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魔獨孤求踹
-
2 # 袁帥老師
這首詩沒有任何憂憤之情,只是孟浩然為舉薦自己而作,充滿了期待和嚮往。
這首詩寫得很美,前面四句描繪的都是大景,如“湖”“雲”“城”等,可實際上這是孟浩然為了顯露自己的才華而刻意為之,希望得到丞相張九齡的賞識和引薦。
後面四句由描景轉而引典,提到了唐朝以前那些聖明而又有才華的人物,但又不把具體的典故寫明,而是點到即止,意在表達自己想更進一步的願望。
這個時期的孟浩然真是個聰明人,懂得才華外露,但運用了一種不讓人厭煩的表達方式,值得我們借鑑。
-
3 # 天天讀詩
張丞相即張九齡,也是著名的詩人,官至中書令,為人正直。孟浩然想進入政界,實現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給予引薦。他在入京應試之前寫這首詩給張九齡,就含有這層意思。這是一首干謁詩。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遊長安,寫了這首詩贈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的賞識和錄用,只是為了保持一點身份,才寫得那樣委婉,極力泯滅那干謁的痕跡。詩的前四句寫洞庭湖壯麗的景象和磅礴的氣勢,後四句是藉此抒發自己的政治熱情和希望。
開頭兩句交代了時間,寫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渾然一體,景象是闊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虛”,指高空。高空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裡。“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這兩句是寫站在湖邊,遠眺湖面的景色。三四兩句繼續寫湖的廣闊,但目光又由遠而近,從湖面寫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籠罩在湖上的水氣蒸騰,吞沒了雲、夢二澤,“雲、夢”是古代兩個湖澤的名稱,據說雲澤在江北,夢澤在江南,後來大部分都淤成陸地。“撼”,搖動(動詞,生動形象)。“岳陽城”,在洞庭湖東北岸,即今湖南嶽陽市。西南風起時,波濤奔騰,湧向東北岸,好像要搖動岳陽城似的。“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有的版本作“氣吞雲夢澤”),讀到這裡很自然地會聯想起王維的詩句:“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整個城市都飄浮在水面上,微風吹起層層波瀾,遙遠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動。它們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四句實寫湖。“氣蒸”句寫出湖的豐厚的蓄積,彷彿廣大的沼澤地帶,都受到湖的滋養哺育,才顯得那樣草木繁茂,鬱郁蒼蒼。而“波撼”兩字放在“岳陽城”上,襯托湖的澎湃動盪,也極為有力。人們眼中的這一座湖濱城,好像瑟縮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腳下,變得異常渺小了。這兩句被稱為描寫洞庭湖的名句。但兩句仍有區別:上句用寬廣的平面襯托湖的浩闊,下句用窄小的立體來反映湖的聲勢。詩人筆下的洞庭湖不僅廣闊,而且還充滿活力。
下面四句,轉入抒情。“欲濟無舟楫”,是從眼前景物觸發出來的,詩人面對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還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卻沒有人接引,正如想渡過湖去卻沒有船隻一樣。對方原是丞相,“舟楫”這個典用得極為得體。“端居恥聖明”,是說在這個“聖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閒居無事,要出來做一番事業。這兩句是正式向張丞相表白心事,說明自己目前雖然是個隱士,可是並非本願,出仕求官還是心焉嚮往的,不過還找不到門路而已。
於是下面再進一步,向張丞相發出呼籲。“垂釣者”暗指當朝執政的人物,其實是專就張丞相而言。這最後兩句,意思是說:執政的張大人啊,您能出來主持國政,我是十分欽佩的,不過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隨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欽羨之情罷了。這幾句話,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的古語,另翻新意;而且“垂釣”也正好同“湖水”照應,因此不大露出痕跡,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難體味的。
本文是一首述懷詩,寫得很委婉。在唐代,門閥制度是很森嚴的,一般的知識分子很難得有機會登上政治舞臺。要想在政治上尋找出路,知識分子須向有權有勢的達官貴人求助,寫些詩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賞識,引薦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遊長安,時值張九齡出任朝廷丞相,便寫了這首詩贈給張九齡,希望他給予幫助。但由於詩人顧慮多、愛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說,所以只好委婉地表達自己的願望。這種苦悶的心情,是不難領會的。
這首詩的藝術特點,是把寫景同抒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觸景生情,情在景中。詩的前四句,描寫洞庭湖的景緻。“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涵虛,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到了中秋時節,洞庭湖裡的水盛漲起來,與湖岸平齊了,一眼看雲,只見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渾然成為一體,美麗極了。“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在這浩翰的湖面和雲夢澤上,水氣蒸騰,濤聲轟鳴,使座落在湖濱的岳陽城都受到了震撼。這四句詩,把洞庭湖的景緻寫得有聲有色,生氣勃勃。這樣寫景,襯托出詩人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暗喻詩人正當年富力強,願為國家效力,做一番事業。這是寫景的妙用。
-
4 # 心若素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此詩是孟浩然寫給丞相張九齡的一首干謁詩,目的是想得到張九齡的賞識和舉薦,算是求職信吧。
詩的前四句寫洞庭湖之美、氣勢之磅礴,暗指當朝政治風氣清明,屬於唱讚歌。
詩的後四句才是詩人寫這首詩的目的所在。自己想過洞庭湖,卻苦於沒有船。意思是也想在這聖明的時代有所作為,沒有人舉薦自己,在家閒居心中有愧,只能懷著羨慕之心看著別人釣魚。
整首詩寫的非常委婉,畢竟是求人的事,也是為了保持身份吧。在我看來,孟浩然在這首詩裡沒有憂憤之情,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是對對方滿滿的期盼。
-
5 # 小黃雲
其實這是一首干謁詩。干謁詩就是古代文人為推銷自己而寫的一種詩歌,類似於現代的自薦信。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唐.孟浩然
譯文:
秋水盛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一體。雲夢大澤水汽蒸騰白茫茫,波濤洶湧似乎把岳陽城撼動。想要渡水卻沒有船隻,閒居不仕,有愧於聖明天子。坐看垂釣之人多麼悠閒自在,可惜只能空懷一片羨魚之情。
詩文賞析:
唐玄宗二十一年,孟浩然西遊長安,寫了這首詩贈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丞相的賞識和錄用,只是為了保持一點身份,才寫得那樣委婉,極力泯滅那干謁的痕跡。
秋水盛漲,八月的洞庭湖漲得滿滿的,和岸上幾乎平接。遠遠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整的一塊。“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這兩句寫得洞庭湖極開朗也極涵渾,汪洋浩闊,與天相接,潤澤著廣袤大地,容納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氣蒸”句寫出湖的豐厚的蓄積,彷彿廣大的沼澤地帶,都受到湖的滋養哺育,才顯得那樣草木繁茂,鬱鬱蔥蔥。而“波撼”兩個字放在“岳陽城‘’上,襯托湖的澎湃動盪,也極為有力。
“欲濟無舟楫”是從眼前景物出發出來的,詩人面對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還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卻沒有人接引,正如想渡過湖去卻沒有船隻一樣。“端居恥聖明”是說在這個“聖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閒居無事,要出來做一番事業。這兩句詩正是向張丞相表白心事,說明自己目前雖然是個隱士,可是並非本願,出仕求官還是心嚮往之的,不過還找不到門路而已。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最後兩句,進一步的向張丞相發出呼籲。意思說:執政的張大人,您能出來主持國政,我是十分欽佩的,不過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隨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欽羨之情罷了。(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94-95劉逸生)
這首詩,並沒有憂憤之意,只是想做官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說,所以只好委婉地表達出自己的願望。
-
6 # hyg陌上花開
“氣蒸雲澤夢,波撼岳陽城”,一首氣勢磅礴、動人心魄的山水詩傑作,其實當時就是一封失敗了的自薦信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是唐代大詩人孟浩然寫給當朝丞相張九齡的一首投贈詩,全詩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澤夢,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大意如此:八月的洞庭湖水和岸相平,水天一色,迷離浩淼。水汽蒸騰,淹沒雲夢二澤,波濤奔湧要動搖岳陽城似的。想要渡湖卻找不到船隻,聖明的時代閒居覺得愧對明君。坐看垂釣之人悠閒自在,我只能空懷一片羨魚之情。
這是一首千古名篇,籍借山水錶達干謁之意。明•楊慎《開庵詩話》裡說一、二句“雖律也,而含古意,皆起句之始,可以為法”;宋•蔡絛《西湖詩話》“洞庭天下壯觀,騷人墨客題者眾矣,終未若此詩頷聯一語氣象”;清•劉邦彥《唐詩歸折衷》“唐雲氣勢在‘蒸’、‘撼’二字”;明•陸時雍《唐詩鏡》“混混不落邊際,三、四愜當混若天成”。這被逐句剖析讚賞的詩,堪稱氣勢磅礴,撼人心魄,作為山水詩無疑是成功的;可是作為自薦信,卻是失敗了。
孟浩然那時多懂得語言的藝術啊!先寫景後生情,既歌頌了皇上,又含蓄地表達了想入仕卻苦於無人舉薦的處境。清•紀昀評價說“前半望洞庭湖,後半贈張相公。只以望洞庭託意,不露幹乞之痕”,可是再怎麼“不露痕”,也是漏了,這就是一首投贈詩,希望得到舉薦入仕途!
所以它不會有憂憤之情,只有干謁之意!因為正值壯年的孟浩然當時也是自信滿滿的,不然何以寫出前半首磅礴的氣勢幹雲的豪情?
孟浩然寫這首詩的背景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籍貫襄陽,世稱“孟襄陽”;因終生未仕,又稱“孟山人”。早年也曾一次次入世,失敗、失望,最後隱居鹿門山不出。孟浩然在山水田園詩上造詣獨特,和王維並稱“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孟浩然年輕的時候,也是滿腔熱情地想建功立業,充滿激情地渴望博取功名的。可惜空有才情,已經四十多歲了還是科考不中;雖然曾以"微雲淡河漢,疏雨落梧桐"在文人聚會上傾倒四座,可那是浮名,沒有職位實惠。他和王維交好,並有個共同的忘年交張九齡,張九齡就是那個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才子,當時任中書侍郎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國史。科考落第,入仕之心不死,那就剩下寫干謁詩了,何為干謁詩?就是古代文人為推薦自己而寫的詩,類似於現代的自薦信。而投贈詩,則是物件確定,專門給某個人的,投贈詩包含在干謁詩裡,最典型的就是朱慶餘的那首《閨意獻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相比之下,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更高大上一些,但終究還是投贈詩,逃不出投贈的本意。
孟浩然寫的這首詩投贈,想讓張九齡引見入仕,這是很鄭重的表達方式,也從側面體現了他心裡的急切和多多少少的不好意思,沒有憂憤,有的只是渴盼。縱有憂憤,也是以後的事兒。
孟浩然寫下這首詩之後的結果這首詩寫得非常之好,可惜效果非常之糟糕:沒有任何效果。不知道張九齡當時的想法,據說此人不只有才而且還是顏值擔當,更有一絕就是“相人”:他曾說口蜜腹劍的李林甫會禍患國家;亦曾預言安祿山會造反。是不是他看出來孟浩然不適合當官呢?
不識時務的孟浩然確實不適合當官,後來他有一個天大的好機會,卻被他自己糟蹋了:地點人物不可考,有的說是他和王維,有的說他和李白,還有的說是張說或李元紱,地點內署或朋友家裡。但事件確定,就是唐玄宗來了,孟浩然嚇得躲床底下,露餡了之後,皇上讓他作詩,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啊!以他的才華,輕輕拍拍馬屁就好,可是我們的大詩人在那會腦袋短路了,一不小心吟出了《歲暮歸南山》“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夜月窗虛”,別說皇上生氣,就是我也生氣啊:你壓根兒沒求過我呢,我這正給你機會呢,你來個“明主棄”!連帶著旁邊的朋友也不舒服啊,“多病故人疏”,我們這些幫助你愛護你的朋友算什麼呢?得,打倒一片,直接把路堵死,所以,無奈之下歸隱鹿門山,再沒出來,只以詩名天下傳。
總結:這首詩裡沒有憂憤之情,有的只是渴盼舉薦之意清•屈復《唐詩成法》雲“前半何等氣勢,後半何其卑弱”,講得雖有點偏激,倒也是實話。再怎麼氣勢磅礴,也改變不了干謁投贈詩的性質;再怎麼含蓄隱晦,也流露出渴望引薦的心情。此詩沒有憂憤,有的只是對自己才情的自信和希望走入仕途的理想,以及尋求引薦的心聲。
-
7 # 有溫度的詩詞
☁️hello,我是小詞✨
又是不請自來的一個回答
這首《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名字看來甚是熟悉,果然,是曾經課本上的一首詩詞。
時隔幾年,仍然記得當初被“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這句詩帶來的震撼感,那麼話不多說,一起來看一看這首詩詞到底是什麼情感吧~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從詩題來看,這首詩是孟浩然贈張丞相的一首關於他看過洞庭湖後的一番感慨。
從詩詞背景來看,這首詩是孟浩然希望得到張九齡的引薦去為國效力,而寫下的一首委婉請求引薦的詩。
瞭解了詩題和背景,那我們再來看一看這首詩的內容吧!
✅詩的前四句是在描述洞庭湖的風景,描繪了浩瀚的湖水,並且交代了時間地點,將洞庭湖的開闊寫得極其的妙,水天相接的景色就在詩人筆下鋪展開來。
✅詩的五六兩句轉入了抒情當中,“欲渡無舟楫”,表達了詩人想要渡河,但卻沒有船。用來比喻詩人想要做官,但卻沒有人引薦他,在此詩人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希望可以得到引薦的心思。
✅而詩的最後兩句,“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也不卑不亢的表達了詩人的訴求,顯得不落俗套,而固有心意。
看到這裡,想必已經能夠解答出這個問題了吧?
我是小詞,帶你讀詩
感謝觀看
-
8 # 瑰谷清風
你問《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有憂憤之情嗎?
我的看法是,作者孟浩然有憂憤之情,但詩中絕對沒有憤慨之情。
孟浩然自712年送張子容進京趕考後,自己再也在鹿門山“隱”不住了,他遊長江、奔洛陽,結交各地權貴名仕。這期間,他見了當朝宰相張說,交了襄陽令盧饌,與王維、李白都成了朋友……但他的仕途仍然渺茫。
727年,他快30歲了第一次進京應試,本以為依他的才能手到擒來,誰知竟未考中。
這時,他發出了感嘆:“遑遑三十載,書劍兩無成。”,跟王維分別時寫道“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這時,他滿懷憂憤,決定隱居鹿門再不出來,並寫下了有名的《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在詩中“自責”不才、多病、年老,以致永懷憂愁,夜不能寐,並決定歸臥南山垂,再不從政。
但5年之後,他還是走出了大山,並進詩給剛當丞相的張九齡,寫的就是《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此詩以洞庭湖為載體,寫得頗有意味:
洞庭湖波瀾不驚,湖天一色(國家湖清海宴,天下太平嗎?)
雲夢澤水氣蒸騰,岳陽城波濤陣陣(大好河山,多麼可愛!)
可惜,我愧對聖上,報國無門,只能看著別人轟轟烈烈地工作!
而且張丞相寫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湖一海正好相應,可以拉近與張丞相的距離。
詩中看不出有憂憤之情,再說,求仕之詩,又怎能表露自己的憤慨之意呢?
只是,張丞相接到這首詩後,有何看法?為何沒給個一官半職?
回覆列表
孟浩然的這首詩非常有名,其中並沒有憂憤之意。他要表達的意思是當今清平盛世,我卻閒居在家,沒能為國家出一份力,感到有些羞愧。
其實這就是一封寫給張九齡的自薦信,寫的比較隱晦,透過描繪洞庭湖的景象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我孟浩然有心出仕,一展才能,苦無舟楫。而張丞相您就是我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引路人。
孟浩然才名在外,雖有志於仕途,但屢試不第,其後心灰意冷,隱居田園,過得悠哉悠哉。偶爾有那麼幾首發牢騷的詩作,也都是為賦新詞強斷腸,他根本就不是憂國憂民,憤世嫉俗的人。
我說了不算,咱們來看看好朋友李白評價他的詩: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