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淚殘痕
-
2 # 文字加工廠
現在人們常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形容事情的成敗都源於同一人,這個典故來歷的主角是兩個人,韓信和蕭何,當初韓信是受蕭何舉薦拜將,最後也是因為蕭何的計謀而亡,這就是這個典故的出處。
當時韓信自覺一身本領,先在項羽軍營中任職,因多次獻計項羽均未採納,之後轉到漢營,起初韓信在漢營並沒有得到重用,只是做了一個倉庫的小官,因為韓信沒有戰績,之後韓信準備在一個晚上離開漢營,被蕭何知道後,追了回來,這也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
蕭何追回韓信後,向劉邦舉薦了韓信,之後劉邦拜韓信為將,這其中還有一個韓信點兵的典故,為漢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可以說漢朝之所以可以成立,韓信功不可沒。
之後劉邦建國後,為了政權的穩固,誅殺了很多異姓王,韓信就是當時最有威脅的異姓王楚王,於是劉邦用計生擒了韓信,汙衊他謀反,將他押至京城,之後關入大牢,然後又念其功高赦免了,改封淮陰侯。其實是剝奪了他的兵權,但即使這樣,韓信的聲望依然很大。
漢高祖十年異姓王陳稀謀反,當時與韓信書信來往頻繁,當時韓信估計有謀反的念頭,但太過於隱忍,當時劉邦御駕親征攻打陳稀,有人向呂后告密稱韓信準備謀反,於是想把韓信召進宮來殺了韓信,但怕生疑於是同蕭何商議,蕭何設計以慶賀平叛勝利為理由,騙韓信進宮,和呂后一道將韓信殺於長樂宮。
當時的資訊不流暢,韓信還以為陳稀真的被劉邦打敗了,至此之後民間有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說法。有人總結了韓信的一生,說他是成敗一知己,生死兩婦人,知己當然是蕭何,兩婦人是指漂母和呂后,韓信小時候學做姜太公,經常去垂釣,孤家一人沒有親人,一婦人經常接濟他,這個漂母指的就是她。
-
3 # 中正娛樂
蕭何大將軍是一位兵家。古時候有一句話帶兵如韓信治國如瀟何。說明他們兩個都很有才華。可以支撐一個國家內外。維護我家穩定,像現在眾多公司也是有這樣的人物存在。內外都有厲害的人物治理,這樣才能安定,但是一個君王,應該做一個賢王,不然?沒有人會願意為你賣命。為你上戰場殺敵為你治理國家,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而憂其民的心
-
4 # 西瓜島主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對西漢名臣、漢高祖劉邦的丞相蕭何一生的總結概括,意指成敗都歸於他。而這個典故的由來,與另一位西漢名將韓信密不可分; 所謂“成也蕭何”,是指當初韓信投奔劉邦時只當了一個小吏,還曾因犯軍法差點被處死。由此,韓信甚至想要逃跑,但蕭何經過與劉邦一席長談以後覺得他是一個人才,因此急急忙忙跳上戰馬,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由來;所謂“敗也蕭何”,是指後來劉邦開國,韓信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卻不受重用,甚至遭到貶斥。韓信因此便鬱郁不得志,開始圖謀造反。當劉邦皇后呂雉(呂后)知道以後,就同蕭何商議。最後,由蕭何設計把韓信騙到宮中,呂后以謀反的罪名把韓信殺害在長樂宮鍾室。 由此可見,韓信一生的榮辱都因蕭何而來。以後人們便把“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比喻為好壞都出於同一個人。
-
5 # 張靜一2
說的是韓信,韓信得不到劉邦就走了,是蕭何把他追回來,並推薦給劉邦,封為大將軍,最後成就一帆偉業,四面楚歌,項羽烏江自刎;自己也先被封為齊王,後被封為楚王.但後來劉邦和呂后殺異姓王時又是蕭何把韓信騙到長安,最後被株,所以叫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6 # 笑傲江湖也
西漢名將韓信出身平民,秦末各地義軍揭竿而起,韓信先是投奔項梁,項梁死後,他在項羽手下當了一名小吏,後來他又投奔了劉邦。
劉邦也沒有看出韓信有什麼才能,只讓他當個負責接待賓客的小官。蕭何清楚韓信是個能夠統領千軍萬馬的軍事奇才,多次向劉邦推薦,劉邦還是不重用韓信。韓信感到很失望,就逃走了。
蕭何得知訊息,也來不及報告劉邦,就連夜去把韓信追了回來。劉邦很不以為然,說:“有那麼多將士逃走了你都不追,為什麼韓信跑了你要把她追回來?”蕭何說:“沒有特殊才能的將領多走幾個也沒有關係。但是像韓信這樣的人才,簡直是舉世無雙。大王要是隻想在漢中稱王,可以不用韓信,要是大王準備打天下,那就非用韓信不可。”
劉邦胸懷大志,一心想統一天下,於是他同意升韓信為將軍。蕭何說:“只讓他當將軍,肯定還是留不住他。”劉邦說:“那就拜他為大將軍吧!”於是劉邦就聽從蕭何的建議,選擇吉日,舉行隆重的典禮拜韓信做統領全軍的大將軍。
韓信被劉邦重用以後,為劉邦操練兵馬,出謀劃策,南征北戰,最後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大功。
後來韓信私自窩藏項羽的部將鍾離昧,劉邦取消了他的楚王封號,降為淮陰候。韓信被降職以後,心裡不痛快,並想趁劉邦率兵出征消滅叛軍的時候謀反。
呂后得知韓信密謀造反的訊息後,連忙召見丞相蕭何。蕭何出了一計,把韓信騙進皇宮害死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指事情的成敗都決定於同一個人。
-
7 # 陶田福
韓信是漢初三傑之一(另二傑張良與蕭何)。早年窮困潦倒,混吃混渴。曾受街市無賴胯下之辱,生活上還要靠洗衣老婦(漂母)接濟。但其祖上還是有一定身份的,所以韓信總是仗劍而行。韓信素有大志,在項梁,項羽起兵時便投奔了他們,然得不到重用,轉而投奔劉邦。在劉邦處仍得不到重用,有一次違反軍令,差點被砍頭,後被夏候嬰救下。夏候嬰把這事告訴了蕭何,蕭何與韓信談了一次話,認為韓信是當世之奇才,就把他推薦給了劉邦。可是劉邦只給了他一個小官,韓信認為沒什麼前途,就在夜裡不告而別。蕭何聽說韓信走了,非常著急,連夜就去追趕韓信。後來,劉邦對蕭何講,有許多人都逃跑了,你不追,為什麼偏偏把韓信追回來。蕭何講,主公要得天下,非此人不可。劉邦就講,封他一個將軍吧。蕭何講太小,要封他做總司令,統帥三軍。劉邦就依了蕭何,築壇拜將。劉邦在韓信,張良,蕭何等的輔佐下,最終戰勝項羽,建立了漢朝,韓信成為劉邦手下的第一功臣。但後來受人唆使,漸生謀反之心,於是呂后(呂雉,劉邦之妻)便和蕭何密謀,利用韓信對蕭何的信任,將其騙至末央宮,把他殺害。縱觀韓信一生,如果沒有遇到蕭何,就不會有其成就,最後就沒有殺身之禍。此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始未。
-
8 # 大白愛讀書
將相和不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由何而來?
當時正是秦朝滅亡,楚漢相爭之時。韓信一開始在西楚霸王項羽帳下任持戟衛士、郎中,韓信多次給項羽獻計,項羽不予採納。劉邦入蜀後,韓信離楚歸漢,期間得到夏侯嬰的賞識,向劉邦推薦,做了治粟都尉(管理倉庫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之後又得到蕭何賞識,多次向劉邦推薦,都沒有得到劉邦的重視,這一段時期是韓信很不得志的一段時間。
當時劉邦項羽排擠到漢中以後,部下大部分人都是關東人,思念故土,將士每天都有很多逃亡,韓信一天也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來不及向劉邦報告便去追趕韓信。軍中有人向劉邦報告“丞相蕭何逃跑了”。劉邦大怒,失去了蕭何就像失去了左右手。兩天後,蕭何回來了,劉邦問他為何逃走,蕭何說是去追韓信。如果大王想做漢中王,可以沒有韓信,如果想爭奪天下,就一定要有韓信。劉邦這才重視韓信,拜他為大將軍,統帥三軍。這是成語的前半部分“成也蕭何”的由來。
韓信能成為劉邦帳下三軍統帥,是蕭何竭力推薦的原因。
後來劉邦在蕭何、韓信、張良等輔佐下,奪得天下。對手握重兵、知兵善戰的韓信很不放心,韓信也感覺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兩方互相之間已經很不信任。劉邦暗示呂后除掉韓信,呂后找蕭何出謀劃策,蕭何仔細謀劃後,憑藉韓信對自己的信任,將其騙入宮中抓捕,後來被殺掉。這是成語的後半部分“敗也蕭何”的由來。
兩部分加起來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是民間對西漢建國功臣韓信一生的經典概括,表示不論是成功還是敗亡都是由於同一個人。
韓信是中國歷史上很有魅力和影響力的人物,關於他的成語或者說典故有很多,比如: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功高震主、胯下之辱、十面埋伏、多多益善等等很多。
-
9 # 孟德基業山下藏
這句話源於兵仙韓信的故事,得分兩段來講。
第一段:韓信能有那麼大成就多虧了蕭何的幫助,最有名的便是:蕭何月下追韓信。因為蕭何的舉薦,韓信得到劉邦的重用,最後助劉邦擊敗了西楚霸王,被封為齊王。
第二段:功成名就的韓信遭到漢高祖劉邦的猜疑,劉邦欲殺韓信,蕭何憑藉韓信對自己的信任設計將其誘殺在長樂宮。
-
10 # 驕然
確實有這句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我們都知道有蕭何夜下追韓信之術,可以說,蕭何是韓信的伯樂,沒有蕭何,韓信永遠沒有出頭之日,漢朝成立以後,劉邦開始殺功臣,當時劉邦不在朝內,正外出平叛。呂布就指使蕭何把韓信騙到朝上,藉機殺死,蕭何照辦了,於是,韓信就被呂后殺死,可以說,韓信的是蕭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也就是這兩句話的由來。
-
11 # YHZS黃土後人
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韓信的死亡也是蕭何出計謀害死的,不論成功與死亡都是蕭何一手造成的,因此,“成也蕭何,販也蕭何”。就從民間這個典故概括出來了。
-
12 # 嘆蘇
這句話是針對韓信說的。但這句話還是值得商議。前半句沒問題,就是後半句值得說道說道。《史記》對韓信的記錄有兩個版本,一版是:劉、呂對韓有嚴重的猜忌,呂使蕭將韓騙來並殺之致使韓亡,而有“敗也蕭何”之說。其實韓根本就沒有與劉發生軍事衝突,故韓敗之說似乎不妥。二版是:韓與劉發生了軍事對抗,韓敗走。但韓之敗與蕭好像也沒有什麼關係。故此說。
-
13 # zhangwenmimg123456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出自宋代。宋代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給韓信》: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比喻事情的成敗或好壞都是由同一個人造成的。我更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是比喻出爾反爾,反覆無常。
-
14 # 張洺禎
我先說這句話的出處:
這個成語出自於《史記·淮陰侯列傳》。
秦末漢初,淮陰(今屬江蘇省)有一個名叫韓信的人,年輕時,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後來,韓信投奔項羽,參加反秦。他曾向項羽提過一些作戰建議,但都沒有被採納。韓信看到自己的才能無法施展,便改投劉邦。
一開始,劉邦也沒有重用韓信,只讓他當了一名小軍官,一次犯了軍法,還差點兒受刑處死。免死後,只讓他充當一名管理糧草的小官(治粟都尉)。一次偶然的機會,韓信遇上了蕭何。蕭何是劉邦的親信,劉邦對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蕭何與韓信深入交談之後,對韓信非常欽佩,認為韓信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但是,正當蕭何決定向劉邦推薦韓信的時候,韓信卻逃跑了。原來,劉邦的部下多是徐州一帶的人,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在漢中,地區偏狹,難以發展。因此,部下因想家而紛紛逃亡。韓信見劉邦沒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也跟著跑了。
蕭何得知韓信逃跑的訊息,心急如焚,來不及報告劉邦,跨上戰馬,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劉邦原來以為蕭何也逃跑了,非常生氣。後來得知蕭何竟親自追回韓信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官,罵蕭何是小題大做。蕭何向劉邦詳細地介紹了韓信的情況,然後說:“韓信具有傑出的軍事才能,不是普通的人才。您若甘願做一輩子漢中王便罷,如要奪取天下,非重用此人不可。”由於蕭何的力薦,劉邦經過和韓信的對談後,欣然決定拜韓信為大將軍,先築造拜將臺,並選擇吉日良時,舉行隆重的登臺拜將儀式。
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軍以後,運用自己的軍事才能,為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劉邦做了皇帝以後,卻對韓信越來越不放心。首先,解除了韓信的兵權,由“齊王”改封為“楚王”;不久,又將韓信拘禁;赦免後,只封了個“淮陰侯”。韓信閒住長安,鬱郁不得志,且經常頗有微詞,還自嘲只能與樊噲這等屠狗莽漢之流來往,後來被人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告發圖謀反叛。呂后想把韓信召來除掉,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最後,由蕭何將韓信騙到宮中,呂后以謀反的罪名將韓信殺死在長樂宮鍾室。
後人根據這段歷史,引出“成為蕭何,敗也蕭何”這一成語來,比喻事情的成敗或好壞都由於同一個人。
我的理解是:
蕭何確實是對韓信有識才推舉之恩情,卻也是韓信確實有極高的軍師才能,所謂“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不然劉邦這等久經戰場的、又有政治大能的人傑,也不會欣然委任大將軍職位的。
首先你要有過人的才能,再要有識才又不妒能的關鍵人物的推舉,最後還要有格局的君主的賞識並願意委以重任。
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並且據史料顯示,三傑之一的運籌帷幄的大謀士張良,在劉邦入漢中前就向劉邦鄭重的談過韓信大才,並要劉邦留意韓信。只是後來聽張良計謀火燒棧道,到漢中後,因為諸多原因,劉邦並不知道韓信在自己軍中。
在經過蕭何的推舉後,劉邦才想起子房(張良)曾讓自己著意韓信此人。
再經過徹夜論談,而後欣然決意拜韓信為大將軍。
至於韓信後來的失意,再到後來的被謀拘禁,告發意圖謀反,直至最後被殺,都是因為韓信的政治幼稚,又看不起同僚,且不聽張良給他的告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恃功高,豈不知“功高蓋主”,多被猜忌。
至於設計謀殺韓信,其權在呂后,蕭何作為人臣,又是劉邦的同鄉,還是最早和劉邦一同起義反秦者,也是無可奈何而又不得不為的事情。
與其說死也蕭何,不如說死於韓信自己的不明智——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蕭何,不過是在韓信得以發跡的關鍵時期,和後來的韓信被謀誅殺時,都有蕭何的參與罷了。
所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並非是蕭何決定了韓信的成敗榮辱和生死,特別是韓信的被謀殺。
-
15 # 手機使用者糖畫糖
楚漢世爭雄,
將相迆叢竺,
昔日胯下辱,
今朝功震主。
手握重兵權,
惹得上心疑,
生死一知已,
存亡兩婦人。
山河可鑑權,
人念貪思源,
成則蕭何故,
敗也故蕭何。
-
16 # 影視短評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一個著名典故。
這個典故說的是韓信能夠成就事業,是因為蕭何。韓信最後被殺死,也是因為蕭何。韓信不論是成功還是敗亡都是由於蕭何。
後人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典故指某一件事情的成敗或好壞全由於同一個人所為。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多為貶義。
這個典故出自於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參加劉邦的隊伍。一次他和蕭何相遇,兩人暢談。蕭何看出韓信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建議劉邦重用韓信。韓信不願意隨劉邦到漢中,逃離隊伍,蕭何去把他追了回來。蕭何對劉邦說:“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為建立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
西漢建立後,呂后除掉韓信時,又是蕭何幫忙的。
-
17 # 甜瓜20875
歷代開國帝王都是實戰派,久經沙場,對人事物比較敏感,神經警覺性猜忌之心相當高,對臣子蔣帥們不是一件好事,所以開國帝王殺功臣屢見不鮮,這也是一種無奈與悲哀,我們助一個人的同時,可能也害了一個人,只不過害得方法和路徑各有不同罷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政治本身就是高風險的行業 ,幹於不幹,抉擇取決於自己,不存在什麼恩怨情仇,韓信的功成名就,功恩在於蕭何慧眼識英雄,沒有蕭何就沒有韓信的成功,而韓信的敗亡在於對蕭何的信任,韓信錯就錯在,《防》人之心不可無,防範出了問題,反過來,你就是防範了,韓信有活路嗎沒有,死路一條,如果來個總結的話,應該是,蕭何呀蕭何你助了我,也害了我,蕭何曰,韓信呀韓信我不該助你,也就不存在害你了,悲哀……
-
18 # 悟不透的是人生
這句話出自宋代洪邁的《容齋續筆·蕭何給韓信》。
韓信的成功是由於蕭何的大力推薦,韓信的敗亡,也是蕭何出的計謀。比喻事情的成敗都出自同一個人。
-
19 # 愛江山666
要辯證的看待問題,團隊初期某個人的思想為團隊帶來了價值,團隊後期企業情況不同,某個人的思想就不能盲目相信。時代在變化要與時俱進!
-
20 # 生說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與兩位歷史人物有關,分別是蕭何與韓信。
首先來解釋成也蕭何。韓信出身卑微,有大才,但先後投靠項羽和劉邦而得不到重用,在劉邦陣營一段時間後,自覺前途無望,於是選擇逃亡。蕭何暗中關注韓信已久,聽說這件事後,二話不說,騎馬就去追韓信,劉邦聽說後以為蕭何也一起逃亡了。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蕭何追到韓信後,將他帶回,讓劉邦封他為大將,於是才有了後面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替劉邦打下大半個天下,可稱之為兵仙的赫赫戰功。所以,韓信的成功離不開蕭何。
再來解釋一下敗也蕭何。劉邦取得天下後,大肆屠殺異姓王和功臣宿將,韓信雖無反心,但因其超強戰鬥力,備受劉邦忌憚,先後被改封,被貶成淮陰侯。
即使如此,劉邦,呂后也不放心。為斬草除根,呂后與蕭何商議,騙韓信到長樂宮,將其斬殺。可憐英雄落幕,為其掘墓的也是令他終生感激的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透露出多少悲涼。
回覆列表
韓信經蕭何舉薦被劉邦任為大將軍,為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漢朝建立後被封為楚王。晚年的劉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後,政權旁落他人,為了劉姓政權的長治久安,必須剷除隱患。他認為在諸位將領中,功勞最大、才能最強、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險的敵人。因此,韓信首當其衝。可是,除掉韓信談何容易!劉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馬也未必能取勝,其他諸將更不是韓信的對手。 劉邦先是用計生擒了韓信。此時的韓信才明白過來,感嘆地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劉邦將韓信押回京城後,念其功高且又無罪證,又赦免了韓信,改封淮陰侯。
削去了王位的韓信,心想自己為興建漢室出生入死,最後落得個如此下場,既然你劉邦無情,休怪我韓信無義。韓信私下與被任命為趙國相的陳稀相約,陳稀在北方舉事,韓信在長安響應。 漢高祖十年(215年),陳稀果然舉兵反叛。劉邦親自帶兵平叛,長安空虛。韓信準備在長安舉事,不幸走漏了訊息,有人向呂后告發韓信準備謀反。呂后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最後,由蕭何出面,假稱北方傳回捷報:叛軍已敗,陳稀已死,邀請韓信進宮向呂后賀喜。韓信哪裡想到極力舉薦自己而且一向過從甚密的蕭何會是殺害自己的主謀。結果韓信剛入宮門,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擁而上,捆綁起來。呂后將這一代名將帶至長樂宮鍾室,殘忍地殺害了。 民間因此有“成也蕭何(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的說法。後來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比喻事情的成敗、好壞都由一個人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