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股軒友

    金融,顧名思義就是資金融通,辭典裡一般解釋為與貨幣流通和銀行信用有關的一切活動,如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吸存與放貸;有價證券的發行和交易;金銀、外匯的買賣;支付結算;保險、信託、租賃,等等。提起金融,我們頭腦裡可能會浮現出宏偉的銀行大樓,聯想起“要購房找銀行”、“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等廣告詞。在現代社會,金融好比一個虛擬錢袋,時時處處為人們提供各種資金便利,與人們的生活亦步亦趨、形影不離。無論是辦理儲蓄還是購買國債,無論是換購外匯還是代發工資,人們都會和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打交道,會接觸到匯票、旅行支票、信用卡等金融工具。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找銀行貸款買房買車、超前消費漸成時尚,人們對金融的功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金融的依賴程度不斷加深。老百姓的生活離不開金融,企業就更不用說了。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一般要與金融機構間建立諸如資金借貸、擔保、貼現、支付、保險、證券發行和承銷等金融關係。沒有金融的生活,簡直難以想象。 金融的本質屬性是什麼?不同的主體站在不同的角度,對事物或現象的描述常常各不相同、各有側重。對金融的認識也是如此。比如,一國從經濟發展總體出發看待金融,會得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的結論,所謂“一著棋活,全盤皆活”;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許多國家的政府首腦認識到金融對於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戰略性意義,指出金融是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的一種重要資源,發展金融的目的在於為國民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在經濟學家眼裡,金融是一種資源配置手段,是以償還為前提的、購買力在餘缺單位之間的有償讓渡;在法學家眼裡,金融是社會高效執行不可或缺的遊戲規則,金融發達與否是社會文明程度和法制健全程度的一個重要標誌。如前所述,金融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那麼,從通俗意義上說,金融是什麼呢?通俗地講,金融就是金融機構向社會公眾提供的一種有償的資金服務。筆者對金融這一意義的深刻感受,來自一位從美國回來的金融學者。該學者曾談起他在美國印象最深的兩件事:一件是在發生在兩個信貸員之間的一場爭論,爭論銀行的信貸工作該朝南坐還是該朝北坐。一人主張信貸工作應朝南坐,認為“晴天送傘、雨天收傘”是藏在信貸人員心靈深處的經營秘訣。另一人則反對,並列舉出不少反例加以辯駁,指出“站著放款一瞬間,跪著討債一輩子”。其實,信貸工作朝南坐還是朝北坐的問題,實質就是信貸工作的主動和被動地位的問題。另一件事是關於一組雕塑的對話:該學者曾去美國第一芝加哥銀行辦事,在跨進銀行大廳時被大廳裡一組流光異彩的塑像所吸引:一位紳士站著,左手拿著禮帽,右手持著手杖,一身豪氣,滿面風光;而面對他的另一位,雙膝跪地,一雙手伸向空中,哀求的目光中充滿著施捨的期待……。學者暗自思忖,半信半疑地問一位銀行職員:“你看我對這組塑像的理解是否正確?銀行家是資金擁有者,客戶是資金需求者和使用者的代表。在商品經濟的市場裡,有錢萬事亨通,因此站著的應是銀行家;客戶為了借錢,無論是多大的老闆,在銀行家面前有時也只能苦苦乞求,也就是說跪著的人代表客戶。誰知那位銀行職員聽罷哈哈一笑說:“正好相反。跪著的是銀行家,站著的是客戶,銀行家正在哀求客戶償還債務。”隨後他解釋說,銀行的信貸工作是風險和利益共存的,沒有永遠的主動,雖然在被動情況下可以尋求法律的保護,但訴諸法律往往是萬般無奈的事,於是銀行家便成了一個乞討者。由此我們可以感悟到金融的服務屬性。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從事的營生無非是向廣大的客戶提供一種資金服務。金融業賴以生存的基本收益就是存貸利差,而奉養銀行的正是向銀行提供存款和借取貸款的各類客戶。換句話說,客戶是享用服務的上帝。既然金融是服務,那麼效益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就仰仗於服務的質量,取決於享用服務的消費者的評價,不得不看消費者的臉色。從這一意義上說,中國金融從業人員如果不明確自身定位、不及時調整心態,還懷揣計劃經濟時代的上帝夢消極經營,而不代之以市場經濟環境下求生存、求發展的危機感,主動出擊,積極創新,勢必被真正的上帝——老百姓所拋棄或遺忘。如果說長期以來中國金融業的危機感只是紙上談兵、理論上存在(在現實生活中更多時候顯示出的是優越感),那麼中國加入WTO後,這種危機感就因近在咫尺、無可迴避的殘酷競爭而深入人心了。這裡提到WTO。WTO是什麼?其與金融有什麼關係?加入WTO對中國的金融業及老百姓的生活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些問題為老百姓所普遍關心但又不甚明瞭。以下筆者就此作一點解釋。WTO是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簡稱,是當今世界上全面規範、調整各國貿易政策與貿易關係的全球性貿易組織,以取消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促進貿易自由化為宗旨。WTO法則是規範成員國政府對外貿易政策、制度和行為的規則體系。WTO法所調整和規制的國際貿易不僅包括我們熟悉的有形貨物的跨國交易,而且包括以無形技術和服務為物件的跨國交易。由此建立起WTO與金融間的聯絡,即:金融被作為一種服務(稱為“金融服務”)納入WTO法的管轄範圍。換言之,WTO的管轄範圍已經涉及長期以來由國家壟斷經營的敏感行業——金融服務業。WTO體制下的金融服務是指一成員的金融服務提供者(諸如銀行等中介金融機構和證券公司等直接金融機構)提供的任何金融性質的服務,服務內容廣泛涉及銀行、保險、證券、金融資訊服務等金融領域的各個方面。WTO法規制的金融服務主要有四種提供方式:跨境提供、國外消費、商業存在和人員流動。金融服務的跨境提供是指從一成員方境內向其他成員方境內提供金融服務,如一國銀行向另一國客戶提供貸款或吸收另一國客戶的存款;金融服務的國外消費是指在一成員方境內向任何其它成員方的服務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如一國銀行對外華人提供信用卡服務等;金融服務的商業存在是指服務提供者透過在消費者所在國設立機構包括設立辦事處、分行、子行等提供服務。這是目前國際金融服務中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一種,透過此種方式提供的金融服務佔到整個國際金融服務貿易量的70%以上;金融服務的人員流動指一成員方的金融服務提供者在其它締約方境內提供服務,此種服務的提供者來自另一個國家,但在接受國境內無商業存在,如金融諮詢服務的提供、風險評估、跨國銀行內部高階管理人員的移動等。由於金融服務問題的主權敏感性及其在一國經濟中的重要作用,長期以來金融服務一直屬於各國國內法的排他管轄範圍,各國有權自主地決定是否向他國開放本國的金融服務市場以及如何開放。如今,WTO透過《服務貿易總協定》、《金融服務附錄》、《關於金融服務承諾的諒解》等多邊條約及其補充性檔案,建立起金融服務貿易的多邊體制,要求成員國逐步開放金融服務市場,並履行給予外國金融服務提供者及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務以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公開國內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行政措施等條約義務。眾所周知,中國加入WTO已經兩年有餘,加入WTO對中國的金融業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狼來了”,意味著到2006年必須“與狼共舞”。因為作為WTO的成員國,中國必須履行WTO條約義務,遵循WTO關於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的遊戲規則,逐步對外開放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服務市場,兌現中國在金融市場準入、給予外資金融機構以國民待遇等方面所作的一系列具體承諾。這些承諾如:在加入WTO後兩年內允許外資銀行從事中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五年內對外資銀行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和客戶限制;五年內取消所有現存的對外資銀行所有權、經營和設立形式、以及對其分支機構和許可證發放進行限制的非審慎措施,等等。有的承諾目前正在兌現之中,有的承諾也只剩下短短的兩三年過渡期,即將兌現。以銀行業為例,隨著金融服務市場的逐步開啟,近兩年搶灘中國的外資銀行的數目不斷上升,涉足的地域範圍、客戶範圍、業務範圍不斷擴充套件。內外資銀行間的全面競爭不可避免。且不說進駐中國的外資銀行大多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豐富的金融產品、先進的技術裝置、成熟的管理經驗和良好的服務意識,以及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業務擴張能力,就中資銀行業自身現狀看,高額的不良資產已使中資銀行業暴露在巨大的信用風險下,直接威脅著中資銀行業的生存和發展。例如:國際大銀行的平均不良資產率一般僅為3%上下,而中資銀行的不良資產是淨資產的數倍,2000年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高達40%,是當年財政收入的2.2倍。在這樣的內憂基礎上再加上來自外資銀行的外患,中資銀行所面臨的生存危機可想而知。所以,加入WTO對中國金融業而言,可謂急流險灘,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國金融業除了積極備戰和應戰外,別無選擇。當然,辨證地看,這也並非壞事,不是有句話叫“置之死地而後生”嗎?加入WTO對中國金融業意味著嚴峻的挑戰,對老百姓則相反,意味著利好訊息,意味著將有更多更好的金融產品可供選擇,有更優更廉的金融服務可以享受。君不見,這兩年參與市場競爭的金融企業越來越多,有國有的,有民營的,有中資的,有外資的;各類金融企業都在努力強化管理、提高效率、最佳化服務、爭創特色,以吸引更多的客戶,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於是市場上供應的金融產品日益多元化,提供的金融服務日益個性化。外匯寶、網路銀行、自動取款機、金融超市等等新產品、新服務,以往聞所未聞,現在則已不再稀罕,和居民社群一樣普遍和普通,帶給你我看得見的方便。此外,伴隨加入WTO所帶來的開放效應,老百姓所能享受到的金融服務的地域範圍勢必也越來越寬。這是因為,加入WTO可以獲得雙贏的結果:一方面,獲准進入中國的外資金融機構越來越多,為了取得競爭優勢,其海外的技術、產品、服務等方面的各種資源和網路越來越多地向中國消費者開放;另一方面,加入WTO也有利於中國金融機構的海外拓展。作為WTO的成員國,根據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中國在履行WTO規則所規定的義務時,也可以享受WTO規則所賦予的權利和待遇。中國在對外開放金融市場的同時,也得以享受WTO其他成員給予中國金融業的市場準入、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等利益,從而有利於中國金融機構向海外滲透,在海外設立機構、拓展業務,打造中國的國際大銀行、大券商,進而為中國企業的跨國發展創造條件,為中國老百姓的金融消費提供更廣闊的空間。這已經不是未來不是夢。前幾日的一則報道便證實了這一事實。據報道:某著名交響樂指揮家於2004年2月4日成為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信用卡的首位使用者。這是2003年底經過華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各家監管部門審批、中國內地首張由外資銀行(即全球規模最大的花旗集團)參與管理和技術合作的雙幣種信用卡。該卡以人民幣和美元分別結算,包括金卡和普通卡,可在中國30萬家、全球逾2000萬家商戶通用,將提供廣泛的功能和優惠專案,例如首次引進中國的由保險機構負責提供的“購物保障”和“旅遊不便保障”,金卡持卡人還可享受由花旗集團提供的全球最大用卡優惠計劃,在全球逾1.5萬家商戶籤賬消費時獲得特許、折扣和優惠。[i]可見,加入WTO為中國的金融業發展和老百姓生活打了一扇“世界之窗”,有力地促進了百姓金融福利的最大化。其深遠影響還將在我們的生活中繼續,讓我們拭目以待。

  • 2 # 股海36計

    金融簡單來說就是資金融通,也就是說資金逐利流通。他涉及面廣,包括會計、財務、投資、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學科。金融和我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他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投資置產,小至日常柴米油鹽等都是金融的一個個具體內容,其中和我們聯絡最密切的就非銀行莫屬了。他是我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 3 # 幸福相伴fairy

    金融與老百姓息息相關。其實我們每個人或者家庭做完老百姓一直在利用金融工具實現家庭和個人理財。只不過對金融這兩個字理解上有些模糊。

    金融工具常見常用的有銀行活期儲蓄,銀行定期儲蓄,金融融資渠道包括公積金貸款買房,貸款就是一種金融工具。包括淘寶上的餘額寶,花唄,借唄,都是金融工具

    金融理財工具目前很多老百姓因為理財觀念問題,嘗試的工具較為保守和單一

    保險,是風險轉移的金融工具,需要家庭資產10%藉助這個工具實現家庭風險轉移

    黃金,是避險工具,可以實現資產保值增值,5%-10%比例來配置

    房產,基金,股票屬於投資工具,佔家庭資產30%,但是很多家庭房子佔了70%以上嗚嗚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現金賬戶和資產保值增值賬戶佔資產40%,對於子女教育,個人養老等剛需資金的理財,適合的金融工具有年金類收益寫入合同的保險,基金定投等。風險偏好小的保守型投資者適合考慮年金險。穩穩的複利增值收益寫入合同。可以承受一定風險的家庭可以附加一部分比例基金定投。但注意需要長期持有科學配置

    現在的時代,是資產科學全面配置時代,否則有錢只存銀行,真的抵禦不了通漲,提升理財知識,金融是我們每個讓我需要重視和花時間去了解的

    提醒一點,投資不是投機。不用要嘗試市場上不正規的所謂投資渠道。例如p2p,股權投資等。

  • 4 # 一橫吹金牛

    金融其實就是和錢一切有關的活動,讓錢流動起來。

    和老百姓最直接的關係就是買賣交易,比如說你是用現金交易還是用支付寶交易,這就是屬於金融的內容。現金和支付寶都屬於實體貨幣,雖然支付寶是線上交易的,但是它最終還是掛鉤你的銀行的一些實體存款。

    現在中國準備推出電子貨幣,就是說不用發行紙鈔,你不用領一大堆紙鈔存到銀行,然後和支付寶繫結,以後可能就是發類似於比特幣一樣的數字碼給你,這個數字碼就代表了一定的錢。

    但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而國家發行的電子貨幣,它是中心化的,就是有國家信用背書的,所以你所有的交易記錄、錢的流向,都會被央行所掌握,因為這些資訊都會傳到央行去,但比特幣不會,這是他們最大的一個區別。

    另外和老百姓比較密切相關的就是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就是你買東西的時候是感覺貴了還是便宜了?如果國家嗯超發貨幣的話,你就會通貨膨脹啊,如果經濟蕭條,大家都不願意消費,就會通貨緊縮。

    一定的通貨膨脹對經濟是有好處的,對股市也有好處,因為可以刺激大家生產更多的東西出來,因為東西比較貴,所以利潤比較高。像日本那種低慾望社會,就會導致GDP增長很慢,可能會負增長。

  • 5 # 靜靜時光

    金融,金,即資金;融,即融通;通俗的來說金融就是資金的融匯和流通。

    在很多人的眼中金融似乎一直是一個高大上的存在。說到金融,可能有人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出入高檔寫字樓西裝革履的高薪金融從業者。覺得金融不就是讓那些投行的人賺錢的嗎?這個好像只跟那些有錢的人有關係,看好像跟普通的老百姓沒有什麼關係。

    那麼金融跟普通老百姓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金融看上去似乎和我們普通老百姓生活很遠。其實,看似“高大上”的金融也很接地氣。金融,與百姓生活密不可分。

    我們每一個家庭或個人,幾乎每天都要和金融打交道。我們去購買任何商品都需要用貨幣來計價,任何購買都要用貨幣來支付。

    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我們也要經常打交道。要去這裡存錢,取錢。我們日常發工資的銀行卡,可以透支支付的銀行信用卡,都是各大銀行發行的。還有當我們需要買房的時候,很多人選擇按揭買房,這些需要向銀行貸款。這些都是與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金融活動。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網際網路技術的突飛猛進,現在網際網路資訊科技也逐漸滲透到金融領域,隨之誕生了網際網路金融。如今網路金融對我們的生活影響也很大。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到來,如今的金融理財迎來了平民時代:金融不再只是投行人士、基金經理等人群的俱樂部,人人皆可涉足金融領域。

    如今理財的門檻也降低了很多,理財門檻不再是幾萬塊了,甚至幾塊錢也可以。老百姓只需在智慧手機上裝上相關的手機應用,就可以輕鬆在家理財。

    在以前,我們需要到各個收費部門交納像電費、水費、煤氣費、電話費等各種費用,而在網路金融的今天,我們則不需要跑到這些部門去交費了,現在完全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繳納這些費用了,這極大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的生活。

    以前購物逛街什麼的,我們都需要或多或少的帶著些現金出門,那時出門如果口袋裡不帶現金總覺得心裡不踏實。如今在網路金融的時代裡,我們出門只需帶一部智慧手機出門即可。

    對於金融,大家還有哪些看法?

  • 6 # 拓撲投資

    有,簡單來說每天的買賣活動交易活動就是金融,去金融機構諮詢和了解金融產品即各類存款理財產品等等都是金融,所以無處不金融。

  • 7 # 遺漏遺漏君

    金融的本質就是金錢的流通。通俗的講金融可以分為

    投資活動融資活動

    金融機構本質上就是中介。舉個例子 金融機構和房產中介本質上是一樣的。老百姓要買賣房子,找房產中介,因為他們掌握大量買房人和買房人的資訊,更容易撮合成功交易。金融機構也一樣,當你有投資或融資需求,他們也是利用資訊不對稱,撮合成功交易。

    對老百姓來說,我們日常生活也有投融資需求。

    投資需求

    投資需求主要對應資產端,您日常的存款,買個理財,買個不動產,投資個基金產品,炒股。。。。這都是投資需求

    融資需求

    融資需求對應資金端,比如買房要貸款吧,向銀行申請房貸,消費貸,互金上的借唄,京東白條等分期產品。。。都是解決資金需求。

    這是最基本的投融資需求。很多人關注基準利率的變化,關係到我們房貸還款的變化。

    所以金融和老百姓還是息息相關的,沒有那麼高大上和神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感覺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