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嘿呦喂哦

    嬰兒的發展規律,有一句俗語,叫”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站週會走”,爬行是寶寶發育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

    爬行對寶寶的重要性

    1.鍛鍊寶寶的大腦

    寶寶爬行的時候,爸爸媽媽一般會拿顏色鮮豔的玩具逗引寶寶,還會拍手、說話鼓勵寶寶,這些視覺和言語方面的刺激,對寶寶的大腦發育非常有幫助。

    2.鍛鍊身體的協調性

    寶寶爬行需要充分呼叫手、眼、腳等身體各部位,只有協調一致才能做出向前爬行的動作。

    3.為走路做準備

    寶寶爬行的時候需要讓頭部揚起,手跟腿撐起整個身體,透過爬行能讓寶寶身體得到鍛鍊增強肌肉能力,為寶寶走路做準備。

    4.增強寶寶體質

    多多爬行能增加寶寶的活動量,這樣寶寶的心肺功能都會得到比較好的鍛鍊,體質好的寶寶,不容易生病。

    如何訓練寶寶爬行

    1.提供爬行環境

    寶寶練習爬行的時候,父母要給寶寶提供安全的爬行環境,家裡的桌椅板凳要包上防撞條,剪刀等尖利的物品要收到高處,不讓寶寶拿到。建議在家裡固定的一個地方,放上爬行墊,方便寶寶爬行。

    2.多鼓勵寶寶

    爸爸媽媽在寶寶練習爬行的時候要多用言語鼓勵,讓寶寶敢於探索,可以媽媽在前方逗引,爸爸用手抵住寶寶的腳掌,方便寶寶使勁。

    3.做好示範

    之前在抖音上看過一個影片,媽媽翻了一個身,2個多月的寶寶就原樣翻了一個,可見寶寶的模仿能力之強!寶寶學爬也是一樣,爸爸媽媽可以做出爬行的樣子,儘量誇張搞笑,引起寶寶模仿的興趣。

    4.注意一個技巧

    爸爸媽媽訓練寶寶爬行的時候,一個人牽右手,另一個人就要抵住寶寶的左腳,幫助寶寶用力;牽左手的時候,抵住寶寶的右腳。

    推薦幾個訓練寶寶爬行的物品

    1.小球

    小球是圓的可以到處滾動,爸爸媽媽可以用滾出小球的方法,引導寶寶爬行撿回。

    2.枕頭

    寶寶爬行的時候,可以用枕頭或者毛絨玩具等當做障礙,讓寶寶“翻山越嶺”,增強趣味性。

    3.席子

    可以將寶寶睡的小涼蓆捲成筒狀,讓寶寶趴在上面,席子一邊壓在身下,慢慢展開席子引導寶寶向前爬行。

    4.毛毯

    這種適合初學爬行的寶寶,用毛毯包裹住寶寶胸腹部,寶寶眼睛前方放上吸引注意的玩具或物品,當寶寶想夠拿的時候,爸爸或媽媽用提起毯子幫助寶寶向前移動。

    寶寶學會爬,就離會走又近了一步,但是因為寶寶個體差異,有些寶寶不怎麼爬就直接走了,這也是很正常的哦,不存在會爬的寶寶比不會爬的寶寶更聰明的說法,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

    小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等他四五歲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2 # 久隱517

    說到寶寶爬行,許多父母就會這麼說:

    我寶寶不願意爬,讓他爬他就哭,那我也沒辦法呀!

    他不喜歡爬,就喜歡讓人抱著玩;

    我給他練爬,他爬了一會兒就不幹了,沒有耐心;

    這是遺傳他爸爸的,他爸爸小時候也不會爬;

    順其自然吧!他不願意我們也沒法強迫他爬。

    上面這些都是家長說孩子不願意爬的各種理由,等孩子錯過了爬行的最佳時機,然後開始抱怨孩子不好,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好。

    喜歡運動,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

    孩子生來就喜歡運動,爬行對他們來說只是探索的開始,不管孩子會不會爬,爬行卻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運動之一。特別是在0-1歲之間,家長沒有給予孩子最需要的幫助,就會錯過最佳的訓練時期。

    一個喜歡爬行的孩子,他們更喜歡探索新鮮事物,具有冒險精神,而且特別懂得觀察和思考。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孩子不會爬並不代表他們不想爬行,當一個孩子在自主學會爬行的過程中,他體會到了“我能行”,我可以透過之間的努力去自己想去的角落,拿到我想拿到的玩具。換句話說,爬行運動也是孩子內在心理對外界事物探索的需求。這個過程既有趣又充滿未知性,而孩子的認知和好奇心因此被髮展出來。

    父母對寶寶爬行的認知誤區以為寶寶太小了,長大自然就會爬了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太小了,不忍心折騰,等他長大一點就自然會爬了。要麼認為爬行不重要,那麼多人小時候不會爬,不也挺好的嗎。

    認為孩子不願意爬就是不喜歡運動

    其實,不是每個孩子都表現得很喜歡爬行的,特別是在不會爬行的時候,那麼,父母就會認為孩子不喜歡運動,每天除了抱著、坐著就是躺著玩。久而久之,孩子就更不知道怎麼爬行了。

    以為是遺傳造成的

    不得不說,有些基因會遺傳給孩子,但是會不會爬行和遺傳沒有半點關係,因為爬行是每個孩子通過後天練習就還可以學會的。說孩子不會爬和遺傳有關,這只是個藉口罷了。

    孩子不會爬是父母錯誤的訓練方式所致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些能力的確需要訓練才能獲得,如果父母剝奪了孩子練習的機會,或者給予了錯誤的方式引導,那麼,也會導致孩子能力的滯後,孩子爬行訓練就是其中一種。

    比如:

    01、父母訓練孩子爬行的方法太過粗暴

    02、訓練的過程父母沒有掌握循序漸進的方式

    03、父母缺少了訓練寶寶爬行前期的準備工作

    04、缺乏訓練過程中的趣味性

    所謂方法不對,努力也白費,同時也適用父母與孩子的能力提升方面。當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所有的睡眠、飲食、運動、認知等各個方面,都需要父母正面的引導和培養,否則就容易導致一系列養育難題出現。

    就拿爬行來說,如果孩子不會爬,表面上看並沒有什麼問題,實際上,透過觀察你會發現,會爬的孩子和不會爬的孩子是有差別的。例如,會爬的孩子手腳更靈活和協調,而不會爬的孩子就顯得比較笨拙,怎麼才能看得出來呢?當孩子摔倒了,會爬的孩子會在不需要外力的幫助下,自己用手腳配合,然後爬起來,不會爬的孩子就明顯做不到,這一點你可以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

    所以,無論怎樣,父母們都有努力觀察,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學習爬行。因為,沒有學會爬行的寶寶,只有不懂方法的父母。

    適合每個家庭的寶寶爬行訓練方法有哪些?

    ❶、0-4個月 爬行預備階段

    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透過下面的方式幫助寶寶提前做好爬行的各項準備工作。因為爬行是一個全身心運動,也是具有一定規律的,這個規律叫做“首尾規律”,也就是從頭到腳的意思,所以,需要身體各個部位從上到下合力完成。比如頸部、手臂、腰部、腿部,所以,這四個部位有力量了,後面的爬行就容易得多了。

    0-4個月的爬行預備階段,父母先給寶寶做好四個鍛鍊:

    【鍛鍊頸部力量】

    頸部力量指的是寶寶的抬頭,力量好的寶寶頭就抬得好,力量不夠就抬不起來。其標準備是,2個月左右頭可以抬到45度左右,滿4個月頭可以抬到90度。

    如果寶寶頸部力量不夠,那就要多多練習,每天2-5次,每次30秒、60秒都可以。抬頭訓練過程中,首先是用手按摩寶寶的頸椎,另外,讓寶寶趴著,可以用鏡子、玩具、鈴鐺等逗引寶寶,刺激寶寶抬頭。每天訓練次數可以多些,每次時間自己把握,總是,堅持練習1-2周,你會明顯發現寶寶的頸部力量在增強。

    【鍛鍊手臂力量】

    因為寶寶爬行主要透過手部力量支撐地面,如果手部無力,寶寶就會感覺到特別累,所以也是不願意爬的一大原因。

    鍛鍊方法:寶寶2個月左右開始,每天起床時練習拉手腕坐起運動,先練習握單手腕,滿4個月後練習握雙手腕,每次4個八拍,可以多次練習。坐起過程中,寶寶頸部、手部和腰部同時也會用力,多次練習後就會發現,寶寶手臂力量有所增強。另外,讓寶寶趴在地上,手臂向前撐,但練習時間不宜過長,每次也是十幾秒或幾十秒,隨著寶寶手臂力量的增強逐漸增加練習的時間。

    鍛鍊腰部力量

    腰部力量也是影響寶寶是否能學會爬行的關鍵,4個月前具體的鍛鍊方法主要是翻翻身。翻身也要練習嗎?大部分寶寶會自己翻身,也有些寶寶不會翻身,需要大人輔助進行。

    比如,用扭腿動作協助寶寶翻身,也就是父母握住寶寶的右腿向左邊交叉,讓寶寶身體側向左邊,引導他翻身;也可以握住左腿向右邊交叉,讓寶寶身體向右側翻身。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寶寶減輕身體的負擔,更好地學會翻身,達到增強腰部力量的效果。

    鍛鍊腿部力量

    4個月之前腿部力量的鍛鍊主要有主動和被動兩種,主動指的是父母在孩子睡覺的搖籃底部放置一個球,位置剛好可以觸碰到寶寶腳底,你會發現,當寶寶蹬腳的時候能夠觸碰到球,那麼,他就會反覆有意識地蹬腿。被動指的是父母在寶寶躺著或俯臥時,用自己的手掌放在寶寶腳底,給寶寶一個支點,引導寶寶有意識地蹬腿。

    按照上面的方法多次練習,你會發現寶寶的小腿就會慢慢變得強有力了。

    ❷、5-8個月 爬行敏感階段

    鍛鍊腰部和手腳協調能力

    寶寶到了5個月後,身體各部位肌肉和骨骼越來越強壯了,動作也越來越靈活,所以,趁這個時間繼續加強其腰部力量,增加手腳協調訓練,可以有效地幫助寶寶學習爬行。具體的鍛鍊方法有三個:

    ①、蛤蟆坐夠物

    5個月的寶寶要開始練習蛤蟆坐了,因為背部和腰部肌肉在發育中,所以還不能獨坐,有時候更像是一個不倒翁,總是東倒西歪的,這是正常現象。父母可以在寶寶周圍放上一些抱枕,確保安全,讓寶寶蛤蟆坐後,前方伸手就可以夠得著的地方放置一個寶寶喜歡的發聲玩具,引導寶寶去抓玩具,這樣就會由坐姿勢變成趴著的姿勢。

    這樣的方式可以多次練習,慢慢地寶寶靈活地掌控自己的身體,進行坐姿到趴著姿勢的變換。既可以鍛鍊身體的協調性,又可以逐漸發展寶寶對身體的控制能力。

    ②、彎腰撿物

    除了練習上面的蛤蟆坐以外,彎腰撿物也是特別好的鍛鍊寶寶腰部力量和雙手協調的方法。做法是:寶寶背對父母,父母雙手緊緊抱住寶寶的小腿部位,讓寶寶彎下腰撿起桌子上的玩具,然後自己利用腰部力量起來。這個過程不要操之過急,第一次寶寶會感覺特別費力,所以,前面幾次練習的時間,稍微助力下寶寶(當寶寶起不來時,用手託著寶寶胸部),當寶寶能順利完成時,就容易感受到成就感,下次也就更願意練習了。

    這個方法我在早教工作的時候,教會了許多媽媽這麼給寶寶練習,效果非常好,就是要注意手法。

    另外,要想寶寶配合,興趣的激發很重要。因為情緒好的時候,孩子就願意配合,所以,不要強求,但又要學會創造愉悅的環境,讓寶寶覺得你是在和他玩遊戲。

    這個練習適合6個月後的寶寶,如下圖,家長握住寶寶雙手舉起來,讓寶寶雙腳從家長的腹部爬上胸部,雙腳爬的過程中,一定是一左一右協調進行的。所以,這個練習可以有效地幫助寶寶進行腿部協調訓練,同時體驗到玩的樂趣。

    ❸、9-12個月 熟練爬行階段

    多樣化的形式創造性地引導鼓勵性的氛圍

    如果前期做好了那麼多的鋪墊,到寶寶9個月就可以很快掌握爬行的技巧了。所以,父母在寶寶一歲之前需要花點心思,幫助寶寶更加熟練地進行爬行運動。

    比如,可以玩鑽山洞、爬過爸爸山(爸爸躺著當障礙物)、爬樓梯的遊戲,可以從前往後爬,也可以從後往前爬,爬過有障礙物的地方,有創意的和寶寶一起玩,體驗不同爬行的樂趣。鼓勵寶寶獨自爬,也可以和同齡夥伴一起爬爬樂,讓寶寶感覺這是一項非常有趣的運動遊戲。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而對於孩子而言,運動也是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作為父母,我們不僅需要了解孩子對運動的渴望,也需要給予孩子積極的指導,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既成長了自己,又影響了孩子。

    再分享一個超好用的手機識字軟體【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課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小朋友的用眼習慣。

  • 3 # 愛生活的阿澄

    嬰兒的發展規律,有一句俗語,叫”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站週會走”,爬行是寶寶發育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

    爬行對寶寶的重要性

    1.鍛鍊寶寶的大腦

    寶寶爬行的時候,爸爸媽媽一般會拿顏色鮮豔的玩具逗引寶寶,還會拍手、說話鼓勵寶寶,這些視覺和言語方面的刺激,對寶寶的大腦發育非常有幫助。

    2.鍛鍊身體的協調性

    寶寶爬行需要充分呼叫手、眼、腳等身體各部位,只有協調一致才能做出向前爬行的動作。

    3.為走路做準備

    寶寶爬行的時候需要讓頭部揚起,手跟腿撐起整個身體,透過爬行能讓寶寶身體得到鍛鍊增強肌肉能力,為寶寶走路做準備。

    4.增強寶寶體質

    多多爬行能增加寶寶的活動量,這樣寶寶的心肺功能都會得到比較好的鍛鍊,體質好的寶寶,不容易生病。

    如何訓練寶寶爬行

    1.提供爬行環境

    寶寶練習爬行的時候,父母要給寶寶提供安全的爬行環境,家裡的桌椅板凳要包上防撞條,剪刀等尖利的物品要收到高處,不讓寶寶拿到。建議在家裡固定的一個地方,放上爬行墊,方便寶寶爬行。

    2.多鼓勵寶寶

    爸爸媽媽在寶寶練習爬行的時候要多用言語鼓勵,讓寶寶敢於探索,可以媽媽在前方逗引,爸爸用手抵住寶寶的腳掌,方便寶寶使勁。

    3.做好示範

    之前在抖音上看過一個影片,媽媽翻了一個身,2個多月的寶寶就原樣翻了一個,可見寶寶的模仿能力之強!寶寶學爬也是一樣,爸爸媽媽可以做出爬行的樣子,儘量誇張搞笑,引起寶寶模仿的興趣。

    4.注意一個技巧

    爸爸媽媽訓練寶寶爬行的時候,一個人牽右手,另一個人就要抵住寶寶的左腳,幫助寶寶用力;牽左手的時候,抵住寶寶的右腳。

    推薦幾個訓練寶寶爬行的物品

    1.小球

    小球是圓的可以到處滾動,爸爸媽媽可以用滾出小球的方法,引導寶寶爬行撿回。

    2.枕頭

    寶寶爬行的時候,可以用枕頭或者毛絨玩具等當做障礙,讓寶寶“翻山越嶺”,增強趣味性。

    3.席子

    可以將寶寶睡的小涼蓆捲成筒狀,讓寶寶趴在上面,席子一邊壓在身下,慢慢展開席子引導寶寶向前爬行。

    4.毛毯

    這種適合初學爬行的寶寶,用毛毯包裹住寶寶胸腹部,寶寶眼睛前方放上吸引注意的玩具或物品,當寶寶想夠拿的時候,爸爸或媽媽用提起毯子幫助寶寶向前移動。

    寶寶學會爬,就離會走又近了一步,但是因為寶寶個體差異,有些寶寶不怎麼爬就直接走了,這也是很正常的哦,不存在會爬的寶寶比不會爬的寶寶更聰明的說法,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

    小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等他四五歲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4 # 婦產科樂醫生

    寶寶不願意爬可以給寶寶營造良好的環境:選擇寬敞安全的地方作為寶寶的小遊樂場。把寶寶放在地上,把寶寶最喜歡的玩具放在寶寶面前150釐米左右。玩具可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鼓勵寶寶向前爬。當寶寶爬過去時,媽媽可以一點一點地向後退,這樣寶寶就可以更向前爬了。當寶寶夠到玩具時,表揚寶寶,增強他的成就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天來了,有哪些花看起來好看卻不容易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