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llisonSprings

    80年代,收音機的便攜性打破了評書傳播曾經口耳相傳的特徵,解放了聽眾的收聽限制,在田間地頭、庭院餐桌,大人與孩子扭開旋鈕,即可在固定時間聽到講得栩栩如生的評書故事。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造星機制,而單田芳則是收音機時代造就的明星。

    中國曲藝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取向發生鉅變,更多的人感興趣的是韓劇、美國大片、NBA、qq微信等。目前曲藝藝術表演者和觀眾大多為中老年人,鮮有年輕人的身影。不少曲種也因缺乏扶持和平臺展示已瀕臨失傳。曲藝表演藝術的傳承與保護雖然已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層面,但仍面臨傳承困境。

    科技迭興,網路獨霸,聽書、評書這樣優秀的傳統技藝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不被人知。小編認為,在傳播空前迅捷的網路時代,評書藝術能否繁榮發展,關鍵在於如何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藝術表現形式,即採用“網際網路+評書”模式,以適應新時期不斷髮展變化的時代和大眾需求。

  • 2 # 冬子情感客棧

    答:小時候我們都聽過收音機裡面的評書。評書有愛情故事,武俠小說,讓我們那時的小孩到了那個點就期待著聽書。聽書,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然而正聽得如痴如醉的時候,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激動中帶著失落只好等待明天。

    單田芳是評書人,他演繹的評書,以北方語音為基礎他只說自己的真情流露,只講最質樸諧趣的言語,多年來逐漸在藝術上形成了一套獨有的程式和規範,一生嚐遍甘苦,書中說盡情仇,百部經典傲神州,聽眾聞聲靜候!深受廣大聽友喜愛。

    聽完了一集一集的評書,就好比讀完了整個一本書,甚至比你讀書更具有色彩。

    如今,“單田芳評書”已經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符號。

    估計評書的接班人是用喜馬拉雅替代了,喜馬拉雅蒙曼老師還有許多說書人說的也是有聲有色,我也很喜歡。

  • 3 # 桃源天馬行空

    流傳下來的傳統評書,都具有口頭文學的特徵。它彙集了人民評書演員賈林 群眾的智慧,既是歷代評書藝人的心血結晶,也是群眾性的藝術創作成果。它透過"冊子"(一部書的詳細提綱,也稱"樑子")和口傳心授方法流傳下來。不同流派、不同演員對一部書的人物塑造、情節安排等,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尤其在"評議"方面,因人而異,具有很大的可變性。評書藝人既是演員又是作者,他們的表演過程,往往就是精心構思和不斷創作的過程。這正是口頭文學的特點。

    一些評書演員擔心評書會漸漸的消失,很難再看到年輕的說書人了。也有很多青年演員在為評書努力,有的在書館傳承古老的說書藝術,有的大量的創作新作品,錄製音訊、影片;正式從業者不多,但是業餘愛好者不少;還有很多相聲演員也在其他時間裡說評書。所以,評書接班人並不少,評書是不會消失的。

  • 4 # 畫匠摩雲

    不會消失,年輕一輩的屬王玥波說的最好,怹說的 聊齋 反反覆覆聽了十幾遍,真有水平。高臺教化,口齒清晰,抖包袱使相,用的火候恰到好處,強烈推薦!

  • 5 # 不專業汽車迷

    一把扇子,一塊醒木,三尺書檯說盡人間百態。曾幾何時,評書是人們必不可少的文化娛樂專案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評書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酷愛傳統藝術的人,都希望評書有更多接班人。如今十大評書大家中,連闊如、王少堂、陳士和、陳清遠、單田芳都已辭世,目前在世的最年輕的也是花甲年紀。國寶評書後繼乏人!

    袁闊成

    袁闊成,1929年出生,遼寧營口人,評書藝術大師,享譽海內外,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闊成"之說。代表作《三國演義》《西楚霸王》《水泊梁山》等,語言生動幽默,內容新、語言新,風格自成一體。袁闊成大師,已於2015年去世。

    單田芳

    單田芳是我國著名的評書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從藝半個多世紀,錄製了很多大家都很喜愛的作品,《隋唐演義》《三俠五義》《亂世梟雄》等,開創了評書走向市場的先河。就在今年九月,單田芳與11日下午3點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世, 享年84歲。

    陳青遠

    陳青遠生於瀋陽,瀋陽城南紅菱堡子人。誕辰:1923年,農曆癸亥年二月,逝世:1988年8月28日!六歲起即隨父親陳仲山(1886—1967)學唱東北大鼓,九歲開始登臺,十五歲起正式掛牌,十六歲起行藝遍及東北三省。1987年10月,帶病進京出席全國評書座談會。錦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他“著名評鼓書表演藝術家”的榮譽稱號,稱他“雅俗共賞,德藝雙馨”。

    連闊如

    連闊如,出生在二十世紀初,是評書演員連麗如的父親,王玥波的師爺。原名畢連壽,號樂天居士,1903年6月25日出生於北京安定門。1927年拜評書藝人李傑恩為師,學說《西漢演義》。1934年在北平報連載評書《三十六英雄》。1940年在廣播電臺播講《東漢演義》與《全本隋唐》。1949年表演的新書《 夜渡大渡河》受到表揚。1954年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開始播講評書《水滸》與《岳飛傳》。1957年錄製長篇評書《三國演義》。1963年,從宣武說唱團退休。1971年8月18日,因患腸癌逝世。

    王少堂

    王少堂(1889~1968),評話藝術家,“王派《水滸》”的代表人物。20歲時成為揚州評話界四大名家之一。代表作品《武松》、《宋江》。7歲從父學藝,9歲登臺,12歲以家傳武(松)十回正式從業,在揚州書壇嶄露頭角。此後,王少堂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僅繼承父親的書藝,而且繼承了伯父的優點,並且兼收同行之長,終於繼承並完善發展了王派《水滸》,自己也成為了揚州評話一代宗師。

    劉蘭芳

    劉蘭芳,1944年生於遼寧,隨母姓,六歲學唱東北大鼓後拜師學說評書。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79年開始,先後有百餘家電臺播出她播講的長篇評書《岳飛傳》,轟動全國,影響海外,後又編寫播出《楊家將》《紅樓夢》等30多部評書,多次獲國家級文藝大獎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田連元

    田連元1941年出生於長春,出身於說書世家。因父病,輟學從藝,沒有獲得一紙文憑。他靠借讀同學的課本,自學完成了初、高中、大學的文科課程,並在學藝之暇,遍讀名篇雜著開拓視野。1985年他錄製的長篇評書《楊家將》在全國各地電視臺交換播出反響強烈,首開了長篇電視評書的先河。代表作品:《隋唐演義》《楊家將》《瓦崗寨》等。

    連麗如

    連麗如,中國煤礦文工團評書演員,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要作品有:《水滸傳》、《紅樓夢》等。從1993年至今,她多次赴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新加坡國際廣播電臺播出連麗如播講的《紅樓夢》也同樣受到了聽眾的熱烈歡迎。連麗如是第一個把評書藝術帶到國外的藝術家,也是第一個嘗試用評書來演播《紅樓夢》的人,受到了國外華人的讚譽。

    張少佐

    張少佐,1962年出生於河北定興,評書研究所掌門人、黑龍江省曲藝家協會理事。 1980年張少佐參加綏化文工團。後師從袁闊成。評書研究所掌門人、黑龍江省曲藝家協會理事。1989年開始在電臺播講評書,其中評書《大明劍俠》獲得"全國交換一等獎"。2007年8月15日,國際奧委會名譽主席薩馬蘭奇出席國際公平競賽獎頒獎儀式並親自為中國評書演員張少佐頒獎。

    田戰義

    田戰義(田佔義),1982年,田戰義陸續與沈永年等人合作創作長篇評書“秘密列車”、“虎門硝煙”、“林祥謙”、“民國風雲”、“李自成”、“絕密行動”以及古書新說“古今通鑑”等評書。對於田戰義播講近代史評書方面的成績,《東方文化整合》“中國評書藝術論”一書“名家評點”中稱:“田戰義是近年來播講近代史評書成就最高的演員”。

    如今,科技迭興,網路獨霸,聽書、評書這樣優秀的傳統技藝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不被人知。小編認為,在傳播空前迅捷的網路時代,評書藝術能否繁榮發展,關鍵在於如何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藝術表現形式,即採用“網際網路+評書”模式,以適應新時期不斷髮展變化的時代和大眾需求。

    我國10大評書藝術家,如今已有一半離世,評書傳承令人擔憂!你怎麼看?

  • 6 # 秦始皇的地球儀

    隨著新媒體的興起,評書肯定會水漲船高,擴大一定的市場,我覺得眼見的幾十年,評書的聽眾還能健康的支援下去,受眾也會慢慢拓展,所以“沒落”我覺得不至於。至於說能不能大火一把,就不好說了。

    現在人們對於評書的需求和定位是單純的娛樂。以聲音為主要載體的演出形式是人們可以在生產或勞動的同時享受的娛樂形式,因此享有不可動搖的市場。這個市場主要由音樂類和語言類節目分享。語言類娛樂節目可以分為相對獨立的短節目和連貫性較強的長節目。短節目如相聲、綜藝(如小品、脫口秀)、短故事、講座、甚至包括新聞;長節目主要是評書和有聲讀物。

    這其中,綜藝目前還在起步探索階段,還不甚成熟,也沒有完全脫離對形象的依賴,因此佔據市場並不大。

    新聞的市場份額相對固定。

    故事和有聲讀物對於原作的依賴較強。各地方廣播電臺曾經出過很多出色的有聲讀物,以世界名著為主。新興的網路電臺和直播平臺也有很多獨立經營的主播在閱讀一些曾經受時代侷限涉及較少的領域或最新的出版物。這些新的有聲讀物藉助原作本身快速積累的人氣,佔據的市場越來越大,擴張迅速。

    講座隨著象牙塔裡的學歷和職稱分子們不甘寂寞的活動而日趨娛樂化,大眾化,雖然一方面有助於知識的傳播,但由於大眾相對缺乏辨析知識的訓練,也催生了各種“科普”“講壇”領域成為爭奪輿論制高點的競技場這樣的亂象和“大眾學術明星”這樣的怪胎(離題)。這裡不做過多評論,但講座佔據的市場擴張也很迅速。

    相對來說,評書和相聲在這個市場擴大的時代也在拓展,但幅度沒有前面提到的幾個相對新興的形式那麼大。相對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評書和相聲的受眾重合度較高,主要集中在津京一帶。相聲在某一時間段內躍進式的發展極大地拓展了市場,也造成了一時的榮景。評書多少沾到點光,但似乎也沒有藉著這陣東風扶搖直上。

    評書與相聲的一大區別就在於篇幅和獨立性。就這兩點來說,評書無法與相聲競爭。就如同同是流行音樂,聽歌曲的人比聽歌舞劇的人多得多一樣,現如今唱戲的恐怕也是唱摺子戲比唱全本來的常見。現代社會的快節奏使得人們的時間碎片化,欣賞“完整”的藝術成了奢侈的享受,審美也慢慢趨於捕捉更小的格局。然而這無法解釋評書與相聲在相聲大躍進這段時間內的發展,因為電子產品和網路的普及使人們有能力整合在“聽覺”上進行娛樂的零散時間。

    我想問題還是出在評書領域沒有出現一位領軍式的人物,也沒有進行全面的經營。

    評書界在全國範圍內知名的人物一直以來就是在網路興起前就佔據公共媒體(電視電臺)平臺的幾位東北演員,乃至於津京地方的很多聽眾對這幾位演員的熟悉程度都超過本地受圈子內尊重的“大家”。似乎津京評書界圈子內部有自己評判評書水平的標準,但這個標準是否與市場的認同度一致,我本人是持質疑態度的。這也許就是造成評書一直無法拓展更大市場的原因之一,即發展方向並沒有以市場為基準。這是一個很好的培養大師的發展方式,會產生很多高風亮節、不求名利的藝術家。

    另一個問題在於經營,或者說經營理念方面。似乎某些評書界的演員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或者自己麾下的演員的作品廣為傳播。而且這個現象似乎還比較普遍。相比於相聲興起過程中,作品的傳播速度和影響力的拓展速度,評書作品的傳播舉步維艱。完整的欣賞一部品質保障的評書是非常難的。相聲的興起得到了廣播媒體的大力協助。在傳播方面的作用可能因為地域的關係還相對有限,但留下的高畫質錄音和相對鬆散的版權管理(這可能也是演員本人的眼光決定的)對相聲的傳播起到了極大地推進作用。同樣的媒體協助,在評書領域不可否認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從中也可以看到某些人對於個人和行業佈局的眼光。不深說了,本身也是我的揣測,難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個重要的考量可能是演員的收益問題。依然是評書的篇幅和獨立性問題,即使出名,評書演員也很難透過大量的商業演出名利雙收,因此如果不能保障從已有的作品中獲取足夠多的利益,就變成了賠本賺吆喝。不知道是否有這方面的考慮。當然我不瞭解實際情況,很難越俎代庖地判斷,但我的理解是這個年頭,出名以後掙大錢的辦法有的是……

    除了相聲,另外一個評書可以直接爭奪的市場份額可能就是有聲讀物的部分。這兩種講述故事的形式各有所長。有聲讀物依賴於原作,再創作的部分相對較小;好的評書作品可以在原作的基礎上夾敘夾議的補充。如果播講同一部作品,好的評書會比好的有聲讀物精彩得多。

    但有聲讀物的優勢有兩點:

    第二在於創新力。這個創新力依然不是有聲讀物的創新,而是文學的創新。無法否認,評書界目前的創新能力無法與文學界,尤其是流行文學相提並論。評書有開發內部潛力的能力,但在創作新作品方面,評書界的能力實在有限。對於新觀眾的爭奪,評書恐怕無法與有聲讀物相比。一個例證是王玥波嘗試了一下的火影忍者,那真是淺“嘗”輒止。我覺得那幾回書說的還是很不錯的,雖然他本人可能覺得挺彆扭。然而沒能繼續,恐怕還是來自於漫畫讀者本身的接受度沒有達到投資方的預期。郭鶴鳴的哈利波特算是一個成功的例子,他也有試圖說一些其它時下的流行文學,但限於種種因素的考量,這些作品的傳播遠沒有達到其水平應得的程度。還有一些其他的年輕演員也在試圖說一些新書,應該說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然而只能說遺憾於水平所限吧,似乎目前還沒有具備過人潛質的人物出現。

    綜上所述,評書目前在百舸爭流的大環境中並沒有處在領先的地位,但應該也不至於失掉基本盤。幾位年輕演員的水平日臻成熟,尤其以王玥波為代表,留下了很多非常好的作品。這年頭,不紅的人不一定沒能耐,只不過一定沒平臺。有了平臺,沒能耐的也只能曇花一現,有能耐的終於還是有出頭之日的,所謂厚積薄發。回想相聲的崛起也絕不是相聲本身的振奮,更多是社會潮流湧動的一個副產品,用一首詩來形容最貼切: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所以沒聽過的趕緊來聽聽評書吧,有朝一日評書火了,也能理直氣壯地爭個元老“波斯”神馬的……

  • 7 # 風蕐雪月

    新生代有影響力的評書藝人乏乏,耳熟能詳的大都五十歲以上了,袁擴城,劉立福,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紀永霞,連麗如,陳麗君,田佔毅,張少佐,孫一,…

  • 8 # 鈺靈蘊

    當資訊交流方式方便到一個人像呼吸一樣自在自然時,口口相傳就可以當做曾經的一種記憶一種傳統文化存在。進化是永無止境的,坦然面對才好

  • 9 # 匹夫之責

    有。如同其它許多藝術門類因為時代意義甚至超越現實回味無窮新人無法越過一樣,幾十年來的評書的奉獻內容也處於人們不願割捨之中。

    接班人肯定有。

  • 10 # 龍門山月

    我們這一代是從小聽著單田芳、劉蘭芳、王剛的評書長大的,他們的精彩評書成了我們記憶中最美好的時光。要讓評書這門藝術很好的傳承下去,就必須開展好“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讓我們的小小接班人去認識和感受“評書、書法、戲曲”等傳統文化的美,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擔當起傳承責任。另外要透過在專業院校選拔和培養,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擔當起傳承和發展大任。

  • 11 # 紅塵彌勒

    說起來真挺令人唏噓感喟的,古老的評書藝術面臨著青黃不接、甚至是直接滅亡的危險。

    自從袁闊成、單田芳等老一輩評書藝術家先後謝世,活在世上的評書表演者已經寥落稀疏,除了劉蘭芳女士和田連元先生,存活於世的評書藝術家們已然所剩無幾。而依然活著的劉蘭芳、田連元等人目前也都基本告別了演出的舞臺,深居簡出,很少再現當年的風采。

    真可謂:大樹飄零,偏遇悽風苦雨。就像單田芳老書中說的那樣:萬丈高樓一腳蹬空,揚子江心斷纜崩舟。

    而接續上來的新一輩評書演員們,還不足以挑起評書藝術這杆大旗,參差錯落、差強人意。無論是孫一、張少佐等新銳評書演員,還是一直籍籍無名的評書表演者,都不具備扛起評書藝術大旗的能力和膽魄,古老的評書藝術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

    應該是,搶救和復甦古老的評書藝術,是我們當前迫在眉睫的任務。

    但是,我個人對評書藝術的未來不是很悲觀,也註定消亡不了,它一定會以特別的存在方式留存在這個世界上。而且,國家正在努力做搶救民族文化遺產的工作,相信搶救和回覆評書藝術也是重點工作之一,甚至是主要的工作。

    最關鍵的,是評書藝術的火種依然留存在世上,紮根於民間,在民間有著雄厚而深邃的文化底蘊、文化基礎,這才是最可欣慰的,也是最令我們感到鼓舞的,這也正像毛澤東為中國革命燃起的星星之火那樣,必然有燎原而漫卷的那一天,那一刻,這才是最最令我們感到坦然和放心的。

  • 12 # Azyd紅葉齋主

    中國的國粹是世界公認的,我認為這個發展還會更好,只是評書形式發展改變不多,還會有接班人的,因為現在的國學教育的發展,所以我認為這門藝術形式會有更多的傳承人,後繼有人。國粹不會消失,也會在藝術家的傳承,並做更好的發展,我希望中國評書藝術形式會更好的發展,我為國粹驕傲。

  • 13 # 墨海游龍6華子

    單,劉,袁,田評書大家,聽著他們的評書長大。其中單老的評書聽的多,其次就是劉蘭芳老師的楊家將,岳飛傳。至於以後還會不會有評書,這個很難說了,要想跨越四大家評書水平的後起之秀估計鳳毛麟角。因為單田芳的評書在廣大的人民群眾中根深蒂固了。就像四大名著也翻拍過,但是都不如經典好看,雖然那時的特技特效匱乏的年代,真實不虛。耐人尋味,歷經歷史長河的洗禮也沒有絲毫的褪色。

  • 14 # 小躍

    消失很正常,被社會所淘汰 任何文化 事物都是時代的產物,當社會文明發展了,必定會優勝劣汰,產生新的文化,淘汰一批文化,評書個人認為是科學技術落後舊社會產生的藝術,當今文化媒體 軟硬體都很發達的社會,必定會被淘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運營都包括哪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