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鈞之1
-
2 # 藥事健康
換一個問法:堅持服用鈣片,怎麼還會骨質疏鬆?
許多人都知道年紀大了要防治骨質疏鬆,但是卻片面的認為骨質疏鬆症就是缺鈣,只要補鈣就行了。其實骨質疏鬆症的防治不是簡單的補充鈣片就能解決的。骨質疏鬆症是指,骨骼的有機基質和其中的鈣鹽向外流失,使骨量減少,骨骼變得疏鬆,脆性增加,不再有能力承受日常活動所產生的身體負荷,是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的常見疾病。治療骨質疏鬆症,預防骨折,並不是單純補鈣就行了,而是要服用抑制骨流失、促進骨形成的藥物。
骨質疏鬆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身材矮小、有家族骨折史、鈣進量低、55歲以上的高危人群應及早就醫檢查。接受骨密度測定,並服用抗骨質疏鬆治療藥物,最大限度緩解骨痛等症狀,降低骨折發生率,提高生活質量。
但口服此藥容易對上消化道黏膜產生刺激。為了降低對食道的損害,在服藥當天,早晨起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空腹時用一滿杯清水(約200毫升)送服1片。之後再繼續早晨的活動,可以站立、行走,但不能躺臥,至少30分鐘之後再吃早餐。注意要用清水單獨送服,因為包括礦泉水在內的其他飲料、食物和一些藥物有可能會降低該藥的吸收,牛奶、奶製品及含鈣高的食物都不適宜。在服藥時,也不要咀嚼和吮吸藥片,以防出現口咽部潰瘍。服藥後如果出現吞嚥困難、胸骨後疼痛、胃灼熱痛嚴重,立即來醫院就診。
人體長年缺鈣造成的“骨骼丟鈣”是骨質疏鬆主要病因,“缺鈣”的發展和延伸必然產生老年骨病。由於老年時期骨質疏鬆症凸現,人們很容易把衰老與骨病這兩件事混為一談,造成了不少誤解。其中最嚴重的是將許多與年齡相關的因素例如性激素、降鈣素和維生素 D等統統說成是骨質疏鬆的病因。筆者的研究結論是,只要鈣攝入量不達到每天 3000~5000毫克,骨質疏鬆問題就得不到解決。筆者等待著歷史的裁決。
"單純補鈣"即可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由於長期“缺鈣”造成骨鈣大量流失的骨病。不論男、女、老、少,只要“負鈣平衡”得不到糾正,骨骼不斷丟鈣,骨質疏鬆就默默地加重。人體實驗證明,一旦鈣攝入量達到 3000~5000 毫克/天,人體的“鈣平衡”將自動由“負”轉“正”,骨鈣由丟失變為積累。只要持之以恆,骨質疏鬆就會改善、痊癒,老年人也不例外。用提高鈣攝入量的方法治療骨質疏鬆安全可靠、簡單易行。綜上所述,筆者對骨質疏鬆症的觀點十分明確:“缺鈣” 是骨質產生疏鬆的主要病因,長期“足量吃鈣”就是治療骨質疏鬆的關鍵。目前,能堅持以“足量吃鈣”治療骨質疏鬆的患者不多,多數臨床醫生無從瞭解“足量的鈣劑”對骨質疏鬆的獨特療效,骨質疏鬆症成了骨科的無頭案。迄今未有一位有關院士、專家倡導用“足量吃鈣”治療骨質疏鬆,令人遺憾。於是各種所謂“療法”紛紛登臺,其中一些療法完全違背了臨床基本治療原則。以下列舉了 5 種有害療法。筆者建議,患者在採用此類療法前,必須向主管醫師問清以下的問題,以免受害。 (1)VD3 療法:誰能證明 VD3 促進“食物鈣”吸收,而不是促退“食物鈣”吸收?誰能證明 VD3 不是骨質疏鬆的加速劑?人體實驗業已證明 VD 降低食物鈣吸收,加速骨鈣丟失,數十年來用維生素 D 治療骨質疏鬆是醫學史上的一大錯誤。 (2)雌激素療法:誰能證明雌激素促進食物鈣吸收?眾所周知,雌激素引發生殖系統癌變。現已證明,只要提高鈣攝入量就可以有效地治療骨質疏鬆,那麼還有必要冒著患癌症的危險啟用雌激素治療骨質疏鬆嗎?女性骨質疏鬆患者使用雌激素,那麼男性患者該用什麼激素? (3)降鈣素(CT)療法:用降鈣素促進鈣吸收、治療骨質疏鬆聽來誘人。藥廠十分清楚,老年骨質疏鬆患者的降鈣素不是降低了,而是升高了。老年階段是降鈣素分泌過盛時期,老年人血清降鈣素、甲狀旁腺素含量達到人生的最高水平。老年骨質疏鬆患者不是缺乏“降鈣素和甲狀旁腺素”,只是嚴重缺鈣。所以,對降鈣素超高的老年人再注入降鈣素就是胡庸醫濫下虎狼藥。 (4)甲狀旁腺素(PTH)療法:用甲狀旁腺素治療骨質疏鬆是露骨的倒行逆施。眾所周知,“長期缺鈣引起甲狀旁腺素(PTH)增高,是骨質疏鬆的直接病因。實驗證明,70 歲以上的老年人其 PTH 達到人生的最高點,超過成人(20~50 歲)均值的數倍。對這樣的老年人再注射 PTH 還不是倒行逆施嗎?(見參考文獻 18,19 )。(5)雙磷酸鹽療法:雙磷酸鹽類藥物原產美國,目前在世界各國的普及、推廣工作方興未艾。由於此藥的毒副作用太過明顯,於是這一項誤治將被提前曝光。 2006 年 04 月 04日《北京晚報》刊登“頜骨壞死可能添新禍首”一文。文章引自《洛杉磯時報》報道,2001至 2004 年美國接受“雙磷酸鹽”治療骨質疏鬆的患者中,有 2400 多人出現頜骨壞死。服用此類藥物的患者出現嚴重感染、腫脹和牙齒鬆動,後續治療往往是手術切除壞死骨組織或長期抗生素治療。此外,已知有約 120 人在口服這類藥物後出現骨骼、骨關節疼痛,患者臥床不起或依靠輪椅、柺杖行走。醫藥資訊諮詢公司 IMS 的調查表明,僅一年,美國醫院為患者開出的口服雙磷酸鹽類藥物處方超過 3600 萬張。將近 300 萬癌症患者接受了靜脈注射治療,僅在過去 6 到 9 個月期間發現大約 1000 例引發頜骨壞死。德克薩斯大學衛生科學中心牙髓科主任肯尼思·哈格里夫斯說:“人們對這一問題嚴重性的認識才剛剛開始,而令人擔心的是,目前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 以上臨床對骨質疏鬆的 5 大誤治,是錯誤“鈣理論”的必然產物。美國鈣的DRIs(800~1500 毫克)是各項誤治方法的總根源。這個低鈣標準使人看不到“缺鈣”是骨質疏鬆的病因,於是科學家、藥廠搜尋枯腸,將所謂“促進鈣吸收、促進成骨、抑制破骨”的因素全部列出,一一製成藥物推向臨床治療,這就是 5 大誤治法出臺的內幕。由於雙磷酸鹽毒性明顯 被亮了紅牌,其餘 4 項誤治還在肆虐患者。隨時間的推移,這 5 項誤治的“毒性作用”必將被人們認識。遺憾的是老年骨質疏鬆患者還要為“醫學的淺薄”付出血的代價。
引自米昭曾羅永健白雙發《米氏說鈣》第二版49~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