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北大韭菜

    國學教育是好事,但是如果幼兒園開國學教育,得看他怎麼教?比如說跟讀之類的可以,這沒有壞處但最好不要讓孩子練習寫,畢竟幼兒園孩子都太小,手和神經都沒有發育成熟,寫字是需要神經都成熟之後,再配合手才能寫出來的,所以只聽和讀個人贊同,同時所說的國學,個人認為就是以孝為首,其他為輔,學習為尾,學習並不重要,國學教我們的是做人,弟子規所講的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裡面所關注的,先要學會做人,比如說孝順,誠實,範愛等做人的道理後才可去學習,以上的意見,個人總體來說是知識學習過去的,國學是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從孩子抓起,沒有壞處,但需要我們作為父母的以身作則,以上建議供您參考,如果您認為有道理,記得關注喲

  • 2 # 喵小羅老師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很多幼兒園都開展了國學教育,但是收效卻不盡如人意。有的幼兒園照搬傳統私塾教育模式,室內懸掛孔子、孟子等大家畫像,組織學生席地而坐並誦讀等國學經典作品,為幼兒學習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但是,凡事都講求度,需要選用正確的處理方式,幼兒國學教育在此方面的工作力度明顯不足。

    所以正確的開展幼兒園國學教育意義重大。

      1.傳承經典、傳承美德。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自私、任性、不懂禮貌等現象比較普遍。在幼兒園開展國學教育,讓幼兒學習傳統經典中承載的“仁義忠恕孝悌禮信”的道德倫理觀,能夠教育幼兒孝親尊長、友愛夥伴,使他們變得更加懂事明理。另外,幼兒園透過開展國學教育,還可以系統全面地培養幼兒很多的良好習慣。

      2.健全幼兒的人格。

      幼兒階段的教育是心性和人格培養的黃金階段,對孩子的一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開展國學教育,可以在幼兒幼小的心靈深處埋下熱愛祖國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種子,對他們的一生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讓他們在本國傳統文化的滋養中成長,對健全他們的人格,培育他們的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透過學習國學會讓幼兒懂得什麼是善惡,什麼是孝,什麼是樂觀進取,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等等,從而達到健全幼兒人格、促使其全面發展的目的。

      3.有助於啟迪幼兒的智慧。

      3~6歲是幼兒的學習最佳期。大腦生理學家們發現,兒童的智力發展和性格形成在0~3歲間就完成了60%,3~6歲間完成了80%,這幾年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因此,從小讓幼兒接受中國古文化的薰陶,感受源遠流長的中國古文化的詩詞美、韻律美、語言美等,不但可以培養幼兒讀書的興趣,還可以提升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開展國學教育,培養兒童良好人格,形成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打好做人基礎,這是功在當今、利在後世的大事情。

    一、經典誦讀

    經典誦讀的作用是讓幼兒透過熟讀和記憶,達到內容與內心的融合,然後在日常生活的某個情境中,得到不自覺的喚醒,從而達到道德情感與習慣的教育。

    二、教育活動

    教育活動是區別於經典誦讀的,以遊戲為主展開的,有目標的對幼兒進行集體教育活動。其教育內容涉及面很廣泛,體現在幼兒基礎課程五大領域以及文化學習的各個方面,形式活潑多樣,不拘一格,一般透過引導幼兒觀察,體驗,操作,交流討論,肢體表演,遊戲等方式,達到對傳統文化美學及生活習慣,社會交往、行為規範的理解。

    集體教育活動內容涉及面廣泛,能夠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且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教學的方式方法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遵循《幼兒園指導綱要》及《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目標與要求,很值得大力提倡。

    三、環境創設

    有很多幼兒園把中國特色作為環境創設的主題,形式上有牆飾,吊飾,展覽架擺放,樓梯貼等,其內容包括文化藝術,飲食,經典誦讀,文明禮儀等多方面的內容。

    比如樓道牆體懸掛或張貼了各式各樣的戲曲臉譜、文化扇、剪紙、國畫等;樓道吊飾則裝飾成了中華瓷器的造型,小主題命名為《中華瓷韻》;展覽架一般做成博古架的造型,擺放一些以石頭、瓶子、粘土為載體的中國元素的裝飾。

    吊飾以中國戲曲,中國瓷藝,中國剪紙,中國扇藝,十二生肖,四大發明,二十四節氣,二十四孝、成語故事繪圖等作為題材。

    這些裝飾首先從視覺上給人以濃重的中國味,使幼兒置身於中國元素的氛圍中,潛移默化的體驗中華文化的豐厚與博大,感受中華文明的大氣與典雅。同時在美學,科學,社會等方面對幼兒進行了引導和薰陶。牆體上可以輔以文字說明,牆體內容的製作與收集可以是老師,幼兒以及家長,形成牆體與幼兒互動,牆體與家長互動,也可以在樓梯上,柱子上一些小空間貼上三字經,千字文等典籍內容,使幼兒和家長隨時可以誦讀。

    四、親子活動

    一般指的是與中國的傳統節日或重大節日緊密相連的大型主題活動。我們引導幼兒認識中國的傳統節日,不要侷限於放幾天假,出去玩幾天。我們更應該從這些節日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教育意義上來著手。

    比如,端午節我們不僅可以在環境創設上懸掛香包,艾草,還可以請幼兒從家裡帶來粽子和小朋友一起品嚐,不僅體驗分享的快樂,更能結合故事和圖片,影片,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以《團團圓圓中秋節》為主題中秋節上,我們可以請爺爺奶奶來幼兒園和寶寶一起過節日,聽奶奶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背誦“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鼓勵寶寶把月餅敬獻給爺爺奶奶,在溫馨的氛圍中感受濃濃的親情,體驗尊老愛幼的美德;

    春節,我們可以以《紅紅火火中國年》為主題,在幼兒園包餃子,作水果拼盤,蘸糖葫蘆,做手工燈籠,用各種材料貼上對聯等,使幼兒真切感受中國年的各種元素,引發幼兒對中國年的喜愛。並在此基礎上,可以延伸節日禮儀,道德習慣等方面的教育。

    大型親子活動拉近了幼兒園、幼兒及家長的距離,使家長認識到中國傳統教育的重要性,和幼兒園達成共識,達到家園共育的效果,也便於幼兒的國學教育進一步延伸到家庭中。

    五、文藝節目

    大型文藝匯演中,我們可以排練內容上或形式上和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相連的節目,引導幼兒以音樂、韻律,歌舞等表演形式,感受中國文化美,體驗中國文化的內涵。

    比如舞蹈《唐詩新唱》,音樂劇《守株待兔》等。這些表演首先要透過很長時間的排練,在排練過程中,老師對幼兒動作,表情的指導能夠引導幼兒體會中國經典的意義;

    其次,這些表演場面宏大,更能夠使幼兒感受到中國文化氣勢的恢弘。而且,一般的大型演出往往會以影像的方式儲存下來,使幼兒百看不厭,從而使其教育意義得到不斷地延伸。

  • 3 # 芝麻飄香

    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國學教育是正確的,幼兒園會按照幼兒的認知特點進去教育的。這個方面,請家長放心。那麼,我為什麼這麼說對幼兒進行國學經典教育是正確的呢?理由如下:

    一,中國傳統文化不可丟。國學經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像《弟子規》,教會我們如何做人,教會我們感恩,教會我們寬容,教會我們誠信等。如何做人、感恩孝順、寬容和誠信這些都是每一位華人應該具備的品德啊!

    二,中國國力增強的需求。如今,中國國力不斷增強,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重要,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大。相信在2020年冠狀肺炎肆虐全球時,大家都有目共睹了。現在,漢語又被列為世界通用的語言,學習中國文化是世界形勢所趨、潮流所向。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是未來的主人,很有必要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而且早教育早好。

    三,幼兒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方式。由於幼兒年齡小,又不認識字,再加上幼兒教育是在玩中學,玩中教,所以在幼兒園,教師可以用手指遊戲,兒歌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國學經典教育。採用這些方式方法對幼兒進行國學教育,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屬合幼兒教育理念,幼兒容易接受。大多幼兒園就是採取這些對幼兒進行國學經典教育的。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作為一位華人,而且我們要為自己是華人而自豪,接受國學經典教育從小學起,從娃娃抓起,讓中國文化傳統生根發芽,發揚光大,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任務。

  • 4 # 草莓味兒的真真

    文化是什麼?

    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梁曉聲

    我們這有一所學校,每天早上路過都會看見家長和孩子進入校園首先先拜孔子。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對後世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

    國學教育的意義

    現代國學就是中華文化的總稱,是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涵蓋了歷代史學在內的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1、學習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

    2、識字、聲韻格律的啟蒙,比如《聲律啟蒙》,在我的音訊中可以聽到,我時常放給我家寶寶聽。

    3、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讓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文化素養、道德素養、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開拓自己的見識等等。

    怎麼學習國學?

    讀詩詞培養美感,可以放些古典音樂、唐詩宋詞、聲律啟蒙、千字文、三字經掌握聲韻格律。

    培養孩子在國學教育裡的精華,學習怎麼做人,做事。家長儘量陪孩子一起學習,言傳身教

  • 5 # 陌姐育兒學堂

    我的小女兒,今年四歲多了,一直就讀於國學幼兒園。所以我也來談談孩子就讀國學幼兒園後的變化,並把自己知道的幼兒園怎樣開展國學教育,跟大家分享分享。

    孩子沒有上國學幼兒園前,是一個非常黏人的媽媽寶,一會不見媽媽就哭 ;想要的東西得不到也哭;跟人玩耍不懂得什麼是分享,自己霸佔著一堆玩具,別的小朋友想要玩,一巴掌就打過去;去超市、遊樂場等地方,看見什麼都想買,不給買就會滾在地上又哭又鬧;叫她做點什麼事情,如自己拿一下碗,不情不願……孩子到了三歲,還不會自己吃飯、穿鞋,平時脾氣非常大,一言不合就哭哭鬧鬧,非要滿足自己才停止。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讓我很操心。

    我家附近正好有一所國學幼兒園,看到幼兒園的招生簡章,我對國學教育有了一點了解,後來無意間又聽了一場宣傳說是價值百萬的國學教育講座,我對國學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於是,我心動了,自己開始接觸國學,並把三歲的女兒也送入了國學幼兒園,我們一起學習國學。

    孩子從三歲上學,到現在四歲多,剛讀了一年多的國學幼兒園,行為習慣有了質的改變。

    1.孩子更加有禮貌了。

    每次接送孩子上學,女兒都會鞠躬跟我說再見和問好!遇見別人,也會恭恭敬敬地跟人主動鞠躬問好,再也不用爸爸媽媽在一旁教了。每次小嘴巴都甜甜的,人人都誇她是個有禮貌的寶寶。

    2.孩子懂得感恩了。

    之前,女兒有好吃的好玩的,第一時間只會想到自己,什麼都要佔為己有,從來不懂得說謝謝!可是上學後,就變了,她開始知道了回報爸爸媽媽,有好吃好玩的,會先請爸爸媽媽吃用,再自己吃用。爸爸買了新玩具給她,懂得說謝謝了。媽媽下班回來,知道跟媽媽說,媽媽辛苦了請喝一杯水。女兒的體貼感恩,讓我們感到非常欣慰。

    3.懂得禮讓和分享了。

    上學前,女兒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玩具總是自己霸佔著,不懂得禮讓,更不懂得分享,每次都鬧得很不愉快。進入國學幼兒園後,這種狀況完全改變了。孩子知道了分享的快樂,懂得了禮讓,總是把最好玩、最漂亮的玩具讓小夥伴們先玩。

    4.不再無緣無故鬧脾氣。

    之前,女兒總是為了一點點事情,就大發雷霆,又哭又鬧,非得事事順著自己才滿意。現在這個毛病改正了不少,每次什麼事情不順她的心意,她懂得了向爸爸媽媽表達出來,並提出自己的希望,不再亂髮脾氣。而我們如果不同意女兒的想法,向她講清楚理由,她也能坦然接受了,不再哭哭鬧鬧。

    總之,女兒學習國學後,行為習慣有了質的變化,國學文化精髓裡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好品質,開始在她身上彰顯。所以把孩子送進國學幼兒園,並跟孩子一起誦讀學習國學文化經典,是我做過的最好的決定。

    那麼,幼兒園是怎樣開展國學教育的?

    1.在一日生活常規中進行國學教育。

    (1)幼兒園的國學教育,體現在一日常生活規上,首先從入園禮和離園禮開始。每天早上入園和放學時段,幼兒園在門口都設有禮儀小標兵,這些小標兵穿著紅色國學服,恭恭敬敬站著,當有小朋友入園時,都會90度鞠躬齊聲問“小朋友早上好!叔叔阿姨早上好!” 離園時,鞠躬齊聲說“再見!”入園和離園的小朋友跟家長,也要90度鞠躬問好和說再見。

    (2)每週一進行全園拜孔儀式,和全園朗誦經典。國學幼兒園,尊崇孔子,設有孔老夫子的掛相和香壇,每週星期一,全體師生穿上國學服,拜祭孔子,行三鞠躬禮,禮成後,全體師生一起誦讀國學經典。

    (3)每日餐前,師生一起念感恩詞。每天早餐、午飯和下午點,老師和學生一起唸完感恩詞,才會安安靜靜用餐。老師會提醒孩子“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提倡少添多次,肚飽盤光,杜絕浪費。

    2.設定國學課程。

    國學幼兒園,除了五大領域的課程,還設有相應的國學課程。如,小班上學期是《弟子規》,下學期是《三字經》;中班上學期是《大學》,下學期是《朱子治家格言》……每天要求有一個課時的國學學習,老師帶領學生或坐著搖頭誦讀,或手持書本端身站立大聲朗讀。

    3.創設國學環境。

    國學幼兒園環境創設,一般採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如青花瓷、古賢聖人畫像、文化魁寶京劇臉譜等。

    4.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親子活動和文藝匯演。

    如,親子活動《夢迴唐朝》,所有的老師、孩子和家長,穿上唐朝時期的服裝,用唐代特有的工具舉行活動。

    開學慶典、六一文藝晚會、期末匯演等活動,都會選擇國學經典歌舞進行表演,如《三字經》、《唐詩新唱》、《中華孝道》等。

    5.祭拜孔子。

    每年到孔子的誕辰,幼兒園會組織全園的師生和家長,一起到孔廟去祭拜孔子。全體師生透過這種方式,知道什麼是尊師重教,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我無法知道,所有入讀國學幼兒園的孩子,教育結果怎麼樣。但是發生在女兒身上的變化,以及自己內心的感悟,讓我非常認可國學。如果你也喜歡國學教育,不如一起加入這個行列吧!

  • 6 # 種紅番茄的人

    只能說是啟蒙。但是幾乎所有的幼兒園都會教孩子《弟子規》《三字經》甚至還有《朱子家訓》。

    但是幼兒園老師並不是這些所謂國學的深入研究者。她們要求的只是孩子們能讀能背,這又和讀兒歌有什麼區別?

    而且上面所謂的國學,比如《朱子家訓》裡有“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裝。”這些內容實在不應該出現在現代教育平臺裡,也不符合現代人的三觀。

    《三字經》中夫婦順”、“夫婦從”“君則敬 、臣則忠”之類“三綱”“五常”,更是毫無疑問的糟粕。

    幼兒園進行國學教育,很大一部分不是向國學致敬,而是為了迎合家長的虛榮心。

    國學有許多精華,和上述一比,立判高下。目前幼兒常用啟蒙經典《聲律啟蒙》

    “雲對雨,學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樓對閣,戶對窗,巨海對長江”。。。時而靜謐,時而恢宏。不管是意境還是用詞堪稱精緻。

    對於幼兒園死摳三、弟的,可以考慮還原了。

  • 7 # 果雪兒幼兒中醫國學

    “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

    果雪兒指導講師透過分享領導人的講話,以及分享部編本教材的改革、當前教育面臨的現實問題,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勢在必行、勢不可擋。

    果雪兒指導講師指出,國學紮根中國大地,乃中國最高之學問,與國同在,與民同行;國學包括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和先進文化三部分,集中體現了生生不息的愛國主義、民本思想和國民道德。

    幼兒園面向現代幼兒,開展現代化學前教育意義的蒙學啟蒙,最起碼有三個方面的好處:

    1、無論在立德樹人方面,

    2、還是健康、語言、社會、藝術、科學方面,

    3、以及幼兒的發展潛能後勁兒方面,都具有紮根、播種的基礎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郭敬明的危機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