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鄧大氓
-
2 # 鋼筆刀
人的價值即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或意義。
人的價值分為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兩個方面:
人的社會價值是指個人透過自己的實踐活動為滿足社會或他人物質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貢獻和承擔的責任,簡單地說就是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大小;
人的自我價值是指在社會生活和社會活動中,社會對個人的滿足程度的高低。
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統一,也就是貢獻與滿足的統一。
在現實社會中,個人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既是統一的,又是對立的。二者的統一表現在:一方面,個人的社會價值及其實現依賴於個人的自我價值,就是說,個人只有作為人的存在,才能為社會、他人做出奉獻;這表明,任何個人只能在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去獲得自我價值的實現和滿足。
所以:
拋開普通人很難的師者傳道的部分,現在教師的工作實現了人的價值中的社會價值部分。
自我價值部分,“個人的社會價值及其實現依賴於個人的自我價值。”
”任何個人只能在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去獲得自我價值的實現和滿足。”
以此看來,教師的自我價值也得到了實現和滿足。
故而,教師的工作,很有價值。
至於價值的多少,就要看教師本身是否優秀了。
當然,如果,教師能夠做到“傳道”,成為靈魂的工程師,就更完美了。
-
3 # 天見其明007
談起教育,國人個個都是專家。眼下有掀起一股“減負”風,不由得令人擔憂。教師追求分數,學生追求分數,又有什麼錯呢?難得只有學生知識不掌握,能力不學習才是好的?更有甚者,一說分數就是死記硬背,題海戰術,不顧人性!那是怎樣的狹隘與偏激。要相信,老師,學校,孩子為了分數也是付出了智慧與藝術的,孩子才可能學得紮實高效。
近來關於“教育減負”的話題吵得火熱,先是有人大代表再次提出“效仿國外給公立教育減負”,要求讓孩子提早放學,實行所謂的“發達國家式的快樂教育”,然後又曝出一位名叫花千芳的作家炒作“學英語無用論”,驚得筆者一身冷汗。
這眼前所發生的一切,讓筆者聯想到了這些年來身邊和網路上那些“讀書無用,會賺錢就行”之類的反智言論。還有一些迷信西方模式的教育界人士,打著進步的口號,高呼“向西方發達國家看齊,減少孩子的學習負擔”,甚至不惜以唱衰中國公立教育成就的手段來佐證自己激進與偏執的觀點。
這些行為,看起來是在憂國憂民,但經不起推敲,頗有點“照葫蘆畫瓢”的味道,全然忽略了中西方社會本質上的巨大區別,更無視了西方現行教育體系下出現的巨大社會階級分化等問題。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這些人看到西方教育好的一面,就不管其負面的問題;看到中國教育不好的一面,就全然否定了中國教育的優點,聽風便是雨,缺乏客觀理性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而在這種狀態下,初衷頗為積極的“教育減負”和“讓孩子快樂成長”的提議也開始跑偏了,一些激進的學者不僅沒有對症下藥,還動不動就給中國教育下個“病危通知書”,清高得不可一世。
那麼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對客觀現實的分析,來看一看在“教育減負”的問題上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十年前,我深信一些學者說的“西方教育體系的先進性”,那時候我非常羨慕國外的孩子可以盡情玩耍。但十年後,我在西方深度體驗、考察過西方的“快樂教育”後,我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開始拒絕這樣的教育模式,至少我不願意讓我的孩子在西方這種遭亂的公立教育環境中成長。
記得2018年歸國參加某座談會的時候,有教育界的朋友問我“你建議中國的孩子是中小學出國留學好,還是大學出國留學好”,我當時的回答非常乾脆:“不建議中小學去,而且千萬別去免費的公立學校,除非你有錢送孩子去私立學校,要不然你的孩子會什麼都不懂”。
而在另一場媒體交流會上,有國內媒體的代表提到了“教育改革”的問題,眼看著話題又快被帶成“中國教育要完蛋”的論調上了,我趕忙拿起話筒說:中國教育贏在了公立教育,讓大多數人不變成傻子,但精英容易被磨平;西方教育贏在了精英教育,讓少部分人變得更加優秀,但底層平民知識儲備太低;中國是公立教育做得比私立教育好,而西方多數國家是私立教育比公立教育做得好。
我之所以會這樣說,甚至會在交流中打斷那些“向發達國家教育看齊”的學者的話,是因為我在西方看到的“西方快樂教育”和這些學者鼓吹的“西方快樂教育”是兩碼事,這些學者有意無意的總喜歡強調“正是因為西方實行快樂教育,孩子們有更多課外玩耍的時間,所以西方出的社會頂尖人才比較多”,他們還以此為依據,提議國內公立教育應該效仿。
然而,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很顯然不是的。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的是,在當代西方公立教育體系裡,出的傑出人才並不多,精英實際上多出自收費高昂的“私立教育”體系,那些有錢有權人家的孩子,從小就在裝置資源、教育水平更高的私人學校就讀,而窮人家的孩子,要麼擠破頭進入私立學校,要麼就在“無憂無慮的公立教育”環境中放任生長,真正從野雞變鳳凰的,屈指可數。
可以說,這樣的公立教育水平實在太低了。像典型的法國和義大利,就在“給孩子減負”的道路上越走越偏,偏到了學校不發課本,老師更是找不齊,甚至寒酸到用臨時工頂替。
△:在大興“教育減負”的背景下,法國大量削減了教育開支,社會對底層教育也變得比較漠視,導致大量公立學校沒有老師,教學質量非常低下,學生和家長不得已進行了遊行抗議。
雖然說每年都有家長對此表達不滿,甚至是上街頭抗議,可這並不能改變現狀,因為“你沒錢啊”,而一些地方政府為了“開源節流”,也會繼續鼓吹這樣的教育模式,然後孩子們在學校無所事事,上完課早早回家後,更是“閒得慌”,也因此在被中國學者捧上天的這種西方公立教育模式下,打架鬥毆、吸毒犯罪率都非常的高
恰恰相反的是,精英的孩子卻接受者高強度的教育培訓,就比如我此前到訪過的Alesia一家。經華人朋友介紹,我曾給一精英家庭的孩子Alesia上過幾節漢語課程,令我感到吃驚的是,這位出身顯赫的小姑娘,不僅每日要到教學要求嚴苛的私立高中上學,回家後還要接受漢語、德語的外語教育,每週還有三節鋼琴課和半天的禮儀培訓。
而我的另一位朋友Marco,他的選擇則更加讓我肯定西方公立教育在強化社會的“階級分化”問題。Marco先生是義大利茱莉亞大區公立學校的教師,因為每天只上半天多的班,所以工資也不高,生活非常拮据,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自己像個臨時工”,在他們的學校教育裡,只需保證要孩子不出意外就好了,非常快樂。可Marco並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他每天額外多打兩份餐館的工作,送自己的孩子上收費高達5000多歐元每學期的私立學校。
可以說,在這樣的社會狀態下,底層民眾和高層精英的社會階級固化是非常嚴重的,甚至可以嚴重到你從簡單的對話中都能感知到:和在中國高標準公立教育體系下的學生能對社會高談闊論不同的是,你會發現在西方公立教育體系下成長起來的底層民眾,真的是“一問三不知”,甚至誇張到不少人不知道中國在哪裡,非洲是國家還是大洲都分不清楚,更別說基礎數學和基本的思維辨析能力了。而可笑的是,他們還在恥笑中國的學生和身邊精英學校裡的知識分子是“書呆子”。
所以,很顯然的是,不斷在“教育減負”和“快樂教育”問題上做文章的西方發達國家的“權重人士”,玩了一手“聲東擊西”的好戲,光鮮亮麗的“任性減負”背後,實則是資本的剝削與階級的鬥爭。久而久之,弱者更弱,強者更強。
因此,筆者對於國內學者頻頻提出的“公立教育應減少在校教育時長和降低學生考核要求”、“減少教學科目數量和在校學習強度”等提案感到了擔憂。
說白了就是,這些學者沒有掐中“學生學習減負”的核心問題。我們需要明確的是,並不是把需要學習的內容“砍掉”叫減負,更不是把孩子從學校裡趕出去叫減負,真正的減負應該是從教學過程中的減少成績排名攀比帶來的壓力感、課後練習過多帶來的疲憊感、家庭和社會因素造成的壓迫感等方面入手。
筆者不是在反對“教育減負”,只是覺得盲目砍掉公立教育的“高指標”,表面上是減負了,可誰想過那千千萬萬窮苦人家的孩子,那數以億計的尋常百姓,日後還拿什麼和精英階層的孩子比?
此外,要想真正做到“合理減負”,讓現行的教育體系能有所改善的話,我們除了正確並適當地給學生減負外,還應該關注的是如何給學校、家庭的教育減負。
在學校教育問題上,我們可以看到,學校和老師所面臨的教學壓力不比學生少,外有家長的“虎視眈眈”,內有領導的官僚作風的形式考察,對於基礎教育工作者而言,可謂是“內憂外患”。
我記得之前在深圳走訪的時候,有來自深圳重點中學的兩位高階教師跟我抱怨說:“現在當老師很累,孩子批評不得,多說兩句家長就找你麻煩了,你不教育吧,家長又說你不管孩子,不照顧他家孩子,不讓孩子玩手機吧,家長自己不管,孩子帶手機來學校了我們沒收了,他來問你要,好像我們不該管。然後隔三差五,上面又有領導下來視察,學校又要搞大掃除,又要準備材料彙報,總是擾亂正常教學秩序,弄得學生和老師都很煩。有時候突然來個教學任務,直接丟下來讓老師們處理,弄得我們特憋屈。”
聽完深圳老師的話語,我當時很驚訝,半天說不出話。許久後,我才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是誰一直在引進“極端個人主義”的思想擾亂我們國家的教育?家長和孩子又為何越來越不尊重教師了?教育體系裡的官僚作風什麼時候才能徹底杜絕?
這一切,說白了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給公立學校,尤其是老師的教育負擔實在太重了,對一線教育工作者的保障也不到位。因此,教育減負還應該給老師減負,避免教師在合理教學過程中受到惡意傷害,減少上級領導的官僚作風給一線教育工作者帶來的工作壓力,讓教師把精力花在教學上,而不是每天心驚膽戰得像“打游擊戰”一般,前面剛應付完上級領導,後面又得面對蠻橫無理的某些家長的惡意攻擊,怎麼還能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呢?
而同樣應得到重視的,還有“家庭減負”。我們在強調要給“學校和教育工作者減負”的時候,也希望教育工作者不要把學校的教育任務強加到家庭責任中去,例如逼迫家長必須給孩子修改作業,必須陪孩子做各種繁瑣的手工作業,甚至是強迫家長購買習題並每天監督孩子練習等等,適當的家庭互動確實有助於孩子的成長,但這種做法過了度,就是典型的“教育責任推卸”和“自我偷懶”的表現了,這也無形中給了家長平添了不小的生活壓力,也容易導致家庭成員和教師群體之間的誤解。
誰都不是神仙,這個世界需要的是互相體諒與攜手並進。
寫在最後:警惕“教育減負”被曲解,明確中國教育的問題所在
對於目前的教育改革問題,與其說是“教育減負”,不如說是“提高教育效率和教學水平”。教育問題馬虎不得,我們要警惕某些“教育減負”提案的目的性,別被謬論迷了雙眼。
給學生學習減負,不是降低教學標準,而是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下,讓學生能有更多課後自主成長的空間;
給學校和老師減負,不是學著西方搞“半天教學”,而是讓教師更安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避免被家長和上層的官僚作風壓著喘不過氣;
給家庭教育減負,不是說家庭的教學互動不被允許,而是在這個過程中,也要避免給家長帶來過大的教育負擔。
不過,我們警惕歸警惕,也要客觀認識到中國教育面臨著“亞歷山大”的現實問題,這種問題不僅僅是整個體系上的大問題,還是資源不足和更多細節上的問題。就比如,目前中國的整體教育壓力大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是人均資源不足,其次是考核標準過於“一刀切”,這些無形中都加大了教育的“社會壓強”,讓不少人喘不過氣。
最後,筆者希望大家在認識到我們自身發展問題的時候,也警惕那些蠱惑人心的、曲解本意的“教育減負”論調,莫讓謬論成為民族復興的絆腳石。
-
4 # DH工控
教師工作是不僅有意義和價值,而且是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和價值:
一、如今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AI人工智慧教育也發現的很迅猛,它的功能目的專門是為了幫助學生刷題刷分,提高學生的成績,但是它永遠無法取代老師的位置,教育的目的和本質不僅僅是提高分數,當代社會老師的價值也不僅僅是在幫助學生提高分數;
二、社會在高速發展,學校怎樣培養學生,讓學生走出校門能更好的適應社會,能真正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能對社會作出更大更多貢獻的人,這都是當代教育該認真思考的問題,過去我們說德、智、體、美、勞,現在我們談智商、情商、逆商,而正是教師在這些方面對學生的教育才顯得尤其的重要和意義深遠。
-
5 # 使用者3833873773
現在的老師怎麼了?對什麼都不滿意,勞騷滿腹,天天說三道四,煽風點火,從不談工作,引起人們強烈不滿。要對教嚴加管理。
-
6 # 夜1160
老師是不是刷分機器,不是取決於老師,而是取決於教育體制。老師的存在沒有意義,難道可以取消老師這個職業,孩子們靠父母教和自學嗎?這不可能啊。我們的教育體制逼著老師這樣做,怎麼做對他的學生好,他們就怎麼做,他們的目的是讓自己的學生有份好學業,好前程,他們沒有錯。
-
7 # 明天,你好。
那你說老師該怎麼交學生,如果你是老師你該怎麼交,要是隻用嘴說大家都是教育專家。存在就有價值,現在高考制度就是高分的,家長也是想讓自己的孩子能考高分,就是國外的大學來中國招生肯定也是要考試要看分數。
-
8 # 曾建哥
很多東西,我們只看到了表面,教育永遠都是社會發展的附屬物,也永遠只是社會表現出來的一個表象,也可以是社會心理的一面鏡子,當社會急功近利時,教育是應試的,為生活在當下的急功近利服務的,當功利沒達到人們的預期時,對教育的反響是負面的。
教育幾乎聯絡著社會的每天人,不管你是否理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上層建築的教育,經濟基礎決定著社會心理,社會心理決定著教育的地位和走向。
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罷,自己想。
-
9 # 快樂老頭88311
看了這問題感覺是一派胡言!你瞭解學校的情況嗎?你瞭解教師是如果進行教學工作的嗎?你瞭解現在從小學到高中學生用的新課標教材嗎?怎麼能說老師成了幫助學生刷分的機器呢?老師的工作怎麼沒有價值和意義呢?真會胡咧咧啊!
為了選拔人才就要透過考試,學生透過學習就應該具備分析問題理解問題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現在的考試就是考察學生的這種能力!
通通考試選拔人才符合中國國情,正是透過考試廣大老百姓的孩子特別是農村的孩子考入了大學,在社會上有了他們一片新的天地!
你要是真心關心教育就善意的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和希望,你在那裡誹謗教育誹謗教師是在擾亂人心毀壞教育!
一些存心不良別有用心的人挖空心思千方百計從不同層面各種角度臆想問題來汙衊貶低摸黑教師,用心之毒難以復加!我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不要被他們的鬼話所迷惑!
-
10 # 旮旯裡的神仙洞
題主用了“感覺”一詞,所以也是您的一種感受,並沒有大量的資料做支撐。同時又由於現在所有的同學都需要透過考試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老師們也需要透過成績分數來檢驗自己的教學成果,所以您有了這樣的錯覺,再加上近年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唯分數論”的提法,更加加劇了您的感受。
但目前來說,考試仍然是檢驗成果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但無論是前期老師們和孩子們的付出都是非常辛苦的,而且很多時候學習的東西和老師教你的東西也不是單靠一次考試就能全部體現的,可能是一生的某個時段才會顯現,但是這種長效優勢又很難說得清到底是小學老師教的,還是中學老師影響的,還是兩者都有,所以,老師的工作價值和意義更具長效性,也更加顯得那麼不具體,也許是一種精神,也許是一個做人的道理,也許是一種正確的思維。
1、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現在教育中的很多弊病會慢慢有所改善,但這是個普通民眾看不清的龐大工程,再加上歷史發展的原因,但社會會進步,各種制度政策也一起會進步,任何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存在很多問題,這很正常。
2、在我們現在之前的時代裡,教師一直都是教育事業中的主體力量,更是有生力量,“人類的靈魂工程師”也不是白來的,確實為國家的建設培養了特別多的專才,只是現在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於人的要求提高了,而之前的教育模式有點難以應對,沒辦法一下子轉為培養全面素質的人才,這中間需要慢慢的調整,但仍然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體力量。
3、對於孩子們學習內容中最基礎的板塊知識領域來說,也需要透過學校系統性教育達成,而在老師群體中是有一部分優秀的人群可以做到除了教給孩子知識以外,更能影響其價值觀念,更能幫助去發展成為一個人格完善的人、品行端正、綜合能力都很強的人的。而且未來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全部實現在家教學,所以老師仍然會在很長時間之內發揮重要作用。
教師的意義和價值不僅是歷來的成果展現,更是現在很多後起之秀自我追尋的目標,更喜人的是越來越多的老師明白了老師也是需要不斷成長不斷提升,要具有教育情懷和教育能力的多面手,他們正在成長的路上。
-
11 # 嘿裡哈
老師成了學生的刷分機器,這不能全怪老師,高考這根指揮棒不轉向,社會對學校對老師的評價也不會變,家長望子成龍,而目前成功的標準彷彿點有一個考起大學,考一個好的大學,社會用人也是那個大學畢業的呀?是985嗎?條條框框擺在那裡裡。老師又有什麼辦法,搞素質教育幾乎就是笑話。要想讓老師改變,首先得學校改變,要想學校改變須得社會改變,用人觀念的改變。我們一邊喊著素質教育,一邊又是盯著學生的分數,做老師很難了,你能要求還幹些什麼呢?
-
12 # 刷鞋油的眉毛
應試教育制度下,肯定會產生這種結果,但是最大的教育是在家庭,希望家長們能看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培養出有個性的孩子。
回覆列表
社會需要老師這樣做,老師才這樣做,老師是弱小的群體,更本不能決定自己想做什麼,就像現在的作家都寫大家喜歡看的,不管有沒有文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