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樂圈旁觀者
-
2 # 林三土
在舉偽科學的例子之前,必須先弄清楚偽科學究竟應當如何定義。
我在回答上一道問題時(https://www.wukong.com/answer/6455321202633212174/),已經簡單區分了“非科學的(nonscientific)”和“不科學的(unscientific)”這兩種定性。當我們說x“不科學”時,指的是儘管x與“科學”二者在研究領域、物件及旨趣上相重疊,但x在形式上並未遵循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論、或x在內容上既有的科學知識體系及其可靠延伸相牴牾;這裡的“可靠延伸”指的是在符合科學的基本方法論以及本體論承諾的前提下,知識體系有可能獲得的合理更新。
“偽科學(pseudoscience)”則是“不科學”這個範疇下的一個子集。但“偽科學”與其它“不科學的”理論或實踐又如何區別?一個常見的定義是:“偽科學”即將“不科學的”東西“偽裝”成“科學”(亦即符合科學方法的、且與既有科學知識系統及其可靠延伸從根本上相容的理論或實踐)。但這裡有兩點需要進一步辨析。
一是何謂“偽裝”。某個科研人員為了能夠在頂級期刊上論文,對某次實驗的資料造假,我們會指責他品行不端、喪失學術誠信、違反科學倫理,會說他的實驗方法和結果“不科學”,但一般不會說他是在搞“偽科學”(比如韓春雨撤稿事件)。但如果某個科研人員在被同行屢次指出方法論缺陷之後,仍然長期堅持不懈地用有缺陷的方法研究特定問題、並藉此推銷其在該問題上(同樣被同行廣泛拒絕)的結論與假說,那麼我們有時確實會把這類研究歸入“偽科學”的範疇(比如一系列名聲掃地的關於“轉基因食物致癌”的研究)。
所以這裡所謂的“偽裝”,不能僅僅是單次孤立事件,而是具有一定的“系統性”,方才足以讓“不科學的”理論或實踐上升(或者說墮落)到“偽科學”層次。鍊金術、星相學、順勢療法、通靈學等等,就是這個意義上典型的“偽科學”。
二是並非所有的偽科學都會把自己偽裝成“科學”;相反,很多時候偽科學恰恰是以“反科學(anti-science)”的面目出現的。比如很多偽科學宣傳者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世界上有太多東西是科學解釋不了的,只有坐井觀天的人才會拿科學來批判我們”(更具體的說辭還有“科學只能解釋自然現象,不能解釋超自然現象”、“科學是西方的玩意兒,解釋不了中醫的概念”等等)。所以如果我們僅僅將“偽科學”定義成“把不科學的東西偽裝成科學”,那麼這個定義將無法囊括很多我們通常認為屬於偽科學的理論或實踐(比如民間的種種迷信說法與活動)。
但是從廣義上說,這些“反科學的”主張仍然可以被視為“偽科學”。為什麼呢?因為它們雖然表面上“反科學”,實際上仍然是在“科學”的研究領域、物件及旨趣範圍內與其爭奪地盤,企圖透過否定既有科學知識系統及其“可靠延伸”作為“最可靠的知識體系”的地位(亦即廣義上的“科學性”),而包裝出自身(廣義上)的“科學性”。
所以我們需要適當調整前面那個定義:如果一套理論或實踐既“不科學”(注意不是“非科學”),同時其鼓吹者又試圖營造出“它是就相關領域或相關物件而言最可靠的知識體系”這樣一種印象,那麼這套理論或實踐就屬於“偽科學”。這樣一來,我們就把前面提到那些基於“反科學”主張的偽裝也納入了偽科學範疇。根據這個定義,我們就可以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偽科學加以判定。
-
3 # 鵝媽媽講閱讀
有幾個概念澄清一下:偽科學、類科學與不科學。
這幾個概念都是的對立面:科學。
偽科學(Pseudoscience)是已經被實踐(包括科學實驗)證偽、但仍然當做科學予以宣傳推廣的理論假說或假設。比如占星術。
類科學(alternative science),也稱代用科學、另類科學或贗科學,指不被當前主流學術界認可的所謂科學。類科學當中存在真正的科學,也大量存在偽科學的東西。比如江湖騙術。
不科學,參見網路用語“這不科學”。
目前爭議比較大的是:占星術和中醫究竟是不是偽科學。
那麼問題來了,科學的都是好的、都是有用的嗎?過分地相信科學是不是也是不科學?
所以,日常生活中需要注重的是常識,而不是過分地分辨科學。
-
4 # 漂泊一夢_797_719
金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就是典型的偽科學。
據說,金魚的記憶只有7秒,7秒之後它就不記得過去的事情,一切又都變成新的。 所以在那小小的魚缸裡它永遠不覺得無聊, 因為7秒一過,每一個遊過的地方又變成了新的?據《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獸醫希望金魚的主人們一定要好好地對待他們的心愛的寵物,因為最新研究發現,金魚有著很好的記憶,它們能夠感受到痛苦和歡樂,當主人離開時,它們還渴望主人快點回來呢。以前的研究結論說,金魚只有3秒鐘(或七秒鐘)的記憶,但現在研究人員發現,金魚的記憶力其實非常長久。來自澳洲的獸醫雷蒙德·洛說:“人們一定覺得這種說法非常奇怪,但金魚的主人和所有的獸醫都需要重新認識並認真對待金魚。” 在塔斯馬尼亞霍巴特召開的澳洲獸醫協會會議上,洛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洛援引的一項研究是由英國的科學家所進行的,他們發現,在每天特別的時間,金魚能夠學會推開控制桿來尋找食物。在另一項研究中,兩條打過架的金魚被放在了另一條金魚所在的魚缸裡,在很長的時間裡,打了敗仗的金魚仍不敢靠近獲勝的那條金魚,顯然它還十分害怕受到那條獲勝金魚的攻擊。這些研究還發現確鑿的證據,證明金魚的腦結構讓它們有痛苦的感覺,而且能夠躲避傷害它們的危險。洛和他的同事在他們的論文“觀賞魚:讓魚微笑、歌唱和跳舞”中寫道:“對金魚的試驗證明,金魚有記住所學到資訊的能力,而且有邏輯反應,這說明魚是有記憶的。”洛還說:“我們想把這些資訊告訴人們,要關心金魚的感受,就像他們關心別的動物一樣。” -
5 # 月下沒有花
與其咒罵魔鬼的黑暗,不如點亮一支科學的蠟燭。祝願我們的世界擺脫惡魔的糾纏,充滿Sunny。
探討偽科學,推薦一本書,卡爾·薩根的《魔鬼出沒的世界》。
卡爾·愛德華·薩根,美國天體物理學家,也是享譽世界的科普作家。《魔鬼出沒的世界》是其臨終前的最後一部作品。
卡爾·薩根在這本書中,以鞭辟入裡的分析和發人深省的啟示,入木三分的闡述了科學和非科學的區別。
強烈建議有興趣的朋友找來看看,不僅僅是瞭解哪些是偽科學,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種有效的思辨方法,來認知有些聽起來很美的東西,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偽科學。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書中有一個故事,值得拿出來特別說一說——車庫中的飛龍。這一個故事,基本就能展示80%以上的偽科學是怎麼回事。
為節省篇幅,以下為故事概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查閱該書第十章。
張三:在我的車庫裡有一條噴火的龍。
李四:這麼牛逼!帶我去看看。
張三把李四帶到車庫,可是車庫裡什麼都沒有。
李四:龍在哪裡?
張三:它就在你面前,但它是一條看不見的龍。
李四:能不能在地上撒麵粉,獲取龍的爪印?
張三:龍是浮在空中的。
李四:能不能紅外線探測儀檢測龍噴出的看不見的火?
張三:看不見的火也不會發熱。
李四:能不能對龍噴油漆,讓它顯形?
張三:它是非物質的龍,油漆無處可粘。
李四每提出一種物理檢測方法,張三都找個特殊理由來說明辦法不會有效。
一條看不見的、無實體的、浮在空中的、噴著沒有熱度的火的龍與沒有龍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如果沒有辦法反駁的爭辯,沒有可以讓人信服的試驗來反對它,說龍確實存在,意味著什麼呢?
你不能證明我的假設不成立,這與能證實它成立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不能檢驗的觀點和無法證偽的斷言實際上毫無價值。偽科學的倡導者要你做的就是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相信他們的觀點。
-
6 # 三玄子
咱老百不懂"科學人"講的深不可測的ABC理論,我們只知道長期實踐確實有用,對生物環境有益無害不騙人的就是科學的東西。否則打著科學的幌子,兜售的東西經長期實踐對老百無用而有害或騙人的東西叫"偽科學"。
回覆列表
專門講講小龍蝦。
【傳言】侵華日軍對小龍蝦進行基因改造,用以處理屍體。
【驗證】這是一個“扯淡不好好扯”的典型謠言。原因很簡單,在存在731部隊的那個年代,全世界的生物技術都沒那麼牛。即使是DNA的雙螺旋結構,也要等到1953年才被科學家提出。1927年,日本引入了第一個小龍蝦(克氏原螯蝦),目的是充作牛蛙的飼料。大約兩年後,克氏原螯蝦被引入中國,最早的養殖地在南京附近。當時抗戰尚未爆發,南京及其周邊地區並非日佔區,因此也就不存在“處理屍體”云云。
【傳言】 小龍蝦不是蝦,是一種蟲子,外華人都不吃。
【驗證】 果殼網科普專家瘦駝介紹,小龍蝦是一種淡水螯蝦,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蜊蛄科螯蝦亞科。它也有自己的學名,叫克氏原螯蝦。小龍蝦的故鄉既不在中國,也不在日本,而是來自遙遠的北美洲,主要棲息地是墨西哥灣沿岸,特別是密西西比河口附近的區域。
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在乾淨環境和汙染環境都能生存,是這類蝦的特性,小龍蝦能吃的東西很多,胃口很好,屬於雜食性動物,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動物屍體等都吃得下。
聯合國糧農組織曾有過統計,全世界每年小龍蝦貿易量高達30萬噸以上。科普專家瘦駝說,在小龍蝦的故鄉美國,早在200多年前就開始吃小龍蝦了,而且量很大,還有不少專門賣小龍蝦的市場,歐洲國家也吃,只是日本人確實不愛吃,因為覺得小龍蝦肉質比較柴。
【傳言】 小龍蝦對有毒水體有極強適應力,鉛汞錳鉻砷等重金屬能在體內積聚到正常值的幾百倍。
【驗證】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昨晚表示,即使水環境中有重金屬,從生物富集的角度,一般也是集中在頭部,但也不會積聚太多的重金屬,建議不吃蝦頭即可。一般只要是合法養殖的小龍蝦,就問題不大。
果殼網科普專家瘦駝則稱,小龍蝦能把重金屬轉移到外殼,透過不斷蛻皮把毒素轉移出體內,因此它體內重金屬未必一定超標,“從目前我查詢到一些監測資料看,沒發現小龍蝦重金屬超出標準限值的”。
據悉,上海、蘇州、安徽等多個地方對小龍蝦曾進行過重金屬含量調查,未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