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血染戰旗紅

    大和、武藏這兩艘戰列艦標準排水量加起來有12萬噸,如果用來造輕型航母或者護航航母的話,造10艘應該沒問題。美國在二戰期間改裝、建造的輕型航母、護航航母一共有兩百多艘,它們的排水量在7000至12000噸左右,上面可以搭載三四十架戰機。日本在二戰時期總共有25艘航母,除了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祥鶴、瑞鶴這6艘是主力航母外,其他的都是輕型航母或者護航航母——當然啦,信濃號這個變態例外,它屬於航母戰列艦。大和家族本來應該有四兄弟的,即大和、武藏、信濃、紀伊,老大老二是造出來服役了,老三中途被改為航母戰列艦,老四紀伊沒法造,缺乏材料。在改造信濃號的時候,日本人就吸取了之前的教訓,認為之前的航母防護能力太差勁了,所以他們決心要打造一艘航母戰列艦,讓它既能像航母一樣搭載艦載機進行攻擊,又能像戰列艦一樣擁有強大的防護能力和火力。正因為這樣變態的要求,所以信濃號滿載排水量雖然高達7萬噸,但它搭載的艦載機還沒有赤城、加賀等這些主力航母多。如果日本不造大和家族,將這些材料用來造隼鷹、飛鷹、衝鷹、千穗田等級別的護航航母、輕型航母的話,從理論上來說造它十艘八艘是沒問題的。但實際操作怎麼樣就只有天知道了。

    首先,日本海軍的思想在當時還是停留在大艦巨炮時代。雖然他們擁有航母,而且在實戰中創造了航母使用的多個第一,但日本海軍高層的思想還是停留在戰列艦對轟,艦隊決戰的時代。所以他們才會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建造了大和、武藏、長門、比睿等戰列艦、巡洋艦。航母在日本海軍一直都屬於輔助力量。

    其次,瞭解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的人都知道,日本陸海軍矛盾非常大,雙方為了爭奪資源鬥得不可開交。如果日本海軍說它不造主力戰艦,而是要建造輔助性的航母,那日本海軍還能不能搶到這麼多的資源還很難說呢。所以,如果說你想將大和、武藏的資源省下來造航母,可能陸軍都不給你造。

    最後,戰爭拼的是資源,特別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後,日本深陷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兩面作戰,資源消耗非常大。如果日本不造大和、武藏,可能這些資源也被挪作它用了。老四紀伊為什麼沒造出來?就是因為它的資源被挪作它用了。再加上要修復損毀的其他軍艦,日本船廠的船臺、人員也不夠用。特別是太平洋戰爭開始後,日本急需作戰人員,很多日本船廠的熟練工人都被徵召上了戰場。等到1944年,美軍反攻後,日本本土也開始受到威脅,船廠經常被美軍轟炸機光顧。日本還能不能分得出精力和資源來造航母還真是個問題。

  • 2 # 南雷霆峰

    如果不造大造大和,武藏號,對於日本海軍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二艘戰列艦,如果用來造大型航母,三艘都不到,中型航母最多造六艘。但是,造了航母又有何用?與此配套的艦載機,護航的輕重巡洋艦,驅逐艦,潛艇呢,不知道還要造幾十艘?

    日本海軍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航母,甚至不在於艦載機的數量。而是在於艦載機的更新換代太慢,航空技術的發展遠遜於美帝海空軍。而在於不重視艦載機飛行員的保護和培養,打仗打得是人,如果空有航母和艦載機,飛行員開了飛機不會離艦,著艦,不會把航彈和魚雷扔到美帝海軍的艦艇頭上,又有什麼用呢?

    這也是日本海軍失敗的根本原因之一!

  • 3 # 天泉橋上隨緣客

    鬼子航母不少,飛行員水平也不錯,關鍵是一波高手拼光了再無後繼……後面一堆航母上一群菜鳥……被馬利亞納獵火雞後連菜鳥都沒有了……只好神“瘋”了……再造10艘航母也是閒的……

  • 4 # 邊疆遼遠洪荒

    你忘了,還有信濃號。

    將建造超級戰列艦的資源移做建造航母沒有任何問題,至於10艘,那要看什麼樣的航母了。最小的水上飛機母艦5000噸,護航航母8000噸,艦隊航母20000~30000噸,你說的應該是艦隊航母。如果僅計算造艦成本,10餿差不多。但是戰列艦本身就是火力輸出單位,航母的火力輸出單位是艦載機。按照每艘航母載機60架計算(保守數量),10艘航母需要至少1000名飛行員。培養一名合格飛行員需要多少錢不知道,總之很多,而且非常耗時,至少三四年。二戰時一架普通戰鬥機的成本大概6~10萬美元,600架也不是小數目,而且訓練、執勤中飛機會有折舊、損耗,隨著技術進步還要升級、換代。這些都是除戰艦以外的額外成本。所以結論是:只造船基本上夠,如果要想造出來還能用,不可能。

  • 5 # 勇戰王聊歷史

    如果,再給日本一次機會,肯定會拿造大和級戰列艦的錢去造航母。不過,這點錢肯定不夠買10艘艦隊航母,只能看看美國萬噸級別的護航航母。

    大和號和武藏號花了日本多少錢?

    早在一戰前,日本就開始提出“八八艦隊”計劃:8艘戰列艦,8艘裝甲巡洋艦。一戰時的日德蘭海戰,更是讓世界各國見識到了“大艦巨炮”的威力。日本更是成了“大艦巨炮主義”的狂熱份子,並在1920年開始撥款籌備。

    可是到1922年,在華盛頓會議之後,世界各國的主力戰列艦噸位受到了限制:美英兩國的主力艦各為50萬噸,日本30萬噸,法國和義大利為17萬5千噸。而當時,日本的“八八艦隊”計劃中,只建造成2艘長門級戰列艦(3.9萬噸滿排,8門410mm巨炮)。為了不違約,日本只能將在建的兩艘天城級戰列巡洋艦(滿排水量為4700噸)改造成航母("赤城"號航母就是其中之一,滿載排水量41300噸)。

    後來,日本隨著侵華步伐的加快,野心越來越大。日本海軍在1937年開始擺脫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約束,再次提出八八艦隊計劃。這次計劃建造的戰列艦,就是大和級戰列艦!共計計劃建造八艘,其中,只有兩艘完成(大和號和武藏號),一艘被改成航母(信濃號航母),剩下的都沒落實。

    大和號航母和武藏號建造成本差不多,都屬於"03艦艇補充計劃"。一前一後完成建造。在建造之初(1936年),每艘大和級艦的建造預算大概是1億8000萬日元。而到1941年,在計劃建造第四艘大和級時,提出的預算是:造船費(船體+發動機)1億4175萬日元,武器1億3456萬5000日元,其他522萬1000日元,合計約為2.8億日元。

    而當時,日元和美元的兌換比為1美元=4.2日元。也就是說,大和級的成本應該是6600多萬美元。

    這麼高的造價,把大和級戰列艦打造成"世界第一戰列艦"。全長263米,滿排72000噸,擁有9門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二戰時,美國一億多美金打造出的衣阿華級戰列艦才 使用9門50倍口徑406毫米艦炮,排水量才4萬多噸!

    再看二戰美艦的建造成本。

    1940年,美國國會透過《兩洋海軍法案》:撥款85.5億美元以支援海軍的擴張,總噸位132.5萬噸。其中包括:

    18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2艘依阿華級戰列艦與5艘蒙大拿級戰列艦;33艘巡洋艦(內6艘阿拉斯加級巡洋艦);115艘驅逐艦;43艘潛艇;15000架飛機;以及總噸位約10萬噸的各類輔助艦艇。

    根據這個方案,一艘“埃塞克斯”級航母(滿排33000噸起步)造價是6800萬美元-7600萬美元;“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10,200噸滿載)的造價約為1200萬美元。

    大和號戰列艦的造價還不夠一艘“埃塞克斯”級航母。能換5.5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也就是說,大和號和武藏號兩艘戰列艦的價值,相當於11艘護航航母的價格。不過,護航航母的任務主要是反潛護航和運輸,不適用於作戰。對於日本來說,沒什麼大用。

    換算成日本航母,就能多換一點。日本3.2萬噸級翔鶴級航空母艦的造價為8220萬日元。當時,大和號的預算是1.8億日元。也就是說,1艘大和號差不多頂2艘翔鶴級航空母艦。

  • 6 # 深度工場

    二戰美國戰列艦更多,戰爭期間,就建造了,10艘大型戰列艦。在二戰當中,美軍投入了28艘戰列艦,數量遠遠超過日本,在二戰時期,戰列艦還是有非常重要作用的。

    大海軍還是必須要有戰列艦,到了50年代,蘇聯都在心心念唸的要建造戰列艦。首先是巨型移動炮臺,可以支援登陸戰,以戰列艦強大的炮火壓制住灘頭敵人,掩護陸軍登陸。在登陸戰當中,戰列艦作用非常大。

    其次是護航,奪取制海權,切斷和打擊對手後勤船隊,打擊對手水面艦艇,從驅逐艦,巡洋艦,一直到對手戰列艦。同樣,可以為航母,提供防空掩護,以強大的高射炮火力掩護和保護航母。特別是已經放出戰機後的航母。

    戰列艦二戰後期三大用途:舔地,夜戰,打飛機。除了大鳳和信濃這種裝甲航母,幾乎沒有航母能承受戰列艦主炮的一輪射擊。戰列艦的最大攻擊範圍50公里左右。如果,沒有戰列艦掩護,自己的航母也會遭到對方戰列艦突擊。

    二戰無論美國,日本,還是英國,航母艦隊都必須要有強大戰列艦提供掩護和保護。並不是都是航母,就能打仗,也不是,戰列艦在二戰是落後武器。單獨打,實際上1艘航母打1艘戰列艦很困難。

    1艘航母在二戰釋放的戰機數量有限,而且戰列艦3,4個小時也能前進100公里接近航母本身。最多2個波次起降,戰列艦就進入主炮射程了。因此,二戰大海戰,航母編隊都必須要有強大戰列艦提供壓制保護。戰列艦落後,是後來超音速重型反艦導彈和重型噴氣艦載機,出現以後的事情了。

  • 7 # 月色真美丶適合刺猹

    就日本那個資源匱乏的島國,造船都不便宜,一條翔鶴級的價格是大和70%,就算兩條大和級換三條翔鶴級好了,那也不夠十條,全是鳳翔級?沒意義,正常人都不會換的。

  • 8 # 陽子148618701

    戰爭打到後期,日本缺的已經不是航母了,就算上帝直接送他們十艘航母,他們也湊不出合格的海軍航空兵了,在太平洋一系列戰役裡,聯合艦隊損失殆盡,優秀的有經驗的海航人員也跟隨戰艦一起葬身魚腹,到了這個時候,船塢裡的萬噸級艦身到底建造成什麼,估計海軍本部也曾經糾結過,航母是不可能單艦出港的,但是聯合艦隊已經沒了,沒有空域掩護,戰列艦出門也是白給,於是,信濃和大和一樣一艘吧,結果就是一個在轉港中被潛艇偷了,一個單艦作戰被空軍生吞[捂臉]。

  • 9 # NichtWiedu

    我認為「不能」哪怕不造大和了,改造航母,也會面臨三個致命問題,艦載機不夠,艦載機飛行員不夠,汽油不夠。而且,面對美國的航母特混艦隊,幾艘航母起不了太大作用,日本連本身那幾艘航母的護衛艦隊都配不齊。消耗到了後期日本連原本幾艘航母的艦載機和飛行員都配不齊了,造再多的航母,有什麼用。

  • 10 # 崑崙墟

    我認為「不能」有航母沒飛機只是個空殼子,有飛機沒優秀飛行員就是個移動靶子。就日本的人才儲備,1942年中途島的時候就捉襟見肘了,1943年就被美軍的射火雞大賽,1944年就只能搞自殺式攻擊了。

  • 11 # 事事略懂才能裝

    我認為「不能」航母不是隻有航母,還要有艦載機,飛行員,機械師等等配套設施,估計像大鳳這樣的裝甲航母能造3艘就頂天了

  • 12 # dooge

    請認真研究下歷史,事後諸葛亮的話就不要再說了,美軍也是珍珠港之後才認真重視航母的,而珍珠港事件時,大和旅館己經開始營業了

  • 13 # hqm801209

    即使造了航母,那飛機呢?最重要的飛行員呢?二戰後期日本飛行員嚴重不足,才會用經驗不足的飛行員搞出神風敢死隊

  • 14 # 果汁kuk

    看什麼航母了,好的航母可不便宜,大和造價1.3億日元,翔鶴級8000萬,大鳳級1億,這還不包括飛機和飛行員的錢,可翔鶴大鳳的排水量只有大和的一半,噸造價比大和更高。當然,低檔一些的蒼龍級,雲龍級會便宜很多,但,如果換成輕型航母還能更便宜。兩艘大和的錢,要換十艘航母,多半隻能換到十艘輕航,還不帶飛機和飛行員。

  • 15 # 微電腦一本書大小

    後期都知道制空權基本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比如德國上空盟軍戰略大轟炸,要德軍裝甲精銳服服帖帖的趴窩,或者途中癱瘓折損喪失鬥志了,

    茫茫大海一樣戰列艦區區20公里射程,不夠航母艦載機作戰半徑的一個零頭,一個編隊攻擊機破壞力遠非一通炮彈可比,海上霸王名不虛傳,但它牛掰也得有護衛,造那麼多航母也不能扎堆一起用,配套護航戰艦也是巨大的開銷,尤其是航母上優秀飛行員更是稀缺,,,甚至鬼子有航母也沒人上艦飛了,基本都戰死多半了

  • 16 # 冬天的雪75139

    日本就是全是航母也打不過美國

  • 17 # 月亮上的老農民

    我認為「不能」先不說能不能,即便造出來飛行員也培養不出來,整個日本除了專業的軍隊民航以外基本上沒有人會開飛機,美國不一樣,美國各個航空俱樂部的飛行員都是以十萬單位數量的,這些飛行員透過簡單的培訓就能開普通的轟炸機,水平高的有一年半載就可以開戰鬥機,上航母。

  • 18 # 舜仔666

    我認為「不能」

    就算造20艘,結局也一樣。

    航母還需要比海盜更先進的戰機,也需要補充戰損的飛行員。

    珍珠港後,美國開始了“流水線”生產航母。日本根本比不了

  • 19 # 黑山0老妖

    大和號說白了是一種情懷,必須造出來,日本動漫看多了就會懂,日本人有製造完美戰鬥機器的情懷,而且要全方位碾壓的那種,不管戰術失誤也可以力挽狂瀾的終極武器!

  • 20 # 一堆栗子

    首先……大和肯定會被造出來的,這是源於日本海軍部的民族意識,這種想法根深蒂固,而且無法改變。雖然以山本五十六為代表的一部分將領都認為以後航母制海權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仍然從心底也是希望海軍有這麼一艘象徵著民族精神意義的大玩意飄在海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十多歲的人都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