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靜就好106301266
-
2 # 迷彩虎
血滴子的確切形貌眾說紛紜,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一種笠形或鐘形的罩子,頂端繫有索鏈,罩子的開口外緣環布著一圈鯊鰭形鋼刀,使用時一手抓住索鏈,一手將血滴子拋向敵人,血滴子會像飛盤一樣不斷旋轉,配合環狀鋼刀便猶如會飛的圓鋸一般,而血滴子的操作者則利用索鏈控制方向與收回。在有些影視作品中,血滴子飛行時會配以如扯鈴一般的嗡嗡聲。除此之外,當血滴子罩住敵人的頭部時,操作者還可藉著索鏈控制開口內緣的環狀鋼刀向內收合,立刻便能取下敵人首級。
這種武器相當可怕,據說能很輕易的取人的首級於千里之外(也有說20步內取人首級)。而且來無影去無蹤,瞬間致人於死,被殺者往往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民間都說,雍正的八弟允祀和九弟允禰,都是慘死於血滴子之下。在故事中,雍正不會親自動手使用血滴子,他會讓手下去做。例如:年羹堯就是常常使用此種武器殘酷殺死對手。可是,年羹堯最終也難逃被雍正以血滴子結束生命。當然,這種說法也只是傳聞。
其實還有一種說法,說血滴子在民間早就有了,不是雍正專有的。相傳在明朝時候就有這種武器了,但它不是用來害人的,而是用來除魔驅邪的。話說萬曆年間,陝西某處來了一個青面僚牙的殭屍,咬死民眾數十人。鄉民對殭屍進行圍捕,可是都沒辦法制服它。最後,鄉民請來了住在山上專門除魔降妖的泉青道人。
泉青道人安慰鄉民說:「汝等不用懼怕,對付此妖孽,本山人自有法寶血滴子,已取過無數妖孽之首級。 鄉民們聽了很高興,於是泉青道人要他們先找一頭羊作為誘餌,再吩咐鄉民淮備柴火靜待之。深夜時分,殭屍果然被羊的美味引來,正要咬食山羊時,血滴子瞬間飛出,套住殭屍的頭,殭屍立即身首異處。清泉道人教鄉民們用柴火將殭屍燒化,終於解除了一場地方災禍。
在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明朝地方上就已經有血滴子了,只是當時可能只在一些武林高手中流傳使用,所以民間對此物品就玄而又玄、加油添醋的傳開來,日久之後,血滴子就被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了。
-
3 # 謝敬德169644569
血滴子這暗器聽說明未清初時期獨霸武林,實在有過。製作工藝大概是兩塊環形綱片與彈簧掛扣,環形狀比人頭略大點,有小機關套上人頭往下落機關碰開彈簧發力雙鋼片受力一瞬間割破脖子。盜聽的沒人申請智慧財產權也就消失了吧?一個普通的武林人士還真用這個殺不了高手,因為要一瞬間套進脖子上才算得手。我估計讓人看到這種死法都很後怕才這麼危言聳聽。哈哈哈,你不要去仿造哦!這犯法的!
-
4 # 我是小朵朵吖
對於這個問題,絲路說來為你解答!
在民間小說中,雍正經常被刻畫成精通武藝、神通廣大的陰謀家,他豢養了一批俠客力士,操持著一種名曰“血滴子”的殺人利器能取敵人的首級於千里之外。
傳說“血滴子”是雍正皇帝特務系統所使用的一種武器,這種武器殺人的方式,是專門把人的首級從脖子上取下來。可以使人頭和脖子分開的武器很多,大刀砍、利斧揮都可以達到目的。而這個血滴子卻不是尋常的武器,它在使用的時候,是“放出去”的。它會把目標的頭罩住,然後割下目標的頭,再收回來。雖然傳說“血滴子”的使用過程是如此,可是它的具體形狀如何,又如何一下子把人腦袋割下來,還是沒人知道。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雍正秘製的“血滴子”其實是一種毒藥。傳說雍正為皇子時,就準備要奪取王位。而雍正用來誅鋤異己的暗器中,就有一種名為“血滴子”的毒藥。其物是一革囊,將活人放到裡面,很快人就化成一灘血水。這種毒藥是用毒蛇的毒液混合一種毒樹的汁液煉成,一滴就可以使人通身潰爛而死,故稱“血滴子”。還說雍正曾密諭廣西巡撫,要他暗中尋訪這種毒藥,並研究熬煉和解毒的秘方,所以說雍正煉製血滴子,是有相當根據的。
“血滴子”最早出自何處,已經難以考證。而“血滴子”究竟是何物,我們也難以判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與雍正的血腥特務式統治有著密切的關係。
-
5 # 浙川東東
血滴子:目前只存在於小說中,真實性還無從考證。
出處血滴子,明末清初通俗小說中記載的暗器。傳為雍正皇帝的特務組織粘杆處所獨有的一種暗器,像鳥籠,專門遠距離取敵人首級。
血滴子以革為囊,內藏快刀數把,控以機關,用時趁人不備,囊罩其頭,撥動機關,首級立取。
說法血滴子兩個說法,一是雍正登上皇位的時候,覺得粘杆處的人知道了太多可能威脅到他皇位的事,所以,對粘杆處進行了一次清洗,並另行組建了血滴子,一是增加皇權的力量,二是為了對一切知道他醜事的人的監視。
這血滴子的使用過程如此,可是它的具體形狀如何,又如何一下子就可以把腦袋割下來,已經沒人知道。
由於這些故事都很動人,所以曾不止一次被拍成電影。電影和說故事、寫小說不同,是要有具體形象給人看的,於是電影工作者就各憑想像去創造。
於是我們可以在銀幕上看到有的血滴子像一頂草帽,有的血滴子像一個鳥籠,有的在放出去的時候會“嗚嗚”怪叫,有的會旋轉,有的有許多牙齒一樣的利刃,有的有像照相機快門一樣的裝置--“喀喳”一聲,人頭分離。
-
6 # 追劇達人n
在很多小說和影視劇裡,清朝有一種暗器,可謂令人聞風喪膽,一聽名字就帶有濃烈的血腥恐怖片氣息——血滴子。
在很多民間傳說裡,這個東西被傳的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說雍正也是死在了這種武器之下,甚至最後連頭都沒找到,最後在下葬的時候,只能用金頭顱代替。
▲傳說中是呂四娘用血滴子殺了雍正
不過,傳說終究是傳說。血滴子究竟是否存在,是一個著名的歷史疑案。這其中的歷史奧秘,不知道哪天才能徹底揭開。但是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假如血滴子真的存在,那麼以古人的科學技術水平,這個東西究竟會被設計成什麼樣,運用什麼原理呢?
根據傳說和文人筆記的一些語焉不詳的記載,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出關於血滴子的三點關鍵資訊:
第一、血滴子是投擲武器,用手投擲,屬於暗器類兵器,而且被稱之為暗器之王。
第二、血滴子後面有繩索相連,投擲後可以回收。
第三、血滴子內藏有機關,在命中目標(首級)的時候,可以透過某種辦法將敵人斬首,並且可以透過繩索將斬下的首級帶走。
投擲,帶繩索,機關,還可以把人首級帶走,的確充滿了傳奇色彩。很多影視劇生出了腦洞,將血滴子設計成一個大帽子一樣的東西,但是底部和上面之間其實還有布連著,丟出去套在人頭上之後,頭就被布罩在裡面。套住之後,一拉繩索,觸發血滴子裡的機關,一圈刀刃一起向內用力,將人的頭給活生生的剪下來。
▲常見的血滴子想象圖
▲想象中血滴子命中後將人頭罩住
這樣的設計,對於古人來說,技術上是可以達到的,生產一個這樣的兵器是可能的。造個鐵帽子一樣的玩意,刀刃、連線的布、繩索等等其實都沒啥技術含量,無非兩個難點:
一個是每片刀刃不僅要釘在血滴子底部,而且還得能繞著這個固定點做橫向的轉動。說的專業點,就是需要一個銷軸裝置。
這個其實對中國古代來說並不難,咱們今天的剪刀便是有個銷軸,兩個刀刃不僅連線在一起,而且可以轉動剪下物品。這種金屬小銷軸,放在漢代那的確造不了,漢代還沒有咱們今天的這種剪刀,那時候的剪刀是依靠鋼材本身的彈性運動的。但是最遲到五代,中國就已經有了帶銷軸的剪刀。清朝的時候,剪刀的兩大品牌王麻子和張小泉都已經出現了,這倆刀今天還在生產傳統剪刀呢。
▲漢代剪刀
▲清代的鷺鷥燈芯剪,非常精緻
能做剪刀,說明做銷軸是沒有難度的。
第二個難點技術含量就高了,那就是觸發裝置。那時候沒有電沒有燃油,如果有觸發裝置,肯定應用的是彈力。
但問題來了,清代雍正年間是沒法生存螺旋式彈簧的。明朝的時候,螺紋器具已經在工業上有所運用,像螺絲釘之類的新鮮玩意已經廣泛應用於軍事。但是到了清代這個程序被打斷,而且出現了倒退。當時只能生產彈簧片。
▲明代火槍槍機的彈簧片
不過彈簧片好歹也有彈性, 別把豆包不當乾糧,彈簧片也可以儲蓄彈力,進行擊發。而且當時清朝可以生產出發條,並且利用發條早過很多新奇的小玩意。清朝的御用工匠尤其擅長這類洋人的鬼把戲,雖然造不了洋槍洋炮,但是造個給皇上祝壽的鐘表哄皇上開心還是可以的。
▲清代乾隆年間生產的群仙祝壽鍾,每天到了固定的時間,三個表上方的閣樓裡會出現三個“仙人”,“演奏”一段音樂。
這種帶機器人的鐘表都能造,那麼造個血滴子的觸發系統技術上必然是沒問題的。
不過技術上可以達到未必就代表能用,畢竟人頭可不是那麼好砍的,脖子裡不僅有各種肌肉、氣管、食道、大動脈等耐切割的器官,還有根脊椎骨呢。過去日本武士切腹,介錯拿著日本刀幫忙砍頭,有時候都未必能一刀砍徹底。再想想中國古代劊子手的大砍刀,法國人的斷頭臺,大家就能明白,這個頭真不是說掉就能掉的。
▲劊子手的大砍刀
▲法國的斷頭臺
發條和彈簧片,能有把人頭砍下來的力道嗎?我看懸。
所以筆者認為,這個猜測在外形上是說得通的,得有一個罩子,不然首級沒法拿走,自然也得拖著根繩子。但其內部殺傷系統的原理絕對不會如此複雜。類似帶機關的投擲兵器的確存在,而且裝備過明朝的軍隊,那就是飛撾。
▲明代《武備志》中的飛撾
這個玩意的原理非常簡單,每個爪指頭都是活動的,連著個細繩子。細繩子繫著兩個飛撾頭,幾股細繩子又被兩個鐵環套住,兩個鐵環又連著一根長繩子。
使用時,長繩子的中間點系在自己身上,將兩個飛撾頭一起丟出去,一旦抓到人或者馬,馬上向後用力。這樣,長繩子拉著鐵環,鐵環拉著細繩子,細繩子帶動飛撾頭形成兩個效果,一個是兩個飛撾頭向內擠壓,一個是每個飛撾的爪子往肉裡鉤。
▲明代飛撾想象圖
血滴子的原理,應當也是如此,利用繩索的拉扯力轉換為刀刃的切割力。不過,血滴子和飛撾的設計初衷不同,飛撾只求活捉,而血滴子力求一擊必殺。所以,血滴子的刀刃數量不會太多,絕對不會像很多影視劇和復原圖中那樣是一圈刀刃,原因也顯而易見,刀刃數量一多,就把拉扯的力給分開了,力量的利用效率低。
個人猜測,血滴子的殺傷系統,應當是個類似大剪刀的東西,並且配合有滑輪之類的機構,將拉扯繩索的力盡可能的擊中到被害人的頸部。
▲今天的鐵絲鉗本質上還是剪刀,但是可以剪斷粗鐵絲,血滴子的剪下力應當比他還強
至於使用方法,個人是如此猜想的:
這個東西肯定不好投擲,你沒法保證這玩意能丟的準。作為殺手,必然要先潛伏進被害人的家裡。古代房子都有房梁,殺手正好可以躲在上面,等被害人出現後,將血滴子從上往下一丟,套在被害人頭上。然後,就是最關鍵的一步——繩子穿過房梁,拉著繩子,從房樑上跳下去,將整個身體的重量轉化為拉扯的力,一舉將被害人的頭顱取下!
-
7 # 上弦月A
"血滴子",據傳創於清雍正時期,號稱"暗器之王",20米取人首級,有點嚇人。
血滴子時見於清朝通俗小說,後越來越玄。今天影視小說中,血滴子飛出去如自動定位的飛碟一般,百步內絕不空手而回。
這血滴子到底是個什麼鬼?有什麼玄機,所傳是真是假?一起看看。
暗器之王血滴子血滴子是什麼樣子的?
血滴子原理☞ 類似圓帽的囊和長繩或鐵鏈構成。囊就是個歹毒的殺器,外面由皮革製成,可上下收縮。囊裡藏有數把利刃,透過機關操作,刀刃可以自動閉合。
操作方法☞ 血滴子飛出,直奔目標頭部。中標後,囊底邊緣下落,成鳥籠狀套住頭,刀齒馬上絞合斷頸。繩鏈一收,頭來也!據說飛來飛去還自帶音響。
早期TVB電影《血滴子》劇照
血滴子背景傳說當時雍正還是年輕皇子,專門成立了一個捕蟬小組,說是逮蟬玩兒,就叫"粘杆處"。它實際是個特務組織☞"血滴子",又或這個組織所用武器叫"血滴子"。
雍正當時為了爭奪皇位,籠絡一批高手為自己服務,組成神秘恐怖的"血滴子"團隊。
這個說法真假幾何,不好說。反正神秘的血滴子出現了,談虎色變,談血滴子頭疼。
血滴子到底是什麼?①血滴子暗器說丨
不是有個說法麼,"雍正會武術,誰也擋不住。"傳雍正帝網路了一眾江湖高手,一起研製了恐怖暗殺武器血滴子,用以暗殺對手,清除異己,鞏固自己地位。
雍正本身會武,意味著研製血滴子的想法和能力都不是問題。後奪得帝位,反推又存在合理動機。這個說法看起來順理成章,又因暗器更神秘,所以此說最常見。
②血滴子毒藥說
傳雍正帝為了對付反對者,曾專門派人去民間尋找煉製烈性毒藥的材料。
據說最後在廣西尋得,材料或包括強毒性動植物,所以煉成的血滴子可瞬間殺人。
下毒或用毒,可殺人於無形,高效而隱秘。這種事在古代不稀奇。如此,血滴子威懾力實際更強於實施行動。看來也合理。
無論血滴子是暗器或毒藥,都被傳的有鼻子有眼。合情合理的邏輯,不代表就是真相。
今人以"便便"為靈感設計的血滴子
暗器重在出手無形。血滴子太大、太扎眼。風雨天往自己頭上一扣,悲劇了……
命中率低到忽略。對方摘下官帽,伸頭靜候你扔幾十次?上下左右不可偏一點,還要有個下墜弧線。太容易躲開,偏幾釐就夠了。過年時玩過套圈的朋友深有體會。
這玩意遠不如栓個鉛球實用,扔偏了砸腳上也疼……血滴子作為暗器根本行不通。
毒藥說有可能丨
據說雍正給廣西巡撫的密旨中,曾提到"貴州諸苗之中,獞苗之弩最毒,藥有二種,一種草藥,一種蛇藥。"
看這肯定的語氣,雍正對廣西毒藥情況很熟悉嘛。此時雍正剛即位三年,有可能早就掌握了毒藥訊息,並煉製了血滴子。想想這時間差,真是細思極恐啊……
此機構專門聽從於雍正,負責情報蒐集、審訊、定點清除等秘密行動,又或這個機構擁有雷霆手段,當然也包括器械等。
今人設計的科幻飛碟版血滴子
今天,血滴子已完全被演繹成古代的超級殺人利器☞ 暗器之王"血滴子"。我們權當這種暗器來自更為神秘的古代江湖。
-
8 # 老頑童大輝
《國家地理:奪命武器》的紀錄片中,記載了諸多駭人聽聞的秘密武器,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血滴子”,它被譽為“中國頭號致命兵器”和“暗器之王”。
傳說中的暗器之王血滴子真的存在嗎?今天我給大家分析下。
血滴子,是清末民初通俗小說中記載的暗器。傳為雍正皇帝的特務組織粘杆處所獨有的一種暗器,像鳥籠,專門遠距離取敵人首級。
第一次聽說“血滴子”,是在單田芳的評書《童林傳》裡。泥小鬼陸恆師傳一代宗師張明志、趙明真,又有一群武林高手相幫,平日裡驕橫跋扈,但他看到“血滴子”的時候嚇得屁滾尿流,足見這種暗器的可怖之處。
傳說中的暗器之王血滴子真的存在嗎?
按照各種武俠作品的描述,“血滴子”由布套和彈簧刀片組成。當目標被套中時,布套落下,彈簧帶著刀片轉動,就可使人身首異處
但我對武俠作品中的這種描述持懷疑態度,或許,血滴子並沒有傳說中那麼神奇和恐怖。
【一】血滴子是否真實存在?18世紀的雍正年間,百姓中流傳著諸多對雍正帝不利的傳言。有人說他弒父殺兄,有人說他德不配位……為了鞏固朝政,雍正成立了特務組織“粘杆處”進行暗殺,該組織的專屬武器就是“血滴子”。
“血滴子”的使用動機完全站得住腳跟,這是執政者鞏固政權的一種手段。就算沒有“血滴子”,也可能會有其他形式的暗殺工具存在。
技術難度方面,布套和刀片都不成問題。清朝的冶煉工藝非常發達,曾誕生了百年老字號“張小泉”的彈簧剪刀,這與“血滴子”的刀片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麼,“血滴子”遠端攻擊的動力裝置是什麼?這是解釋“血滴子”是否存在的關鍵因素。如果這個暗器不具備足夠暗殺的動力裝置,那麼也就沒有任何存在的可能性了。
“血滴子”在丟擲去前,刀片是分開狀態。如何在丟擲去套住獵物時,使刀片呈現閉合狀態呢?這就是動力裝置的問題了。
武術指導曾試圖做過兩種方案,用以解釋“血滴子”的作用機理。
第一種方案——外部機關繩索
刀片呈半月型,每個刀片都有彈簧貫穿,而彈簧連著繩索。
一旦拉扯繩索,裝彈簧的刀片隨即密合,就可削落人頭。
第二種方案——內部機關彈簧
刀片同樣是半月型,但連在一起,是一個刀片輪群組。這個刀片輪群組連著彈性鐵條,鐵條中央是一個圓球。
一旦頭部被套中,就會頂起圓球,拉扯刀片輪,實現人頭落地的目標。
從使用動機角度而言,“血滴子”完全有存在的必要性;從技術實現角度而言,清朝先進的冶煉工藝,也足夠造出此等武器。
二、“血滴子”真的是暗器之王嗎?造出來是一回事,能不能套頭上並進行暗殺是另外一回事。
相信不少人玩過“套圈圈”的遊戲——手持小圈,近距離去套面前的商品,但成功率很低,這也是很多“套圈圈”商家生存的基礎。
如果用“套圈圈”大小的“血滴子”遠距離去套人頭呢?一般人並不具備這項技能,除非是經過特殊嚴格訓練的殺手。
但別忘了,被暗殺之人通常是在移動中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暗殺的難度,用“血滴子”暗殺的成功率可想而知。
《國家地理:奪命武器》裡曾做過這麼一個實驗——讓特技演員用仿造出的“血滴子”去套靜止的稻草人,最終發現很難套中,而且即便套中,只要角度稍微有些偏移,同樣無法暗殺,更不用說去套移動中的人物了。
在電視劇中,通常都會有劊子手行刑的鏡頭。人的頸部由頸椎、靜脈、動脈和肌肉組成,較難分離。虎背熊腰的劊子手手持鋥亮大刀,行刑時尚需要砍上幾刀才能搞定。那血滴子單憑一個彈簧裝置能實現人頭落地嗎?
所以,無論是從“血滴子”的命中率還是絞落人頭的能力分析,“血滴子”都不具備暗殺之王所要求的命中率、殺傷力等特性。
三、真正的“暗器之王”——袖箭這是一款彈射類暗器,可以瞄準,並且動力非常充足。
箭體裝入袖箭筒內,啟動頂部的鋼片開關時,筒中的彈簧被壓緊。袖箭在彈力的作用飛出傷人,讓人防不勝防。如果箭頭上塗抹毒藥,威力更是驚人,一招致命!
這才是真正的暗器之王!
總結血滴子在影視作品中時常可見,並被傳得神乎其神。但其是否真的存在,以及是否是暗器之王,尚還值得商榷。
關於“血滴子”,有關清朝的諸多史書中未見有記載,中國冷兵器博物館也沒有實物比照,所以無法確定其是否真實存在。
但可以肯定的是,根據血滴子的作用機理來判斷,它並不具備暗器之王的特性。
-
9 # 崀山白雲
從武俠小說和影視劇,得知清朝有一種暗器叫血滴子。被傳得神乎其神,傳說雍正皇帝是死於血滴子,連頭顱都沒有找到,只能用金頭顱代替下葬。筆者查閱資料,根據傳說和文字記載,推斷血滴子:是用手投擲的武器,屬於暗器類兵器,是令人恐怖的暗器之王。有繩索相連,投擲後可以回收。血滴子藏有機關,命中目標時候,將敵人斬首,用繩索將首級帶走。不少影視劇將血滴子設計成大頭帽,底部和上面有布連著,丟出去套在人頭上,頭被布罩在裡面。然後拉動繩索,觸發機關,刀刃向內用力轉動,將人頭剪下來。估計這種設計古人是可以做到的。就是造個鐵帽子,刀刃、連線的布、繩索等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刀刃釘在血滴子底部,繞固定點轉動。需要加上銷軸裝置。如今的剪刀是有銷軸的,兩個刀刃連線轉動剪下物品。有這種金屬小銷軸,漢代以前還沒有今天這種剪刀,那時候剪刀是依靠鋼材本身彈性運動的。但是到五代就有帶銷軸的剪刀。清朝時候王麻子和張小泉兩大品牌剪刀已經出現,而且今天還在生產。能做剪刀說明做銷軸就沒有難度,技術含量就提高了,匹配觸發裝置。明朝時期螺紋器具已經在工業上運用廣泛,像螺絲釘之類已經應用於軍事。清朝不但能生產彈簧片而且能生產發條,利用發條造出新奇玩意。清朝御用工匠造不了洋槍洋炮,但是造個給皇上祝壽的鐘表還是可以的。清代乾隆年間生產的祝壽鍾,每天固定時間能奏出音樂。這種機器鐘錶都能造,血滴子觸發系統技術上就不會有問題。不過人頭不是那麼好砍的,脖子裡有肌肉、氣管、食道、大動脈等器官,還有較硬的脊椎骨。未必能一剪刀斬斷。讓發條和彈簧片把人頭快速絞下來必須有足夠力道。必須得有一個罩子,不然首級無法拿走,還得拖著繩子。但其內部殺傷系統的原理簡單適用。如此說來類似血滴子這種投擲兵器是的確存在,而且裝備過明朝軍隊,比如飛撾的原理非常簡單,每個爪指頭是活動的,連著細繩子繫著飛撾頭,細繩子又被鐵環套住。使用時,長繩子系在自己身上,將飛撾頭丟出去,抓到人或者馬向後用力。這樣長繩子拉著鐵環,鐵環拉著細繩子,並且帶動飛撾頭形成兩個效果,一個是向內擠壓,一個是往肉裡鉤。血滴子原理利用繩索拉扯力轉換為刀刃切割力。血滴子和飛撾的設計初衷不同,飛撾只求活捉,而血滴子一擊必殺。血滴子的刀刃數量不會太多,絕對不會像影視劇那樣是一圈刀刃,其實刀刃數量一多,拉扯力分開散,力量利用效率低。血滴子的殺傷系統,應當是個類似大剪刀樣的東西,配合滑輪之類的結構,將拉扯繩索的力盡可能的擊中到被害人的頸部。鐵絲鉗本身就是大號剪刀,剪斷粗鐵絲不是問題,血滴子的剪下力應當比他強許多,靈活運用殺傷力讓人感到血腥恐怖。
-
10 # 開軒話春秋
其實血滴子早在明朝洪武年間就已經有了,大家還記得長勝將軍常遇春吧,其三子無敵大將常茂所使暗器就是血滴子,所以它應該早於清朝發於明朝。
-
11 # 照片修復max3515
是否存在恐怕無從考證,就像雍正是如何登上王位的,都以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無從考證,但無風不起浪,也許有所誇大。
關於血滴子是什麼,有幾個不同的說法。其中最被認同的是,血滴子為一種神秘的暗器。
根據後人構思,血滴子是一個樣子像鳥籠一樣的東西,籠子上覆蓋著一層皮囊,在底部安裝著幾把利刃。
同時有一根軟索連線在頂部,使用者手握軟索的一端,將血滴子朝著對手的頭部拋過去,然後輕輕一提,軟索會帶動底部的利刃收縮,輕而易舉地取下敵人的首級。
在有些傳說中,描寫地更為神奇,在使用者啟動血滴子的時候,底部的利刃會急速旋轉起來。因此,但凡死於血滴子之下的人,都會成為一具無頭屍體,樣子極其恐怖。
除了暗器的傳說之外,還有毒藥之說。這是一種用毒蛇的毒液和一種名為“撒樹”的毒樹汁液混合淬鍊而成的毒藥。
中了此毒之人,見血封喉。不僅如此,屍體還會在瞬間化成一灘血水。據說此毒是苗疆的獨門毒藥,不僅毒性大,而且沒有解藥,一旦中毒,必死無疑。
還有一種傳說,是將暗器說和毒藥說關聯起來。說的是一個樣子像鳥籠的暗器,裡面藏有劇毒,使用者將血滴子覆於對手頭上,毒藥可在瞬間置人於死地。
但是血滴子畢竟是一種存在於傳說之中的暗器,究竟血滴子是什麼樣子的,誰也沒有見過。現在人們只能根據傳說和記載,推測出其大致的樣子。
血滴子和粘杆處
血滴子和粘杆處之間的關係頗為複雜,有人說這是存在於清朝中期的兩個機構,也有人說,血滴子指的是一種暗器,而粘杆處則為雍正皇帝時期的一個特務機構。
回覆列表
在很多小說和影視劇裡,清朝有一種暗器,可謂令人聞風喪膽,一聽名字就帶有濃烈的血腥恐怖片氣息——血滴子。
在很多民間傳說裡,這個東西被傳的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說雍正也是死在了這種武器之下,甚至最後連頭都沒找到,最後在下葬的時候,只能用金頭顱代替。

▲傳說中是呂四娘用血滴子殺了雍正
不過,傳說終究是傳說。血滴子究竟是否存在,是一個著名的歷史疑案。這其中的歷史奧秘,不知道哪天才能徹底揭開。但是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假如血滴子真的存在,那麼以古人的科學技術水平,這個東西究竟會被設計成什麼樣,運用什麼原理呢?
根據傳說和文人筆記的一些語焉不詳的記載,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出關於血滴子的三點關鍵資訊:
第一、血滴子是投擲武器,用手投擲,屬於暗器類兵器,而且被稱之為暗器之王。
第二、血滴子後面有繩索相連,投擲後可以回收。
第三、血滴子內藏有機關,在命中目標(首級)的時候,可以透過某種辦法將敵人斬首,並且可以透過繩索將斬下的首級帶走。
投擲,帶繩索,機關,還可以把人首級帶走,的確充滿了傳奇色彩。很多影視劇生出了腦洞,將血滴子設計成一個大帽子一樣的東西,但是底部和上面之間其實還有布連著,丟出去套在人頭上之後,頭就被布罩在裡面。套住之後,一拉繩索,觸發血滴子裡的機關,一圈刀刃一起向內用力,將人的頭給活生生的剪下來。

這樣的設計,對於古人來說,技術上是可以達到的,生產一個這樣的兵器是可能的。造個鐵帽子一樣的玩意,刀刃、連線的布、繩索等等其實都沒啥技術含量,無非兩個難點:
一個是每片刀刃不僅要釘在血滴子底部,而且還得能繞著這個固定點做橫向的轉動。說的專業點,就是需要一個銷軸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