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風的嘴唇
-
2 # 森林狼6
現代軍隊著裝以中美俄為代表,雖然三國之中,俄羅斯經濟並不景氣但是他們軍隊著裝不失大國風範,但個人觀點,全球最好看的軍隊常服是解放軍的,尤其是三軍仗義隊,他們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出現,讓全球人民驚訝,我軍仗義隊出現在俄羅斯紅場的機會最多,這是兩國友好的表現,另外我軍仗義隊參與過世界上多個友好國家的閱兵儀式,讓中國名片享譽全球,解放軍仗義隊秘訣是踢正步加上新式服裝,秒殺霸權國,無論米國搞侵略,霸權國有多麼威風,都比不了咱們仗義隊在國外亮相一次。圖1是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參與俄羅斯紅場閱兵儀式,三軍制服顏色,陸軍:軍綠、海軍:白色、空軍:藍色等,配合踢正步時,能夠秒殺一切,哪些統一響亮的腳步聲,並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到,必須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二戰全球軍隊著裝以納粹德國為代表,圖2德國陸軍作戰服:灰綠色,配備40鋼盔,這是指士兵,配備大簷帽的是軍官。德國軍隊在二戰中,無論是制服還是軍隊素質,全球之首,由於網傳德國軍隊總體上超越美國軍隊,但是邪不勝正,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這是指德軍。
圖3是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式女兵,他們現身於紅場,其中還有其他國家的仗義隊參與閱兵儀式,圖片中女兵上衣是軍綠色配上白色裙子,收腰式,英姿煥發。
圖4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常服,他們的上衣始終保持英國殖民時的服飾,看紐釦子就知道了,而且是收腰式,深藍色上衣配備白色褲子,或者黑色上衣配上深藍色褲子,大簷帽也有黑色和白色,另外還有白色水手裝,可以說品種繁多。
結語:根據多國軍隊制服的比較,還是最為順眼的是,咱們解放軍制服,當然經典之首是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服裝,另外幾個經典之作是德、美、俄。
-
3 # 暴風雨37984014
德國軍服永遠世界第一,二戰軍服到現在還是世界第一。素質小日本世界第一,看看小日本孩子上小學,可以說不可能先學英語。再看看中國孩子上小學?國語還沒學好,全民先學英語,難道孩子長大英語有用?出門辦事都用英語?
-
4 # 普天藍
看了一下大家的評論,大多都認為納粹德軍的軍服是最好的,說明大家的眼光還是一致的。因為當時希特勒下令在設計納粹軍服的時候就提出一定要足夠帥,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年輕人自動加入到納粹軍隊裡來。客觀的講納粹黨衛軍的軍服設計是具有劃時代的,在色調上一身紅白黑搭配非常具有威懾氣勢,左臂佩萬字紅袖章,鋼盔兩側帶有閃電標籤帖,肩挎MP40衝鋒槍,一個最具納粹經典形象就誕生了。大概就如下圖所示的樣子。
此外白色海軍水手服也是一款風靡世界的軍服,其最早是英國海軍裝備穿著,由於其造型樣式太過經典,導致世界各國海軍都爭相模仿裝備。就是挑剔的納粹當年也不例外讓海軍裝備穿著這款白色海軍水手服,並沒有進行大的改動。而小日本發現白色海軍水手服經過稍微修改成女款,可以帶給人一種白百合般的清新脫俗感,非常適合十幾歲年齡段的女孩穿著。所以小日本不但給自己海軍裝備使用白色海軍水手服,而且還對它進行修改讓它進入中學校園成為女生的一款經典校服。大概造型如下圖所示。
當然還有帝國空軍制服等等很多優秀造型的軍服,就不一一舉例說明了!
-
5 # 梓蕤
軍服是國家軍隊的門面,正所謂顏值即戰鬥力,好看的軍服不僅能提高軍隊計程車氣,更能彰顯國家的形象和氣質。
現代軍服起源於西方國家,剛開始軍服的風格都是華麗的宮廷風,19世紀開始各國的軍服風格從彰顯個性轉變為標準化,從華而不實轉變為實用和美感並重。此後軍服又開始為軍人提供不同用途的著裝,逐漸演化為正式著裝的正式制服、半正式著裝的便服制服、非正式穿著的服務服制服,和相當於休閒服的戰鬥服和訓練服。
西方出現軍服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的軍團,他們擁有相當標準化的服裝和盔甲,尤其是從大約1世紀早期到中期,當分段裝甲被引入時。但是羅馬軍隊缺乏統一的生產,這意味著在細節上仍有相當大的差異。即使是羅馬帝國的國營工廠生產的盔甲也因產地不同而有所不同。盾牌上繪有獨特的圖案,以表明士兵來自哪一個階級。殘存的軍服碎片和壁畫表明,羅馬士兵的基本外衣是原始的米白色或紅色染色羊毛製成的。羅馬高階指揮官穿著白色斗篷和羽毛。百夫長們是軍團長期服役的中堅力量,在他們的服飾上首次引入了與彰顯軍階的現代軍服的徽章,他們頭盔上的橫向徽章、與現代勳章相對應的各種胸飾,掛飾以及他們隨身攜帶的藤條是他們的特色標誌。
奧斯曼帝國高度組織化的軍隊採用獨特的服裝特徵來區分一個軍團或一個階級計程車兵。奧斯曼土耳其崛起後,作為橫跨歐亞大陸的帝國,其兵鋒所向披靡,這西方近代軍服也就深受其影響,例如19世紀早期德里騎兵所戴的圓錐形毛氈黑帽。但是其軍服通常是為了表明其軍人部落或社會階層的服裝,類似於日本武士階層的特定服裝。因此,它的差異性太大,而不是在標準化意義上的統一著裝。儘管紅色是最受歡迎的顏色,但是其近衛軍軍服的外觀也可能反映出士兵個人的手段和品味。直到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在19世紀20年代重組奧斯曼軍隊,才進行完全標準化的軍服。
15世紀和16世紀計程車兵們基本上都穿著平民服裝,而士兵們則以上校喜歡的任何款式和顏色為代價。即使是御林軍,有時也只會被授予色彩鮮明或繡有花紋的外套,以便穿在普通衣服上。在1600年以前,一些德國和荷蘭的團都穿紅色或黃色的外套。大約從1626年開始,一些瑞典步兵在其國王古斯塔夫斯·阿道夫斯的領導下被授予了標準的黃色或藍色的彩色服裝。為了幫助軍隊區分敵友,人們會戴上被稱為“戰地標誌”的樹葉或其他臨時標識,這種做法在國際人道主義法和國際戰爭法中仍被視為“獨特的標誌”。
(古斯塔夫斯·阿道夫斯)
隨著團制的採用,最初由法國軍隊在17世紀中葉,軍服成為了一種規範。到了這個時候,至少在法國,在各種場合穿著的衣服和裝備的一般特徵都受到命令的嚴格管制。但是,只要“徵兵”制度盛行,每次戰役開始和結束時都有士兵被收留和遣散,就不指望服裝的統一。因此,在真正的國家軍隊、古斯塔夫斯·阿道夫的率先使用以及英國內戰時期的英國軍隊中,都可以找到現代軍服的起源。在後者的前幾年,西方國家的議會進行了軍隊國家化改革,士兵可以長期服役,將領成為了官員而不是軍隊的所有者。不久,軍隊的頭盔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頂灰色寬邊帽。最終從外套演變成了19世紀中葉的束腰外衣,這頂帽子成為後來一代人的翹起的帽子,這種帽子大約在1800-1810年間消失,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重新出現,那時它有了最初的“懶散帽”形式。
(懶散帽)
因此,從那時起,遵循統一著裝顏色的原則就確立了。後來的奧地利,情況也發生了同樣的變化。那裡的將領們在他們認為合適的情況下給他們計程車兵穿上制服,可能是為了得到“批發”的價格,商定了一種珍珠灰的顏色。在法國,和英國和奧地利一樣,騎兵部隊還不是由貴族領導,而是由專業人員領導,直到步兵出現後才在軍隊系統中穿制服。但是在1688年,法國七分之六的騎兵都穿著淺灰色和紅色的制服,大約一半的龍騎兵團有紅色和藍色的制服。盧沃侯爵在建立一支常備軍時,引入了一種步兵制服。法國本土的兵團有淺灰色的外套,還引進了瑞士的紅,德國的黑的和義大利的籃,有各種各樣的顏色。而法國可能和奧地利一樣,灰色被認為是一種很好的顏色,由於其廉價可以大規模製造。
(法國在18世紀的軍服樣式)
在18世紀,歐洲的標準化軍裝包括三角帽、長裙或燕尾服外套、背心和馬褲。一個顯著的特徵是長帆布綁腿,長到大腿中部,外套有多個紐扣。在每一支軍隊中,不同的團通常以襯裡、折返和外套上的垂簾的顏色來區分一個或幾個團。例如,法國軍隊的皇家Comtois步兵團,灰白色的外套上有一個深藍色的大袖口。在一定程度上,一個特定群體計程車兵所需要的功能反映在他們的服裝上。因此,穿藍色軍裝的步兵通常穿黑色軍裝。
軍官接受制服的速度相對較慢。在17世紀晚期,他們經常根據自己的品味和方式穿著不同的款式和顏色。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因為平民化的制服被認為是一種僕人的標誌,是對軍官出身的社會階層成員的貶低。法國和其他軍隊早期的一種做法是讓軍官穿與他們編制顏色相同的外套。
直到18世紀,軍銜徽章才為人所知。此前掛在脖子上的鐵牌是唯一一個被普遍認可的軍官標誌,直到後來納粹的憲兵還在使用此類鐵牌,直到肩章發展起來後才將其逐漸取代。軍官的帽子和外套上的金或銀編織物通常與軍團服裝上眾多紐扣的青銅色或白蠟色相匹配。
19世紀初,西歐達到了軍裝裝飾的頂峰。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普遍採用羽毛披肩或有冠頭盔取代了他們的雙角帽。拿破崙時期被認為是軍服轉向華麗風格的開端,而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後,歐洲的相對和平時期是軍服更加絢麗的時代。
在18世紀和19世紀早期,白色軍服在許多軍隊中很流行,很容易弄髒,必須要經常保養才能保持乾淨。步槍團所穿的綠色特別容易褪色,直到19世紀90年代才發明出合適的化學染料。英國士兵以其引人注目的紅色衣服而聞名。在1870年代人們普遍採用鮮紅作為束腰外衣。
19世紀的美國北方軍士兵大多穿藍色制服,南方軍士兵穿灰色制服。這是由於儘管美國聯邦制定了統一的規章制度,但實際情況是,在南北戰爭爆發時,統一的軍服雙方都未能充分分發給士兵。因此南北雙方都各自穿自己的軍服。聯邦軍隊獲勝後,美國聯邦政府最終讓美國軍服加入了象徵聯邦的藍色。
在1870年普法戰爭前後受到普魯士影響,德國步兵一般穿著前兩個世紀的深“普魯士藍”。1868年,奧匈帝國的步兵放棄了他們歷史悠久的白色束腰外衣,取而代之的是深藍色。然而,領子、袖口和肩帶上出現的大量顏色被保留下來,以區分不同的兵團,從櫻桃紅到粉紅色。但是巴伐利亞人繼續穿著淺藍色,撒克遜兵團在德意志帝國建立後保留了許多區別。
到1914年,單調的顏色越來越多地被用於現役和軍人非戰時的普通工作服。1848年,英華人首次在印度推出了深褐色和卡其色軍服等暗色系軍服,以降低軍隊在戰場上的能減低,從而減少士兵的傷亡。受此影響美國陸軍在非著裝場合也採用了卡其色的深色款式。儘管西方國家對以前在所有場合都穿著的五顏六色的軍服有著強烈的依戀感,但是誰也無法擋住這一潮流。1909年義大利人引入灰綠色,隨後德國和奧地利軍隊也採用了不同的灰色色調。1908年,俄華人在經歷了1905年的日俄戰爭之後,也換成了一種暗色系的卡其色。1903年,丹麥軍隊在所有場合都採用灰綠色軍裝,1910年又恢復為深藍色和淺藍色的組合,1915年開始採用淺灰色,1923年最終採用了卡其色。1908年,俄羅斯帝國軍隊採用了卡其色灰色野戰服,1914年戰爭爆發時,日本軍隊趁機將閱兵服升級為更加精緻多彩的樣式,並嘗試著將卡其色和鮮豔的顏色混合使用。1905年後,日本軍隊在所有場合都採用卡其色,只有帝國衛隊保留了傳統的彩色制服。
到一戰時的1916年,所有參戰的軍隊要麼是卡其色比如俄羅斯、土耳其、塞爾維亞、黑山、日本、希臘、法國殖民地和英國,要麼是各種顏色的灰色比如德國、義大利、保加利亞、葡萄牙和奧匈帝國,要麼是天藍色比如法國和羅馬尼亞語。和平時期的彩色軍服,往往是新兵在進行基本訓練時才穿的。
在二戰中,不同色調的卡其色和灰色制服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軍隊軍服的剪裁和輪廓外觀仍然可以判斷出他們來自不同國家。例如,一個蘇聯士兵即使在迷霧重重的戰鬥中,也可以透過他的大體輪廓與他的德國對手區分開來。納粹德國的軍服在顏值上還是相對比較略勝一籌。
在納粹德國,德軍保留了許多具有德國帝國傳統特徵的軍服,如野戰灰布、行軍靴,領子和馬褲。德軍裝甲坦克部隊則是一套黑色羊毛製成的特種作戰服,在熱帶氣候地區服役的德軍部隊的制服是卡其色的。在戰爭後期,嚴重的皮革短缺導致行軍靴被穿有綁腿的踝高鞋取代。
從1935年到1943年,蘇聯所有部隊(坦克部隊是藍灰色)的軍服都是棕色。軍服包括野戰服(有領口和兩個鈕釦的胸口的襯衫、腰帶、馬褲、衛戍帽和靴子)、還有一件束腰外衣搭配深藍色的褲子。1943年,蘇軍開始重新採用許多沙皇軍隊的特徵,尤其是編織肩帶,這是以前蘇軍被禁止使用的的標誌。1943年,這些肩章的重新引入是一種相對便宜的方法,以提高蘇聯軍隊計程車氣。肩章重新引入蘇軍後就再也沒有取消過,直到蘇聯解體後,肩帶仍然是俄羅斯軍服的一部分。坦克的藍灰色在1943年被取消,從那時起,蘇聯軍隊的所有單位都穿棕色。
1941年,美國陸軍放棄了一戰時期的野戰服風格,轉而穿上一件非常樸素實用的戰鬥服,穿上一件淺棕色的薄羊毛襯衫和略暗一點的褲子。美軍軍服普遍上是一件棕色束腰外衣,再配上卡其褲。戰爭開始時,美國作戰部隊穿著帶有綁腿形式的戰鬥鞋,在戰爭後期才被戰鬥靴取代。
海軍單獨的軍服出現很晚,直到直到19世紀中葉,海軍軍官和皇家軍官才穿軍服。從18世紀到拿破崙戰爭,海軍軍官的著裝形式大體上類似於陸軍軍官,只是其著裝的顏色深藍色和白色的。在19世紀早期,皇家海軍軍官發展了一種更具特色的制服形式,包括一頂高帽、一件深藍色的白領口和袖口、深藍色或白色長褲或馬褲。肩章和吊簾是金色的,根據等級不同而不同。簡而言之,這件禮服作為海軍軍官的現代禮儀服裝而存在。
在這期間,水手們自己提供或製作衣服。水手們開發出適合他們工作的傳統服裝,寬鬆的褲子,配以繩子製成的腰帶,套在頭上的束腰外衣,手臂伸到手腕以上,這樣衣服就不會在穿過夾板或滑輪的繩子上弄髒。在寒冷的天氣裡,套頭衫是用紗線或羊毛織成的。在潮溼的天氣裡,舊的帆布被製成一件帶帽子或連帽罩的外套,用牛脂或脂肪防水。在這些日子裡,軍官們會指定特定的下午來製造和修補衣服。一個沒有什麼衣服可以做或修補的水手,這個時候就很沒面子。
(近代的海員套頭衫)
1857年1月,西方海軍決定向士官和海員發放完整的制服。這包括在現代皇家海軍等級一級制服中仍然可以識別的特徵,特別是寬大的藍領,帶著白色膠帶、黑色領巾、白色系索和藍色或白色套頭衫,而海軍的喇叭褲在二戰後消失了。
由於從特拉法加海戰到二戰期間英法皇家海軍在全球的主導地位,皇家海軍制服幾乎成為所有其他海軍的典範。雖然出現了一些獨特的特徵,比如法國水手帽冠上的紅色蓬蓬,以及德國海軍的敞口夾克或美國海軍的白色圓帽。但在二戰後期,西方各國海軍整體圖案還是比較穩定。
二戰結束後,前東德的人民軍也遵循德意志帝國的傳統,穿著石灰制服。新組建的西德軍隊自1955年成立以來就一直穿著美國樣式的制服,而東德部隊則保留了高領的束腰外衣、短靴褲和長筒靴。冷戰後德軍保留了一種野戰灰的服裝,運用了現代剪裁和貝雷帽搭配。一些德國高階軍官仍然戴著鴨舌帽。領口條紋是1918年前普魯士衛隊的傑出成員的象徵,現在已成為現代德國軍服的一個普遍特徵。
戰爭的燒錢使得節儉成為軍服設計的主導因素。幾乎所有軍隊都穿著迷彩服進行訓練和戰鬥。迷彩服幾乎大同小異,各國軍隊不再以其服裝的獨特剪裁或顏色而有所區別。在用於戰鬥或者平時的迷彩服上增加了獎章、領巾和貝雷帽。迷彩服以其廉價、舒適、實用的特點,逐漸成為大多數軍隊的日常服裝,取代了以往戰爭中經常穿著的各種“現役”軍服。在非洲等第三世界較貧窮的地區,迷彩服更是受到追捧。
在其他通常不需要偽裝的軍種中,如海軍,仍會發放彩色制服,例如美國海軍用於溫暖氣候的白色軍官制服。美國武裝部隊允許每個分支發展和使用自己的制服。美國海軍陸戰隊運用電子技術開發了新的數字迷彩MARPAT並將其推廣到各兵種,很大地提高了美軍的隱秘性,可以與當地的地形融為一體。
綜上所述在整個18世紀和19世紀,軍服典型的顏色普遍色澤鮮豔,來區分戰鬥中的己方人員不至於誤傷。而當時戰場上的部隊位置往往被步槍和大炮使用的黑色火藥煙霧完全遮住,彩色軍服有助於指揮官發現戰場上己方部隊的位置。
但是,隨著精確步槍和其他遠端火器作為步兵的標準武器日益普及,人們發現,從大約19世紀80年代起,色澤鮮豔的軍服容易使己方士兵成為敵人遠距離射擊的目標。而且新型武器使用了無煙火藥,它產生的煙霧要少得多,使戰場上沒有濃煙遮蔽,並使色彩鮮豔的部隊成為高度可見的目標。而且由於通訊裝置的發展,無需指揮官用色澤鮮豔的軍服區分敵我後作出戰場指揮判斷。
因此從英軍開始,各軍種都改變了顏色,主要是可以與當地地形更為融合的色系,如卡其色、灰色或橄欖色等,以達到偽裝的目的。此外,這一理念後來也被應用到適合特定氣候和季節的軍服上,例如雪地地區的白色軍服和沙地地區的棕褐色軍服。
到了現代,出於戰爭經濟學的考慮,迷彩服也應運而生,片面追求顏值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各國軍隊的軍服未來的發展也會殊途同歸,各國的軍服都朝著增加軍隊的實用性方向發展。
-
6 # 俊才10
二戰時期算現代軍服的開始,德軍和美軍的軍服最具代表性,也最好看並深深的影響了戰後各國軍服的發展。德軍的威嚴,莊重,漂亮帥氣體現了德華人的嚴謹細緻堅韌尚武精神,更能讓人有畏懼感。美軍的多樣式便攜,休閒,現代簡約式的瀟灑更能展示出美國國力強大並重視以人為本的態度。打仗都能體現出公子哥的氣質,這就是霸氣。
-
7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說到軍服設計最著名還得說到二戰時期的德國軍隊的禮服,不過現在很多對德軍軍服的評價都有點過分誇獎了,不過相比於同時期的其他各國軍服德軍的的確是有很高的辨識度,而且在顏色、美觀上倒是挺好看,在加上德軍在二戰中的表現,德軍的軍服也隨著德軍的戰績而聞名。
除了之外美國陸軍的軍服到是挺好看挺著名的,去年11月的時候美國陸軍決定將陸軍的制式服裝穿回“爺爺輩”的綠色制服,很多人都吐槽說感覺像回到了二戰時期,不過二戰時期的美軍服裝也的確好看,特別是深V領加襯衫領帶的樣式後來國軍的服裝和解放軍的服裝都採用這一設計,所以也是比較經典的一款服裝。
而還有一款在軍服也比較著名,那就是日本的海軍制服,在根據英式西服改裝成的服裝成為海軍的制式服裝,而這一設計也成了日本和民國時期的男學生的學生校服,而孫中山也根據這一服裝修改部分細節成了中山裝,其實感覺也就是把立領改成了翻領、增加或者減少口袋和釦子而已。
-
8 # 軍武小咖
說到軍服,我們還是要從二戰時期來說。最著名的莫過於二戰時期德國的軍服,與其他國家的軍服相比較,德國的軍服是很有辨識度的了。德國的軍服也一直被視為經典,這經典的軍服還要歸功於一個人,那就是希特勒,或許沒有他就不會出現這些經典的軍服。正如德國的一些士兵中,有些人是純粹的為了穿上那一身帥氣的軍服而來的。然而,有這種想法的人還真不少。可以說希特勒的眼光是多麼的獨到啊!
德國的軍服一向注重於對身材的勾勒,和對線條的凸顯。然而,這些軍服正是要襯托出民族的偉大形象,來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去參軍,去服從希特勒的統治。這些服裝往往要加上皮帶,以及誇張的配飾,在陪上德華人挺拔的身材,就如同行走的衣服架子,很是帥氣,讓人移不開眼睛。但是孰不知這只是一群漂亮的魔鬼,他們即將要穿著漂亮的軍服來進行極其殘暴的清洗政策。
德國的軍服釆用了經典的黑白灰三色,然後在搭配鮮紅的袖章,簡簡單單,卻穿出了一種高貴的氣質。除了德國的軍服外,美國的軍服也是非常著名的,尤其是美國陸軍式的綠色制服,尤其是深V領加襯衫領帶的樣式,讓後來的解放軍服裝和國民軍隊都運用這一設計。因此,這款服裝也成為了一款經典的款式。
除此之外,在比較經典的款式就是日本的海軍軍服了,日本的海軍軍服才用了英倫風格,讓服裝看上去清新而柔和。而這種由英國西服改裝而來的服裝,也成了日本與民國時期男學生的學校服裝了。然而,孫中山也從其中得到靈感,將領子改成了立領形式,並且去掉了幾粒釦子,從而設計出了中國由來已久的中山裝,而這一款式,在中國至今也是經典永流傳。
-
9 # 軍機圖
這個問題問得範圍太大,在此只說一種:美軍的M65式野戰大衣。二戰期間,美軍越冬時配給的防寒服為M41式野戰夾克,這種夾克因材質問題而很容易磨損,基層部隊對此很有意見,因此在1943年改進設計採用全棉材質、並增加了風雪帽。北韓戰爭爆發後,美軍又為M43型夾克增加了內襯改進為M51式夾克,此種夾克在設計上已經非常接近後來的M65。
1965年,M65野戰大衣正式問世,這種在寒冷天氣下穿著的軍服非常注重實用性,除繼承了源自M41時代的優秀設計特徵外,還採用了縫有魔術貼、可任意調節鬆緊度的收口式袖口,另外將兜帽改為藏於衣領內部、在不用時可以摺疊、避免了產生鉤掛的可能。在材質上,M65採用尼龍和棉混紡材料,不但防寒效能強,而且具有一定放水能力、可在小雨天氣下穿著。作為一款防寒服,M65的設計相當合格,以美軍軍標生產的M65能確保穿著者在極低條件下不喪失體溫,這在上世紀60年代的軍裝設計中是不多見的。
另外,M65設計十分簡約、能夠與多種其他型號的作訓服、攜行具配合使用而不會因臃腫導致戰術動作受到影響,因此該型大衣在配裝後深受歡迎,成為美軍使用時間最長的作訓服裝之一。由於M65在設計上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該型大衣也深受時尚界的青睞,很多服裝設計者在設計大衣時都會將M65作為參考藍本,因此M65在民間也廣為流行。
-
10 # tianhe041113
軍服。它應有的不只是美觀,穿上之後還要顯示出一種挺拔威武。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公理公道的說二戰時期的德國軍服最好
-
11 # 迷彩之戀
軍裝採用的是一種制式服裝,透過一個國家、一個時期軍服的質地、顏色和款式,不僅可以品出時代的審美,同時可以讀出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可以把每一款軍裝都看成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的縮影。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審美,人類的審美觀也是不斷進步的,所以不可能是所有人都把二戰時期的德軍軍服視為最美軍服。
希特勒曾經說過:“軍服一定要帥,這樣年輕人就會義無反顧地投軍效勞。”在這一思想下設計製作出的納粹軍裝,被公認為是軍裝當中有史以來最漂亮的。
-
12 # 勳爵大人
世界上影響最大的軍服是英國的。美國,英聯邦,阿拉伯國家等都受英國影響。無論是海軍陸軍還是空軍的,莫不如此。三接頭皮鞋,斜挎武裝帶,都是英國發明的,隨後被全世界效仿。卡其色作為世界主流陸軍常服色之一,源自英國。西裝領,四個口袋,四顆釦子的樣式,源自英國。海軍就更不用說了,沒見過哪個國家的不是模仿英國的。有其他人說日本二戰時海軍制服學的英國的,那僅限於白色的,藏藍色制服日本學的美國的。美國後來學的英國的貝蒂元帥—釦子比標準樣式少兩顆釦子。
-
13 # 桃花石雜談
全世界各國出了不少經典的軍服,哪幾個國家的最著名?確實在歷史上世界許多國家都曾有過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軍服,而其中一些出現年代非常早,但在現代卻仍然是許多人眼裡的經典。今天我們打通古今,來看幾款出現在歷史長河裡的各具特色,但卻同樣經典的軍服(戰服)。秦軍戰服
(秦軍戰服是其精神風貌的最好襯托)
其實中國古代有許多朝代的軍服都很威武,但得益於世間奇蹟兵馬俑,最早大一統王朝秦朝強盛的軍容在現代得以以最直觀的方式展現在了世人的面前。而從兵馬俑所展示的秦軍軍服裡,我們也不難看出秦國最終能統一中國的原因。兵馬俑表明,秦軍是一支高度標準化的軍隊,其不同兵種配置齊全,相互之間的差異從其軍服上就可以看得出來。但每個兵種的軍服與裝備又是高度標準化的。基本上,多數秦軍兵種的軍服都包括皮甲、深衣和行纏等幾個組成部分,分別對應近代軍服的上衣(防彈背心)、軍褲和綁腿。而在高度標準化的軍服襯托下,兵馬俑所展示的秦軍個個目光炯炯有神,對敵人的威懾力顯而易見。所以秦軍的戰服也堪稱全球古典時期最佳戰服之一,也是在現代最為世人所熟悉的古典戰服之一了。
(在兩千多年前就能有達到如此標準化的秦軍能實現統一中國的偉業也並不奇怪了)
古羅馬軍團(身著仿製羅馬軍團環片甲的現代模仿者)
羅馬是歐洲歷史上地位最重要的大帝國,而支撐起這個帝國數百年存續的就是它同樣高度規範化的職業軍隊,也就是羅馬軍團。從公元前107年開始,羅馬執政官馬略修改了羅馬兵制,建立起了完全職業化的羅馬軍隊,最終也成就了羅馬帝國的興盛。而在羅馬精銳軍團的裝備中,各種盔甲都是必不可少的。羅馬軍團主要的盔甲包括鱗甲、環片甲和鍊甲幾種,其中的鍊甲和鱗甲都是在羅馬共和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並在羅馬帝國時期也得到了持續使用,而環片甲則是在羅馬帝國早期得到了廣泛使用。在帝國時期,身著防護能力出色的各式盔甲的羅馬軍團大殺四方,而幾乎將整個軀幹都包裹起來了的鱗甲與環片甲可以說給了羅馬軍團堅不可摧的外觀,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強了對敵人的震撼力。所以說羅馬帝國時期幾種主戰盔甲是世界史上最經典的軍服之一也絲毫沒有誇張了。
(描繪了羅馬軍團形象的浮雕)
波蘭驃騎兵(波蘭驃騎兵上半身的盔甲,可以看到基本所有身體部位都有防護)
波蘭驃騎兵(Hussars)是特指公元16世紀到18世紀波蘭-立陶宛聯邦時期波蘭軍隊中的重灌衝擊騎兵。這種騎兵主要的戰術就是衝擊,他們在戰役中衝擊甚至擊穿敵陣,並在衝擊過程中逐漸加速,同時收緊隊形。而在戰役過程中,他們會經常往返數次對敵陣進行衝擊,直至敵陣完全瓦解。而波蘭驃騎兵能夠實現這種衝擊,和他們所穿著的全套重甲是密不可分的。他們的盔甲包括源自奧斯曼帝國的半球式頭盔,以及頰革、護頸等,而軀幹盔甲也包括胸甲、背甲和頸甲等元件,甚至連大臂和小臂也分別有不同的盔甲保護,腿部的盔甲則分成三個部分。而外面的重甲之外,驃騎兵在裡面都還會穿著一件長及大腿的鍊甲,這一整套盔甲可以保證其得到最有效的保護,使其可以對敵陣進行強力衝擊。同時整套盔甲的重量被控制在15公斤左右,以保證不會對騎兵和戰馬造成過度的負擔。
(波蘭驃騎兵作戰時衝擊敵陣的場景)
日本武士鎧甲(一件日本胴丸鎧甲)
雖然日本的武士道可以說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起源,曾給日本人自己以及亞洲許多國家的民眾造成沉重災難,但單純從軍隊服裝這個角度,日本的武士服可以說也是世界史上比較經典的軍服之一。日本武士鎧甲最早也是起源於中國古代軍隊的盔甲,但後來在日本得到了大幅改進。特別是在公元16世紀日本與歐洲人進行了直接接觸之後,日本鎧甲引入了大量歐洲元素,包括歐式胸甲和羽式頭盔。而日本鎧甲裡獨具特色的面具更是為這種戰服增添了一種詭異的邪惡感。在20世紀後半葉,日本武士的這種傳統戰服透過一系列日本電影走向了世界,最後又成為了著名科幻電影《星球大戰》裡黑武士達斯維德裝束的靈感來源,也使日本武士鎧甲成為了世界上最具辨識度的戰服之一。
(一套日本近代的當世具足鎧甲,幾乎不用改裝就可能被誤認成星戰黑武士)
拿破崙時代的法軍制服(前後向雙角帽和華麗的裝飾是拿破崙時期法軍軍服最鮮明的特點)
拿破崙時代法軍制服最具有特點的就是標誌性的雙角帽,這種帽子最早是由西部片裡牛仔們常戴的寬簷帽演化而來,曾經一度是歐洲各國軍隊的標配。但在法國大革命之後,歪戴軍帽成為了法國軍隊的時尚,到後來甚至乾脆演化成高階將官將帽簷前後戴起來,而這也成了拿破崙時代法軍軍服明顯著的特徵之一。但雙角帽畢竟外形還是太誇張了,在近代之後逐漸得到簡化,最後演化成了在現代世界許多軍隊都還在使用的船形帽。而除此之外,拿破崙時代的軍服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它極致的華麗與耀眼,無論哪個兵種可以說都是顏色豔麗,裝飾繁多,而且造價很高。根據一些記載,當時一個普通步兵的全套軍服就要花費200-250法郎,而有盔甲保護的重騎兵全套軍服甚至高達2000法郎。
(拿破崙頭戴雙角帽的這幅戎裝畫作也成為了他的標誌性形象)
納粹時期的德國軍服(納粹武裝黨衛隊的軍服很多時候能讓敵人產生讓人不寒而慄的感受)
儘管納粹的邪惡與罪行無可辯解,但無論從什麼視角去說歷史上的經典軍服,恐怕納粹時期的德國軍服都是漏不了的,特別是武裝黨衛隊和德國國防軍的軍官服,這些軍服都被設計的充滿金屬質感,而且有一種冷峻逼人的氣質,穿著納粹軍服計程車兵和軍官也會給人以高度機械化和非常訓練有素的印象,會使其敵人感到一種很強的威脅感。特別是納粹武裝黨衛隊的軍服,是由至今仍然非常著名的德國服裝品牌公司雨果博斯所設計,而且很有可能是出自其創始人雨果·博斯之手,其設計理念可以說直到現代都不落伍,因此即使在現代,一些時尚設計師在設計新作品時還會將武裝黨衛隊的制服作為參考。
(納粹軍隊的這種形象甚至會讓人感覺是由純機械人組成的,在當時可以說是未來感十足)
-
14 # 遊戲人超超
說到軍服設計最著名還得說到二戰時期的德國軍隊的禮服,不過現在很多對德軍軍服的評價都有點過分誇獎了,不過相比於同時期的其他各國軍服德軍的的確是有很高的辨識度,而且在顏色、美觀上倒是挺好看,在加上德軍在二戰中的表現,德軍的軍服也隨著德軍的戰績而聞名。
除了之外美國陸軍的軍服到是挺好看挺著名的,去年11月的時候美國陸軍決定將陸軍的制式服裝穿回“爺爺輩”的綠色制服,很多人都吐槽說感覺像回到了二戰時期,不過二戰時期的美軍服裝也的確好看,特別是深V領加襯衫領帶的樣式後來國軍的服裝和解放軍的服裝都採用這一設計,所以也是比較經典的一款服裝。
而還有一款在軍服也比較著名,那就是日本的海軍制服,在根據英式西服改裝成的服裝成為海軍的制式服裝,而這一設計也成了日本和民國時期的男學生的學生校服,而孫中山也根據這一服裝修改部分細節成了中山裝,其實感覺也就是把立領改成了翻領、增加或者減少口袋和釦子而已
-
15 # 娑訶1
我認為當代的德美軍服最‘’經典、著名、好看‘’,以70~80年代的德國軍服最經典,當今最著名也最受追捧,尤其是收腰款的德軍灰綠夾克最為經典,休閒穿著和收藏都不錯,當今軍事迷、街頭潮男潮女的必備,還有80~90年代的直筒款,90年代叢林斑點迷彩派克風衣,衛兵駝絨大衣,叢林斑點迷彩BDU作訓襯衫夾克,都同樣經典。
美國軍服不得不說m65,是美軍歷史最有標誌性軍服之一,人氣很高,仿版很多,電影《第一滴血》史泰龍穿的就是這件m65,上身挺酷的哈。
美軍阿爾法MA-1飛行夾克,阿爾法公司1963年開始 ,給美軍飛行員設計製造軍用夾克,之後又推出了民用版,繼續延用軍版的材質和款式,經典程度是引領潮流,這款夾克比較流行,就連明星都有穿,參照阿爾法原版飛行夾克,稍加改動設計出的休閒夾克隨處可見,也有眾多潮品牌聯名款,就拿阿爾法民用版飛行夾克來說,大一千塊都不缺人買,可以看出熱衷的群體不少。
軍服不只是一件普通的軍服,也是追求自我個性的一種體現,它們代表一個國家的軍事文化和歷史背景,也體現出了民族精神,實際更具有收藏意義。
-
16 # 雪鶻
最出名的軍服,或者說最好看和最經典的軍服,非二戰時德國國防軍的軍服莫屬。二戰後的經典軍服,那就是解放軍的六五式軍服了,雖然簡單,但也是非常經典的一款軍服!要說醜出名的軍服,那只有二戰中的日本軍服,醜到它要說是第二,那就沒有哪款軍服敢稱第一的程度!!
回覆列表
其實英國軍裝非常經典
作為一個老牌海軍強國,雖然已經一去不復返的承擔這每年的裁減軍費。但軍隊制服還是一直保持在一戰到現在的西裝式禮服。
黑爵士四世裡的一戰軍服
在去年比較熱門的《1917》和經典的《戰馬》
中都展現了一戰軍裝的風采
英式軍裝沒有德式軍裝的那麼緊貼感,過度的強調修身,但也顯得十分和諧,在戰地中又保持了內斂。
在軍帽上比起蘇聯式的大簷帽顯得十分完美,將英國王子的本就不多頭髮給完美的隱藏,包括也影響了後面英國警察的簷帽
不過最讓我驚豔的還是蘇式儀仗隊禮服,在當年中國閱兵式上,展現出當年在風光時還是同志們一起共產主義國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