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採蓮曲二首·其一》 唐朝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27
回覆列表
  • 1 # 文學名句

    《採蓮曲二首·其一》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這是一首描寫採蓮姑娘的歌。詩的開頭兩句從梁元帝《採蓮曲》“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化出,又匠心獨運,用動詞“裁”和“開”直接將蓮娃和蓮花融為一體。

    荷葉青翠,羅裙碧綠,用一“裁”字挽合。羅裙本來是巧手裁成,那亭亭荷蓋,卻也似乎是造化精心裁就。賀知章《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裁”字在這裡又得到了妙用。這裡,羅裙向荷葉借到了鮮活的顏色,荷葉向羅裙借得了生動的風韻。芙蓉如何向臉而開?“開”字用得奇,也用得切。採蓮姑娘的粉紅色的笑靨不正像兩朵芙蓉在雙頰綻開嗎?這裡,人有了芙蓉那樣明豔的容顏,花有了人那甜蜜的情思。人面芙蓉,羅裙荷葉,相映生輝。

    三句以“亂入池中”承上,“亂”,混入,雜入。女貌似花容,荷葉如羅裙,本已人、花難辨,蓮舟更入藕花深處,人與花已融而如一,看而不見。在焦灼的企望中,菱歌乍起,柳暗花明,始覺人在塘中。

    這首詩寫採蓮姑娘之美,注意到了審美的藝術距離。詩人始終把蓮娃置於水鄉的本色風光——荷花荷葉之中,既和諧,又適度朦朧。若隱若顯,似幻似真。這種蘊藉、空靈之美更容易燃起人們的企慕、期待之心,召喚人們去熱烈地追求。

    這首詩雖然只有四句,但尺幅興波,層折起伏。由隱約能見,到“看”而“不見”,由目見到耳聞,到心有所覺,看、聞、覺分別訴之於目、耳、心,其情也逐漸走向縱深。

  • 2 # 教十一

    王詩絕句大多慷慨激昂,蕩氣迴腸,奔騰豪放,而柔情蜜意,清新鮮麗,濃畫佳景,也不乏其作。該詩即是如此!

    這是王詩中罕見且著名的七言體,共一組,由幾首合成,這是其中之一,也是最為著名的,全詩用喜悅之情描繪出靚麗之景,你看多美的畫面,多鮮的顏色,綠綠的荷葉和綠邊的羅裙,好像是從同一塊綢緞上剪下耒似的,穿在身上,分不清葉裙人景,合為一體。誰這麼嬌媚,誰配此佳品,肯定花容月貌!不信你再看,鮮豔的荷花在粉紅的小臉蛋旁邊穿梭而過,同樣分不清哪兒是花景,哪兒是佳麗。他們在幹啥?啊,是一群佳麗在釆蓮飈歌,遊山玩水,自取其樂,與人同樂!哎呀,佳人哪兒去了,怎麼一下子一個也沒有了?原來她們盪舟於荷塘之深處。多美的景,多好的事,多靚的妞,多甜的歌!

    哎,歌聲娓娓動聽,咱也不敢耍了,那邊也有人在!一片歡樂的海洋!

    .全詩盡是明白如話的口頭話,既象娓娓娓道來,又是竊竊私語,自然成篇,不作雕飾,而正是這樣的情懷,發自內心的喜悅,自然流暢的勾勒,反而勝似濃墨重彩,同樣不失雅緻意趣,令君著迷,讓爾留連,以至於痴迷發呆,不知返途!

    鮮麗奇瑰,成詩似畫,引人入勝,不醉難歸!你就盡情的看,盡情的聽,盡情的享受吧!

  • 3 # 一號詩巷

    賞析王昌齡的《採蓮曲》,那得首先說說背後的一則小故事(這首詩是王昌齡被貶龍標時所做),他初次與阿朵見面,別有一番情趣:那時候王昌齡任龍標尉已經有了一段時間,有天他獨自一人行走在夏天的龍標城外,在東溪池塘的田田荷花中,看到了仙子般的人兒在美妙的畫圖中,那就是看見酋長的公主,他聽到蠻女阿朵在荷池採蓮唱歌,歌聲婉轉動人,遂作了此首採蓮曲。

    全詩如下:

    採蓮曲

    唐代: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一】白話文

    採蓮少女的綠羅裙與那田田荷葉融為一色,她美麗的與盛開的荷花相互映照。

    人與荷花相融看不清身影,直到歌聲緩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二】深入賞析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一開頭就巧妙地把採蓮少女和周圍的自然環境組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說女子的羅裙綠得像荷葉一樣,採蓮少女置身蓮池,那便是“本地風光”,比喻用得妥帖得當,是“賦”而不是“比”了,顯得生動喜人,兼有素樸和美豔的風致;而少女的臉龐紅美豔嬌嫩如同出水的荷花,更難辨別出人和荷花了,人如荷花一樣美啊!從這兩句中我們讀者彷彿看到,在那一片綠荷紅蓮叢中,採蓮少女已經融入田田荷葉和妖嬈荷花之中,這採蓮女子簡直就是大自然風景的的一部分,是荷花仙子。描寫出的畫面生動、細膩又有生活氣息。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此兩句緊承前兩句緩緩道來。人影融入池塘看不見了,正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人花莫辨,有一種變幻莫測的驚奇與悵惘。“亂入”倆字用得巧妙至極,荷葉羅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體,難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細察時才勉強可辨;所以稍一錯神,就又分辨不清了。但是採蓮人仍在這荷塘之中,因為這時候有人唱起了歌曲,歌聲透過蓮葉傳來,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有隱約朦朧之美。這一描寫,更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意趣和詩境的含蘊,令人宛見十畝蓮塘,荷花盛開,菱歌四起的情景,中有采蓮女子,美如荷花!

    【三】總括

    這首詩描寫手法別具一格,寫的是採蓮少女,但是並沒有從正面去寫,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聞歌聲等手法加以襯托描寫,巧妙地將採蓮少女的美麗與自然風景一體。透過藉助動詞,展現採蓮女在荷塘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人花難辨的畫面,飽含浪漫樸素,生動活潑的情趣。

    以上就是本人對這首《採蓮曲》所做的一些賞析,期待友友點評與關注。

  • 4 # 馬耷68581067

    "詩家天子王江寧""七絕聖手",就是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美譽。盛唐時,王昌齡就同李白齊名,有人評價,在"七絕"詩創作上,超過李白!

    王昌齡"詩"描寫細膩而清新,意境獨特,朗朗上口,大多數詩歌都被長安,洛陽歌女們呤唱傳頌。

    他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有集六卷,今編詩四卷。史稱王龍標,存詩一百七十餘首,作品有《王昌齡集》。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名。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

    王昌齡的詩詞以寫“邊塞詩"聞名於唐代詩峰,在歷史上佔重要地位。

    但是,他也寫七言閨怨詩。這首詩是其中罕見的七言體,共一組,由幾首組成,這是其中之一,也是最為著名七言:

    《採蓮曲二首·其一》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此詩創吟背景,是繼"初唐四傑"和陳子昂新文化風氣。一反齊粱權貴階層綺靡文風。拒絕死搬"韻律",濫用古典,閉門造詩,填詩風氣。用貼近大自然的清新格調,平易的語言,生動的詞句,具有萬千想象力的白描手法,創吟出來的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共賞的好詩歌!王大詩人與王維有過一段交往,喜歡"一詩一畫",用語自然平易的白描景界。

    全詩貫穿兩個字,"看"和"聞"。看,貼近自然的線條勾勒,如,天工巧裁碧綠荷蓮嫩色,芙蓉般粉紅色的蓮荷花躍然紙上畫中;連天的綠荷蓮叢,採蓮姑娘的臉膚,身影,衣服時隱時混在碧綠中。讓人想象萬千。

    聞,當聽見飄來的歌聲後。全詩才點出有年輕姑娘劃小船在蓮荷葉池塘中。讓讀詩人在優美的畫面裡去想象是村姑?是閨秀?是才女?是仙姑乃或仙女?

    所以,大詩人做一首無生癖字,無堆徹形容詞(詩中動詞生動),無典故的平易詩,卻能流傳幾千年,產生無邊想象,真是值得我們這批拾古綺靡牙慧,背一點什麼"平水韻",似懂非懂的古韻平仄,閉門造詩,不今不古的人們好好學習,借鑑!

  • 5 # 一平山人

    《採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載,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王昌齡這首詩歌,節奏明快,音色並貌,給你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先寫了碧綠的荷葉,和蓮女的鮮豔的羅裙色澤相仿,融為一體,又寫粉紅的蓮花與美貌的採蓮女,相互映襯,讓人美不勝收,情景交融,留戀忘返。

    荷葉,羅裙,蓮花與笑臉相得依彰,融為一體,若隱若現,詩中有畫,意境成趣。在古詩方面,不得不佩服唐朝詩人的文字功底深厚,寫詩用字非常精妙,如"裁"字,"亂"字,"開"字讓詩變得活靈活現,對正時妙齡採蓮女的喜愛之情,躍然紙上,讓讀者讀後有種無比喜悅之情。

  • 6 # 零識店

    對於唐朝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這首《採蓮曲》,歷來不乏評者對其誇誇其談。不過任評者誇得天花亂墜,就我個人而言,還是更喜歡其豪邁、蒼勁風格的邊塞詩,如“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等等。

    對於這首《採蓮曲》,僅做淺析。

    首句“荷葉羅裙一色裁”,說的是採蓮女子所穿的羅裙和水中的荷葉彷彿同一顏色的布料裁剪而成,採蓮女子身著綠羅裙進入這綠色荷葉之中,裙與葉,人與荷便彷彿融為了一體,體現了人與自然的一種和諧。荷葉彷彿是人裁剪出的,人又彷彿是與荷同生的。其中“裁”字用的最好,把荷葉喻作裁剪而出,不過呢,也不算太新穎之作,畢竟賀知章早就在《詠柳》中寫出過“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名句了。

    二句“芙蓉向臉兩邊開”,寫的是採蓮女人面如花,有種“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意境。也不算多麼新穎別緻的表達。

    三句“亂入池中看不見”,寫的是採蓮女子混入荷塘深處,與荷花融為一體,讓人無法分清,無法看明。感覺此句表達上,並沒有多大美感。還不如李清照一句“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讓人覺得生動有趣。

    四句“聞歌始覺有人來”,荷花深處看不見有人,等聽到採蓮女唱出的歡歌,才知道原來有人在這荷花深處正採蓮呢。“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感覺,好是好,不過也不算什麼新穎別緻的表達。

    本詩語言淺顯易懂,若說是一副生動的“採蓮圖”,然而又感覺不及王維“詩中有畫”。總之,我還是更喜歡王昌齡的邊塞詩。

    以上僅為個人看法,僅以個人喜好而言,不當之處,望諒解。

  • 7 # 刷鍋老

    不過,你一說女人,我倒是有點興趣。

    在哪裡?划船採蓮去了?她穿著綠裙子?面若芙蓉開?跟蓮花一個模樣?那你叫我如何找得到她呢?什麼,她在唱歌?這還差不多!……小妹妹,快回家,你媽叫你吃飯啦!

    師兄,以後找人的事你自己去得了。師父叫我要多唸經,我念經去了。

  • 8 # 益龍民

    閱讀了師友們的賞析回答,將一首較為通俗的《採蓮曲》透視得淋漓盡致!唯表讚許敬意。覺得沒有必要再炒盛飯了!但需強調說明的是,王昌齡的七絕造詣是很高的,無論閨情宮怨和送別絕句,最負盛名的當然是他的邊塞詩,因此被歷代學者譽為"七絕聖手"!與李白並稱!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謝謝邀請!

  • 9 # 澄小么

    王昌齡大家都熟,唐朝著名邊塞詩人。其它就不說了,單以這首《採蓮曲》來說。

    王昌齡作這首七言絕句創作於他被貶龍標之時。龍標主要是包含現今湖南懷化市一帶,屬古楚地。

    《採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採蓮曲主要說的是南國荷塘山水風光,描寫採蓮女子的勞作生活。

    王昌齡的這首詩更像是一幅意象山水畫。用我自己的賞析來說,這首詩應該倒著理解。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當時王昌齡被貶。

    我的理解是,有一天,王昌齡因為心情憂鬱出來散心,想著自己的遭遇,無意中走到了荷塘邊,駐足沉思。良久,聽見荷塘深處傳來一陣美妙的女子歌聲,詩人好奇而觀荷塘,只見數名採蓮女子從荷塘深處破開荷葉往岸邊而來。

    看著採蓮女們的歡快的笑容,聽著採蓮女們愉悅的歌聲,詩人心想,她們真的好快樂,她們就不覺得生活很苦嗎?詩人沉思,採蓮女們歡快的笑聲久久在腦海,詩人恍然發現,原來她們並不覺著苦,雖然生活很累,可她們依然以陽光的心態對待。詩人隨即又想到自己,為什麼自己要鬱鬱寡歡呢?詩人豁然一笑,心情由此開朗。

  • 10 # 魔舞詩詞

    採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名家點評

    明·瞿佑《歸田詩話》:貢有初,泰父尚書侄也,刻意於詩。嘗謂予曰:“……王昌齡《採蓮詞》……意謂葉與裙同色,花與臉同色,故棹入花間不能辨,及聞歌聲,方知有人來也。用意之妙,讀者皆草草看過了。”

    明·顧璘《批點唐音》:此篇纖媚如晚唐,但不俗,故別。

    明·鍾惺《唐詩歸》:從“亂”字、“看”字、“聞”字、“覺”字、耳、目、心三處參錯說出情來,若直作衣服容貌相誇示,則失之遠矣。

    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容貌服色與花如一,若不聞歌聲,安知中有解語花也?景趣天然,巧絕,慧絕。

    清·王夫之《姜齋詩話》:豔情有述歡好者,有述怨情者,《三百篇》亦所不廢,顧皆流覽而達其定情,非沉迷不反,以身為妖冶之媒也。嗣是作者,如“荷葉羅裙一色裁”、“昨夜風開露井桃”,皆豔極而所止。

    清·黃叔燦《唐詩箋註》:梁元帝《碧玉詩》“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意所本。“向臉”二字卻妙,似花亦有情。亂入不見,聞歌始覺,極清麗。

    對人事物的認識,是透過比較這種方法。對詩文的寫作,自然也是透過人事物的對比來體現。

    簡言之,就是比照它們的異同點。由相同之處,使它們聯結、歸一;由差別之處,使之區分、獨立。這樣,才能構成既聯絡、又區別,而且有著主次輕重的體系。隨著其深廣化的進展,認識就在不斷地發展。

    從任何的角度、方面或點而言,人事物都是無限的同一性和差異性。只在於人的認知是有限的,永遠達不到無限性的地步。

    因而,對人事物同一性和差異性的認識,皆是有限的、侷限的。諸如,分辨質子和電子的異同點。它們都有質量、電量、體積、自旋、速度、溫度等等性質,而任一性質都是差別的。顯然,只能有限的羅列。而隨著發展,才能列舉更多,直到無窮。

    在行文中,大多是透過人事物的同一性來表現的。比如,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裝。

    當然,也能透過差異性來體現。例如,巨浪滔天的大海,就像巋然不動的高山;那個綽約娉婷的少女,就如盤根錯節的老樹。

    怎樣表現都可以,因為那本就是任意的、無窮的,而不是定規的、有限的。這在於,人事物的異同點本是無限的,並且它們是互通的、不是隔絕的。

    對此舉個例子,假若傳來了一陣駝鈴聲。就像鮮花綻放的驚豔,又像香氣襲人的飲醇,就如汙水橫流的髒亂,又如萬籟俱寂的夜空,等等。上面,就是聲音與諸多事物互通的表現。書本上叫通感或移覺,不過,他們只是表面化的認識。

    在體現上,若同一性過多,人事物就會缺乏個性,而恍若整齊劃一、一潭死水。反之,若差異性過多,人事物就會缺少共性,而猶如一盤散沙、諸侯混戰。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去選擇判斷、分析定奪。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寫得比較呆板、執泥、僵化,看上去就意興闌珊、索然寡味。基本把蓮與採蓮女同一化了,從而純一不雜、毫無特色一般。但實際上,不是各具風情、獨有姿態嗎?

    “裁”,通常指用刀、剪把片狀物分成若干部分。蓮葉這麼一裁,成了什麼鬼樣?當然,並非真裁。但詩的意思,是不是把荷葉與羅裙裁得一般無二?

    本來自然狀態、天然風味的蓮葉,非要刻意、造作、用力地去“裁剪”一把。詩文是不是滋生了刀刻斧鑿之筆,蛙鳴蟬噪之音?這就叫操刀傷錦、折足覆餗,也就說水平差、能力弱,必然敗事。

    而且,還用勁地使蓮葉與羅裙一色。這不但使它們沒了特色,還應該與實情有所出入。它們的顏色真的純一不雜,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如此,但人有諸多的動作。那在變動性地映襯下,羅裙肯定有著變化,色澤、狀態、意味等。

    “向臉”,應是種常態。行於蓮花之間,而低首採蓮,那荷花自然是由兩邊對著人面。顯然,是種司空見慣的情景,那表現力豈不平淡無奇?

    就這種場景,通常用相對特殊的情形來體現,以此提綱挈領。而習常見慣的,怎麼起到綱舉目張、引人入勝之效?往往是不是淡而無味,乃至味同嚼蠟了?

    顯然,作者多是拘泥於人事物的表象及表現。因而,作品是徒具形式、一包糟糠的。要深入、廣泛、一體地去認識人事物,還要根本地去發掘和發揮它們,這文章才可能卓而不群、獨有千秋。

    問題在於,作者為什麼大幅度、實質性地同化蓮與採蓮女呢?因為蓮葉與荷花太多,一望無際、接天連雲。因而對作者的作用很大,甚至主導了其的思維。當蓮佔據了其想法的主要位置,其它的是不是在隨著蓮而進行?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水平差。

    也就說,作者沒能主動地把控住蓮,那不成了相對從動的?在這種情況下,能寫出文理俱愜、高邁超俗的詩文?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前文已將它們同一化,蓮即採蓮女,反之亦然。那此處的“亂”就有些不入情理,都一模一樣,怎麼亂的?通常,就感覺而言,亂並不是主要的。

    最終,僅是以歌聲將蓮與採蓮女區分了開來,多麼蒼白、乏力和無奈?它們各自有著多少的特色,居然都被作者同化成了歌之一別!若是蓮也會唱歌,那豈不無法分別了?

    由上述,此詩在表現上同一化過頭,使人事物都沒什麼個性了。而且筆法死板、拘執、單白、僵化,相當缺乏靈氣、動感、彈性、變化等。由此,弄出了一篇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的“大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法落款寫不好,學習何種碑帖能快速提高行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