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外研學

    父母省吃儉用將孩子從小送出去留學,出發點是希望孩子接受好的教育,鍍個金,學成歸來找一份體面的工作,結果孩子成年後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再也收不回來,就連父母的最後一面孩子都沒能來得及趕上,更別說什麼兒孫滿堂笑了。父母終其一生留下的只有悔恨。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小留學生父母都面臨著這樣的處境,因為小留學生們出國留學的原因也不盡相同。

    一、小留學生們外出留學的原因和動機分析

    (一)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切希望,希望孩子在國外能夠接受更優質的教育

    中國的應試教育近年來一直被很多人詬病,應試教育下的孩子大學以前被各種補習班佔滿了生活,小小年紀就是天天學習,壓力太大,想玩卻不得玩,一些孩子一朝考入理想大學就感覺到了人生的巔峰,自此之後就是各種放鬆,失去了學習的動力,覺得“老子終於可以好好地玩一玩了”從此越玩越嗨,就像一個“空心人”。想想中國泱泱大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卻屈指可數;

    而在國外很多國家提倡快樂教育、玩耍教育、賞識教育,以被譽為幸福國度的丹麥為例:他們的教育提倡孩子小時候就是盡情地玩耍,結果人家玩著玩著玩到了成年,因為該玩的都已玩過,到了覺得該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就能夠專心致志地做事。丹麥人口只有570萬左右,卻獲得了13次諾貝爾獎。

    一些有經濟條件又重視孩子教育並且對國內教育制度不滿的家庭就會選擇將孩子送到異國他鄉,希望孩子接受更為優質的教育。

    (二)、家長不看好國內的高考制度亦或是對孩子缺乏信心,希望透過鍍金的方式幫助孩子走捷徑,覺得鍍金後的孩子回國高人一等,能找一份體面的工作

    我們的身邊不乏一些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缺乏信心,覺得孩子透過高考很難闖出一番天地,因此希望透過走捷徑幫助孩子獲取成功,出國鍍金就成為了一種不錯的選擇。將孩子送出國外學習,搖身一變回來就是“海歸”。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以前這樣的成功案例確實存在。

    就像我的一個同學,高考時考得非常差,家人覺得孩子在國內上不到好大學,上一個差的大專出來也找不到一個像樣的工作,於是花錢將孩子送到國外鍍金四年,四年後回華人家就是“海歸”,人靠衣妝馬靠鞍,有了“海歸”的頭銜找工作確實容易許多。沒辦法,至少人家英語現在講的不錯。

    (三)、家長覺得國外福利好,空氣質量好,希望以後孩子定居國外,拿綠卡成為外國公民

    過去一些發達國家的福利也是很多華人嚮往的,父母之愛子,為其謀深遠。另外就是名人效應,很多名人、明星等紛紛加入外國國籍或者移民海外,讓很多中國家長覺得外國的月亮都比中國圓,外國的一切都很好。

    一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夠享受好的社會福利和良好的生活環境,從小將孩子送出國外,希望孩子以後能夠移民國外。

    (四)、家長被單位派遣在國外工作,為了方便照顧子女,將子女帶在身邊

    我有一個朋友被單位派到海外,因為夫妻倆長期分居兩地,加上孩子也想爸爸,後來夫妻倆合計了一下,舉家搬到國外,將孩子帶到國外去讀小學。

    二、小留學生留洋海外有利也有弊

    (一)、外出年齡過小,三觀還未形成,有可能成了收不回的風箏

    高中以下正是孩子三觀建立的時候,低齡兒童的三觀還未形成,出國留學多日可能會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在當地找到工作、愛人、以及歸屬感,最後成了斷了線的風箏。

    (二)、本土文化的缺失,歸國以後會有各種不適應

    記得在一次培訓活動中,一位園長說:我是一名海歸,我非常不能理解,中國幼兒園老師看到孩子的嘴巴沒有餐乾淨會幫忙擦拭,在我留學的國家,老師是不會幫助孩子的。記得當時講座的老師說:我覺得你不適合當中國幼兒園的園長,你需要從教師開始踏踏實實地做,從瞭解中國的國情開始做。當時覺得講座老師說得非常對。一個對中國文化都不瞭解的海歸如果擁有單位的決策權,那將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當我們看到身邊有一些“海歸兒子不找工作在家啃老”的新聞,我們斥責海歸兒子的種種不該,我們同情被啃父母的種種不值得。我們可曾想過他們為什麼不出去工作?他們會不會是因為本土文化的缺失,而導致找工作處處碰壁;他們會不會是因為本土文化的缺失,而導致自己無法“落地”。

    (三)、年齡過小與父母長期分離,不利於幼兒成長

    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是需要平時的陪伴和嘮叨建立的,在孩子需要陪伴時我們將孩子送得遠遠地,寄希望電話和影片來培養情感是不現實的。我們天天在說留守兒童種種不好,可曾想過,對於那些出國留學寄宿在別人家的孩子,他們還不如留守兒童。因為留守兒童至少身邊還有親人,而這些小留學生呢?他們的身邊除了陌生還是陌生。這樣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該如何與孩子溝通?

    沒有文化的教育是一種自我滅亡,香港暴亂就是活生生的案例,那些所謂的中國子民,他們並沒有文化認同感,我們能指望他們愛國嗎?不能,因為他們給奶就是娘。關於中國眾多小學生留洋的問題,個人覺得身為中國父母,我們在看到低齡兒童出國留學好處的同時還要考量這背後所存在的隱患。

  • 2 # 南昌新東方前途出國

    疫情下,小留學們還要繼續出國留學嗎?

    01

    因航班縮減,很多留學生滯留海外,而海外的疫情形勢暫不穩定,使很多的留學家庭十分擔憂,而其中最為焦急的,應該是低齡留學生的家長。

    低齡留學的孩子,留學期間或住校或住在寄宿家庭,現在學校停課關閉校門,部分寄宿家庭不願繼續接待國際學生,很多小留學生因此在海外“漂泊”。

    即便是有穩定住處的孩子,因年齡太小,需要成年人的監管和照顧,國內的家長也很焦急。

    因此大家開始懷疑低齡留學是錯誤的,是否還要讓孩子低齡留學。

    02

    對於本就有留學計劃的家庭來說,低齡留學本身是具有一定優勢的。

    較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年紀小的孩子在語言學習上具有優勢,而語言環境對於語言學習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很多小留學生的口語比我們成年人要流利多了。

    創造力的培養

    在思維還未完全定勢前,接觸到不同的文化,比較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吸收精華,思維方式多樣性,更有利於創造。

    綜合能力的提升

    國外的課程結構中,追求綜合能力發展,不拘泥於書本,有很多豐富的課外活動可以選擇,學生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找尋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專長,發展自己的優點。

    全球視野

    與更多國家的國際生相處、交流,見識不同的文化、習俗、宗教,親身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培養孩子全球化的視野和更加全面化的世界觀。

    海外名校申請優勢

    國外的大學一般更偏向於認可本國的教育成果,同樣的活動,海外院校的活動經歷比國內的活動經歷含金量也會相對高一些,在申請時會更有優勢。

    但也存在一定的劣勢。

    孩子的心理健康

    因為年紀小,孩子的心智相對來說還不成熟,陌生的環境及認同感、歸屬感的缺失,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中國文化的短板

    孩子出國後接受的更多的是西方思維與文化,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觀念相對匱乏,出國幾年內,中國社會不斷向前,回國後要花比較長的時間適應中國的社會體系和價值觀。

    安全問題

    因為家長無法陪伴在身邊,不論孩子在外碰到任何事情,都無法第一時間幫助解決。

    很多人說這次疫情揭露了低齡留學的弊端,前途君不太認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劣勢一直存在,只不過被疫情放大了。

    03

    國家派出的第一架包機,是從紐約飛往國內的,機上是之前統計的未成年留學生。

    當時網友們熱議著一個模糊的影片錄影,影片裡小留學生們穿著統一的防護服,拖著半個人高的行李箱,規矩地排隊候機。

    網友包括身邊的朋友看到這段影片,都心疼孩子們在防護服裡悶十幾個小時,心疼他們嬌小的背影,心疼他們沒有家人的陪伴。

    心疼是真的心疼,但前途君更多關注到的,是他們的鎮靜自若。

    身穿悶熱的防護服,面對十幾個小時的旅程,拖著半人高的行李箱。

    他們沒有哭喊不滿,沒有任性耍賴,甚至沒有吵鬧。他們安安靜靜、規規矩矩地排成一個長隊。

    從他們小小的背影,我看的是中國少年,是中國的未來、世界的未來。

    還看到了,國家對於低齡留學生的保護,或者說是整個社會對於未成年的保護。

    04

    很多時候,大家會誤將低齡留學與“功利”、“金錢”掛鉤。

    低齡留學本質是什麼?是教育。

    這次疫情,剛好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為什麼要將小小的孩子送去留學?

    那什麼是優秀?

    英語好?考取海外名校?這些在國內也能辦到。

    國際學校、雙語學校,甚至是普通的學校,也可以實現這樣的目標。

    英語好、上名校只是一個個的點,低齡留學是很長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這樣的點。

    這些點有的是實質的,可以看見的,比如海外名校、移民。

    有些是抽象的,無法直觀看見的,領導力、創造力、全球視野、世界格局、堅強、勇敢、獨立、自信等等。

    這可能才是低齡留學的本質,這可能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

    我希望他能吸取更多的理念、思維,形成自己的思維;

    我希望他能與不同種族/國籍的人相處,尊重幷包容每一個個體;

    我希望他能看得更遠、站得更高。

    這也許更應該成為低齡留學的原因。

    真正理解了低齡留學,就不會輕易被現實的困難所左右。

    05

    但低齡留學不是優秀的必經之路,並不是每一個去留學的孩子都一定會成功,也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適合走這條路。

    有一個教育理念:因材施教。

    我們在為孩子做未來規劃時,要考量我們的孩子是否能獨自一人離開父母,遠渡重洋。

    他們要獨自面對文化、語言所帶來的衝擊,要應對完全陌生的環境,要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交際圈。

    這也就要求他們的心智成熟度、學術準備度、自控性、獨立性都相對較高,才能適應海外巨大的文化、學習理念、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挑戰。

    因此,如果孩子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學習能力或是心理承受力較弱的話,不建議家長過早地送孩子到海外留學。

    06

    留學生群體年齡不斷降低,我們也在積極關注如何幫助學生在海外更好的完成學業。

    海外三個分公司,境外服務專案,可以幫助學生聯絡學校及寄宿家庭,還可以協助家長監管孩子在海外的學業情況。

    這次疫情期間,我們的境外服務老師及海外分公司,也在積極幫助滯留在海外的留學生。

    思人之憂,我們一直準備著,為每一個低齡留學的孩子護航。

    更多留學資訊,進入主頁檢視!

  • 3 # 新文達國際教育

    意料之中吧!但是沒想到會來的這麼快。

    之前人們最火熱的話題就是小留學生疫情期間回國的事情了,不少家長費勁千辛萬苦、幾經周折終於能夠幫助孩子從國外回到國內。

    國外的疫情態勢和應對措施,不得不讓這些家長們著實捏了一把冷汗。後來形勢所迫,國外的院校也相繼的宣佈學校暫停上課,或者有的改為了線上課程,這種情況之下,肯定是要先把孩子安全的接到國內來!

    但是,現在一些國家的疫情開始平穩,也有院校明確了開學的日期,這下好了,很多家長都坐不住了,又在想辦法再次把孩子送出國去。

    在盼望孩子成才和完全安全牌,很多人選了前者!

    在這個競爭激勵的社會,更多人還是選擇了送孩子學習自己認為好的優質教育資源。

    不過,無論做什麼選擇,總是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

  • 4 # 紐西蘭勞斯

    談這個問題首先要拋開不必要政治思維,在這個前提下大家會更能理解小學生出國留學這個現象。

    我認為很多家長疫情結束後還是繼續讓孩子出國留學,主要是因為國內跟國外的教育方式教育體驗是完全不同的。他們只是給自己的孩子選了一條路,我認為僅此而已。

    可以說一下我的經驗,我的孩子在國內讀的幼兒園,她的身體算是很不錯,但是每上一兩週不是流鼻涕就是咳嗽,就沒連續上過一個月,但是幼兒園收費還不低。之後跟我一起出國了,免費上的幼兒園最後半年,還有小學也是免費的, 現在每天吵著要去學校,不喜歡假期,每天就是玩,玩的時候英語數學都有進步,起碼我覺得這比國內更適合我的孩子。我相信國內也有一些家長有一樣的感覺。

  • 5 # 英西留學規劃呂老師

    不是,為什麼非得揪著這些人,因為其實他們也是因為家裡的因素,和孩子無關,家裡願意去讀語言,願意去讀海外的學歷,有實際的獨立生活能力,還是有監護人的情況下,人家就是願意去做移民和工作的想法和機會,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那你能控制嗎?所以說,我覺得就是他們要是願意海外的方式教學更加適合自己,避免再國內繼續受到高考壓力,而且人家資金足夠,咱們只能是正常看待,沒必要天天圍著他們看,華人仇富心理和社會壓力就是這樣的現象,就覺得人家能出國,自己不能,那就要怎麼看,人家能出去,現在也能回去入學接著面授或者網課,很多國家都重新開始上學了,當然要6月底前回去了,這沒有什麼繼續不繼續,是人家的選擇,你無權干涉。

  • 6 # 使用者4476138206838

    教育部和決策人是不是反思一下,為什麼有部分人分到改革的紅利,不是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憂國憂民而是移民外國呢,哪裡出來問題呢,希望有關部門重視

  • 7 # 頭文字A

    一位英國小留學生的家長坦言:”我的孩子6歲留英讀書,在英國買了一套住宅,在當地聘用了一位合法的監護人。只要在英國讀書十年就可以獲得批准成為永久居民,這比投資移民便宜很多,等孩子拿到國籍時,我們也到退休年齡了,孩子可以申請我們去英國養老,拿著退休金在英國相聚了。”這位英國小留學生的家長無疑說出了很多小留學生家長的心聲。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估計中國許多人都忽略了還有小留學生這一特殊群體而如果沒有小留學生家長寫信要求中國使館讓小留學生包機回國,小留學生問題也不會被聚焦到網路平臺引起如此大的爭議。而且這個群體的數字達到了48萬人之多,相當於一個大型縣城人口的數在。

    現在小留學生已經陸續或即將回國,儘管會給國家抗疫帶來較大的壓力,但是國家依然想方設法將其接了回來,不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還是中國的孩子。

    那麼以後會怎麼樣?小留學生們是否還會出國留學呢?

    因為現在還是全球疫情發展中,出於各種現實情況的限制,已經回國的小留學生短期內也無法再返回留學國家繼續學業,但他們的家長們當時為了這個長期投資,已經付出了許多,當然不甘心這樣半途而廢,一旦疫情警報解除,通航條件具備的話,大多數小留學生還會繼續踏上留學之路。

    而更多對這種間接化移民策略一開始不知情的中國家長,經過這次疫情小留學生包機事件瞭解以後,也會出現許多仿效的例子。畢竟相對於投資移民等方式移民海外來說,透過小留學生留學的方式獲取境外國國籍的價效比則是要高出很多!只需要你在國外住滿10年就行了。而且還可以透過‘’出口轉內銷‘’的模式輕鬆進入中國各大名校深造。

    對於這種把孩子從小送出去接受他國教育的家長來說,大多數人的內心是完全沒有愛國情懷的,其根本目的只有極端的利已思想和自身利益,如果國家不對這種現象嚴加管控,也會嚴重影響到普羅大眾的家國情懷,進一步還會激化貧富矛盾。這對國家的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大方向也是極大的危害。

  • 8 # 手機使用者63651184156

    國家的招收留學人員制度必須要反省?再不能為了什麼國際化,什麼洋垃圾都招進來,還要給他們超國民待遇?等等說之不盡……

  • 9 # 豆爸是個魁北瓜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如今已經步入了平民留學時代,其中留學低齡化的現象也愈加明顯越來越多的小留學生們走出國門,嘗試讓孩子出去多看看世界。

    小留學生們走出國門有好有壞,也並不是任何學生都適合走低齡留學這條路。選擇留學並不是簡單的教育投資,很多情況下孩子的價值觀、性格等方向的培養也是需要多加考量的,因為孩子在低齡階段除了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必不可少。所以對於選擇低齡留學的家長來說,需要謹慎地進行科學、完整的規劃。

    對於中產家庭來講,如果有考慮給孩子出國留學的話,大多擔心的是在什麼階段送孩子出國留學,如果年紀太小孩子缺失了完整的家庭教育環境,是他們所不希望看到的。孩子在海漂生活過程無時不存在著求學和生活的壓力,以及割捨不下的親情是讓他們最難以下定決心的因素。往往就有可能出現專職媽媽出去陪讀,父親則變成了“空中飛人”,這無不是對現實困難的一種妥協。

    試想一下,倘若國外的教育競爭也非常激烈,或者教育資源、教育理念和國內不相上下,那麼留學市場也就沒那麼火熱。正是因為海外留學比在國內過五關斬六將的煎熬要輕鬆得多,父母們才有了給孩子留學的打算,如果一箇中產家庭能夠擺脫了高考壓力而輕鬆獲得不錯的海外學歷背景,整個家庭在精神層面上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國內教育無處不在的攀比心理讓他們承擔了太多的精神負擔。所以說,採用這樣一個迂迴戰術逃避中國式高考成為了他們的一個不錯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投籃的正確方式,要注意哪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