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晉公子
-
2 # 燕趙節度使
劉邦選擇的不是分封諸侯國,而是郡國制。
什麼叫郡國制?這是一種郡縣制和分封制的結合體。又稱郡國並行制,是指郡縣制和封建制(分封制)並同實行的行政區劃制度。始於西漢,建立之初是為了避免權奸亂朝,又可以中央集權。此制度一直延續到南北朝。
所謂郡縣制,就是秦朝的制度,把天下全部劃分為郡縣,各地官員由朝廷任命,
分封制就是把宗族子弟或者功臣分封到各地去當諸侯,以拱衛中央朝廷。
分封制的弊端秦朝建立後,嬴政和李斯等人都見到了。
李斯說:“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親屬很多,可是他們的後代逐漸疏遠了,互相攻擊,就像仇人一樣,諸侯之間彼此征戰,周天子也無法阻止。現在天下靠您的神靈之威獲得統一,都劃分成了郡縣,對於諸公子和功臣,用公家的賦稅重重賞賜,這樣就很容易控制了。
要讓天下人沒有邪異之心,這才是使天下安寧的好辦法啊。設定諸侯沒有好處。”秦始皇說:“以前,天下人都苦於連年戰爭無止無休,就是因為有那些諸侯王。
現在我依仗祖宗的神靈,天下剛剛安定如果又設立諸侯國,這等於是又挑起戰爭想要求得安寧太平,豈不困難嗎?廷尉說得對。”
於是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未冊封諸侯,而是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每郡設定郡守、郡尉、監御史,分別掌管郡的行政、軍事、監察職務,互相牽制。
但秦朝滅亡後,劉邦等人都看到了郡縣制的弊端,就是一旦天下大亂,秦國宗室和功臣手無寸鐵,沒有一兵一卒,無法拱衛朝廷,所以就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郡國制”!就是天下一般的地區設立郡縣,另一半分封給功臣和宗室,比如西漢建立之初,被封的異姓王共有數人,即齊王韓信(後徙為楚王)、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趙王張耳、燕王臧荼(後更立盧綰)、衡山王吳芮(後改為長沙王)。
諸侯王的封地,多者一百多城,少者三四十縣,總面積比朝廷直轄郡縣還要多,而且各王都擁有軍隊,行政、財政自專,名為漢臣,實為漢不能控制之獨立軍閥,對朝廷造成很大威脅。
但後來,劉邦把異姓王齊王韓信(後徙為楚王)、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趙王張耳、燕王臧荼(後更立盧綰)全殺了。
只有衡山王吳芮(後改為長沙王)因為底盤少,對中央朝廷沒有威脅,而且是西漢和南越的緩衝國所以才保留下來。直到漢惠帝時才因為絕後而國除。
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劉邦曾殺白馬為盟,除了宗室,不許以後再立異姓諸侯王,訂下誓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這就是歷史上的“白馬之盟”。
消滅了異姓王,劉邦又分封宗室子弟為諸侯王,被稱為“同姓九王”,即齊、楚、荊、淮南、燕、趙、梁、代、淮陽九個。
劉邦此舉意圖強化中央集權,防止朝廷漢廷被奸臣把持時,有自家同姓宗室相助。
這九個諸侯國少則三、四郡,多則六、七郡,最後諸侯們的領地共二十餘郡,而朝廷只有十五郡。
劉姓宗室諸侯日益壯大,於是驕縱起來,不滿任由中央集權的擺佈,處處與朝廷對抗,最後造成了“七國之亂”。
-
3 # 越山青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朝臣曾就實行分封還是郡縣制進行過辯論。在一次庭議時,王綰認為原楚國、燕國、齊國等地的領土都遠離秦國,主張實行分封,授各地貴族予世襲的諸侯名份。李斯認為分封制是周朝諸侯混戰的根源,他大膽地反駁道,周制訂的這個政策已經證明是一個政治災難。周王室的親戚一旦取得了他們的土地,立刻互相疏遠和進行戰爭,而天子則無力阻止他們。他力排眾議建議實行郡縣制,並得到秦始皇的採納。秦國將天下設三十六郡,郡下轄縣,郡(守)與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命。秦代至此成為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在全境推行”郡縣制”的朝代。
漢代雖然繼承了秦的郡縣制,但在關東地區遍設諸侯國,形成了郡縣與侯國並行的地方制服。漢朝的這一政策,源於對秦制的一種反動。秦二世而亡,當時不少人認為秦的郡縣制高度集權,造成強幹弱枝的局面,如果秦將子弟分封到關東建立王侯國,形成強大的宗室力量,秦帝國不至於在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後,瞬間瓦解。當時這種觀點很有市場,因此劉邦在建國後就採取了郡國並行制。
歷史證明,郡國並行制在鞏固劉家天下方面的確起到過作用。呂后死後,其親族欲作亂,朝臣與諸侯王齊王聯手,裡應外合剷除諸呂,維護了漢家天下。隨後代王入繼大統,開創文景之治。
但是分封制的副作用也很明顯,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威脅中央。至漢景帝時,終釀成七國之亂。景帝平定七國後,諸侯王勢力大大削弱,武帝時實行推恩令,“眾建諸侯而少其力”,進一步削弱諸侯王勢力,從此諸侯王唯得衣食租稅,再無對抗中央的實力。之後武帝,又進行酎金奪爵,剝奪一批諸侯的爵位。劉備曾稱,自己的先祖就是被酎金奪爵的,到了他這一代,已經淪落成了平民。
總得來說,漢初採取的郡國並行制,是吸取秦亡的教訓而採取的權宜之計。之後的歷史證明,諸侯王的是一柄雙刃劍,其負面作用遠大於正面作用,因此自秦以來,推行郡縣制是大勢所趨,也是在當時經濟政治發展條件下的歷史的選擇。
-
4 # 火哥小都
楚漢戰爭中,劉邦為了爭取勝利,分封功臣名將。到劉邦建漢稱帝時(前202年)已先後分封了異姓功臣7人為王,稱異姓王:燕王臧荼、韓王韓信、趙王張耳、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長沙王吳芮。這些異姓王擁兵自重,專制一方,對抗統一的中央政權。劉邦採取斷然措施,從登位第二年開始逐個剷除,消除了隱患。
漢高祖剷除了異姓王以後,又陸續分封一些同姓子弟為王,稱同姓王。到他在位的最後一年,已建立9個同姓王國。劉邦與群臣立下“非劉氏不王”的誓約。這9個同姓王是:兒子劉肥為齊王、劉長為淮南王、劉建為燕王、劉如意為趙王、劉恢為梁王、劉恆為代王、劉友為淮陽王,弟劉交為楚王,侄劉濞為吳王。 同姓王雖受中央節制,但又相對獨立。他們管轄的範圍很廣:景帝時,吳王和楚王封地最大。吳有五十多城,楚有40城。所有王國加起來相當於西漢統治地區的一半。他們的權力很大:可以任免百官(除丞相、太傅、中尉等由中央任命外)、徵收賦稅、鑄造錢幣,還擁有兵權。 初封時,由於這些諸侯王年齡比較小,中央派去的丞相和太傅還能控制住局面。但是過了二三十年,隨著諸侯王年齡的增長,王國經濟的發展,這些王國實際上成為能與中央政權分庭抗禮的獨立王國了。王國力量的發展形成“王國問題”,嚴重影響中央集權的鞏固。
-
5 # 時間的車輪
郡縣制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制發展到頂點以後,統治階級為了統一政權而進行的一種政治上的嘗試。但盛行也只不過是秦朝這短短的20年來,漢朝距離春秋戰國也只不過是20年,這20年來郡縣制並不能完全消除周國幾百年來的封國制的影響,而地方的百姓也一時不能徹底改變幾百年來的政治觀念。
劉邦鑑於秦朝!失敗的經驗,降以一種周秦二代相結合的制度,進一步控制地方,對於開過君主來說本族子弟更為可信。劉邦將秦亡的原因定義為勢孤,認為封幾個本性諸侯王可以拱衛中央,維護政權。
劉邦是大漢的締造者,他看到秦王朝和項羽一樣採取分封,但秦朝和項羽的結局就看出來,秦朝不過十幾年,而項羽不過幾年就全部滅亡了。
劉邦是看到了這兩個制度的弊端的,秦朝就是完全採用的分封制,放棄了從夏商周就已經存在的分封制,宗法制,但是項羽呢又完全的採取分封制。他們兩個的解決就讓劉邦感受到必須要採取折中的辦法,但是當時來說只有這兩個可以選擇,於是劉邦選擇了兩者並存的局面。
劉邦還有西漢的前幾位帝王他們認為完全的使用郡縣制,廢除分封制就會導致邊疆、地方上沒有自己的同姓家族勢力來守衛,而法家思想又導致老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才會滅亡。劉邦就採取一定的分封制,他把天下的一部分分給自己的同姓家族來守衛,鞏固劉氏的天下。而且採取道家提倡的休養生息的政策,來恢復生產力和民力。
當時劉邦採取分封制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一開始大漢剛剛建立,而且距離六國滅亡的時間不過二十幾年,一代人都還沒有,這個時候雖然經過了秦朝的郡縣制,但是畢竟分封制經過了夏商周幾代上千年的發展,已經是深入人心了。特別是跟隨劉邦的那些諸侯國的後代,他們肯定是想恢復分封制的,比如說常山王張耳就是之前趙國的。 這些人在一開始掌握著很大的兵權,雖然劉邦想滅了他們,但是不可能不分封那麼一下子全部得罪,這些人都是很可能一下子聯合起來造反的,所以劉邦在建立大漢之後一個一個消滅。但是劉邦又過分的相信同姓家族,大量的分封同姓家族的人,導致後來中央的統治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漢景帝的時候整個天下差不多三分之二都已經被分封出去了,中央直接控制的不足三分之一,嚴重的威脅到了中央的統治,導致了七國之亂。漢武帝時期實行推恩令,削弱地方勢力,來加強中央集權,而且採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來加強思想上的控制。這樣的漢朝才能維持下去。
另外,一種制度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倉促完成的,他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過場,分封到了明代還有君王就番的。
-
6 # 歷史說說歷史
西漢在建立之初是有兩個選擇擺在劉邦面前,一是中央集權,二是分封諸侯。按照當前國家統一的思路來說理應實行中央集權制,劉邦也是非常希望權利中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思來想去最終選擇了郡縣封國並存的制度。
在我看來,劉邦在漢初分封異性王是有以下四點原因。
一、吸取秦朝教訓。一方面,是吸取秦朝迅速激烈集權轉型的教訓,以防止秦末以來六國舊貴族勢力以封建復辟為由再次發動戰爭,所以劉邦採取折中的“郡縣封國並行”策略。另一方面,劉邦也是反秦諸侯之一,自己在反秦鬥爭中被項羽分封為漢中王,恢復分封也是證明西漢政權建立的合法性。
二、皇室出身低下。劉邦並非貴族出身,而是布衣。在反秦前他還是秦朝一個基層官員,僅僅用了八年時間就從平民向天子完成跨越。在反秦鬥爭中他依靠項羽這一勢力起家,身邊的班子大都是屠豬販狗之輩,在劉邦對抗項羽的盟友中,絕大多數也是平民出身。
三、朝中形勢所迫。劉邦在楚漢之爭中曾經向盟友們許諾大家一起打天下,大家共同享有,尤其是對韓信、彭越等人誇下海口。而如今大家都把劉邦捧上皇帝位子,自然要兌現承諾。如果將他們的權利一併收回,勢必會引起大家憤憤不平,對劉邦心生怨恨,再起戰端。
四、人才並不好駕馭。劉邦手中人才濟濟,比比皆是,比如謀士張良,本身才華橫溢又是貴族後裔。又比如韓信,手握重兵又能征善戰。這些人為西漢建立都奠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眼下只能實行仁道,收買人心,也只能實行分封,將封地與權力給予那些功臣。
-
7 # 青桐樹丶金木
1、劉邦選擇分封諸侯國是因為分封的諸侯大多都是一些功臣和親戚兄弟,如果不封功臣和這些親戚兄弟為諸侯的話,可能會引起部分人的不滿。導致剛剛建國的漢朝,再次發生戰亂。劉邦峰諸侯國,是為了安定這些功臣和兄弟親戚。以免再發生戰亂。
2、劉邦擔心萬一某個地方的官員叛變,可以讓周邊的諸侯國聯合派出軍隊與朝廷聯合鎮壓叛
軍,更快的消滅反叛勢力。
3、劉邦擔心萬一出現了宮廷內鬥,皇宮附近的功臣、兄弟、親戚,會趁火打劫篡奪皇位。所以將功臣、兄弟、親戚派到遠離京城的地區當諸侯王。
-
8 # 核能量潛伏者
西周八百餘年分封制影響根深蒂固,大多數人都形成了固態思維,認可並支援分封,大將韓信甚至不惜與劉邦翻臉也要分封。在劉邦功成名就後,內心雖然支援郡縣制,但迫於當時的情形不得不採取分封和郡縣並行的政治體制!
劉邦在與項羽爭天下時,項羽就採取的分封制,英布就受封與項羽,後來投靠劉邦並幫助劉擊敗霸王項羽。功成名就下,英布也是希望成為一方諸侯。
劉邦的漢政權雖說秉承秦制,但也吸取了秦亡的經驗教訓,在郡縣制推行上沒有操之過急,待中央集權到一定程度後,他大力消滅異姓王為全國推行郡縣制掃清障礙。這大一統的先秦成果一直沿用至今,劉邦功不可沒。
-
9 # 印象留聲機
其實,漢初時候,劉邦根據以前經驗,潛意識意思認識到秦國後期中央對地方失去失控能力,最終導致帝國分崩瓦解,也認識到西周末年諸侯國之間割據,互相攻擊,其實早期推行的是郡縣並行制度。
-
10 # 三十功名微如塵
西漢初年,準確的說實行的是郡縣與封國並存的制度,漢高祖劉邦為何會實行郡國並行,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楚漢戰爭結束後,劉邦一統天下,然而擺在眼前一個很緊迫的問題酒是如何統治和管理如此大的疆域,基於前朝的影響,郡縣制有法可循,同時又易於操作,同時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以井田制為基礎的分封制難以維持,劉邦亦採取了郡縣制,因此採取郡縣制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的。
2.劉邦為何又要實行分封制呢?而且封國佔據了漢帝國的半壁江山。這個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方面,郡縣制推行的時間很短,還不成熟,同時分封制的影響還很大,滿朝文武依然有大批支援分封制,又鑑於秦朝實行分封制卻二世而亡,這讓劉邦不得不考慮郡縣制的可靠性,所以為了汲取秦亡的教訓,劉邦不完全信任郡縣制,故而亦實行分封制;另一方面,古代尤其講究論功行賞,天下不是你一個人打下來的,如何安置功臣在當時來說也是一個十分重要且亟待結果的問題,為此劉邦分封一些功勞大的功臣為王侯,同時也為了安置劉氏宗親同時牽制異性諸侯王,劉邦也大量分封劉氏宗親為諸侯王,希望依靠宗親的力量來鞏固江山,比如漢初徙韓信為楚王,封劉邦庶長子劉肥為齊王。
總結:無論是郡縣制還是分封制都不是完美的,秦朝實行郡縣制也沒能保證江山不倒,漢初實行郡國並行制雖說不利於加強中央集權,但卻非常適合漢初的形勢,有利於社會問題和經濟恢復。至於後面的七國之亂則說明分封制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無論何時都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好制度,任何一個好制度必須也必然是一個能適應其所處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制度,必須也必然是一個能與時俱進、不斷調整的制度。
-
11 # 水一白聊歷史
確實地說是劉邦選擇的是郡國並行制,簡單地說是秦朝的郡縣制和項羽的分封制給劉邦提供了失敗的經驗,才有劉邦的郡國並行制。
秦始皇郡縣制的失敗經驗我們現在所說的郡縣制一般是指秦朝時所採用的一套兩級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不過,早在西周時期就有郡和縣的提法,在春秋戰國時期,郡和縣的行政區劃已經開始普遍存在於各國之中,所以郡縣制實際上並不能算是一種首創。而且,在周朝時,郡的封地要遠小於縣,當時有“千里百縣,縣有四郡”的說法。也就是說一個縣差不多等於四個郡。
最先在一個國家內整體推行這種制度還要首推商鞅,正是商鞅開始在秦國推行縣制。也正是這時開始,才第一次有了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的雛形。秦始皇和李斯也正是在這個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將郡縣制全面推行到了原六國的土地上。
起初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開始成為縣之上一級的行政區劃。後來,又逐漸擴充套件為四十郡。應該說郡縣制是一項優於分封制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但是問題在於,當時的秦朝並不適合全面推行郡縣制。
正是因為郡縣制,才導致後來秦朝出現起義軍的時候,只能依靠中央的力量來壓制,地方力量形同虛設,甚至很多也走上了反抗的道路。這是秦始皇始料未及的,這也是後來劉邦沒有全面推行郡縣制的根本原因。
分封制的失敗經驗分封制即中國古代君主分封諸侯封地的一種制度,諸侯在自己的封地上擁有相對比較大的自主權,這也是商周時期的一種主要管理制度。其主要問題是隨著諸侯國的強大,會導致一種“強枝弱幹”的狀態,即諸侯國的勢力開始超越君主的力量。這也是周朝後來造成秦秋戰國群雄並起的根本原因。
當秦朝滅亡以後,項羽兵力雄厚,而成為一時之霸主。項羽一改秦朝的郡縣制,而全面復辟周朝的分封制。包括自己在內,共分封了十八路諸侯王,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剛分封完,便又進入了一混戰的局面。各諸侯國的勢力過於強大,輔以項羽的分封不均,直接導致了齊、趙兩地很快進入了戰爭。最後,劉邦充分抓住時機,擊敗項羽,而一統江山。
事實也證明了,全面推行分封制也是不適合當時的政治形勢的。
劉邦的選擇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劉邦既不能全面推行郡縣制,又不能全面推行分封制,所以,才有了郡國並行這樣一個看似倒退,實則更適應時代潮流的產物。
1、異姓王的分封
漢初,劉邦一共分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國,即燕王臧荼(盧綰)、韓王信、趙王張耳(張敖)、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長沙王吳芮。這七個諸侯國共計擁有漢初22個郡的封地,而劉邦的漢朝政府則只有24個郡的封地。並且,七大諸侯國連成一片,雄踞東方,劉邦的封地則在西部,有分庭抗禮的態勢。
很明顯,這些異姓諸侯王國的存在,與專制皇權是有直接矛盾的,但是其產生的原因卻是有歷史原因的。
燕、韓、淮南、長沙四國最初都是劉邦分封的諸侯王,屬於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所爭取的幫手,給予其必要的好處是應該的。而趙王張耳、楚王韓信、梁王彭越則都是在楚漢戰爭中曾經雄踞一方的勢力,雖然名為漢王所轄,但是實際的勢力已足夠一方諸侯,劉邦的分封其實不過是一種順水推舟,戰爭中的必要選擇而已。
2、同姓王的分封
同姓諸侯王正是劉邦在剪除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所分封的同姓勢力。劉邦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是將同姓王朝做為中央朝廷的屏障和補充。
當時,劉邦一共分封了九個同姓諸侯王,即楚王劉交、齊王劉肥 、趙王劉如意、代王劉恆、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吳王劉濞、燕王劉建。加上此時尚未剪除的長沙王吳芮,各諸侯王所轄的郡治已達36個之多,而中央政府所轄僅剩15郡。
可見,分封了同姓諸侯國以後,漢朝中央政府的勢力不但沒有得到增強,反而削弱了,但是由於這九個同姓諸侯王,其中七個是劉邦的兒子、一個是劉邦的弟弟、一個是劉邦的侄子,所以他比較放心,但是卻為後來的漢朝中央政府的管理帶來了比較大的麻煩。經過文景時期的努力,再有漢武帝“推恩令”的執行,同姓諸侯國的問題才得到徹底的解決。
可以說,劉邦分封異姓諸侯王更多的是一種無奈,而分封過多過大的同姓諸侯國卻更像是一種過度的亡羊補牢。但總體來說,這種郡國並行體制還是非常適合漢初形勢的,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
12 # 文史劉磚家
一是對於異姓諸侯王的妥協。秦朝末年,起義不斷,剛來始的劉邦是勢力較小的一股起義部隊。後來被楚霸王項羽封為漢王,同時還有其他起義軍的首領被封為王。楚漢之爭時期,劉邦透過各種手段拉攏其它各方勢力,才使得楚漢之爭的形式發生逆轉,並最終戰勝項羽,奪得天下,建立漢朝。而對於那些幫助他建立過漢朝的各方勢力,通常按照一般來講,兩種選擇:一是大舉進攻,把他們滅掉,因為留著這些人遲早是禍害。二是跟他們妥協,約法三章,以君臣之道相互共存。而當時的劉邦因為沒有實力去剿滅其他各王,所以不得已採取以君臣之道共存方式,分封七個異姓諸侯王。這是劉邦在勢單力薄無力消化其它各方勢力所做出的必然選擇,劉邦稱帝后,用了七年時間才消滅了異姓諸侯王。
二、受秦朝滅亡原因的思考。秦朝從立國到滅亡存在了僅僅37年時間,漢朝認為其短命滅亡的原因是沒有采取分封制。因為沒有分封,那些在血緣關係上跟秦王朝親近的王室子弟就沒有責任也沒有實力去抵抗叛亂,導致在各地起義發生叛亂的時候就沒有可靠信賴得力量幫助秦王朝平定叛亂。由於受歷史的侷限性影響,漢朝把秦朝滅亡的原因歸咎於沒有施行分封,所以劉邦為了吸取教訓,決定才用分封制。在平定異姓諸侯王叛亂後,劉邦又大肆分封劉氏子弟,把天下全都安排給劉家人,唯有如此他才覺得可以保漢室江山永固。然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即使分封了同姓諸侯王也阻止不了叛亂的發生。
評語:不管是郡縣制還是分封制,都是特定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設計,是一定歷史條件一下的選擇。
我是文史小劉,敬請各位高手指正!
-
13 # 風中無痕跡
劉邦選的是分封與郡縣並存。
建國初期分封了幾個異姓王,之後將自己的兒子分在各地。
景帝時的七國之亂就是分封的惡果。
-
14 # 史無魚
戰國時期是從分封到郡縣的過渡階段,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用郡縣代分封,體現了歷史發展的趨勢。
但是,歷史的發展是一個長期變化的過程,秦始皇短時間之內統一六國,六國的殘餘勢力、民風民俗和秦地還有很大不同,而將如此之大的一個區域,整合成一箇中央集權的帝國,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如何讓帝國穩定下來,就是最大的挑戰,這也是秦二世而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劉邦建立漢帝國之後,面臨著兩難問題,實行西周的分封,是逆潮流而動,帝國馬上面臨著解體的危險。如果像秦一樣實行純粹的郡縣,秦的覆亡就是前車之鑑,而且劉邦本來就是覆亡秦帝國的主要當事人之一。
歷史的發展也很簡單,很多時候就是妥協的產物,不能分封,也不能郡縣,那就只能實行妥協的郡國並行制,郡縣和郡國交錯,於郡國之中置郡縣,成為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過渡階段。
-
15 # 海中巖hahaha
劉邦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秦朝在分封和郡縣制度之間的改變太過劇烈是秦朝快速滅亡的主要原因。六國滅亡後其實大家都還沒有習慣實習郡縣制,多數人還是認為分封制比較好,郡縣制是違反多數人意志的,不僅是高階高員皇帝們希望搞分封能給自己撈點好處,就連底層的人民也看不到郡縣制的好處。
分封制最大的好處就是諸侯是長期的,分給自己的土地就是自己的可以做長遠打算,把一位皇子封為齊王,那麼這個齊地一切都是他的,只要這個齊王不是真正的混蛋,就沒必要竭澤而漁,急著掠奪人民,可以對人民寬鬆一些,細水長流,人民要服兵役也只需要就近在家門口服役就行,勞役也在家門口。齊王在本地不再走,計劃長遠,管理起來也能根據實際情況。
而郡縣制不同的地方是流官制度,一任官員只有幾年,不可能長遠打算,貪官肯定急著在這個任期裡多撈點錢走人,刮地皮很堅決,就算不是貪官,如果想升官也要做出短期成績給上邊看,徵糧徵稅都不會管以後的年份,只管自己任內能多收點顯示成績。人民服兵役勞役可能隨機給分配在相當遠的地方。陳勝吳廣就是楚人卻給分配在現在北京以北的地方當兵,光路上就得走半年,不能按期趕到就是犯罪,路上時間是不算在服役期限的。
郡縣制的弱點就是皇帝在自己周邊管理沒問題,但在當時的通訊交通條件下,要管理東方很遠的地方是不現實的,一件事報上去處理能拿到回覆半年都過去了。分封制就是分成小塊成封國,每塊都不大,能就近處理,效率高得多。
劉邦採取的方案就是在西部離首都近的地方實行郡縣制,而在東部太遠的地方實行分封制,較好的解決了問題,東部地區在王爺的管理下都有很好的發展。隨著中央財力物力提升,管理力量的上升,以後就可以慢慢取消分封制度了。
一種制度向另一種制度改變必須循序漸進,才能穩定。秦朝就是太急了十五年想幹成100年的事才過快亡國。秦始皇實行郡縣制的代價就是皇帝總在不停的巡遊中,要不斷的巡視各地,不能一直在首都辦公,秦始皇死後,秦二世不離開首都,東方都造反了還不知道,等天下大亂了知道也就晚了。
回覆列表
本期話題
西漢開國之初,高祖劉邦分封了七大異姓諸侯。但很不幸的是,短短7年間,7位藩王先後陷入謀反的醜聞,或死或逃。究竟西漢的分封制相比於西周有何不同,劉邦為什麼不能複製西周建國的成功經驗,以分封制建立一個穩固的龐大帝國呢?
雖然劉邦最終接受了婁敬和張良的遷都建議,但是對分封制度的隱患,他仍未警覺。一個最有力的證據是:公元前202年6月,劉邦起駕,移都關中。短短兩個月後,長安又傳出旨意,太尉盧綰晉位燕王。
盧綰封王之前,西漢已有七大異姓諸侯,分別是: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韓王韓信、長沙王吳芮、燕王臧荼和趙王張耳。諸王之中,除了實力最強的楚王韓信出身劉邦帳下,其餘各王都是與劉邦聯兵剿殺項羽的合作方。他們或者早在公元前206年項羽主持的戲下分封中便獲王爵,或者雖未封王,卻獨立成軍,割據一方。
所以西漢建國後繼續承認他們為藩王,既是對他們助剿項羽的酬勞,也是妥協於他們的政治軍事實力。至於封韓信為楚王,那就連前一項考慮都沒有了。天下人都知道,韓信的王爵是用手中兵權要挾劉邦,強行討來的。
劉邦遷都長安的一個月後,公元前202年7月,燕王臧荼舉兵叛亂,攻佔代地。劉邦御駕親征,生擒臧荼。燕王兵敗梟首,他身後的燕國該作何安排呢?劉邦的決策不是將燕國轉為中央直轄的郡縣,而是策立盧綰為新燕王。
這在西漢分封的歷史程序中是個意義重大的事件,因為這標誌著劉邦開了一個先例:他的嫡系豐沛功臣集團中第一次有人晉封王爵了。如果說之前分封七大異姓諸侯的時候劉邦還或多或少有些心不甘情不願,只是出於利害的權衡不得已而為之,那麼這次封王盧綰就更像是真誠地按照周公遺法賞賜親近功臣,準備與他們共享太平了。
然而,就在劉邦的美好願景剛剛畫下第一筆後,令他失望的事情便接踵而至:
公元前201年,楚王韓信遭人舉報謀反,廢為淮陰侯,並於5年後處死;
公元前200年,韓王韓信勾結匈奴,內侵西漢,失敗投敵;
公元前198年,趙相貫高等人於上一年陰謀刺殺皇帝劉邦的計劃曝光,連累張耳之子趙王張敖被廢;
公元前196年,梁王彭越又遭遇謀反舉報,被劉邦剁為肉泥;
同年,懾於唇亡齒寒之危,淮南王黥布公然叛亂,兵敗身亡;
到公元前195年,劉邦的世交和兄弟,異姓諸侯中號稱近幸無與比的燕王盧綰也反了……
短短的數年中,西漢幾乎每年都要鬧出藩王謀反的醜聞。至盧綰叛逃匈奴為止,七大異姓諸侯中只剩長沙王吳芮未喪臣節。失望至極的劉邦於是與群臣刑白馬盟誓,約定今後非劉姓不得封王。
可是以同姓子侄取代異姓功臣,新受爵的那些劉姓王爺們也不見得可靠。比如那個因平定黥布叛亂立功而受封的吳王劉濞,四十年後正是他挑頭掀起了七國之亂。高祖劉邦九死一生打下的基業差點兒就毀在了這幫不肖子孫手裡。曾經保佑姬周社稷綿延八百年的分封制為什麼不能給西漢王朝帶來和平與安寧?
解釋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一看西周分封的目的和意義。錢穆《國史大綱》說:
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種侵略性的武裝移民與軍事佔領,與後世統一政府只以封建制為一種政區與政權之分割者絕然不同。因此在封建制度的後面,需要一種不斷的武力貫徹。周人立國,是一個坐西朝東的形勢,其國力的移動,大勢可以分兩道。
第一道由陝西出潼關,向河、洛,達東都,經營黃河下流。此武王伐殷、周公東征之一線。
第二道由陝西出武關,向江、漢,經營南陽、南郡一帶,以及淮域。此文王化行南國之一線。
——《國史大綱》
西周的分封制度本質上是一種抱團取暖式的武裝拓殖。也就是由實力最強的周天子牽頭,號召各個部族合力向東疆、北疆和南疆拓展勢力範圍。因為西周代商之初版圖很小,而可供經略的邊疆地區則幅員廣大,因此環拱於王畿四圍的封藩都擁有巨量的拓殖空間。在這種情況下,新興的西周王朝不必擔心諸侯們倒戈內向。對齊、魯、晉、衛等國來說,征服弱小的萊夷、淮夷、赤狄、白狄遠比從強大的周天子手裡討便宜來得輕鬆。
所謂周務欲以德致人,其實就是西周王朝可以透過發動對外戰爭來轉嫁國內矛盾。各諸侯封國之所以願意響應天子的號召,槍口衝外,不打內戰,也是因為他們和周天子一樣都能透過對外擴張收穫巨大的戰爭紅利。諸侯們在戰爭中攫取了新的土地和人口,而周天子則因此杜絕了外敵的內侵,並心安理得地享受諸侯進獻的戰利品,這是一個雙贏的格局。
唯一可能對周天子構成威脅的是,當那些能征慣戰的諸侯國在邊疆兼弱攻昧,終至尾大不掉,周天子駕馭起他們來就漸漸力不從心了。所以我們看到,進入東周之後,齊、楚、秦、晉四個原本在西周分封格局中處於邊緣地位的國家先後崛起,成為代周行令的新巨頭,並最終由僻處西方的秦國取周而代之,終結了周朝的國運。
由秦朝一統開始,中原王朝複製西周分封的條件就永久地喪失了。因為東起遼東,西抵高原,南據嶺南,北達長城,秦朝奠定的這塊版圖已經基本達到了農耕文明時代中原王朝對外擴張的極限。再向外發動戰爭,就算佔得土地,也因為文化與生活方式的不同而難以長期據守。正如西漢御史大夫韓安國為漢武帝分析的那樣:
千里而戰,兵不獲利。今匈奴負戎馬之足,懷禽獸之心,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為廣,有其眾不足以為強,自上古不屬為人。漢數千裡爭利,則人馬罷,虜以全制其敝。且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衝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非初不勁,末力衰也。擊之不便,不如和親。
——《史記·韓長孺列傳》
翻越司馬遷線,讓帝國的統治紮根大漠,那不是擅長耕戰的中原王朝所能實現的戰略目標。對外拓殖的空間已經榨乾耗盡,西漢卻仍在分封諸侯,這時的分封制度勢必不能再保持西周時代積極進取的精神,而要轉向消極防禦。我們不妨以劉邦分封的韓國為例來說明這一點。劉邦正式冊封韓王信,事在公元前205年:
項籍之封諸王皆就國,韓王成以不從無功,不遣就國,更以為列侯。及聞漢遣韓信略韓地,乃令故項籍遊吳時吳令鄭昌為韓王以距漢。漢二年,韓信略定韓十餘城。漢王至河南,韓信急擊韓王昌陽城。昌降,漢王乃立韓信為韓王,常將韓兵從。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戲下分封之後,項羽以西楚霸王之尊定都彭城,號令天下。為了預防來自西方的劉漢政權可能的進攻,項羽違背戲下之約,遷魏王豹於河東,又不許韓王成之國,巧取豪奪地將韓、魏故地置於自己的掌控下,充作抵禦西方之敵的戰略緩衝區。
劉邦自漢中還定三秦,然後東出函谷,與項羽爭衡天下。他首當其衝的任務就是要控制韓國故地,佔據中原腹心,以便爭取對楚戰爭的主動權。考慮到韓信故韓國公族的身份對遺民有較強的號召力,劉邦選擇用他充當攻略韓地的急先鋒。韓信助劉邦擊垮了項羽在韓地建立的傀儡政權,並因此獲得劉邦的賞識,成為韓地的新王。
在楚、漢雙方長期拉鋸於滎陽、成皋一線的情況下,韓信的封國無疑起到了藩屏關中腹地的重要作用。可是楚漢戰爭一結束,韓信封國的位置就非常尷尬了:劉邦都於洛陽,韓信就在咫尺之遙的潁川。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所謂藩國,顧名思義,應該是藩屏大漢的附屬國。它應該被置於邊疆地區,當作鞏固邊疆防禦的第一道防線才對。可韓國現在據於大漢帝國的腹心之地,反倒是大漢負責邊境防禦,做起了韓國的藩屏,這種本末倒置的態勢必須扭轉!
於是,就在楚漢戰爭結束的第二年,劉邦宣佈徙韓信為代王,都馬邑,派他到北邊兒去防禦匈奴。正是這次遷徙,直接導致了韓信的反叛。《史記》載:
秋,匈奴冒頓大圍信,信數使使胡求和解。漢發兵救之,疑信數閒使,有二心,使人責讓信。信恐誅,因與匈奴約共攻漢,反,以馬邑降胡,擊太原。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韓信當初在中原死心塌地幫助劉邦進攻項羽,哪怕被項羽俘虜,也要亡歸劉邦,再投故主。甚至剛剛被劉邦從潁川調往太原的時候,韓信也表現出了為大漢戍邊的積極態度,主動請求將國都由晉陽遷往更靠近北方邊境的馬邑。可為什麼一與匈奴接戰,他就變得這樣首鼠兩端、騎牆觀望呢?
韓信的這個前後轉變絕不是個案,它折射出的是楚漢之際許多藩王的普遍心態。要理解這一點,我們不得不首先闡明這些藩王們最核心的利益關究竟是什麼。
有這麼一件事情很能說明問題:公元前205年劉邦在彭城敗於項羽後曾對群臣說,如果有人能為我走一趟淮南,策反黥布,讓他背楚投漢就好了。只要拖住項羽,讓他在齊地滯留上幾個月,我取天下,十拿九穩!這話乍一聽去簡直匪夷所思——黥布是從前項羽帳下的第一號猛將,號稱楚軍軍鋒,他憑什麼要背楚投漢呢?可後來的形勢發展證明了劉邦的遠見。
漢使隨何奉命前往淮南,只一席話就說反了黥布。隨何說:
“大王與項王俱列為諸侯,北鄉而臣事之,必以楚為強,可以託國也。項王伐齊,身負板築,以為士卒先,大王宜悉淮南之眾,身自將之,為楚軍前鋒,今乃發四千人以助楚。夫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夫漢王戰於彭城,項王未出齊也,大王宜騷淮南之兵渡淮,日夜會戰彭城下,大王撫萬人之眾,無一人渡淮者,垂拱而觀其孰勝。夫託國於人者,固若是乎?大王提空名以鄉楚,而欲厚自託,臣竊為大王不取也。”
——《史記·黥布列傳》
精明的隨何一針見血地揭穿了黥布的老底:當年黥布之所以隨項羽浴血奮戰,生死不棄,那是因為戰勝之後,有榮華可圖,有富貴可期。可一旦當上了九江王,黥布的想法就變了。這時的他既已擁有了獨立的封國,就不再和項羽是一個利益共同體。項羽北伐田齊,向淮南國徵兵,黥布藉故推脫,百般搪塞;劉邦偷襲彭城,奪佔了項羽的首都,黥布隔岸觀火,無動於衷。
這位曾經的楚軍猛將一面在口頭上對項羽表示臣服,一面又不肯為項羽賣力氣,他心裡打的什麼主意呢?隨何說:託國而已。說得直白點兒,黥布的如意算盤是要利用臣服的名義借強大的項羽來保護自己,大樹底下好乘涼嘛。他只願享受權利,卻拒絕履行義務,所以黥布絕不會為項羽衝鋒陷陣,賠了自己的家底兒。劉邦和項羽掐得你死我活不關他黥布的事兒。只要劉邦不向淮南國伸手,就算他把項羽的老巢端了,黥布也不會對劉邦宣戰。
黥布對項羽的態度是這樣,韓信對劉邦的態度也沒有不同。楚漢戰場上的韓信之所以死心塌地助漢伐楚,那是因為韓信的王國是劉邦封的,劉邦要是倒了臺,項羽不會承認他為韓王——從前被項羽廢掉的韓王成不就是前車之鑑嗎?為了生存,韓信只能把自己跟劉邦緊緊地綁在一塊兒。
可是公元前201年徙為代王后,韓信的考慮就不同了。劉邦把他從安逸的中原調到漢、匈交戰的前線,擺明了是要拿他當炮灰。如果匈奴兵臨城下,韓信就傾盡全力與匈奴人真刀真槍地幹,打輸了,必被追究守土抗戰之責;打贏了,又會引來皇帝的猜忌——你要是比匈奴還厲害,皇帝決不能放任你在邊疆坐大,削藩的詔旨說話就要來了。
所以站在韓信的角度考慮,他沒法兒像劉邦期待的那樣成為藩屏漢朝的忠誠衛士。面對強大的冒頓單于,韓信只能頻繁派遣密使到彼,爭取以和談拖延戰爭的爆發。即便不能讓冒頓單于取消作戰行動,至少要為自己爭取時間,儲存實力以等待漢朝援軍的到來。
不但不能禦敵於國門之外,反而和敵人眉來眼去,暗通款曲。劉邦開始疑心韓信的忠誠了。韓信的確沒有盡到藩臣的守土之責,但如果他的作所作為應該被定義為謀反的話,那西漢的列位藩王只怕都難逃法律的制裁。不信我們再看看彭越:
十年秋,陳豨反代地,高帝自往擊。至邯鄲,徵兵梁王。梁王稱病,使將將兵詣邯鄲。高帝怒,使人讓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謝。其將扈輒曰:“王始不往,見讓而往,往則為禽矣。不如遂發兵反。”梁王不聽,稱病。梁王怒其太僕,欲斬之。太僕亡走漢,告梁王與扈輒謀反。
——《史記·魏豹彭越列傳》
公元前197年,劉邦征討叛亂的陳豨,要求彭越率梁國軍隊協剿助戰。彭越的反應像極了彭城之戰時的黥布——自己稱病不出,梁軍主力不動,只派一支偏師應付劉邦了事。當年劉邦就因為看出了黥布對項羽的消極抵抗才策反了他,難道今天劉邦會讓自己淪為下一個項羽嗎?不能夠。所以他心一橫,以謀反的罪名把梁王彭越碎成了齏粉。
自西漢分封制度建立的那天起,各地藩國與中央政府的結構性矛盾就已經生成。無論是誰,無論他與劉邦的關係多麼親密,只要坐到藩王的位置上,就一定會萌生儲存自身實力、逃避藩臣義務的投機心理。
劉邦在稱帝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悟透這個道理,所以剪滅臧荼之後,他又把豐沛功臣中和自己關係最為親密的異姓兄弟盧綰封為了燕王。劉邦期待盧綰能像太公、召公撐起西周邊防那樣為大漢王朝盡忠職守,殊不知正是他的這個安排害了盧綰,也葬送了他和這個好兄弟自小培養起來的親密感情。
根據《史記·韓信盧綰列傳》的記載,公元前196年,燕王盧綰得到戰報:代相陳豨叛亂,皇帝劉邦已經御駕親征。盧綰的第一反應是要配合劉邦的中央軍,從東北方向夾擊陳豨。這說明和劉邦從前的情誼仍然強烈地影響著盧綰的立場和決策。只可惜,故燕王臧荼之子臧衍的一席話卻讓盧綰住了手。
臧衍說:
“公所以重於燕者,以習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諸侯數反,兵連不決也。今公為燕欲急滅豨等,豨等已盡,次亦至燕,公等亦且為虜矣。公何不令燕且緩陳豨而與胡和?事寬,得長王燕;即有漢急,可以安國。”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臧衍提醒燕國方面,從身份上說,你燕王盧綰和代相陳豨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往年漢朝已經誅滅了韓信、彭越、黥布等諸王。你盧綰難道一點兒唇亡齒寒的感覺都沒有嗎?今天你助劉邦滅了陳豨,明天你就是下一個陳豨。留陳豨一條命,養寇自重方為明智之舉——狡兔尚在,獵狗才有被繼續豢養的價值啊。
臧衍的一席話迅速扭轉了盧綰的態度。很快,他開始和陳豨、和支援陳豨的匈奴人眉來眼去,暗送秋波了。於是乎,盧綰和從前的韓信一樣遭來了劉邦的猜忌,並最終因叛逆罪逃亡匈奴。
盧綰逃亡匈奴後,雖被封為東胡盧王,卻仍時時思念故土,最終帶著無限的遺憾和悔恨死在了異國的土地上。不知未央宮裡漸入膏肓之病的劉邦想起這場兄弟反目的悲劇,耳邊是否會迴盪起婁敬的忠告:西漢不可能複製西周建國的歷史。
其實,從劉邦接受婁敬的建議,放棄洛陽,西都長安開始,西漢王朝的命運就已經在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決策中註定了:既然建都在故秦而非故周的廢墟上,新生的西漢只能沿著秦始皇的足跡,走向郡縣制帝國的未來。
參考文獻: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