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津舉目無親,又不是太愛結交朋友,加上前段疫情在出租房蝸居,出現了焦慮情緒,想離職回家鄉到父母身邊。該如何引導孩子打消這個想法,開開心心在津安心工作生活?
18
回覆列表
  • 1 # 心理諮詢師羅羅

    不知道孩子在外地時間有多長時間了,如果說孩子只是剛到一個新的地方,說明孩子對新的環境適應能力弱,如果孩子已經在新的地方呆上半年以上,依然存在這樣感覺,說明孩子在人際交往,工作,生活處理上遇到了困難。

    這個時候需要做的是,給到孩子更多的鼓勵,支援,理解。同時在人際交往,工作,生活上給予指導幫助,提升孩子自信心。

  • 2 # 阿梁談心

    從你的描述中我彷彿看到了一個遊子在外漂泊,孤孤單單的畫面,心中隱隱作痛。作為父母親對孩子的焦灼我想更是感同身受的。

    ▎痛著孩子的痛,才是最扎心的痛。

    在外工作想回家鄉,可能是很多遊子的心心念,可如果家鄉在三四線城市或者更小的縣城,從發展和機遇的角度來說確實沒有一線城市的機會多。這也許是您作為父母更想孩子能在津紮下腳跟的原因吧。

    您提到孩子缺乏歸屬感,產生了焦慮情緒,種種因素使得他想離職回家鄉。那麼以我多年心理工作的經驗,孩子在津工作生活的不是很快樂,而這種不快樂和記憶中家人的溫暖已經讓他產生了逃避的心理。這種不快樂,可能來源於很多方面,比如工作壓力、人際關係、價值感、存在感、歸屬感等等。其中歸屬感涵蓋了生活中的多個方面。

    ▎歸屬感是個體自己感覺被別人或被團體認可與接納時的一種感受

    心理學研究,缺乏歸屬感的人會對自己從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責任感不強;社交圈狹窄,朋友不多;業餘生活單調,缺乏各種興趣愛好。看似是缺乏歸屬感導致的這些現象,其實,是這些狀態帶來了個體歸屬感的缺乏。

    你的描述中,孩子不太愛交朋友,那麼他在津如果沒有摯友或者自己的社交圈,他就會感覺到孤獨,每個人都害怕孤獨和寂寞,希望在群體中獲得溫暖獲得愛,更害怕面對這種孤獨。

    ▎價值感是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群體重視,在團體中享有一定地位和聲譽,並有良好的社會 評價時所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

    自我價值感的缺失會使個體產生自卑的心理,或者自暴自棄,做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也看不到自己努力的意義。總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在群體中沒有自信,也因此想脫離這個群體。

    ▎存在感是事物被你影響而產生的感覺

    存在感是個體在生活中感覺到自己被看見被注意的一種感受,當個體在環境中總是不被看見,他就會感覺自己在群體環境中沒有存在的意義。

    綜上所述的,歸屬感、價值感、存在感等等都是人的需要,而當這些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個體就會表現出各種的心理狀況,以及做出相應的行為反應。比如焦慮不安,抑鬱,逃避,恐懼等。

    ▎從你的孩子的情況分析,他想辭職回家都逃不開以上的需要未達成。

    那麼怎麼打消他回 家的念頭呢?

    1、和孩子好好的談談,摸清他的“痛”在在哪裡,是以上所提的哪點戳中了他的要害。

    2、給他情感上支援,肯定孩子的優勢,將他的注意力引導到自身優勢的一面,並將這個優勢在生活中發揮出來,放大化,從而提升自身在團體工作中的自信心。

    3、鼓勵孩子面對自身不足的地方,比如不善言談、不喜歡主動交朋友、很少參加團體活動等等,用積極的心態去應對,可以報名一些社團性活動,努力鍛鍊自己在群體中的表現,從而加強他人對自身的肯定,形成良性迴圈。

    4、同孩子一起分析在津工作和回家的利弊,強化在津的優勢。給他在津留下來的有力憧憬。

    5、為什麼有些人遇到困難迎難而上,而有些人卻逃避退縮呢?這個自身的信念及動機有關,有信念是從小形成的一種潛意識的東西,動機是個體的行動力的根源,孩子在津待下來的信念和動機都不足,激發信念,強化動機很重要。

    ▎最後我們換角度來看您的提問

    1、孩子現在已經工作並且有獨立的思考能力,那麼作為父母需要漸漸的放手,把孩子的事情交給他自己決定,而父母在其中可以去像朋友一樣給孩子做參考,而不是要求他去做決定,因為你可能永遠都不能真實的體驗到孩子在他的生活中到底經歷了什麼?

    2、彈性的看待孩子的選擇,人生的路漫漫,誰知道孩子會經歷什麼呢?他要自己經歷的才是他自己的人生,當父母極力的想要阻止孩子的決定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對孩子的部分“否定”,潛臺詞是這樣:“你現在擁有的,你卻做出改變,那麼你以後不會擁有比這更好的。”這無形中影響著孩子的自信。

    3、關係大於教育,很多的家庭中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一直處於緊張之中,父母總說孩子不聽話,教育不聽,父母有沒有思考過孩子為什麼不聽?因為你和孩子處於緊張關係中,孩子的耳朵是關閉的。父母教育再正確,也是沒有進到孩子耳朵裡。所以,不要因為正確道理而破壞了你和孩子的關係。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4、明顯感覺到父母的操控欲,要知道家庭中父母的態度對孩子是有多麼深遠的影響。阿德勒的一句話:“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5、感覺到父母對孩子回來的焦慮可能大於孩子的焦慮,那麼父母放下自身的焦慮,也是給孩子一個自信的開始。

  • 3 # 一個大懶人

    你孩子工作一定不順利,如果工作很順利,他是不會回來的。

    他會把這種情緒帶給你們,讓你們覺得他過的不幸福,然後回家就堂而皇之,即使在家裡放肆,也是有理有據。

    小孩小的時候應該就是這樣,在天津舉目無親,這個理由不成立,只要能說話有點錢怎麼都能生存下去,不就是一日三餐。我就是這樣在西安沒有親人。

    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這是好事,怎麼算是好事,這是對他的磨鍊,給他在天津沒有親人,生活條件差,上天給他多好的一個磨鍊機會,應該在這個痛苦中繼續磨鍊磨鍊,經歷這些事情,以後就算破產無助,也能立馬翻身,因為以前經過過,知道海怎麼做。

    孩子小時候,家長是不是太愛護了,甚至都不讓其承受傷害?

    打個電話,聊聊工作上的事情,溝通溝通,如果實在想回來,給他說明李海關係,讓孩子自己決定。

  • 4 # 星光璀燦

    現實中的人幾乎都沒有歸宿感!都深感孤苦奮戰,直身入社奮力拼搏,對複雜善變偽善虛偽違和感的人和事…令人步步驚心小心謹慎!無法踏實安神!總覺有種空落落的“無依無靠”!難免身不由己心不由人!全身心就會產生出強烈的、激發出、焦慮症或鬱悶!心絞痛或無法預知的時代病…這跟現實現狀所折射出的人事所作所為…有直接關係影響刺激!甚至是衝擊!說老實話,只能靠家人,親人來給予及時的陪伴疏導平復傾聽交流溝通,給予心靈上的踏實慰籍,才能逐漸回覆。謝謝

  • 5 # 燒烤美食小兵

    看到你的問題,知道你不是很喜歡這份工作,我很理解你,不知道這是不是你的第一份工作(或有過兼職)?

    徐寶認為,這份工作只是你的一個開始,要看長遠一點,把它當成一種鍛鍊,學會量力而行!如果你的確不喜歡這份工作,換換新環境,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2020年臨近新年,新冠狀病毒的出現,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軌跡。隨著病例資料的不斷增加,我們都自我隔離,呆在家裡吃喝睡。使大多人或多或少產生焦慮的情緒。

    多希望早點上班。但是上班之後,由於在家呆的70多天,有些人不想工作了,特別是一個人身在他鄉,歸屬感漸漸的談化!

    由於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產生的焦慮情緒無法緩解!

    心理學家認為,焦慮症是現代人的四大心理疾病之一。適度的焦慮是有益的,但過度的焦慮會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要積時的調整自已的情緒,必要時尋求心理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13個人中就有1個患有焦慮症。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2016年資料估算,中國焦慮症患者約在4000萬人以上,是世界上焦慮症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怎樣克服和緩解焦慮的情緒呢?1 戶外活動不要沒事一個人悶在家裡,戶外活動,不僅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而且還可以透過各種活動,來調節植物神經,達到身心愉悅的目的,例如慢跑、游泳、登山等。2 進行心理疏導遇到令人心煩的事情,產生不良情緒時,不要悶在心裡,而應想辦法把它宣洩出來。對朋友或家人訴說,或去看心理醫生。3生活習慣 要有規律規律性的生活習慣不僅有助於人的身體健康,而且有助於培養自己良好的心境。例如早睡早起,多喝水,少食多餐等。

    隨著焦慮的症狀逐漸緩解,我們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

    在疫情面前,可見祖國的強大,人民的團結,70多天的隔離,終於戰勝病毒,恢復了生產。

    你應該為有一份工作而感到高興,不應該有壓力,不應該產生焦慮的情緒;要變壓力為動力,要懂得滿足,要學會享受生活,你覺得呢?

    加油,你是最棒的!

  • 6 # 心靈花園

    你好,能夠理解你的心情,可以感受到你對孩子的關心和擔心。

    獨自在外地、無親無友、沒有歸屬感、焦慮情緒,看到這些關鍵詞,可以想象到孩子內心的孤獨、寂寞、擔心和無助,任何一個處在同樣境地的人,可能都會有想要回家的念頭。

    你問如何引導孩子打消這個想法,開開心心的安心工作生活,我想這不是透過這樣簡單的問答就能達成的目標。因為,要想讓孩子安心,首先需要能夠幫助孩子滿足他的內心需求:他需要在那裡有自己的人脈關係,結交幾個朋友,或者交個女朋友,這會讓他不孤單,在單位有幾個關係好的同事,這會讓他在單位有歸屬感,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會增加他生活的樂趣,而這些都是需要他自己去實實在在做的事情,並且也不是馬上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已經工作了,就說明孩子已經成年了,我想知道的是:你是否有建議孩子尋求專業的幫助?因為他的問題不是你的引導能夠解決的。

    體諒孩子的難處,接納孩子的情緒,這是父母當下最需要做的。

    我是心理諮詢師孫彩群,我會一直守候在這裡,當你有需要的時候,和我聯絡,我願意和你一起,面對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 7 # 薇羽飛飛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血濃於水,我們會為孩子的順利成長倍感欣慰,也會為孩子遇到困境而憂心忡忡。可憐天下父母心!

    在你提的這個問題中,我看到了你對孩子的關愛,但也看到了你有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的打算。

    因不瞭解你的教養模式,也不知孩子從小與父母的依戀關係如何。但看到你說,孩子想回父母身邊,至少說明你們的家庭氛圍不錯。

    下面我從心理學的角度談點膚淺的看法,供你參考。

    首先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焦慮情緒,那他實際遇到的困難可能會比跟你透露的情況更多一些。

    這是因為在親子關係中,由於父母的權威性,孩子與父母的互動是不對等的,在父母面前,孩子常常會報喜不報憂,實在是扛不住的困難,也會避重就輕。

    因此,第一步,你要考慮的是,孩子目前的身心健康如何?

    要充分理解自己的孩子從校門走入陌生的職場時的無助無奈。

    幹萬不要打著為你好,為你未來著想的旗號,再給孩子施加壓力。

    第二,以接納與包容的態度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已長大成人,他所走的每一步路,父母都無法代替。我們只是他人生長跑路上的陪伴者,而且陪的是一程路。

    因此,我們要更多地考慮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因為個人對自己的決定和選擇會有更多的擔當。

    當你能夠平心靜氣的接納孩子想回家就業的想法時,你才有可能更多地瞭解孩子遇到了哪些困境,才能有的放矢地幫他解決具體問題。也才能引導他思考:離職的決定是一時的衝動嗎?除了回家,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呢?

    第三,心理學家發現,人到一個陌生環境在開始的半年左右容易出現適應不良,如果能夠克服適應不良,後期會比較順利。因此這個時期,需要家人和社會更多的關心和幫助。

    如果你的孩子去的時間還不長,有可能是不太適應。這時候,建議你多與孩子聯絡,多跟孩子聊聊天。如果有條件,馬上去看看孩子,瞭解一下他的居住環境、工作環境,給予他具體的幫助。

    總之,孩子的身心健康第一,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光鮮,小城市有小城市的逍遙。

  • 8 # 心理醫生楊白勞

    就目前的社會情況而言,希望你能冷靜下來好好想一想。

    在今天的社會環境裡,離職不是最佳選擇,2020年這段時間,經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各行各業裁員資訊不斷,想要在此時找到合適的工作,確實不易。

    那目前對工作很牴觸,應該怎麼解決呢?

    建議你透過以下方式去調整自己:

    正式自己的問題,轉變心態

    不管是提升自己的能力,還是換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環境,你都有一個前提:

    要清晰並且冷靜地去分析你想要離開公司是由於自己的能力所致,還是由於外部因素所導致(比如公司有人排擠打壓你),然後再去做決定。

    如果只是單純不想工作,產生疲倦想辭職的,其實這是正常現象,無論你換多少家公司都是一樣的。

    工作都會有相對的壓力期和倦怠期。一般發生在一份工作的頭兩年。

    壓力期表現為:工作內容滿負荷的焦躁,工作場所人際交往的各種問題影響到工作效率的反感等,一般是因為工作內容已經超出舒適區。因為能力挑戰而帶來的焦慮。

    倦怠期表現為:工作內容的重複無趣,工作內容無能力挑戰且呆板,造成的無聊,煩躁。

    如果你出現了對工作的倦怠,給您的建議是挑戰自己,轉變心態堅持下去。焦躁的時候可以適當進行戶外運動,減少壓力,減少負面情緒。

    培養工作中的成就感

    職業倦怠的本質就是缺少成就感。

    成就感是培養自信心,提升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方式。

    你可以根據自己日常的工作任務,將自己的工作拆解成一個個容易實現的小目標。

    目標具體化,容易化,更容易完成,給到自己適當的工作成就感,而不至於一直沉浸在消極的情緒裡。

    多給自己一些激勵,每完成一項工作,適時的犒勞一下自己。

    起身給自己衝一杯咖啡,或者吃點東西,釋放情緒,放鬆自己。

    及時總結工作經驗

    對工作產生牴觸情緒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害怕失敗。

    因為不願意失敗而拒絕嘗試,拒絕進一步開展工作。

    所以在工作中,你要學會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從而杜絕以及因為害怕失誤,害怕出錯而不敢工作,甚至抗拒工作。

    每天工作完成之後,做一個當日的工作總結,列出自己一天之中工作出現的問題。

    找出問題,提醒自己避免再犯。

    特殊時期,希望你能好好考慮清楚,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而離職。

  • 9 # 蝸牛的長征

    首先看到這個問題,我感覺有點詫異,為什麼這麼說呢?針對這個問題,我談以下幾點自己的看法。

    第一點、這個問題我認為大部分的孩子會選擇自己默默承受,自己去處理和協調好,而不是把這一份壓力施加給父母,讓遠在老家的父母給自己擔心,這不是一個正常的,有擔當的孩子,應該做的事情。

    第二點、所以我認為你的孩子確實沒有什麼擔當,或者說至少不敢,或者說沒有這麼強的能力去自己化解這些問題,所以才面臨這個問題,要不然一般的孩子是不會面臨這一類問題的。

    第三點、我們還是應該要多反省,為什麼自己的教育會這樣,其實我也很擔心,以後自己的孩子能不能處理好同學和同事之間的關係,能不能有一種比較開朗的性格這個非常重要。

    第四點、我具體的幾點建議

    (1)首先我並不建議他辭職,回到老家,回到父母的身邊,既然前期的成長沒有得到足夠的歷練,現在他一個人在外面,剛好是自己歷練的好機會。現在他這種挫折感對他來說,何嘗又不是一種成長的經歷呢?

    (2)再有了,如果說你的孩子她的性格確實偏向於內向,不喜歡交朋友,那其實他完全可以不去銷售部門,不去採購部門,不去管理部門,他可以去研發部門呢,或者說去那些技術性質的公司,至少可以緩解他這方面的問題和不足,你說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如果選擇去銷售部門,如果選擇去採購部門,如果選擇去那種啊,後勤行政對外公關的部門,那當然不合適啊,那當然會感覺到壓力呀!如果換一個方向,換一條思路呢?或許他會覺得豁然開朗。

    (3)話又說回來,調整部門改變發展方向,調整職業規劃只是一個思路的調整而已,但是人始終是社會性動物,不管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總是要接觸人的工作中,生活中都是要接觸人的,一定要交到幾個朋友,否則人就會很孤單,哪怕是自己在家人身邊,你在外邊沒有朋友那一樣的會感覺孤單,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的。

    (4)想得到解決,一定要自己克服自己的這個小毛病啊,克服自己的這個心理的這道坎,去實現自己的提升和成長。

    所以我不建議她辭職回家,他(她)可以辭職更換工作,但是一定不能回家,一定要讓它在外面學會歷練,學會自己去釋放自己的壓力,學會成長,不要回家工作,不要再依賴父母,不要再做媽寶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拉粑粑,奶塊多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