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職場的工作的時間並不能代表這個員工能力很強,只能說他的經驗可能比較豐富,有很多職場朋友在職場工作了很多年,但是各方面能力還不如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這裡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這幾年到底經歷了哪些,不同的經歷也會早就不同的人才!
5
回覆列表
  • 1 # 美人豐盛

    這裡面可能有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客觀包括:目前大環境處於資本寒冬不適合跳槽、目前一些崗位過剩;主觀原因包括:上一家公司沒有選擇好、工作專業度未達跳槽標準、工作人脈結交不夠、職業規劃不清晰等,小編根據主觀和客戶分析一下,樓主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照。

    客觀——

    一、目前大環境處於資本寒冬不適合跳槽

    今年1月10日,由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原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釋出的《網際網路發展趨勢報告(2017)》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全球網際網路投資專案數量較2015年同期下降12%,投資金額總計791億美元,較2015年同期下降23%。同期,中國網際網路風險投資數量也出現下降。

    也就是說目前網際網路行業正處於資本寒冬階段,隨著網際網路領域投資逐漸迴歸理性,網際網路創業者們用人的數量和力度也趨於理性。前幾年大批次用人,高薪請人的狀況在未來幾年會有所改變。

    二、目前一些崗位過剩

    網際網路崗位過剩的原因,和網際網路公司的運營狀態和吸納能力是成正比的。你知道哪些工作職崗位是急需的嗎?又有哪些崗位可能存在求職不到的境界?下邊是拉勾做的調查: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編輯、客服、行政是過剩崗位。如果處於這幾個崗位的親,一定要謹慎變動。

    主觀——

    一、上一家公司沒有選擇好

    在職場上,企業與員工的雙向選擇從來就沒有溫情脈脈 ,彼此的需求和不需求,雙方都是要根據多維度客觀又殘酷的進行分析。

    一般在選擇跳槽的員工時,人力資源針對上家公司選擇的標準一般是:

    1、上家公司的業務與現有業務的可借鑑度和重合度;

    2、上家公司的崗位內容與現有業務的可借鑑度

    3、上家公司的運營狀況和品牌知名度

    如果上家公司沒有選擇好,基本上在看簡歷的時候就PASS了哦。

    二、工作專業度未達到跳槽標準

    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認為積累經驗是最重要的,其實不然,任何一個人步入社會,經過幾年都會有經驗,重要的是經驗中的含金量。這就要求,你要在工作一開始就要設定自己的工作目標和職業規劃,否則你工作了5年還是8年,在專業度上未達到一定標準,跳槽也是痴心妄想。你要知道,隨著你對工資和職位的要求越來越高,人才的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的!

    三、工作人脈結交不夠

    所謂的跳槽,原意應該是指在一個公司工作,因為極其優秀而被其它公司挖走的。如果在這幾年中,你的人脈結交不夠,就像一個古井,沒有人能識別你的醇度和芳香,當然跳槽不見得成功。

    四、職業規劃不清晰

    公司在面試的時候都喜歡問: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原因是,他們希望知道自己的員工是否目標足夠清晰,是否擅於管理自己,他的職業規劃是否與崗位設定的發展方向相符。有的人,雖然有工作經驗,但根據沒有職業規劃,找到什麼工作做什麼工作,隨波逐流。或者職業規劃,今天做運營明天做產品。今天做社群,明天做BD,企業肯定不敢用。因為這樣的人才肯定不是專精人才,也很難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

  • 2 # 手機使用者54998587534

    感謝邀請,我認為努力工作五年沒跳槽能證明你工作作風踏實,滿足於原工作的工作經驗和知識,沒有積極的拓展你的工作面和經驗,白話說你沒有對工作上心,一件事情只有用心了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更大的機會或者成就,而你辭職後找不到工作足以證明原單位的工作經驗不能夠吸引到其他用人單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最近運氣不好,過幾天就有通知你上班的了

  • 3 # 沒尾巴耗子

    努力工作5年辭職後找不到工作,這乍一聽好像不太合理,但確實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太過專業。

    很多人覺得專業知識過硬不會找不到工作的。但是有沒有想過,如果你這5年裡從事的專業太過冷門(至少目前冷門),就算你是專業大拿可能也不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

    2.太過單一。

    一些大型公司分工明確,每個崗位職責清晰。但這可能會成為你工作5年後找不到工作的隱患。辭職後,同行大公司專業方向不同,不太能很好的契合,小公司一般都要求一專多能,也不太符合要求。最後導致找不到工作的尷尬;

    3.太過膚淺。

    有些人在工作中不善於思考總結學習,雖然工作5年,但是在專業技能和工作技巧方面提升太慢或是停滯不前,導致個人各項能力都相對膚淺,甚至還比不上一些畢業生,這樣個人職場競爭力也大打折扣。

  • 4 # 瘋紙無語

    也談一談找工作和招聘之間的矛盾思維。

    如果你在一家普普通通的公司工作5年,你知道國家經濟增長還是很快的,每年的平均工資水平也越來越高,但中國80%公司的用工原則是能不漲工資就不漲工資,你在公司工作5年,假定每年漲薪10%非複利計算,你的工資也就比剛入職漲了50%,如果在一線城市,那大機率會出現新老倒掛現象,也就是新人工資比你還高,而你薪資水平已經遠遠與目前工資水平脫鉤。現在這個時代發展太快,你如果在一個行業成熟期進去的,那麼現在這個行業已經穩定,如果朝陽期進去的,那麼5年過後,行業格局也差不多形成,該穩定了。這個時候跳槽,就會出現一個問題,行業以及你的崗位不會再大量缺乏人才。

    招聘方考量你的價值怎麼評判,你的薪資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過往工資20000和過往工資5000的人競爭同一個崗位,在能力差別不大的前提下,招聘單位想當然的認為20000工資過往的人能力更強。對於你的低薪資以及5年薪資沒有大幅度上漲顯然會成為評價你能力的負面因素。而用人單位還會依據你上一份工作的薪資水平,來給你定這一份工作工資水平,必然會造成你不及預期問題,因而找到工作,但並不滿意,因而不去就職情況。

    從你本身講,如果堅持5年的是你第一份工作,本科畢業你大概27-28左右,碩士畢業基本30了,這個年齡正是職業瓶頸期,而5年的堅持因為上面種種因素並不會為你帶來職業突破的核心競爭力。換行需要從新做起,從事本來行業,行業已成熟穩定,新機會並不多。從而造成種種困惑。

    500強bat等5年經驗的可以直接略過,大企業可以堅持,人脈背景資源、體系訓練、福利都比較好。中小企業本身就是快速發展期,如果堅持幾年沒啥發展,趁早換吧。

  • 5 # AAAAAA心如止水

    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在於有沒有適合自己的工作,用人單位給你工資低,你又不幹,給你工資高的,你有幹不了,

  • 6 # MrWu100619986

    好像是在說我一樣

    講下個人真實經歷,2010-2015年某公司做測試工程師,測試桌上型電腦電腦。公司測試部就有600多號人,測試劃分非常細,做個一兩年估計才看到冰山一角。15感覺沒有發展前景,沒有漲工資空間辭職了

    15年在家待業銀行,16年後在深圳找了份測試手機的工作,投遞簡歷很多,收到面試很少,原因在於桌上型電腦測試比較偏門,測試結構也不是產品經理-開發-測試架構,面試可想而知,而後還是碰運氣找了份工作

    做了一年辭職回武漢繼續找了份測試工作。從我的經歷來講,前5年經歷旺盛選擇了安逸,雖然工作認真,領導器重,但是大公司就是很難上升

    後期算是自我調整才開始步入正軌,身邊有很多原來同事,工作也沒你那麼認真,領導也不喜歡,結果一跳二跳三跳,工資比你高得多,從招聘者角度來說,做過很多專案,簡歷看起來才會漂亮,一份工作,並且也不是那麼高技術工作,簡歷也不好寫!

    年輕就是要去嘗試,在換工作的過程中學習新的技能,這樣談工作經驗,要工資才更容易!

  • 7 # 精分娛樂君

    努力工作可以成為你標榜自己的條件,但是不跳槽,你想說什麼呢?是自己足夠忠誠?其實,沒有公司會嫌棄一個新人找一份更好的工作跳槽,畢竟這是個物化的社會,但是不要太頻繁,什麼也沒學到,頻道跳槽,這隻會讓人覺得你沒有定性,做什麼事都沒有恆心,做人太急躁,而在一個公司努力了五年的你,一直沒有跳槽,是公司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你還有可以學習的地方?還是你安於現狀?還是你能力不足,沒有跳槽的勇氣?

    我們工作必須要努力,也要有一定的忠誠度,在一個公司,要設定自己的目標,確保自己每天都能學到新的東西,不斷提升自己,不論是業務能力,還是人情交往,好好工作,努力晉升,畢竟金錢還是很重要的!

    但是一旦你適應了這個公司的工作節奏,可以在這個公司獨當一面了,目前公司也無法滿足你更好實現自己目標的平臺了,那你就需要好好考慮下,自己是不是要留下,畢竟留下是安逸,走掉是未知,但是有能力又有經驗的人,一定會找到下一份工作,但是建議你騎驢找馬,漸漸的進入到大公司,其實人生就像打遊戲,一路上不斷晉級打怪,你一旦停滯,某一天很可能就被殺掉了,只有不斷努力,一直向前,才可以一路晉升,有更好的工作環境,更高的薪水,很棒的生活品質!

    我們必須對待工作足夠認真,對公司足夠忠誠,但是沒有必要一直死守,人都是要往上走的,如果有一天你要離開了,請保有你應有的風度,做好交接,畢竟這個公司培養了你,但也不需對自己進行道德綁架,你並沒有什麼錯,只是這個公司目前不適合自己的發展了而已!

  • 8 # 劉佳的職場佳話

    職場裡,公司總是喜歡用那些忠誠度高的員工,換句話說就是不經常更換工作,不經常跳槽的人。慣性思維,大家總覺得這類人更靠譜,更不容易流失。

    我們來思考一下。那些一份工作一干就是好多年的人,一方面一定是自己做得得心應手,體現了自我的價值,所以才不會輕易離開;另一方面,一定是公司方面的器重和培養,薪資待遇也肯定不差。所以,這兩方面達成之後,跳槽就不會那麼隨意了。這正因為如此,新的僱主總是喜歡這一類人。

    如果按照我上訴的邏輯,一個工作了5年沒有跳槽的人,怎麼可能找不到新工作呢?

    原因一,過去的5年,你可能在吃老本。

    有些人入職一家公司後,沒有太多的進取心,總是想著做好本職工作就好。我認識不少這樣的候選人。TA們多年後用的技能還是幾年前那一套。比如說,有人工作N多年後都不會做PPT,不會使用Excel表,不會獨立做方案。我認識的一個女士,她10年前就做報紙廣告,就是透過電話拉業務。後來報紙行業衰落了,廣告業務不好做,於是她辭職出來找工作,結果是接連碰壁。為什麼?因為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她還是想做廣告銷售,於是就去一些網際網路公司應聘。應聘的時候,面試官問她營銷的4P、4C是什麼?她說不知道。面試官又問:會不會做甘特圖?她一臉懵逼。其實,我瞭解她,她除了會死記硬背那套BD的話術,其它的全部會。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過去的10年裡,她用所謂的勤奮,支撐了自己的業績。她覺得不會做PPT,不會那些什麼營銷理論照樣可以產出好的業績。所以,過去的10年裡,她沒有再學習,沒有再提升。但是現在出來求職,卻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現在她做起了微商,聽說生意也很慘淡。

    原因二,騎驢找馬的道理不懂嗎?

    在一家公司待了5年,準備離職的時候,為什麼不騎驢找馬,找到下家再走人呢?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啊,這樣你就把自己的風險降到了最低。所以,你可能只是工作了5個一年,而不是1個五年。

    原因三,職位規劃出現了問題

    過去的5年,我相信你應該很瞭解你所在的行業及周邊行業。如果你更換工作的時候,還是在你熟悉的領域,那求職必定事半功倍,但如果要轉換行業,要去一個新的領域,那你就是一個新兵,那樣則會事倍功半。如果在這方面出現了問題,那在短時間內,你的確可能找不到新工作。

    原因四,缺乏一定的面試技巧。

    因為你5年沒有更換工作,那就表明你5年沒有參加過面試。多年不參加面試的你,現在卻突然要去面對面試官。你可能還是用5年前的思維看待面試,可能還是5年前掌握的面試技巧。但時過境遷,現在的面試官越來越專業,越來越職業,所以我推想,你很有可能在這方面準備不充分。如果需要幫助,可以私信留言給我。

    祝你好運,我是劉佳(記得先訂閱喲)。有關於招聘、求職(簡歷診斷)、跳槽(面試輔導、談薪指導)、職場規劃和撩妹方面的問題歡迎探討。有時間也歡迎閱讀我的圖書作品《非你不可:三分鐘打造高效職場溝通術》、《獵戰》和《獵頭筆記》。

  • 9 # 王菲凡

    選擇比努力重要,努力和選擇來比,選對了方向,加上努力才有好的結果。看看身邊的同學,畢業的時候大家都差不多,十年後呢,因為行業和平臺的選擇不同,即便是付出同樣或者更多的努力,大家的發展也是截然不同。

    無論是努力工作5年還是10年,在行業,平臺,職能三大職場要素的選擇都至關重要。

    如果選擇的分別是,夕陽行業,垃圾平臺,低價值工作,別說5年 ,50年有一樣沒有市場競爭力。

    舉個例子:

    別說辭職,不用自己看機會,獵頭天天都有人來挖。

    即便辭職出去玩大半年也不會沒有工作,為什麼?

    因為行業,平臺,職能都在頭部,都是高價值,市場會給到最有競爭力的薪酬和機會。

    職場本身就是市場行為,你選擇的工作一成不變,在市場上都沒有類似的職位,或者即便有也很快到天花板。

    比如在小企業做行政工作,一萬就到頭了,平臺大點幾萬到頭。

    服裝行業的質量檢測崗位,價值低,行業已經是成熟行業走向夕陽行業,跳槽吧,辭職吧,大部分不會找到滿意的工作。

    除了選擇,另外,努力工作5年,還是1年工作,重複5年也是一個問題。

    沒有升級調整,不斷重複,和卓別林在摩登時代裡面演繹的螺絲釘,沒有區別,沒有成長,還指望有好的未來?

    關於行業分析,參考我這個回答: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489190122666328334/?iid=18753668487&app=wenda

  • 10 # 深海方碑

    針對這道題我僅僅談一下關於“吃著碗裡看著鍋裡”這件事在情場和職場的不同操作準則。

    一、情場中

    情場中,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做法是不道德的,你不能在跟一個人戀愛的同時,開始準備著手下一段戀情,等下一段戀情基本可以確定的時候,踹了現在這個戀人。

    二、職場中

    現在看這道題,“努力工作五年”,你怎麼定義“努力”,每天坐在辦公桌前複製貼上表格資料,加班到11點第二天9點上班算不算努力?

    五年做這樣無用功的事,也許只能感動自己,真正能配的上五年的是在這段時間中所積累的職業技能、素養,甚至人脈。在跳槽前,應該已經把路鋪好,認真分析自己憑現在所有的資源、能力,能兌換到什麼樣崗位的工作。

    否則,做一輩子撞鐘的和尚,跟第一天來上班的應屆畢業生沒有任何區別,哦區別還是有的,人家比你體能更好精力更足。

    配圖說明:職場,要有夢想。圖侵刪。

    名片:牆笑裂 搓衣板上練劈叉的職場探索者,外逗慧中,讓小牆教你做職場上打不死的小強。

  • 11 # 一聽電音

    我也答一下,我覺得你從事五年的工作,可能是那種對你的技能沒有任何實質性提高,而且是那種程式性工作,體現不了個人的價值的,當你跨行時,在可塑性方面不如新人,如果在本行工作,可是你的薪資待遇肯定要求比應屆生高的,所以用人單位何嘗不用新人了。

  • 12 # 審計師李剛

    很多人所謂的多年工作經驗,其實是一條經驗用了很多年而已。不學習,不思考,不能與時俱進,被淘汰是早晚的事,沒什麼奇怪的!

  • 13 # 馮少俠聊職場

    有兩個原因:能力還停留在工作的第一年;知識結構不合理。

    首先,有一部分職場人,在第一年進步很大,努力的工作,不斷的學習,也做出了一定成績,這時就產生了自我感覺良好,工作有什麼困難,看看我照樣不是做出成績來啦,從此就驕傲自滿,停止不前。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工作,也逐漸的對公司喪失興趣,上班就跟上墳一樣那麼難。所以,以後工作中不斷重複以前的內容,自己的能力也會保持在以前的水平,直到一天跳槽了,重新加入求職大潮中,才知道差距。想要有好的職業發展就得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是能力與自己工作的年限相匹配,你就會越來越值錢啦。

    其次,知識結構的不合理。就像我,做銷售出身,前五年基本做的都是實操性比較大的工作,自己想要跳槽找一個銷售經理的崗位,面試時公司問基本的市場操作,具體的業務流程,自己如數家珍,立刻就進入熟練的無能感,可是當問到一些戰略性的問題時,如怎樣規劃自己所負責的市場,自己就慫了。這時我突然發現,自己以前的知識都是基礎性的,想在要想上一個臺階,就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否則自己就是不合格的。

    總之,要想有好的發展,就必須隨著職位的變動,自己的一切都要變動起來,更不可能為了一時的舒服,在工作中磨洋工,你騙公司一時,但是坑害了自己一生啊,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事千萬不要做

  • 14 # 鏡遇良顏有你

    一方面原因可能是這5年在重複同崗位同樣的工作,沒有去總結、反醒和學習,只是努力完成任務而已,沒有在本崗位得到提升,沒有提高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社交能力和自身綜合能力;

    另一方面原因可能是透過這5年的努力,自己各方面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辭職後找的都是高薪好工作,而與只有5年的工作經歷不匹配;

    還有一方面原因可能是運氣差點,剛好在辭職的時候沒有合適的招聘崗位。

    總之,暫時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也不用煩惱,可以趁這個空檔時候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然後多關注人才網站,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應聘,絕不將就,自己喜歡和擅長的才是最好的。只要足夠努力,足夠堅持,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我相信很快會找到如意的工作。

  • 15 # 兼職小哥

    職業黃金期

    按中國現階段的情況來講,你的職場生涯是15年,你交了15年社保,就可以退休了。那麼你的職業黃金時間是什麼呢?是工作5-6年的時間內,你剛剛畢業的時候是25歲左右,職場的黃金時間就是30歲左右開始,35歲結束。

    最好選擇在剛畢業不久娶妻生子,這樣也能把職業黃金期延長一些。現在有好多企業不招聘35歲以上的人,有的還會將他們裁員掉,因為他們需要用更多的時間照顧家庭,同時身體和精力遠遠沒有剛畢業的求職者好,他們不再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而是需要用更多的錢來養家。一個35歲以上的員工的工資開價通常是剛畢業學生的5-10倍以上。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只會留下一些管理者,其他的人員就會有被裁員的風險。在我所在的城市,好多企業常年在招聘,我估計那些企業就是這種狀態。

    職業規劃要主動

    同時一個職場人要注意騎著馬找馬,尤其是經濟環境不太好的今天,好多企業面臨倒閉,發不起工資,發不出年終獎,在這種情況下,如是正巧有人給你伸出了橄欖枝,請千萬不要錯過。

    如果你到一個公司裡,從上到下都是負能量,老闆開會就是吹捧和推卸責任,這種單位您就要趁早換掉,不然你不辭老闆,老闆早晚也會辭退你,因為從上到下沒有一點的正能量,對你的職業發展極為不利,在這種單位出來的,以後在人才市場上也不會得到青睞。

  • 16 # 精選寶

    原因是什麼?

    原因是人才市場的職位要求你達不到。

    為什麼你達不到要求?

    那問問自己你這5年是如何渡過的?

    1.雖然沒有跳槽,但你是否一直在關注外面企業的職位種類和需求?

    2.你是否針對性的有制定了學習計劃並且實施?

    3.你是否每天堅持學英語?

    4.你是否在本崗位的業務能力上有提升?

    5.你是否考下什麼專業證書?

    6.你是否堅持鍛鍊身體?

    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否定的,那你也就不必繼續問你為什麼找不到工作了。

    趕緊努力還來的及! 你還年輕!

  • 17 # 夢醒時分聊C公司

    如果是真的努力了,只能說是運氣不好。企業招人只找合適的,能力並不是最重要的,對於大部分職業,特殊能力一點都不重要。我的建議是冷靜思考兩天重新定位,武裝自己,繼續找,運氣總會光顧勤奮的人,只是早晚的事,還有,最重要的是要知足常樂!

  • 18 # 冬哥視角

    冬哥認為努力是一個很難量化的概念,關鍵要看在這五年中你是否得到了個人能力的提升,是否成為自己工作領域裡面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人。如果你達到了上面的標準,那麼冬哥認為你不會找不到新工作,即使不會馬上找到,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相信自己,努力就會有回報。

  • 19 # 銀行研究僧

    工作五年了,竟然沒有在辭職前找好工作,不是事出有因就是職場競爭力低。如果是後者的話,你一定不是主動跳槽,而是在原來的單位混不下去了,或者不適應公司發展才辭職。

    我做銀行人力那幾年,見過不少先辭職後來應聘的人。這種人多半是剛入職場的新人,但是向你一樣工作了五年還裸辭的人還真是不多見。不過遇到這種人,我們一定會“拷問”他的辭職動機的。一種不信任感從“拷問”時就冉冉升起。

    我們會這樣揣測你:努力工作了五年都沒有跳槽,也許不是你主動不想跳,而是根本沒有跳槽的機會,沒有單位接收你。在原來單位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種人只是虛長五年工齡而已。

    招聘專員喜歡的是,待價而沽的應聘者。在辭職前先找好下一份工作會被人認為對職業有很強的責任感,考慮問題也非常周全,值得託付重任。

    裸辭的人表現出的是:職業只不過是謀生的手段而已,這種佛系觀念對於想要招聘事業型人才的單位來說是極不匹配的。

  • 20 # 求職觀察員

    首先可以看出,你工作了五年,一直沒有跳槽,但是你辭職後卻找不到工作,那麼這種情況我覺得你應該反思一下自己過去的這五年是怎麼過的。

    如果你每天只是混日子只是混工資,那麼即便你沒有跳槽,但是你什麼東西都沒有學到什麼技能都沒有掌握,也就是說你白白浪費了五年的光陰,那麼你雖然看似有了五年的工作經歷,其實這些經歷在你找工作時不但沒有加分項,反而會讓新的單位嚴重懷疑你的工作能力和個人價值。

    所以,工作五年沒有跳槽,這不是一種優點,也不應該是一種優點,相反應該引以為戒吸取教訓,畢竟一個人的工作能力不是看你的工作年限,也不是看你有沒有跳槽,主要還是看你創造了什麼成果和價值。

    最後,還是祝願你,陌生的朋友,能儘快的找到合適的工作,然後去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葡萄酒裡的單寧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