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毛驢講三農

    羊肚菌肉質脆嫩、味道鮮美、風味獨特、營養又含量十分豐富,富含蛋白質、粗脂肪、多糖、多種的礦質元素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除食用價值外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羊肚菌子實體曬乾後可供藥用,中醫學認為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健胃補脾、幫助消化、理氣化痰的功效,在民間常用來治療消化不良、痰多氣短,是一種食、藥兼用的珍稀食用菌。

    羊肚菌人工栽培方法:

    一、菌種;

    1、母種;母種可以透過分離和移接獲得,常用的培養基有以下幾種:

    (1)、用0.3%的酵母或2%的麥芽汁提取液,加蔗糖和瓊脂各2%配製培養基,20℃的恆溫環境下,可有效地促使孢子萌發菌絲;

    (2)、PDA綜合培養基、加磷酸二氫鉀3g、硫酸鎂1g、維生素b1一片,採用這種培養基可以培養各種羊肚菌,分離要選用六至七成熟的子實體,挑取中空的內部組織一小塊或菌柄根據內部組織一小塊,接入斜面培養基上,置入20℃的恆溫環境中培養;

    (3)、馬鈴薯250克(煮汁)、瓊脂和蔗糖各20g、蛋白腖牛肉膏各0.5g、水1L配製培養基,按常規制成斜面接種後,在20℃的恆溫環境下遮光培養,6至7天菌絲體既可長滿斜面既為母種;

    2、原種、栽培種培養基配方:

    (1)、棉籽殼38%、木屑36%、麩皮20%、羊肚菌基腳土和過磷酸鈣各2%、石膏蔗糖各1%,接種後置入20℃的恆溫環境中培養,27天左右菌絲體即可長滿瓶既為原種;

    (2)、雜木屑75%、麩皮8%、黃豆粉和玉米粉各6%、腐殖土2%、石膏和白糖各1%,採用這種配方配製的培養基,菌絲體生長健壯,一般情況下22天左右菌絲體既可長滿瓶。

    (3)、櫟木屑50%、棉籽殼30%、麩皮15%、羊肚菌基腳土2%、過磷酸鈣石膏,白糖各1%,嗯,常規方法滅菌、接種,置於20℃的環境中培養,25天左右菌絲既可長滿瓶。

    二、菌核的形成;人工栽培羊肚菌,菌核是形成子實體的必然階段,如尖角羊肚菌粗柄羊肚菌,黑脈羊肚菌也能形成菌核,但是在不同的條件下形成能力有所不同,因此人工栽培羊肚菌時,採取促進菌核形成非常重要。

    (1)、提供有利於菌核形成的營養物質;羊肚菌在培養基上,菌絲體生長緩慢,不利於菌核形成;葡萄糖,甘露醇、木薯粉、碳酸氫二胺、潘茄汁、麥芽提取物等對羊肚菌菌核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提供有利於菌核形成的生態條件;溫度在15至20℃之間適宜羊肚菌產生菌核;培養基中使用鹼性的碳源有利於菌核的形成,如果使用酸性的碳源則不利於菌核形成;菌核形成不需要光照,要在黑暗環境下培養。

    三、子實體培養;

    1、栽培料配方;

    (1)、玉米芯35%、棉籽殼15%、木屑20%、麩皮10%、北芪渣20%配置的栽培料,菌絲體生長快,45天左右菌絲即可長滿袋,30左右開始形成菌核,脫帶覆土栽培子實體形成數量多;

    (2)、玉米芯35%,棉籽殼15%,木屑20%,麩皮羊肚菌下腳料和草木灰各10%配製的栽培料,50天左右均菌絲長滿袋,35天左右開始形成菌核;

    2、栽培場所和栽培方法;羊肚菌人工栽培要選擇楊樹林或者蘋果園中栽培,選擇半陰半陽,靠近水源、排水方便通風透氣地段,挖長1m、寬0.6m、深0.3m的坑,坑內翻鬆整平,撒一層細沙攪拌均勻後澆水,然後在坑底和四周掃一層白石灰,將菌絲長滿袋的菌袋脫袋,橫排於坑內,周圍用熟料填充,然後覆蓋上當釐米厚的草木灰或過篩後的腐殖土,最後覆蓋塑膠薄膜保溫保持,播種後一個月,菌絲長滿覆土層,慢慢有大量灰白色原基突起,有子實體形成,數量也很多,子實體形成後,20多天後子實體八成熟時,即可收穫。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 2 # 農村曉兵

    一、羊肚菌生長特性

    羊肚菌絲體在多種真菌培養基上都能生長。菌絲生長期間,4月及5月上旬平均溫度分別為10~11℃及13~14℃,而子實體發生盛期即4月中旬至5月中旬,平均溫度12℃。子實體生長時,森林內空氣相對溼度約80%,土壤含水量一般為40~50%。羊肚菌生長的適宜PH略高於一般真菌。土壤的酸鹼度(PH)7~7.9。 培育技術人工栽培一般採取菌土接種和子實體接種兩種方式。

    菌土接種:在4月下旬至5月上冰凍羊肚菌旬,在羊肚菌生長良好的地塊上挖取10cm見方、厚約7cm的土塊,移植到與取土相似地方的穴中,然後用30cm見方的塑膠薄膜覆蓋。進入梅雨季節去掉覆蓋物。

    子實體接種:取子實體切成4片,埋入理想的地段。移植時子囊盤向下,四周培土,留一小部露出地面。上蓋少許葉,然後用30cm見方的塑膠薄膜覆蓋。子實體接種以秋季易成活。

    二、生物學環境

    1.溫度、溼度。羊肚菌屬低溫高溼型真菌,3~5月雨後多發生,8~9月也偶有發生。生長期長,除需較低氣溫外,還要較大溫差,以刺激菌絲體分化。菌絲生長溫度為21~24℃,子實體形成與發育溫度為4.4~16℃,空氣相對溼度為65%~85%。為此,栽培時間應在11~12月。

    2.日照。微弱的散射光有利於子實體的生長髮育。忌強烈的直射光。

    3.土壤。土壤pH值宜為6.5~7.5,中性或微鹼性有利於羊肚菌生長。羊肚菌常生長在石灰岩或白堊土壤中。在腐殖土、黑或黃色壤土、沙質混合土中均能生長。

    4.空氣。在暗處及過厚的落葉層中,羊肚菌很少發生。足夠的氧氣對羊肚菌的生長髮育是必不可少的。

    三、栽培料配方

    ①木屑75%、麩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益富源種菌菇生態寶1%。

    ②棉籽殼75%、麩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益富源菌菇生態寶1%。

    ④農作物秸稈粉74.5%、麩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培養料的料水比為1∶1.3,含水量宜為60%、益富源菌菇生態寶1%。

    四、栽培技術

    1、熟料脫袋栽培

    益富源菌菇生態寶:料:水=1:100:130拌好料後堆積發酵20天。採用17釐米×33釐米聚丙烯或聚乙烯塑膠袋裝料,每袋裝料500~600克,在100℃條件下滅菌8小時,即可接入菌種。採用兩頭接種法,封好袋口,置於22~25℃溫度下培養30天,菌絲可長滿袋。菌絲滿袋後5~6天,即可栽培。

    2.室內脫袋栽培

    菇房消毒後即栽培。先用稀釋30~50倍的益富源em菌液在每層床面上噴灑消毒,然後在鋪塑膠薄膜,其上覆蓋3釐米厚的腐殖土,拍平後將脫去塑膠袋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每平方米床面可排17釐米×33釐米的塑膠菌袋40個。排完菌棒後輕噴水(水中加入益富源菌菇生態寶1:200~300的比例)1次即覆土3~5釐米,表面蓋2釐米厚的竹葉或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溼潤,1個月後可長出子實體。南方地區3月10日至4月20日出菇最佳。

    3.室外脫袋栽培

    選擇光照為三分陽七分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米,深15~20釐米。整好畦後噴300~500倍的益富源種植em營養液水或輕澆水(300~500益富源營養液一次,用10%石灰水殺滅畦內害蟲和雜菌。脫袋排菌棒和出菇管理方法與室內栽培相同,只是底層可不鋪塑膠薄膜。注意畦內溫度變化,防止Sunny直射。

    4、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選擇三分陽七分陰或半陰半陽、土質疏鬆潮溼、排水良好的場地,挖深20~25釐米的坑。坑底用300~500倍的益富源菌菇生態寶營養液澆溼,將配好的栽培料加水拌勻,在底層鋪一層料,壓平後為4~5釐米厚,每平方米用菌種(12釐米×28釐米)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塊,均勻撒在料上,用薄層細腐殖土覆蓋。再在其上鋪第二層料,厚仍為4~5釐米,壓平後再以同法播種。播完後用疏鬆腐殖土覆蓋,厚度為3~5釐米,上蓋一層闊葉樹葉。蓋完後灑水,在樹葉上搭蓋一些樹枝。

    五、栽後管理

    羊肚菌喜溼,生長環境必須保持溼度。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雨水較多,溫度合適,則菌絲體、子實體生長良好。如早春遇乾旱,必須適時澆水。早春在幾周之內有4~16℃的溫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實體的形成;如果這時溫度變化劇烈(低於4℃或高出16℃),都會影響子實體的發育。總之,在早春對羊肚菌保持適宜的溫溼度是栽培成功的關鍵。

    六、病蟲害防治

    菌絲與子實體生長都會發生病蟲害,以預防為主,保持場地環境的清潔衛生。播種前進行場地殺菌殺蟲處理,後期如發生蟲害,可在子實體長出前噴灑益富源菌菇生態寶液或10%石灰水予以殺滅。

    七、採摘、加工及保藏

    子實體出土後7~10天成熟,顏色由深灰色變成淺灰色或褐黃色,菌蓋表面蜂窩狀凹陷充分伸展時即可採收。採收後應清理泥土,及時曬乾或烘乾,裝於塑膠袋密封保藏。乾燥加工時勿弄破菌帽。可利用烤煙房烘乾或曬乾,勿用柴火煙燻,以免影響質量。按質量分等級後盛裝在塑膠袋內,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處儲存。

  • 3 # 小王Vigor

    羊肚菌是近幾年火爆菌類市場的“珍貴菌”,含有豐富的營養且食用價值極高,其外觀像羊肚,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稱之為“羊肚菜”,有不少人靠人工走致富之路。下面是關於羊肚菌人工種植的技巧,各位可以參考。

    1 研究目標與時間規劃

    1.1 研究目標

    1.1.1 六 妹 羊 肚 菌 。 整 體 結 構 中 子 囊 果 高 度 為4.1~10.2cm,菌蓋長約為 2.3~7.6cm,寬度為 2.1~5.2cm,圓錐至寬圓錐豎直向上部位存在 12~20 條脊,脊在不斷髮育成熟中顏色會不斷變化,由灰色逐漸變為 黑色。凹坑中的顏色逐漸會變為深棕色或者橄欖色等。

    1.1.2 梯稜羊肚菌。結構中子囊果高度為 6.2~20.2cm,菌蓋長 3.1~15.4cm,寬度一般在 2.2~9.2cm,圓錐至寬圓錐豎直向上部位存在 12~20 條脊。脊在不斷髮育成熟過程中,顏色由深灰棕變為黑色,凹陷處會由暗棕褐色轉 變為黃白色,粉紅色會變為黃色。

    1.2 培植期設定

    時間設定在第 1 年的 10~11 月為播種時間,採集時間在第 2 年的 3~5 月。但是由於環境因素所帶來的差異,具體採集時間需要視情況而定。播種溫度一般在 10℃以上,當第 2年溫度維持在 10℃時,可以準備收穫羊肚菌 。

    2 技術方法

    2.1 菌種製作方式

    菌種可以分為母種、原種以及栽培種 3 種形式。母種最好的生長週期為 7~14d,播種量一般在 15 支/hm 2 。但若是將生產成本以及損耗計算其中,可以按照 16.8支 /hm 2 進行配置較為科學。

    原種以及栽培種可以使用 16cm×26cm的口袋,每個口袋中可以放置原種、栽培種 600g,原種、栽培種所需要的生長週期為 20d。菌種在長成後,需要將其擱置在 4℃的環境中進行冷藏,冷藏時間一般不能超過半個月,原種 用量為 90~95袋 /hm 2 ,共計培植種子5000袋 /hm 2 。根據生產計劃,將母種、原種以及栽培種生產期間等所需要輔料購置完成。

    2.2 選地

    在選地過程中,需要選擇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以及水源方便、透氣性較高的地區,這些因素都能夠保障羊肚菌順利生產,不影響質量。溶氧性差的黏土,可以增加含沙量,沙壤土可以含有更多腐殖質土。

  • 4 # 山角農人小盧

     1技術要點

    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土壤要求肥沃,透氣性好,並且易於保溼。為避免羊肚菌受澇害而造成損失,要採用畦作的方式進行栽培。先用鬆土機把耕地進行翻鬆,翻鬆深度在20釐米以上,翻鬆後畫線確定畦面寬度和畦溝寬度,然後用挖溝機挖畦溝。一般畦面寬100釐米,畦溝寬30釐米,把羊肚菌栽培在畦面上,畦溝作為排水溝可起到防澇的作用。一個畦面挖兩道種植溝,種植溝與種植溝之間的距離是50釐米,溝深6—10釐米,溝寬20釐米左右。

    2、培養料的施用

    挖好溝下一步就是往種植溝內鋪培養料,培養料要求鋪的均勻,鋪好的培養料厚度為2—3釐米。培養料是羊肚菌生長的重要營養來源,培養料製作方法是用楊樹、櫟樹、果樹等樹的木屑用水澆溼後在進行高溫滅菌製作而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氮元素和微量元素,這些物質有助於羊肚菌菌絲、菌核以及子實體的生長。

    3、菌種的選擇

    菌種需要在相關單位購買,由於購買回來的菌種是瓶裝的,而我們需要把菌種撒在培養料上,所以在撒播菌種之前用竹片把菌種鉤出來放在塑膠盆裡攪拌均勻,以便播撒菌種。優質菌種的標準是,菌種瓶的瓶壁有少量的黃色異核菌核,菌絲分佈均勻,菌絲為淡黃色。

    4、播種的時間點

    羊肚菌播種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菌絲在3攝氏度到25攝氏度內均能生長,最適宜溫度為15至18攝氏度,低於3攝氏度或者高於25攝氏度菌絲生長停止或者死亡。菌種的播種量為每畝200千克,播種時要均勻準確地把菌種撒在培養料上,播完菌種後就可以覆土了,覆土厚度為3—5釐米,覆土結束後即可澆水。菌絲要求在溼潤的環境中生長,土壤相對含水量控制在50%—70%。

    5、田間管理最重要

    無論平棚還是拱棚,田間管理主要是光照和溼度的控制,羊肚菌在生長期內,如果大於5℃的有效積溫達不到390—420℃,就會影響子實體的形成;在出菇時還不能受到細菌的感染,否則很容易受感染死亡,種植時最多的精力就用在這兩個方面。

    苗床是不能鋤草、鬆土的,羊肚菌可以和雜草共生,所以日常可以不做鋤草工作,原因是第一鋤草難度較大,容易傷害到土裡的菌絲,影響其生長。第二因為雜草可以為子實體的生長起到遮陰的作用,鬆土和鋤草一樣可能會破壞羊肚菌的菌絲,影響出菇。

    羊肚菌在潮溼的環境才能生長良好,空氣溼度要保持在70%,每日用500倍的菌菇生態寶稀釋液噴灑一次,保持空氣溼度,為菇體提供營養,促進子實體生長分化。

    6、羊肚菌採收要小心

    採收時用小竹片插入土裡,然後輕輕往上撬,等到羊肚菌鬆動即可採收。當羊肚菌子實體的菌蓋表面充分伸展,顯現出羊肚狀凹坑的時候就可以採收了,不過羊肚菌子實體有的單生,有的同生,而且整個生長過程有不規則的延續性,所以要隨長隨採,保證新鮮,在採收的同時,由於有許多子實體萌發或出土生長,要小心不要碰傷正在生長的子實體。

    7、羊肚菌產量介紹

    一般畝產鮮羊肚菌200千克左右,採收完的鮮羊肚菌子實體經過切根,去掉基部上的土和雜質就可以上市了,整個採收期可持續一個月左右。未銷售出去的羊肚菌要及時晾乾,否則就會發黴變質,天氣晴朗的情況下,晾曬羊肚菌只需二到三天,或者採用烘乾機烘乾。曬乾或者烘乾後的羊肚菌經密封儲存就可以上市銷售了。一般情況下,1000克鮮羊肚菌可晾曬乾品羊肚菌100克左右。

    第二 羊肚菌是一種罕見的食用菌品種,因為蓋子表面凹凸不平,形狀像羊肉而得名。從晚春到初秋,羊肚菌生長在針闊混交林中,分佈在陝西、甘肅、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蘇、雲南、河北、北京等地。羊肚菌在人工栽培時要注意些什麼呢?

    羊肚菌人工栽培要點

    用於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土壤要肥沃,透氣,易於保溼。為了避免羊肚菌的澇害,一般採用畦作的方式。先將耕地翻鬆,深度要20釐米,然後做畦,一般寬為100CM寬30CM。把羊肚菌種在畦面上,畦面要挖種植溝,溝之間的距離為50CM深度在6-10CM之間,溝寬20CM

    種植溝中的培養料厚度為2-3cm。培養物是羊肚菌生長的重要營養來源。栽培材料的製作方法是用楊樹、果樹的木屑經高溫澆水消毒。它含有大量的碳、氮和微量元素。這些物質有助於羊肚菌菌絲體、菌核和子實體的生長。將菌株撒在培養基上。在播種菌株之前,把它們均勻地混合在一個罐子裡,這樣就可以播種了。

    一般我們在每年的10-12月進行播種,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5-18度,如果氣溫低於3度高於25度菌絲就會停止生長甚至死亡。一畝地一般要播種200KG,種時要均勻準確的把菌種撒在培養料上,種好後覆土,厚度要在3-5CM間,之後就可以澆水了,菌絲對於土壤的含水要求為50%-70%之間。

    羊肚菌出蘑菇期應注意的問題

    溫度要控制好,羊肚菌子實體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2-15度,低於這個標準則會生長緩慢。

    光線對於羊肚菌也很重要,特別是在子實體的發育階段,發育期間,適度的散射光是生產好的羊肚菌不可缺少的條件。羊肚菌有向光性,一般都是朝著光線的方向生長。

    羊肚菌的子實體顏色深淺也受散射光影響,光線強顏色就深光線若顏色就淺,一般三分Sunny七分陰最好。

    長出蘑菇時要保證土壤含水量在50%-70%這樣羊肚菌才能好好生長,除了溼度,大棚內的空氣溼度也要保持在85%-90%之間。

    注意通風,羊肚菌好氧,它的正常發育離不開足夠的氧氣。同時要注意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能高於0.3%,所以成熟時期要在陰天,傍晚適當的通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羊肚菌可以與雜草共存,日常可以不進行除草工作,因為除草困難,且容易傷害土壤中的菌絲體,影響其生長。其次,雜草對子實體的生長起著遮蔭的作用,鬆土除草可能會破壞羊肚菌的菌絲,影響出菇。等到子實體的菌蓋伸展充分,呈現出羊肚狀的凹坑時就可以採收了,不過子實體有的單生有的同生,而且生長不規則沒有連續性,所以隨長隨採,保證新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月11日,湖人隨隊記者曝出湖人除了詹眉之外都可以用於交易,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