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北樓主
-
2 # 華豎
晚清中興名臣共有四位,分別是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左宗棠,其它如張之洞、林則徐、丁寶楨等也久負官聲。
但無論這些中興名臣如何努力,清政府都沒有幸免於滅亡的最終命運,這其實就是自然規律,規律是不可能幾個人所能改變的,所能影響的,清政府的終結就是如此。
中國封建社會到甲午戰爭開始之時,已有了二千多年的歷史,這期間不乏輝煌之處,如漢唐的雄壯,宋朝的發達等,可以說那時都站在了世界的最發達之列。
之所以出現歷史上的領先,是因為中國的封建制度適應了當時的發展要求,極大釋放了生產力,使科技、經濟、軍事都處於一個大發展的時期。
但到了明清以後,中國的發展步伐卻明顯放慢了。相比較歐洲列強的發展,蒸汽機等新技術催生了工業革命的發展浪潮,使社會生產力得到空前的發展,經濟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正當歐洲列強在探索世界,瓜分世界之時,我們卻在閉關鎖國,錯過了最重要的發展時機,一步落後,步步落後,到了晚清之時,就變成了被動挨打的地步了。
則看晚清四大中興之臣,無論是曾胡還是左李,其實都缺乏國際視野,雖然也有一些興國之策,但都是建立在傳統思維之下的忠君思想,根本就沒有要徹底變革的膽識與魄力,當然此時此刻朝廷上下也絕沒有變革的環境與基礎。
思想的落寞,視野的閉塞,腐朽的政治,幾個中興之臣又怎麼改變積重難返、搖搖欲墜的清政府的命運呢?
-
3 # 廣東許銀川
1:中國封建社會進入清朝晚期已是皇權高度集中,國家大事決於皇帝一人,有明君則可,君暗則天下亂;清末的幾代帝王同治、光緒、宣統皆是暗主,且都不掌實權,大權被慈禧太后把持,慈禧太后生性驕奢,主政無能,在清政府財政空虛時,為過生日修頤和園耗費數億白銀。在國力空虛,大廈將傾之時,為一己尊嚴輕言戰事,向西方列強十一國宣戰,為列強所敗,狼狽西逃,簽訂《辛丑條約》,喪權辱國,使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屢戰屢敗也滋長了列強刮分中國的野心。
2:滿清政府對漢臣有很重的防備、猜忌心態,滿人入關之初以其數十萬的人口統御漢族四萬萬之眾,二百多年間常有漢臣、民反叛。康熙時期有三道藩之亂,乾隆時期有白蓮教起義,咸豐年間更是爆發了動搖國本的太平天國運動,未幾同治陝甘回亂、捻軍起義爆發,兩百年間“反清復明,自立漢帝”的聲音不絕於耳。中興之臣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可無明主賞識,官不過地方之總督,無法統御國家對內向外的根本方針大計,只可救其表象,不能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之即倒。
3:進步思想的萌發和革命黨的致命衝擊,西方列強的入侵讓國人看到了與世界的差距,師夷長技以制夷之聲唱響中華大地,中國的民眾在逐步覺醒,忠君愚忠觀念逐漸淡薄。國父中山先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口號贏得大眾的支援,滿清政府是滿清貴族之政府,其已處於孤立境地,腐朽之極,滅亡在其清理之中,非二三名臣智者所能救也。
-
4 # 漫談世紀風雲
首先要說明的是,清政府走向滅亡是歷史的趨勢,不可逆。其次晚清年間清廷朝野上下腐朽不堪,也沒有所謂的中興之臣,即便是有,也一樣擺脫不了封建思想的束縛,再者有慈禧一派守舊人士的打壓,也不可能有所作為。
自鴉片戰爭以來,清政府就逐步從輝煌走向衰敗。從表面上看,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才導致中國在近代倍受列強欺辱。但是問題的本質在於延續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制度,已經不再適用於現代社會的發展了。所以即便是沒有列強的入侵,清政府也一定會走向滅亡。外部因素只是在這裡面起到了一定的加速作用,當然也中國帶來了深深的傷害和巨大的損失。
甲午戰爭以後,年輕光緒皇帝就曾經積極推行變法維新,但是其結果又是怎樣呢。還不是被慈禧一黨打壓下去了,連皇帝都無法改變清廷的局面,就不用談什麼中興之臣了。
清政府是被時代變革的潮流淹沒的,民國時期新思想的充斥,已經使人民的意識形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封建制度,註定是一去不復返了。
-
5 # 百無一用的書生o8o
若是我們仔細看看清朝歷史,清朝走向毀滅並非只是因為晚期,從清朝從乾隆開始閉關鎖骨,夜郎自大,科技得不到重視,科技沒有進步,軍事上也沒有太大進步,銃從明朝開始,一直到後期都配備在軍隊,並作為主力,這也側面說明近百年裡,火藥的發展並不大,而同時期的歐洲,經過文藝復興、工業革命,科技水平達到了很大的提高,軍事力量也有很大提高。到了咸豐年間,歐洲國家用大炮打開了國門,發動了鴉片戰爭,此時的清朝很多將領都沒見過英國人,可見其愚鈍,此時的大清已經病入膏肓,即使後來有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這些中興名大臣,依然沒有辦法挽回大清的滅亡。。。
-
6 # 北疆同心聊歷史
清朝未年,清廷歷兩百餘年的風雨而弊積如山!本應透過改良去革弊布新,無奈統治集團出於維護皇室專制的目的,而對改良不甚積極,更不想徹底改良。
因此,雖有各位中興名臣為之續命,卻也無法從根本上,令清朝那己經衰朽不堪的蒼老軀體,再獲新生!也因此在辛亥革命的一聲槍響之後,武昌首義便獲成功。
起義成功後,除了北方數省尚在徘徊觀望以外。在全國的其他各行省中,約有半數以上都在積極響應革命!
由此可見清朝未年,尤其是經過了“甲午戰爭”和“庚子國變”之後,在實際上清廷己經是在“依賴統治慣性”在延續其統治了!
此時的清朝:內有朝中權貴(攝政王載灃)和重臣(袁世凱)之間的不和與離心,外有革命黨力量的廣泛滲透,中有“立憲派”對“皇族內閣”的失望…種種因素累加起來,靡爛至極的清廷欲要不倒,己無可能了!概括而言:清朝的最終滅亡,己經在其後期就己經成為大勢所趨——猶如一輛衝下坡路的馬車,是難以憑藉幾個名臣就可以挽回的!
-
7 # 歷史中簡堂言史君
以史為鑑,回顧前朝舊事,我是公元1662
清朝的滅亡,歷史的趨勢所必然發展,首先當時的封建制度已經跟不上經濟生產力的發展,儘管當時的清朝政府也採取了措施去改革痺症,但大多因為保守勢力阻撓與破壞而無疾而終。無論是李鴻章洋務運動還是張之洞的興辦實業,總之從根本上解決不了社會的主要矛盾,然後加上外敵入侵以及當時內部的各種革命活動,內外皆患。
論當時的改革對於已經腐朽到骨子裡的政權來說,只能延緩滅亡的速度,卻也根本上解決不了問題,天時地利人和是一個國家存亡的必要條件。
附圖慈禧
附圖光緒
附圖李鴻章
-
8 # 深夜貓咪
歷史往前推,誰也做不到力挽狂瀾,該嘗試的清政府未曾沒有嘗試,力挽狂瀾的方向不再是去力挽清政府,而是發展新生的力,比如代表新民主主義的新生力
-
9 # 老默有話說
諸位的文章從不同角度寫了清滅原因,此處不再重複。人類科技發展己極不平衡,世界大同的腳步當時己有先知。如同現在提到經濟全球化一樣,先進的要掠奪落後的。保持自己的小王國不受大勢所趨是不現實的,地球上未知的世外桃源還有嗎?科技拉近了人的距離,地球這個人類共有的家園在人的心中越來越小了。大清朝結束是必然趨勢。
-
10 # 晚秋簫聲起
是歷史的必然趨勢,鴉片戰爭開啟清政府國門,使得西方先進的資本主義思想逐漸進入中國。根據人類發展的社會階段,資本主義社會終將會取代封建社會。
還有就是清政府外憂內患,外有列強,內有天災人禍。政治腐敗,帝王昏庸。就像一艘已經腐朽了的大船。表面上看上去龐大,還有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力挽狂瀾,但內部已經破爛不堪,這艘船的崩塌已經是定數了。
-
11 # 今天我們吃什麼
清朝晚期四大中興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在這裡先說一下四位對於國家的成就:
一、曾國潘
太平天國運動的時候,曾國藩一手組建湘軍,經過多年的努力消滅了太平天國。在曾國藩的倡議下,清朝建造了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 因此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之一。
二、李鴻章
操練淮軍,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參與洋務運動積極倡建近代海軍、建立北洋水師。
三、左宗棠
鎮壓太平天國,興辦洋務,平定陝甘,收復新疆,建設西北,提議建設造船廠。
四、張之洞
發展軍工重工業;創辦了華科大、武大、南大等多所學校
上述四位。在清朝晚期在軍事,經濟教育上對於清政府極大的幫助,可是為什麼還是挽救不了。
最關鍵的是制度:戊戌變法轟轟烈烈,觸及封建利益,直接灰飛煙滅。他們不是不知道根源在哪裡,只是因為他們是文人,文人自古以來就有三大終極目標:立言,立功,立德。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他們可以在軍事,在經濟,在教育上去改變,卻改變不了自己幾千年來制度的薰染。
讓清政府走向滅亡的是封建制度,哪怕錯了,也沒人去改變,也不會去想著改變。
-
12 # 歷史何必認真
清末四大中興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中堂、張之洞。
清政府走向毀滅,和以前的任何改朝換代都不一樣,清朝面臨的局面是亙古未見的,落後的農耕文明在西方先進的工業文明面前顯得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擊。
所謂的中興四大名臣,以曾國藩的成就最高,被稱為半個完人,毛主席、蔣委員長都對其推崇備至,甚至有部下勸他更進一步稱帝,被拒絕,四人都是幹實事的人,思想卻是一味的儒家愚忠;可見,此四人的思想依然停留在落後的、被歷史的車輪無情碾壓封建帝制階段,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此一點決定他們不足以挽大廈於將傾,後來的袁世凱稱帝為他們做出了佐證。
鴉片戰爭之後,固步自封的大清帝國進一步沉淪,但是也有一部分開明人士睜開眼睛看世界,其中魏源在其著作《海國圖志》中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張,這成為晚晴有識之士的共同看法,學習西方的先進工業技術,由自己製造堅船利炮,以抵抗西方的侵略。
形成共識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在當時歷史環境下,是很大膽的想法,但是有侷限性,就是治標不治本,清政府的落後首先是思想的落後,其次才是技術的落後,四大中興名臣都沒有看到這一點;不從根本上解放思想,一味的引進工業技術,於事無補,李鴻章的北洋艦隊不可謂不先進,在對日的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魯迅先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於是棄醫從文,寫出了無數針砭時弊的文章,其內容發人深省,為國人解放思想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孫中山引進了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卻並不完全適合中國國情,推翻落後的清政府綽綽有餘,卻不足以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偉大的共產黨人在毛主席的帶領之下,用辯證的眼光看世界,透過三十年前仆後繼不懈的努力,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才使得中國人民真正的站了起來,鄧爺爺的改革開放、解放思想才使得我們大家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
清末中興名臣能做的就是儘量延長清帝國的國祚,維護國家領土的完整,他們也確實做的不錯,沒有曾國藩,清帝國可能在洪秀全面前就亡國了,沒有左中堂,新疆可能早已不是我國領土,雖然李鴻章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但是領土都是出租形式,並不是割讓,最起碼在形式上維持了祖國的統一,但是由於歷史環境的侷限性,他們還不足以對中華民族擔當起力挽狂瀾的重任。
不管怎麼說,我們應該牢記歷史,緬懷近代為中國人民謀出路的每一位偉人,不分政治立場,不管是清末的開明人士,還是民國的傑出人物,還有我們偉大的共產黨先烈。
-
13 # 小程看歷史
此言差矣,所說的“中興”就是指得同治中興,是指公元1862年到1874年這個之間的一段歷史,此時以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為代表的一批中興大臣,他們還是為當時的清政府做過一些貢獻的,不能說他們沒有功勞,只是因為大勢所趨還是沒能換回大清覆滅的結局。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過後,朦朧中的清政府開始甦醒,意識到了洋槍洋炮的厲害,也看清了自身與世界各國的差距。於是在李鴻章等人的倡議下大清朝開始一場轟轟烈烈的自強運動,也就是著名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興起使得中國從此與世界接軌。
此時的清政府也開始從各個方面都開行動了起來,首先從西方國家引進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並派國內的青年學生留洋海外學習深造,然後在國內開始修起了鐵路,建立了現代化的通訊裝置,銀行郵局報社等等一系列的基礎建設應有盡有,另外還興辦了現代化的學堂軍隊兵工廠等等,農業方面清政府適當減輕了農民的賦稅,可以說洋務運動的興起使的即將衰敗的大清朝有了一線轉機,此時大清朝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在西方人的幫助下國內的民變和內亂也得到了平息。所以此時的大清朝相對比較穩定了。
但是這一現象就像是大清朝的迴光返照,到了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一手建立起來的現代化北洋艦隊在猝不及防倉促應戰的情況下被日本艦隊給打敗。清政府不得不再次向列強割地賠款簽訂喪權辱國和不平等的條約,使中華民族再次跌入了深淵,大清朝從此一蹶不振直到最後的滅亡。
可以說在晚清時期還是有很多人為民族的復興做出過努力的,無論是洋務運動還是後來的戊戌變法最終也改變不了這一結局。大清朝覆滅起源於兩方面的因素,分別是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的就清政府自身,外在因素就是列強入侵加快了它覆滅的步伐。
但在我看來主要還是內在因素造成的,因為社會是向前發展的,而清政府一直是不思進取故步自封,即使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的一些先進文化,但也還是阻止不了它覆滅的結果,這主要還是和中國兩千年以來的封建制度有關,兩千年以來中國一隻是一個君主制度國家,偌大的一個國傢什麼都是君主說了算,一切利益都以君主的利益為主,以至於在甲午戰爭的時候,為了給慈禧老佛爺過一場壽辰不惜動用海軍經費為代價,致使北洋艦隊與日本艦隊作戰時連炮彈都不夠,最終導致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想到這些就感覺來氣,作為統治者棄國家的利益將士的生命百姓的安危與不顧,這樣的朝廷這樣的統治者豈有不敗的道理,如果我是那一時期的人也希望這樣的王朝覆滅。
所以即使像李鴻章曾國藩等這樣的大臣力挽狂瀾又有什麼用,大勢所趨民心所向這個王朝註定要滅亡,光靠幾個大臣來挽救,簡直是螳臂當車。君主制度一日不廢除,國家就一日看不到希望。
-
14 # 雨夜說春秋
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享國超過兩百年的,基本都有一個初創、強盛、沒落、中興、沒落、滅亡的的過程。在帝國中興的時候,總有明君名臣共同努力,力挽狂瀾,反敗為勝,延續國祚。
但是清王朝卻是一個特殊的朝代,它是帝制走向高峰的時期,是封建帝制向資本民國的過渡王朝,是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對接的時期,是中華帝國第一遭受外界巨大打擊殖民而無力反抗只能任人宰割的屈辱時期,又是古老中華迎來文明曙光的變革期,情況複雜,歷來是研究重點。
仔細分析,清王朝也在乾隆皇帝後期就開始了衰落期,鴉片戰爭是矛盾凸顯的標誌,太平天國運動又狠狠重創了清政權,隨後西方列強跟上,瓜分中國。以至於本應“中興”的王朝,卻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1.專制皇權必敗於民主民權。明清兩朝,中國帝制到達集中頂峰,皇帝集大權於一身。官員無法制約,丞相制被廢除,上詐而下愚,民眾在經濟上困窘,政治上弱小,文化上空白。特別是清朝,文字獄盛行,士人萬馬齊喑,民不知有國,國不知有民。雖然清政府的名臣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有中興之才,卻無中興之運,帝制如此,若是鎮壓諸如捻軍,太平軍,尚可一戰,若是對抗西方萬眾一心之民主國家,只能是大敗虧輸。2.農業文明必敗於工業科技。經濟基礎是決定兩國兩國相爭勝敗最關鍵因素。清王朝在乾隆後期,陷入了經濟困窘之境地。舉國小農經濟,人口增長,人多地少,加上土地兼併,自然災害,列強還未到來之時,清帝國已經後院起火,白蓮教起義,西北動亂,掏空國庫。本身矛盾已經危急帝國生存,在外力打擊之下,當然無法支撐。兼之,西方列強入侵中國之時,第一次工業革命已經完成,進去了大機器生產的時代,船堅炮利,物質雄厚,不是落後的大刀長矛所能對抗的。3.腐朽帝國必敗於大國崛起。除了脆弱的經濟基礎和無法扭轉的皇權集中,清帝國走過了兩百年,統治階級已經腐朽不堪。知識分子沉浸經史子集,官員貪墨橫行,根據記錄清朝的文人筆記和小說,大致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情況,《儒林外史》《老殘遊記》有細緻入微的官場描寫,雖然讓人啼笑皆非,但是如果身臨其境,大概只有嘆息和憤怒,世道人心可以反映出帝國命運。而幾乎同時的西方國家,正在工業革命改變社會的大變革之中,社會財富快速積累,新的技術,發明,爭相湧現,海外探險殖民你爭我搶,對其他古老帝國帶去了災難,但是本國是生機盎然,朝氣蓬勃。4.個人才幹必敗於舉國同心。回到中興名臣的身上,曾,左,李,張之才確實可以位列名臣,在一般王朝更替過程中,確實可以擔當中興之任,但是當時漢人賢才被滿清貴族刻意壓制,權力,名望,財富都要被滿人蓋過一頭,雖然中國之大,但是卻無用心之人,國運實質上是被少數滿人左右,即使後面起用漢人名臣名將,也是被逼無奈,漢臣仍然無法左右國運。而同時的西方國家,無論是君主立憲,還是議會民主都是集舉國之才,最大效率的利用本國人才,形成舉國之力。在這種對比下,特別是西方刻意入侵中國的情況下,清政府的滅亡也就成了必然。
回覆列表
清政府的滅亡是必然的。沒有中興名臣,太平天國時期可能就要完蛋,有了中興名臣,續了一波命,苟延殘喘到1911。
時代已經變了,西方早就開始工業革命,電氣革命,海外擴張,而清朝依然封閉保守,活在天朝上國的春秋大夢裡。所謂中興名臣只是在一箇舊的框架裡輾轉騰挪,可惜根子都爛透了,再移花接木又能如何。
不改變根本體制,任何人都拯救不了清朝,最多續命。
事實證明,只有資本主義或者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救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