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荷塘月色9999
-
2 # 王老師思維數學
有高年級學生向我反映,說以前的老師教學節奏慢得多,他們聽得懂,現在為什麼這麼快?我問他們:你們覺得我講得好嗎?他們回答說講得好,就是太快了,跟不上。我說:如果你們繼續堅持了兩天,三天,一個星期呢?如果你們兩個月內適應了我的授課速度,你們獲取知識的效率會大大超過以往,而你們的思維也會更有活力。
但是慢有沒有好處呢?思維的運轉速度需要快,而知識的積累卻需要從容緩慢。求學的這種態度和吃飯是一樣的,講求細嚼慢嚥。我自己是怎麼吃飯的呢?把飯做好了,就坐在電腦前面,飯菜擺在茶几上,一邊吃一邊看電腦,慢嚼慢嚥,連米飯的甜味都可以品出來。古人說治學譬如熬肉,現需用猛火煮,然後用慢火溫。“猛火煮”指的是用高效的思維活動快速地解析、掌握知識,而“慢火溫”則是從容體會、內化所學知識,兩者融會貫通,才是求學的正確途徑。
其實,教學活動也是需要依照規律開展的。學生第一次來求問,需要告訴他。如果學生的問題不斷地在同一個層面、同一個角度重複,那麼此時就不宜給他詳盡的答案。依照傳統的觀念,人們將對某一領域所進行的深入研究稱為“做學問”,這種命名是有深意的。因為如果要深入掌握某種知識,學習者是必須邊學邊問的。學而不問,學生不能開拓視野、改善思路;問而不學,學生不能驗證知識、融會貫通。這裡強調的是自疑、引導、開悟三個同步進行的行為、思維活動。
-
3 # 這裡是河南遂平
Sunny的教育,我覺得是正面的,開朗的,無壓迫性的,不束縛天性的,能讓人健康成長的積極的教育。孩子就是孩子,應該有孩子該有的純潔簡單快樂的世界。現在國內的孩子大都缺少孩子該有的快樂陪伴和關愛,包括進去到學校,老師對待學生也受父母家庭的影響了,孩子和孩子玩耍,也分人了,成績補習班各種搶佔了原本有的快樂童年(我相信對於少數人,補習依舊很快樂,可對於大多數,這是一種強制性),片面的把大人認為的價值強加給孩子,當然這是現在社會發展的一種產物,也不師都是父母的原因。但是從心裡來說,我希望孩子的教育裡,沒有這些東西。
-
4 # 搏理數理化之巔
孩子的教育是現在很多家庭中首要考慮的問題,而孩子的基礎教育更加重要,他決定著孩子以後的發展。但孩子教育有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不同.
而孩子有8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會表現出一個主要衝突或危機.雖然每個危機不會完全消失,但如果個體想要成功應對後面的發展階段的衝突,就需要在特定的階段充分解決這個主要危機.
第一個階段(0-1.5歲): 兒童需要透過 與看護者之間的交往建立對環境的基本信任感.如果缺乏身體的接近和溫暖的感情,以及看護者經常不出現,兒童就可能發展出一種強烈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和焦慮感.
第二階段(1.5歲-3歲): 伴隨著運動的發展和語言技能的出現,兒童探索和操作物體的能力擴大了.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安全的自主感和成為有能力和有價值的人的感受.在這個階段過分的約束和批評可能導致自我懷疑.同時,過高要求也可能阻礙兒童征服新任務的堅韌性.
第三階段(3-6歲): 養成了基本信任感的兒童能夠主動產生智力或運動行為.父母對兒童自己主動發起活動的反應方式要麼促進兒童自信,要麼導致兒童自備內疚.
第四階段(6-青春期): 到了小學階段,如果兒童順利地解決了以前的發展危機,他們就準備系統地發展各項能力.學校活動和體育活動為兒童學習知識技能和運動技能提供了場所,與同伴的交往為兒童提供了發展社會技能的場所.努力追求這些技能使兒童感到自己有能力.
第五階段(青春期): 青春期的危機是要面對不同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並在混亂中發現自己的身份.從青春期開始,同伴在影響個體的態度和行為上才能夠與父母競爭.在12-13歲時,對同伴的價值和行為的順從達到了極點.父母和處於青春期孩子的關係必須經歷一個轉折,從父母的絕對權威到給於孩子適當的作出重要決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因為孩子越來越不能服從父母的權威.
-
5 # rui861013
1.首先抓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會對孩子的一生形成影響,並且小學就是抓習慣的最好時期。
2.抓閱讀,學會閱讀是孩子一生寶貴的財富。
-
6 # 微笑向暖兮
我覺得孩子的基礎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一是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2歲以後就會有一種想自我掌控的願望,應該抓住這一時機,放開手,培養自主才能。二是培養孩子的義務感。中國家長習慣幫孩子鋪好路,這樣不利於孩子責任感的行成,要培養孩子從小擔負起義務,懂得照顧他人而不是總被他人照顧。三是培養孩子堅韌的品格。適當改變中國家長的安慰家庭觀,鼓勵孩子:你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勝利!不一樣的觀念帶給孩子的影響截然不同。四是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中國孩子可能應試教育體制,讀書時間很受影響,從小作業負擔重,靠刷題提高考試成績,所以多讀書讀好書有些力不從心,但無論如何,書籍能夠為孩子開啟全面又全新的世界,書籍帶給的精神養分沒有其他可以替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孩子更加富足!
-
7 # 雨桐老師數學課堂
孩子的基礎教育首先是家長正確的引導。一.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這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最重要的,從一歲左右就跟孩子讀書講故事,教孩子看圖認識動植物,然後引導孩子塗鴉畫畫。
二.多陪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參入孩子的各類遊戲與製作,培養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在活動中培孩子成長,感受親情。
三,對孩子寫字習慣及書寫審美著重要求。寫得一手漂亮字的孩子學習一般都是很優秀的,至少說明沉著能坐得住且一步一步來完成,有這種思想又有什麼事做不好呢?
四,小學注重孩子計算能力增化,強大的計算功底是學習理科的基石,只有強大的運算能力初高中數學才能是頂尖的,要識記一些常用平方數,立方數,能記住大九九更好!
五.喜歡一種體育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在運動鍛鍊中尋樂趣,成就一副好的體魄。
-
8 # 增函式
孩子的基礎教育怎樣抓?我覺得可以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孩子的養成教育,培養孩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樣我們可以透過具體的實踐來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注重基礎知識的同時,要關注孩子的興趣需求,培養孩子的愛好特長。基礎知識的學習要抓緊,但也要注重孩子的個性發展。
三,培養孩子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現在是資訊時代,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資訊,所以培養孩子學會收集和處理資訊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加強生活與科技的聯絡,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
9 # 繞口令天天練
我覺得最建設的性的意見是不需要長篇大論的!就一句話!全家都有時間計劃和安排,一起讀書,一起思考,一起發現問題,一起解決問題。說白了就是家長帶頭學習!身教重於言教!
-
10 # 物理小謝
關於孩子的基礎教育,建議家長重視一下幾點的培養:
1.語文培養,多陪孩子讀書寫字,條件允許,讓孩子訓練一下口才。
2.數學思維,關於數學思維培養呢,要源於生活,平時都要訓練孩子得計算能力,多問問孩子為什麼?而不是是什麼。
3.幼兒時期,不要過早進行小學教育,不要幼兒園小學化,什麼時期,學什麼,都有一定的規律,不能揠苗助長。
4.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知道孩子要什麼,在想什麼,及時改正孩子的想法。
5.在學習之餘,可以鍛鍊一下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有了好的身體,才會又好的學習資本。
總之,孩子的基礎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千萬不要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沒有得到你的關愛。
-
11 # 慧眼難得
孩子們負擔太重了,書包裡面的都學不精,課外書集天天買,上完學校遊社會,社會精英有幾人?生活技能皆不懂,國家陪育為那班?
-
12 # 中小學數學微課堂
孩子的基礎教育該怎麼抓?提點建設性的建議。這也是我們很多家長,常常思考的問題,孩子的教育到底該用什麼方法?怎樣去教育?下面我談談自己的幾點建議。
1.陪伴教育
特別是我們在三年級之前,孩子還沒有真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我們家長要多陪伴孩子學習,這個陪伴並不是孩子在邊上學習,我在旁邊坐著。而是我們要和他交流學習的知識,最好以朋友的口吻去交流,而不是居高臨下的詢問口氣。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如何陪孩子學習?大家可以看一看。
2.重視閱讀
閱讀的好處非常多,一個孩子又在學習上有所成就,和閱讀必然分不開,我們常常發現我們有些孩子坐不住,閱讀能夠很好的改變這一狀況,一開始可以,給他看自己想看的書,只要是有益於孩子健康發展的,家長不要過多的干涉孩子看書的內容。
3.寫好字
寫字可以培養孩子的細心,有時我們家長髮現孩子在寫作的時候非常的粗心。容易犯低階的錯誤。例如把字抄錯了,把題目抄錯了,把乘法口訣算錯了。讓孩子把字寫工整,孩子一生受益,減少孩子的隨意性。
4.重視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好的學習習慣必須要從小培養,最好在三年級之前,那時孩子小,學習任務相對來說比較輕一點,孩子的心靈就像一張白紙,需要我們家長畫上一幅美麗的藍圖。我的文章裡邊怎樣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可以看一下。孩子一旦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上讓我們家長會省很多心。
5.重視孩子的品德教育
良好的品德教育有助於孩子的學習,給孩子一個正面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習的困難。這需要我們家長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個榜樣,孩子很多習慣都來自於模仿別人。
-
13 # 無語無我
教育讓孩子建立自我認知為先,養成良好思維,學習生活習慣為本,培養其獨立之精神為根,這三樣做到,其它水到渠成,家長老師給予越多,幫助,關注越大,問題越多。
-
14 # 煒業好奇
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自己的所有言行都在被孩子一點一滴潛移默化,把自己做好,下一代才會更好,如果你所有的都做好了還是沒有效果,有一個被很多人忽略的因素,那就是你要給孩子子足夠的愛,讓他知道你能都愛他,這樣就完美了!
-
15 # 三一講堂
基礎教育應從培養良好的習慣抓起
基礎教育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對孩子人生髮展至關重要。而基礎教育的重點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只要孩子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之後的路,我們做好合理引導就可以了。
如何培養良好的習慣呢?
第一,學習方面:要培養深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孩子自主學習能力。
興趣是發展的動力和源泉,而且能給孩子帶來快樂,只能培養好興趣,那孩子的自學能力自然會養成。反之,如果孩子把學習當成負擔,那麼時間長了就會牴觸學習。
孩提時期,一定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對孩子的日常行為做客觀的表揚,鼓勵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儘量不要打擊孩子。這裡,我們強調要表揚和鼓勵要做到對事不對人,就孩子的行為進行客觀表揚,表揚他在做事時表現出來的品格,諸如細心,有耐心,能堅持,想的周到等等。而不是直接說孩子聰明,學得快。如果只是一味得誇孩子如何聰明伶俐,那麼孩子容易驕傲懶惰,不利於自學能力培養。
第二、品德方面:要培養孩子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磨鍊孩子品格的意志。比如孩子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我們要耐心引導孩子主動去想辦法解決,主動完成家庭作業,而不是在家長的幾番催促、呵斥下,才去悻悻去完成。不要直接了當地告知他解決方法,這樣才能培養出孩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也會變得更加自信,更富創造開拓精神。千萬不要開口閉口就是“這麼簡單都不會,光知道玩”,這樣日久天長孩子總覺得自已很差,總是做不好,在學習中有壓抑感,於是牴觸學習。可以幫孩子制訂學習時間表,規定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規定數量的作業,完成後,才可以看看電視或到戶外玩耍。如果孩子行為上真的做錯了,當然要給予批評,讓孩子明白做人要守品德,培養他良好的行為規範,學會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理解他人,讓他明白做人的道理。
第三,做事方面:磨鍊孩子意志,增強孩子平時做事的充實感、成就感。
從日常生活做起,要求他每天整理自己的房間,早睡早起,洗漱過後,自己疊被子、理床單;用過的物品“物歸原處”;學會自己整理書籍更具等;完成作業後就自己整理書包,仔細檢查,保證不丟三落四。在孩子做這些時,適當地提醒、指導,多鼓勵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嘮叨和指責。.慢慢地孩子就會養成好的習慣,之後再如法炮製地轉移到他的學習上。
總之,教育孩子要有耐心,是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不可一會冷一會熱。要從點滴做起,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學習的同時聯絡孩子的思想和實際,堅持耐心細緻的正面教育,透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絡起來,這樣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
16 # 教育要文化
幼兒多遊山觀景,深入農村見識動植物和人的田野勞務,這些是初學的唯一基礎。比如說小孩沒見過雞,老師畫個雞教字,這樣時間長了會把孩子教的暈頭轉向,。再如,鋤禾日當午,…小孩根本不懂,類似教多了,小孩的記憶力加強了,但思維能力下降了。這樣再好的天才最後只能是一般。小孩注意力有限,至小學階段,也不過30分鐘有效時間,如果是自己主動學習,時間可大大延長。如果家長強行疲勞戰,學生會養成低效學習習慣,且厭學。
-
17 # 我愛我家182574152
常言道:子不孝,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從古至今孩子的教育,都離不開家長和老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基礎教育方面居首。中國家庭歷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於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培養孩子良好的價值取向,良好的人際交往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容易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問題。
當然了,家庭教育必須結合學校教育,才能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18 # 逆水行舟25271
近朱尺近墨黑,父母拿起文房四寶表演給孩子看!孩子必然會有好奇心!可能你不問他小孩都會問你在做什麼了,這算是引導吧!與孩子溝通交流!又如出社會與人交流一樣,先與兄弟或朋友相稱可能這樣交流會意想不到的收穫!小孩也一樣!讓孩子把你當朋友,父母也以朋友身份來與孩子交流我認為是非常好的一個方法
-
19 # 山豐意來0350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所有家庭對孩子的希望。
一是培養孩子廣泛去涉獵,去讀書。在書本中尋找樂趣,尋找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
二是培養孩子Sunny健康的心理素質。使孩子明白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知曉正義正能量。長大成人才能有擔當,才能頂天立地。
三是培養孩子的文字敘述利口頭表達能力。就是寫文章和演講。讓社會能明確知道你的敘求。不能是“茶壺裡有貨倒不出來”。
四是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有強健壯實的身體才能服務於社會。
五是孩子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要有來自父母的關愛。不可缺失。
-
20 # 佛前的哈羅花
孩子的基礎教育會影響一生,今天看似不起眼的甚至覺得沒有必要重視的也許改變孩子的一生,基礎教育做好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習慣培養是奠基石。都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我覺得這句話用在孩子習慣培養上最合適了。比如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幼兒園和小學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學段,但是按時上學就是例子,每年9月開學在學校門口總會有哭著鬧著打滾耍賴遲到的學生,有時會持續一個月的時間,原因何在?就是幼兒園自由習慣了,認為早一點晚一點都無所謂。但小學就會耽誤課,這就要求我們從暑假或者從幼兒園開始培養遵守紀律的習慣。當然基礎教育要培養的習慣很多:讀書習慣、練字習慣、拿筆姿勢、坐姿等都是,且都不是一夕之間就可以養成的,也不是單純在學校就可以的。我孩子上一年級時為了養成放學先做作業的習慣,要求就是她做不完作業全家陪她不吃飯,可能苛刻些但很有用。
第二:嚴格要求是標準。不能因為孩子小心軟覺得做事情可以打折扣,有些事情行有些就不行,特別是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的這種狀況更多,不客氣的說會害了孩子。我的一個學生三年級了字寫得歪歪扭扭,說的不好聽些就像爛草。和以前的老師交流得知一年級是因為寫字讓他重寫幾次好些了,但是孩子奶奶覺得孩子寫字很累心疼了,找老師找學校,當著孩子面強調“俺孩子這麼小寫這樣就很好很好了,……”從此老師不好管了,孩子寫的字更差了。看似僅僅是寫字,但字的好壞會影響一生。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作為家長要有底線意識,要學會對孩子說“不行”“重來”這樣的話。
第三,人格培養是關鍵。說實話小學的那點知識掌握起來很簡單,也會很快,知識的學習知識基礎的一部分,人格的塑造和樹立關乎一生。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就是誠信意識。今天很多孩子作業不做從來都是一個理由“在家裡,忘記帶了”,而有不少的家長還替孩子打掩護,我想說這是為孩子著想嗎?同事們在辦公室交流時都感受到了現在這一代責任意識丟失,不論什麼事一問都是“不是我”,永遠把推卸責任放在第一位。連個人的責任都不能承擔試想將來還談什麼家庭責任社會責任國家責任啊!
人人都關注考上什麼大學,做了什麼事業,我真的覺得今天我們很有必要將目光聚焦到基礎教育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沒有基礎談什麼樹人?也就更無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了!
回覆列表
孩子教育有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不同.
孩子一生有五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會表現出一個主要衝突或危機,需要在特定的階段充分解決這個主要危機.
第一個階段(0-1.5歲): 兒童需要透過 與看護者之間的交往建立對環境的基本信任感.如果缺乏身體的接近和溫暖的感情,以及看護者經常不出現,兒童就可能發展出一種強烈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和焦慮感.
第二階段(1.5歲-3歲): 伴隨著運動的發展和語言技能的出現,兒童探索和操作物體的能力擴大了.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安全的自主感和成為有能力和有價值的人的感受.在這個階段過分的約束和批評可能導致自我懷疑.同時,過高要求也可能阻礙兒童征服新任務的堅韌性.
第三階段(3-6歲): 養成了基本信任感的兒童能夠主動產生智力或運動行為.父母對兒童自己主動發起活動的反應方式要麼促進兒童自信,要麼導致兒童自備內疚.
第四階段(6-青春期): 到了小學階段,如果兒童順利地解決了以前的發展危機,他們就準備系統地發展各項能力.學校活動和體育活動為兒童學習知識技能和運動技能提供了場所,與同伴的交往為兒童提供了發展社會技能的場所.努力追求這些技能使兒童感到自己有能力.
第五階段(青春期): 青春期的危機是要面對不同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並在混亂中發現自己的身份.從青春期開始,同伴在影響個體的態度和行為上才能夠與父母競爭.在12-13歲時,對同伴的價值和行為的順從達到了極點.父母和處於青春期孩子的關係必須經歷一個轉折,從父母的絕對權威到給於孩子適當的作出重要決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因為孩子越來越不能服從父母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