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司徒伯雷
-
2 # 陳夏昕
冉閔成為“冉閔”只是在他生命的最後兩年,在他生命的前三十幾年,他是石虎的養孫“石閔”,一個勇於作戰、果於殺戮的後趙宗室將領。在他的身上,可以清晰看到羯族石氏家族的影子,如果忽略他前半生對各民族的屠殺(其中多半還是漢族),我們也就無法理解他生命最後兩年對羯族的血洗。
此外,冉閔登基殺胡之後的一些舉動,顯示出他本人並不真心以漢人的保護者自居。冉閔稱帝后,族誅了李農等漢族大臣,政策又開始向胡人傾斜。冉閔為了籠絡胡人,給他的太子配備了大量胡人衛隊,還殺死了因此勸諫他的漢人。此舉顯示他畢竟被羯族收養多年,和純粹的漢人還是有隔閡的。
最後,不得不指出一點,當時的漢人並沒有滅族的威脅。且不說東南的晉朝、西北的前涼本身就是漢人政權,就是後來興起的前燕、前秦,也對領內漢人相當寬厚。甚至後趙本身,在虐殺狂石虎死後,一波一波的殺戮指向的都是羯族自己,尤其是石氏宗親,漢人最危險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在石虎當政、漢人慘遭虐殺的時候,“皇孫石閔”安然無恙,在石虎死後,屠刀指向羯族自己的時候,“石閔”又搖身一變成了“冉閔”,其中真假也只有當事人自知了。
-
3 # 已宰的羔羊01
一般來說,認為冉閔是拯救漢族的人,不是學識有限就是嘴能定天下的網路糞青,他們自認為狹隘的民族主義才是他們認可的歷史,為了他們那可憐的所謂自尊,不惜在網路上用謠言譁眾取寵地把一個本來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渣渣,捏造成一個完美的救世主。而另一方面不斷地否定史書的記載。正所謂欲滅其國先滅其史,這些不學無術否定自我歷史的糞青不是愛國,而是徹徹底底的愛國賊!謠言止於智者,希望各位有辯證的歷史唯物主義眼光,不要人云亦云。
-
4 # 凱旋130009999
冉閔拯救漢人進不了正史的原因主要是!~是因為儒家的那幫“酸腐懦儒”掌握了“言路”,冉閔的做法不符合儒家本質的懦弱、投降、虛偽、假仁假義的根本!儒家的虛偽之徒當然不會宣言“積極的反抗和抗爭”他們推崇的是順從、投降是懦弱,看看孔老二家族大家就知道了,多少朝代更迭,漢族幾次被外族欺淩統治,他孔老二一族出過一個民族英雄沒有~沒有,率先投降的都是他們一族!所謂的儒學不過是“權馭之道”,誰是統治者就服務誰!什麼氣節、什麼忠貞、什麼精忠報國、三綱五常、三從四德都是這些儒家欺騙“吃瓜群眾”的噱頭!外敵入侵的時候第一批投降當賣國賊的都是這群“酸腐懦儒”的儒家,投降還給自己找藉口“裙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良禽擇木而棲”~他們自己都把自己當禽獸!你還指望儒家的人盡忠麼!?再說提出“儒家理學”也就提出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道德婊子的所謂“儒家大賢~朱熹”,他本人就是一個欺佔兒媳、老漢扒灰的禽獸不如的雜碎!
-
5 # 嘟嘟讀讀
你是網路文章看多了,冉閔拯救世界的漢人是網路謠言之一。和日本侵華是因為潘金蓮掉下來的棍子砸到了西門慶的投一個道理。說冉閔拯救漢人是半懂不懂的歷史憤青寫的,你也相信。你可以去讀讀中國通史中的五胡亂華,對冉閔的描述。
冉閔出的殺胡令不是因為要拯救漢人,是因為冉閔想依靠胡人不成,不得不依靠漢人,然後出於洩憤發布的殺胡令。冉閔對漢人的屠殺相比之前的人有過之而無不及,網路小青年只抓一個殺胡令,肆意歪曲杜撰。看了一點就以為看到了全域性。
-
6 # 鐵王座的遊戲
真能胡扯,我有權威來說這事,因為我就是從事歷史工作的。首先冉閔沒拯救漢人,漢人也沒瀕臨滅絕,南方全在漢人手上,只不過晉朝壓根就沒管過冉閔,在有一個現在學界對冉閔爭議大的並不是殺胡令,殺胡令還有待考察真假。冉閔開始為後趙幹活,史書記載冉閔開始為了。後趙盡心盡力打了不少仗殺了不少人包括不少的漢人,後趙答應冉閔讓他當皇帝,但是後趙出爾反爾沒讓他當,然後冉閔就開始政變奪權了,這時候冉閔還沒有殺胡的命令,當他發現只有漢人投奔他而胡人都往城外跑,冉閔說了一句:非我同族者非同心,然後大城門一關,你們胡人誰也別走了,就開始殺,這就是殺胡令,但是現在殺胡令沒找到原出處所以現在學界一直保持中立狀態。總的來說當時漢人絕大部分全在南方,漢人政權在南方,但是對冉閔見死不救這是真的。說冉閔拯救了漢族是最開始百度歷史貼吧剛成立的時候有個網友發了一篇網文,就說全中國漢族全被胡人給殺沒了,冉閔開始反抗推出殺胡令為漢族留了根,否則漢族就滅絕了。然這篇網文就不受控制的一直傳播在傳播,而不懂歷史的網友就開始跟著大面積以訛傳訛一個比一個傳的邪乎,說什麼全國漢人被屠殺的就剩冉閔這一股漢人了等等等等。歷史全是被這幫人給帶壞的。假如說我說的是假如,如果南方晉朝抵擋不住胡人的進攻,而冉閔這麼一鬧把胡人給鬧得打不下去了,那就可以說冉閔確實拯救了漢族,但是從各個方面和史書上面來看,胡人要想打下晉朝實在是難上加難,因素太多了。總之,冉閔是個厲害的將領,大家客觀對待吧,別在瞎傳了,漢民族的危難實在元朝
-
7 # 隱形的普通人
我沒有什麼好的文筆,只能從網上搬運一些東西。信與不信,自己上網上分查,自己分辨吧。
先看一段廢話,網路上所謂的殺胡令,沒耐心的可以省略看後面:
“諸胡逆亂中原已數十年今我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暴胡欺辱漢家數十載 殺我百姓奪我祖廟 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者死殺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復漢家基業天下漢人皆有義務屠戮胡狗冉閔不才受命於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稽古天地初開,立華夏於中央,萬里神州,風華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華夏大地,舉德齊天。蠻地胡夷無不向往,食吾漢食,習吾漢字,從吾漢俗,此後胡夷方可定居,遠離茹毛飲血,不再獸人。然今,環顧胡夷者,無不以怨報德,搶吾漢地,殺吾漢民。中原秀麗河山,本為炎黃之聖地,華夏之樂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前晉八王亂起,華夏大傷,胡夷乘亂而作,擾亂中原,屠城掠地。永興元年,胡狗鮮卑,大掠中原,劫財無數,擄掠漢女十萬,夕則姦淫,旦則烹食,千女投江,易水為之斷流。羯狗之暴,以漢為“羊”,殺之為糧。永嘉四年,圍獵漢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餘萬。不日,夷人匈奴,四面縱火,烤漢為食,死者二十餘萬。太興元年,愍帝受辱,崩於匈奴。凡此種種,罄竹難書!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擄掠屠戮為樂,強搶漢地為榮。而今之中原,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天地間,風雲變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懸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復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漢危矣!華夏危矣!不才閔,一介莽夫,國仇家恨,寄於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殘喘於世。青天於上,順昌逆亡,閔奉天舉師,屠胡戮夷。誓必屠盡天下之胡,戮盡世上之夷,復吾漢民之地,雪吾華夏之仇。閔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難扭乾坤。華夏大地,如若志同者,遣師共赴屠胡;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舉義共赴戮夷。以挽吾漢之既倒,扶華夏之將傾。”
然後是闢謠文章:
這篇《殺胡令》,很明顯,這是某個好事者偽造的,而且這個好事者肯定是個現代人,既沒學好歷史,又沒學好中文,空有一腔情緒在四處塗抹。
其一:
“漢族”兩字是在民族主義這種意識形態大規模興起之後才成為我們這個民族的固定稱謂的,這是僅僅最近兩三百年的事情。而當時有沒有“漢人”這個詞呢?有,但是指的並非中原百姓,而應該是指之前匈奴劉淵建立的漢國子民。
其二
“永興元年”“永嘉四年”“太興元年”,這幾個都是兩晉的年號,永興是晉惠帝的年號(也是冉閔自己的年號,不過殺胡之時,他還沒有稱帝),冉閔殺胡是在公元349年末,當時後趙的皇帝是石鑑,冉閔當時仍然叫石閔,名義上他依然是後趙的大將軍,這時候冉閔要扮演的是後趙的忠臣,怎麼可能以東晉的臣子自居,用兩晉的年號來發布命令呢?
其三
“八王之亂”這個歷史名詞來自於《晉書》第五十九卷,參與西晉內戰的王爺絕不止八個,是攥寫《晉書》的那些人將八個罪魁禍首寫入同一卷,後世就用“八王之亂”來指代這場長達十六年的內戰。《晉書》是唐朝才寫成的,所以“八王之亂”這個歷史名詞是在唐朝才出現的。
另外
破綻太多:
破綻一:“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這句話直接照搬駱賓王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破綻二:“太興元年,愍帝受辱,崩於匈奴。”太興元年是公元318年,晉愍帝被害於317年,造假者連基本史實發生的時間都搞錯了。
破綻三:“凡此種種,罄竹難書!”
“罄竹難書”這個成語出自祖君彥為李密寫的討伐隋煬帝的檄文。
破綻四:“中原危矣!大漢危矣!華夏危矣!”
這句話模仿自我黨在1937年7月8日通電全國號召抗日的電文“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
破綻五:“以挽吾漢之既倒,扶華夏之將傾。”
這句話由成語“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演變而來。而後者出自韓愈的《進學解》:“障百川而東芝,回狂瀾於既倒。”
所以
根本就沒有什麼殺胡令,而那個所謂的英雄其實也是網路謠言,非常可惜。這種謠言很容易激起民族愛國情緒,讓人熱血噴張。所以流傳速度非常快,以至於把闢謠文蓋住了。鄙人不會寫文章,但也看不了亂傳歷史。俗話說的好,謠言止於智者。話說的有點過,但是也不能當庸人吧。
智者莫說話,鄙人正在聽,庸人罵我吧。
-
8 # 看好紫東
這個問題是網路小說看多了提出來的吧,冉閔的大魏國是五胡亂華時北方唯一可以稱之為漢人建立的小國,連十六國都不算,時間太短且地盤太小。冉英雄與呂布頗為相似,稱之三姓家奴毫不為過,先後喚作石閔、李閔、冉閔。武力超群,悍勇嗜殺,歷史事蹟隨手百度可得。其叛趙可不是為了民族大義,石虎死後趙國為了繼承權大亂,石遵上位得益於石閔一干人等,曾許諾立石閔為太子,後毀諾。石閔開始了造反之路,這一時期羯人是其主力,曾有臣子諫之去除胡人爵號為石閔所斬。直到他的衛國改成冉魏時,為了阻止羯人叛逃,網路雞血文殺胡令的原句來了: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後演變成殺一胡人官升三級。隨之向南朝東晉邀援不至,斬殺干城李農一家,走向自毀之路。
冉閔軍鋒最盛時帶甲三十萬,胯下朱龍寶馬,掌中雙刃槊、長鉤戟,深深懷疑羅貫中的呂布形象從此而來。為慕容恪示弱設伏所擒,其人一生分明就是呂奉先,一勇夫耳。
-
9 # WZANBA
可惡,憑空創造出一個英雄,然後讓頭腦發熱者相信,再用吏書證明是假的。
你們的目的何在?你們居心叵測,亡其族,必先亡其吏,這是你們的最終目的。而我們自己的某些同胞被人賣了還沾沾自喜地給險惡分子數錢。
華夏神州,有多少的血汗英雄在哭泣,在哀嚎。看看現在的電視劇,把多少的歷史小人物洗白,而去否定鐵血丹心的英雄人物。更有甚者,戾氣噴發,殺殺殺殺殺。
什麼是漢族?我大漢者,融入我族者皆為漢,有多少的少數民族融入成我同族。黃炎子孫並不是只有我大漢,還有其他現存的少數民族,我們的祖宗不只是黃帝和炎帝,還有伏羲和蚩尤。漢者五千年演變,看不到苦難,吹大氣者有之,自滅威風者有之。
以史為鑑,有多少人又來否定我漢史者,陰險之輩何其多也。我中國,中國56民族,華人也。看看現在的滿族與我漢族有何異?一樣的愛我中華,一樣的為國爭光。也看看我大漢,多少的精英外流,更有甚者外流後倒打一耙,歷朝歷代都有。
少些戾氣多些包容,移民並不一定就是賣國賊。走出去,帶回來,發展我大漢有何不可?當然不包括忘祖之輩。
隨手寫寫自己的觀點,沒有深思就發了,有不同見解者勿噴,拿出你的觀點說服我。
-
10 # 狐狸晨曦
冉魏皇帝冉閔,舉兵屠滅作惡多端的羯趙政權,順應了北方漢人民眾的正義呼聲,確實是五胡亂華時期一位傑出英雄。
但另一個事實必須明確,不論歷史上有沒有冉閔其人,漢民族都絕不可能滅亡。
當時的東晉帝國,雖然各家士族門閥輪流掌權,互相牽制導致北伐動機不足,投入兵力人力嚴重不足,但絕非因此一無是處,相反,他們才是當時延續漢統保衛華夏文明的真正砥柱中流。
東晉多則盡佔黃河以南之地,少也據有東吳故地不失,曾前後五次收復洛陽、動輒陳兵黃河,威凌北虜。一次次北伐中原所向披靡令胡人破膽。
因此,在那個黑暗年代裡,北方眾多胡虜政權情況一有不妙,便爭相逢迎東晉為天下正朔之所在,向其稱臣納貢,強如石虎、苻堅,統一了幾乎整個北方,仍然只敢稱“天王”,不敢稱“皇帝”,就是對東晉強兵的敬畏。對北方胡族政權,東晉只接受稱臣歸附,絕不與之平等通使,承認其對等政治地位的作風,更彰顯誓死抗爭、絕不屈膝事胡的風骨,非後世南朝可比。
和冉閔同時代的東晉帝國,正值另一位漢家英雄,桓溫桓大司馬執掌軍政,最壯懷激烈、雄心勃勃大展宏圖的時期。
東晉大司馬:桓溫。冉閔屠胡稱帝前三年,桓溫揮師西進,攻滅成漢,收復丟失四十餘年的益州,進而威名大盛,執掌東晉大片疆土。其後褚裒、殷浩領軍北伐,相繼失利,被罷免。桓溫從此盡攬朝中內外大權;
冉閔襄國之戰敗於諸胡聯軍後,黃河以南的徐、兗、豫、洛、荊各州,皆投奔東晉,此時東晉疆域,三分天下已有其二。氐、羌酋首紛紛歸附稱臣;
冉閔被俘後,其子冉智困守孤城,以人為食,百餘名東晉勇士潛入鄴城,與城俱亡,用他們的犧牲捨命換回丟失數十載的傳國玉璽,將之送還朝廷;
冉閔死後兩年,桓溫北伐關中,四萬雄兵臨灞上,打得氐族前秦政權堅壁清野、苦苦支撐、元氣大傷,幾近亡國。氐秦太子苻萇陣亡、政權二號人物苻雄卒于軍中、君主苻健悲痛嘔血,次年亦卒。
又過兩年,桓溫大敗叛羌酋首、“小孫策”姚襄,收復故都洛陽,虎視關東……
其後統一北方無敵手的氐秦大軍,其最精銳的五萬精兵由驍將梁成統率,在其洛澗之戰,被東晉名將劉牢之率五千北府軍一舉全殲,光陣亡斬首數就高達一萬五千。
此戰之後,才有了氐秦天王苻堅在八公山的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終於在淝水主戰場,面對謝玄率領的八萬北府軍,一戰即潰,數十萬氐秦大軍折損過半,潰不成軍。
又過了十餘年,又是一位漢家英雄劉裕,率晉軍攻滅鮮卑南燕,羌人後秦,並以卻月陣全殲北魏三萬精兵,收復山東河南,連克長安、洛陽兩京。
東晉太尉:劉裕。此時東晉帝國的兵鋒之盛,軍力之強,冠絕此前此後,包括東吳南宋在內的歷代南朝。
東晉鼎盛疆域:除了桓溫、劉牢之、謝玄、劉裕這些光輝名字,還有劉琨、祖逖、李矩、陶侃、謝艾、朱齡石、朱超石……彼時漢人英雄名將璨如星河,又豈止僅僅是一冉閔來拯救了?
若一廂情願誇大其詞,片面拔高到「天不出武悼,漢人必亡」的地步,更有甚者歪曲編造歷史,這對弘揚冉閔這個漢家英雄代表的華夏民族主義精神,反是適得其反,徒惹大眾反感。有識者當以為戒。
-
11 # 劉永帥
草木皆兵的那個主角不是統一北方領兵南下麼?結果還不是被東晉帝國打跑了,結果北方一下分裂了。北方那麼強悍的力量南下都敗了,其他誰還能打得過東晉。東晉內部那麼不穩定北方都打不進來,在別說殺胡令了
-
12 # 輝說BOOK
五胡十六國,是歷史上有名的亂世,隨著西晉被興起的匈奴族滅亡,中國北方陷入了一場各族崛起、群雄逐鹿的浩劫。先後由匈奴、羯、氐、羌、鮮卑5個少數民族在秦嶺-淮河以南建立過16個大大小小的政權,與偏安南方的東晉王朝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冉閔就是在這一時期,在北方以“反抗少數民族政權,恢復漢族統治”為號,建立起自己的冉魏政權,把自己樹立成一位漢民族保護神模樣的將領。
冉閔果真是一位民族主義者?其實不然,他不過是個投機者,企圖騙取老百姓的信任,用草民的血汗去修築他自己的王座寶殿而已。因為在幾個關鍵問題上,他表現的更像一個幼稚可笑的投機商人。
首先,冉閔有前科,他曾經認“賊”作父,甚至期盼能夠成為王儲。
冉閔,能都成為將軍,完全有賴於他的父親,冉良。冉良曾是後趙皇帝石勒的俘虜,因見其作戰勇猛,所以石勒命兒子石虎收他作為義子。就這樣,冉閔順理成章做了石虎義孫,這才有機會帶兵打仗,接觸後趙國的權利階層。而後趙國,正是由羯族的一支建立的政權。但此時的冉閔,並沒有覺得不妥,甚至為後趙國鞠躬盡瘁、披荊斬棘,是胡、漢各族宿將都畏懼的猛將。後趙皇帝石遵,見他如此賣力,曾有意將王位傳給他,冉閔也期盼著自己繼承王位,所以更加努力為後趙國攻城略地。
第二,冉閔反叛,實屬“裝孫子”未遂,鋌而走險。
冉閔努力工作,想獲得自己應有的“報酬”,但是關鍵時刻老闆卻告訴他“不能兌現”。怎麼回事?原來,雖說屬意冉閔為王儲,但“父子血親”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後趙皇帝還是捨不得講皇位傳給外人,於是在未通知冉閔的情況下,石衍成為了王位合法繼承人,因為他姓“石”。這樣一的淺顯的道理,卻鬧得冉閔心裡極其不平衡,側面也告訴我們不要隨意許諾別人。然後就是那一套按部就班的“宮變”了——先是朝廷裡明爭暗鬥,接著就是製造“小摩擦”,最後劍拔弩張完成收尾的血拼大戲。
此時,冉閔才想起自己是漢人,胡人未必肯受自己指揮,於是乎才拿出一套慷慨激昂的“殺胡令”,堅決的表明自己的立場,利用民族間的不和為自己招攬擁護者和死士。建立冉魏政權後,冉閔曾企圖聯絡南方的東晉,可是東晉看穿了他的把戲,並不買賬。於是在孤立無援的境地,短短數年時間,冉魏政權也消逝在了歷史長河裡。
冉閔的歷史地位有待商榷,貿然將其編排進歷史課本,卻有辱沒岳飛、文天祥這樣的民族英雄的嫌疑。一個堅定的愛國者,決不能“朝秦暮楚”、首鼠兩端,把自己的愛國心與切身利益放置於天平上衡量取捨。所以,冉閔更像是一位投機者,“胡漢之爭”只是他掩飾自己“唯利是圖”的擋箭牌,並不能與捨生忘死的愛國者相提並論。
-
13 # 石頭說歷史
我想題主所說的歷史書,應該指的是中學歷史教材吧,這裡面確實沒有冉閔。但是本科教材裡是有冉閔的,朱紹侯先生編寫的《中國古代史》中就有提到。所以,冉閔並沒有被學者、出版社遺忘。
那麼冉閔為何進不了中學教材呢?
一、冉閔所處的時期是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這段歷史在中學教學中不是重點,我上學那陣子是選學內容,相關內容也很少。
二、能進中學教材的歷史人物要麼是有作為的帝王、臣子、文人、科學家、起義領袖、民族英雄,要麼就是昏君、亂臣賊子、民族敗類等反面典型。我記得這段時期課本里講過的是孝文帝、符堅、謝安、祖沖之等人。
三、如果冉閔要進教材,該怎麼給他定性呢?拯救世界漢人的民族英雄?這帽子能把他壓死。
冉閔的爹是石虎的養子,自己是石虎的養孫。他打小被石虎寵愛,是後趙羯族統治階級中的一員。他勇武善謀,為後趙賣命,既打過胡族政權,也打過東晉的漢人。所以,冉閔類似於清朝的漢八旗,雖然體內流著漢人的血液,長著漢人的面孔,但他的姓氏和羯族皇室一樣,利益和羯族統治者一致。
後來,冉閔因為權利鬥爭需要,和羯族撕破臉皮,頒佈殺胡令,基本殺絕了羯族,建立了冉魏,但僅過了兩年就失敗了。要說類似,那麼冉閔的上限也就是吳三桂。中學教材有必要在選學內容中講一個吳三桂之流的人物麼?
四、冉閔之所以被有些人吹捧,是因為一紙殺胡令。歷史中確實存在殺胡令,但很短,而非網上流傳的那篇長文。殺胡令的大意就是老百姓只要殺一個胡人,文職連升三級,武職都做牙門將。
在此令下,後趙境內的羯族基本被殺光了,但冉閔也因為窮兵黷武很快就失敗了。冉閔殺胡確實為當時後趙境內的漢人改變了一定的生存狀況,但說他拯救漢人,太抬舉他了。東晉南朝是空氣麼?
所以,冉閔不進中學教材是很正常的,但國家並沒有封殺他。大家可以透過大學教材和其它相關書籍中乃至於網路去了解他。
-
14 # 阿斗不傻
阿斗解讀《文人誤國,歷史不該遺忘》我的觀點是,文人禍 國,歷史不該遺忘,遮羞才是藉口。
為何不能進歷史書,要看書寫歷史的是誰,那些文人,腐,酸,爛,他們寫的必然有問題。
他們目的,需要的是什麼?為什麼摸黑英雄,弄清楚這些,我們就會明白英雄無名為哪般。
當第一次讀到史書,“武悼天王冉閔”臨終時刻,絕不屈膝投降,悲壯說出““天下大亂,爾夷狄禽獸猶可稱帝,況我漢家英雄,何不得稱帝。就會感慨萬千。以後復讀也是如此。在史書上都沒有多少他的記錄,更有甚者,還有很多人說他不是英雄是漢奸。好吧,看看最後這句遺言。”況我漢家英雄”。一個到死都在說自己是漢族人的義士。被說成漢奸,認賊作父,無恥無義之徒。我勒個去,三觀還在不在。
文人一支筆,太可怕啦,他們如此說,讓那些被他拯救的北方數百萬漢人,怎麼想?
讓那些被他殺的五胡亂華之人怎麼想?
我不明白,尊重英雄不是應該的嗎?那些文人,到底想幹嘛?當有論調說;冉閔不是英雄。
到底是為什麼,無非以下三點,遮羞需要,政策需要,死去的人不值得紀念?
首先看遮羞;被五胡亂華顛覆的政權是西晉,繼承西晉的是東晉,所以有東晉的存在,冉閔就不可能會得到公正對待,如果東晉為他歌功頌德,那麼臉面何在。
東晉之後是南北朝,到處都是胡人政權,當然不可能宣傳他。
南北朝後是隋,可惜命短,沒時間做。
隋後是擁有突厥血統的唐。李家就算是漢族人,可是他也不會頌揚自己親族對頭啊!於是摸黑一直再繼續。
唐之後是宋,文風鼎盛,武功太差,趙宋統治者,天生反感武將,就算是狄青這樣的千古戰神,都被鄙視的,他們不會尊重英雄。
宋之後是元,崖山海戰,華人的風骨不存,只剩下遺民。宋之後的明就開始融合。也不會提,清朝更不用說。
而那些被他解救的人,為何不值得紀念,因為地位太低。南北朝開始,中國經濟中心就開始出現轉移。從北方變成南方。
北方殘破,生活在北方的人民,沒經濟地位,也沒有社會地位,誰又會紀念。
於是,該報恩的,成了賤民。
於是,反對冉閔的人,成啦統治者。
最後,英雄無名就成了必然。我們的英雄因為沙胡令,騎著朱龍寶馬,率領短兵,背對鄴城無數同胞父母,決死連戰十三場,力竭倒下。只留下中土英雄的傳說,在北方迴盪,還有朱龍寶馬啼哭的身影在胡人心中印刻,和當年漢家男兒的壯志豪情相比,現代的我們還有這樣的氣概嗎?歷史書上沒有,那是我們的錯。。。。 -
15 # chifeilong
如果沒有進入歷史書,你又怎麼知道這號人物和這號人物作了什麼事,有些歷史人物沒有必要大張旗鼓的宣揚,因為會刺激民族矛盾。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人故意挑起這個話題,我看肯定有一部分人別有用心。
-
16 # 海上明悅
“天下大亂,你們夷狄之族,人面獸心,尚且意欲篡位謀反。我乃一世英雄,為何不能做帝王呢?”這是冉閔原話,說的時候正是作困獸猶鬥、灰飛煙滅之際。氣概不錯,但性殘忍,剛愎,激情,衝動。實際上與項羽有異曲同工之境。
①冉閔逞勇殘殺,立國三年,死人無數,失敗是必然的。但是,他的野蠻行動反映著漢族對羯族匈奴族野蠻統治的反抗情緒,所以他的被殺,獲得漢族人的同情。慕容雋致祭贈諡,正是害怕漢族人給予冉閔的同情心。 ②秦漢魏晉從來沒有亡國後自殺的大臣,因亡國而自殺,是從冉閔的魏國開始的,這也說明漢族與非漢族間鬥爭的極端尖銳。 ③至於冉閔以區區之力馳騁中原,而東晉又只作壁上觀,是以亡不旋踵,只成為歷史上的悲劇而已。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戰爭是藝術的失敗。五胡亂華之後,大呂棄地,黃鐘崩裂。北方大地一時間成了遊牧漁獵民族競技角鬥的修羅場。該死的和不該死,完全不能不決。抽籤一樣,被圓月彎刀一掃而寂。十六國,如同十八層地獄放出的厲鬼。
冉閔所作所為……(此處省略5000字元,道理你懂的。)
今之視昔,亦猶明之視今。沒有對錯。力量,力量才是一切話語的絕對引擎或起源。代代有名人或偉人評點冉閔種種,或正或反,或揚或貶,對於閔本人而言,有毛線意義。只對當局統治有服務立場而已。
僅此而已。閔只是一個戰士,輝煌過,爽過,最終翹了。力盡而已,不用過多解讀。
回覆列表
瀉藥。
冉閔拯救漢人,這是網際網路時代徹頭徹尾的謠言之一,與歷史事實完全不符合,所以怎麼可能寫進歷史書呢?
先看冉閔控制的地域,見下圖:
就冉閔控制的這點土地,上面能承載多少漢人,還妄言拯救全世界的漢人,這是把東晉當不存在嗎?更別提還有前涼這樣漢文化保留很好的政權。
再來看看冉閔這個人:冉閔,“字永曾,小字棘奴,季龍之養孫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內黃人也。”季龍就是後趙皇帝石虎,胡人,所以冉閔是胡人的養孫。
冉閔的父親冉瞻原是陳午乞活軍的成員,這支軍隊主要是漢人或漢化的胡人,長期與石勒攻佔不已。但冉瞻在陳午死前就被後趙俘虜,當時才十二歲,心理認同還處於塑造期,冉瞻長大後弓馬嫻熟,作戰勇猛,於是石勒誇獎說:“此兒壯健可嘉,命虎子之”,就是讓石虎收他為養子。
冉閔父親在成長過程中已經嚴重胡化,所以才深得胡人信任,冉閔本身也是胡化的,對漢族有多大的認同非常難說,史書記載說:“閔幼而果銳,季龍撫之如孫。及長,身長八尺,善謀策,勇力絕人。拜建節將軍,徙封修成侯,歷位北中郎將、遊擊將軍。”
冉閔因為作戰勇猛,被後趙政權重用,逐漸向權力中心接近,石遵即位時,就以“石閔為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錄尚書事,輔政。”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位高權重。但也正因為如此,石遵即位後,冉閔遭到猜忌,石遵和太后商量誅殺冉閔,但太后表示了反對。
隨著雙方矛盾逐漸激化,最終冉閔先下手為強,在石鑑即位後,“廢鑑殺之”,隨後自己稱帝,冉閔稱帝后,遭到原來的胡人貴族反對,不斷有人想要刺殺他,經歷一系列陰謀後,冉閔終於決心對整個胡人集團下手,於是冉閔“宣令內外六夷者敢稱兵杖者斬之”,這也就是網上傳聞的所謂“殺胡令”的由來。
冉閔這道政策頒佈後,胡人加速逃離,但直到這個時候,冉閔依然以胡人自居,他的皇帝稱號依然為“單于”,這個時候有人勸說他去掉“單于”的稱號,殺掉那些投降的胡人,結果冉閔“聞其(韋諛)言,大怒,遂誅之,並殺其子伯陽。”
只不過後來因為胡人反叛太多,冉閔才下令“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同時冉閔為了找尋外援,開始以漢人自居,向東晉靠攏,不過東晉對冉閔抱著極大的懷疑態度,最後冉閔的政權也沒能支撐多久,被前燕所滅。
本質上,冉閔和石趙的矛盾,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矛盾,冉閔被逼造反,最開始想依靠胡人,胡人不跟他才轉而想依靠漢人,這是徹頭徹尾的投機者面目。
所以,說冉閔拯救漢人,是極其不尊重歷史的行為,如果將這種謠傳寫進教科書,那編教科書的人得無知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