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梧桐話仙

    性格內向的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是如此,你要看看她的父母是啥樣的性格。如果父母也是很內向,他人怎麼可能讓這樣的孩子能夠在短時間內改變。

    讓自己的孩子活潑起來,首先父母要做出改變,畢竟在六歲以前的孩子,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更多。只有父母用心的引導,孩子才會逐漸改變內向的性格,變得開朗活潑。要快速的讓孩子養成好性格,父母就要多帶孩子出去和其他孩子玩耍,鼓勵自己的孩子積極參與孩子們之間的友好互動,孩子參與的越多,好性Grand SantaFe容易養成。

    因為在和孩子們的互動當中,孩子學會了分享,大聲歡笑,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讓自己融入到歡樂友好的群體當中,很好的表現自己,讓自己越來越自信,越來越Sunny,性格自然會越來越開朗。

  • 2 # 雨a華

    我還沒有孩紙(ps:93年的)

    具體怎麼教育,我也說不上來

    說說我自己吧,我很小的時候,父母說我嘴很甜,見人就打招呼,後來上小學了就變得很沉默寡言,也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回過頭來看,應該是和我父母有關,他們那時感情不好,爸爸經常晚歸,然後回來就和媽媽吵架,鬧著要離婚,媽媽經常哭得很厲害,可能是從那時起我變得很敏感,變得心事重重,還老是睡不好覺,腦子裡面想的事情特別多。

    當然那時父母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還老是以大人的身份教育我,要多給叔叔阿姨打招呼。要大膽一些。

    一直到初中畢業,我也很內向自卑,在初中時期還有些叛逆!經常和父母反著來!

    當然父母為了我,是不會離婚的,因為我能感受到他們的愛 !高中讀書離開我們那個小縣,去了市一中。我離開了父母,但是還是會擔心,很操心我父母會不會又吵架什麼的,一直很逃避,我一個月回一次家吧。一直也很獨立,不戀家,一點不依賴父母,也沒有說會很想他們,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不過高中住寢室了,睡覺不用擔心父母的吵鬧,也許是那時開始變得外向一些了,和室友關係也很好,他們也很照顧我,這種感情一直到今天,我們都是很親密的朋友。然後到了大學,去了省城,越走越遠了。父母也不會年輕氣盛了,也許也是我離他們越來越遠了,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念想。我也知道他們三觀不和,經常吵吵鬧鬧,但是隨著自己對感情婚姻生活的一些看法,我不在去糾結他們的感情和婚姻了,我想過好我自己,心放開了,自信了,在學校總能交到一些志同道合,談得來的朋友。

    我自己呢,情商智商都是很一般的人,但總覺得外向有外向的好,內向有內向的妙 !只要不往壞的方向發展,心存善念,開開心心的,我覺得都挺好的。

    “內向”與“外向”都是中性詞,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外向一點,也許父母之間的愛是最好的良藥,善於在孩子面前多表達一下,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當然也愛你們共同的孩子。華人很多時候就是太羞於去表達愛,更多讓孩子感受到的是“大人高高在上”。可以“蹲下來”與孩子平等的去溝通交流。

    少一些責罵,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別人家的孩子,多一些我們家的孩子;少一些比較,多一些關懷。

    總之,快樂健康最重要!別給小娃娃太大壓力,小孩兒就是應該多玩,保持天性。讓他去發展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別逼著學習,週末還補課 !肯定不高興你,那你和你的孩子溝通就會有障礙了。老闆讓你週末加班,你高興嗎?!對不 ?即便人家還小,你也要站在他的角度考慮一下他的感受。

    快樂開朗了,慢慢就會活潑起來!

    祝願所有小寶貝們,健康快樂成長!

  • 3 # 小恩仔麻麻

    我的兒子就是一個活潑開朗的男孩子,但是小區裡有一個特別內向的小男孩!

    開始也就僅限在一個小區裡面說說話,後來好巧我們就上了一個幼兒園!

    內向男孩的媽媽本來就很開朗,經常帶他出去玩,也鼓勵他和小朋友玩!

    也經常和我兒子玩,慢慢就好多了,現在他們一起玩的特別好!

    我的兒子雖然開朗,但是有些小心眼,他最喜歡的玩具都不喜歡和人分享!

    但是內向的小男孩性格特別好,什麼都捨得分享,也特別有禮貌,所以每一種性格都有利有弊!

  • 4 # 職場雙寶媽媽

    性格內向也是是一種特質,順其自然就好。

    一、性格內向有內向的好處,它與性格外向一樣,也是一種特質,無需有意的強加改造。性格內向的人做事專注,能仔細觀察事物,細心、做事認真負責。性格內向的孩子不用大人操心能專心做好一件事情。我也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從小大人交待的事情幾乎都能做好,從沒讓父母操心過。

    二、內格內向的孩子安靜、不張揚。我家大寶屬於性格內向型的孩子,從小就讓我省心不小。也許有人會說安靜的孩子不聰明。其實不然,那都是偏見的說法。難道好動就是聰明嗎?這有點可笑。

    三、性格內外的孩子一般都不惹事生非。我家大寶自上幼兒園至今都是老師喜愛的孩子,老師和同學們都沒因為她內向而疏遠她,相反地,她的人緣極好。

    所以說,性格內向的孩子無需幫助性格培養,順其自然,尊重孩子固有的性格特質。

  • 5 # 愛心輔導媽媽

    孩子的性格,跟遺傳有很大關係,如果家長性格內向,大多數孩子性格也是內向的,這個雖然不是絕對的,但基因的強大不可小覷。這樣性格內向的孩子,要想將其培養成外向型性格,可能有點難度。

    如果孩子是後天的性格內向,也就是說,由於周邊的環境和孩子接觸的事物,導致孩子性格內向,那麼,要想使孩子的性格有所改變,首先得改變孩子接觸的人與物。比如:孩子跟一個愛說愛笑、而且非常快樂的人在一起,他就不可能不愛說話,也會變得更加快樂。所以,孩子的性格跟周邊的環境,也有有一定的關係。

  • 6 # 戇爸爸

    首先,性格沒有好壞之分。

    家長要明確,不管外向還是內向,性格都有優勢,不必刻意強求要透過性格的培養讓孩子從內向變成一個外向的人。

    其次,內向的孩子,也分很多種。

    有的孩子不愛說話,怕見生人,甚至在家裡都不願意和人交流。這樣的孩子家長要先思考自己和孩子在交流上是否方法不對,缺少陪伴和溝通。比如我認識的一個小孩,父母工作都很忙,家裡請了一個保姆帶孩子,保姆的話比較少,很少和孩子交流,現在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但很少說話,性格特別內向,如果是類似的情況,家長要檢討自己,要多給孩子留出時間,和孩子玩耍、遊戲、閱讀,讓孩子慢慢學會交流,進而敞開心扉。

    還有些孩子雖然也不愛說話,但是很喜歡思考。自己有自己的主意,喜歡在自己的世界裡做事,這樣的孩子,只要正常的交流沒有問題,也不必刻意去要求孩子去改變。因為這樣的孩子一般是智慧型的,他在思考的問題也許已經超越了你們的想象,我朋友的一個孩子,平時從來不說話,父母都發愁這孩子話怎麼這麼少,有一天父母正在商量家裡的一件事,突然孩子開口給了一個解決的方案,把他爸媽都驚呆了,沒想到這孩子這麼聰明,其實他什麼都懂,只是不屑於說出來。

    最後,內向的孩子,需要父母的適當引導。

    但絕對不能是責怪,逼迫,打罵等方式讓孩子多說話,多去表示禮貌,孩子不願意肯定有自己的原因,父母能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多給孩子創造開放的氛圍,讓孩子自由表達,只要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父母不必太焦慮。

  • 7 # 黑妞胖媽媽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賞識,是指充分認識到人的積極因素,並加以肯定與讚賞。賞識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賞識可以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可以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樹立自信心。

  • 8 # 桐媽親子派

    我覺得首先要看是否天生性格就不是特別外向。父母的遺傳有一部分,除此之外就是外界的干擾。

    孩子在幼兒時期,與父母相處時間最長,其性格最容易受父母的影響。所以如果父母的性格內向就容易使孩子在早期性格內向。不過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後,這種情況就會好轉。孩子開始有自己的幼兒園的小圈子,有自己的好朋友,開始接觸越來越多的陌生人,這樣如果善加引導,就會讓孩子的性格逐漸外向。

    性格是可以培養的,如何培養?請父母們回到家之後放下手機,多多與孩子互動,多多帶孩子到戶外玩耍,不要讓手機替代親情。

    相信每個孩子在父母的精心培養下,在多於旁人玩耍溝通後,都會越來越開朗活潑,這才是孩子的天性。

  • 9 # 倆娃職場媽的碎碎念

    其實,性格內向並不是缺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做最好自己。

    首先,讓孩子認識到內向的孩子也有很多優點,比如善於觀察,思維縝密,考慮問題都比較全面等,都是很好的特質,告訴孩子要發揮自己的優點。我的兒子在這個年齡段也是有點害羞,但是他的優點是動手能力非常強,觀察事物也非常仔細,所以我平時經常鼓勵他發揮自己的特長,讓他變得更加自信。

    另外,內向的孩子不太善於表達,不懂得與別人溝通,這樣容易變得抑鬱。所以,我多鼓勵兒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為什麼開心?為什麼難過?學會向別人傾訴。

    因此,性格本無好壞之分,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 10 # 蛋仔嘛嘛成長館

    在我看來,不管是性格內向還是性格外向,本就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只要充分利用其特徵,因勢利導,就都可以挖掘出其有利之處,培養良好性格。通常來說,性格內向的孩子更加謹慎沉穩、細心耐心,遇到問題能有條不紊、不急不躁地處理,所以作為家長,尊重孩子的天性,透過樹立良好的榜樣去引導孩子吧!

  • 11 # 獨愛劇時光

    對於一個人來講,性格可以影響他的一生,有句話“性格決定命運”。當然,性格的成因與遺傳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在孩子的幼兒期及兒童期,我們是否可以儘量地使它完善,從而使孩子在未來的日子裡更好地創造和享受生活呢?我的體會是肯定的。更何況孩子的有些性格是父母或周圍的人在他(她)的成長過程中施加了影響而形成的,因此父母在這方面應當是可以很有作為的。

      還是先用我女兒的經歷做個引子吧。  在女兒兩歲半至四歲半這個階段,性格上有些退縮(這另有原因)。比如:在院子裡玩時,父母絕對不能離開她的視線,否則就焦躁不安。幼兒園時,有一次我去接晚了。老師想挨著她坐,跟她說會兒話,可是她總是跟老師保持距離。結果是,她從一排小椅子的一邊一直退到另一邊。這種情況在中班時轉到另一所幼兒園後得到改變,說起來還非常感謝那位叫李昕的老師。剛去那所幼兒園時李老師就發現她總是躲在一邊,不與老師親近。李老師就故意當著她的面擁抱其他孩子,這時她表現得很羨慕,但從不上前。接著老師就走過去主動抱她,她於是很高興地接受了。再後來,她居然主動去擁抱老師,最後竟然笑著抱著老師的腰往身上爬了。再加上搬了家,新家院子裡有很多年齡相近的小朋友,經常在一起玩。從那以後,女兒的臉慢慢變得明亮起來。當她進入小學後,我向她的班主任詢問孩子的情況時,老師覺得她的性格很開朗,與同學相處也很好,一點看不出以前的影子。  從我女兒的例子可以看出,只要有正確的方法和足夠的耐心,在孩子性格的塑造方面,是可以達到預期的,至少可以得到矯正。

      對於性格內向的孩子,我覺得應給予特別關注。因為這些孩子不願意與別人溝通,一旦遇到挫折,容易恢心喪氣,嚴重的還會出現心理問題,這是每個家長都不願看到的結果。為了避免這種後果的發生,我認為作為父母應從以下幾個步驟入手解決。

      一、分析造成孩子內向的原因。我想可能有以下幾種:    1、遺傳因素  2、父母失和:這個因素一旦消失,孩子自然會恢復活潑的天性。反之,如果情況不能得到改善,對孩子的影響將是終身的,而且很難改變。  3、外界因素刺激:這種情況比較複雜。作為父母,一旦發現,應該立即與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而不應一味地責怪。在第一時間解決問題,會收到很好的效果,也可以避免將來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4、父母教育過於嚴厲:這種情況在本質上取決於家長對於孩子的期望值和教育理念。  客觀事實是,人是有差異的。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應該比較瞭解,基於這種瞭解,父母對孩子應該有一個合理的期望值。具體地說,如果你孩子目前在班裡是十五名,那麼可以要求他下次考試不低於這個名次;如果孩子經常因抄錯數而扣分,那麼可以要求他以後減少這種錯誤等等。當孩子感到目標是可以達到的,他(她)的心情自然會放鬆。

      從另一個角度講,在你的童年,父母是如何教育你的,嚴厲的教育對你又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換位思考是非常有益的。

      二、幫助孩子改善性格--培養興趣、建立自信。  首先,父母要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因為內向的孩子不願意與人交流,父母就要採取其它方式。比如:陪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觀察他(她)對哪類書更感興趣;或者採取聊天的方式,觀察他(她)更喜歡哪一類的話題。  針對孩子的喜好,父母可以對他(她)進行引導和培養,當然包括選擇一些課外興趣班。當孩子在某個領域有了一技之長後,自信心自然而然地會建立起來。而且這種自信並不一定是建立在別人的肯定之上的(得到周圍人的肯定當然更好),在這個過程中他(她)的內心會感到愉悅,精神狀態會變得積極、向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孩子興趣的發現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對數學、英語、寫作的愛好是興趣,對唱歌、舞蹈、樂器的愛好是興趣,對昆蟲、拆裝物品、給小朋友講故事、甚至做飯的愛好也是興趣。當然,無節制的上網和時間上影響正常學校學習的愛好,父母是要干預的,但仍然要保證不能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其次,當孩子在某件事上取得了進步,一定要及時、適度、具體地表揚,而且具有導向作用。如果能在外人面前當他(她)的面表揚,效果會更好。這也許就是“誇”的技巧吧。  比如:我的女兒做出了一道難題,我會誇她說“你真愛思考”,而不會說“你真聰明”。在別人面前,我會誇她“很會做家務,昨天還做了一次燉排骨呢”等等。  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一大堆優點,只是被父母漠視了,而對缺點則是津津樂道,天天掛在嘴邊。從父母的角度,是為了孩子的進步,而對於孩子則是很大的負擔。  記得嗎?當他(她)還是個咿呀學語、蹣跚學步的孩子時,你會拍著手對他(她)說:“來,到媽媽這兒來。哎,真棒”,或者說“叫"爸爸",哎,真好聽”。其實仔細想一下你就會發現,這些都是告訴孩子怎麼做才是正確的,並且及時地予以肯定,孩子自然會越做越好。但是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後,父母的經常掛在嘴邊的變成了“不許,否則”,完全是一種嚴厲而帶有威脅的口氣。孩子的心裡會是怎樣的感受呢?

      最後,給孩子適當的機會表現。比如,有的孩子很愛唱歌,平時經常在家裡哼哼嘰嘰,但內向的他不願意在大庭廣眾面前唱。父母可以趁孩子生日時,請他的同學搞一個聚會,在聚會上讓他表演,效果一定不錯。透過這樣幾次的過程,當有機會時,說不定孩子會自己要求到更大的場合表演。

      三、與孩子溝通時需要注意的幾個要點  尊重孩子和周圍的每一個人。  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不論地位高低,年齡幾何。只有你尊重了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在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中,只有父母尊重了孩子,孩子才會更樂於接受父母的建議。其結果是,你把他(她)當作大人,他(她)就真的成熟起來。說不定在一些事情上,孩子還會幫父母拿主意呢。  接受孩子的所有優點和缺點。  連成人都有缺點,更何況孩子呢。別人的缺點你可以接受,更何況自己的孩子呢。當你認識到這一點,就會很容易地與你的孩子平和地相處了。  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但絕對優點會比缺點多。在紙上儘可能多地寫下孩子的優點,並拿給孩子看,你們都會驚訝原來孩子的閃光點是那麼多。當孩子看到自己在父母的眼中有這麼多優點時,心會一下與你靠行很近,連看你的眼神也會變得柔和。只有在這種認同的前提下,父母給孩子所提的建議才可能被真正的接受,從而取得進步。  養成傾聽的習慣。  不管成人還是孩子,當他(她)做出一個決定時,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父母想了解孩子,尤其是內向的孩子,就一定要傾聽。在放鬆的狀態下,沒有任何壓力地交流,這樣你才能知道他(她)的心裡所思所想,進而幫助他(她)走出困境。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對孩子發洩不滿,甚至斥責,而全然不在乎孩子的感受,那麼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改變孩子內向性格的小技巧。  可以組織幾個年齡比他(她)小的小朋友,讓他(她)帶領著一起玩兒。在這個小群體中,他(她)的優勢是明顯的,於是會想盡辦法盡職盡責的,從中也就樹立了自信,得到了鍛鍊。   總之,培養孩子是一個循序漸進,潤物細無聲的過程。為人父母的,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要知道,在孩子幼小的時候給予適當、及時的幫助,幾十年後,當他伸出手攙扶你的時候,你會感到無比的幸福。

  • 12 # 浮雲隨風

    其實你的問題背後有一個想法:內向性格不好。這是很多養育者的錯誤觀念。

    成功者大多是內向性格的人居多,外向人很少,因為成功者必備的素質是堅持,而內向人的堅持性遠遠好過外向人,外向人的煩惱是堅持性不好,無論好壞,做什麼事情都堅持不了多久。

    當然,內向人有心理困擾的人比較多,比如媒體中描述一個罪犯時,經常用“內向”“孤僻”“不愛說話”等詞語,這是因為內向人選擇了錯誤方向,一旦方向錯了,內向人因為堅持性好,改變起來比較慢慢,外向人因為堅持性不好,好事壞事在內心都存放不了多久。所以,內向人要選對方向。

    另外,養育者還有一個誤解是,內向人的社交能力不如外向人,其實,外向人的社交優勢是在開始階段,因為不認生,切入很快,但深入階段不入內向人。內向人開始階段比較慢,但深入階段卻有優勢,所以,內向人的朋友不多,但質量高,外向人的朋友雖然多,但質量不高,大多是泛泛之交。

    不知道我這樣說,你能不能改變對內向性格認知歪曲。

  • 13 # 帶娃心體驗之新晉奶爸

    不可否認,好的社交能力,的確是一項讓孩子終生受益的能力。但我們也看到,有很多孩子上了高中、大學,卻依舊不善交際。

    所以,在培養孩子社交能力時,有些問題我們一定要重視。

    最常見的誤區:愛說話就是社交能力強

    我們都知道,要想培養社交能力,表達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很多人都把“話多話少”作為社交能力強弱的判斷標準。

    可是,喜歡說話就一定是社交能力強嗎?

    其實並非如此,試想一下,如果你身邊有個人不管大事小事,成天嘮嘮叨叨的,你會喜歡和他待在一起嗎?我想,你只會覺得煩得要死!

    所以,愛說話並不等於社交能力強,而內向性格話少的孩子,也不等於社交能力差。

    因為要成為社交能力強的人,除了要說話,還得知道該說什麼話、什麼時候說、怎麼說,如果只注重自己說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那麼社交能力也是不及格的。

    讓孩子懂得交流規則

    在與人交際的大前提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定是真誠和同理心。如果一個人能真誠待人,能以同理心去理解別人,那他的社交能力一定不會太差!

    在這個大前提下,懂得與人交流的規則,才是真正建立社交關係的第一步。

    另外餐桌禮儀也是一項基本社交技巧,比如飯前洗手、嘴裡有食物不要說話;此外還有,在交流中不要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等。

    諸如此類的禮儀都是社交的前提,而學習禮儀也是一種終身教育,這需要我們允許孩子慢慢來。

    2、引導孩子正面交談

    只要細心觀察不難發現,不善交際的孩子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次和不熟悉的人說話時,他們總喜歡低著頭,不敢看別人的眼睛,回答問題時喜歡用點頭或搖頭來表示。

    我們知道,和人講話時,和對方有眼神交流會比較好。如果眼神遊離,別人就會覺得你對談話沒有興趣。當然,如果一直目不轉睛地看著對方的眼睛,對方也會感到不自在,這就需要不時地轉移一下視線。

    想要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也別忘了訓練他與他人的眼神交流。

    3、讓孩子學會微笑

    沒有人會拒絕笑臉。笑容會讓人覺得友好,可以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

    想讓孩子學會微笑,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做個好榜樣。

    每天孩子放學回家進門時,我們可以給他一個大大的笑容,問問他這一天過得怎麼樣。與孩子一起出門,當我們遇到熟人打招呼時,也應做出正確的示範。

    多給孩子創造社交機會

    除了言傳和身教,最關鍵的還當屬給孩子創造實踐機會。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距離感很強。

    他們不像以前我們小時候,一群小夥伴整天滿大街地跑,根本不用擔心交不到朋友。

    某次和好友聊天得知,好友他就發愁自己的孩子成天悶在家裡,不懂得與人打交道。

    我問她:“你給孩子創造社交的機會了嗎?”

    她說:“沒有,我哪能幫上什麼忙啊?”

    其實,我們還是可以幫上忙的。比如:

    2、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

    我們也可以多帶孩子外出,尤其是參加一些孩子多的活動,因為同齡人之間總是有很多共同話題,孩子可能在不知不覺就會認識新朋友,並在此過程中摸索出相處之道。

    3、鼓勵孩子參與團隊活動

    在團隊活動中,社交總是自然而然地發生。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多參加團隊活動,也可以跟老師溝通,給孩子安排一個“小幹部”的職務,鼓勵他拿出勇氣和行動去和別人溝通。

    而一旦孩子有任何進步,我們都要及時鼓勵。

    社交是一門藝術,教孩子學習社交技巧是父母的一項重大任務。

    《情商》一書的作者丹尼爾·戈爾曼就曾說:“一個孩子如果想要獲得幸福和成功的話,擁有良好的交際能力和情感智慧要比學業上的成就重要得多。”

    在孩子通往幸福的路上,良好的社交能力將會是一份最好的禮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珍惜眼前的幸福應該怎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