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精選藝術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首先是去查了下梵高所有作品集,確實沒有找到這張作品,但是8號大陸上映電影 至愛梵高裡面卻又出現了這張作品。

    看完電影我有認真看了至梵高的劇照,其實這部電影復活了梵高多數作品如《星空》《向日葵》《烏鴉群飛的麥田》《夜間咖啡館》等等,但是還是加了許多按梵高風格從新定義創作出來的作品按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就是這部作品並不完全是梵高的原作,多數原作還會進行修稿,達到觀看電影的模式進行欣賞。

    所以說這張不是梵高的作品。

  • 2 # 樂物志

    藝嶼|做一顆藝術的種子……

    在Auvers的時候,梵高在Arthur Ravoux的旅館租了一個房間,畫了房東十六歲的女兒。

    梵高寫給弟弟信裡說:“上週我畫了一位十六歲左右的女孩肖像畫,在藍色的背景下,我所住的旅館老闆的女兒……”。

    經過一番尋找,這是梵高1890年在Auvers畫的《阿德琳•拉芙肖像畫》( Portrait of Adeline Ravoux ),因被私人購買所有網上資料較少。

    推薦給你一個app可以看梵高博物館的畫(私)

    原畫(就是這三幅)

    電影截圖官網

    好了,就這麼多了。希望有幫到你哦……

  • 3 # 新皮質姑娘

    根據梵高博物館的官方介紹,梵高1890年在奧維爾時期,確實畫了一副名為《阿德琳•拉芙肖像畫》,後被私人收藏。Vincent van Gogh: Portrait of Adeline Ravoux (Auvers, June 1890)

    關於Adeline Ravoux 的Wiki百科上也能找到相關描述:

    原畫如下:

  • 4 # 畫家王衍成

    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是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的後印象派繪畫以其粗獷的美、感性的真和大膽的用色而聞名,對二十世紀的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梵高最著名的10幅畫作。

    1.星空

    對梵高來說,色彩的運用一直都很重要,獨特的是,梵高並沒有把星星描繪成單一的光點,而是把它們畫上巨大的光環,並將整個夜幕描繪成一大片旋轉的氣流。他獨特、濃厚的筆觸,創造了一種不現實的風景,卻有一種攝人心魄的美。

    2.鳶尾花

    梵高創作這件作品時,已經住進精神病療養院。在情緒穩定的時候,梵高會拿起畫筆,把眼前的景物描繪在畫布上。梵高說:畫畫能讓他保持清醒,推遲精神錯亂的發作。《鳶尾花》令人驚訝地感受到一種寧靜,不像梵高許多其他作品那樣具有高度張力。這張畫,以一兩個白色的鳶尾花為特徵,生動地搖曳在眾多藍色的鳶尾花中。梵高以強烈的色彩勾勒出這些花的輪廓,增添了一種迷人的風韻。

    3.吃土豆的人

    這是梵高早期作品中最出名的一幅,畫中描繪的是質樸的鄉村生活場景,農民透過辛苦的勞動只換來一頓飢不果腹的晚餐。梵高對自己的這幅畫非常滿意,即使在畫作完成兩年後,他仍然覺得這是他畫出的最好作品,所以當他的朋友批評這幅畫時,他非常傷心。

    4.奧維爾的教堂

    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梵高生活在巴黎郊區的奧維爾小鎮。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周裡,梵高似乎流露出了對他周圍生活環境的眷戀之情,於是完成了這張造型變異、用色充滿活力、筆觸急促的畫作。

    5.向日葵

    梵高愛畫靜物畫,他創作的《向日葵》系列以描繪花卉的自然美和鮮豔的色彩而聞名。1987年,梵高的一幅《向日葵》以近4000萬美元的價格由一名日本買家收藏,讓世人震驚。

    6.阿爾的臥室

    這幅卡通風格的臥室畫因其展示的質樸和純真而引人入勝。這間臥室是梵高在法國南部小鎮阿爾的落腳處。他一共畫了三個版本,畫面上有一些細微的差別,例如牆上掛的肖像畫不同。

    7.頭纏繃帶的自畫像

    梵高與好朋友高更發生爭執後,用剃鬚刀割掉了自己的左耳,並把割下的左耳送給一個名叫瑞秋的妓女。事後,梵高畫了兩幅頭纏繃帶的自畫像,這是其中一幅,另外一幅梵高還叼著菸斗。

    8.加歇醫生

    加歇醫生是梵高在奧維爾生活時的主治大夫,這幅肖像畫是梵高去世前一個月完成的。一共有兩個版本。1990年,第一版本的《加歇醫生》被一位日本藏家以8250萬美元的拍價收藏,成為有史以來拍賣會成交價最高的作品,並高居這個榜單十餘年。第二版本的《加歇醫生》收藏在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造型、用色與這幅相同,但筆觸非常不一樣。

    9.星夜下的咖啡館

    這幅畫是梵高第一次嘗試畫星空,後來,他在《星空》作品中重複了這個畫法。有趣的是,梵高1888年9月畫面上的場景,至今仍儲存完好,除了變成現代的燈光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如今,這家咖啡館被稱為梵高咖啡館。

    10.戴草帽的自畫像

    梵高一生中畫過很多自畫像,他說他是故意買了一面質量很好的鏡子,因為他沒錢請模特。這幅畫旋轉的筆觸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梵高後期繪畫的標誌性特徵。

  • 5 # 輕塵墨跡00708

    梵高荷蘭籍印象派畫家。出生於1853年荷蘭鄉村津德爾特的一個新牧師家庭。早年的他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後來投身於繪畫、先專注繪畫山水畫、由於受荷蘭與法國寫實派主義的影響、成就為印象派畫家。他著名作品有《吃土豆的人》《向日葵系列》《星月夜》《自畫像系列》等等作品相當有名作品……

  • 6 # 安寧hy

    梵高的代表作有以下這些:

    1.《吃馬鈴薯的人》

    2.《兩棵絲柏樹》

    3.聖雷米時期的《自畫像》

    4.《有烏鴉的麥田》

    5.《割草的少年》

    6.《煤礦的婦女們》

    7.《靜物:開啟的聖經》

    8.<街上的成排房屋》

    9.《手拿康乃馨的女人》

    10.《馬車透過的吊橋》

    11.《夕陽下的播種者》

    12.《抱著頭的老人》

    13.《悲哀》

    14.《向日葵》

    15.《星夜》

    16.《夜間咖啡館—室內景》

    17.《夜間咖啡館—外景》

    18.《梵高的臥室》

    19.《阿爾之婦女吉努夫人》、《耳朵綁著繃帶叼菸斗的自畫像》

    20.《紅色葡萄圓》

    21.《向日葵》

    22.《有烏鴉的麥田》

    23.《阿爾及利亞計程車兵》(半身像)

    24.《高更的椅子》

    25.《日本情趣:梅花(模仿廣重)》

    26.《日本情趣:花魁(模仿英泉)》

    27.《梵高的臥室》

    28.《海濱的漁船》

    29.《自畫像》

    30.《開花的巴旦杏樹枝》

    31.《生養紫色鳶尾花的花瓶》

    32.《鈴鼓咖啡館的婦女》

    33.《梵高的椅子》

  • 7 # 河洛數

    《夜間咖館》(TheNightCafeinthePlaceLamartineinArles),

    1888年,收藏於耶魯大學美術館

    《絲柏樹》(Cypresses),

    1889年,收藏於大都會博物館

    《鳶尾花》(Irises),

    1889年,收藏加州保羅蓋茨美術館

    《夜晚露天咖啡座》(CafeTerraceatNight),1888年,收藏於科倫-米勒博物館

    《向日葵》(VasewithTwelveSunflowers),1888年,收藏於德國慕尼黑美術館

    《星夜》(TheStarryNight),

    1889年,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 8 # 艾米咕嚕

    1.《吃馬鈴薯的人》 2.《兩棵絲柏樹》 3.聖雷米時期的《自畫像》 4.《有烏鴉的麥田》 5.《割草的少年》 6.《煤礦的婦女們》 7.《靜物:開啟的聖經》 8.《街上的成排房屋》 9.《手拿康乃馨的女人》 10.《馬車透過的吊橋》 11.《夕陽下的播種者》 12.《抱著頭的老人》 13.《悲哀》 14.《向日葵》 15.《星夜》 16.《夜間咖啡館—室內景》 17.《夜間咖啡館—外景》 18.《梵高的臥室》 19.《阿爾之婦女吉努夫人》、《耳朵綁著繃帶叼菸斗的自畫像》 20.《紅色葡萄圓》 21.《有烏鴉的麥田》 22.《阿爾及利亞計程車兵》(半身像) 23.《高更的椅子》 24.《日本情趣:梅花(模仿廣重)》 25.《日本情趣:花魁(模仿英泉)》 26.《海濱的漁船》 27.《自畫像》 28.《開花的巴旦杏樹枝》 29.《生養紫色鳶尾花的花瓶》 30.《鈴鼓咖啡館的婦女》 31.《梵高的椅子》 32.《野生植物》

  • 9 # 默默看藝術

    說起梵高這位藝術界的超級大IP,相信大家都絕不陌生。

    一說到梵高的代表,我們總是會想起他燦爛明亮的《向日葵》,旋轉流動的《星月夜》,還有壓抑沉鬱的《田裡的烏鴉》。

    相信這些大家都看膩了吧,今天,默默就和大家來說說,大家並不那麼熟悉的,梵高代表畫作。

    我是默默,持續分享有趣、有料的作品,喜歡的話就關注我吧!《杏花》

    《杏花》是梵高送給弟弟提奧,新出生孩子的禮物。和梵高以往的作品不一樣,《杏花》整幅畫,看著非常寧靜、平和,這種明亮澄淨的感覺,在梵高的作品中並不多見。

    在一片純粹、明亮的藍色背景下,一樹盛開的瑩白色杏花,恣意地舒展。從《杏花》這幅非常溫暖的畫面中,可以看到,梵高對於弟弟孩子的美好祝福。

    文字、畫面,是人內心最真實的表達。有人說梵高是個不折不扣的怪人,但他也有柔情的一面,梵高這幅《杏花》中,你就能清晰的感受到他內心溫柔的一面。

    《鳶尾花》

    這是非常有梵高個人特色的一幅畫,濃郁強烈的藍色鳶尾花,極富動感韻律的花葉,紅棕色的土地,單純的植物花卉,在梵高的畫中,總是能產生一種令人迷炫的、不可思議的動感。

    就像凡高的《星月夜》、《星空下的絲柏》那些作品一樣。

    《鳶尾花》是梵高割下耳朵後,在聖雷米精神病院時期創作的作品,反映了那個時候梵高的精神狀態,這是他內心深沉的表達。

    《吃土豆的人》

    《吃土豆的人》是梵高早期的代表作。

    在一間老舊的房子裡,昏暗的燈光下,辛勤勞作整日天的一家人圍坐著餐桌,一起吃土豆的情景。這幅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畫中人物們的手部,這是梵高要刻意傳達的細節,他將農民年復一年,辛勞操持生活、粗糙厚實的手,進行著重描繪。

    梵高在早年時,曾到比利時的礦區傳教,梵高善良而樸實,將自己的所有東西,都無私分享給窮人們,他自己住的地方,不算富足的麵包和咖啡,梵高還照顧生病的窮人,跟著人們一起去工作勞動。

    這段傳教的經歷,深深影響了梵高早期的繪畫風格,他早期的繪畫作品,大多數題材都是以普通勞苦的農民們,做為主要題材,畫面色調也大多是暗沉、壓抑的。

    在觀看梵高的作品時,總是能被他的作品,輕易的觸動。

    梵高那純粹、熱烈的感情,明豔、惑人的色彩,彷彿有生命般的筆觸,構成了極其抓人眼球的畫面效果。

    你喜歡梵高的哪幅畫呢?

    我是默默,愛藝術,持續分享有趣有料的精彩作品~

  • 10 # 跪射俑

    https://m.toutiaocdn.com/group/6632077066185474568/?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70620882&req_id=20191009193441010011048217070FBAF6&group_id=6632077066185474568

    登入上述網頁,欣賞梵高最著名的34張油畫。

  • 11 # 騎驢去高考

    凡高估計是古今中外為了藝術而藝術的第一人!人們帶著極大的興趣撇開他的作品而觀看他的生活,總是情不自禁地覺得他小丑般的逗,還要忍不住笑出聲來。要是凡高先生看到這種狀況,估計都能氣死,"這,這都哪跟哪啊!"

    古今中外,凡高估計是最有童真的藝術家,不對,是最有童真的人!一個童年的心靈裝到一個成年的身體裡,那麼他的一舉一動實在是太好笑了,拋開人們姦淫狎褻的心裡,他依然是很好笑!他那近乎病態的舉止,讓人們吐出眼珠子觀看,繼而大笑起來:他怎麼會有那麼幼稚的想法,而且還那麼當真!你如果有這樣一個親戚,你都會覺得丟人!

    一個極度渴求溫暖的人,他心裡才會時刻裝滿溫暖,所以凡高筆下的

    世界才會那麼夢幻,那麼模糊但又讓人感動,觸動人的心靈,彷彿他自己在自己的心靈上散步,有無窮無盡的歡樂環繞著自己,那是一個和冰冷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只有在凡高的畫作裡,我才能感受到抽象派的魅力,而不是覺得他們在故意譁眾取寵!

    凡高的《臥室》就是一幅令我十分喜歡的作品,我第一眼看到就覺得一股溫暖的熱流在我心中慢慢擴散,讓我一下子感受到臥室的溫馨,彷彿自己的心走入了那個小房間,想在裡面愉快地生活,進而想到它的主人,那一定是一個很講究生活的人,他一定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令心情陶醉,彷彿自己的身體貼著鵝暖絨一般。

    凡高還有一幅油畫畫的是一對割麥後的夫婦,他們疲憊地在麥稈上睡著了。這幅畫我是最近才看到,卻把我迷住了,這麼寧靜而溫暖的畫面,總能一下子抓住觀者的眼睛,讓他們的情感激盪起來。大家都說凡高是熱愛生活的,這話一點沒錯!

    凡高的作品有著無與倫比的魅力,在它孤寂的歲月裡,它的主人享受不到它的榮耀,但是他卻執著地熱愛生活,面對那些傷害他的人,他只是躲避,但從來不知道仇恨是什麼!

  • 12 # 畫小坤

    說起世界知名的偉大畫家、藝術家,梵高一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不僅因為他極具張力的作品傳世至今,還因為他本身就十分“特別”。他一生顛沛流離,卻創造了許多震撼人心的畫作。代表作有《食土豆者》、《星夜》、《向日葵》、《塞納河濱》、《有烏鴉的麥田》等。

    他的全名是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3.30-1890.7.29),去世時年僅37歲,也算是英年早逝。他與高更、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的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他說過:“在我的生活與繪畫中,我可以不要上帝,但是像我這樣的笨人,卻不能沒有比我偉大的某種東西,它是我的生命——創造的力量。”

    1853年,梵高出生於荷蘭鄉村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早期因為表達內心的悲痛,曾割斷了自己的耳朵。梵高早年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他充滿幻想、愛走極端,在生活中屢遭挫折,最後投身繪畫。梵高自1880年開始學習繪畫,1886年,他來到巴黎,結識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包括埃米爾·貝爾納、保羅·西涅克和保羅·高更等人。與此同時,梵高接觸到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充套件使其畫風鉅變,開始由早期的沉悶、昏暗,而變得簡潔、明亮、色彩強烈。

    梵高的早期作品受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畫派影響,不久後他厭倦了巴黎的生活,在1888年來到法國南部小鎮阿爾勒,那時的他已經擺脫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響,走到了與之背道而馳的境地。

    此後,梵高的瘋病(有人記載是“癲癇病”)時常發作,但神志清醒時他仍然堅持作畫。1890年,傳說他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也有人說他不是自殺,而是在麥田被人槍殺。不管哪種說法是真的,似乎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顆天才之星的過早隕落,讓後人遺憾唏噓,絢爛的作品、悲慘的結局,是後人對梵高最常用的評價。

    這位脾氣古怪又有些神經質的藝術家,在其短暫一生中留下了大量不朽的作品。他的《星夜》和《向日葵》可謂家喻戶曉。他曾說:“作畫我並不謀求準確,我要更有力地表現我自己”,梵高不是為了畫畫而畫畫,也不是為了藝術而藝術,他的創作是心靈的表現,他是用畫畫更徹底地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向周遭吶喊,與命運鬥爭。

    他不侷限於客觀物象的再現,而注重表現對事物的感受。對他來說,萬事萬物皆具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和麵容都該是生動的、豐富的。為了能更充分地表達內在情感,梵高探索出一種所謂表現主義的繪畫語言。他認為:“顏色不是要達到區域性的真實,而是要啟示某種激情。”我們可以看到,在他的不少作品中,濃重響亮的色彩對比往往達到極限。而他那富於激情的旋轉、躍動的筆觸,則使他的麥田、柏樹、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騰、顫動,震撼觀者的心靈。

    亨利·福西隆在論述凡高時說道:“他是他時代中最熱情和最抒情的畫家。”,畢加索也說過:“如果他不瘋,就是我們中最出色的。”

    奧夫沙羅夫編《梵高論》中有這樣的描述:“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種神秘的昇華,他希望將它捕捉。這一切對他意味著是一個充滿狂熱和甜蜜的謎,他希望他的藝術能將其吞沒一切的熱情傳達給人類”。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梵高的作品並不被世人所接受,直到十九世紀末,世界正進行著一次空前的革新,人們的思想也有了很大轉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大提高。而過去相對於印象派較為超前的梵高,此時正適應了人們的審美需求。

    梵高的很多畫作以藍色為背景,讓人感到深沉與憂鬱在流淌,但是他用自己獨特的線條和色塊又穿插了一種抒情與肆意的生命的活力。梵高一生畫過很多向日葵,當然不止向日葵,其他很多作品,都充滿了感情與靈魂。

    最後,用一句梵高的話來結束吧:我總是全力以赴地畫畫,因為我的最大願望是創造美的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人借錢故意不還,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