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派拉特之書
-
2 # 快樂的小大夫
藥品口服後,可經胃腸道吸收而作用於全身,或滯留在胃腸道作用於胃腸區域性。口服是較安全,方便和經濟的用藥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大多數藥品是每日服3次,即每間隔6~8小時服用1次,以使血藥濃度保持平穩。在體內吸收快的藥品,給藥次數應略予增加,如某些抗生素以每日服用4次為佳;有些長效藥品或緩釋製劑每天服用一次或兩次;有些藥品毒性較大,須限制性給藥。(“一天三次”的正確理解應當是,每隔8小時服藥一次;“一天兩次”的正確理解應當是,每隔12小時服藥一次。)
服用時間藥品的服用時間一般清晨空腹、飯前、用餐時、飯後、睡前等幾類,應視藥品而定。
一般需清晨空腹服用的藥品有:激素類藥、長效降壓藥、抗抑鬱藥、驅蟲藥等;
需飯前半小時至1小時服用的藥品有:止瀉藥、胃黏膜保護藥(如胃舒平)、促進胃動力藥(如嗎丁啉)、胃腸解痙藥、降糖藥(如格列本脲)、滋補藥、利膽藥、部分抗生素(如頭孢拉定、阿莫西林)等;用餐時服用效果較好的藥品有:助消化藥、降糖藥(如二甲雙胍)、抗真菌藥、非甾體抗炎藥(如吡羅昔康)、治療膽結石和膽囊炎藥等;
大部分藥品需飯後(15~30分鐘)服用,如刺激性藥品(紅黴素、阿司匹林等)、呋喃妥因、普萘洛爾、苯妥英鈉、氫氯噻嗪、維生素B2等;
需在睡前(10~30分鐘)服用的藥品有:催眠藥、平喘藥、降血脂藥、抗過敏藥等。
服用方法藥品服用時一般用溫開水送服,需整片吞下。部分藥品依其對疾病的治療作用需嚼碎服用,如複方胃舒平、氫氧化鋁片、酵母片等;硝酸甘油片嚼碎含於舌下,才能迅速緩解心絞痛;高血壓血壓突然增高,立即取一片硝苯地平(心痛定)嚼碎舌下含化,能迅速降低血壓。另外,有些藥品劑型為咀嚼片,需要嚼碎後服用才能發揮作用。但腸溶片、緩釋片、控釋片則禁止嚼碎服用,否則會失去其應有的作用。
不宜用熱水送服的藥品有:助消化藥、維生素類。因為助消化藥受熱後立即凝固變性而失去作用;維生素類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受熱後易被還原破壞而失去藥效。止咳糖漿類藥品禁止用水沖服,否則會稀釋糖漿,不能在呼吸道形成保護性的“薄膜”,影響療效。有些藥品服用後需多喝水,如平喘藥、利膽藥、抗痛風藥、抗尿結石藥、電解質及部分抗感染藥如磺胺類等,只有多喝水,才能減少副作用。
但遇到以下情形時不宜採用:1.患者昏迷不醒或不能吞嚥;
2.因胃腸有病,不能吸收;
3.由於藥物本身的性質,不易在胃腸道吸收或能被胃腸的酸鹼性,酶所破壞(如胰島素,青黴素等);
4.口服不能達到藥物的特定作用(如口服硫酸鎂只能起瀉下作用,如需發揮鎮靜作用必須注射)。在上述情況下都必須採用其他給藥方法。
要嚼啐的藥像複方胃舒平,氫氧化鋁片,膠體次枸櫞酸鉍片,嚼啐後進入胃中很快地在胃壁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從而減輕胃內容物對胃壁潰瘍的刺激;如酵母片,因其含有黏性物質較多,不嚼啐在胃內形成黏性團塊,會影響藥品的作用;
再加冠心病患者隨身攜帶保健盒,心絞痛發作時,要取出其中的硝酸甘油片嚼啐含於舌下,才能迅速緩解心絞痛症狀。
不可嚼碎服用的藥品:1.腸溶片
腸溶片是指在胃液中不崩解,而在腸液中能夠崩解和吸收的一種片劑。將藥物製成腸溶片是為了滿足藥物性質及臨床醫療的需要。
這是因為:許多藥在胃液的酸性條件下不穩定,易分解失效或對胃黏膜有刺激性;還有的藥只在小腸中能吸收。因此在片劑的外層包裹一些明膠,蟲膠,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樹脂等腸溶衣,使得在胃液中2小時不會發生崩解或溶解,如果吃藥時,把腸溶片嚼啐,也就失去了上述的保護意義。
2.緩釋片
緩釋片的外觀與普通片劑相似,但在藥片外包有一層半透膜。口服後,胃液可透過半透膜進入片內溶解部分藥物,形成一定的滲透壓,使飽和藥物溶液透過膜上的微孔,孔子在一定的時間內非恆速地緩慢排出,待藥物釋放完畢,外殼即被排出體外。且每日用藥次數比普通片劑少。若嚼啐服用,剛破壞了半透膜,不能起到緩慢釋放藥物的作用。 3.控釋片
控釋片是指將藥物置入一種人工合成的優質惰性聚合物中,口服後,藥物按要求緩慢恆速或接近恆速地釋入.即定時定量釋放,藥物釋放完畢。聚合物隨之溶化或排出體外,且每日用藥次數比普通片劑少。因此,不能嚼啐服用
不宜用熱水送服的藥品:1.助消化藥
如胃蛋白酶合劑,胰蛋白酶,澱粉酶,多酶片,乳酶生,酵母片等,此類藥中多是酶活性蛋白質或益生細菌,受熱後即凝固變性而失去作用,達不到助消化的目的。
2.維生素類
維生素類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性質不穩定,受熱後易還原破壞而失去藥效。
3.止咳糖漿類
此類糖漿為複方製劑,若用熱水沖服,會稀釋糖漿,降低黏稠度,不能在呼吸道形成一種保護性的“薄膜”,影響療效。
宜多喝水的藥品1.平喘藥
茶鹼或茶鹼控釋片(舒弗美),氨茶鹼,膽茶鹼,二羥基茶鹼(喘定)等,由於其可提高腎血流量,具有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多,易致脫水,出現口乾,多尿或心悸;同時哮喘者又往往伴有血容量較低。因此,宜注意適量補充液體,多喝白開水。
2.利膽藥
利膽藥能促進膽汁分泌和排出,機械地衝洗膽道,有助於排出膽道內的泥沙樣結石和膽結石術後少量的殘留結石。但利膽藥中苯丙醇(利膽醇),曲匹布通(舒膽通),羥甲香豆素(膽通),
去氫膽酸和熊去氧膽酸服後可引起膽汁的過度分泌和腹瀉,因此,服用期間應儘量多喝水,以避免過度腹瀉而脫水。
3.抗痛風藥
應用排尿酸藥如磺吡酮(痛風利仙),丙磺舒(羧苯磺胺)或別嘌呤醇的過程中,應多飲水,每日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同時應鹼化尿液,使酸鹼度(PH)保持在6以上,以防止尿酸在排出過程中在泌尿道形成結石。
4.抗尿結石藥
服用中成藥排石湯,排石沖劑;或西藥優克龍(日本消石素)後,都應多飲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500-3000ML.以沖洗尿道,並稀釋尿液,降低尿液中鹽類的濃度,減少尿鹽沉澱的機會。
5.電解質
口服補液鹽(ORS)粉,補液鹽2號粉,每袋加500-1000ML涼開水衝溶後服下。
而藥品的藥物的儲存非口服藥物一般要求不同,大多數口服藥常溫乾燥的地方就可以。有特殊要求的按說明書就可以了。
-
3 # 肥皂沒有泡兒
藥品的用法用量資訊具體還是謹遵醫囑或者檢視藥品說明,目前我們查詢藥品說明可以選取以下途徑
1.目前藥品資訊都可以透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進行查詢,網址:http://www.sda.gov.cn/
-
4 # PSM藥盾公益
藥品儲存
網路關於小孩勿食藥物、爸媽用錯藥的新聞屢見不鮮:如2歲孩子偷吃降壓藥中毒、爸媽給寶貝餵了高錳酸鉀外用片等等,家有寶貝的媽咪們,要注意了,不能再犯這樣的錯了,要不然,後悔都來不及!
春季到來,感冒、胃腸炎輪番上陣,許多媽咪都會在家中儲存藥品,以備不時之需,以退燒藥、鎮咳藥、止瀉藥、益生菌、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維生素AD滴劑、鈣、鋅口服液等兒童用藥居多,此外還有應急用的藥,沒吃完的處方藥,慢性病常用藥如老人的降血脂、降糖和降血壓藥等。
媽咪們怎樣才能妥善儲存好藥品呢?1、放在高處或加鎖櫃,確保小孩不能獨自取到;
2、建議媽咪備兩個家庭藥箱,一個裝內服藥物,一個裝外用藥;
3、家庭藥箱不要放在洗手間等潮溼處及窗臺等Sunny直射的地方,需防潮遮光;
4、不應將藥物全部堆放冰箱,有需冰箱保鮮的藥品應按照藥師的建議放置;
5、儲存藥品原包裝,不隨意拆散藥品;開封后的藥品,蓋子要擰緊,若開封超過半年,建議勿再使用;
6、定期清理家庭藥箱,發現即將過期的藥物,應把它單獨放到醒目位置並及時回收至醫院藥房或藥店,若回收有困難需將過期藥物用密封袋裝好丟棄。
媽咪們應如何用好藥品呢?1、花點時間閱讀藥品說明書及醫院藥品標籤,如泡騰片需用溫開水泡開,不能直介面服;外用片切忌內服;益生菌需用不超過40℃的溫開水或牛奶溶解服用等。
2、每次給寶貝喂藥前,檢視是否在有效期內,並觀察藥品外觀、氣味是否有改變;
3、取好藥品劑量後再核對一次,確保不出錯;
4、記錄家庭成員的基本健康情況,如是否對藥物過敏,服藥後是否有特殊的情況出現等,就醫的時候告知醫生。
5、對孩子進行用藥宣教,從小開始鑑別藥品與食品,告知不可隨意服藥,特別是提醒家中有兩個寶寶的,小寶看到哥哥姐姐吃,自己也會偷偷吃。
媽咪們像上面這樣儲存藥品,合理正確的使用藥品,方可確保家中寶貝健康無憂!
以上由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周娟 提供答案!
感謝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王若倫 、 廣東省藥學會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增城院區 吳巧利
-
5 # 藥事健康
藥品是把“雙刃劍”。用的對可以“治病”,用的不對不僅不治病,甚至可能“致病”!因此,藥品的服用是有講究的。那麼我們日常怎樣才能做到科學服用藥品呢?
一、服藥時間有講究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很多藥物的作用和毒性、不良反應與人體生物節律(即生物鐘)密切相關。同一種藥物同等劑量,不同時間給藥,可產生不同的作用和療效。如我們的肝臟主要在夜間合成膽固醇,高血脂的患者夜間服用他汀類調脂藥比白天更有效。又如凌晨0-2點是哮喘患者對乙醯膽鹼和組胺最為敏感的時間,即哮喘的高發時間,因此多數平喘藥宜於臨睡前服用。再如口服維生素B2在小腸上部吸收,如果空腹服用,因胃排空快使大量維生素B2在短時間類集中於十二指腸,使得藥物吸收不充分而影響療效,所以應該餐後服用為佳......
藥物這麼多,怎麼分的清什麼藥需要餐前、什麼需要餐後服用呢......您不用著急!教您一個快捷的辦法,那就是用好“藥品說明書”!每次用藥務必做到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說明書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欄中對藥物何時使用,每次使用的量是多大,以及用藥過程中要注意什麼等有詳細的記載。如果閱讀後仍有不清楚或不理解的,您還可以諮詢藥師、臨床藥師或醫生。
一、不同劑型的藥物服用方法也有講究
我們常用的藥物按形態分,可分為固體劑型(如散劑、丸劑、片劑、膠囊、顆粒等)、半固體劑(如軟膏劑、糊劑等)、液體劑型(如溶液劑、注射劑等)和氣體劑(如氣霧劑、部分吸入劑等)。按給藥途徑分又可以分為經胃腸道給藥劑型(如膠囊、片劑等)和非胃腸道給藥劑型(如洗劑、滴鼻劑、栓劑等)......無論怎麼分,不同劑型的口服藥物服用方法通常不同,尤其以下劑型需特別注意:
(1)泡騰片
供口服的泡騰片一般宜用100~150ml涼開水或溫開水浸泡,完全溶解或氣泡消失後再飲用。嚴禁直接服用或口含。
(2)舌下片
舌下片需把藥品放於舌下,為保證藥物充分吸收,含服時間一般控制在5分鐘左右。不能用舌頭在嘴中移動舌下片來加速藥品溶解,不要咀嚼或吞嚥藥物,不要吸菸、進食、嚼口香糖等,不宜多說話。含服後30分鐘內不宜吃東西或飲水。
(3)咀嚼片
咀嚼片常用於維生素類、解熱藥和治療胃病的藥,如鈣鎂咀嚼片、鋁碳酸鎂咀嚼片等。服用咀嚼片時,在口腔中的咀嚼時間需充分,咀嚼後可用少量溫水送服。用於中和胃酸時(如鋁碳酸鎂咀嚼片)宜在餐後1-2小時服用。
(4)含漱液
因為含漱液中含有消毒防腐藥,含漱時不宜嚥下或吞下。幼兒、噁心、或嘔吐的患者不宜使用。含漱後不宜馬上飲水和進食,以保持口腔內藥物濃度。
(5)緩、控釋製劑
服用緩、控釋製劑時,除另有規定外,一般應整片或整丸吞服,嚴禁嚼碎和擊碎分次服用。緩、控釋製劑每日僅用1-2次,服藥時間宜固定。
除上述之外,服藥時飲水的多少、合併的食物、藥物等也有講究。總之,用藥前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諮詢藥師、臨床藥師、醫生,做到科學用藥,才能用好藥物這把“雙刃劍”。
回覆列表
絕大多數的人都有感冒生病吃藥的經驗,但是大多數的人不見得了解自己所吃的藥品到底是什麼,甚至有時候有些人會有「我覺得這樣吃才對」、「我覺得這樣儲存才對」的想法出現。不過藥品並不是糖果,不見得自己的想法能夠應用到藥品上面。
依照藥品原本的樣子直接吞下去
除了老人家或是小孩,大多數的成年人都有具備吞服藥物的能力,但有時候藥物可能長的比較大,或是大膠囊比較難以吞服時,有些人就會開始將藥物壓碎,或是把膠囊開啟,這些都是NG行為。
有時候藥物會是以膠囊、膜衣錠或是有不同的形式出現,除了是為了區分之外也有藥物作用地點的差異。隨著作用位置的不同,藥品會有溶解度以及外觀的差異,如果因為自己的方便而徒手將藥品磨成粉狀時,有可能無法讓藥物抵達作用位置發揮療效,也會使藥物的有效程度降低。
如果真的有無法吞嚥藥物的問題,一定要在就診時告知醫師,並請藥劑師將藥品磨製成粉。
詳讀藥品儲存方式
不管是從醫院或是診所拿回來的藥物,大多都是常溫藥物,只要放置於15度至30度的室溫儲存就好,如果需要特殊方式儲存的藥物,在領取藥物時,藥劑師都會特別提醒存放條件。
為什麼放在冰箱裡,不會讓藥品儲存更久?因為有些藥品會受到溼度、溫度的影響,造成藥品變質,進而影響到藥效,甚至有些藥品還會出現潮解的問題。
一般來說,大多數的藥品只需要儲存在乾燥、陰涼的環境就可以,如果需要放置在冰箱儲存的藥品,也必須與食物放置區域區隔開來,並且遠離冰箱門邊,以免溫度的起伏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