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諶人

    美國打伊朗,對歐洲沒有一點好處。

    第一,美國渲染伊朗發展核武和彈道導彈威脅世界和平,要動手打擊伊朗會綁架歐洲北約國家出人出錢出軍事裝備和基地,歐洲除了掏錢盡義務,得不到任何好處。

    第二,美國癱瘓了伊朗石油經濟,歐洲將失去“歐佩克”組織一個重要、穩定的能源供給源,這對歐洲的能源長期安全留下隱患,歐洲不會容忍美國挖坑。

    第三,美國打伊朗可能誘發新的中東難民潮,美國隔海相望,讓歐洲人接納買單。歐洲為接受中東難民已焦頭難額,矛盾重重,絕不願再重蹈覆轍。

    第四,美國打伊朗會打出世界高石油價,美國輸出石油賺錢,歐洲掏腰包買單。歐洲不願接受這種結果。

    特朗普、博爾頓、蓬佩奧集團橫行霸道,鄙視勒索歐洲,做事既短視又極不負責任。與歐洲結怨逐漸加深。歐洲已經有勇氣對美國說;“不”!

    歐洲從維護自身尊嚴和政治立場出發,不願意再對美國隱忍和被迫跟隨,不會再無腦順從美國的意志,圍繞美國的指揮棒瞎折騰。

  • 2 # 胡家成

    昨天爆出德國總理默克爾要求歐洲在伊朗問題上不要太軟弱,歐洲要團結。今天又爆出歐洲28國一致決定,不參加美國對伊朗的軍事行動。聯絡到伊朗外長扎裡夫訪日,盟友紛紛遠離美國,美國對伊外交陷於極端孤立境地。

    安理會五常任理事國和德國與伊朗簽署核協議後,根據協議內容,國際社會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作為中東大國,商機無限,歐洲企業大量到伊朗投資興業,做生意,還有一部分歐洲國家進口伊朗石油,可以說,歐洲與伊朗的貿易日益密切。

    美國不顧國際社會的一致反對,堅持單邊廢除伊核協議,並採取"長臂管轄",不顧兄弟情誼,對包括盟友在內的與伊朗有貿易往來的國家進行制裁,深深傷害到了歐洲,讓歐洲認識到了美國霸凌和自私的嘴臉。歐洲終於發出團結自衛的呼聲。

    戰端一開,不僅耗錢,還會產生千百萬難民。美國遠離波斯灣,到時推的一乾二淨,拍屁股走人。這些難民會大量湧向歐洲。想想利比亞、敘利亞,歐洲現在還在消化,而大西洋那邊還搞什麼禁穆令,修建邊境牆,美國優先,怎麼會接受難民?歐洲肯定心寒,怎麼還會追隨美國打仗,為自己留下後遺症呢?

  • 3 # 安愛TT

    不支援正義就是助長歪風邪氣,歷史上綏靖主義導致二戰,禍害了全歐洲及世界,當今若任由超強為所欲為必將全球塗炭。

  • 4 # 手機使用者禾田

    這是美國在弄一箭三雕詭計。

    一是為石油美元金融的近期危機弄把戲,以殘喘其強勢,更在乎壓制其它貨幣的增長空間。

    二是透過打擊、恐嚇伊朗,期望伊朗順從於美國,以便一統中東石油重地和佔領中東石油出口的通道要塞。

    因此,歐洲為了自身利益必然地反對美國干涉伊朗。

  • 5 # 華眼觀世界

    現在的歐州已不是無條件服從美國號令的歐州,美國的一切為了自己利益而枉顧盟友甚至越是盟友越敲詐的流氓咀臉暴露無遺。尤其是特朗普,彭佩奧,搏爾頓新政府班子組成後,一系列瘋狂的行為令歐州感到震驚,美國對歐州究竟是盟友還是敵人呢?歐州迷茫了。單邊主義的施壓歐州經貿政策讓歐州蒙受巨大經濟壓力。為了美國的利益強迫盟友增加軍費開支用來購買美國高價軍火,讓美國軍火商大發其財。抇言沒有義務保護歐州,必須拿出鉅額保護費,否則,美軍就要撤離。在歐州內政問題上指手劃腳一幅太上皇氣勢,要歐州德,英,法等國禁止用中國華為先進網路系統,否則要制裁他們。在伊朗問題上歐州有自己切身利益,歐州各國在伊朗有巨大經貿聯絡,伊朗物美價廉的石油也受到歐州的青徠,伊核協議即限制了伊朗核武的發展,又給了歐州巨大商機,對歐州來說,尤其是英,法,德等國是一個美好的協議。但是見不得別人好的特朗普上臺後馬上不顧歐盟強列反對毅然決然地推翻了美國也是簽字國的伊核協議。歐州的利益被美國無情的踐踏了,歐州盟友被徹底出賣了。歐州已經不知道美國是朋友還是敵人了。但美國推翻伊核協議還不算完,又要封鎖伊朗石油出口,又要對伊朗動武,歐州國家心也徹底瓦涼瓦涼的了。伊朗石油不能要了,巨大經貿利益沒了。現在美國新斑子又要對伊發動石油戰爭,伊朗被打亂以後,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的千百萬難民流入歐州的景象又要重演,歐州還能吃得消嗎?歐州還能經得住嗎?

    但是美國人家可以修邊境牆把難民擋在邊境之外,而歐州能做到嗎?如果再不分青紅皂白幫助美國打擊伊朗,那伊朗的導彈夠不著美國,但可是夠得到歐州啊。歐州要處在炮火中了。這無論如何是歐州斷然不能做的最愚蠢的事了。歐州現在正在覺醒,正在思考究竟誰是真正的敵人,誰才是可以放心依靠的,可促進歐州繁榮的真正的朋友。

  • 6 # 軍武最前哨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講一段發生在最近的趣事:本月13號,原本計劃出訪俄羅斯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卻突然轉道布魯塞爾;彼時,當地正在召開歐盟成員國外長級月度會議。

    蓬佩奧此行目的十分明確,即試圖說服歐盟各成員國能夠重視伊朗現階段“威脅言論和行為”可能帶來的風險,並希望他們在之後對德黑蘭採取更為強硬的態度。但令蓬佩奧始料未及的是:歐盟幾個主要成員國卻並不買賬。

    德國外長馬斯對蓬佩奧直言不諱:德國不希望美伊軍事對峙升級;英國外交大臣亨特也坦言:十分擔心美伊意外爆發衝突的風險;法國外長勒德里昂更加直白:美國加大對伊制裁的方式不適合我們;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莫蓋里尼則做了總結性表態:歐盟成員國將會繼續徹底的維護和支援伊核協議。

    更加讓蓬佩奧感到尷尬的是,如果按照職務他和歐盟各國外長同屬一個級別,再加之美國和歐洲長期存在的盟友關係,最不濟也應該坐上旁聽席;但這次歐盟外長們卻一致拒絕不請自來的蓬佩奧進入會議現場。

    其實,自特朗普決定要退出伊核協議之日起,歐盟就表現出了明顯的反對情緒;在那段時間裡,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相繼趕赴華盛頓,試圖盡最大可能將美國留在伊核協議框架下。但事實證明:歐盟的建議對於美國而言並不具備參考性。

    很多人可能一頭霧水:向來和美國穿一條褲子的歐盟為什麼在伊朗問題上性情大變?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字:核。當初相關多國簽署伊核協議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德黑蘭停止核武器的研發工作,進而穩定中東局勢。

    因為無論是美國、以色列還是阿拉伯遜尼派國家,他們都不想看到一個擁有核武器的伊朗。可一旦德黑蘭發展核武器的程序在斡旋協商、外交壓力等溫和方式下無法被有效的阻止,那就會有很大的可能再度引爆中東戰爭。

    敘利亞戰爭已經證明,中東亂局的波及範圍並不僅限於本地區,歐洲大陸也不可避免的受到難民和恐怖主義的衝擊,而由此為歐洲各國帶來的安全風險也是難以預測和防範的;反倒是偏安一隅的美國如置身事外一般。

    此外,美國在歐洲大陸長期保有大量的軍事基地,美伊如果擦槍走火爆發戰爭,除以色列和駐中東美軍外,駐歐洲美軍或許也會成為德黑蘭重點考慮的打擊物件。屆時,由美國引發的惡果卻要歐洲來品嚐,後者自然不會傻到這種地步。

    所以說,長期受美國強權政治影響甚至左右的歐盟,在關鍵時刻還是要從自己的立場出發衡量利弊。而且隨著歐洲一體化的日趨成熟和完善,逐漸擺脫美國的陰影也成了歐盟成員國普遍的訴求。

  • 7 # 今古達觀

    歐洲國家早已被難民危機搞得焦頭爛額,更不想由於美國軍事打擊伊朗產生更多的中東難民而雪上加霜!

    爆發於2015年的難民危機,至今讓歐洲國家苦不堪言,更導致了政府動盪英國脫歐

    2018年9月以來,儘管湧入歐洲的難民人數有所控制,但難民危機卻遠未真正解決。難民帶來的沉重經濟壓力、治安案件激增,尤為文化融入困難導致的族群撕裂問題愈來愈嚴重。同時歐盟各成員國圍繞難民配額分配、責任分攤等問題爭吵不休;一些極右翼或民粹主義政黨用“反移民牌”贏得選民支援,不斷挑戰和衝擊傳統主流政黨,老牌世界大國英國更是因為難民問題久“脫”未決,陷入兩難。一些歐洲國家因為難民問題叫苦連天。據希臘官方釋出的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9月12日,滯留在希臘5座愛琴海島嶼上的難民總數首次突破2萬人。屈指可數的幾個難民營人滿為患,其中接納能力為3100人的萊斯沃斯島穆利亞難民營住進了8800人,接納能力為600多人的薩摩斯島瓦提難民營擁擠著近4000人。國際移民組織日前釋出的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9月9日,已經有近7.4萬名非法移民透過海路湧入歐洲,其中,約3.2萬名非法移民在西班牙登陸,佔到了總數的43%。法國歐洲一臺報道稱,自1990年起歐洲人口增加了3500萬,77%來自外來難民和移民。20世紀80年代歐洲每年流入約20萬人,90年代增至約75萬,2016年進入歐盟國家尋求庇護的難民人數則高達120萬。讓人想不到的是,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資料,近幾年來經海路進入歐洲的難民大多數都來自主要來自厄利垂亞、奈及利亞、索馬利亞、蘇丹、敘利亞和甘比亞等國,敘利亞難民僅排第五位,而其他幾國都是歐洲傳統的難民來源國。

    伊朗若被打亂,引起的難民危機將是災難性的

    伊朗是一個多民族的伊斯蘭國家,其中波斯人佔66%,亞塞拜然人佔25%,庫爾德人佔5%,還有阿拉伯人、巴赫蒂亞里人、盧爾人、俾路支人及土庫曼人等少數民族。 2018年人口估計為8201萬,居世界第17位。

    伊朗2017年底的大騷亂目前,伊朗由於多年的經濟欲振乏力導致民窮財盡,民眾生活日趨艱難,已有數萬人透過各種渠道出逃國外,讓伊朗難民也成為世界難民危機大軍中的醒目成員。若是美軍軍事打擊伊朗政府,伊朗的民族矛盾就會激化,特別是伊朗的庫爾德人就會呼應伊拉克、敘利亞的血誼同胞,伊朗的高壓統治就會搖搖欲墜,一場導致上千萬難民產生的災難性危機就不可避免。還有連帶的“什葉派之弧”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巴勒斯坦哈馬斯、葉門胡塞武裝無所不用其極的報復,中東更是兵連禍結,絲毫不亞於伊斯蘭國武裝的肆虐噩夢重演。這些難民向哪裡去呢?無疑又是歐洲國家!歐洲多國想想都是壓力山大,因此齊聲反對美國的對伊朗軍事打擊就成為必然。

    美歐對伊朗的偷偷發展核武和“輸出革命”洞若觀火,只是解決伊核問題的手段不同

    奧巴馬時代的美國之所以能與俄中英德法聯手達成“伊核協議”,實則是美國對小布什時代戰爭大棒政策的改弦更張,是所謂“巧實力外交”的初露鋒芒。那個時候的英德法三國,實話說跟奧巴馬是一個心思,那就是採取“懷柔政策”,對伊朗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想透過以柔克剛的策略最終達到使伊朗棄核的目的。而伊朗也是一拍即合,一則國內改革派暫時得勢,伊朗最高領袖苦於飽受制裁民生凋敝,急欲獲取認同解除制裁。二則伊朗強硬派虛與委蛇,“偷偷地進村,打槍的不要”,暗地發展核武,面子沒失又得了實惠何樂不為?

    然而政治素人大嘴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後,一切全變了!特朗普奧巴馬的“懷柔策略”不屑一顧,認為美國叫伊朗人欺騙了,乾脆長痛不如短痛“極限施壓”讓伊朗棄核。這就有了如今美國航母戰鬥群的聚集波斯灣,有了戰略轟炸機的罕見出動,有了美伊大戰的輿論鼎沸,有了作為盟國的歐洲國家的齊聲反對軍事打擊。

    實則美歐促使伊朗棄核的目的如出一轍,只不過手段不同而已:美國人要武鬥,歐盟要文鬥;美國人想真打,英法德是真嚇,要不如何解釋剛剛英法軍艦配合美國海軍在波斯灣的聯合巡航呢?一些人也對英法的舉動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就在這裡。

    那種動輒對美歐國家政策的稍有不一致放言“背叛了”、“美國失敗了”論調,實則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是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

    須知,美歐國家基於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的一致性,其根本利益沒有衝突,只是由於特朗普的“百年難得一見”而把矛盾放大。

    特朗普也會調整,新一屆美國大選正在到來,美歐的“蜜月”也在可期待的範圍內,只不過這眼下要看特朗普的節拍。

  • 8 # 閒看秋風999

    看看地圖就知道了——美國與伊朗相距十萬八千里,真正是八竿子打不著;而歐洲國家與伊朗幾乎就是隔壁的那個鄰居;

    從傳統上來講,歐洲國家當中的德國與伊朗之間有著很深的淵源;法國在伊朗也有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另外還有土耳其。

    簡而言之,伊朗是中東地區的人口大國,也是一個潛在的消費市場;由於距離歐洲太近,一旦伊朗遭受戰爭的蹂躪,難民就會成為歐洲不可忍受之痛;

    另外,對於歐洲來說,伊朗的石油,伊朗的工藝品比如地毯都是歐洲不可或缺的商品;而且伊朗國內的開放程度也遠遠超過海灣地區國家。

    伊朗是什葉派國家的帶頭大哥,其影響力波及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以及胡賽武裝;如果伊朗受到攻擊,其在以上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代理人勢必會同仇敵愾,加劇該地區的不穩定因素。

    由於地緣政治原因,美國得天獨厚,可以肆無忌憚發動對任何國家和地區的戰爭而幾乎沒有被報復的後顧之憂;而歐洲與伊朗以及其它中東地區國家只相隔一個地中海——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難民問題已經使得歐洲國家不堪重負,歐盟也幾乎因為難民的大量湧入而面臨解體;因此,歐洲比美國更加需要一個穩定的伊朗,一個和平的伊朗,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伊朗。

  • 9 # 普天行

    特朗普和許多歐洲各國的政要一樣,也是不敢過多的得罪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只能是極限施壓,達到一定的效果就點到為止了,例如這次與伊朗的較量,估計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畢竟特朗普還是愛家人的,家人的安保子措施肯定達不到總統的標準。

    某些極端宗教組織為何要不斷的製造恐怖襲擊事件?他們的目的就是要震懾世界各地的異教徒們,要讓這些異教徒們逐漸被迫接受他們的宗教信仰,最終還是要選擇臣服。讓全世界人民都信仰他們的宗教並實行政教合一的國家體制,人民放棄對自由的追求……

    不過,特朗普可能會“借刀殺人”?自己根本就不必要動手……

    普京則更加高明,即“以伊制伊”,在車臣和敘利亞就是這個模式。是真正的不戰而屈人之兵。不知道特朗普學會這招了沒?特朗普可能會把這個棘手的伊朗問題交給俄羅斯普京去處理?

    歐洲各國已經被難民問題搞得焦頭爛額,不想也不敢再對中東地區的恐怖國家大動干戈了,只想著怎麼息事寧人。所以說,從長遠發展來看,伊斯蘭教穆斯林們征服全世界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因為這個伊斯蘭教的設計實在是太厲害了,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都不是他們的對手。估計只須三百多年的時間,伊斯蘭教穆斯林們就將征服這個世界?除非出現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 10 # 兵器世界

    從美國強行退出伊核協議開始,歐洲主要大國與美國就在伊朗問題上分歧嚴重,甚至出現歐洲國家設定專門經濟機制以便繞過美國製裁與伊朗展開貿易的事情。通常而言,國際評論傾向於將歐洲國家這種態度歸因於維護中東地區基本穩定,防止出現更大規模難民潮並保證國際油價穩定。但除此之外,歐洲大國還有著其他考慮。

    一、制衡沙特

    多年來,美國在中東歐的政策都是“扶沙特,抑伊朗”,再加上沙特本身石油資源豐富,其已經成為中東首屈一指大國。然而,作為“瓦哈比派”主導國家,沙特比其他中東國家更熱衷於文化滲透。經常打著“文化交流”旗號在他國大建阿拉伯風格宗教場所,這令歐洲國家非常恐慌。此外,沙特還重金打造出一支紙面實力強大軍隊,其對葉門內戰的粗暴干涉讓歐洲國家逐漸感受到沙特在中東的野心。如果放任沙特在中東形成壟斷地位,那歐洲國家將更無力應對其各種文化滲透,所以讓伊朗保持一定實力以牽制沙特不失為務實做法。

    二、間接向俄羅斯示好

    雖然伊朗有著很高地緣價值,但這並不足以讓歐洲國家為之與美國產生如此大分歧,歐洲國家對伊朗如此“用心”的很重要一個原因是伊朗背後站著俄羅斯。作為伊核協議簽署重要參與國,俄羅斯在伊朗有重大政治利益。同時,伊朗還是俄傳統軍火客戶和能源貿易合作者,俄在伊還有著巨大經濟利益。此外,俄伊雙方還在敘利亞內戰中緊密合作,是巴沙爾政府得以渡過難關的重要保障。

    而烏克蘭危機後,即使歐洲追隨美國腳步展開對俄製裁,可多數歐洲大國頭腦很清醒,歐洲不能完全斷絕與俄羅斯經濟聯絡,特別是在歐債危機尚未根本性退去狀態下。所以他們經常會尋找各種時機向俄展示出善意,而透過“善待伊朗”的方式顯然可以有效給俄傳遞這一訊號。

    三、遏制歐洲極右翼勢力

    近年來,歐洲許多國家都舉行大選。從結果不難看出,包括德法等發達國家在內,整個歐洲極右翼勢力已經得到巨大發展。部分邊緣性國家,如奧地利和波蘭,極右翼勢力已經上臺執政。這不僅給歐盟的團結以很大打擊,也給歐洲社會積累巨大風險。極右翼勢力之所以能快速崛起,社會廣泛不滿情緒起到關鍵作用。除經濟問題外,歐洲各國過度追隨美國政策也是不滿情緒的重要刺激因素。歐洲主要大國在伊朗問題上與美國爭執,一方面可以轉移歐洲社會注意力,減少對經濟問題關注。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本地區樹立“獨立形象”,表明歐洲不是美國的“跟班”,從而緩和社會不滿情緒,遏制極右翼勢力。

  • 11 # 軍武雜談

    如果沒有敘利亞和利比亞這一大堆的善後事宜的話,估計這次歐洲還不會那麼快跳出來反對美國軍事幹預伊朗。

    在敘利亞和利比亞事件中,美國可以說是打舒服了,還成功的攪亂了當地的局勢。可是畢竟聯合國還在,那麼多的難民不可能看著不管。既然這些中東難民已經無家可歸了,往歐洲這些“聖母國家”送一送自然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但是這些中東難民本來就是被歐美組團把家拆了的,結果到了歐洲一看,喲,你們歐洲人生活這麼好啊?不行,你們要給我們管房子、管孩子、最好的話還要幫忙解決下個人問題。

    加上中東和歐洲之間本來就存在宗教理念衝突的問題,這下好了,乾柴遇烈火,歐洲難民問題一下子成為歐洲幾個主要國家最頭疼的問題。

    而伊朗擁有目前中東地區最龐大的人口,如果伊朗亂了,潛在的幾千萬的難民往哪裡去?德國你敘利亞難民能接收,為什麼伊朗難民就不能接收?最後吃虧的還得是這些歐洲國家。

    與其最後吃暗虧,不如現在趕緊把事情控制住,對大家都有好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豆漿和牛奶,高血糖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