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俊傑不飆車
-
2 # 一隻鹿621
三奪影后的惠英紅!別的不說,演技簡直服氣。演什麼像什麼。
1960年2月2日生於香港,祖籍山東,滿洲正黃旗後裔,香港女演員。1977年憑張徹導演的《射鵰英雄傳》中穆念慈一角正式出道,並簽約邵式電影公司。
1982年憑藉電影《長輩》獲得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2009年惠英紅憑電影《心魔》中一個佔有慾極強的母親角色,奪得第46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2010年,惠英紅再憑該片先後贏得第16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第4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配角”、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第10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第10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俄羅斯海參崴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共奪得七個獎項。
2017年憑藉《幸運是我》獲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年輕的時候也超有韻味的啊
-
3 # Erica囡寶
最喜歡春夏,說實話我第一次見到她好像是在花火封面上看到的,那個時候還在上學,常買那些小說看,第一眼吸引我的是她的眼睛還有那種憂鬱的氣質,後來再看到她是在她得金像獎之後看到有新聞出來說是第一位90後金像影后,我就感覺很眼熟,後來在網上一搜有很多圖片出來我一看原來是她啊,然後我又去搜她得金像獎時的視屏,得獎後她感謝了很多一起完成拍攝的工作人員,整個得獎感言大方得體,很沉穩。後來也瞭解到在得獎之前她已經整整七個多月沒工開了,而且沒有團隊沒經紀人,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是一顆想演戲的心,這個時候踏血尋梅出現了,電影我也看了春夏演出了佳梅的敏感還有不自信,對於初來一個陌生地方的迷茫和夢想的執著與最後的破碎,而劇中那個她喜歡的男孩的不尊重與玩弄成了壓垮佳梅的最後一根稻草
再後來看她拍的雜誌,採訪視屏,你可以感受到她是一個大方沉穩,情商高,很有主見又很酷的一個姑娘,她有很好的外在也有很好的內在來撐起它,看了很多她的採訪視屏瞭解了很多關於她的故事,我覺得和她聊天或者相處會是一種享受,喜歡她說的我是我這件事本身就很酷,喜歡她說的我18歲以後的事不需要和家人商量,她比我有勇氣有主見多了,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活成她那樣,而且讀她寫的詩也是被她寫的那種意境給感染了,我可能這輩子都寫不出那麼好的詩,收到雜誌第一天我就用手機一個字一個字碼著打出來了,真的太喜歡了。這就是春夏,我文筆不好,也是想到哪就寫到哪,你們想了解的可以百度,要圖要採訪視屏都可以給你們噠,?真的太喜歡她了,時時刻刻不忘安利,我瞭解的不過是小部分的她,希望不斷了解更接近她一點,然後下面是她的一些美圖還有寫的詩,❤辛苦大家看這麼長一段啦?
-
4 # 魚兒泛娛
1.袁詠儀,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中國香港影視女演員。袁詠儀是連續第十三屆和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后。她有很多經典的代表作,如:《新不了情》,《金枝玉葉》,《花木蘭》等等。
2.吳君如,出生於香港,籍貫廣東省番禺,中國香港女演員、歌手、主持人。吳君是第十八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后。很喜歡她出演的《古惑仔之洪興十三妹》,《鹿鼎記》還有她主持的長壽節目《歡樂今宵》。
3.趙薇是第三十四屆的香港電出生影金像獎的影后,她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中國大陸女演員、歌手、導演。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她出演的《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2013年,執導電影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先後成功斬獲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
-
5 # 哏兒都事兒
金像獎的影后影帝可以說是最有含金量的了。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自1982年起第一屆到如今2018第三十七屆,獲得影后的演員都有哪些人。
在影后一欄中,我們可以看到,春夏作為第一名90後獲得此項殊榮。可以看得出對她演技的肯定了。在這裡沒有想要踩誰的意思,只是剛好某金鷹節也舉行完,相比另一位人氣女星得知自己獲獎時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差距了吧。
有那麼一種人,她神秘、有趣、有內容,讓你會忍不住的想要一直一直了解她。春夏對於我來說,就是這樣的人。她的感性、古靈精怪,我很喜歡。
-
6 # robert
就不談喜歡哪位影后吧,談談比較強大的表演。
曼神的《阮玲玉》、《甜蜜蜜》、《花樣年華》,蕭芳芳的《女人四十》,鮑起靜的《天水圍的日與夜》,葉德嫻的《桃姐》,章子怡的《一代宗師》,張艾嘉的《最愛》,比較明顯與其他的表演拉開一至兩個等級。
第二階梯中,周迅的《如果愛》,袁胖子的《新不了情》,鞏神的《黃金甲》,斯琴高娃的《似水流年》和《姨媽》,惠英紅的《心魔》,春夏的《踏血尋梅》。
其他的表演談不上平庸,但不夠優秀。要麼是因為對手太弱矮子裡拔高個,要麼就是同年裡頭有更強的表演,還有最遺憾的是,大年,兩三個強大的表演扎堆。比較遺憾的沒得到褒獎的作品有:張曼玉的《新龍門客棧》,蕭芳芳的《虎度門》,《臥虎藏龍》的章子怡和楊紫瓊,《榴蓮飄飄》的秦海璐,《和平飯店》的葉童,《紅玫瑰白玫瑰》的陳沖。
-
7 # 映畫臺灣
我最愛的金像獎影后,其實也是我最愛的香港女演員,那就是芳芳姐——蕭芳芳
好吧,如果要對一般觀眾介紹芳芳姐,那就只有說她是方世玉的娘,大家就很熟悉了
但其實把蕭芳芳放在整個香港電影史上,她都是可以進入到殿堂級的女演員
蕭芳芳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極少的兩次影后獲得者
第一次是1988年的《不是冤家不聚頭》
這部電影其實是小品式的喜劇電影,但蕭芳芳屬於那種可以把平淡的角色演到發光的厲害演員,得獎是必然的,那年她41歲
那年金像獎,蕭芳芳戰勝了王祖賢、鐘楚紅、鄭裕玲、李麗珍和李翰祥的女兒李殿朗,拿到金像影后,你會發現,當年的金像獎,真的含金量好高啊
第二次拿金像影后,幾乎是大滿貫,是金馬金像雙料影后,那就是經典的《女人四十》,這部電影還讓蕭芳芳拿到世界頂級的柏林影后
她真的是把這個角色,演到入香入骨,成為一個難以逾越的表演巔峰和傳奇!
這一年遇見蕭芳芳的女演員是“悲催”的,但都是經典的女演員,比如馮寶寶、梅豔芳、邱淑貞、葉童
另外呢,蕭芳芳另外入圍過三次影后
其中有兩次是在同一屆,也就是1994年的第13屆,她憑藉《搶錢夫妻》和《方世玉》同時拿到影后提名,厲害的
可能是那次票數太分散了吧,最後得獎的是靚靚袁詠儀的《新不了情》
蕭芳芳最近的一次獲得金像獎提名的是1997年《虎度門》,其實這個角色,和《女人四十》蠻像的呢
已經是影后的袁詠儀,為了和蕭芳芳合作,甘願降低身價來演配角
2009年,剛剛62歲的蕭芳芳就拿到了金像獎的終身成就獎,星爺周星馳親自為她的介紹來唸口白
其實像蕭芳芳這樣天才的女演員,可以一直演下去演到現在的,只是非常非常可惜,她一直有耳疾,在演出過1997年的《麻雀飛龍》之後就休息了
不過蕭芳芳又開闢了另外一番天地,那就是慈善
她在美國拿到兒童心理學學位後,創立了護苗基金,意在保護兒童免受性侵犯,多年來,藉著她在演藝圈的影響力,做了非常多的善事
蕭芳芳是著名的邵氏七姐妹之一,老姐妹也一起做善事
非常多的知名藝人幫她站臺
篇幅原因,還沒寫蕭芳芳40歲之前在香港、臺灣地區有多麼的傳奇呢,真的是一大傳奇!話說著名的《世上只有媽媽好》其實她是原唱呢
-
8 # 電競愛好者呂小布
如果說好萊塢明星是以奧斯卡為最高榮譽目標,那麼香港金像獎就是中國乃至華人演員最渴望的追求。
那麼在經歷那麼多年的金像獎評比中,歷屆的影后有哪些呢?
張曼玉《宋家王朝》
劉嘉玲《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惠英紅《長輩》
王小鳳《錯點鴛鴦》
袁詠儀《金枝玉葉》
張曼玉《不脫襪的人》
葉童《表錯七日情》
羅蘭《爆裂刑警》
林碧琪《靚妹仔》
張艾嘉《地久天長》
吳君如《洪興十三妹》
蕭芳芳《不是冤家不聚頭》
楊千嬅《春嬌與志明》
葉童《婚姻勿語》
春夏《踏血尋梅》
斯琴高娃《似水流年》
趙薇《親愛的》
張柏芝《忘不了》
袁詠儀《新不了情》
斯琴高娃《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鄭裕玲《表姐,你好嘢!》
章子怡《2046》
鞏俐《滿城盡帶黃金甲》
鮑起靜《天水圍的日與夜》
惠英紅《心魔》
張曼玉《阮玲玉》
張艾嘉《最愛》
李心潔《見鬼》
張曼玉《甜蜜蜜》
章子怡《一代宗師》
梅豔芳《胭脂扣》
周迅《如果·愛》
蕭芳芳《女人四十》
張曼玉《花樣年華》
葉德嫻《桃姐》
-
9 # 影視娛樂
1985年梅豔芳在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憑《緣份》一片榮獲“最佳女配角”獎項,1998年憑《半生緣》中曼璐一角獲“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1987年第24屆金像獎梅豔芳憑藉《胭脂扣》奪下最佳女主角,聽到這個訊息梅豔芳激動的跟個小孩子一樣,她鼓著掌,為自己而鼓掌,我還記得她當時穿的是一件黑色禮服。那一年他24歲,時光飛逝,她留給我們的只剩回憶。
“我站在舞臺上已經有不短的日子,可是今天是我最緊張的站在舞臺上,因為我手拿的是我夢寐以求我的心願金馬獎,今天我美夢成真,我覺得很開心。”
在臺上梅豔芳就是女王,真的是風華絕代,當時的她笑的真的像個孩子。你可以看出她的激動和緊張,她這一生嫁給了音樂,嫁給了電影。
-
10 # 宏是我真名
惠英紅,梅豔芳!個人認為她們兩位是香港女藝人中演的最好的的。梅豔芳有對角色難以置信的理解力,無論跟誰搭檔都不會被遮掩風采!跟成龍與周星馳這樣的演員演戲,幾乎所有的女演員都會是花瓶,梅豔芳除外!惠英紅的《血觀音》裡的演技真的是棒到無法用語言形容,看似不動聲色,卻讓人不寒而慄!表演不留痕跡,力道恰到好處!
-
11 # 小屁孩不當家
不請自來,很幸運能回答這個問題,金像獎很幸運能回答這個問題,金像獎從1982年舉辦到現在已經39屆了,言外之意就是已經產生了39個金像影后,當然有一些演員是拿到多個影后,就例如張曼玉。
沒錯在這麼多的金像獎影后中,最喜歡的就是張曼玉小姐,喜歡她的理由並不是因為她拿了5屆金像獎影后,四屆金馬影后,唯一問鼎三大國際電影節雙料影后(柏林、戛納)的亞洲演員,而是因為她是性格,她的處事。
在電影圈獲得巨大的成就後果斷息影,然後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時的時候已經是以音樂人的身份,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已經擅長的領域中推出了,然後進軍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張曼玉在當今的華人電影圈拿的獎可以說是山巔的人了。她這麼做並不是為了博取其他人的眼球,更何況她的地位都不需要這麼做了。我的看法就是她可以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不介意從零開始。
她這種不斷努力不斷進取的性格不管什麼時候都是可以令人愛上的。
-
12 # 快客騎手
毫無疑問,香港的女演員之中,最喜歡的便是張曼玉,而張曼玉已經拿下五次金像影后,是香港女影星中最多的。
上世紀的香港影壇一片輝煌,吸引了無數美女加盟。鐘楚紅風情萬種,林青霞美豔動人,關之琳驚為天人、邱淑貞性感迷人……這麼多美人,女星之間的競爭可想而知。上世紀自九十年代開始,張曼玉先後五次或得金像影后,冠絕金像獎。
剛出道時的張曼玉,美麗動人,獲得過1983年港姐亞軍及最上鏡小姐。那時的張曼玉,青春無敵,雖然她自己覺得自己並不算漂亮,但他仍然飾演了許多花瓶絕色,其中最知名的當屬《A計劃》續集裡,成龍的女朋友。那時的她青春靚麗,露出自信滿安的笑容,輕而易舉的成為了許多影迷心目中的完美女友。
但張曼玉不滿足於此,她想將演員這個職業作為畢生事業來追求,演技的提高成為她最重要的任務,但長久以來觀眾和導演都將她當作一個美麗的女人,這固然是一種讚譽,卻也是一種成見。幸好在香港電影圈有許多認真拍戲的電影人,成龍大哥就是其中之一。
當拍攝《警察故事》時,成龍大哥已經可以控制一切細節,包括演員的表演,出於對電影細節的掌控,成龍大哥其實並不滿意張曼玉的演出,這正與張曼玉的內心不謀而合。
於是張曼玉在成龍大哥的嚴格指導下,一遍又一遍的表演,直到成龍大哥滿意為止。
《 警察故事》是一部動作片,成龍想要將該片打造為自己的專屬名詞,於是他精益求精,而張曼玉也趁機嘗試自己以前從未經歷過的,拍攝動作戲部分。
這一切都令她吃盡了苦頭,但也是從這部戲開始張曼玉的形象逐漸轉變,她變得沒那麼漂亮了,但卻有一種獨特的氣質,令人痴迷。
但這時的張曼玉仍然覺得不滿足,她仍舊在嘗試探索,探索表演的真諦。
直到1988年,張曼玉遇到了王家衛,這位香港影壇拍戲最講究靈感,最需要演員演技發揮的導演。王家衛對於影壇的貢獻不僅在於自己的導演風格,更重要的在於他有本事令演員明白何為表演。
《旺角卡門》中張曼玉開始真正作為一名演員,貢獻了純粹的表演。
後來終於在1990年,她憑藉《不脫襪的女人》拿下人生第一座影后獎盃!
從那以後,張曼玉似乎領悟到了表演的真諦,她成為了香港影史最佳女主角。
《阮玲玉》的主角是一名帶有傳奇性質的奇女子,《新龍門客棧》的女老闆風情萬種、一正一邪,《甜蜜蜜》裡的李翹真實而可愛,再次與王家衛合作的《花樣年華》中的蘇麗珍隱忍又熱情……
很難想象,要是沒有張曼玉的演出,這些電影還會如此有魅力嗎?
金像影后這個名詞已經不足以承載張曼玉的成就,香港電影史上只此一位最佳女主角!
-
13 # 木劍遊俠吳不勝
金像獎影帝雖然眾多,有的得過幾次的,也有的只得過一次的,在我心中最佳影帝是周星馳。因為:
一、他的電影題材取於普通生活,如:
(1)電影《喜劇之王》描述的正是周星馳1982年硬是拉著不口渴的“牛”人--梁朝偉報考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結果發生了類似現在的兩姐妹相親事情,姐姐沒被看中,妹妹卻被看上了--梁朝偉不久成為了無線五虎將之一,經過近十年龍套,星仔才成為大家熟知的星爺
(2)還是《喜劇之王》裡描寫的因飾演無關緊要的龍套和導演說希望加戲而被拒絕,這段正是當年在《射鵰英雄傳》裡飾演被梅超風練功一招斃命的無關重要小龍套,他卻和導演說想加戲的情景。
二、擅於捕捉人物細節的刻繪:
不管是表演、畫面特技、對白、調色、音效,都要符合周星馳的要求才可以在觀眾面前展現。如(1)在《唐伯虎點秋香》裡因為涉及到古人對文學的研究精深,對對白裡的字詞就親自刪除更改了多次,另外還加上自己的搞笑風格;(2)在《功夫》裡跟周星馳合作過的元華都說周星馳是極度苛刻;(3)《少林足球》裡的大師兄黃一飛拍鐵頭功那個鏡頭連續在頭上爆掉八個啤酒瓶,周還是不能滿意。正是這種凡事都要做“好一點點”“再好一點點”的精益求精才讓電影呈現細節豐富、生動。
三、有耐心,勤磨演技,打破記錄創造自己的特色:
從跑龍套到擔任主角,用了近十年時間,可謂十年磨一劍。83年到86年,用了4年時間接受派任主持兒童節目,其中的模仿各種語言怪聲怪笑,為今後周式的笑聲打下了基礎,期間不放棄演藝夢想,經常揣摩影片角色,鑽研演技,即使跑龍套也有自己的見解,以致能在《霹靂先鋒》中能夠駕輕就熟,圓轉如意,不像初登銀幕的新人,從而一舉拿下金馬、金象獎最佳配角和最佳新人的雙料提名,往後的《賭俠》、《賭聖》一起名列全年票房榜的冠亞軍,創造了票房4132萬港元和4034萬,打破了香港開埠以來的票房記錄,《逃學威龍》中飾演一個臥底神探,該片再破票房記錄;1993年,憑《唐伯虎點秋香》連續第四次拿到香港年度票房冠軍,其搞笑的演繹是其對生活的獨到見解,一改以往電影的嚴肅、拘泥。
周星馳的“無喱頭”文化--非邏輯和帶神經質的演技,成為香港文化的重要一環,也被內地觀眾評價最高的經典影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情感理念和表達方式。
回覆列表
張柏芝。
上天如此眷顧她,出道第一部戲,就是在星爺的《喜劇之王》裡擔當女主角,叛逆又清純的柳飄飄。
《老夫子2001》一上映就以551萬元登上香港票房冠軍的寶座。
《星語心願》不僅票房好,還入圍第36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以及第19屆香港金像獎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內的3項提名。
《蜀山傳》、《浪漫櫻花》、《鍾無豔》、《河東獅吼》,雖然都是商業片,但質量都很不錯,她的角色讓人記憶猶新。
不僅能演愛情片和戲劇,有深度的角色她也能很好地駕馭。比如讓她稱為史上最年輕金像獎影后的《忘不了》,她扮演小巴司機,幫過世的未婚夫撫養一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她的表演內斂而感人。
那時候的她,是當之無愧的票房靈藥,連范冰冰和李冰冰都為她配戲。
可是一切都來得太容易,容易倒讓人誤以為是理所當然,而不去珍惜。
豔照門後復出,依然有人願意幫她,給她機會。而她卻屢屢爆出耍大牌的醜聞。不斷地有權利的前輩和大佬公開批評她。從票房靈藥到票房靈藥,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付出之後的她,再也沒有像樣的作品。最年輕的金像影后居然獲封“最差女主角”,實在是諷刺。
她也後悔過,但很顯然已經晚了。如今,她依然保留著兩張影碟,一張是《忘不了》,這是她人生最輝煌的時刻;另一張是《河東獅吼2》,這是她永遠的爛片恥辱柱。
在這個競爭激烈、新人輩出的娛樂圈,可能她再也翻不了身。但她永遠是柳飄飄、柳月紅、李奇英,永遠是我兒時的女神。
希望歲月善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