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叔講歷史

    導語

    毫無疑問,秒天秒地的成吉思汗會把三國時期的諸侯打得渣都不剩!

    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概念,差了近800年啊

    漢末三國時期(220年-280年),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兩個年代相差太遠,直接影響就是軍事科技的差異太大。所以三國諸侯註定無法跟成吉思汗的軍隊抗衡。

    沒有馬鐙,騎兵遭到碾壓

    三國時期還沒發明出出真正的馬鐙。根據考古,最早出現硬質金屬馬鐙的年代,是北魏時期。

    有沒有馬鐙,騎兵身體的穩定性,發力,和平衡控制完全是兩種概念,不管是武將單挑,還是騎兵對沖,或者是馬上弓騎。而且在哪個時代,根據對西方的學習,蒙古就已經有了重灌騎兵

    弓箭製造技術不可比擬

    蒙古弓是複合材料(竹、木、筋、角)和工藝製成的反曲弓,因此是傳統意義上的“複合反曲”。製作技藝比漢弓高超不少。所以遠端部隊必定被完爆。

    攻城武器,軍事思想,技戰術以及裝備價效比依舊被完爆

    裝備上,蒙古精銳部隊已經列裝鱗甲,防護價效比極高

    攻城武器,吸取了宋朝的經驗,有了長足進步

    軍事思想上,蒙古馬後勤依賴很小,而且每個蒙古騎士帶三匹嗎輪戰,續航能力一流。

    戰術上,弓騎放風箏戰法,重騎突擊戰法成熟。

    綜上,時代差太多。這麼去比較。猶如把二戰後期的裝備水平的軍隊,去和一戰時的軍隊去比較。沒有可比性啊

  • 2 # 適可而制

    我個人認為三國時期的軍隊,比成吉思汗的軍隊歷害,三國時期特種兵,騎兵,步兵,弓劍兵都聞名天下,白毦兵,青洲兵,東吳水軍,虎豹騎,白馬義騎,連努兵,藤甲兵,陷陣營,西涼騎兵,等等兵種齊全,攻城器械層出不窮,關鍵是那一時期的人才層出不窮,什麼人才都有,愛鑽研,各支軍隊都是在戰場上一場一場實戰中訓練出來的,用打架專業戶去形容他們一點不為過,曹操徵烏丸就是最好的例子,還有公孫讚的幾決對外作戰都是與騎兵對戰,說明他們在與少數民族的騎兵對戰中有很好的戰術與戰略支撐。如果成吉思漢與三國的各路諸候對佔他佔不了任何便宜,可能還沒打進中原就會被某一路軍閥幹掉了。

  • 3 # 滬漂林先生

    大家好,我是你莫幾道啊我機道啊。對於這個三國時期某一方軍隊遇上了成吉思汗的軍隊的這個問題論實力的話從我個人的角度去分析的話,得有三個方面:(一)蜀軍遇上了成吉思汗軍隊;(二)魏軍遇上了成吉思汗的軍隊;(三)吳軍遇上了成吉思汗的軍隊。

    (一)那麼首先來看一下蜀軍遇上了成吉思汗的軍隊,到底誰強誰弱呢?既然是論實力,那麼都得從他們的鼎盛時期開始。首先蜀軍有五虎上將,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將領,如魏延、馬岱、王平、嚴顏、姜維,當然還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那麼成吉思汗的軍中主演將領有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博爾術被稱為成吉思汗將領中的“四傑”,成吉思汗顯赫的戰功與他們的努力息息相關。他們兩個政權的軍隊不管是論實力、論智謀,我覺得蜀漢政權略勝出。原因就是五虎上將均有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在加上智多星的諸葛亮。我記得有一次劉備軍隊和曹操軍隊在平原上交戰,就在如此敞亮之下,諸葛亮連施展了兩個計謀,曹操只能敗退而逃。回到正題,成吉思汗帶領軍隊打仗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鐵木真指揮,鐵木真只是他的鐵騎厲害,論軍隊的實力和智謀皆不是諸葛亮的對手。

    (二)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曹操的軍隊遇上了成吉思汗的軍隊,他們誰強誰弱呢,我覺得這個不好下定論。論軍隊的武力值的話旗鼓相當,論智謀的話,曹魏政權略勝一籌,但是鐵木真軍中雖說出謀劃策的人不多,據我所知,好像木華黎還可以。

    (三)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孫吳政權與鐵木真的軍隊誰強誰弱呢?這不難看出,我個人覺得鐵木真的軍隊勝出,不管是論武力值還是論計謀,都是完勝,有些人就會說了,周瑜不是也挺厲害的嗎,那麼我想問的是,除了周瑜,你還能在吳軍中找出特別厲害的人嘛?沒有吧,在整個三國時期中,吳軍的軍隊不是很出眾,一直都是堅守他們的陣地,那鐵木真的鐵騎也是橫掃千軍啊,不可一世。

  • 4 # 青山私塾

    誰也不厲害,無論哪個朝代哪個軍事集團,當兵的永遠是老百姓而己,對方人少就敢打,對方人多就逃跑,什麼軍法處置卻是白扯。

  • 5 # 小楊79658730

    如果三國時期魏吳蜀三國同成吉思汗軍隊打仗,我覺得成吉思汗軍隊會贏,三國時期三國軍隊使用的是銅製武器,木製武器,弓箭手,三國也不算厲害,互相磨消,都沒能力統一中華。火藥是在宋朝出現,成吉思汗軍隊巳經使用火藥,所以成吉思汗軍隊的戰鬥力比三國軍隊更厲害,成吉思汗軍隊從中國打到外國,打敗過很多國家,百萬蒙古鐵騎對陣幾十萬三國軍隊,成吉思汗軍隊會打敗三國的。

  • 6 # 成說陳事

    三國時期的一套軍事理念,經過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再到宋金遼,中間經歷了無數的戰火,逐步完善,演化,到宋金遼時代已經不是三國時代可以比的了,武器裝備也提升了很多。也就是說,可以把宋金遼時代理解為升級版的三國,可是還是無法抵擋蒙古鐵騎。不知我這樣回答你的問題是否合理。

  • 7 # 多臻貴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任何時代的軍隊強弱,都是由統軍將領的能力來決定。

    三國時代袁術統率的淮泗精兵連流寇都打不過,但換成孫堅統領能夠擊退西涼鐵騎,這就是能力強的差距。

    蒙古各部自相殘殺,又被金國所剋制臣服,屢屢被屠殺精壯年,連西夏都可以趁機佔便宜,這就是分裂的結果。

    三國時期精銳很多,虎豹騎,青州兵等,如果只看兵種,明顯的蒙古騎兵更佔據優勢,但若考慮綜合排程力,明顯三國時代更強。

    以曹操對抗成吉思汗的話,曹操也是從底層起家,南征北戰,不僅善於軍事指揮,更強於內政和後勤保障。

    成吉思汗善戰,但後勤保障與同化能力是蒙古的劣勢,因此難以戰勝戰鬥意志強大的曹軍,而蜀漢與東吳,更加佔據有利地勢,天然性剋制蒙古騎兵。

    因此三國時代建立者,與成吉思汗交手完全不落下風,但如果遇到如司馬炎與劉禪之類的君主,結果也就不同了。

  • 8 # 浮生夢長

    多謝相邀!

    個人以為蒙古鐵騎橫掃天下,滅國無數,確是無人能及,軍事上的智慧為集大成者,其中的戰爭藝術也是發揮到了極致。

  • 9 # 地球衛士911

    還是成吉思汗的軍隊厲害,蒙古鐵騎所向披靡,所到之處無不摧拉枯朽,而且沒有後勤保障問題,基本上是殺到哪裡吃到哪裡,三國時期的戰鬥力不可能超過成吉思汗。

  • 10 # 看不見的角落

    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都知道,蒙古騎兵是整個東亞冷兵器時代的巔峰。和三國時期的部隊碰到,只會有一個結果——單方面的虐殺。

    曹操、劉備、孫權要是敢集合大軍決戰,只會死的更快。

    恕我直言,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為整個古代中國隨著時間的推移,單次戰爭的參戰人數越來越少?因為人多沒用,甚至還會拖後腿。

    先來說說戰爭的具體過程吧,可能會重新整理你的印象。如果你對15世紀以後的戰爭有所瞭解的話,你會發現古代中國的戰爭太假了,嚴重注水。

    首先就是陣亡人數上,動不動就是多少萬。我的天啊,該真不會以為十萬大軍戰敗就真的死十萬人吧?這是近代戰爭的思想,軍隊能夠接受超高比例的傷亡,古代軍是不可能承受的。一萬人的軍隊,死幾百人就崩潰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其次就是戰術,一直到清末為止,絕大部分戰爭打的都是稀裡糊塗的。細節部分非常少,基本就是某某年,於某某地,怎樣怎樣。以至於現在要去找清軍的具體作戰過程,全都要到西方的回憶錄裡去找。

    看過《孫子兵法》和《三國演義》就以為自己是軍事家了,可笑的還是真是,因為整體水平更差。正面作戰指揮的藝術,真的很難看見。明朝北方的精銳是怎麼被後金團滅的?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所謂的良策是沒有用的。正面戰場打不過,什麼都是扯。

    成吉思汗的軍隊兵員素質不敢說,但戰術和武器肯定領先三國時期十條街。三國時期還沒有明長城這種高檔貨,西北地區的防線和後世也完全不能比,蒙古軍隊一進來根本就是暢通無阻。

    成吉思汗只要兩萬人正規軍,就能從北推到南,根本碰不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在征服的過程中組織僕從軍,對反抗地區實行殘酷鎮壓,快得很。就三國時期那個社會結構,門閥士族林立(地方化嚴重),比南宋好推多了。南方根本就不用管,那時的開發程度極低,根本沒本錢拖下去。

    當然了,上面都是在正常的作戰情況下。如果弄出能擋十萬大軍的八卦陣,永動機木流牛馬,“機關槍”諸葛連弩,偶爾來個水淹七軍、火燒八百里連營,也是能贏得。

  • 11 # 草上飛8473570

    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橫掃歐亞無敵手,在中國歷史上只有秦始皇兵團,漢武帝衛青霍去病組合拳,大唐李世民玄甲軍,岳飛的岳家軍,大明的洪武軍團等方可一戰。

  • 12 # 色國丞相

    成吉思汗都是三國之後一千年的人了,這一千年的時間,金屬冶煉技術不可能原地踏步停滯不前的吧?拿一千年後的武器,砍一千年前的人,那不是吊著打麼?

    更何況那是成吉思汗——那個橫掃歐亞的大帝國的締造者?

  • 13 # 人云亦雲

    問題如果換成在三國時期的鐵木真能否帶領遊牧民族翻盤大漢?或者三國軍團能否在鐵木真時期建立與之抗衡之軍力?這樣可能更恰當點,我的回答是誰在主場誰贏,三國時期的遊牧民族分化嚴重,一盤散沙,鐵木真也沒辦法在這內鬥多民族的情況下完成統一,再發起滅世戰爭,而宋末的鐵木真則是統一了蒙古及草原遊牧部落,大量機動性強的時代最強兵種騎兵及堪稱完美的戰法。。。而作為時代的客人三國軍團沒有辦法與之抗衡可想而知。

  • 14 # 叨叨偉

    小偉認為還是成吉思汗的部隊厲害。

    第一,兵種決定戰鬥力。成吉思汗的部隊以騎兵為主,而且每個騎兵最少配備倆匹馬,日行百里。三國時期大多是步兵,再配上一部分騎兵。在古代,本來就沒有剋制騎兵的有效辦法,五代十國日期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從此北宋王朝失去天然的屏障,北宋步兵要用血肉之軀面對遼朝的騎兵,奔潰就是早晚的事。第二,後勤補給。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史料記載成吉思汗的騎兵把牛肉乾裝到牛的膀胱裡,一個月吃不完,幾乎不用後勤補給。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設計的木牛流馬就是為了運送糧草。一旦打起來騎兵切斷運送糧草的部隊,不出三日部隊必然奔潰。第三,作戰方式不同。成吉思汗的作戰方式類似游擊戰,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不注重城池得失,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目標,一旦遇到三國時期的部隊,先圍城,有支援部隊就圍點打援:沒有支援部隊就攻城,反正有投石機和回回炮,硬攻也不怕。總之,小偉認為三國時期遇到成吉思汗凶多吉少。縱觀歷史,剋制騎兵辦法憑藉堅城利炮。南宋時期,蒙哥汗進攻釣魚城,進攻半年無果,還把自己搭進去,清朝的努爾哈赤進攻寧遠城,被紅衣大炮打半死,憋屈了一年去世了。

  • 15 # 閱塵軒主人

    個人認為是三國時期的部隊更加有戰鬥力。從兵種謀略,戰爭經驗,還有人的野性而言,中國前期的人種比後期的人種更加尚武。所有的一切都是猜測,就好似把兩個模型擺在一塊對比而已。但這種推理有無數種另外的可能性。歷史中往往很偶然的一些因素,都可以改變所有的程序。造就另一番不同的景象。真實的歷史是沒有如果的,只有推算中的“但是”。

  • 16 # 在下葵小胖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是比步兵和騎兵,三國的魏蜀吳聯軍,一點勝算沒有,如果是比水軍,魏蜀吳在剛開始時佔盡上風,但是拖到後面,蒙古軍隊的超強適應能力,就會發揮作用,會在持久戰中擊敗魏蜀吳聯軍。這個答案可以參考蒙古最後滅亡南宋時候的歷史場景。因此蒙古軍勝算大。

    筆者將透過還原歷史來闡述分析這個問題。

    蒙古將領和騎兵第一,蒙古馬步軍,我將它稱之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的陸軍。

    蒙古軍隊能夠打到波斯,憑藉的就是無敵的騎兵,蒙古的騎兵優勢如下:

    ——紀律嚴明:蒙古騎兵是一支紀律嚴明的隊伍,並且訓練有素,對於成吉思汗是絕對的服從,對於成吉思汗的命令也是堅決的予以執行。

    ——戰鬥力強:蒙古騎兵戰鬥力超強,尤其是單兵作戰,他們不靠數量取勝,而是靠質量。遠射弓箭,近彎刀,是蒙古騎兵的佈置。在和金兵和宋兵交戰之時,蒙古騎兵的交戰手段,使的這兩個國家不適應,被動挨打。——機動效能強:看見蒙古的騎兵,我就想到了德國的閃電戰,德國的閃電戰靠的就是他們的機械化坦克和步兵戰車馳騁歐洲,而蒙古騎兵的機動性也可以用閃電來稱謂,可以實現雙線作戰,每天能夠行進80公里左右。所以他們打仗的時候,經常能夠打敵防一個立足未穩。——輕騎兵和重騎兵:蒙古騎兵分為重騎兵和輕騎兵,重騎兵主要打陣地戰,尖刀碰尖刀,而輕騎兵,則是偵查,襲擾為主。

    以上就是我認為蒙古馬步軍強的原因。

    蒙古騎兵隊伍其二,蒙古族是遊牧名族,適應能力超強。

    其一,蒙古人因為常年在帳篷裡生活,使的他們能夠適應野外的各種環境,而他們的戰馬能夠抵禦嚴寒,矮小精壯,皮厚毛粗,母馬還能為蒙古人提供馬奶,供給能量,因此,蒙古不管去往何處,都可以就地而戰,這也是很多別國的軍隊做不到的。

    因此說,適應能力超強的軍隊絕對會走到最後,而蒙古軍隊絕對身在其中。

    蒙古軍適應野外環境的兩大法寶(上圖)帳篷,下圖(蒙古馬)第三,後勤力量簡便又強大。

    蒙古軍的後勤力量又簡便又強大,他的飲食可以在野外就地取材,可以喝馬奶,他們的事物也方便攜帶,如肉製品,奶製品,以奶為原料的飲品,因此,蒙古很少為糧食發愁。

    所以說,蒙古的後勤力量非常簡便,基本就是字給自足。

    蒙古軍隊飲食很簡單,便於攜帶。第四,蒙古軍隊喜歡屠城,殺戮心太強,與他們作戰會產生畏懼之心。

    蒙古人沒有特點的文化,也沒宗教可以約束他們的行為,當蒙古還沒有統一天下的時候,他們對別國的侵略基本就是大屠殺。而而這些事例如下:

    ——金朝:中都被屠80萬,金國遭到滅國,完顏姓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大屠殺。

    ——西夏:蒙古兵屠殺西夏人口100萬。

    ——南宋:南宋滅國,被屠殺將近了200萬人。

    ——中亞撒馬爾罕(花剌子模都城):慘遭屠城的,不花剌城、巴里黑、塔裡寒城、巴米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馬丹、尼沙普爾、莫夫城、赫拉特、內薩、奧克斯。總計是120萬人。

    所以說,蒙古軍隊的屠殺令,也是蒙古軍隊的一把無形武器,震懾敵人。

    蒙古軍隊攻入城內屠城

    綜上所述,這就是三國軍隊擊敗不了蒙古軍隊的原因。

  • 17 # 七七的育兒碎碎念

    這個問題頗為有趣,先給出答案: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必勝。

    或許有人會問,三國時代名將輩出,又如何不敵成吉思汗呢?誠然,像關羽、周瑜、張遼這樣的大將,不僅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就連謀略也遠超一般武將。一位優秀武將,的確可以影響到戰爭走向,但也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正所謂“巧婦難煮無米之炊”,三國大軍敗給蒙古大軍的根本原因,便在於“兵種”方面。

    一支精銳大軍,即便沒有優秀戰將指揮,依舊有著很強大的威懾力,不妨看一下徐州牧陶謙的例子。徐州位於中原,它的經濟條件和地理條件,都極為出色。這個地方,不可能不被人垂涎,曹操幾次攻打徐州,便是最好的例子。除了外患,徐州也存在內憂。《三國志·陶謙傳》便提到,徐州境內的豪族便對陶謙的統治心懷不滿。那麼問題來了,陶謙是如何牢牢將徐州掌握在手中的呢?

    答案很簡單,陶謙手中有三萬丹陽精兵,而丹陽兵又是三國最富聲名的精兵之地,不少梟雄都曾前往此地募兵。《三國志·諸葛恪傳》也說:“丹陽山險,民多果勁。”陶謙就是揚州丹陽郡人氏,他出仕徐州之時,便從家鄉招募了一批子弟兵。憑藉丹陽兵,陶謙手下儘管沒什麼大將,但依舊將徐州牢牢掌握在了手中。

    上述可見,一支精銳士卒在戰爭中發揮出的作用,不亞於優秀戰將。如果這支精銳大軍還是騎兵,那就更加難得了。偌大一個曹魏,舉全國之力,不過也培養出了五千人左右的虎豹騎。而公孫瓚在幽州雄踞多年,花費無數財力人力,也才組建了三千白馬義從。所幸的是,這兩支騎兵曾在三國曆史中大放異彩,並多次改變過戰爭走向。

    不巧的是,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大軍,便是一支更為優秀的騎兵,它的強大在世界歷史中都頗為罕見。蒙古騎兵能讓敵軍聞風喪膽,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是它機動性高,二是其殺傷力驚人,三是後勤能力突出,不用在意補給問題。

    憑藉十萬蒙古騎兵,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陸,所向披靡、戰無不勝。而反觀三國時代的騎兵,它顯然比不上蒙古騎兵,一是數量有限,二是補給不到位。可即便如此,曹操手中的虎豹騎,依舊是當時最為強悍的兵種。試想一下,代表了三國兵種最高水平的虎豹騎,都不是蒙古騎兵的對手,更別提其他地方上的駐軍了。

    所以說,蒙古大軍一旦與三國大軍相遇,必然取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一句話說明,《教父》教會了你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