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街機時代

    我們知道,多年前電軟一直都比較在意主機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其中對世嘉的主機更是情有獨鍾,甚至很多文章都有抬高世嘉,貶低任天堂和索尼等其他主機的意思。不過我們可以從那時候他們的文章看出,在電腦遊戲漸漸開始普及的時候,主編們用滿腔的熱血捍衛著主機遊戲的地位。

    來自《電軟》當年的文章截圖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主機遊戲仍然是電腦遊戲無法取代的產品,而且依然擁有相當大的市場。不過玩家們也能隱隱感覺到主機市場近幾年的疲態。獨佔遊戲是主機遊戲的強項,不過相較於上個世紀已經縮水了不少。畢竟現在沒有多少遊戲公司能夠忽略PC市場。

    當年的主機遊戲,如今我們都能在電腦模擬器上面玩得到。即使是前些年比較火爆的主機也都被破解了,玩家透過模擬器就可以體驗各種“免費”遊戲。說實話,在電腦上玩模擬主機的遊戲也可以勉強享受到遊戲的樂趣,但是和主機的體驗完全不同。

    那麼電軟當年反駁“電腦遊戲等於最高境界”,在如今是依然可以站得住腳呢?

    隨著如今版權意識的覺醒,不少玩家都願意購買正版的遊戲,而國內玩家們對電腦的依賴性比較強,因此玩遊戲都喜歡在電腦上操作。隨著steam的流行,方便了玩家們接觸到各種精美新奇的遊戲。也正是steam流行,減少了獨佔遊戲的數量。當然國內也有不少為了獨佔遊戲而買主機的土豪玩家,不過相較來說大範圍來說,電腦遊戲最終還是成為了主流。

  • 2 # dominic0908

    1 遊戲機是用來玩遊戲的 其使用者體驗沒玩過的或是盜版玩家是不會懂的

    PC則不然 遊戲只是其附屬功能之一

    2 目前天朝由於制度和觀念問題沒有正規遊戲機渠道 所以家用機沒有普及量 也沒有官方支援 所以大多數玩家並沒有主機的概念....所以固然選擇PC

    而在國外主機是絕對的遊戲渠道 99%玩家都是玩主機 除去網遊會玩PC單機的玩家同時也都是 主機玩家 不存在所謂PC黨主機黨的概念

    全球業界基本都是在圍繞三巨頭之間的鬥爭 PC完全沒有任何威脅更別說取代了....

    3 遊戲機一直在推動整個遊戲產業發展的 從1983年FC時代就開始了 遊戲業界的技術發展更新換代也是根據主機的更替 而非PC 比如2006年本世代主機推出 遊戲畫面出現質的飛躍

    從遊戲公司角度而言 製作遊戲的結果就是要賣出去 而任何一款全平臺遊戲 主機版銷量佔95%

    以上 如果僅靠5%的PC銷售額 遊戲早就滅絕了

    4 獨佔問題 每個主機都有自己的絕對獨佔 這是主機戰爭一貫的砝碼

    比如X360的光暈 戰爭機器 極限競速.... PS3的神秘海域 戰神 GT賽車.... 任天堂的馬里奧塞爾達星之卡比口袋妖怪..... 這些招牌大作只有玩了才能知道為什麼它們叫做 “獨佔”

    還有很多遊戲是主機全平臺但沒有PC版 只是PC玩家可能不知道而已...(嚴格來說天朝還是跟不上全球格局 我碼這麼多字權當科普了)

    5 至於LZ所說PC版表現力強於主機版這是因為近幾年是本世代主機的尾聲了 PC硬體水平遠遠強於2006年的主機 主機最大的問題就是末期必然在硬體上跟不上時代 這是通病 不過換而言之想想看2006年那麼古老的硬體依然可以執行2013年的大作 不覺得主機最佳化性非常強麼 .... 可想而知如果本世代主機以超越當前PC的效能出現 以這種最佳化條件想必會甩PC遊戲幾十條街...

    且主機大作越來越多的登陸PC也是在中後期才會這樣 想想2007年有幾個主機大作登陸PC.....

    6 今年次世代主機蓄勢待發 具體資訊2巨頭目前還緘口不言

    不過E3或者GDC應該會正式公佈 全球遊戲業界必然再起軒然大波

  • 3 # 遊戲界老頑童

    答案當然是不能咯,這個沒有什麼可以質疑的,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詳細的解釋一下:

    1.價效比

    現在的主機效能越來越強,幾乎碾壓同時代的主流電腦,以這次即將發售的Xbox Series X為例,該主機將搭載12Teraflop運算能力、真4K解析度以及8K解析度遊戲支援、1TB固態硬碟以及遊戲幀數最高支援120FPS,傳聞定價將在499美元左右,人民幣就是3500元左右,試問這樣的價格去買電腦,能買到什麼樣的配製,就算加上一臺高畫質大屏電視的價格,電腦也是沒有競爭力的。

    造成這樣的現象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營銷模式就不同,主機的製造商盈利點主要在軟體,硬體基本是微利,甚至為了提高競爭力或是搶佔市場,有些廠商會砸錢賣主機,單憑這一點,電腦就沒法比了;其次是遊戲主機的需求更加專一,所以對比電腦可以在硬體設計時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零件,成本自然就會往下降了;再有就是遊戲主機是大規模採購、大規模製造、型號單一,製造成本也就更低一些。

    2.玩遊戲的成本投入

    不論是索尼的ps平臺還是微軟的xbox平臺,主機的壽命基本上在10年左右,而且即便到了末期,執行主流大作開全特效依然非常流暢;而電腦方面,平均壽命在3-5年左右,而且從第二或第三年開始,執行主流大作就開始有些力不從心了,更別提全特效了。只要你家裡沒礦,你是每隔三四年就花大幾千元換一臺電腦呢?還是每隔六七年花4000元左右換一臺遊戲機呢?也許有人會說主機還要搭配電視,我只能說每個家庭就算不買遊戲主機,也會買電視的,而且用電腦玩遊戲需要的外設也是價格不菲的,像是專業的機械鍵盤、滑鼠、電腦椅等。

    3.遊戲體驗不同

    普通人玩遊戲,一般首選都是電腦;要是遊戲發燒友,基本都會購入至少一種遊戲主機。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遊戲主機的效能強勁且穩定,再搭配一臺高畫質大屏電視,玩起3A遊戲大作時,那種代入感,就是一種享受!更別提你躺在你家的沙發上,抱著無線手柄,那種感覺就算是聽我這麼描述,都覺得爽!而電腦在這方面就很難做到了,電腦的螢幕再大也大不過電視,而且螢幕太大的話,離得太近又沒有可視角度,鍵盤和滑鼠雖然玩射擊和模擬策略類遊戲有優勢,但是遊戲的代入感確實不如手柄。

    4.互動性

    電腦只有一個鍵盤一個滑鼠,最適合一個人玩,與其他人互動的方式只有連線或是有其他人旁觀,而且旁觀體驗也一般;遊戲主機在這方面有絕對的優勢!很多遊戲都支援多人同時對戰,不論是體感遊戲、還是競技類遊戲、還是益智型別遊戲,都可以讓一群小夥伴快樂的在你家客廳玩上一個下午,又能增進大家的友情,又能體驗眾樂樂給你帶來的愉悅感,還能陪老婆大人一起減肥做運動,對比一個人玩遊戲的孤獨感,實在是太美好了!

  • 4 # 東北小昊哥遊戲帝國

    不管是PS4還是XBOX價格方面也要比PC便宜的很多 一個配置稍微好一點的PC機箱加顯示器起步都要7000起價格比一個主機高了一倍 另外就是 你在主機平臺玩遊戲百分之99.99不會遇見外掛選手 這也是為什麼怎麼多人選擇主機平臺作為自己的主平臺

    主機 目前主流的 就有 索尼PS4 微軟XBOS 任天堂switch 各有各的優勢 每一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獨佔遊戲。 這些遊戲你是在PC平臺上無法玩到的 雖然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遊戲廠商偏向於PC平臺 但是不可否認 獨佔遊戲的優勢很大 也確實很讓人想玩

  • 5 # 古月博遊

    【答:能,也不能】

    1.能

    這個能是理論上的。當前環境下,電腦相對與主機的優勢已經很明顯,電腦可以快速進行硬體升級,而主機不行。膝上型電腦也可以控制功耗,搭載強力的顯示卡,在便攜的同時讓玩家體驗高質量畫面,而主機不行。Steam端的遊戲售賣價格遠遠低於各主機平臺,玩家們可以少掏腰包。而且目前的電腦外設已經非常成熟,連線手柄也很簡單。此外,電腦與XBOX之間的壁壘也越來越薄,XGP的出現已經快要打破這個壁壘了。即使不能打破,一旦5G全面應用,雲遊戲也會打破這個壁壘。最後的結果肯定是平臺統一。

    2.不能

    這個不能是現實的、暫時的。目前主機遊戲圈的三家都有各自的獨佔遊戲陣容,以及各自身後站隊的第三方廠家,從利益、名聲、協約等各個方面來看,遊戲平臺的大一統仍舊很難實現。比如說,讓任天堂交出馬里奧、寶可夢這樣的IP並且基於PC平臺開發新作,在目前的環境下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它瀕臨破產。再比如,讓頑皮狗把所有作品全部都移植到PC上,這索尼肯定也不答應。

    但是獨佔畢竟不是技術上的。技術上不存在“獨佔”這回事。只不過當前環境下,取消獨佔會極大降低索尼與任天堂的硬體利潤,當然也會間接損害忠實獨佔粉的利益。前段時間原PS4獨佔遊戲《地平線:零之曙光》登陸PC,許多大法粉絲對其口誅筆伐,可見其利益和感情受損程度的確比較深。

    對未來的看法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索尼與任天堂會繼續執行嚴苛的獨佔策略,直到XGP遊戲陣容爆炸或者民用5G普及並壓垮他們(日本人是真的骨子裡的固執)。說到底都是利益作怪,受傷的還是我們玩家。我個人是希望遊戲平臺儘快大一統,大家都在PC平臺上發售自家的優質遊戲,這樣玩家也會有更多選擇。畢竟,誰想忍受Switch的塑膠機能?誰想為了玩個遊戲把PS4和XBO換來換去?希望這些廠商能更多地考慮玩家的感受吧。

  • 6 # AGamer

    完全替代是不可能的,下面從三個方面解釋一下

    (先糾正一下問題吧,這個題應該是指:電腦能不能代替主機,不然兩個非具體事物之間沒法對比,範圍太廣了)

    定位不同

    電腦的定位在於多功能,遊戲只是電腦功能之一,有的電腦可以運行遊戲,有的電腦因為系統、配置等原因執行不了什麼遊戲。

    通常玩電腦要坐在電腦桌前面對著顯示器玩,時間長了會感到疲憊。而主機的定位是客廳(臥室)遊玩的裝置,可以坐在沙發上或者床上,看著幾米外的電視機或者投影儀,想什麼姿勢就什麼姿勢,更加靈活。

    內容不同

    只要存在獨佔遊戲,那麼電腦就不可能替代主機。例如索尼PS4和任天堂NS上面很多遊戲都是獨佔遊戲,想要玩《戰神4》那麼必須購買PS4,想要玩《馬里奧製造》那麼必須購買NS。電腦平臺上就沒有發行這個版本,這就是主機存在的特殊性。

    有的遊戲既有電腦版本,也有主機版本,這種情況勉強可以說替代,前提是電腦配置能夠達到主機的效果,並且體驗能夠得到保障。不然拿一個XP系統的老破電腦玩著3A遊戲卡得跟幻燈片似的,那個真不叫作“替代”。

    價格不同

    電腦定位在於多功能,價格也相對較高。遊戲機屬於專業裝置,價格相對較低。一臺能夠執行所有3A遊戲,可以達到PS4Pro和XBoxOneX遊戲效果的電腦,沒個1萬元的配件,很難實現。而最貴的XBoxOneX價格也就4000元以內。如果只是為了玩遊戲,那麼主機無疑是價效比最高的。

    並不是說電腦可以玩遊戲就可以替代主機,手機能夠照相也沒有替代單反,電腦可以看電子書也沒有替代kindle,apple watch可以看時間也沒有替代勞力士。不是有交集的兩個事物,就能隨隨便便替代的。

  • 7 # 範LS

    理論上能,但實際不能(起碼短時間內)。

    現在有很多主機遊戲移植電腦,但不代表可以被替代。

    硬體首先想到的就是畫質和幀數,拿我做的刺客信條系列舉例,我想最高畫質玩《刺客信條:ODYSSEY》,這個遊戲在電腦和主機上都有。先說我是一個電腦玩家,我有點閒錢,配了臺中端桌上型電腦,ODYSSEY動作遊戲又不是FPS,最高畫質直接鎖60幀(裝置花費10000+)。現在我是PS4玩家,買了一臺PS4Pro,最高畫質30幀(不是所有遊戲都鎖30),可以滿足對一個3A單機的需求(花費3500+,加顯示器)。

    第二點要說市場因素,獨佔,聽起來好像沒什麼關係的東西,但如果站在廠商考慮就會有不一樣的地方,如果將遊戲獨佔在一個平臺上,就目前運營中的主機(排除過氣機器,模擬器都能出),出現破解的機率基本為0,而破解後的遊戲那就真的是單機遊戲了,雖說單機遊戲好像是主機遊戲等代名詞,但現在的主機遊戲沒有網路服務,至少丟掉了30%以上的樂趣,有能力的肯定還是會選擇正版,但如果全平臺,就繞不過PC,繞不過破解與傳播速度之快。因為盜版問題死了多少潛力股(詳情查詢“破解組將不破解中國產遊戲”)。

    第三點國內稽核因素,目前國內對於遊戲並沒有完善的分級,只有廣電稽核機制,這也導致了重度玩家無法玩到,或者說無法及時玩到最新大作,但在主機中是不存在這樣的情況的(參考WeGame版《怪物獵人:世界》)。雖然有些在Steam中可用,但參考第二點(還是《怪物獵人:世界》,主機獨佔拉高主機銷量(2018年1月26日)後登入PC(2018年8月10日),PC版本一直落後於主機,於2020年4月13日開啟雙平臺同步更新)後還是主機對重度玩家更友好。

    總結:結合錢包厚度(重點),市場因素,政策因素,當然肯定還有其他方面因素,決定了目前電腦遊戲不能替代主機遊戲。

  • 8 # 理工羊

    能代替,但需要進步和改變。

    我看了前面幾位回覆的答案,這裡有些不同觀點。

    1.價格,很多人都說主機價格按配置來說比電腦便宜,這是對的。但他們沒有基於大部分人群角度考慮問題,大部分人的手裡都已經有一臺電腦或筆記本了,這個時候的投入是直接在電腦安裝遊戲的軟體費用對比再購入一臺專為玩遊戲的主機,那個合適很明顯了。

    2.技術,電腦玩主機遊戲最大的技術問題是最佳化,遊戲廠商可以針對固定的主機最佳化遊戲使得玩家體驗很好,但電腦大家的配置都不同,廠商很難出對應的最佳化方法,這就是PC平臺新出的遊戲BUG多畫面時好時壞的問題,然後廠商再一點點優化出補丁解決問題。但IT技術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可以有多種解決辦法,未來肯定可以實現。

    3.改變,現在的遊戲界有幾大巨頭,索尼、任天堂、微軟,他們是主機遊戲最大獲益方,他們是不願改變的,這個才是最難的地方。但IT已經改變了這個世界的很多行業,遊戲界也必將會被改變!

  • 9 # 日月永在心

    我想從以下幾點來回答這個問題:

    1、電腦遊戲雖然多,但是,質量參差不齊

    電腦有電腦的作業,它不是專業的遊戲機,雖然,電腦上有很多遊戲的平臺,比如steam,遊戲數量也不少,但是,遊戲的質量同樣有好有壞,甚至低質量的遊戲有很多。這就決定了,電腦根本沒有任何機會取代專業的遊戲主機。

    2、電腦的遊戲體驗,遠遠不及遊戲主機

    電腦雖然可以堆配置,達到一個不錯的效果,但是,失去了遊戲廠商的專門最佳化,僅僅依靠配置,是不夠的。電腦的本來設計,就不是拿來玩遊戲的,它是多功能的。而遊戲主機,就是為遊戲設計的,有特殊的遊戲最佳化,所以,電腦的遊戲體驗遠不如同時代的遊戲主機。

    3、電腦是破解、盜版遊戲的溫床,是破壞遊戲正常販賣的罪魁禍首

    毫不客氣地說,電腦上的各種模擬器,破解遊戲,都是盜版的,是偷竊別人的勞動成果,這種盜版的遊戲,最終,受害者仍舊是玩家!

    遊戲是遊戲公司,大多數員工,辛苦勞動的產物,他們有條件獲得適當的報酬!這是法律規定的,更是法律保障的。

    電腦遊戲平臺,最近這幾年好了很多,以前基本上都是盜版,這是非常無恥而且不符合法律的,要玩遊戲,請購買正版,電腦平臺,就是最大的盜版溫床,毫不客氣地說,那些玩電腦遊戲的,有一部分是正版玩家,更有一部分是盜版玩家!

    讓電腦遊戲,特別是盜版遊戲,取代正統的主機遊戲,本身就是不合理、不合法的。

    所以,基於以上幾點,我個人認為,電腦遊戲不可能取代主機遊戲(純屬個人觀點)

  • 10 # 麟少遊戲解說

    這個問題很簡單 目前來說不可能 但是為了能得到優質我還要詳細說一下

    1價格 主機看起來不算太便宜 黑心js還要炒價格 但是總歸比電腦便宜多了

    2最佳化 除非你是大土豪一臺電腦 2萬以上 否則 現在大家都要掂量一下電腦配置 能不能流暢執行 主機沒這個煩惱 只要是這平臺出的 最多有些地方稍稍有掉幀情況

    3獨佔 就算前面兩條都能解決 很多主機遊戲是獨佔的 想玩是不是就得買 只要你買 我買 大家買主機市場就不會斷絕 就算有些遊戲 後期會登入pc 但是早玩早享受啊

    4前景 未來可能雲端遊戲會成熟 但獨佔問題解決不了就什麼也別說 幾大平臺商如果聯合還有可能 但是 聯合這種情況本身就不可能 主機遊戲 隨便登入PC搶一波錢 PC只能看著主機流口水 主機制作商不可能拿自己的資源出來共享

    所以綜合所述 pc想淘汰掉主機 真的太難啦

  • 11 # 丶SoLa

    目前形勢發展沒有代替的可能。

    1,主機是信仰,手柄是靈魂,坐在電視前是回憶和追求。(現在主機鍵鼠也玩的飛起)

    2,價格,6000起步的pc基本勉強能執行所有遊戲,但同遊戲畫質和主機差了很多。主機一臺基本5年起步依然享受,pc3年不換隻能忍受。

    3,回血,看似pc遊戲便宜,但是實打實的一次性消費(目前)。主機看價格略貴但是實體卡或光碟可租可賣,大作玩的速快是真回血。

    4,獨佔,目下為了獨佔遊戲而選擇主機然後沉迷的大有人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測量肥效家庭全自動水培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