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田宗連
-
2 # 邕人字匠
在紙張問世之前,古人多以甲骨、金石、竹木簡牘作為記載文字的工具,其中金石沿用時間最久,受眾也最多。自漢代以來,歷代學者都很重視對古代金石器物和銘刻文字的研究,於是逐漸演變成一門獨立的學問。金石學,起於漢,興於宋,衰於元明,極盛於清,這大概就是金石學的發展情況。
宋元明時期流行”館閣體”,以師貼為主,如四大才子,董其昌等。當“館閣體”精緻到極點,人們審美趣味也就疲勞了。清朝中後期之所以出現魏碑體的復興,就是這種審美疲勞的具體表現。
作為對精熟細緻圓潤烏墨書風的一種反動,人們渴望充滿剛勁、硬朗風格的“金石味書法”產生,於是威猛拙乖的北碑書法就成為新的“流行書風”“現代書風”。一批批北魏墓誌成出版界增長亮點,成書法人新寵。
但必須明確的是,書法意義上的“金石味”重在意韻取法,而不是直接的技術取法。三千年前,貞人用刀把文字刻在甲骨上,是為與上天溝通,而絕非給後世書者提供甲骨文示範作品。那些澆鑄在青銅器上的銘文,是為記載家族史的榮耀或者重大歷史事件,也絕非為後世書者提供金文的示範作品。而碑刻,直接目的為了便於墨跡的流傳。因此原始意義的“金石味”在最初都有著鮮明的用途,直接的書法示範意義並不大。
寫出碑味、金石氣主要是用筆,趙松雪雲“用筆千古不易”就是這個道理。
1、擺筆。
在特大字的較長筆畫中,為強調金石澀辣之味,可以在一橫行筆時,增加上下移動。在一豎行筆時增加左右擺動,但都應增加適當的提按頓挫。
2、退筆。
適用於中鋒和側鋒,寫大字較長的行筆可增加適當的退筆,能增加屋漏痕之感。退筆的方法是在行筆中,筆鋒適當提按,斷斷續續加入較小的倒退動作。
3、顫筆。
用擺筆、退筆的方法加在一起,動作減少即成。
4、跳筆。
寫大字行、草,在一筆執行接近終了時,筆毫較乾的情況下,可將筆桿略提,但不可離開紙面,使它產生一些飛白的砂筆,隨後將筆沉下收住。可以產生氣勢和變化,給人以內含的力量。
5、擦筆。
草書偶爾用之,為造成黑白輕重,虛實枯潤節奏感,筆毫已幹仍然要把已寫的字或筆畫寫完,應把行筆的速度減慢,把壓力加重,用乾擦完成,收筆要停頓。
6、旋筆。
在落筆、行筆、收筆的某一階段,捻旋筆管,使筆畫出現圓渾而有變化。
7、滾筆。
在一撇的行筆階段,將筆鋒略偏,按前進的方向反滾,使之增強磨擦,造成蒼勁雄奇之感。
8、推筆。
如在寫“散氏盤”銘文的“三”字時(下圖1),為避免筆畫雷同,中間一橫是由右向左推出來的。
9、拖筆。
狂草的較長筆畫中,為增加變化,在行筆中可偶爾變換筆鋒,加入順拖之臥筆,能產生砂毛之感。
10、揉筆。
在寫特大字時,為增強較長筆畫的變化和金石味,並突出結構部分,在運筆過程中將筆鋒微微揉動,如不規則地轉圈,並加上提按頓挫,能使骨力透徹。
11、撥筆。
寫碑體時,為強調內圓外方和體現碑版剝蝕殘缺感,可使筆鋒外露,在行筆時臥筆提按。
12、頓筆。
頓筆入紙,90度切紙絞轉產生刀切面,入木三分,代表人物王鐸,其雄強筆力能扛鼎。
感謝關注
抖音:hf19981005
-
3 # 神韻軒書法
指書體中含有金屬鑄字和刀刻碑石字的那種線條剛韌、雄渾古樸的氣息。也叫"金石氣″。
商周的金文,鑄造在青銅器上,線條厚重、力量感強,加之千百年的埋沒和自然風化,更有自然、高古、蒼茫的意蘊。
‘《子游等字》殘石,(見下圖)。漢隸碑刻,東漢元初二年六月刻。清康有為《廣藝舟雙輯》中評:"有拙厚之形,而氣態波渾,筆頗而駿,殆《張黑女碑》所從出也。″他說的拙厚之形,也指此碑有金石氣。
怎樣臨出此碑的"金石味″?
此碑用筆圓渾,取篆書筆法。強調雄強、厚重、古拙的一面,用筆時,筆畫中段不要象楷書中段那樣平移,而是要讓筆墨下沉用筆鋒頂紙,作上下提頓,揉挫的逆行,使筆畫兩邊粗糙不平而凝重。有古樸老辣的感覺。
郭風惠先生,河北河間人,中國近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教育家、書畫家、愛國民主人士。曾參加過抗戰。他的書法作品有濃烈的金石味。渾厚蒼茫,質樸天真。
1935年,駐北平曰軍挑釁頻繁,他與好友張自忠、趙登禹、佟麟閣等力主對曰寇堅決抗擊。
1937年7月28曰,郭風惠與趙登禹、佟麟閣並肩在蘆溝橋與曰寇血戰。趙、佟二將軍壯烈犧牲後,他代李宗仁寫了悼詞。盧溝橋事變後,曰軍侵佔了北平。把郭風惠列入了首要通緝的人員名單。他是中國最早直接上前線參加抗戰的學者、書畫家。
郭風惠先生畫的花鳥畫,以書法線條和有的運筆方式入畫。筆調也含有金石氣。(見下圖)。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
4 # 中國書法大課堂
書法如何寫才有金石味?非得練習大篆才有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金石”指的是什麼?什麼叫“金石味”?
金石,是“金”和“石”的合稱。金指的是商周時期的“金文(亦稱鐘鼎文)”;“石”指的是秦漢以後存留下來的碑刻、摩崖石刻上的文字(包括魏碑);合稱“金石”。
什麼叫金石味呢?
金石味,是指書法的墨跡中帶有金文鑄造、石刻雕琢、碑刻殘蝕多種痕跡的視覺感受,我們叫它“金石味”。所以說,要想把書法寫成帶有金石味道可並非易事,需要我們臨習鐘鼎文、篆書、漢碑、魏碑等諸多法帖才能感悟到其中的“五味雜陳”。練習大篆僅是其中一項內容,還要練習小篆、漢隸、魏碑等碑帖,去領悟其中奧妙。
近代著名金石考古學家馬衡給金石的定義是:“蓋金石者,乃指金文及碑版而言。金文者,商周以來銅器之文字;碑版者,秦漢以來刻石之文字也。”
金文和碑刻的字型都長什麼樣呢?請看下圖:
1、金文《大盂鼎》銘文,金石之氣的”金氣“就蘊藏在這裡:
2、碑版(漢碑和魏碑),”金石之氣“的”石氣“蘊藏在這裡:
《漢·張遷碑》區域性
魏碑·《高靈廟碑》區域性 魏碑·《石門銘》區域性:
-
5 # 西廨七叔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就個人而言,如果系統學習書法,不能是理論研究還是創作實踐,都繞不開碑和帖這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簡單地說,碑學,以刻字的方式表現書法,而帖學,以書寫的形式傳承。而金石味,是指在書法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刀斧痕跡,其中也包括在金文中的鑄造特徵。
清朝以後,不少書者、書家,在書寫中透過用筆在作品中表現“刀痕”以達到一種特殊的線條形狀和質感,也就漸漸形成了“碑體”書法。
大多數堅持書法練習的人,應該都是既臨習過唐楷,也練習過魏碑。這兩者在用筆上有明顯的不同,主要是在起筆和收筆,以及轉折中的用筆差異。
如果追求“金石味”的書寫效果,金文(大篆)和墓誌應該是不錯的臨習範本。
下面發幾幅金文和墓誌的照片,供題主參考。
大盂鼎
元氏墓誌
刁遵墓誌
-
6 # 知名看淡
謝謝邀請我回答問題!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金石?什麼是金石味?所謂金石就是金和石,金主要是指商周時期用來刻字的青銅器,石主要是指歷代用來刻字的碑及摩崖石。所謂“金石味”,就是指在金石上刻上字給人以筆畫視覺上的剛勁、古拙、蒼茫、厚重、自然等的感覺。金石上面的文字高古、深邃、有力量感,有一種只可意會的感覺。字要寫出金石味,並不僅僅是練大篆才會有,只要用心去臨習金石文(也就是刻在青銅器上和石碑、摩崖上的文字),深入理解、揣摩其古拙的感覺,慢慢才會練出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就是說,所有刻在青銅器和石頭上的文字的練習,時間長了都會有金石味,字型包括大篆、小篆、石鼓文、楷書(包括魏碑)、行草等,代表作有:金文,《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盤》,碑刻有《石鼓文》、《嶧山碑》、《乙瑛碑》、《張遷碑》、《石門頌》、《史晨碑》、《張猛龍碑》、《李壁墓誌》、《孟敬訓》、《韭花帖》等等,這些著名的經典都可以練出金石味,當然,蜻蜓點水、水過地皮溼是不可能的,拿來一種,深入進去,仔細觀察分析,認真研究揣摩,精準臨寫每一個字,努力追尋形神兼備,深刻領會經典中的那種蒼茫、剛勁的感覺,努力背臨每個字,長期堅持下去,不僅學書的路子走的正,而且慢慢的你的書法就有金石味了。不當之處,敬請保留意見!再次謝謝邀請。
-
7 # 楊志勇68
怎樣讓作品有金石味確是不易,須要書者涉獵廣博,多研讀金石拓片,心摹手追,勤學慧悟,天長日久必有所成。還有用筆用墨也極其重要。
下面我再說的具體一些,筆用兼毫,磨墨要濃。藏鋒起筆,中鋒用行,緩慢澀進,觸紙有聲。行筆微微顫動,猶如屋漏痕,還是錐畫沙。筆致蒼茫,氣韻高古,金石味自然顯現!
(真傳半張紙,假傳萬卷書。請學友們多品味,自有妙得。吳昌碩就是這樣寫石鼓文的。)
再說一下墨法,寫字時筆鋒要長,蓄墨要多,不能寫一字蘸一次墨,要寫數字或一行,才能蘸墨。這樣濃談乾溼,墨韻自得,切記!切紀!
章法也有講究,大小錯落,疏朗有致,顧盼呼應,渾然一體,要氣韻通達,形散而神不散。當官這個需要慢慢體會的!
最石再總結一下,想寫出金石味,如果用筆到位,幾年就能出來,希望朋友們,悉心體會,寫出絕佳的作品來!
-
8 # 藝中天裝飾
學習書法一定要學習古人的書法,以古為師,臨習歷代名貼,打好根基。金石味,是書法線條裡蘊含的一種特別的意趣,在歲月的侵蝕下,青銅、獸骨或石頭上的字跡,會呈現線條區域性剝落、殘缺,從而有了歲月的痕跡,盎然的古意,也有了一種經歷滄桑的美感。
在華人的美學裡,最有意境的美,必然是一種小橋流水人家、浣衣女採桃花,這種自然的、原生態式的美。又或者,邂逅於一條幽深無際的老巷,踩在高低不平的青石板上,踩的不僅是寂寞,還是滄桑,是華人延綿幾千年、在詩詞浸潤出來的骨子裡的詩意。
金石味的書寫,線條彎彎曲曲,無法一眼看到頭,有如一條幽深的古井,神秘而豐富,讓人擁有無限的想象。在筆法上,它放棄了對形式最直接的追求,不那麼精工,不那麼直接,不追求直達目標,不那麼凌厲,讓自己慢下來,靜下來,就是隨意、自然地向前。這何嘗不是一種生活方?篆書是學習書法不可忽略的練習,應當重視,臨帖不輟才不至於成為野狐禪!
-
9 # 2不2二哥
晉人尚韻,唐人尙法,宋人寫意,清人尚碑。
金石味是清代的書法家提出的一種概念,書法要有金石味,意思無怪乎就是說,讓你寫書法寫出青銅器上銘文一般碑刻的味道,就是要用毛筆去模仿刀刻。
我不否認這是一種新的審美趣味,但卻覺得是無關緊要的。毛筆因其柔軟而奇怪生焉,寫出的字或粗或細,或提或按,或如蛟龍,或如鶴立,才更富有變化,更有趣味。我們常說的墨跡,便是這種。而刀刻便不一樣了,讓你拿著一把刻刀,去碑上刻字,再怎麼變化,也難難免其生硬之本質。
至於要寫出金石味,是否非要去練習大篆,我個人覺得不是必須的。學習書法有很多的碑帖可以選擇,這些碑帖大都是前人寫好書法,又讓人用刻刀碑刻下來。而我們學習書法,尤其是長期臨摹碑帖的人都會有這麼一種體驗:
就是碑帖臨摹的時間長了,便總會覺得自己的毛筆字有一種生硬僵直的感覺,而這便是碑刻的味道,也就是所謂的“金石味”。
為了去除這種味道,讓書法更顯自然,一些教書法的人就會建議你去臨摹書法墨跡,也就是碑帖與墨跡結合練習。
因此,你想要寫出金石味,只需要去臨摹碑刻法帖,而不去臨摹墨跡版本就行了,時間長了,你的字就會如同一些尚碑的清人書法家那般,有一種生硬的碑刻味道,繼而產生所謂的金石味。
一家之言,觀點說的有些通俗不太客氣,見諒。
-
10 # 雲隱
“金石味”是指書法中呈現出的“金石”特徵的書寫線條或者氣質。表現為以殷商的甲骨文,商周的青銅彝器,戰國的鐘鼎古文,先秦的石鼓,秦磚漢瓦,兩漢的石刻、碑碣,六朝的碑刻等聚合而成的書法表象和內在文化。
金石味就是碑學書家的一種書法“氣韻”,次類書法作品從甲骨文、鐘鼎文、戰國古文、先秦石鼓文、秦磚漢瓦文字、漢魏碑碣、摩崖文字中汲取營養,並將秦篆、漢隸相融合,形成了以追求金石味為主的書風。此書風改變了自唐代以來的“帖學”傳統,並很快成為一股變革的文化思潮,對書法藝術的發展起了推動的作用,其影響至今不衰。
碑學派以篆隸為主,並擅金石,注重功力,崇尚質樸雄強,追求著一種豪放恣肆、奇拙古樸的陽剛之美。
正如金石學派繼承人胡小石總結的:“凡用筆作出之線條,必須有血有肉,有感情。易言之,即有豐富之彈力。剛而非石,柔而非泥。取譬以明之,即須如鐘錶中常運之發條,不可如湯鍋中爛煮之麵條,如此一點一畫始能破空殺紙,達到用筆之最高要求。”
海派大家吳昌碩在其治印和書法上充分體現了上述理論。我們可以透過吳昌碩的學書路徑,加以學習和借鑑,讓自己的書法也具有自己的“金石味”
單國強在《吳昌碩繪畫藝術的金石味》中提到:“他大量參用石鼓、鐘鼎、磚瓦、碑碣等文字的特點,開拓了印外求印的新路。他融入了秦磚漢瓦的古拙渾厚之氣息和斑駁殘缺之形態,線條粗細反差強烈,方圓隨意為之,起伏頓挫,時斷時續;運刀鋒芒畢露,以‘出鋒鈍角’的圓杆刻刀,形成一種遲澀之勢,別具一種浩茫悍猛的啟示,一改以往妍柔光潔的刻法;字形結構也一反停勻整飭的安排,參差錯落,不計工拙;加之茂密酣暢的佈局、刻意為之的殘損,使篆刻風格形成如風雨剝蝕般的古茂與蒼渾,以氣勢取勝,用壯美替代了以往的華美與素美。他的書法也以金石學為根基,如他的印風。尤其他中年醉心石鼓文以後,所作篆籀極富金石味,被稱為‘草篆’。他將楊沂孫、莫友之、鄧石如、吳讓之諸家的篆書融匯貫通,以石鼓文為體,並參用三代鐘鼎金文的筆意,經石鼓文變橫為縱,字腳修長,線條方圓並施,結體右高左低,從而創造出剛柔相濟、貌拙氣酣的篆籀新貌,風格沉雄古樸、蒼辣深沉,也具有極濃的金石味。”
透過吳昌碩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單純的習寫“大篆”肯定是不足以讓自己的書法具有“金石味”,還需要在石鼓、鐘鼎上下功夫。融合百家之長,成就自己之風。
-
11 # 寫字吧
說到“金石味”,不得不提吳昌碩,他所臨寫《石鼓文》,注重的是整體氣勢的強烈突出,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臨氣不臨形”,而這種“氣”正是指的“金石味”。
到底什麼叫“金石味”?我們先來看看有“金石味”的作品是什麼感覺:
這幅作品是吳昌碩79歲時所作,用筆參以兩週金文及秦代石刻,融合篆書。筆法渾樸厚重,線條富於變化。起筆飽滿,行筆充實,收筆果決。用墨以濃溼為主,飽滿鋪毫,偶爾又有枯筆,增蒼茫古樸之感。結體參差取勢,少平靜之態。
給人以古拙,渾樸,天真爛漫的迷離之感,這就是“金石味”。
一般我們認為,“金”是指青銅器及其銘文,“石”是指各種碑刻文字。燒鑄、刀刻和風蝕斑駁脫落的質感,就是“金石味”的審美特徵。這是一種雄壯、粗狂的美,給人以想象的空間。
如何用毛筆寫出“金石味”?我們用毛筆在宣紙上模仿這種“金石味”,就是在模仿這種古樸、凝重的審美趣味。以枯筆模仿金石文字模糊的效果,以宣紙的洇化模擬石刻的風化,以水墨的滋潤來體現金石文字的意蘊。
值得強調的是,體現“金石味”的線條,不是一味的追求乾澀,而是需要在生辣中包含生機,這就需要與溼潤、洇化、清淡相呼應,兩相對比,強調強烈的視覺效果。
-
12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金石味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名詞。
金石氣在書法史中一直有人特別追捧,現在金石氣變成“追古”。“金石氣”一詞,在今天已經成為書法美的一種形式。近些年更是被無線放大。
現在書法圈比較推崇金石氣,比較推崇古法。臨得字越來越古老,說話越有“底氣”。
金石味是書法之美的一個方向,不是最好和最美的唯一方向。
上面一點非常的重要,不要只把金石氣當成最高。
一般來說,融合金石之氣,最好就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
顏真卿的楷書,某個時期的楷書,雄渾有力如金如石。
顏真卿的某個時期的楷書,可以放大再放大,仍舊讓人覺得非常有力。
顏真卿的行書《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書。經常有人拿《祭侄文稿》,論證書法需要金石之氣,需要學習篆籀筆意。
不過大多數人還是走王羲之一脈的風格,而且我們現在使用最廣泛的印刷字型,如下圖所示。
一人有感金石氣或者金石味,當然是書法之美的一個面,不過不要過度的神話。
不要只顧創造,不要過度迷戀“金石”。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
回覆列表
書法有無金石氣與寫沒寫過大篆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有的書法家大篆寫得很好,楷書行草卻很平常。當然六體皆精的書家才能有很高的成就。如晉的鍾王,唐代的歐顏柳,元朝的趙氏子,都是六體皆能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