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䏋人

    小麥葉鏽病主要靠種植抗病品種,輔之以藥劑防治和栽培防病。

    藥物防治方法:

    ①藥劑拌種 用種子重量的0.03%-0.04%(有效成分)葉鏽特或用種子重量0.2%的20%三唑酮乳油拌種。

    ②提供使用15%保豐1號種衣劑(活性成分為粉鏽寧、多菌靈、辛硫磷)包衣種子後自動固化成膜狀,播後形成保護圈,且持效期長。用量每kg種子用4g包衣防治小麥葉鏽病、白粉病、全蝕病效果優異,且可兼治地下害蟲。

  • 2 # 趙小賤聊三農

    小麥條鏽病是小麥鏽病之一 小麥鏽病俗稱“黃疸病”,分條鏽病、稈鏽病、葉鏽病3種,是中國小麥生產上分佈廣、傳播快,危害面積大的重要病害之一。 小麥拔節至孕穗期噴施20%三唑酮乳油,12.5%特譜唑(烯唑醇、速保利)可溼性粉劑1000~2000倍液 25%敵力脫(丙環唑)乳油2000倍液, 噴霧防治。

  • 3 # 擺攤哥陳瑞

    小麥鏽病俗稱黃疸病、雄黃病.作物發病後麥粒不飽滿,重者麥株枯死.它包括杆鏽、葉鏽、條鏽.該病主要發生在小麥孕穗到開花期間,若發現有擴充套件趨勢,開始用藥防治,每7-10天噴一次,共噴2-3次.主要用藥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或20%粉鏽寧乳劑,兌水噴霧能起到較好的防效.

    小麥葉鏽病為害特點

    一是條鏽病是隨風傳播的流行性病害,可以遠距離高空隨氣流傳播,吹到幾百至上千米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進行再侵染。二是傳播速度快,危害損失大。小麥條鏽病的孢子堆可持續產孢8-10天,每個孢子堆每天可產孢1800個,世代重疊,相互交叉流行,中後期田間氣溫升高,世代加快,在風的作用下形成孢子流,易爆發成災,防不勝防。

    小麥感染條鏽病後,影響其發育和灌漿,因而使麥粒秕廋,影響產量和品質。小麥條鏽病一旦發生危害,輕者減產10-30%,重者減產50%以上,甚至絕收。

    小麥葉鏽病症狀識別

    三種鏽病的主要症狀可概括為“條鏽成行,葉鏽亂,稈鏽是個大紅斑”。條鏽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其次是葉鞘和莖稈及穗部。苗期染病,葉片上產生多層輪狀排列的鮮黃色夏孢子堆。成株葉片初發病時夏孢子堆為小長條狀,鮮黃色,橢圓形,與葉脈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縫紉機軋過的針腳一樣,呈虛線狀,後期表皮破裂,出現鏽被色粉狀物,用手觸控病斑,就在手上留下鏽粉。小麥近成熟時,葉鞘上出現圓形至卵圓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鮮黃色粉末,即夏孢子。後期病部產生黑色冬孢子堆。冬孢子堆短線狀,扁平,常數個融合,埋伏在表皮內,成熟時不開裂。田間苗期發病嚴重的條鏽病與葉鏽病症狀易混淆,不好鑑別。小麥葉鏽夏孢子堆近圓形,較大,不規則散生,主要發生在葉面,成熟時表皮開裂一圈,有別於條鏽病。必要時可把條鏽菌和葉鏽菌的夏孢子分別放在兩個載玻片上,往孢子上滴一滴濃鹽酸後鏡檢,條鏽菌原生質收縮成數個小團,而葉鏽菌原生質在孢子中央收縮成一個大團。

    小麥葉鏽病侵染途徑及發病條件

    小麥葉鏽病主要為害小麥葉片,也侵害葉鞘,產生皰疹狀病斑。發病初期,受害葉片正面出現圓形至長橢圓形不規則散生的紅褐色夏孢子堆,少數可穿透葉片;後期在葉片背面或葉鞘表皮下長出排列散亂的黑色冬孢子堆。該菌夏孢子萌發後產生芽管從葉片氣孔侵入,在葉面上產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進行多次重複侵染。小麥收穫後葉鏽菌轉移到自生麥苗上越夏,秋季就近侵染秋苗,並向鄰近麥田傳播。秋苗發病後,病菌以菌絲體潛伏在葉片內或少量以夏孢子越冬,冬季溫暖地區,病菌不斷傳播蔓延。小麥返青後,旬平均溫度穩定在10℃以上時,病菌侵入新生葉片。溫度回升早,並有雨露配合,葉鏽病提早發展,發病重。本病的發生流行同品種、菌源、天氣等因素有關。小麥播種早,出苗早,發病重。冬季氣溫高,雪層厚,覆雪時間長,土壤溼度大發病重。越冬菌源多、春季氣溫高、雨水多,尤其是小麥抽穗前後降雨多,或田間小氣候溼度高,葉鏽病往往容易流行。

    小麥葉鏽病防治方法

    (1)藥劑拌種。小麥播前選用種子量0.2%的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或種子量0.06%的6%戊唑醇懸浮種衣劑拌種包衣,兼治小麥腥黑穗病、白粉病、鏽病等病害。

    (2)噴藥防治。病葉率達10%以上時,噴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重病田塊間隔10-15天連防兩次。噴藥時加入“天達2116”糧食專用型1000倍液可顯著提高防病、抗逆效果。

    (3)重視栽培防病措施的應用。選用抗病豐產良種;適期晚播,減少秋苗發病程度,降低病菌越冬基數;小麥收穫後及時翻耕滅茬,清除自生麥苗,消滅當地越夏菌源;善管肥水,提高根系活力,增強植株抗耐病力。

  • 4 # 農村桂哥

    葉鏽病主要發生在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山東、貴州、雲南、黑龍江、吉林。主要為害小麥葉片,產生皰疹狀病斑,很少發生在葉鞘及莖稈上。夏孢子堆圓形至長橢圓形,桔紅色,比稈鏽病小,較條鏽病大,呈不規則散生,在初生夏孢子堆周圍有時產生數個次生的夏孢子堆,一般多發生在葉片的正面,少數可穿透葉片。成熟後表皮開裂一圈,散出桔黃色的夏孢子;冬孢子堆主要發生在葉片背面和葉鞘上,圓形或長橢圓形,黑色,扁平,排列散亂,但成熟時不破裂。別於稈鏽病和條鏽病。

    ①藥劑拌種 用種子重量的0.03%-0.04%(有效成分)葉鏽特或用種子重量0.2%的20%三唑酮乳油拌種。

    ②提供使用15%保豐1號種衣劑(活性成分為粉鏽寧、多菌靈、辛硫磷)包衣種子後自動固化成膜狀,播後形成保護圈,且持效期長。用量每kg種子用4g包衣防治小麥葉鏽病、白粉病、全蝕病效果優異,且可兼治地下害蟲。

  • 5 # 開心農夫老趙

    小麥(麥子)葉鏽病

    主要為害小麥葉片,產生皰疹狀病斑,很少發生在葉鞘及莖稈上。夏孢子堆圓形至長橢圓形,桔紅色,比稈鏽病小,較條鏽病大,呈不規則散生,在初生夏孢子堆周圍有時產生數個次生的夏孢子堆,一般多發生在葉片的正面,少數可穿透葉片。

    成熟後表皮開裂一圈,散出桔黃色的夏孢子;冬孢子堆主要發生在葉片背面和葉鞘上,圓形或長橢圓形,黑色,扁平,排列散亂,但成熟時不破裂。別於稈鏽病和條鏽病。

    防治方法

    主要靠種植抗病品種,輔之以藥劑防治和栽培防病。

    (1)種植抗耐病品種如黃淮海地區種植陝農7859、冀5418、魯麥1號、小偃6號、徐州21號等冬小麥品種。此外,近年新選育的抗葉鏽冬小麥品種有:京冬1號、8號,京核3號(京核931),京411、北農白,皖麥26、27、28號,綿陽26號,百農64,周麥9號-矮優688系,新寶豐(7228),豫麥39(豫農8539),早麥5號,勁松49號,興麥17號,滇麥19號,秦麥12號,冀麥48、40、冀92-3235、6021新系等;春小麥品種有:墾九5號、龍麥23號、龍輻麥7號、蒙麥30號、京引1號、隴春8139、定豐3號等。

    (2)藥劑防治 ①藥劑拌種 用種子重量的0.03%—0.04%(有效成分)葉鏽特或用種子重量0.2%的20%三唑酮乳油拌種。②提供使用15%保豐1號種衣劑(活性成分為粉鏽寧、多菌靈、辛硫磷)包衣種子後自動固化成膜狀,播後形成保護圈,且持效期長。用量每kg種子用4g包衣防治小麥葉鏽病、白粉病、全蝕病效果優異,且可兼治地下害蟲。③於發病初期噴灑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可兼治條鏽病、稈鏽病和白粉病,隔10—20天1次,防治1—2次。

    (3)加強栽培防病措施 適期播種,消滅雜草和自生麥苗,雨季及時排水,上溼氣滯留。

  • 6 # 鑫鴿VLOG

      一、小麥葉鏽病症狀及危害

      小麥葉鏽病又叫小麥黃疸病,分佈於全國各地,主要發生在西南、華北、西北、東北麥區。對小麥造成的影響與條鏽病相同,但發生更為普遍。

      小麥葉鏽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但也能危害葉鞘,很少發生在莖稈或穗部。

      小麥葉鏽病發病初期,受害葉片出現圓形或近圓形紅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較小,一般在葉片正面不規則散生,極少能穿透葉片,待表皮破裂後,散出黃褐色粉狀物,即夏孢子。後期在葉背面和葉鞘上長出黑色闊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埋於表皮下的冬孢子堆。

      二、小麥葉鏽病傳播途徑和發病原因

      小麥葉鏽病在小麥收穫後,病菌轉移到自生麥苗上越夏,冬麥秋播出土後,病菌又從自生麥苗上轉移到秋苗上危害、越冬。在晚播小麥的秋苗上,病菌侵入較遲,以菌絲體潛伏在葉組織內越冬。北方春麥區,由於病菌不能在當地越冬,病菌則從外地傳來,引起發病。

      小麥葉鏽病的病菌存在明顯的生理分化現象,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既耐低溫,又耐高溫。夏孢子在相對溼度95%時即可萌發,萌發和侵入的最適溫度為15~20℃,潛育適溫為18~22℃,適溫下潛育期為5~7天。

      當冬季氣溫高,雪層厚,覆雪時間長,土壤溼度大時小麥葉鏽病發病重。當春季旬均溫度10℃時,若溫度回升快且有雨露較多,小麥葉鏽病發生嚴重。在小麥抽穗前後,如降雨次數多,可造成葉鏽病的流行。一般冬小麥播種早,出苗早,小麥葉鏽病發病重。如田間溼度大,也容易發病。

      三、小麥葉鏽病防治方法

      1、選種抗耐病小麥品種,如陝農7859、冀5418、魯麥1號、小偃6號、徐州21號等冬小麥品種。

      2、小麥種子在播種前進行處理,用種子量0.2%的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或種子量0.06%的6%戊唑醇懸浮種衣劑拌種包衣,兼治小麥腥黑穗病、白粉病、鏽病等病害。

      3、小麥應適期播種,適當晚播,可減輕秋苗期條鏽病發生。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搞好氮磷鉀合理搭配,增強小麥抗病力。併合理灌溉,雨後注意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溼度。後期,發病重的需適當灌水,減少產量損失。

      4、在小麥葉鏽病發病初期噴霧藥劑進行防治,藥劑可用: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25%戊唑醇可溼性粉劑4000倍液。間隔10天噴施1次,共噴2次。

  • 7 # 鄉村永強

    小麥葉鏽病俗稱黃疸病,根據發病部位和病斑形狀又分為條鏽、葉鏽和稈鏽三種。小麥鏽病在全國主要麥區均有不同程度發生,輕者麥粒不飽滿,重者植株枯死,不能抽穗,發病越早損失越重。

    1. 症狀識別,“條鏽成行葉鏽亂,稈鏽是個短褐斑”,區別這三種鏽病的口訣。條鏽主要發生在葉片上,葉鞘、莖稈和穗部也可發病,初期在病部出現褪綠斑點,以及形成黃色粉皰,即夏皰子堆,呈長橢圓形,與葉脈平行排列成條狀;葉鏽病初期出現褪綠斑,後出現紅褐色粉瘡,在葉片上不規則散生,後期在葉背面和莖稈上長出黑色橢圓形、埋於表皮下冬皰子堆;稈鏽為害部位以莖稈和葉鞘為主,也可害葉片及穗部,長橢圓形至狹長形,紅褐色,不規則散生,常合成大斑。

    2.發病規律,病菌在小麥和禾本科雜草上越冬和越夏。越夏病菌可使秋苗發病。春季,越冬病菌直接侵害小麥或靠氣流從遠方傳來病菌,使小麥發病;發病輕重與品種有密切關係,易感病的品種發病較重。春季氣溫偏高和多雨年份,植株密度較大,以及越冬病菌量或外來病菌較多時,易發生鏽病流行。

    3.防治措施,一是選用抗病品種。二是藥劑拌種。用粉鏽寧按種子重量0.03%的有效成分拌種,或12.5%特普唑按種子量0.12%的有效成分拌種。三是葉面噴藥。發病初期每畝用20%粉鏽寧乳油30~50毫升,或12.5%特普唑15~30克,兌水均勻噴霧防治。

  • 8 # 小何在鄉村

    小麥鏽病是小麥常見的病害之一,也是危害最重的一類病,那麼小麥鏽病用什麼農藥呢?

    一 什麼是小麥鏽病:

    小麥鏽病是一種發病部位主要是葉片,葉鞘 、莖稈和穗部的病害,病初期出現褪綠斑,以後出現紅褐色粉皰(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較小且為橙色褐色,在葉片上不規則散生,後期在葉背面和莖稈上,還會長出黑色闊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埋於表皮下的冬孢子堆,這些冬孢子其有依麥稈縱向排列的趨向 。

    小麥鏽病可分為條鏽病 、葉鏽病和稈鏽病3種,三種鏽菌在中國,都是以夏孢子世代在小麥之類的作物上逐代侵染,來完成周體迴圈的 。

    一般地說,秋冬 、春廈雨水多,感病品種面積大,菌源量大,鏽病就發生重,反之則輕 。

    二 小麥鏽病用什麼農藥?

    可用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 、20%粉鏽寧乳油 、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兌水給小麥進行噴霧,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可酌情加大藥量 。

    除了用藥小麥鏽病也可用這些方法防治:

    1 .小麥收穫後及時翻耕滅茬,消滅自生麥苗並減少越夏菌源 。

    2 搞好大區抗病品種合理佈局,切斷菌源傳播路線 。

    3 因地制宜種植抗病品種,這是防洽小麥鏽病的基本措 。

    在秋苗常年發病較重的地塊 ,播種前也可用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溼性粉劑進行拌種 。

  • 9 # 驍驍媽

    在小麥葉鏽病發病初期,及時選用藥劑噴灑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可以有效的防治小麥葉鏽病,每隔10-20天噴灑一次,防治1次-2次,防治小麥葉鏽病的效果尤為明顯。

    小麥葉鏽病對小麥的危害很大,因此小麥葉鏽病防治要趕早,做好小麥播種期的田間管理工作以及小麥種子的處理工作對小麥葉鏽病的防治非常有效。

    (1)選用抗病品種,注意多個品種合理搭配和輪換種植,避免單一品種長期大面積種植,以延緩和防止因病菌新生理小種的出現而造成品種抗病性的退化。

    (2)收穫後翻耕滅茬,消滅自生麥苗,減少越夏菌源;適期播種,減少秋苗發病程度,降低病菌越冬基數;善管肥水,提高根系活力,增強植株抗(耐)病力,減輕損失。

    (3) 播前按種子重量0.2%的25%粉鏽寧可溼性粉拌種。植株抽穗前後病葉率≥5%時開始噴施25%粉鏽寧2次,隔10天一次,噴勻噴足。

  • 10 # 朱襄菜農

    小麥鏽病是小麥的一種常見病,是由真菌感染所致。和小麥白粉病赤黴病構成小麥三大病害,通常用三唑酮井岡黴素等藥物兌水進行葉面噴霧,達到防與治的目的。

    小麥鏽病的得病原因有兩個,一土壤傳播,也就是植保術語所講的土傳病害。二植物互傳,就是植物與植物之間,透過風或其他媒介進行相互感染。

    小麥無論是鏽病或者其他病害,原則上是“防重與治”。在對付土壤傳播時,可以用三唑酮井岡黴素等藥物進行拌種。同時在初春小麥返青期到拔節期,用三唑酮井岡黴素等藥物噴灑。

    為了達到小麥高產,整個生長週期的病蟲害防治非常關鍵。從播種期到灌漿期,每個關節適時用藥,不要等病蟲害已經發生才去補救,補救的結婚肯定是已經完成損失。

  • 11 # 曾憲英

    麥子葉鏽病打什麼藥?

    葉鏽病,顯著的特點,像鐵鏽,黃紅色點點滴滴的伏在葉的正面。再發展,麥杆上,麥穗上都有。

    說麥孑生病也對。伏在麥葉上鏽物,是一種菌,他伏在麥子上,吸收小麥的營養,導致小麥減產。

    這種病,不是年年發生。

    這種病,在雨後,像突然在麥子上發生,也就是說,雨前看麥苗好好的,麥葉乾乾淨淨的,雨後,到麥地裡一看,麥葉上出現了黃紅鐵鏽色,啊,麥子生鏽了。

    這種病一是預防,和噴藥治,預防,播包衣種子,治就是噴施粉鏽寧等治鏽病農藥。

    囉囉嗦嗦說了如上,如今,賣農藥的對植保知識,農作物常見病害,他們經驗很豐富,你可帶幾片有鏽的麥葉讓他們看看,確一診,確診後,對症下藥,抓緊噴灑。

    希望你的小麥有個人好收成。

  • 12 # 魯召軍

    為幫助您更加系統全面的瞭解這一問題,下面我們從的它的為害病症狀談起,為講一下該病的防治方法。

    一、為害症狀

    小麥葉鏽病主要危害小麥的葉片,使得麥片出現大量的病斑,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小麥葉鏽病主要發生在小麥的葉片,會漸漸產生皰疹狀的病斑。夏孢子堆由圓形至長橢圓形,同時呈現出不規則進行散生,在初生夏孢子初期,一般小麥的葉片會被穿透,小麥葉鏽病在成熟後,小麥表皮會散出桔黃色的夏孢子;而小麥葉鏽病冬孢子堆主要發生於小麥葉片的背面和葉鞘上,成熟後不破裂。

    二、病原及傳播

    小麥葉鏽病的病菌是一種多孢型轉主寄生的病菌,小麥葉鏽病夏孢子萌發後產生芽管從葉片氣孔侵入,氣溫20-25℃,同時並進行多次侵染。在小麥秋苗發病後,小麥葉鏽病的病菌是以菌絲體潛伏在葉片內;或者進行少量以夏孢子進行越冬,病菌進行不斷的傳播蔓延。因此,在土壤溼度大時會造成小麥大面積病害的發生。

    三、防治措施

    減少小麥葉鏽病發生的三個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注意多個品種合理搭配和輪換種植,避免單一品種長期大面積種植,以延緩和防止因病菌新生理小種的出現而造成品種抗病性的退化。

    (2)農業防治 收穫後翻耕滅茬,消滅自生麥苗,減少越夏菌源;適期播種,減少秋苗發病程度,降低病菌越冬基數;善管肥水,提高根系活力,增強植株抗(耐)病力,減輕損失。

    (3)藥劑防治 播前按種子重量0.2%的25%粉鏽寧可溼性粉拌種。植株抽穗前後病葉率≥5%時開始噴施25%粉鏽寧1500~2000倍液2次,隔10天一次,噴勻噴霧!

     

  • 13 # 977070

    三唑類的殺菌劑,大多都能防治鏽病,三唑酮,氟矽唑,己唑醇,烯唑醇等,最好用復配劑,還能兼治其它病害,打一遍藥不容易。再好用的殺菌.殺蟲劑,都不能連續多次使用,否則易產生抗藥性,藥就不管用了,必須幾種配方換著用。我去年小麥四遍殺菌劑,三月噻呋醯胺,四月百菌請.戊唑醇,戊唑醇.脒鮮胺,五月己唑醇。

  • 14 # 才子周先森

    小麥鏽病,是小麥生長期一種主要葉斑病。主要分三種:條鏽病、葉鏽病、稈鏽病,近幾年小麥鏽病以條鏽病發生最多,危害也最重,其次是葉鏽病 ,稈鏽病發生少,危害輕。以豫南小麥為例,小麥條鏽病發生時期是小麥孕穗期(3/4月),而葉鏽病發生時期是在5月份小麥灌漿期。小麥與其它作物不同,群體大,打藥噴霧藥液很難到達下部,而鏽病的發生多是下部葉片開始 ,因此防治小麥鏽病要預防為主,關鍵是打好2次藥,第一次是小麥拔節期,主要預防條鏽,第二次是灌漿初期進行,主要預防葉鏽病。殺菌劑選用上要以長效藥劑為主。如穩騰、吡唑醚菌酯、美甜 。

  • 15 # 人已醉夢難醒

    凡是唑類農藥幾乎都對麥子鏽病有防治效果。

    比如說肟菌酯戊唑醇,可以用30%肟菌酯戊唑醇懸浮劑2000-3000倍液進行防治,效果還是不錯的。

    其他殺菌劑如:氟環唑、氟矽唑、苯醚甲環唑;丙環唑、己唑醇、吡唑醚菌酯。還有三唑酮、戊唑醇等。

  • 16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小麥葉鏽病是小麥鏽病中的一種病害。小麥鏽病屬真菌性病害,俗稱“黃疸病”,包括小麥條鏽病、葉鏽病和稈鏽病。

    葉鏽病:病原物為小麥隱匿柄鏽菌,擔子菌亞門柄鏽菌屬。

    病狀:葉鏽主要為害葉片,葉梢和莖稈上少見。夏孢子堆在葉片上散生,橘紅色,後期生成黑色的冬孢子堆。

    發生特點:

    夏季在自生麥苗上繁殖,成為當地秋苗發病的菌源。冬季在小麥上停止生長,以休眠菌絲體潛伏於麥葉組織內越冬,春季溫度適宜再擴大繁殖為害。秋冬、春夏雨水多,感病品種面積大,菌源量大,鏽病就發生重,反之則輕。

    發病條件:

    適宜鏽病發生的氣候條件是4月至5月上旬高溫多雨、雨露日多。過於稠密、通風透光力差的麥田容易發生。

    防治指標:

    小麥抽穗至乳熟期,普遍率達5%~10%,要及時防治。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選擇種植抗病品種,有條件小麥收穫後及時翻耕滅茬,消滅小麥自生苗,可減少菌源。

    2、藥劑防治。播前拌種,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50克拌種50公斤。或選用三唑醇、戊唑醇、矽噻菌胺、烯唑醇、咯菌腈等殺菌劑,按說明比例拌種。

    大田噴藥防治。早發現早防治,發現發病中心,及時噴藥控制。如果病葉達到5%,最好結合“一噴多防”(農資門店有一噴多防組合配方)進行噴藥防治。

    組合配方推薦:唑醚戊唑醇+聯菊啶蟲脒+蕓薹素內酯+磷酸二氫鉀+氟環唑+苯甲吡唑酯+噻蟲嗪。

    噴施時間在抽穗揚花期,為確保防治效果,可間隔7~10天再噴一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