杜甫等五人授右補闕。後出任嘉州刺史。大曆五年卒於成都。工詩,長於七言歌行。
現存者三百六十首。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風格與高適相近,後人多並稱岑高。有《岑嘉州詩》七卷。
作品賞析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用平淡質樸的語言表現了將士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字字傳神,含蓄雋永。這一部分描寫了對友人惜別之情,也表現了邊塞將士的豪邁精神。
意思是山路曲折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馬蹄的印跡。
這首詩,以奇麗多變的雪景,縱橫矯健的筆力,開闔自如的結構,抑揚頓挫的韻律,準確、鮮明、生動地製造出奇中有麗、麗中奇的美好意境,不僅寫得聲色宜,張弛有致,而且剛柔相同,急緩相濟,是一乎不可多得的邊塞佳作。
全詩不斷變換著白雪畫面,化景為情,慷慨悲壯,渾然雄勁。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產生的惆悵之情。
這首詩抒寫塞外送別、軍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離愁別恨的俗套,並不令人感到傷感,而是充滿奇思異想,浪漫的理想和壯逸的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似乎也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物件.表現了詩人不捨故人又無法挽留的無奈之情。
描寫了這樣的畫面:大雪紛紛,一行人從轅門騎馬出來,走到山邊空曠處,大家停馬說了一會話,然後拱手相別.離開的人策馬轉過山腰,消失在茫茫大雪中.雪地上朋友離去的馬蹄印,一直延伸到山路的盡頭.而送行的人,依舊站在原地,向朋友離去的方向久久凝望,離別的依依不捨以及悲傷,流露出作者內心的惆悵和抑鬱。
-
11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岑參(七一六——七七O年),南陽(今河南省南陽)人,幼年家境不富裕,刻苦讀書,天寶三年(七四四)中進士,天寶八年到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中任掌書記(秘書),駐武威(今世肅省武威),兩年後回長安。天寶十三年,又去北庭都護伊西節度使封常清處任判官(文書官),駐輪臺(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輪臺縣),在西域供職三年。安祿山反,肅宗即位,岑參受杜甫等舉薦任右補闕,此後又做過嘉州刺史等官。
岑參在中國西北地區生活過較長時間,他寫了不少詩來記敘當時親歷的征戰生活,抒發自已各方面的感受。這些詩以有特色的語言,鮮明的色調,把西域地區雄偉壯闊、奇麗多姿的自然景色,描繪得栩栩如生。同時,還歌頌了征戍將士們履險排艱,為保衛祖國而英勇抗敵的戰鬥精神。岑參歷來被認為是“邊塞詩”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一個。的確,他(以及高適)代表著唐詩中的一個重要流派。這個流派以其獨特的創作內容和藝術風格,為唐代詩歌的繁榮作出了貢獻。他的詩集叫《岑嘉州集》。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合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這首送別詩作於他第二次出塞時期,作於封常清幕中,是岑參邊塞詩的代表作。岑參在這首詩中,以詩人的敏銳觀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筆調,描繪了祖國西北邊塞的壯麗景色,以及邊塞軍營送別歸京使臣的熱烈場面,表現了詩人和邊防將士的愛國熱情,以及他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詩歌以一天雪景的變化為線索,記敘送別歸京使臣的過程,文思開闊,結構縝密,佳句迭出。它跳出了離愁別恨的俗套,主要描寫西域地區的奇異景色,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風掣紅旗凍不翻”,都是被人們傳頌的名句。結句意境悠遠,耐人回味。它用質樸平淡的語言表現了將士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字字傳神,含蓄蘊藉。依依惜別之情,如在目前。
回覆列表
這有兩層含義:第一次表示懷念!說明這個人失蹤了、她找不到了。
第二層含義:他死了,這個用句表示他們關係很熟悉;可能是她的朋友,也可能是她的愛人。總之這是一份“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