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庸然自足
-
2 # 老文110
印度的GDp資料水分很大。從百分之八突降到百分之五是有原因的。印度GDp的增長點的行業主要依靠歐美國家,為這些國家代工賺錢。可是這幾年歐美國家經濟不景氣,因此印度相應的GDP也急速下降。再一個是最近的印巴衝突,克什米爾衝突。還制定了一些民粹主義政策,導致了國內動盪不止。影響了經濟發展。從歷史和長遠來看,印度最噁心的種姓制度,還有不倫不類的社會制度,以及國民對國家沒有認同感,歸屬感等。一盤散沙。因此印度是一個沒有發展潛力的國家。能讓它存活的條件,是它優越的地理環境罷了。
-
3 # 錦繡中源
個人認為主要說明了兩個問題:
第一,印度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它的經濟發展有周期性,不可能一直持續高速增長。過去幾年,印度經濟保持著7%以上的高速增長,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發展最快的國家,而如今則是經濟回撥,當然它並不是突然就從8%下降到5%以下,其實印度經濟已經連續六個季度放緩,比如2019年一季度是5.8%,二季度為5%,三季度則下滑至4.5%。
第二,印度過去幾年GDP有注水的嫌疑,現在是迴歸正常。在莫迪2014年修改GDP統計方法之前,印度的經濟增速不過維持在4%~5%之間,但修改統計方法後是幾年,印度經濟一下子就跳到7%以上,這幾年經濟學家們本來就不斷質疑印度經濟資料存在造假,而如今印度經濟增長已經崩潰,這虛假的GDP資料也將暴露無疑。
當然,也不可否認,印度的發展潛力依然很大,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憑藉它的的體量,未來其GDP進入世界前三還是有可能的。
-
4 # 遇水架橋逢山開路
印度的GDP增長減速是必然的,重複的性、低技術的製造方式在全球都已經改變了,由自動化機械臂和機器人取代了。
-
5 # 洪鐘財經
前兩年“烈火烹油”的印度經濟,怎麼會出現突然啞火呢?自莫迪開啟新的總理任期以來,印度經濟發展速度出現嚴重下滑的趨勢,至2019年第三季度印度的經濟增速降到了4.5%,是近6年來的最低水平。整個2019年印度的GDP,實際增長率大概就是在5%左右。
前幾年的8%,突然跳水到5%。印度經濟出現了什麼問題?他還有可能回到以前8%的增速嗎?
企業投資放緩,內需不穩、出口受阻、外加貿易戰的影響,是印度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最近幾個月,印度失業率走高,這導致居民的消費水平出現下降,比如印度乘用車銷量連續11個月出現下滑。失業率走高的同時,印度的通貨膨脹率也在上升。2019年其通脹率超過了7%。這已經算是一個惡性的通脹水平了。
印度的產業結構是存在巨大的缺陷的。一般來說作為發展中國家,製造業是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因為一個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居民對製造品的需求是比較大的,使製造業發展是有一個比較好的基礎的。
正常來說工業程序中的國家,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都在20%以上,有的達到30%。但是印度很奇怪,到目前為止其製造業增加只佔GDP的比重,只有15%左右。製造業的比重太低,容易使得經濟發展存在不穩定性。正是因為印度的產業結構存在缺陷,因此其經濟發展速度老是容易忽高忽低,極不穩定。
從長期來看,印度經濟發展還是有很大的潛力的。但這個潛力要想釋放出來,印度還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有兩個方面我認為是比較急的,這是推動本國基礎設施建設,另外一個就是改善營商環境。這一點印度應該多向中國學習。以上兩點改善了,投資才能活躍起來。
-
6 # 移動聯通279022603
印度的GDp增長和下降和人有關係,就像一個懶人,突然掙了錢,他就不再工作了,等把錢花光了再去工作,所以說他的GDP短暫的增高,長時間的拉低GDP的增長,再說印度的人是一盤散沙的狀態,他沒有凝聚力,一個國家沒有凝聚力,是悲哀的,沒有團結,沒有凝聚力,談河經濟,談何人權?怎麼會有國家的發展?
-
7 # 靜夜史
這個問題讓印度非常不爽:
什麼叫“突然”下降?明明是好幾個季度每況愈下的好伐?再說了,作為一個在2020年一躍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印度早已無比強大,所以請不要在意GDP增長率的高低這些無關緊要的細節。
但問題是世界各國都在以GDP論英雄啊,而且印度從來都是最注重GDP資料的國家啊,怎麼突然就不行了呢?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不過,經過印度上下痛定思痛的反思和排查,終於發現問題不是出在恆水老白乾的口感上,也不是出在印度人民的咖哩飯上,而是出在印度牛類的消極怠工上。
古往今來,雖然人類是社會的主宰,但社會的發展從來不只是人類在貢獻。以印度為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國家,印度經濟的發展除了人的努力,還需要各種動植物的無私奉獻。
作為印度教中溼婆神的坐騎,牛在印度一直是聖物一般的存在,尤其是印度白牛,可以隨便上街轉悠,不僅走哪吃哪,而且邊吃邊拉。
雖然很不注重個牛為生,但印度人從來都是趨之若鶩,因為這些走哪拉哪的印度牛,正在為印度經濟瘋狂貢獻著GDP,而它們貢獻的方式,就是拉出更多糞便。
因為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肥料的需求量相當大,但建國70多年光顧著民主了,工業體系幾乎沒有,只能高價從外國進口,被別國當成冤大頭。
為了避免這種受制於人的局面,印度決定在肥料問題上“受制於牛”。自古以來,牛糞在印度除了能沐浴、驅邪、做飯外,最本質的作用一直是作為綠色肥料出現。於是環保先行的印度人在印度迅速推行牛糞綠色肥,並將其計入了印度的GDP。
雖然這些牛糞自產自銷並沒有產生價值,但“莫迪經濟學”完全忽視外界質疑,說什麼也要將牛糞算在GDP中,不要你覺得,而要我覺得。
在GDP注水的東風下,羊糞、雞糞等所謂的肥料也被計算進來。再把臨時搭建的牛羊窩棚算進來,印度經濟一下子就成了印度奇蹟,下一個東方大國觸手可及。
莫迪作為印度人民黨的領袖,素有“經濟改革家”的威名,自2014年上臺後,他的施政綱領之一,就是要提升印度的GDP。而印度的問題明顯要比他發跡的古吉拉特邦要複雜得多,所以莫迪效仿日本首相安培晉三的“安倍經濟學”,丟擲所謂的“莫迪經濟學”。
這些經濟學的共同點就是:口號通俗、易懂、好記,讓哪怕目不識丁的群眾,也能聽了就興奮,聽了就發瘋;至於具體的內容,走一步看一步。
而從莫迪的一系列操作來看,他明顯比安倍更加大膽勇敢,因為修改GDP演算法,本身就是一種欺騙,當這種欺騙被無情戳破後,結果勢必更加慘烈。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在印度人民也納悶為啥印度經濟突然就牛氣哄哄時,印度經濟從2018年開始明顯疲軟,其GDP增速也從高出東方大國的7%以上迅速跌落至4.5%以下。這時的印度人民才發現,所謂的經濟奇蹟就是狗屁,自己被莫迪賣了還在幫著他撿牛糞。
面對印度人民的憤怒,莫迪再度搬出屢試不爽的三板斧:
一是在宣揚“大印度教”主義,在印度國內煽動種族對立,對非印度教的種族尤其是穆斯林進行瘋狂的打壓,其高潮是2019年12月12日推出的《公民身份法案》,直接引發了印度2億多穆斯林的大規模騷亂;
二是宣揚“巴基斯坦威脅論”,在印巴邊境頻繁挑釁,以圖轉移國內視線,緩和國內矛盾,最典型事件在2019年8月5日取消印控克什米爾自治地位,並派出數萬大軍進入克什米爾,招致巴基斯坦的強烈憤慨,印巴對峙再度劍拔弩張;
可以說,莫迪為了印度的發展,尤其是GDP的發展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奈何印度神牛太不給力。
作為印度吉祥物,這些神牛習慣了被10多億印度教徒頂禮膜拜,養成了好吃懶做的不良作風。按理說印度最需要牛糞支撐GDP的時刻,印度神牛應該多吃多拉才是,但印度神牛完全沒有跟得上印度經濟的需要,沒有隨著印度經濟體量的膨脹拉出更多牛糞,在思想上產生了嚴重的懈怠,這使得印度GDP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嚴重縮水,也讓莫迪不得不祭出三板斧才穩固了統治。
所以,印度經濟增速的下滑,印度神牛乃至整個牛類難辭其咎。本來按照莫迪的計劃,印度GDP要在2025年超過5萬億,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2032年達到10萬億,成為真正的三哥。
但就因為牛糞的不足,不僅這一宏偉的計劃泡湯,莫迪還再一次成為世界的笑柄,實在是令莫迪憤怒而又無可奈何。
但在這個沒有經歷過工業化打底的所謂大國,想要所謂的東方大國奇蹟何其多艱?即便印度神牛暴走,牛糞填滿恆河,印度的經濟也還是老樣子,所謂的經濟潛力更是難以談起。
印度奇蹟,從多拉一坨牛糞開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8 # 仁者厚德載物
按照印度人的說法,從2020年1月1日起印度已經成為超級大國,但讓印度人被打臉的是,印度的GDP從增長8%已經下降到5%以下,與印度的超級大國地位很不相稱。
事實上,自2014年莫迪上臺以來,印度經濟增速不升反降,經濟增長率已經連續幾個季度下降,2019年第二季經濟增長率只有5%,現在已經下降到5%以下。
不得不說,印度經濟確實出問題了,汽車沒人買,銀行不良貸款增多,石油進口受阻,以至於國際投資者不敢往印度投錢,這些到底是什麼造成的呢?
首先,莫迪的改革政策影響了經濟發展。很多批評者認為,莫迪的改革令人失望。比如2017年他的廢鈔令,導致印度經濟增長放緩。2017年他推行的商品稅改革又太過複雜,他簡化土地與勞動法令的努力也遭到了民眾和政敵的反對,這些改革並沒有什麼成果,造成印度經濟減緩的局面。可以說,莫迪這種急於求成的改革,治標不治本,嚴重影響了印度經濟。
其次,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這既是優勢,又是劣勢。依靠著13億多人創造的生產價值,印度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體量足以媲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但這個經濟體只有數量而沒有質量,就人均GDP來說跟西方不在一個水平線上。而且印度奉行精英教育,大部分連初中都沒讀完的青年們,要麼找到工作,因為不適應企業文化失業了,要麼乾脆不找工作,結果使得很多國際投資者因為招聘不到適合的工人而撤資。
第三,印度過於重視國防,忽略了基礎設施建設。對於印度這樣人口眾多的國家來說,只有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財富的合理分配。然而印度卻將錢用來購買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大量的先進武器,這種花錢速度,無疑拖累了印度經濟。
此外,莫迪政府只關心城市發展而忽略了農村。別的不說,印度42%的土地乾旱嚴重,卻只有4%的淡水資源,一到高溫天氣就會陷入缺水危機,而莫迪政府讓印度人在2024年喝上自來水的承諾,卻因為政治鬥爭而遲遲無法落實。莫迪更喜歡發展城市,大搞工業化,結果汙染了土地和地下水,這對於一個基礎設施不足的國家來說,是很要命的。
綜上所述,印度的確出現了一連串經濟問題,如果解決不好,那麼印度經濟增長勢頭可能會戛然而止,搞不好所謂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金字招牌也要摘下了。印度2020年成為超級大國的說法也越來越像自娛自樂的笑話,這對於還沒有從登月失敗痛苦中緩過勁來的莫迪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沉重打擊。
-
9 # 三每29
高水平增長已經很不易,能夠保持更不易。要保持國內社會平穩和開放和平的國際關係是保障。經濟指標遞減很正常,關鍵是拉長增長時間週期。
-
10 # 華庭鶴唳
印度的國家經濟政策有問題,金融市場存在巨大隱患,外匯儲備低下,國外投資衰弱,一旦國際金融市場發生危機,印度將無法自保。莫迪政府現在最害怕的是歐美髮達國家轉嫁經濟危機,透過金融手段收割印度這樣的貌似經濟發展有餘地的國家,那時印度就完蛋了。感覺印度政府不斷在周邊主動挑事,製造緊張局勢,讓議會批准鉅額軍購,討好歐美大國,就是為了避免歐美政府選擇印度下手收割金融。同時挑釁中巴經濟走廊,達到自己的地區政治經濟目的。
-
11 # 阿豪918
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跌至5%的六年來新低,是莫迪在總理任上遭遇的最低經濟增速。國際評級機構紛紛下調對印度經濟增長預期。彭博社在19年曾報道稱,高盛集團和花旗集團將印度2020財年經濟增長預期由7%左右下調至6%,牛津經濟研究院則認為印度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莫迪一直將印度經濟增長視作主要政績之一,在2014至2018年間印度經濟平均增長率達7.7%,在18年4月之6月間曾創出8%的峰值。
多領域經濟表現低迷
印度《商業標準報》認為,如果考慮通脹等因素影響,印度上季度的經濟增速其實還不足5%。同時,投資、就業、消費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行態勢,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農業等主要經濟領域也持續低迷。此間媒體披露的一份私營部門調查資料顯示,印度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月的52.5下降至51.4,創下15個月以來最低,並且正不斷逼近50的榮枯線。
“印度經濟已經在數月前陷入掙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截至19年7月,印度乘用車銷量已連續9個月下滑,一些汽車製造商的銷量近幾個月同比降幅超過30%。在日常消費領域,由於需求不振,聯合利華等企業不得不令產品降價刺激銷售。而食品價格下跌和建築行業工資下降也令印度廣大農村地區人口承受經濟壓力。印度政府的信貸緊縮政策已經導致印度最大消費者金融提供商倒閉,令農村地區經濟增長更加困難。
前總理指責莫迪政策失誤
據印度財經媒體MINT評論稱,印度私人消費支出增速降到18個季度以來的最低點。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認為,造成印度當前經濟低迷的原因之一是“印度尚未從匆忙實施的商品及服務稅(GST)稅改中恢復過來”。辛格批評說,莫迪政府的經濟政策導致大規模失業,“僅汽車行業就失去了超過35萬個工作崗位”。
莫迪政府在2016年和2017年先後推行廢鈔和旨在統一全國稅制的GST稅改。有分析認為此舉“用力過猛”,此後印度經濟短暫增長後一路下行,反映市場對政策的負面情緒仍在消化。莫迪政府在公佈的本財年預算案中並沒有像市場預期的一樣採取廣泛的減稅措施,導致投資“畏縮不前”。印度News18新聞網援引研究機構分析師的話說,“鑑於稅收收入不穩定,政府可能無力提供有力的財政刺激措施”。
除了印度自身的問題,外部經濟環境不佳也是印度此輪經濟下滑的原因。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蘇布拉馬尼亞上週對媒體表示,當前全球經濟整體放緩、中美貿易戰僵持不下,對印度經濟增長也造成了很大壓力。
呼喚結構性改革
印度經濟增長下滑是莫迪自當選印度總理以來在經濟領域遭遇的最大打擊。CNN稱,再次贏得大選後,莫迪一直試圖提振經濟。印度宣佈對初創企業減稅、降低房貸車貸等政策,並對國有銀行注資98億美元。隨後,印度政府又宣佈在煤炭等領域擴大對外資開放,並放寬對蘋果和一些國際零售巨頭在印度的開店限制。
印度財長西塔拉曼曾緊急宣佈推出合併商業銀行等一系列穩經濟、促增長的舉措。但印度評級機構報告顯示,結構性和週期性問題是造成印度經濟放緩的原因,政府需要提出兼顧長、中、短期不同階段的提振經濟舉措。但截至目前看,政府宣佈的措施仍停留在中長期層面,報告呼籲印度央行年內至少再降息一次。
彭博社的一篇報道指出,儘管印度政府試圖挽救因消費疲軟和全球經濟環境惡化而急劇放緩的印度經濟,但由於西塔拉曼宣佈的政策中幾乎沒有特別的財政支援,恐怕效果有限。彭博社還援引經濟學家、行業高管的話說,對包括取消對外資徵稅等措施的有效性表示懷疑,認為“治標不治本”,只有進行結構性改革,才有望將印度經濟增長重新引領至7%以上的高位。
印度正在削減所得稅並增加開支,希望讓經濟恢復增長。
今年1日,印度政府公佈了一長串刺激消費和投資的措施。它降低了所得稅和一些企業稅,並承諾在基礎設施、農村發展、教育和醫療方面增加投資。為了適應這種開支狀況,印度決定提高預算赤字。政府說,它將試圖通過出售國有企業(包括該國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人壽保險公司)的股份來增加收入。
-
12 # 這個平臺球盲多
沒有工業化唄!本來印度就是半工業化的國家,把牛糞算進gdp裡面也是世界獨一份的,印度最大的問題就是種姓制度,女人沒有社會地位,高種姓的人可以不幹什麼活!把重體力、繁瑣的活兒給低種姓的人,加上印度人口音南腔北調,有百種語言,環境汙染嚴重,印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我們已經完成工業化,他們很多人還在大街上睡覺,印度的恆河是汙染嚴重的河流。
說明他們經濟有水分,工業化還沒建立起來,種姓問題也沒有解決,基礎建設也不夠,更何況強姦案比例最高的也是印度,說明印度並沒有他自己認為是一個大國。
回覆列表
說明幾個方面的原因,一:印度政府在資料統計方面開始嚴謹了起來,把其中一些水分擠掉了如牛糞(注:印度也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奇葩國家之一,能把牛糞記入貨幣單位,好奇的是這種不為人知換算的公式是怎麼樣的?)。二:莫迪政府採取了強硬偏極端的外交政策,對巴基斯坦竭盡打壓,意欲吞併。對美國時強時弱,讓特朗普政府感覺難以駕馭。對華敵視,一直以中國為敵並作為競爭對手,錯失了很多促進其經濟發展的合作機會。三: 以窮兵黷武的方式拼命發展軍備,而不是在其它方面投入比如民生和基礎建設方面,過重的投入比例給本來已經捉襟見肘的經濟增長壓上了最後一根稻草。綜上所述,莫迪政府為加強其所謂的大國形象,狂刷存在感,同時也為了轉移國內矛盾,也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不排除會以巴基斯坦為直接對手而發動進一步侵略的可能,由於投鼠忌器不一定會演變成全面戰爭,但區域性的,短促的,不間斷的衝突會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