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豫鄉風情

    早春小麥及中後期田間管理:

    ①追肥。全生長期共兩次施肥,第一次播種前深耕施底肥(氮磷鉀三元複合肥50公斤),第二次為開春追肥(尿素20公斤)。

    ②灌溉。早春要為麥田澆返青水。以後灌溉間隔為10天右,視墒情而定。

    ⑨冶蚜蟲。中後期易出現蚜蟲,可噴灑吡蟲啉稀釋溶液。

    ⑩白粉病。中後期易發生白粉病,可噴灑粉鏽寧稀釋溶液。

    以上便是麥田的春季及中後期管理。

  • 2 # 老胡說三農

    |春天來了,如何對小麥進行田間管理?

    春天來了,冬小麥已經開始返青並起身拔節,這時候,應該加強小麥的田間管理工作,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實現穩穗增粒的目標。

    因地域差別,各地小麥的苗情、土壤墒情和氣候特點各異,不過,都必須遵循“因地因苗、分類管理,控旺促壯、促弱轉壯,節肥增效、綠色防控,穩穗增粒、抗逆保豐”的技術路徑,強化各項技術措施落實,夯實夏糧豐收的基礎。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下面我們就說說這個事兒。

    1、及時清溝理墒,排水降漬

    俗話說“尺苗怕寸水”,小麥返青拔節時,最害怕水淹。如果遭受漬害,不但會嚴重影響根系發育,而且也易加快小麥紋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發病和傳播,不利於小麥葉片的光合作用。如果遭受連陰雨,切實做到雨止田幹。

    2、適度控制旺長,防止倒伏

    小麥倒伏雖表現在生長的後期,但防禦措施卻要落實在前、中期,如果不提前做好防範措施,一旦到後期發生倒伏就回天無術了。所以,對於植株群體過大、有倒伏風險的旺長田,應嚴格控制群體株數發展。一是不能施用返青肥;二是要在拔節前進行麥田鎮壓,對於旺苗要重壓,可每隔10天左右鎮壓一次,連續鎮壓2~3次。但在小麥拔節之後就不能鎮壓了。三是適度化控。化控應在拔節之前進行,時間一般在3月10日之前。化控可用矮壯豐、矮苗壯或多效唑、烯效唑等進行葉面噴施,但需要注意的是:化控要掌握“度”,適宜輕控,劑量掌握在產品推薦劑量的下限為宜,這樣,既可以達到控旺防倒的目標,又不至於產生負面效應。

    3、適時科學化除,防止病蟲草害發生

    雜草過多的田塊,要根據不同草相的特點在拔節之前及時進行化學除草,嚴格控制雜草都危害;如果草害不太嚴重,可手工拔除。加強小麥紋枯病、白粉病、赤黴病等的防治工作。在發生蟲害的初期要主動用藥,可採用一噴多防的方法,保粒增重。

    4、分類因苗制宜,施好拔節孕穗肥

    施好拔節孕穗肥是春季小麥高效田管的關鍵措施之一。在開春時要及時查苗,對返青時群體過小(群體莖櫱數小於40萬/畝)、穗數可能不足的三類苗和脫力落黃麥田,要及早施用拔節肥,以促進弱苗轉為壯苗,爭取足穗。一般畝施三元高效複合肥(N、P2O5、K2O各15%)16~20公斤及尿素6~8公斤,這樣,能夠有利於培育小麥大穗。對於小麥群體過大,葉色未正常褪淡的麥田,拔節肥的施用時間,應適當推遲,切實做到葉色不褪淡不施肥,並適當減少氮肥的施用量,增加鉀肥的施用量。

    5、預防“倒春寒”凍害,及時補救

    小麥拔節後抗寒能力回急劇下降,在“倒春寒”來臨之前,如果土壤墒情不足,應及時灌溉,這樣可有效預防或減輕凍害的發生。一旦發生凍害,要增施尿素,這樣,可以促使“動搖”分櫱和後發生的高節位分櫱成穗,以最大限度地挽回產量損失。

    小麥的春季管理,也是一門科學。一般情況下,只要依照以上方法去做,就能做好小麥的春季管理工作。

  • 3 # 西西說車xx

    春天來了,對冬小麥的田間管理在我們那邊是這樣做的。

    1、小麥施肥每畝地施尿素20斤左右,如果播種小麥時底肥施的足,開春也有不在施肥的。

    2、如果冬天雨雪下的少,到了春天給小麥施完肥後就該澆水了。我們這裡都是在小麥拔節前一個月把水澆完。

    3、除草防治病蟲害,從前沒有除草劑在小麥拔節之前要進行鋤草。噴灑防治病蟲害的農藥。而現在是打完防治病蟲害的農藥,過一星期後再噴灑除草劑。

    春天來了我們要做好小麥的田間管理,對小麥病蟲害的發生要嚴格把控,確保小麥苗全苗旺。讓小麥保質保量增產增收。

  • 4 # 寶雞老實人

    轉眼已到了三月上旬了,正是我們家鄉對小麥田間管理的重要時期(1)小麥十一月份沒有打除草劑的,如果現在地裡有雜草多的,有節節麥和野燕麥的現在馬上抓緊時間徹底性的打一次除小麥除草劑藥,還有除節節麥和野燕麥藥。(2)從今年我們當地麥田的墒情來看,麥田還是缺水的,因為從十月份種麥到現在三月多了老天爺還沒有下一次透雨,所以麥田要抓緊澆灌或噴灌一次水為小麥豐產打好基礎。(3)小麥返青期至拔節期,要預防好病害和蟲害,還更要預防"倒春寒”霜凍的發生。(4)小麥返青期至拔節期不要盲目地上過量的肥料,如氮肥重,及容易發生小麥晚期至收穫時的倒伏而造成不必要的減產和損失,所以可以噴磷酸二氫鉀含有鉀肥和少量的能刺激和調控小麥生長的調節素的微量肥料和藥等,以促進小麥的健康生長。以上幾點是我對今年春季小麥管理的觀點和看法,希望大家關注和評論。

  • 5 # 鄂東三農

    春天來了,如何對小麥進行田間管理?春天來了,氣溫回升,春雨又多了起來,小麥開始返青撥節。這時,小麥就要開始進入春季田間管理。第一,春天來了,要趕緊追施返青肥。農村俗話說“春打六九頭”,立春節在六九的頭一天,離出九九天大約還有一個月。這個月是小麥追施返青肥的黃金時間。過了九九天,就不宜追施小麥返青肥,否則就會引起小麥旺長,影響成熟期,會推遲成熟,到收穫時,小麥還是帶青色。所以,返青肥必須在九九天內追施下去,否則追肥太遲,影響收穫。第二,要注意排水排漬。春天春雨綿綿,小麥最怕田間積水,影響根部生長,甚至導致爛根現象。在春雨綿綿不斷的季節裡,小麥要修通田間排水系統,排放積水,對麥苗進行濾水排漬,減少小麥因雨水帶來的不良影響,避免麥病的發生。第三,小麥病蟲害的防治。小麥春季最容易發生的病害有赤黴病,葉鏽病、杆鏽病、條紋病和小麥蚜蟲等等病蟲害。可以使用粉鏽寧、葉枯寧、代森錳鋅、甲基託布津、三唑酮、溴氰菊酯等等藥劑進行防治,減輕對小麥的危害。總之,小麥春天重點做好追施返青肥,修通排水溝,清排積水,防治小麥病蟲害,減輕病蟲害對小麥的危害,促進小麥生長,提高產量。【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 6 # 向上農科

    年後開春,氣溫回升,正是小麥開始返青的時期,這段時間應加強管理,為小麥順利起身拔節做好充分工作。

    1及時澆灌返青水,防治小麥乾旱,有助於小麥快速提苗,根系萌動。

    2追施返青肥,如尿素,鈣肥等。補充返青期的營養,生根,發葉。

    3返青期病害的預防與治療。如紋枯病,根腐病,莖基腐病,黃化、病毒病等。及時噴施藥劑,如小麥治病增產套餐類的。

  • 7 # AA李彪15029914488

    春天來了,對冬小麥的田間管理在我們這裡是這樣做的。

    一,小麥施肥每畝地施尿素20斤左右,如果播種時底肥足的,開春就不用在施肥了。

    二,如果冬天雨雪下的少,到春天給小麥施完肥後就該澆水。

    三,除草防止病蟲害,從前沒有除草劑在小麥拔節之前要進行鋤草,噴灑防治病蟲害的農藥,而現在是打完防止病蟲害的農藥後,過一個星期後再噴灑除草劑。

    四,春天來了我們要做好小麥的田間管理,對小麥的病蟲害要嚴格把控管理,確保小麥苗全苗,讓小麥保質量增產增收。

  • 8 # 農作物農技110

    當前即進入立春,小麥進入快速生長階段,對於小麥來說由於冬前乾旱、遲播,導致了冬前80%的小麥都沒有進行化學除草。那麼對於立春後小麥化學除草進入高峰期,也是小麥化學除草的關鍵時期,因為小麥進入旺盛的生長階段,如果除草不及時,小麥很可能就拔節了,拔節後不建議再使用除草劑,拔節後使用除草劑影響小麥的幼穗分化,導致小麥產量!那麼早春小麥除草時間緊、任務重,我們不能忙中出錯,我們該如何進行化學防除呢?希望以下內容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看兩齡(草齡,麥齡)

    對於化學除草我們首先要考慮“兩齡”的問題,他關係到我們整個化學除草的死草效果和小麥的安全性問題!那麼我們所說的“兩齡”就是雜草的草齡、小麥的苗齡!

    1、小麥苗齡問題:

    早春小麥除草時候,我們要考慮苗齡問題,尤其水旱輪作區的小麥!由於2019年秋季播種時候天氣乾旱,小麥播種農民朋友採取了造墒播種,也有農民朋友採取了幹播種以後等待下雨或者幹播種以後採取噴灌造墒,另外還有農民朋友播種時候採取的播種方式不同,有些採取機條播、有些採取撒播;最終都導致了小麥出土不一致,從田間檢視小麥苗齡大小不一,這個時候我們田間進行化學除草的時候就要注意:小麥施藥苗齡要按照苗齡小的為施藥苗齡,不能以大齡苗為算,否則如果藥量過大就會導致苗齡過小的小麥死亡!

    2、雜草草齡問題:

    早春小麥雜草防除,很多田塊部分雜草剛剛出土,部分雜草都開始分櫱,所以針對小麥田雜草防治,最近幾年雜草的種類越來越多、雜草的發生群體也越來越大。那麼我們在進行化學除草的時候要先下田識別雜草以後雜草種類、雜草草齡,然後才能更好的進行化學除草!那麼雜草種子在土壤中的深度不一、田間的墒情不一樣,田間雜草出土時間不一樣,就導致了雜草大小不一;所以我們進行化學除草施藥時候要考慮以草齡最大的雜草為施藥草齡!一定不能以草齡最小的雜草為施藥草齡!如果我們以最小的雜草來算就會出現用藥量不足,雜草防治不徹底;除草要徹底雜草草齡很關鍵,但是雜草的群體及種類也要分辨清楚才能更好進行復配藥劑防除!

    二看兩度(溫度,溼度)

    對於化學除草來說,影響除草效果和作物安全的最關鍵的兩個因素就是:施藥溫度和施藥田間溼度;那麼對於小麥化學除草來說,同樣要慎重考慮這兩個因素!

    1、施藥溫度:

    對於早春小麥田雜草防除施藥時候我們要注意溫度:由於早春天氣溫度變化比較快,而且溫差比較大,同時可能伴有霜凍、雨雪天氣!針對早春化學除草一定要選擇晴天有陽光、無風的天氣,氣溫日平均溫度6-8度,這個時候噴施除草劑隨著溫度回升雜草同樣開始返青、營養傳輸加快、氣孔張開,葉片返青,吸收藥液能力增加、速度加快、更好的找到雜草靶標,能達到好的除草效果!另外注意施藥後5-7天沒有急劇的降溫和霜凍天氣!當然小麥除草溫度越高效果越好,越有利於雜草吸收藥液,有利於小麥更快速解毒!這樣才能更有效的防治雜草的同時小麥又安全!

    2、施藥溼度:

    早春小麥田間進行雜草防除,我們一定要考慮田間溼度,雖然早春小麥除草給予的有效時間比較段、任務比較重,但是我們也不能盲目!由於冬前持續的降雨、降雪田間已經地墒不幹了;從田間看有很多田塊三溝中還有積水、田間粘腳、麥葉有水,尤其早春傍晚5-6點田間溼度大,溼度反潮,小麥葉片、葉尖泛起水珠,這樣的田塊一定不能進行施藥,否則就會出現除草效果不好、小麥出現藥害!那麼我們在進行早春小麥除草的時候要注意關於田間施藥溼度的標準:一是施藥不粘腳、不陷腳、二是施藥時麥葉無水、三是施藥後田間無積水,使用化學除草劑施藥後田間一定不能有積水,否則會導致小麥藥害,積水導致小麥根系無氧呼吸無法正常營養傳輸和安全解毒,最終導致減產嚴重。

    三看兩量(藥量,水量)

    1、施藥藥量問題:

    早春小麥快速進入返青旺盛生長時期,那麼留給我們化學除草的時間比較短,這個時候我們要考慮到藥劑選擇的得當、藥劑復配的合理性,因為如果一次防治效果不好,小麥很快進入拔節期,就不能使用除草劑,所以幾乎沒有二次補防的機會!一定要用足藥量合理的復配進行一次性防除!不要選擇單一的除草劑使用防治,一般選擇2-3種除草劑復配使用效果好!一般早春施藥要比冬前化學除草提高15%-20%藥量;早春雜草旺盛、密度比較大,防治藥劑要提高,但是不能盲目的提高!

    非抗性禾本科雜草:

    稻茬麥地區:看麥娘、日本看麥娘、菵草推薦配方:3%甲基二磺隆25-30ml+75%異丙隆50-60克/畝或者3.6%甲基.碘磺隆20克+75%異丙隆50-60克/畝;針對菵草也可以復配唑啉草酯、炔草酯!

    旱旱輪作區:主要以野燕麥為主,部分地區節節麥發生;推薦15%炔草酯30-40ml+3%甲基二磺隆10-15ml/畝

    抗性禾本科雜草:

    針對小麥田抗性雜草主要是以稻茬麥地區的日本看麥娘;建議開春以後使用25%環吡氟草酮.異丙隆250克-280克/畝!如果菵草發生草齡大、密度大還需要進行復配唑啉草酯或者炔草酯之類的藥劑!

    非抗性闊葉雜草:

    針對闊葉雜草來說發生種類一般防除難度小一點:旱旱輪作以豬殃殃、大巢菜及水旱輪作田繁縷為主,一般可以使用20%氯氟吡氧乙酸40-50毫升/畝,基本可以防除!

    抗性闊葉雜草:

    隨著雜草抗性越來越大,闊葉雜草部分雜草防治難度增加:婆婆納、刺兒菜、牛繁縷、播娘蒿、野油菜為主的田塊;一般建議使用含有二甲四氯、唑草酮之類的藥劑單獨使用防治,也可以使用22%雙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15-20ml/畝,下茬不建議種植闊葉作物!也可以使用:70.5%二甲.唑草酮+20%氯氟吡氧乙酸20-30ml/畝,必須單獨防治闊葉雜草,不能混配!

    2、施藥水量問題:

    對於化學除草,我們說到用水量,這是農民朋友一直存在的問題;很多農民朋友願意多花錢買藥,也不願意多噴施一桶水!如果我們在施藥時候水量不夠就會導致藥液濃度大,不能完全附著在雜草葉片上,還可能會出現小麥藥害問題!一般我們667平方的田塊根據雜草密度、小麥苗齡來看進行水量配製藥液防除!最少使用電動噴霧器1桶半-2桶水(45-60斤)!農民朋友誤認為藥量越大效果越好,實際則藥液與水合理配合稀釋以後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另外注意二次稀釋配製母液,均勻噴霧,避免出現遮擋、小麥大草小遮擋出現的漏噴情況!雜草多的地方我們儘量放慢速度進行噴施!一定不要重噴!

    四看三害(蟲害,病害,藥害)

    1、蟲害:(蚜蟲、紅蜘蛛)

    2020年2月4日就進入立春節氣,說明冬天基本過去,但是今年整體冬天的溫度比較偏高,那麼這對於在地作物的蟲害來說提供了有利的繁殖危害條件!最近幾天從田間檢視小麥、油菜的蚜蟲、紅蜘蛛發生比較嚴重!紅蜘蛛一般不容易被發現;溫度一般15℃繁殖比較快,尤其生長嫩綠的葉片上,蚜蟲、紅蜘蛛都是危害作物的葉片,主要吸食汁液讓作物無法進行正常的營養傳輸和光合作用,但是尤其蚜蟲如果防治不好還會導致油菜、小麥出現病毒病,一旦得了病毒病挽救的機率就很小了!蚜蟲的繁殖速度驚人一年可繁殖10-20代,如果條件適宜一般一個禮拜就可以繁殖一代!

    那麼針對蚜蟲發防治一般可以選擇含有吡蚜酮、噻蟲嗪、烯啶蟲胺之類的藥劑進行防治,針對紅蜘蛛屬於蟎類一般可以選擇含有阿維菌素、噠蟎靈之類的藥劑防治,但是切記紅蜘蛛的防治一般選擇傍晚沒有陽光的時候進行防治,水量要用足,對準作物莖基部與土面交接處;因為紅蜘蛛見光轉移速度快,並且藏著土中不易被察覺!

    2、病害:(根腐病、紋枯病)

    由於下麥播種基本偏遲導致田間整體苗情不好,導致小麥抗逆能力減弱,同時近期的持續陰雨,導致小麥長期處在溼漉的土壤中,病菌得到大量繁殖!有利於小麥根腐病、紋枯病的發生,經過田間實地檢視,紋枯病、根腐病、全蝕病已經發生!

    紋枯病:主要危害莖杆、根腐病危害基部以下部位,都是阻礙養分和水分的運輸造成小麥葉片發黃,隨後逐漸向上發展!小麥紋枯病是比較常見的病害,在生個生育期都有可能發生,開春後溫度(15-20℃)迅速回升,小麥進入返青拔節期;遇到陰雨不斷的氣候,這個時候有利於紋枯病重發!

    根腐病:根腐病整個生育期都會發生,主要危害小麥根部,根部受害出現黑色褐色,植株的莖基部出現黑褐色的條斑,那麼整體表現我們看著小麥是站立的會表現營養輸送中斷,提前發黃到枯死!

    對於小麥紋枯病的藥劑很多,可以選擇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復配優質的葉面肥,促進秸稈柔韌度,有利減緩小麥倒伏問題;(戊唑.烯肟菌胺+生物刺激素),根腐病、全蝕病沒有什麼特效藥劑,可以選擇苯甲丙環唑之類三唑類的藥劑緩解一下。

    3、藥害:(除草劑藥害)

    對於目前我們使用的幾大類除草劑基本對於小麥都有藥物反應,那麼只有在我們使用不當、混配不當(殺蟲、殺菌、除草混配不當)、超劑量使用和使用後遇到極端天氣時候會導致小麥發黃。另外施藥後田間積水嚴重會加重小麥發黃,嚴重田塊可導致小麥整株死苗。同時炔草酯對揚麥、寧麥系列較為敏感也導致麥苗發黃、異丙隆使用後不能有積水,除草劑使用不當一旦產生除草劑藥害,應提前發現提前解決;若發現太遲將無法挽救!

    針對性合理選擇除草劑,避免重複施藥;合理復配除草劑使用!避免超劑量使用,同時注意除草劑對品種的敏感問題。若發現除草劑噴施6-8小時內下雨、急劇降溫;請及時觀察麥苗心葉發黃情況!

    如果出現藥害我們要及時採取防治措施,一般採取上噴下撒的綜合解決辦法,上噴蕓薹素內酯、生物刺激素之類的調節劑,結合下撒速效氮肥可以促進根系吸收,加快小麥內部組織運轉速度,加快藥害解除,快速促進小麥返青生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豆泥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