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明天將會幸福

    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一生事業,冠冕人倫。半世棲皇,針砭末俗。

    生前未展素王之志,身後偏留青史之芳!

  • 2 # 玄心收藏

    他開啟平民教育的先河,以有教無類的精神、因材施教的方法,培養出各類的人才,所謂三千弟子,七十二賢。《鹽鐵論》上面說,七十子各個都是諸侯卿相之才,意思是這些人有能力可以被天子任命為諸侯,或者被諸侯任命為國家的宰相。可見孔子的教育,是讓人能夠不斷提升,成為社會棟樑的教育。

    孔門教學可以分為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學習的成就者,有十位代表人物,稱為“十哲”。

    《論語》先進篇第十一第三章記載著: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

    文學:子游、子夏。

    以“登堂入室”來比喻孔門弟子學習上的成就,七十二賢的成就稱為“及階”,這些弟子們已經走到大堂門前的階梯,只差一登。三千弟子可稱為“入門”,如子貢所說,唯有入門,才能看見孔子內涵的“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十哲就可稱為“登堂”的代表,他們更深入孔子學說的內涵,而真正領悟孔子心法的弟子稱為“入室”弟子,有三月不違仁、庶乎屢空的顏淵,以及傳承《大學》的曾子。另有一位大賢子貢,雖有傳承孔子心法的稟賦與機緣,也曾感嘆“ 夫子之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但因為忙於貨殖(做生意),最終未能傳承,因此只能算半個入室弟子。

    國畫大師江逸子先生在2007年於臺北國父紀念館的展覽中,展出孔門的十二尊銅像,包括了孔子、十哲,以及傳承孔門思想的民國大儒、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主任秘書李炳南老教授(雪廬老人)。每一尊塑像都充份展現了人物的風采,透過雪廬老人入室弟子唐瑜凌老師的介紹,更讓人對這些過往的哲人們產生無限的景仰。

    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的父親名叔梁,字紇(hé),所以也稱叔梁紇,他與妻子顏徵在女士,在尼丘山祝禱生下孔子,所以孔子名與字,皆與此山有關。而尼丘山四邊高中間低,孔子生下來頭頂也是這樣的圩頂相。

    尼山致禱圖

    塑像中孔子束髮插笄(jī)包著頭巾,有人形容他是額頭寬大像堯王,頸部像皋陶,肩部像子產,腰部以下像大禹,這是聖王和賢相的形像。額頭上的皺紋,代表他一生歷經風霜,尤其風塵僕僕周遊列國長達十四年,最後無功而返。

    彎月眉代表他是一位有仁心的君子,述而篇說“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想要修學仁心,仁就會在我內心上顯現,那是心心念念在找尋天下蒼生的出路,這需要的是學習、發揚並傳承文化道統才能辦得到,不但能利益當世,更能利益千秋萬世。長眉也代表是有壽之人,壽長則有足夠時間充實自己利益別人;濃眉代表有主見,不隨境轉。

    耳垂代表有福,然此福報不是在於名聞利養,而是在於能為政造福百姓,整理古代典籍,教化生徒,傳承後代。

    他的眼神又安定又內斂,表徵那深不可測的智慧,他形容他自己是“空空如也”,就是內心非常的純淨,沒有私慾,沒有煩惱,對事理又看得明白,能將他人的問題說得清楚,分析禍福,只要依著孔子所示,就能找到出路。

    在深不可測的智慧中,又呈現門牙微露的忠厚老實,這兩種相違的內涵在一相中表達,是作者高難度的呈現。

    塑像的他是額、兩邊顴骨、鼻樑、下頦(下巴)高聳,乃五嶽朝天,是極尊貴如帝王之相。且鼻子是朝天鼻,彰顯辛勞奔波、不重蓄財。歷史上孔子一生是教學行道,雖曾貴為大官,又有子貢的資助,弟子們有些又在朝中為官,理應有許多的財物,然他過世時只有茅屋三椽,正顯示其樂善好施。

    他的坐姿是盤坐,是四威儀裡的坐如鐘,他雙手交叉放在腿上表示安定,身體微微的前傾則表徵恭敬,這樣的坐姿是一種恭敬又安定的形象。弟子從旁觀察,形容他是溫和而又正直,威儀而又不兇猛,恭敬而又安定。他在閒居時,弟子形容的是“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是極其有氣象又和藹。

    一身的布衣束帶,表徵他以平民的形像教化生徒傳承文化,教化生徒是不論貴賤,只要能行束帶修飾之禮,亦即著整齊服裝,懂得尊師重道,他沒有不教。他開平民教育之端,許多弟子原本是一介平民,沒有受教的機會,卻受到孔子的教導而成大材,顏回、閔子騫、曾子等就是最好的例子。

    辦政治雖使人們生活得到安樂,辦教育是人心的出路,尋找內心有出路,使自己充滿希望,積極向上。所以晚年教學的形像,是他一生圓滿的句點。

    幾百年後,西漢史學家的司馬遷來到孔廟,感慨的是他以布衣傳承十餘世,大家還在讀孔子書,還在講習禮樂,代表他的傳承沒斷,令司馬遷低頭徘徊,不能離去。並引用詩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來盛讚他的道德、學問像高山令人景仰,像大路令人遵循。

    他的名聲雖然響遍天下,但感慨地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就是人生不管任何的遭遇、挫折、障礙,不會怨恨老天爺對他不公平,也不會怨恨別人對他的傷害,他能積極入世,通達上蒼賦予的使命,所以感慨地說,知道他的心裡,大概只有老天爺吧!

    宋朝書畫雙絕的米芾(fú)以〈孔子贊〉讚美孔子是空前絕後的偉人,其詞曰:“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無孔子。孔子以後,更無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 3 # 商界詩人高曉君

    《孔子》·高曉君

    生不逢時遭戰亂,顛沛流離亦枉然。

    欲行仁義救天下,稱霸只論兵車劍。

    幸有弟子跪床前,一部論語天下傳。

    儒家思想中華魂,民族復興需重研。

  • 4 # 汘越甲besos

    關於如何看待孔子的問題,有各種不同聲音。

    首先,有網友對孔子不滿,認為孔子是小人,不外於以下幾點:

    1.尊君權,漫無限制,易演成獨夫專制之弊,與現代人追求民主自由思想產生了衝突;

    2.孔子講學不許商榷問題,易演成思想專制之弊,與現代人主張的思想開放有衝突;

    3.孔子重男輕女思想,與現代人追求男女平等有衝突;

    4.孔子單重做官,不重謀食,易人民賊牢籠。

    正是後世暴君利用了此四弊,遂使得全國上下,日日敗壞風俗,墮落人心,腐朽學問,專制思想橫行。

    但我認為,孔子的思想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肯定有侷限性,但更要肯定其積極意義:

    1.對政治的影響:孔子的政治學說的核心是“仁政”,其思想經過荀子完善,至西漢,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後,孔子思想成為歷代王朝的治國思想。

    2.對社會的影響: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孝悌”“忠恕”等等倫理思想博大精深,對社會行為影響深遠。

    3.對古代教育的影響:孔子打破了春秋時的教育壟斷,興辦私學。提出因材施教等教育觀念,成為“萬世師表”的聖人。

    4.對亞洲和世界的影響:孔子思想對東北亞的南韓、日本影響深遠,西方思想家把孔子代表的中國傳統思想看做是未來世界的希望。

    從這個角度看,孔子在世時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並不為過。

  • 5 # 石幹山人

    最早的民辦教師,也是最為成功的民辦教師。

    孔子,雖然生前沒做過什麼大官,但後來,因為其學說被歷朝歷代所採用,所以各朝代對孔子都追加了封號。下面來開看孔子的封號究竟有多少。

    據說,孔子去世後,被上天封為素王。這是傳說,有據可查的封號如下:

    漢朝時平帝追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其中“褒成”是古國名,“宣尼”是封給孔子的諡號,“公”是爵位(在中國古代社會,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其中公爵地位最高,男爵地位最低)。北魏孝文帝封孔子為“文聖尼父”,其中“文聖”是對孔子的追封,而“尼父”只是一種尊稱。北周靜帝追封孔子為“鄒國公”,其中“鄒國”是古國名,“公”是爵位。隋朝文帝封孔子為“先師尼父”,“先師”和“尼父”都是尊稱。唐朝太宗封孔子為“先聖”,後改為“宣父”。其中“先聖”是尊稱,“宣”是諡號,“父”是暱稱。其子高宗封孔子為“太師”,是官位,俸祿和職務實際授予孔子的嫡傳子孫,其他朝代的爵位同樣由孔子的嫡傳子孫領受。武則天封孔子為“隆道公”,“隆道”是諡號,“公”是爵位。玄宗封孔子為“文宣王”“文宣”是諡號,“王”是帝王,寓意和周文王、周武王等並列,將孔子的地位推崇到了極致。西夏為鞏固統治,尤其信奉儒家思想,對於孔子的封號,在繼承唐玄宗封號的同時,還進一步提升,直接封為“文宣帝”。這一稱號,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對孔子封號的最高級別。元朝成宗復封孔子為“文宣王”。明朝世宗封孔子為“至聖先師”,屬封號或尊稱。清朝世祖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後改為“至聖先師”,屬封號或尊稱。民國政府封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同樣屬於封號。後來的孔老二,大概也算一個封號。

  • 6 # 一瞬凝眸

    孔子(約公元前551—479年)

    在孔子以前,中國歷史文化當已有2500年以上之積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後,中國歷史文化又復有2500年以上之演進,而孔子開其新統。

    ——錢穆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對華夏民族的生活、文化、思想產生影響最大的人,毫無爭議是孔子。他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是中國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至聖”、“萬世師表”。

    約公元前551年,孔子誕生在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取名為丘,字仲尼。他幼年喪父,跟隨母親在貧困中度日。成年後,孔子對仕途很感興趣,對天下大事亦十分關注,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他曾在魯國做過委吏、乘田之類的小官,後去職,開始為期16年的講學生涯。

    魯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結識齊景公。魯昭公二十五年,因魯國內亂,孔子逃至齊國,受到齊景公賞識,但因齊大夫晏嬰阻撓,並未得到重用。兩年之後,孔子回到魯國,繼續聚眾講學,直到魯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即51歲時,才被任命為中都宰,後又升至小司空、大司寇,攝行相事。魯定公十二年,孔子因採取墮三都即削弱三桓的措施遭人暗算,被撤職,不得已開始周遊列國的旅程。

    孔子帶領弟子,手持自己安身立命的禮教仁政先後周遊至宋、衛、陳、蔡、齊、楚等國,但無一例外地遭到拒絕。在生命的最後5年,孔子在弟子冉求的幫助下回到魯國,於公元前479年病逝,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思想的精華主要集中在《論語》一書中,它是對孔子的語錄和言行的記錄。《論語》所倡導的“仁”的觀念和價值取向已經滲入華夏民族的血液,沉澱並最終鑄造了我們的民族性格,對中華民族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學家,是中國歷史上創辦私學的第一人,從孔子開始,“學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孔子倡導“有教無類”,不管貧富均可接受教育;他注重“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使學生成才;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希望學生學有所成後能入仕,掌握國家政權。據說孔子有3000弟子,賢士72人。

    孔子蒐集整理古代文獻,成《詩》、《書》、《禮》、《樂》、《易》,並以此教導門徒,而他整理修訂而成的《春秋》,開創了中國編年體史書的先例,這在中國古代是空前絕後的偉績。對此,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作了高度評價:“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白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孔壁藏書】漢景帝末年,藩王魯恭王劉餘拆毀孔子舊宅來擴建其宮室,在孔氏牆壁中發現了古文《尚書》及大量經典,因為這些經書都是用戰國時六國文字寫成,與漢代通行的隸書相較被稱為“古文”,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孔壁古文經。孔壁古文經的發現,在經學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

  • 7 # AA嘉祥石雕

    孔子興辦私學,注重因材施教,功不可沒!為官則資歷淺顯,過於理想!誅殺少正卯則是其歷史汙點。幸虧董仲舒總結歸納融合其思想才被漢武帝接納,並被歷代統治者利用。生前無功,死後有名。

  • 8 # 井夫子

    如果放在現在,一個高喊理想,一心撲在事業上,不惜拋妻棄子,卻最後連事業都沒有取得成功的男人絕不會落得什麼好的口碑。

    可偏偏就是這麼一個人,卻成了現在大家口中的聖人,此男子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熟悉”的孔聖人!

    這個男人從出生的時候就充滿玄妙的色彩,據《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51年,出生在魯國昌平鄉陬邑。

    但是呢,他祖籍可不是這裡,他的祖先是宋人,這也成為了後來其拋妻棄子的一個隱藏要素。先說他的身世。《孔子世家》說叔梁紇跟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這個叔梁紇是誰?實際上是魯國一個沒落的貴族,而且是一個色心不死的貴族。只因為他在六十歲的時娶了顏氏之小女,這顏氏女就是當時還沒滿二十歲的顏徵在,差了40多歲,別說當時,即便是現在,也免不了被人指指點點啊。

    更何況在當時有一說法是男子16至64之間生育為正常,可這個叔梁紇生孔子的時候已經行將枯槁,因此被人們稱之為野合。

    當然,歷史總是伴隨著誇張,這一點在《史記》中展現無遺,竟然說孔子是尼丘山神與顏氏女感通而生,與劉邦的生法如出一轍。

    當然不否認這是當時一個塑造偉大先人的一種手法,但是現在我們只是當做一個故事聽聽也就罷了,總而言之,這個後世的聖人,算是在公元前551年正式降世了。

    只不過,出世的他,也沒有太得到上天的眷顧,首先就是生活,由於他爸爸太老了,所以就在小孔子3歲的時候,叔梁紇就死了,而他和母親則被父親的正妻施氏所逐,只能與母親來到曲阜闕里,過著清貧的生活。

    一個沒落貴族的庶出後人,聽著就沒有什麼含金量,還是孤兒寡母,想來也沒有什麼好的日子,所以從小,他就品嚐了世間孤苦。

    因此孔子後來才說自己“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什麼意思?就是受了很多苦,能做很多苦差事。不論是算賬看庫房,還是種地喂牛羊,可都沒少做。

    不過俗話說的好,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貧窮也造就了他不一樣的氣質,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一種遊戲。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家庭環境從小就讓他對名望、政治產生了不一般的執著!

    再來就是孔子天生異像,所謂異像就是有說孔子生下來頭頂就像丘陵一樣,四周高中間低,因此取名曰丘。當然也排除是一個誇張的手法,但是不論如何,他的外貌至少也和人見人愛沾不上邊了。

    總之,這樣的日子來到了他十七歲的時候,執念讓他志於學,他深知想要改變命運,只有透過才學出仕一途,只是他的母親這一年去世了,不過這個年紀的他,在那個年代,也算不上孤兒了,於是他決定為符守孝三年,這期間,又發生了一件刺激他的事情。

    這時候,孔子深知,若要扭轉局勢,只能加倍努力,於是他禮儀、音樂、射箭、駕車、書法、數學、詩歌、尚書、周易、歷史等等,一個不落的全都學,還在十九歲的時候迎娶了宋華人亓官氏之女為妻,史稱亓官氏,一年後有子為鯉,字伯魚。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二十多歲時,他因博學知禮名揚魯國,按理說,此刻他終於農奴翻身做主人了,可是執念讓他不會滿足於此。

    他在魯國一步步的往上努力著,可惜天不遂人願,就在三十五歲的時候,魯國君主昭公國內真正有權力的三桓聯手打敗,甚至還被趕出了魯國,終身再未回來,最後死在了齊國。

    而原本政治體系的洗牌,也讓孔子知道自己再沒有好的前途了,可是不甘心的他卻不可能放棄,早知道自己祖上就不是魯華人的他,對於魯國也沒有太多的祖鄉之情,因此他竟然做出了拋妻棄子的舉動,辭官跑到了齊國。

    只可惜,在那裡又哪是那麼容易受到重用的呢?,這一折騰就是好幾年過去了,等到再回魯國的時候,他已經四十二了。

    他重新衝擊魯國仕途,直到五十一歲的時候,孔子慢慢的成為了魯國的大司寇。只可惜這個高光時刻,最終還是因為他在軍事上的計謀並不算成功,讓魯國幾乎迎來大治,但是最終功敗垂成,孔子仍然還是未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自此,他只是心灰意冷,最終離開魯國,從此開始了十四年異國他鄉的顛沛流離。這一年孔子五十五歲了,他再一次拋妻棄子,只為了自己的理想奮鬥,只是這一次,他也再沒能見到自己的妻兒。

    這十四年裡,他奔走於齊、衛、蔡等諸侯國,諸侯國的國王們,一開始禮敬他,後來紛紛迴避他,其政治主張始終未能實現,因為在他們眼裡,孔子只不過是一個落魄的夫子,一個滿肚子學問的書呆子,沒有什麼真本事。

    後世才得到認可的孔子的政治主張和偉大理想在他生前並未實現,對於他來說,一切努力終究只是泡影。直到六十八歲的時候,魯國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歸魯國,孔子仍有心從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不單如此,當他回去的時候,才發現他的妻子亓官氏在已於一年前去世了;兩年後,孔子的兒子伯魚也去世了,真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這時候,他終於破開了一切枷鎖,徹底從慾念之中醒來,既然天下無道, 他便退而著書,刪編《詩》、《書》, 改定《春秋》,並且教誨弟子三千。直到七十三歲的時候,他終於撒手人寰。

    只是他不知道,直到他死後約三百多年,其學說著作被人從牆體裡“挖出”,再經儒生董仲舒“改造”,使其走上了神壇,開始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如同泰山般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令後世敬仰。

    只是作為一個一生鬱郁不得志的他,哪怕成了後世人們口中的聖人,這樣的人生,他又是否還願意再來一遍呢?

  • 9 # 倮倮觀察員

    孔子是戰國沒落的貴族;

    孔子是儒家的至聖

    孔子是中國大眾化教育的祖師爺;

    孔子是周遊列國的學術帶頭人

    孔子是多才多藝的能人;

    孔子是生前生後都孤獨的人;

    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

    孔子是國際知名度最高的華人;

    孔子一個被後世曲解、過度消費的可憐老頭子;

  • 10 # 倮倮觀察員

    孔子是戰國沒落的貴族;

    孔子是儒家的至聖

    孔子是中國大眾化教育的祖師爺;

    孔子是周遊列國的學術帶頭人

    孔子是多才多藝的能人;

    孔子是生前生後都孤獨的人;

    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

    孔子是國際知名度最高的華人;

    孔子一個被後世曲解、過度消費的可憐老頭子;

  • 11 # 大上海快訊

    孔子就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的化身!從儒家思想開始發揚到現在都能體現出孔子神話的傳說,三千多弟子七十二賢,可以看出孔子本人的魅力所在!從文化角度說,孔子是文化的最高造詣者,孔子文化就是百家齊放百家爭鳴中的嬌嬌者,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就是孝道,孝道涵蓋了所有文化的傳承!從管理角度分析:孔子思想有很強的管理分配模式,值得我們發揚光大!孔子的曲阜已經是神的化身之地!因為孔子所栽的兩顆銀杏樹已經是愛情的化身!孔子的三千第一,已經是後人看到的曲阜旁邊的三千多樹林,樹林之處,樹上不落鳥,樹下不爬蛇,看出孔子文化已經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是一個安靜適合讀書的地方!所以近年來,孔子文化傳遍全世界也是理所應當的事!孔子就是中國文化史上的真正聖人!

  • 12 # 大上海快訊

    孔子就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的化身!從儒家思想開始發揚到現在都能體現出孔子神話的傳說,三千多弟子七十二賢,可以看出孔子本人的魅力所在!從文化角度說,孔子是文化的最高造詣者,孔子文化就是百家齊放百家爭鳴中的嬌嬌者,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就是孝道,孝道涵蓋了所有文化的傳承!從管理角度分析:孔子思想有很強的管理分配模式,值得我們發揚光大!孔子的曲阜已經是神的化身之地!因為孔子所栽的兩顆銀杏樹已經是愛情的化身!孔子的三千第一,已經是後人看到的曲阜旁邊的三千多樹林,樹林之處,樹上不落鳥,樹下不爬蛇,看出孔子文化已經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是一個安靜適合讀書的地方!所以近年來,孔子文化傳遍全世界也是理所應當的事!孔子就是中國文化史上的真正聖人!

  • 13 # YuehongDai

    古代突出的教育家是比較符合實際的,修編六書,教授弟子3000。思想家就談不上,封建禮教、克己復禮也算思想嗎?他的政治主張保守倒退。

  • 14 # YuehongDai

    古代突出的教育家是比較符合實際的,修編六書,教授弟子3000。思想家就談不上,封建禮教、克己復禮也算思想嗎?他的政治主張保守倒退。

  • 15 # 管理者洞察

    孔子其實就是一個,在奴隸制衰落而封建制興起之時,崇尚古制鼓吹恢復奴隸制的社會秩序禮制,並提出“仁義”以修復奴隸制存在的問題,同時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一系列維護奴隸制的社會和人際關係原則的一個人。

    孔子其實很普通。就這麼一個普通人,千百年來被塑造為聖人,甚至在儒狗心中已然超神;同時他也是中國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必須要打倒的一個人。

    孔子不倒,中國不興。

  • 16 # 管理者洞察

    孔子其實就是一個,在奴隸制衰落而封建制興起之時,崇尚古制鼓吹恢復奴隸制的社會秩序禮制,並提出“仁義”以修復奴隸制存在的問題,同時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一系列維護奴隸制的社會和人際關係原則的一個人。

    孔子其實很普通。就這麼一個普通人,千百年來被塑造為聖人,甚至在儒狗心中已然超神;同時他也是中國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必須要打倒的一個人。

    孔子不倒,中國不興。

  • 17 # 說的哪有唱的好聽

    孔子自己也沒有想到會成為幾千年後完美無缺的榜樣,許多榜樣都是後人為了某些目的選的,孔子的許多東西還是可取的,你不可能把重耳選為聖人把。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心態最重要。

  • 18 # 說的哪有唱的好聽

    孔子自己也沒有想到會成為幾千年後完美無缺的榜樣,許多榜樣都是後人為了某些目的選的,孔子的許多東西還是可取的,你不可能把重耳選為聖人把。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心態最重要。

  • 19 # 明貞

    老子孔子歷史節點出現的人物,老子該把接力棒傳給孔子,結果老子覺著自已拿著更好,所以弄得華人沒有統一的信仰和價值觀,以已為天卻高唱天下為公自誤誤人。

  • 20 # 明貞

    老子孔子歷史節點出現的人物,老子該把接力棒傳給孔子,結果老子覺著自已拿著更好,所以弄得華人沒有統一的信仰和價值觀,以已為天卻高唱天下為公自誤誤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了多年的書法不知現在是個啥水平,望大家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