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第七日硬筆書法

    大家好,首先在這裡我非常榮幸可以有這個機會為你解答這個問題,這讓我感到十分開心,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個問題,一起探討一下吧。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尊心會越來越強的!這是孩子成長的年齡特點.

      家長面對這個問題,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

      建議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的對待別人的批評.其實這就是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明白哭是不能解決問題,應該靜下心來,聽聽別人說的有沒有道理,看看自己做的對不對.讓孩子養成自我反思的能力.這樣,你的孩子才會不斷的進步,面對孩子哭時,家長明確對孩子說明:哭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並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鼓勵和安慰(這樣做,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對的,得到了家長的憐惜)等孩子心情平靜後,再和他說明道理(及自己不理他的道理),這樣,讓孩子真真明白,遇到問題不能用哭的方法來解決.

      

      同時,讓孩子明白,生活中人人都有做錯事的時候,不要怕做錯事,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做錯了!家長在生活中注意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自己做錯事時,要勇敢的對孩子認錯.這樣做並不會降低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會讓孩子更加的尊重你,從你的身上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不然,怎麼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呢?

  • 2 # 小馬哥講堂

    中國有句古話:“好漢做事好漢當。”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要有勇於擔當的責任。而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最佳時期,我們應當抓住這最佳時期,切實培養孩子勇於擔當的責任意識。因此,在教育孩子時,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論有什麼樣的過失,都要勇敢面對,不能逃避和推卸。

  • 3 # 跟王老師學英語

    看到這個話題我感覺很熟悉,因為我的一位同事的兒子也有過類似的經歷。當時那個小男孩動不動就哭,一說就流淚,家長也很不好意思。在單位辭職幾年不見,再次見到那個男孩時,他很陽光很懂禮貌,也很堅強。我當時感覺很驚訝。然後分析了一下同事這幾年的經歷,也和同事溝通了很多才知道男孩為什麼這麼大變化。我簡單分享一下他是怎麼做的吧。

    第一,家長與孩子建立堅固的關係。這一點最重要。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就會在性格某個方面有缺失。所以家長要常常與孩子溝通交流,告訴孩子你們的想法,聊聊他的想法。做這樣的事情一定要選好時間坐下來輕輕鬆鬆的聊天,讓孩子感受到你在乎他,也讓他感受到很安全。不能隨便哪個時間隨便說幾句,否則孩子會感受到隨便的。事實上,對於男孩來說,父親與孩子溝通或許更加重要。

    第二,戶外活動。男孩子天生的習性就有探索和冒險。我的這位朋友常常帶兒子去爬山,跑步,鍛鍊他的意志,同時也給孩子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在途中為孩子加油鼓勵,刻意找機會讓孩子冒險。到了山頂,找一個地方聊天吃東西,這時孩子的幸福感很高的,也會變的自信與堅強了。

    第三,讀書。網上有很多關於教導男孩的書不妨買來學習一下。

    第四,允許孩子犯錯,並鼓勵孩子承擔責任。孩子犯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學習下次不犯錯和承擔這次的後果。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一點要鼓勵與陪伴。

    總結,家長要陪伴與鼓勵。

  • 4 # 破冰築夢

    這篇文章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今天我就結合我之前的那一篇文章來說一說男孩子性格嬌氣處理的辦法。首先我們要知道,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所作所為、所言所語將會影響孩子們的一生。其次,我們也應該知道中國有這麼一種現象。在中國父親一直都是嚴厲的形象,而母親一直都是溫柔的代表。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跟著父親一起,他的性格就會比較偏向于堅強、勇敢。如果一個孩子經常和母親待在一塊兒,因為母親比較溫柔,可能會對孩子比較溺愛,不讓男孩子去吃苦受累,久而久之,男孩子習慣了這些溫柔的對待,可能就會變得比較嬌氣。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從父母入手,一起讓這孩子變得堅強起來。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建議的話,如果家裡麵條件允許,多創造一些機會讓男孩子和父親待在一起,父親一般都具有比較強的冒險精神和很強的實踐性,透過父親的陪伴,父親這個角色的介入能夠讓孩子鍛煉出勇敢、擔當的品質。母親的最大作用就是讓孩子的情感變得細膩化。母親這個角色是溫柔安靜的,但是並不代表母親就沒有辦法讓孩子嬌氣的性格做出改變。恰恰相反,母親能夠從更重要的方面更加強化父親所帶來的效應。就是母親能夠幫助孩子處理在變得勇敢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細節問題。母親能夠及時的發現孩子在改變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異常情況。如果孩子還是在向變得勇敢的方面發展,母親可以聯合父親及時鼓勵。因為鼓勵孩子的話,父親一般都是不擅長的,而母親卻能夠恰到好處地鼓勵孩子做出改變。如果孩子沒有向變得勇敢的方向發展,此時母親可以和孩子談話,在平和的交談中瞭解到孩子的需求,幫助父親及時做出行動改進,從而讓自己的孩子獲得更好的發展。

    總之,家中有慈祥的父親和溫柔的母親,有父親的陪伴,有母親的呵護,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培養孩子是一門藝術。孩子的改變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孩子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與身教,用心的陪伴和耐心的教導。只有父母齊心協力,才能夠養育出見過愛、懂得愛、有底氣,忠於自己內心的孩子。

    希望您的孩子在你們一起的努力下,從嬌氣的小男孩變成一個堅強的男子漢。

  • 5 # 快樂作文李老師

    要平等地對話,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尊重的。其實親子間的很多矛盾都是缺少溝通造成的。馬歇爾盧森堡曾提出“非暴力溝通”的理論,他甚至用這個理論解決了某些地區間的爭端,當我嘗試著用這樣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時,他變得能夠主動傾聽我的想法。

  • 6 # 吾好

    我的孩子就是這樣,從小爸爸不怎麼帶他,跟著我性格有些女孩化,可以讓孩子多去人多的地方,多接觸新的朋友,新的事物。有時候可以放手參加夏令營鍛鍊下。

  • 7 # 奔跑的老高

    我的三條經驗供你參考:1、找一個比他大7到8歲的,相對成熟的大哥哥,讓他們經常相處,會潛移默化帶動他性格的變化;2、假期讓他多參加,能獨立、自理生活一段時間的集體活動,如夏令營;3、培養他運動能力方面的興趣和特長,尤其是一些需要經歷挫折和抗打擊方面的,如跆拳道、攀巖、輪滑等等!總之,性格不單止靠教育,也要多經歷!

  • 8 # 小狼孩558

    自尊心強不是一件壞事,人是社會群居動物,在社會上行走,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世界,否則受一點挫折就會挫傷智慧的心靈,要多磨鍊自己的強大內心世界,吃虧不一定是壞處,要學會從逆境中生長,才能與社會融為共同體。

  • 9 # 美洋洋英語

    這樣性格的孩子其實是虛榮心作祟!該如何引導他,其實要從家長身上開始找原因。我從教多年的經驗是:孩子身上所有的優點都是家長給的!(家長們都喜歡聽這句話)孩子身上所有的缺點都是家長給的!(家長們都不喜歡聽這句話)作為家長,要善於和敢於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不要讓孩子學會我們的不好的地方。我一個男同學開車送我去車站,途中和我聊到他女兒,我沒見過他女兒,聽他說了一會,我就說他女兒虛榮心很強,他思考了一下就承認了,問我該如何解決?此時剛好到了車站,他在停車場停下車,停車場裡有很多車,車位很窄,他那邊的車門不好開啟,他就連忙掩飾著說:我是為了讓你好下車呢!我馬上就對他說:你看,這就是你女兒虛榮的原因!他立馬就陷入了沉思,說要回去好好反省。你看,你只是覺得兒子嬌氣,自尊心強,都不願意說他是有虛榮心,其實也是因為虛榮心呢!你改了毛病,孩子就沒了毛病了。

  • 10 # 搏理數理化之巔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很強,那麼家長一般也都是自尊心極強的人。家長自己爭強好勝、追求完美,不僅會同化孩子,而且常會這樣去要求孩子。所以,要培養孩子健康的自尊心,防止自尊心太強的情況,家長就要先改正自己,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面對孩子,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表揚應具有針對性,對孩子真正付出努力的事情才給以表揚。

    過多的表揚會讓真正值得表揚的事情變得豪無意義。而且如果父母總告訴孩子他有多聰明多能幹,他可能會因害怕面對失敗與挑戰而放棄繼續努力,因為他會想如果自己不能掌握這個新東西,就證明自己其實並沒有大家說的那麼聰明。對於孩子力所能及又微不足道的日常事務,如吃完自己的早餐、用蠟筆隨便畫了條線等,我們完全沒必要給以表揚。如果孩子跑來邀功時,我們可以用一些客觀的中性詞,如“還不錯”、“挺有趣”等來評價。只有當孩子真正付出了努力去做的事情,如孩子透過自己的反覆嘗試把拼圖拼好了,我們才要刻意表揚他,以強調孩子在這過程中付出的努力。

    客觀分析 建立“人人有長處”的理念 生活中要用“每個人都很特別,每個人都不同,每個人身上都有各自的長處”這樣的理念來引導孩子,告訴孩子,優秀有很多種表現方式。

    ◎比較要客觀、平等,不能當著孩子的面過多凸顯其他孩子的優點。

    有些家長為了激勵孩子上進,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其他孩子的優點進行比較;有些家長出於客套,常當著孩子的面誇獎別的孩子;也有些家長因為謙虛,故意貶低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他自己的優缺點,過多地凸顯其他孩子的優點是不客觀、不平等的,非常不利於孩子的自尊心健康發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儘量避免以上情形的發生。為激勵孩子,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進行縱向比較,即拿孩子的現在和過去進行比較,如:“今天畫畫時很專心,表現比昨天棒。”“今天猜謎語雖然沒猜對,但是卻沒像昨天那樣發脾氣,而且高興地去請教爸爸。”這樣既能夠激勵孩子,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又不會讓孩子為顧及面子、滿足虛榮心而盲目自尊。

    ◎用心傾聽 挫折時給予陪伴

    當孩子受挫時,家長不要盲目指責和逼迫孩子,一般來說,自尊心強的孩子承受打擊和挫折的能力相對較弱,這時家長要“用心”傾聽孩子的聲音,不要急於給出建議與指導,最好先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的情緒,給孩子建設性的努力方向,平撫好孩子的情緒。

    ◎調整心態 適當冷處理

    當孩子的自尊心受挫時,家長不必迅速反應,因為家長的敏感會強化孩子的自尊感。不妨採取“冷處理”,不給予特別的關注,讓孩子慢慢消化自己的情緒,這樣孩子慢慢就知道自己要承擔情緒的後果,悟到事情不像想像的那樣,從而將自尊心迴歸到正常狀態,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管理情緒的能力。

    ◎避免過度保護,讓孩子適當感受受挫後的滋味。

    很多孩子的自尊心過強都是由於父母努力“保護”孩子免受失敗的“折磨”,甚至為孩子護短、護錯、護醜、護“利”造成。其實,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問題,適當地感受下失敗、不如意後更有利於孩子自尊心的健康發展。比如,在和孩子玩競爭遊戲時,我們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虛榮心而故意輸給孩子,應讓他嚐嚐失敗的滋味;當孩子做錯事後拒絕接受批評並大發脾氣時,我們不妨試試“暫時隔離法”或“自然結果懲罰法”,讓孩子體驗受懲罰的感覺;等等。總之,該批評的還得批評,該讓孩子承擔的責任得讓他承認,否則錯誤就可能一直存在,最終受害的還是孩子。

    ◎牢記教育要素,讓自尊心強的孩子更合作

    孩子過強的自尊心不是短時期內形成的,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自尊心也不可能立刻實現的。如果家長忍受不了孩子的行為表現,一時心急,企圖透過壓制的方法削弱孩子過強的自尊心,目的不但難以實現,相反,還會使孩子從自尊心過強走向自尊心不足。循序漸進地改變以前的教養態度,並瞭解和掌握面對自尊心過強孩子的技巧,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合作。

    ◎用溫和的語氣表達大人的願望,不簡單粗暴地對待

    面對孩子的錯誤,如果家長情緒激動,用尖銳激烈的語言進行批評,那麼,即使孩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也會因為家長過激的反應而故意與父母對峙。所以,我們要用冷靜的態度對待孩子出現的問題,用溫和的語氣表達希望孩子實現的目標,給自尊心太強的孩子一個臺階,讓他自己自願地一步步走下來。

    ◎多元評價 平衡表揚與批評

    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務,家長無需刻意表揚。在表揚時,要對事不對人,強調孩子在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而不是結果。對於批評,不能對孩子進行貶損,應當指出需要改進的具體方面,提供有建設性的意見。

    ◎根據不同的情形,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式

    自尊心強的孩子不願意接受批評教育,但是教育孩子並幫助他改正錯誤卻是必然的,所以要求家長要講究策略。面對可預見性的錯誤,我們可進行建議性引導,即提出不同的行為方案,並告訴孩子每個方案可能產生的結果,讓孩子自己抉擇;在有很多人在場的情況下,可採用暗示性教育法,即利用“對比”、“類比”、“聯絡”等方法予以暗示,讓孩子知道大人希望什麼,不希望什麼,以啟發引導孩子應該怎麼做;在孩子情緒激動,對父母有逆反心理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請人代理批評,即請在孩子心目中有威望、受尊重、信得過的人對孩子的錯誤進行批評指正,等等。孩子性格特點不同,場合不同,採取的教育方式也要有變化。

    ◎顧及場合,把握最佳教育時機

    自尊心強的孩子會更在乎自己的表現、他人的評價,對於有傷自尊的行為反應也更激烈。因此,家長應冷靜對待,注意場合,多采取單獨引導、正面教育的方法。比如,孩子在聚餐的飯桌上搗亂,家長可趁孩子上洗手間的機會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而不是當著眾人的面教育他;去別人家做客,孩子玩完玩具後不及時收拾,家長可先表揚孩子的某一行為(如主動去洗手),並當孩子因受到表揚而情緒愉悅時,向孩子提出改正不及時收拾玩具的要求,這樣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只有顧及場合,找準適合的教育時機,教育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11 # 井蛙妹妹

    [玫瑰][玫瑰][玫瑰]

    你應該聽過“trouble two”了——孩子大概在2~3歲,會出現的一個劇烈的性情變化時期。會出現你說的,嬌氣,易怒,愛哭。就像我們小時候的青春叛逆期。

    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去看待這個世界的,這是孩子構建“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環節,本身沒什麼不對。

    家長需要做的,只是幫助孩子認識到自我和他人之間需要形成一種平衡,教育孩子學會理解和尊重,學會用“正常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需求,不能亂扔東西、不能大喊大叫,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堅持,哪些事情必須放手。

    知道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一種無形的“邊界”,平時大家可以對他容忍,但如果越界突破了極限,就一定要遭受懲罰……

    要達到上述目標,其實最關鍵的環節,就是家長要進行自我改變和自我突破。

    ~~~~~~

    現在的大多數家長,在“愛”和“尊重孩子”方面做的已經很不錯了,比如我在您的描述中,就沒有看到暴力行為,這很好。

    所以自我改變的方向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勇於突破自己的懦弱,敢於設定規矩、對孩子的出格行為建章立制,明確越界的懲罰手段,並且堅決執行。

    ~~~~~~

    注意,真正“愛的教育”絕不是放縱和無原則,沒有約束的教育就是沒有“愛”的教育,那是“怨恨”的教育,甚至是“罪惡”的教育。

    因為愛和尊重不只是要孩子學會愛自己,同時也要學會關愛和尊重他人,至少能夠收束自己行為,不對他人造成影響和傷害。

    如果完全以自己的喜樂為準,甚至為了自己的“慾望”得到滿足,傷害和犧牲他人也無所謂,如果孩子已經這個樣子了還不出手干預,您到底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長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所以現在的家長,多數都會糾結這樣一個問題,既不想遏制孩子的天性,當發現孩子的異常狀態時,又束手無策,不知道到底是該管還是不該管,to 管 or not to 管?這是一個問題。

    如果需要干預的話,又應該干預到什麼程度?

    透過上面的講解,答案應該很明確了,那就是不光要管,而且要從小管,儘早管,管的有理、有力、有節,既不扼殺孩子天性,又能幫助她們學會自我約束,學會愛和包容。

    ~~~~~~~

    人的大腦成長髮育的過程是很奇特的,每一個習慣和性格的養成,都伴隨著大腦中某些“神經鏈路”的連線和形成,這是有“視窗期”的。

    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把貓的眼睛從一出生就矇住,不見一點兒光亮,後來開啟包眼布時,發現小貓竟然永久性的失明瞭!

    要知道它的神經系統和眼睛功能都是沒問題的,為什麼會失明呢?就是因為大腦錯過了對視覺進行“分割槽”和連結的視窗期,把本來用於視覺的腦反射區,用於其他的地方了。

    因此,視窗期是很關鍵的,錯過了這個“視窗期”,大腦就會形成比較穩定的迴路,比如善良的孩子一生都善良,正直的孩子一生都直率,怨恨心重的孩子直到後來犯罪被槍斃的那一刻依然充滿怨氣、不知悔改……這就是大腦看待和處理問題的方式已經固化了。

    除非碰到某種奇遇,比如電視劇《了凡的故事》中的少年袁黃,因得到了雲谷禪師的開示,而令人生的軌跡發生了劇變。

    但不是所有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奇遇,都有機會親近佛法和世外高人。但即使如此,我們也不希望孩子的人生就此沉淪下去,所以,“關鍵時期”的引導還是很重要的。

    而孩子性格形成的“視窗期”,正是這個情感劇烈變化的時期——“trouble two”,中國古人講的三歲看老,說的也是這個道理,過了這個時期,人的某些脾性方面的東西,就基本固化了……

    所以,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我關注的不是她能學多少東西,而是正直和善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最頹的時候怎樣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