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像教室
-
2 # 會講故事的明月
端午節對服裝沒什麼要求,但可以佩帶傳統的香包和五彩手鍊、腳繩。
1、佩戴香包驅邪瘟傳愛意。
端午節佩戴香包,傳統認為有辟邪、驅瘟之效。實際上,香包裡面放入硃砂、艾葉、雄黃、香藥、石榴花,散發出清香怡人的香味,對蚊蟲而言就是剋星,所以,有辟邪驅瘟的作用。香包外包用絲布,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和款式,美女們還可以用各種香味的香包送給意中人,來表達愛意。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漢代《禮記》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纓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囊,說明漢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囊的。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2、戴五彩繩手鍊,祈求愛情,旺運勢。
五色線是最常用的開運物。五色絲線,即綠色、紅色、白色、黑色、黃色五色,五色分別代表:金、水、木、火、土五行,以及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五色繩手鍊具有五色合歡的功效。想早日告別單身的男女可以把五色繩手鍊戴在手腕上或腳踝上,男生戴左手或左腳,女生戴右手或右腳,可以增旺八方人緣添喜氣,會對招來好姻緣有幫助,在十五、十六、十七的月光下照射後佩戴,效果更佳。
五色絲線,是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習俗。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極盛,藉助天地純陽正氣闢陰邪是端午習俗之一。五色絲線是端午節吉祥物兼飾物。拴五色絲線之俗源於中國古代的五行觀念,或為古代南方人的文身遺俗,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絲線係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這些習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許多種漂亮飾物,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傳統之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項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孃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
3 # 我派大王巡山
華麗的端午吉服、芳香的藥草荷包、輕薄的紗羅葛布,無一不蘊含著先民闢祟消夏的願望,可以說端午節是消夏的節。
在古代中國,端午的地位很高,僅次於元旦、冬至。仲夏端午作為夏季最核心的日子,節俗相當豐富,不僅划龍舟、吃粽子,還有許多節俗圍繞度夏、延壽和避毒展開,是一個複合型的節日。需要準備的節物有很多,除大家熟知的粽子、長命縷、艾草、菖蒲、畫扇、香包外,在著衣上也有特別的節俗要求,所用端午衣飾不管是紋樣還是面料都有講究,是古代節令服的重要一類。
端午臨近盛夏,暑氣蒸人,必須更換適於度夏的服裝,政府也提前進行大規模的賜服活動。賞賜季節性服飾的做法早在漢晉時便已出現,當時對重要的公卿官員和羽林軍賞賜四季衣服、面料,作為俸祿的額外補充,春夏二季春給,秋冬二季冬給。唐代延續了冬春衣之制,並有了節令服的概念,有時在端午對部分官員加賜端午衣,附帶上若干節物,作為過節的特別福利。
宮中賞賜的端午服飾
端午臨近盛夏,暑氣蒸人,必須更換適於度夏的服裝,政府也提前進行大規模的賜服活動。賞賜季節性服飾的做法早在漢晉時便已出現,當時對重要的公卿官員和羽林軍賞賜四季衣服、面料,作為俸祿的額外補充,春夏二季春給,秋冬二季冬給。唐代延續了冬春衣之制,並有了節令服的概念,有時在端午對部分官員加賜端午衣,附帶上若干節物,作為過節的特別福利。
唐李肇《翰林志》記載,唐德宗興元元年敕定翰林學士歲賜,翰林學士在端午會有端午衣一副,金花銀器一事,百索一軸,青團縷竹大扇一柄,角粽三等賞賜。《全唐文》中可以見到多例官員謝表,如劉禹錫、呂頌、權德輿等人的《謝端午賜衣及器物等表》,都是在獲賜端午衣後所上的謝恩文。有一年端午,時任左拾遺的杜甫就得到一副唐肅宗賜予的夏衣,還特別作《端午日賜衣》一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竭力稱讚這套端午衣質地的輕軟、尺寸的合身。
晚唐五代以後,賜端午衣逐漸成為一項固定的正式制度被全面推行,屬於一年三賜(五月五日、十月一日、皇帝生日聖誕)之一,物件也從主要官員擴大到各級文武百官。《宋史·輿服五》時服條記宋初因五代舊制,每歲諸臣皆賜時服,然止賜將相、學士、禁軍大校。建隆三年,太祖謂侍臣曰:百官不賜,甚無謂也。乃遍賜之。歲遇端午、十月一日,文武群臣將校皆給焉。
由於獲賜物件的普遍化,此時不同身份的官員、將士和使者在端午日獲賜衣物的面料、數目都有詳細區別,一定程度上也成為身份等級象徵。《宋會要輯稿·儀制九·賜服》中花費了極大的篇幅來一一記錄賜服等級構成,其中如二府宰相至同籤書樞密院事、親王、三公、使相、東宮三師、觀文殿大學士等高階官員,可以獲賜端午公服,為全套完整的五事,包括潤羅公服、紅羅繡抱肚、黃毅汗衫、熟線綾夾挎、小綾勒帛,衣料均為高階真絲羅、觳、綾,另外還有銀裝扇子二;中允至洗馬尚藥奉御至五官正等低品級官員則為羅公服、絹汗衫二事;最低等級者則僅有紫平施窄衫一事。
除了端午服成衣,政府有時也在端午前分賜節令衣料供自行裁製。南宋周密《武林舊事·端午》載:端午分賜后妃、諸闔、大璫、近侍,翠葉五色葵榴金絲翠扇、真珠、百索、釵符、經筒、香囊、軟香、龍涎佩帶,及紫練、白葛、紅蕉之類。大臣貴邸,均被細葛、香羅、蒲絲、艾朵、彩團、巧粽之賜,而外邸節物,大率效尤焉。其中提到的紫練、香羅、細葛、白葛、紅蕉都是盛暑宜用面料,紅蕉即用芭蕉莖纖維織成的紗,所謂蕉紗暑服輕,也是一種輕透衣料。
艾虎天師五毒衣
端午的夏季衣料上,有時還會織繡出各種應景紋樣。最主要的題材是艾虎、五毒,此外還有天師、金雞和五瑞、龍舟等系列圖案,被用在各種衣物、首飾、配飾上。
五月氣溫上升,暑熱毒蟲滋生,易染病害,所以五月又被視為惡月,五月初五則是惡日,此時使用五毒紋樣加以祛攘,驅邪避害,官家或繪之宮扇,或織之袍緞,午日服用之,以闢瘟氣。五毒一般指蛇、蠍、壁虎、蜈蚣、蟾蜍,通常還配合老虎、艾草等象徵可滅除毒蟲的紋樣,並稱為艾虎五毒。穿艾虎紋樣紗衣的習俗自宋代起便十分常見,艾虎紗也是宮廷端午賜物之一,宋吳自牧《夢梁錄》卷記:五日重午節“中…御書葵榴畫扇、艾虎紗匹段,分賜諸閣分、宰執、親王。
艾虎五毒紋樣可以用在衣物上,也可以用在釵頭。宋人端午詞中常有艾虎衫裁金縷衣、輕衫如霧、新樣釵符艾虎、來戴釵頭艾虎兒的形容,如楊無咎《齊天樂·端午》中衫裁艾虎,更釵嫋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一句,描繪了一位身穿輕透的艾虎紋衫子、頭戴艾虎五毒釵符、臂纏長命縷、手持綾扇的宋代女子,這位女子的所穿所戴正是當時端午間流行的全套節令打扮。
明代流行使用妝花、織錦、刺繡呈現五彩艾虎五毒紋樣,製成更加華麗的端午吉服,即萬曆朝南京御史孟一脈在上疏中提及的五毒吉服。不僅宮廷使用,還被大量用於賞賜。這種端午吉服極其費工奢華,南直隸巡撫王恕在彈劾中官的奏摺中說到成化十九年,內監王敬威逼蘇州機戶織彩妝五毒大紅紗,每匹價格十五兩,卻只給銀五六兩。當時一次織造的數量為五百一十二匹,可見端午服使用數量之巨大,王恕對此特別抨擊道:其費工料,每匹可織常紗十餘匹,其妨農廢業尤不可言況。此物止用於端午之一日,其他日皆不用,又況此毒物,人皆見之必以為不祥而憎惡之,今織之於衣,非至尊所宜服,亦非宮中所可服。不知本官暴殄許多天物,害虐無數烝民,織許多件數,將何為也?觀此事,則其平昔不以財為財、不以民為民可知。認為五毒衣料織造耗費過大,但每年只用一日,勞民傷財,此風不可助長。
但實際上,明代穿著華麗五毒吉服的風俗反而越演越烈,宮廷和民間皆如此。明末劉若愚《酌中志》中詳細記錄了宮中不同節令使用的應節應景紋樣服飾,春夏秋俱有應景蟒紗,五月初一日起,至十日止,宮眷內臣穿五毒艾虎補子蟒衣,逆賢又創造滿身金虎、金兔之紗。京城婦女也在節令期間換穿繡有應景紋樣的新紗衣,史玄《舊日京遺事》載:都中婦人尚弦服之飾,如元旦、端午,各有紗纊新衣,以誇其令節。麗者如繡文然,不為經歲之計,羅裙繡帶,任其碧草朱藤狼藉而已。每遇元夕之日、中秋之辰,男女各抱其綺衣,質之子錢之室,例歲滿沒其衣,則明年之端午,又服新也。當時每年都要裁製、購買新的節令服,節後典當出去,次年又置新衣。
明 紅地奔虎五毒紋妝花紗
明代的艾虎五毒衣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由滿身艾虎五毒衣料即滿身金虎之紗製成,例項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紅地奔虎五毒紋妝花紗,單位紋樣為老虎口銜艾草,五毒環繞四周逃散。另一類只在胸背或通袖、膝襴等處裝飾五彩艾虎五毒紋樣,即王恕奏摺形容的以五彩絨組織此五物於大紅紗兩肩胸背、通袖、膝襴之上,其為淫巧奇怪,古所未聞。北京昌平萬曆帝定陵出土的一件紅暗花羅繡艾虎五毒方補方領女夾衣,胸補繡二虎相對,背補繡一虎回首,四周繡山石、花卉、艾葉、菖蒲和五毒紋為孝靖皇后遺物,是一件難得的明代端午衣實物。
明 萬曆 紅暗花羅繡艾虎五毒紋背補區域性及紋樣全形線圖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定陵孝靖皇后棺內出土
宮廷帝王嬪妃或貴臣穿用的艾虎五毒衣往往還和蟒龍、鸞鳳紋樣結合,明神宗在萬曆十年給張居正大紅五彩五毒艾葉雙纏身蟒紗及胸背各一件,便是蟒龍紋和艾虎五毒紋結合的吉服蟒衣。此類補子也有若干例項傳世,如傳世的艾虎五毒龍紋方補,主構圖為五爪龍,四周則環繞艾虎五毒紋樣。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另藏有一件芝麻紗地刺繡鸞鳳艾虎五毒紋補,主體紋樣則是一對鸞鳳紋。
明 紗地繡艾虎五毒龍紋端午方補(胸補兩件、背補一件)
端午節俗中,公雞也被人們認為是可以滅除五毒的,故而也常作為端午常用的紋樣題材。清初蘇州織造局生產緞匹,正供而外,復有上傳特用袍服,按時令,昭文采,包括時令季節和節慶袍兩類,四季和節慶時均有相應特用袍服。其中夏季部分有三潤色闊滿裝夏季袍和三潤色闊滿裝端陽袍,夏季袍裝飾五爪龍,端陽袍的紋樣則為三足烏金雞一冠,前後兩肩共四團,簪花地蜀葵花樣,使用了金雞主題紋樣。古人將雞視為陽鳥,三足金烏象徵太陽,有陽剛之氣,雞又可食毒蟲,有能除祟祛厄之意,民間也有端午節貼雞驅五毒紋剪紙的風俗。
明 紗地刺繡艾虎五毒龍紋端午圓補
為了除厄避兇,端午節還有若干守護神,其形象也會出現在節令服飾上。常見的有張天師、鍾馗、關帝、雷神等,尤其以鍾馗最廣為人知。但清以前鍾馗多屬正月神,更重要的端午神則是張天師。張天師即張道陵,其治五毒的故事廣為流傳,其典型造型便是執劍騎虎斬五毒。明嘉靖四十年抄沒嚴嵩家產所列清冊《天水冰山錄》中,有金廂天師騎艾虎首飾一副,計一十件,以及晚明劉若愚《酌中志》內臣佩服紀略中記載鐸針….端午則天師,此所謂鐸針者,單一枚,有錞居官帽中央者是也,指的便是明代端午節時女性插戴的天師艾虎首飾和男用的天師鐸針帽飾。江蘇江陰青陽明正德年間鄒令人墓就岀土有天師騎艾虎紋金掩鬢一對,此外,明代傳世端午補子中也有天師騎虎斬五毒例項,張天師騎虎居中,四周繞以菖蒲艾葉,恰可對照。《酌中志》中還提到當時端午節門上懸掛的節令畫中,還有一種仙子仙女執劍降五毒題材,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眀代大藏經經皮中,也有半幅補子料,仙女與菖蒲艾葉花石景夾雜五毒,恰可對照。
明 芝麻紗地繡鸞鳳艾虎五毒紋端午方補
端午面料的植物題材包括艾草、菖蒲等驅蟲辟邪藥草,以及石榴花、蜀葵花、荷花等盛夏花卉,即《夜航船》中說的:端陽日以石榴、葵花、菖蒲、艾葉、黃梔花插瓶中,謂之五瑞,闢除不祥。清初蘇州所織造的上用端陽袍便使用了茂盛絢爛的夏花蜀葵紋樣。故宮博物院收藏一件明代灑線繡蜀葵荷花五毒紋經皮面,應為衣料或補子區域性,在直徑紗地上,正中繡出一朵大黃蜀葵,兩旁有荷花、花葉、上部伸出的葉片上託有蜈蚣和鞋子.完整構圖應當為蜀荷花五毒紋。
明 釘線繡仙女五毒紋經皮
除了衣物,應景配飾也是端午服飾的重要一類,歷史最久的有五色絲線製成的百索,或稱長命縷,可繫於臂。還有用各種材質如植物、紗羅、金銀絲製成艾虎、艾人、五毒符,懸在釵頭、貼在鬢側,或系在小兒之背。腰間也可系掛端午題材的各類藥草香包、花絛、配飾。
清 同治 明黃色緞地平金銀彩繡五毒粉盒
清代《穿戴檔》記載,乾隆二十一年四月十八日如意傳旨:以後每年五月初一日起掛五毒荷包,當年五月初五日皇帝鞋帶上便栓納紗龍舟船珊瑚雲大荷包、五毒小荷包、龍舟船小荷包三件,除五毒外還有龍舟等紋樣。故宮博物院收藏一套清同治明黃色緞地平金銀彩繡五毒活計,包括荷包、煙荷包、表套、扇套、鏡子、粉盒、名姓片套等九件,均為明黃色,通體以金銀線和五彩絲線繡五毒和大吉葫蘆紋,即當時宮廷所用的端午佩飾。
明 正德 天師騎艾虎紋金掩鬢
清初以後,宮廷織造和頒賜節令應景服飾的制度逐漸停廢。但艾虎五毒紋樣在民間被繼續沿用。幼兒易受疾病侵襲,所以端午期間的兒童服裝上使用艾虎五毒紋樣也最為常見,包括各種百納五毒衣、艾虎五毒肚兜、五毒虎頭鞋、虎頭帽,一直到近現代還十分常用,是古老端午服飾風俗最後的一點子遺。
夏季衣料的更換次序
作為正式的節令服裝,端午夏衣的樣式和其他季節服沒有太大不同,歷代均選擇使用最多的常服或公服款式,完整一套包括若干件,但在厚薄和層次上會做調整。《唐六典·尚書戶部》中記載的唐代官員四季標準服飾,基本構成包括外套的袍衫、內穿的汗衫、下身挎諢等,冬季為厚重的綿夾袍,加綿襖子;春秋改為略薄的夾袍、加半臂;夏天則把夾袍換為最薄的單衫,其內只穿汗衫。宋代五月五日賜服標準和十月一日相比,羅夾公服改為羅單公服,也去掉了內襯的錦袍。清代常服為常服袍、常服褂一套,盛夏伏天入署可以不穿外褂,稍減酷熱之苦,謂之免褂,其內還可穿涼爽的竹衣。就和今日不管天氣多熱,正式服裝最多是脫了外套、馬甲保留襯衫,而不會直接改穿短褲背心拖鞋一樣。
明 赤羅朝服(赤羅衣、赤羅裳)
由於不同季節衣物的款式相近,所以就必須在面料上大做文章,中國數千年來發達的面料織造技術,很早就形成了從厚重的錦、絨、綿面料到極輕薄的羅、紗、葛類織物複雜的品種分類,這為適應不同季節氣候的著裝提供了豐富選擇。隨著氣溫由低到高,大體上依照皮、綿、夾、單,綢、緞、羅、紗的次序更換不同厚薄、材質的服裝,即所謂的春秋以緞綢、夏以紗、冬以裘,隨時所宜。
清 綠色團龍紋暗花直徑紗單氅衣
清 杏黃色團龍紋暗花直徑紗單氅衣
端午前後用到的夏季面料主要有羅、紗和葛。如前文唐代《端午日賜衣》所說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就提到了細葛和香羅,宋代端午服主要使用羅和觳(縐紗)等面料。明代宮廷在四月初四入夏換紗單衣(至九月初三日止)。清代織造技術成熟發達,衣料的使用也更為講究,不僅不同季節更換不同厚薄的面料,同一類面料中還進行了更細緻的區分,僅紗類便有四五種,逐漸形成了一套非常細緻的換衣序列。單單夏季就需要更換接近六七次衣料,平均不到一個節氣便要換一次。如清代崇彝在《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中所說的:衣冠定製,寒暑更換,皆有次序…….紗衣始於實地紗、芝麻地紗、亮紗、藍葛紗、黃葛紗,時至三伏矣。
清 雪青色花卉佛手紋實地紗
清 湖色大蝴蝶紋直徑紗
清 綠色團荷蓮紋芝麻紗
羅、紗、葛三類面料厚薄程度依次遞減,適應不同的夏季氣溫。春末夏初,氣溫漸漸上升,可用絞經有孔的羅衣或緞衣。羅以多經絞的方式織造,結構穩定,又有良好的透氣性,是春夏高階禮服經常使用的面料。入夏以後,逐漸改換更加涼爽的紗衣。紗上均勻分佈孔眼,是最為稀疏而輕薄的絲織物,古人對此類織物早就有薄如空、舉動若空的形容。廣東暑熱,故而所產的廣紗質量甚高,明嘉靖《廣州府志》載粵紗之質密而勻,其色鮮華、光輝、滑澤,粵紗,金陵蘇杭皆不及,故廣紗甲天下。清康熙《蘇州織造局志》中提及的上用袍服,端午前後有夏季袍和端陽袍兩種,便均為廣紗地。
紗的種類很多,清代習慣上以實地紗、芝麻地紗、直徑紗這三類依次更換。為何單單一個夏天,就要換這麼多種紗?這和不同品種紗的結構疏密程度有關。紗織物的經緯組織分為地組織和花組織兩種,調整地組織和花組織的結構,便可以得到不同緻密程度的紗品種,清透涼爽程度或增或減,以適應細微的氣溫變化。首先是實地紗,用類似絹綢一類的較密實的平紋作地,其上再以一絞一的鏤空紗組織顯花,是紗類中最緻密的,就像在綢上打了細小的孔眼花紋一樣。接下來是芝麻地紗,又叫芝麻紗,地組織很特別,是絞紗與平紋組織結合而成的一種小几何紋地,看起來像一粒粒芝麻眼,在此基礎上可用其他組織顯花,比實地紗要稀疏一些,也是端午前後比較常用的衣料。直徑紗的地組織更為清透,又叫亮紗,與實地紗相反,是用標準的一絞一紗組織為地,平紋顯花,其經細緯粗,適合端午後更炎熱時穿著。在各種紗的基礎上再進行刺繡、妝花、織金、印染,可製成更加炫目華麗但依然輕薄的夏季衣物。
清 本色棋子紋葛紗
回覆列表
在古時候,人們過端午可不僅是紀念屈原,也是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給小寶寶穿上“五毒衣”,可以辟邪去穢,讓孩子平安健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