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歌手小剛
-
2 # 一飛沖天133980220
如果國家真心想幫助老人養老,那就用公租房模式吧,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掉,養老房可以建成單間雙間,單間配套,還是在重慶市的退休老人都可以申請入任,這就解決了抱團養老無地的問題,配上食.堂,就解決了吃飯問題,配上一個醫務室,就解決了小病,和老毛病的問題,跟各個大醫院聯網,就解決了大病問題,將物管擴大,就解決了護土問題,因為是退休就可以進養老房,那時他們都還能動,可以每月做兩天義務工,存在那裡,以後自己需要護工的,按天除,具體還可以完善,
-
3 # 老當益壯41148740484
空巢老人逐年增多已經形成普遍的社會現實。既然如此,理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從國家層面上講要出臺一些具體的扶持政策,比如為地方政府撥放專用資金,鼓勵他們興辦養老託付中心,扶持民營創辦老年公寓免稅政策,對無生活來源或養老金不足以入住公寓的老人視具體情況或免收或少收入住費用。讓這些老人在生命的最後一站,充分享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
4 # 瀟灑走回176806044
空巢老人最缺的就是生活上的照顧和精神上空虛孤獨的填補!人老了行動不便的情況下還得洗衣做飯!再加上有的身體不好這病那災的!一天天的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狀況發生!做兒女的最好能常回家看看!平時讓左鄰右舍的多留意著點.!把聯絡方式給他們如有事情好及時聯絡!老人們有電話的也可以多打幾個電話問侯問侯!建意老人們不要老呆在家裡!多出去遛遛!去街頭巷尾人多的地方和他們聊聊天或找個人下下棋打打牌!這樣會充實一點!村裡能多組織一些老年活動更好!有條件的話最好能和兒女待在一起!這樣照顧就方便多了!
-
5 # CABZ
城市和農村的空巢老人的生活環境和條件不同,要分別按需求和所能獲得的條件實施扶助方法。城市裡空巢老人多數有退休養老金和住房,缺少的是子女不在身邊照顧,他們的困難是年邁多病,體弱難以自理,孤獨無人幫助,甚至在家中生病臥床不起,以致死亡都無人及時發現。針對這種現象,政府應幫助和指導以社群為主成立義務和半義務的老人居家生活幫扶組織,這些組織裡釆取自願參加方式招聘自願服務者,能保證每日定時瞭解需要幫扶的老人,每個自願者由街道頒發證書,並定期依據付出的幫扶行為記功德分,優秀的要給予獎勵和表彰,同時政府應有一些對自願者的醫療和養老以及困難補助方面的優惠政策,聚集正能量,樹造社會新風尚,這應是政府和社群工作者的義務和職責。
-
6 # 搭巢
每個人一出生,就是向著終點走去。年老力衰,是每個生命無法抗拒的過程。
目前,中國已有老齡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2%,為1.69億,並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長,約為總人口增長率的5倍,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正在迅速擴大。
父輩在故鄉老去,年輕人卻只能背井離鄉。空巢老人遇事無可依靠,現象令人心酸卻又無可奈何。
據全國老齡辦統計資料顯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屬於城鄉空巢家庭或類空巢家庭。
2000至2010年的十年間,中國城鎮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農村由37.9%升到45.6%。
專家預計,到203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近3億,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這意味著屆時將有超過兩億的空巢老人。
這些空巢老人的生活環境,也令人擔憂。
姑姥姥與子女同住,還算有所依靠。舅姥爺定期體檢進補,時常有子女探望,情況還不太糟。
但不是所有老人都像他們一樣幸運。
身處偏遠山區的空巢老人,可能永遠都不會有人關注他們的生存狀態。
行動不便,貧困無力,成為所有空巢老人生活喪失尊嚴的共同原因。
而居住環境是否友好,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晚年生活是否有尊嚴。
從全國老齡辦的調研資料來看,中國老年居住環境建設滯後,58.7%的城鄉老年人認為住房存在不適老的問題,在農村老年人中這一比例高達63.2%,農村老年人住所不適老問題尤為突出。
年輕人在造房、買房或還是裝修時,較少考慮到老年人生活是否便利,成了一個普遍存在卻沒有得到重視或改善的問題。
廚房
根據老人身高,重新定義廚房櫃檯的高度,使老人甚至坐著,也能做飯。
浴室
使用專為老齡人或行動不便者設計坐式淋浴器,避免老人在爬進爬出浴缸時摔倒。
霧浴蒸汽能在短時間內使全身體溫提高,老人坐在座椅上便可輕鬆清洗到腳趾處。
洗漱間
水龍頭把手深度設定為30cm左右,化妝櫃的舒適高度在80cm左右,既可減少腰部的負擔,也可使水不容易流向肘部而滴落,而深度空間上需要達到60cm,確保站立和坐下都有足夠空間。
衛生間
使用智慧馬桶,特別是家有腸胃、便秘等問題老人。智慧馬桶可以透過便圈加熱,消除冬天如廁冰冷感;而且清潔衛生,更有利於健康。
如果經濟條件上達不到,請至少使用坐式馬桶,方便老人如廁。
客廳
使用掃地機器人,可以減少勞動對老人膝關節與腰部的損傷。
臥室
床——首先,高度以40-50cm為宜,便於老人上下床;若有使用輪椅的老年人,床面高度則需要與輪椅坐面高度齊平。
其次,床墊不易過軟,以免老年人起身困難。另外,還可以在床邊設定扶手,便於老人起身時借力。
溼度——老人對室內溼度的變化尤其敏感,胸悶、面板瘙癢或易感冒等症狀都是由於長期的室內溼度環境不當引起。四季最適宜的溼度應當保持在50-70%。我們通常會使用除溼器或加溼器來對夏冬季節作出對策。但是冬季加溼器不宜過多,室內環境溫暖,更容易細菌繁殖,對呼吸道影響很大。
另外,如插座位置、無障礙地面、防滑措施、過道扶手、夜間照明設定等等,也充分考慮到老人的安全。
這一切,看起來麻煩嗎?
很麻煩。
但是,當你年幼時,父母曾他們充分盡他們所能,給你最好的。
況且,我們終將老去。
那麼,當你老了,想住在怎麼樣的房子呢?
為了現在的祖父輩,為了不久的父母輩,為了將來的自己,行動吧。
愛你的人,值得更好的。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6年前,我的父親去世了。家裡所以責任與義務全壓在我身上。因此必須外出謀生,於是我帶著老婆和剛滿兩歲的兒子來到曾經打過工的城市佛山。留下母親和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當時真的很想全家都走,但的確沒有那條件。因為:第一,我和我老婆都還沒有找到工作,全家出來搞不好就成逃荒的了。第二,因為父親剛去世,在老家也辦了葬禮,收了親戚,鄰居的禮金,如果全跑了,遇上人家辦事沒有人去隨禮,以後恐怕也沒有臉回去見父老鄉親了。第三,母親因為父親的離去而傷心,身體和精神面貌也不好,萬一帶出來有個三長兩短也是我承擔不起的後果。第四,我女兒讀小學了,如果帶出來就意味著很大可能讀不了書(外來工子女入學想必大家都知道有多困難)。就這樣,我的母親成了空巢老人,我女兒成了留守兒童。。。
為什麼我要把以上的理由說得那麼清楚呢?因為我怕別人說我不孝,說我重男輕女。我相信每一個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形成都有迫不得已的經過,都有言不由衷的苦楚。我相信天下所有的子女都是有孝心的,只是有的能力達不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我覺得為什麼人們對有孝心的人很佩服,是因為他們做了很多人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
在我離家第二年的時候,我找朋友借了兩萬塊錢開始學著做生意了,感謝上天讓我沒有經歷挫折就把生意做上路了,但是還是放不下家裡的母親和女兒,每週都要打兩次電話回去,準確的說,一直提心吊膽的擔心著她們,因此每年春節回去,我都會給周圍鄰居帶點禮物,以表達他們對我家的照料。到第三年,我終於有能力把我母親和女兒接到了我的身邊,結束了她空巢老人的生活。 其實空巢老人真的很孤獨,特別是喪偶的老人,需要社會的關注,如果你家或你的周圍有這樣的老人,請儘自己的一份力,讓他們感受到這個社會並沒有拋棄他們。同時國家應儘快建立健全社會的居家養老制度。針對獨居老人,社群、居委會要進一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千萬不要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