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逸峰角度

    當然是諸葛亮。無論政治、軍事、戰略、戰術、文學、人品、為臣、為相、為父、為夫、為兄、為弟、為友等方面均堪稱楷模。大忠、大義、大智、大慈、大廉。故杜甫有曰:“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蘇東坡亦嘆曰:"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嘔心瀝血。身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餘財。身為宰輔,清廉千古絕無。澤被當時,名留後世。運籌帷幄,智絕天下,如無關羽失荊州、劉備徵吳,則天下定矣!故有:"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之千古慨嘆。

  • 2 # 星辰Stars

    荀彧—最初曹操迎天子至許都,是荀彧給出的建議。

    對於忠心於漢室的荀彧而言,漢獻帝可以是傀儡,可以被曹操挾持,但漢室必須在。然而不久之後,荀彧可悲的發現,曹操打算越過自己的底線稱王,最後自盡與曹操面前。

    荀彧是三國時期的謀士,輔佐曹操,心中有原則!

  • 3 # 文史與生活

    劉安殺妻招待劉備。雖然殺妻值得商榷,畢竟妻子是無辜的,但劉安確實是拿出了自己的所有,只為招待素未平生的劉備。

  • 4 # 遊天山居

    題中既然說小人物。

    我比較佩服周倉。從山賊到俠士,到關公的馬伕。他做的是關公精神的縮小版或者簡單版。而且恪守原則不動搖。

  • 5 # 迷趴影視

    當然是趙雲啊,趙雲作為一員勇將的形象,在民間早已深入人心。趙雲非常忠勇,不貪圖金錢和美色,足智多謀、武藝高強、英勇善戰、身為五虎上將的他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立下汗馬功勞,試問歷史上還有誰能做到。

  • 6 # 文娛逗樂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無論是電視劇《三國演義》,還是小說《三國演義》,都是如此開篇。那麼,《三國演義》哪些人物令你感動呢?筆者列舉了以下十個《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請大家一起探討。

      1,劉備

    點評:在《三國演義》中,可能有的朋友覺得劉備只是個梟雄。但是筆者想說,梟雄也有令人感動的地方。比如他對兄弟有情義,曾經張飛酒醉丟了徐州,劉備不因張飛丟掉城池和自己的家小而怪罪張飛;他對武將有恩義,眼見趙雲為救阿斗殺出重圍,他可以說出“為此孺子,幾損孤一員上將”這樣的話語酬謝功臣……劉備如此一位三國梟雄,難道不值得令人感動嗎?

      2,趙雲

    點評:在《三國演義》中,趙雲在長坂坡一戰成名。為救後主阿斗,趙雲幾次勇闖重圍,哪怕主公劉備身陷絕境,趙雲仍然忠心耿耿,也難怪曹操想要收降趙雲。曹操和劉備都一樣,不僅看中趙雲的武藝,更看中趙雲的人品,就連渾渾噩噩的後主劉禪,都管趙雲叫“四叔”,也只有趙雲兩次捨命救過他。趙雲,如此一位忠義之士,怎能不令人感動?

      3,曹操

    點評: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被人稱為奸雄,只因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才被人咒罵。但是筆者眼中的曹操,可以為大將典韋之亡而痛哭,可以在打敗袁紹之後感嘆“河北俊傑何如此之多,可惜袁氏不能用,否則孤安敢正視此地哉”,可以在長坂坡看到趙雲後如此下令,“此真虎將也,孤當生擒之!”……如此的曹公,乃是一位真豪傑,怎能不令人感動?

      4,諸葛亮

    點評: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可以說是曹操的剋星,每次和劉備開戰,曹操只要遇到諸葛亮,必敗無疑。於是,曹操也就給諸葛亮取了個綽號,“諸葛村夫”。但是,也就是諸葛亮,這位“諸葛村夫”,在劉備去世後,一心輔佐劉禪,北伐中原,六出祁山,忠心耿耿,最終病死在五丈原。如此一位諸葛丞相,怎能不令人感動,令人悲嘆呢?

      5,審配

    點評:在《三國演義》中,審配不過是袁紹的一個謀士,但是在袁紹病死之後,很多袁紹的部下都投降曹操,唯獨審配,堅守冀州城,冀州城被攻破後,仍誓死不降。臨刑之前,審配所言,“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如此一位忠義之士,又怎能不令人感動呢?

      6,關羽

    點評:在《三國演義》中,有的朋友可能覺得,關羽大意失荊州,又因劉備給關羽報仇,造成猇亭之戰慘敗,本來有利於蜀國的形勢,皆因關羽一人遭到破壞,會把關羽當成蜀國的罪人吧!可關羽也是一位忠義之士,他曾為保皇嫂,與曹公土山約三事,降漢不降曹;他曾為尋兄長劉備,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為保荊州,他曾單刀赴會,不懼生死……如此一位關公,又怎能不令人感動呢?

      7,鄧芝

    點評:在《三國演義》中,鄧芝鄧伯苗雖然只是一介文臣,但是在曹魏聯合東吳五路大軍進犯蜀國危急之時,鄧芝卻敢獨自來到吳國,陳說厲害,不懼油鼎刀斧,最終使得吳王孫權罷兵,吳蜀重歸於好,這卻都是鄧芝的功勞。鄧芝,如此一位忠肝義膽之士,又怎能不令人感動?

      8,典韋

    點評:在《三國演義》中,典韋是曹操手下第一猛將,但是在宛城之戰中,因為張繡降而復叛,典韋為保護曹操突圍而戰死。失去如此一員忠心的大將,曹操每次淯水憑弔,都痛哭失聲。而典韋之忠心,在曹操危難之時,一人守寨門,力戰而死。如此一員忠義的武將,又怎能不令人感動?

      9,徐母

    點評:在《三國演義》中,徐母指的是徐庶之母。徐庶輔佐劉備,徐母是支援的。因為劉備是大漢皇叔,在徐母看來,自己兒子輔佐劉備名正言順。可是徐庶因為程昱仿徐母家書,為了給母親盡孝,徐庶不得不離開劉備,投降曹操。這在徐母看來,徐庶是愚孝,而拋卻忠義,憤然自盡。最終徐庶傷心母親之死,身在曹營心在漢。徐母之賢,又怎能不令人感動?

      10,姜維

    點評:在《三國演義》中,姜維繼承諸葛武侯遺志,九伐中原,最終因鄧艾偷渡陰平,蜀國滅亡。姜維卻仍不改其志,利用鄧艾與鍾會之間的矛盾,想要恢復西蜀,可惜最終還是失敗了,在亂軍中被殺。魏國監軍衛瓘所說的那句“蜀國之亡實乃後主無道,非將軍之罪!”用來評價姜維,姜維,如此一位忠義之士,又怎能不令人感動?

  • 7 # 日常經典老劇分享

    荀彧: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獲其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戰術上,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

    呂蒙: 追隨孫策為將,孫權當政之後 圍曹仁 破朱光,在逍遙津之戰掩護孫權逃生 設計襲取荊州 斬殺關羽 使東吳面子大增

    張世平 蘇雙: 商人的眼光一向不錯,張世平和蘇雙是中山的販馬商人,而他們資助了當時一文不名的劉備,資助的物資是:良馬五十匹,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這些東西對於劉備最直接的幫助就是用這些錢召集了自己的第一支軍隊,而日後揚名天下的雙股劍、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都是用這一千斤鑌鐵打造的。雖然兩位商人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過,但是他們卻著實幫助了擁有雄心卻沒有能力的劉備

  • 8 # 鼠行者

    我覺得最讓人佩服/感動的人物當屬高順,不過歷史對其生平的記載卻不是很多,以至於很多人認為就是一個平庸的將領,其實說他是呂布手下的頭號強將一點都不為過。

    高順是呂布帳下中郎將,帶出來的部隊堪稱精英,有著“陷陣營”的美稱,平定呂布部將郝萌的反叛,與張遼一起連破夏侯惇、劉備。

    王璨《英雄記》中記載: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順每諫布,言“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

    呂布戰敗,跪地求饒,絲毫沒有第一武將的風範;陳宮大罵曹操,最後妻兒得以保全;張遼大罵呂布,幸得關羽求情,得以活命;唯有高順一言不發,甚至連正眼都沒有看過曹操,正如魯迅所說:明言著輕蔑什麼人,並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 9 # 滬漂萍子

    高順

    白門樓,呂布跪地求饒,希望可以苟活;陳宮雖大罵曹操卻求得妻兒老小保得平安;張遼一邊罵著呂布,一邊被關羽求情救下,唯有陷陣營高順一語不答。

    這個統帥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陷陣營,無數次不顧生死陷陣殺敵的高順就這樣死了,可能無數讀者沒有注意到高順死前的場景,在曹操與陳宮、張遼、呂布對談之間,高順早已人頭落地。

  • 10 # 戀雙686898

    王甫吧!關羽走了只留他和百餘人守城,城被破了他也不投降。佩服!最後關羽父子被斬首,他也跟著跳城而死,很感動!

  • 11 # 電影菜菜頭

    張郃,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卻在《三國演義》中毫不起眼,不被人們熟知。

    張郃,原本為袁紹部下,後來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從此,便跟了曹操。曹操還親自迎接他說:“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想想能讓曹操這樣一個孤傲的人比作“微子”“韓信”的人,豈不厲害。後來在漢中之戰中,夏侯淵被殺,眾人推舉張郃擔任主帥,指揮士兵,軍心安定。

    著名的失街亭一戰,就是張郃的功勞。當時馬稷依傍險要的南山紮寨,沒有下山佔據城池。張郃斷了他取水的道路,然後發起進攻,大敗馬稷。然而三國演義主要突出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戰,故意把功勞算到了司馬懿的頭上,寫小了張郃。

    《三國志》陳壽評價他:“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如此一位名將,卻因《三國演義》描寫成一位小將而被人遺忘。

  • 12 # 觀影娛樂吧

    無名鐵匠

    劉關張結拜之後,在“新手村”打造武器,一個無名鐵匠,連續三次爆出神工橙色武器——雌雄雙股劍、青龍偃月刀、丈八點鋼矛。原文:玄德謝別二客,便命良匠打造雙股劍。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張飛造丈八點鋼矛。

    曲阿小將

    孫策和太史慈摔跤,孫策帶了程普、韓當等12人,太史慈帶了一個曲阿小將。然後曲阿小將就抵擋程普他們12人,讓他倆盡情摔跤。

    原文:太史慈踴躍曰:“此時不捉孫策,更待何時!”遂不候劉繇將令,竟自披掛上馬,綽槍出營,大叫曰:“有膽氣者,都跟我來!”諸將不動。惟有一小將曰:“太史慈真猛將也!吾可助之!”拍馬同行。眾將皆笑。

    高順

    白門樓,呂布跪地求饒,希望可以苟活;陳宮雖大罵曹操卻求得妻兒老小保得平安;張遼一邊罵著呂布,一邊被關羽求情救下,唯有陷陣營高順一語不答。

    這個統帥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陷陣營,無數次不顧生死陷陣殺敵的高順就這樣死了,可能無數讀者沒有注意到高順死前的場景,在曹操與陳宮、張遼、呂布對談之間,高順早已人頭落地。

    原文:須臾,眾擁高順至。操問曰:“汝有何言?”順不答。操怒命斬之。

    王甫

    關羽走了留下百於老弱殘兵,甫哭曰:“君侯於路,小心保重!某與部卒百餘人,死據此城;城雖破,身不降也!專望君侯速來救援!”公亦與泣別。後來關羽被殺,王甫、周倉大驚,急登城視之,果關公父子首級也。王甫大叫一聲,墮城而死。

    關羽失荊州走麥城,麥城眼看也要失守,關羽突圍之際,王甫毅然決然的與百於殘兵留守阻敵。其實像王甫這樣的小人物還有很多,他們武不能過關斬將,文不能運籌帷幄,只有滿腔的忠淳,一顆隨時願意為主公以死效忠的心。

    糜芳

    正悽惶時,忽見糜芳面帶數箭,踉蹌而來,口言:“趙子龍反投曹操去了也!”玄德叱曰:“子龍是我故交,安肯反乎?”

    想象不出面帶數箭還能安然對話是一個什麼樣的畫面。

    魏延

    那時五虎將具在,劉備唯獨選魏延做漢中太守。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

  • 13 # 灰色啄木鳥

    第一個敬佩的小人物是高順

    白門樓,呂布跪地求饒,希望可以苟活;陳宮雖大罵曹操卻求得妻兒老小保得平安;張遼一邊罵著呂布,一邊被關羽求情救下,唯有陷陣營高順一語不答。

    這個統帥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陷陣營,無數次不顧生死陷陣殺敵的高順就這樣死了,可能無數讀者沒有注意到高順死前的場景,在曹操與陳宮、張遼、呂布對談之間,高順早已人頭落地。第二個敬佩的小人物是王甫

    關羽失荊州走麥城,麥城眼看也要失守,關羽突圍之際,王甫毅然決然的與百於殘兵留守阻敵。其實像王甫這樣的小人物還有很多,他們武不能過關斬將,文不能運籌帷幄,只有滿腔的忠淳,一顆隨時願意為主公以死效忠的心。第三個敬佩的小人物是魏延

    那時五虎將具在,劉備唯獨選魏延做漢中太守。

    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 14 # 愛葫蘆島網

    殺曹嵩的兇手和袁紹手下無關

    殺曹嵩的人是太守陶謙的手下

    當時曹嵩捲了成車成車的財寶去“隱居”,

    陶謙想討好曹操

    就派人去保護曹嵩 哪知曹嵩運背

    被陶謙手下殺了

    當然陶謙也背 因為他一片好心

    反成了大奸雄曹操的殺父仇人

    後備曹操征討

    袁紹這個草包雖然草包

    但手下卻少有張闓這種市井之徒

    要知道袁紹什麼背景

    人家是“四世三公”

    要學信陵君 非名士不交的

  • 15 # 造作的楚狂人

    這個問題有兩個前提:1、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 ,而非歷史真人;2、是小人物

    基於這兩個前提,我來說一個自己讀來非常感慨的小人物:太史慈。

    這個人物在《三國演義》中,絕對稱得上是個小人物,出場沒有幾次,也沒有留下值得後人吹捧的戰績。《三國演義》中只有一章對他進行了主要描寫,即第十五回:《太史慈酣鬥小霸王·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且說孫策為了脫離袁術,便將父親留給他的傳國玉璽作為抵押,以征討劉繇為名,向袁術借兵。而彼時太史慈正是劉繇部下,與孫策有了一場大戰。

    這場大戰描寫得精彩異常,並不亞於許褚裸衣鬥馬超一段,讀來令人熱血沸騰。其中的精髓,不在戰鬥描寫,而在於兩人的語言描寫,可謂爭鋒相對,性格鮮明。

    彼時,太史慈帶著一員小將去迎孫策,點名要單挑。孫策看見太史慈是兩個人,便說:“你兩個一齊來並我一個,我不懼你!”而太史慈則回道:“你便眾人都來,我亦不怕。”

    說著兩人鬥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且戰且走,馬到平川之地,又鬥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策一槍搠去,慈閃過,挾住槍;慈也一槍搠去,策亦閃過,挾住槍”。兩個滾下馬來,揪住撕打,戰袍撕得粉碎。孫策搶了太史慈的短戟,太史慈也搶獲孫策的兜鍪。

    第二天兩個又來單挑,孫策挑著太史慈的短戟,令軍士大叫:“太史慈若不是走的快,已被刺死了!”太史慈也不甘示弱,挑著孫策的兜鍪,令軍士喊道:“孫策頭已在此!”兩人之勢均力敵,戰鬥之激烈可見一斑。

    也正是憑藉這一戰,太史慈在民間武將排名中佔有一席之地: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其中的“孫太”,便是孫策與太史慈這二人。

    這一戰在《三國演義》描寫的數次單挑中,精彩和激烈程度可排進前五。然而,最令我印象深刻,心生感慨的,卻不是這件事。

    小說中描寫太史慈身亡,是在第五十三回《關雲長義釋黃漢升·孫仲謀大戰張文遠》一段。主角甚至不是太史慈,而寫到太史慈身亡,卻甚為悲壯。

    赤壁之戰後,孫權與合肥的張遼交鋒已久,不分勝負。一次,孫權大敗,險些被張遼所擒,幸而被程普所救。孫權回營大哭,這時,太史慈主動請纓,說自己的一個部下與張遼的養馬官是兄弟,那個養馬官對張遼有怨恨,約定舉火為號,刺殺張遼。

    諸葛瑾認為張遼謹慎多謀,不可去,太史慈卻堅持要去。便是這一次刺殺行動,要了太史慈的命。

    原來張遼早就發現了他們的謀劃,反而將計就計,太史慈見城中舉火,城門大開,便縱馬而入,卻不料亂箭射下,太史慈身中數箭。陸遜、董襲殺出,救了太史慈。

    不久,太史慈病重,臨死前大叫:“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罷氣絕身亡。

    此為千古留名的遺言,令無數人感慨不已。

    太史慈卒年四十一歲,雖然是英年早逝,但比起郭嘉、周瑜、龐統這些三十幾歲就夭折的名士,還算是幸運。這段遺言,可以作為那些身懷壯志,卻不幸早亡的豪傑心聲。亂世中,最恨無名而死,碌碌無為。太史慈之遺恨,動人心肺,十分扎心。

    所以這樣一個小人物,也令人十分佩服和感動。

  • 16 # 彧社任己

    蔣幹,字子翼,三國演義裡曹操手下的某士

    有句歇後語叫蔣幹盜書-上了大當

    赤壁之戰前蔣幹充當曹操之說客,企圖勸說周瑜投降。而當時,不想周瑜正擔心蔡瑁和張允幫助曹軍訓練好水軍,將計就計,擺下“群英會”,誘導他盜走假的張、蔡二人的“投降書”,以反間計除去了這二人。後卻自以為立功,成為笑柄。

    電視劇《大宅門》中,白景琦說他兒子就是曹營裡的蔣幹,一出主意準有人倒黴。

  • 17 # 書法愛好者大海

    中山大商:張世平和蘇雙。

    在《三國演義》第一回裡面第三頁有記載:願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以資器用。

    這兩個小人物也許大家不翻書還真不知道。試想如果沒有這兩位大商人的資助還真不知桃園三結義後的三兄弟用什麼方式去撓第一桶金,也許就沒有後來劉玄德的雙股劍關雲長青龍偃月刀張翼德的丈八點鋼矛……也許還有許多也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賠款給日本人,是日本野心膨脹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