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吳娜養生堂

    大家好,我是營養師吳娜。

    在中藥裡,茯苓性甘平,有利水滲溼健脾安神功效,適宜大多數人,不分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均可服用。茯苓霜即茯苓粉最能補人,與牛奶搭配甚宜。不過茯苓還是有一點點偏性,即滲利走下之性, 陰虛而無溼熱、虛寒滑精 、氣虛 下陷者慎服。所以說,茯苓雖好,但是有的人吃了感覺並不好,會不舒服。如氣虛乏力者更覺得乏力納差。因此要明白一點,沒有好與不好,只有適合不適合,再好的東西不適合自己,那也是壞的,比方說 人參 鹿茸,好東西啊,很名貴,但是對於陰虛、陽亢者,他們是毒藥。

    養生得根據體質來調理,大家可以去翻看我的動態歷史記錄,看看自己是九種體質中的哪一種體質,然後再根據自身的體質選擇出最合適自己的養生食療方。適合你的才是最好!

  • 2 # 藥膳之家007

    茯苓本身含有的成份決定了其功效,該藥材在抑制人體細菌上面有著明顯的作用,同時看提升人體的免疫力,不存在任何的毒性,因此適宜人們長期使用。儘管茯苓滿足人們長期使用的條件,但每次使用的量卻是不能太多的,想要透過茯苓來調理身體,也需要循序漸進才行,不可能一口氣吃個大胖子。

  • 3 # 使用者天長地久159

    不能。因為茯苓具有尿消腫的效果,若長期喝會造成身體的滲透壓改變,造成水分丟失過多,電解紊亂印刁情況發生,建議腎虛的患者不適宜喝茯苓,會加重腎虛的情況。

  • 4 # 楊醫生講健康

    自《神農本草經》以來,古代醫家一直將茯苓視為滋補中藥。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有寧心安神、利水滲溼,健脾平喘之效。正是因為這個特性,茯苓不分男女老少皆可服用。

    但任何事物都是這樣,過猶不及。國人就是喜歡這樣,張悟本曾經被綠豆吵上了天、阿膠也曾經紅得發紫,三七粉曾經無比榮光,蟲草和雪蓮也曾經一時風頭無倆,人參更是被廣為推崇……

    可以長期喝茯苓嗎?

    但是,多少年過去了,病該有的還是有,病還是越來越多,並不會因為這些具有“神奇”功效的藥品而減少。當這些神奇功能的藥品一個個粉墨登場,又一個個退出舞臺後,人們才發現,我喝了這麼多年,也沒發現身體有多少變化。

    很簡單,健康是多方面因素的組合,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順應自然、良好睡眠等,共同決定了人的健康。

    可以長期喝茯苓嗎?

    如果把養生定位在喝某一味中藥上,而忽視了其它方面,那最後肯定是不健康。同時因為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茯苓上,就為忽略了其它方面,甚至會催生疾病早日找上你。

    其二,是藥三分毒,就是飲食上我們還要均衡飲食,又何況長期喝茯苓呢?

    可以長期喝茯苓嗎?

    其三,因茯苓的特性,所以肝腎陰虛的人不適合,尿頻尿急的人不適合。

    其四,中醫的核心是辨證,如果一味的長期喝茯苓,就失去了辨證,肯定不適合。

  • 5 # 可樂健康

    茯苓屬於非常健康的一種中藥材,而且不僅藥用價值很強,實際上茯苓的食用價值也是不錯的,而且茯苓本身含有的成份決定了其功效,該藥材在抑制人體細菌上面有著明顯的作用,同時茯苓是可以幫助我們提升人體的免疫力的了,再加上茯苓不存在任何的毒性,因此適宜人們長期使用。

    茯苓的功效作用:

    1.茯苓藥性溫和,使我們的尿量增加的同時,又不會損傷我們的脾胃。

    2.茯苓能夠健脾滲溼而止瀉,尤其是擅長於治療脾虛溼盛所導致的洩瀉症狀。

    3.如經常失眠,夢多,生活中感到抑鬱,神經過於緊繃等,都可以透過用茯苓和人參酸棗仁等燉至高湯,來達到緩解和治癒的目的。

    4.茯苓對感冒也有一定的治癒效果,對由於溼熱等原因引起的感冒,具體性狀為老咳嗽,痰多,嚴重的時候還會手腳痠軟,體乏背痛。

    5.茯苓可影響體內代謝,對電解質的平衡有調節作用,並能降低血糖,抑制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哪些人不適合喝?

    1.咽喉乾燥人群

    2.腎虛、體虛患者

    3.糖尿病患者

    茯苓的功效很多,可以利尿、安神等,但是茯苓不能亂服用,正確的服用茯苓才能達到好的治療效果。大家在清楚茯苓的功效的同時,也別忘了關注茯苓的禁忌事項,避免錯誤服用茯苓反而對身體不利。

  • 6 # 中醫盧承頂博士

    長期喝茯苓應該指的是長期單獨喝茯苓這一味,這個因人而異,看個人體質,其實可以根據體質,配伍成茶飲方,這樣更好一些!

  • 7 # 健康之初

    茯苓是一味中藥材,以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入藥。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的功效。

    茯苓可以長期服用嗎?

    一般而言,性平的中藥材是可以長期服用來養生保健的,因為它對身體體質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但藥材本身的一些其他的特性,也導致它會有一些用藥宜忌。以下2類人,不宜用茯苓或長期用茯苓。

    1、糖尿病人

    茯苓澱粉含量較高,糖尿病人長期大量攝入茯苓,有導致血糖升高的風險。而且糖尿病從中醫角度來講屬於消渴症的範疇,治療以清熱潤肺,生津止渴等治法為主。茯苓具有利水滲溼的功效,糖尿病人服用茯苓,會加劇消渴的症狀。

    2、體虛腎虛的人

    腎虛的人長期服用茯苓容易讓尿急、尿頻等症狀加重,也會加劇腎虛。體虛的人長期服用茯苓容易有損體內津液。

    3、長期服用易損津液

    茯苓是利水滲溼的佳品,如果體內沒有溼氣,長期服用容易干擾人體津液執行,導致津液虧損,對身體健康反而有害。

    茯苓需辨證而用

    茯苓適合以下3類人服用。

    1、體內溼氣重的人

    茯苓性平,具有利水的同時不會損傷人體正氣的特點,無論是溼熱還是寒溼,都可以祛除。脾胃具有運化體內水谷精微的功效,茯苓在祛溼的同時還能夠健脾。因此,脾虛溼盛的人,如有蓮花舌、水腫等表現的人,可以用茯苓來祛溼。

    2、心煩失眠的人

    茯苓歸心經,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失眠、多夢、心悸的人,可以用茯苓來助睡眠。

    3、提升氣色

    茯苓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卵磷脂,歷來為美容佳品,女性用茯苓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延緩衰老,美容養顏。

    任何一味中藥材,都建議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辨證使用,我們雖然可以透過資料來熟悉它的功效和性味歸經,卻沒有辦法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作出一個準確的判斷,貿然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 8 # 大城小醫徐醫生

    茯苓一般情況不建議長期透過泡水來喝的,因為茯苓本身就是一種中成藥,是藥三分毒,任何東西都講究適可而止。在中醫裡任何藥物它都有療程,而且病情在治療中會有一些變化,不可能是一味的服用一種藥物,建議最好是服用一段時間後,再找醫生重新診脈,望聞問切,根據辨證,在調理恰當的藥物進行治療。

    如果身體本身沒有什麼症狀的話,處於健康狀態下,就不建議長期喝茯苓,雖然說茯苓是具有幫助降火,增加身體免疫力,還能夠幫助調理的作用。但是,長期的服用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其他不良的反應,所以一定要多加註意。

    茯苓俗稱雲苓、松苓,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呈黑褐色,裡邊是白色或者粉紅色,其原生物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多寄生於馬尾松或者是赤松的根部,是我國傳統藥材中非常重要的健脾利溼中藥材,具體的功效如下:

    1、利水消腫:茯苓味甘而淡,甘則能補,淡則能滲,藥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傷正氣,是中藥中利水消腫的重要藥材之一,可用於各種寒熱、虛實等原因所導致的水腫。

    2、健脾止瀉:茯苓能夠健脾、滲溼而止瀉,尤其擅長於治療脾虛、溼盛所導致的洩瀉症狀。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的洩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的功效,常與黨參、白朮、山藥等配伍,又可用為補肺脾、氣虛之輔佐藥。

    3、補益心脾、寧心安神:常可用於治療心脾兩虛、氣血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失眠、健忘、多夢等症狀。茯苓含有的一些營養成分,對於工作壓力大或者其他原因出現的精神問題都可以緩解。

    4、增強免疫功能:茯苓多糖具有增加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茯苓多糖可改善老年人的細胞免疫功能。

    5、抗癌:其中包括抗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氨基酸等,食用茯苓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產生,破壞癌細胞的DNA,移除體內的致癌的自由基等。

    6、治療感冒、咳嗽:茯苓對於感冒有一定的治癒作用,尤其是對於溼熱等原因引起的感冒,引發咳嗽、痰多,甚至伴隨手腳痠軟、體乏、背痛等症狀,這種情況可以透過使用茯苓煮粥或者是燉湯來達到輔助治療的目的。

    7、利尿作用;茯苓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滲溼,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溼要藥。凡小便不利、水溼停滯的症候,不論偏於寒溼,或偏於溼熱,或屬於脾虛溼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於寒溼者,可與桂枝、白朮等配伍;偏於溼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朮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

    8、治痰:茯苓用於痰飲咳嗽,痰溼入絡,肩背痠痛。茯苓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溼,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治痰溼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茯苓使用的禁忌‬

    腎虛多尿、虛寒滑精、津傷口乾者慎用茯苓,因為茯苓利水利尿的藥效很強,有這些病症的朋友如果食用茯苓,會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食用茯苓,因為茯苓的澱粉含量很高,而糖尿病患者是需要嚴格控制澱粉攝入量的,因此最好不要隨便食用茯苓。

    食用茯苓時,要注意避開米醋、濃茶等食物。否則不僅會削減藥效,更會導致中毒過敏,出現腹痛、面板紅腫、哮喘發作等不良症狀。

  • 9 # 中醫科院博士

    每一味中藥背後,都有一個美麗傳說——跟藥學博士從百草故事學百草功效。

    能不能長期喝茯苓,先從茯苓相關的中藥傳說故事開始——

    中藥茯苓名字由來的傳說

    記得在很多年前,讀過一本科普小書,名字叫《中醫就那麼回事》,裡面曾記載過這樣一個關於茯苓傳說的故事。

    話說,從前,有一個員外的女兒叫小玲,喜歡上了相鄰一家的窮苦貧小子小伏。

    但是這門不當戶不對的,員外當然是不允許的。

    相愛的小伏和小玲就逃到了山外。

    不幸的是,小玲從小嬌生慣養,曉行露宿感染了風溼,行動不便。

    小伏盡己所想也無能調好小玲的病。

    有一天,正當小伏在山中遍尋治療小玲疾病藥物的時候,突然見到一隻兔子,

    小伏馬上拿出弓箭,一箭射去,但是白兔逃到一棵松樹間不見了。

    小伏到白兔消失的松樹處,看見自己剛射出的那支箭,插在一個大的球狀物上面。

    小伏見這個大的球狀物完全就是某種食物,所以就帶回家中,煮給病中的小玲吃。

    奇蹟出現了,小玲的病情好轉了。

    小伏見此出現,就到山裡到處尋找這樣的球狀物,搞回家煮給小玲吃。

    正如期望的那樣,小玲的病竟然一天天的好了,痊癒了。

    聞聽此事的人紛紛效仿,均出現了基本相似的結果。

    後來人們紛紛以此物祛風除溼,便把這個東西命名為“茯苓”,以示對小伏和小玲的紀念。

    誰,可以長期喝茯苓?

    在中醫裡,又叫做松腴、不死麵,為寄生於松樹根下的寄生菌種。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肺、腎經。具利水滲溼、健脾和胃、寧心安神之作用。

    從上面可以看出,茯苓性平,就是不寒不燥,歸經比較多,就是適合於多臟腑調理,那就是和很多人使用。

    從這角度考慮,一般人長期吃或者喝茯苓是可以的。

    但是,任何東西,都有過之而不及。

    因為茯苓稍稍有點偏性,也就是滲利走下的性情,所以陰虛無溼熱、虛寒滑精、氣虛下陷的人謹慎使用,或者醫生指導下加減使用,才是正確的思路。

  • 10 # 金匱真言

    說起茯苓這味藥,就要說一說其中的一些小事。

    康熙皇帝年少之時,感染了天花,但是年紀輕輕,玄燁戰勝了天花,最終得以克承大統,成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病癒之後,身體虛弱,太醫為康熙皇帝精心準備了藥用糕點,這個糕點就是茯苓餅,最終身體復原。

    還有一件事,就是當代的嶽美中老先生與茯苓的事。嶽美中先生中醫功底深厚,但現已不在人世。嶽老用一味茯苓研碎,治療水飲導致的脫髮,最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這就是關於茯苓的兩件小事。

    茯苓是中醫常用的一味藥,作用有幾個,最重要的是利水。利小便可以治療水腫,這些在五苓散、真武湯、苓桂術甘湯中均有體現,茯苓在這些方劑中,發揮了利尿的作用,起到了排洩體內廢水,使津液流通的作用。

    茯苓可以健脾。茯苓可以加強脾的作用,促進人體對食物與水的吸收利用。因為廢水在體內,影響力脾對水的代謝,茯苓不僅可以將這部分廢水排出體外,還可以加強脾代謝水的作用,標本兼顧。康熙皇帝服用茯苓餅也是取茯苓可以健脾益氣的作用。

    茯苓可以安神,《神農本草經》記載茯苓“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仲景有酸棗仁湯,以酸棗仁搭配茯苓等藥物,養心安神,治療因為虛勞引起的失眠。

    茯苓不建議泡水喝,泡出來的有效成分太少。建議打粉送服,可以取得更好的療效。

  • 11 # 健康說事

    茯苓是一種我們熟知的中藥材,它有許多功效,對我們人體的健康有著許多的好處,而如今它被廣泛應用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茯苓肉到外面的茯苓皮,都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在古時候缺乏像現在西藥這些有強效的藥物時,中醫們常利用茯苓做主藥醫治各種疑難雜症。

    經常喝茯苓水,身體會有哪些變化?

    1. 安神助睡眠。

    2. 利尿能夠起到很好的利尿作用。

    3.能夠幫助清理呼吸道的垃圾毒素,幫助身體更好的排毒。

    4. 能夠提高免疫力。

    哪些人不適合喝呢?

    1.咽喉乾燥人群

    2.腎虛、體虛患者

    3.糖尿病患者

    雖然茯苓作為中藥性質較為溫和,但不建議長期服用。但茯苓作為一種促進血液迴圈、促進月經的藥物就不能長期服用。

  • 12 # 健康之初百科

    可以長期喝茯苓嗎?

    茯苓是滲溼利尿、和胃健脾、寧心安神、抑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以及降低血糖的功能。茯苓廣泛用於水腫尿少、脾虛食少,心神不安、失眠等症。

    茯苓的主要作用:

    1、養肝護肝

    茯苓中的多糖、三萜與醇類等有具有養肝護肝的作用,三萜主要是降低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活性來保肝;醇類透過降解與重吸收膠原纖維,減輕肝硬變結節程度來護肝。

    2、利尿祛溼

    茯苓是利尿消腫的名藥,可治療寒熱虛實各種水腫。研究表明,茯苓三萜透過競爭醛固酮受體來抑制腎小管不同部位的重吸收,增加排尿量。茯苓新酸有促進鈉離子排出的同時減少鉀離子排出的效應,有保鉀排鈉的作用,具有長效溫和的效果,可為臨床提供一種新的利尿藥物候選藥物。在腎病水腫治療上主張應用茯苓導水湯隨證治之 , 療效顯著。

    不論偏於寒溼,或偏於溼熱,或屬於脾虛溼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於寒溼者,可與桂枝、白朮等配伍。

    3、輔助降糖、降脂

    茯苓多糖能提高小鼠腎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降低丙二醛,抑制 Bax 基因過多表達,有效預防糖尿病腎病,從而抑制升糖素、INS、TC、TG 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血糖,提高葡萄糖耐受力,改善糖耐量的異常。

    4、改善睡眠,提高記憶力

    茯苓多糖具有協同戊巴比妥鈉的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具有安神、鎮靜療效。茯苓酸能提高氨基丁酸 A 型受體 α 和 β 亞基水平,降低 γ 亞基水平,達到鎮靜催眠效果。

    美好生活源於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 13 # 郭偉峰23

    可以,茯苓為多孔菌科寄生植物茯苓菌的乾燥菌核。主產雲南、湖北、安徽、貴州、河南等地。【性味、歸經】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茯苓有利水、滲溼、補中、安神之功。常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痰飲、咳嗽、脾虛胃痛、腹痛、腹瀉諸證,可用於驚悸、健忘、癲癇。【用法、用量】內服:6~12克,大劑量可用至30克。【使用注意】本品為甘淡滲溼之品,對於虛寒精滑,氣虛下陷者慎用。

  • 14 # 易問醫

    茯苓主要具有利水滲溼和寧心的作用,同時還具有健脾的效果,可用於治療出現水腫尿少、心悸不安、驚悸失眠、脾虛食少等患者,如果是陰虛火旺的患者是不可以使用該藥物的

    茯苓可以短時間內口服,但是長期服用考慮是不可以的。由於任何藥物它都有療程,同時病情在治療中會有一些變化,不可能是一味的服用一種藥物。建議最好是服用一段時間後,再找醫生重新診脈,望聞問切,根據辨證,在調理恰當的藥物進行治療。茯苓這個藥本身沒有什麼毒副作用,是中藥中的上品,具有利水滲溼,安神健脾等功效。

  • 15 # 生活道

    不過即便可以長期食用,也要看是否有症狀,一般用茯苓主要是取其淡滲利溼的功效,但是很多著名的方劑如補中益氣湯等,都沒有用茯苓,就說有的屬於中氣不足的,就最好不要食用。就像有的人本身氣虛了,但是沒有溼,這個時候最好不用。

    就說茯苓具有健脾滲溼的作用,但是脾是虛了,不是因為溼邪困脾造成的,如氣虛造成的,就不要食用了。

  • 16 # 藥事健康

    可以的。

    茯苓屬於利水消腫藥,它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茯苓性平味甘、淡,能入心、肺、脾、腎經,我們都知道淡能滲利、尤擅利水,甘能補中,因此茯苓是利水滲溼的要藥。前面也說了,茯苓性平,它的利水滲溼作用比較平和,不會出現太過而損傷身體的副作用,對於寒熱虛實多種水腫、小便不利均有治療作用。又因其能健脾滲溼,使溼無所聚,痰無由生,為治痰之良藥,常用於痰飲目眩、心悸怔忡等。

    我們也知道很多人長期的各種生活飲食習慣,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脾胃虛弱、溼盛的問題,溼邪性黏膩,不易除去,因此需要長時間的用藥,而茯苓具有健脾補中、滲溼而止瀉的作用,可以使中焦清升濁降,常用於脾虛溼盛之食少體倦、便溏、洩瀉等。

    此外,茯苓入心脾二經,透過補脾的作用而助氣血生化之源,使心有所養,從而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適用於驚悸失眠,對心脾虧虛所致的心神不安效果更佳。而心脾虛、心神不寧、失眠等症狀都不會是吃點藥一朝一夕就能糾正的,都需要比較長時間的服藥。

    相比其他利水滲溼消腫藥來說,茯苓無疑是長期服用的一個很好的選擇。

  • 17 # 博古論今話中醫

    大家好,我是蒙陰楊海波醫生,我來說說與眾不同的認識。

    可以長期喝茯苓嗎?

    答案是不可以的!從藥物的角度講,肯定不可以的!

    茯苓藥證——以祖本藥證書為準,後世的各家各說誤差大

    《神農本草經》味甘,平。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止口焦舌幹,利小便。久服安魂魄養神。

    《名醫別錄》無毒。止消渴,好唾,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府,調藏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其有根者,名茯神。

    茯苓藥證(作用)總結一下——有三個方面:

    1、利水消表裡上下之水飲、同時能傷津液;2、甘平補津液治消渴;3、主驚悸恐懼,安精神;

    從權威著作看,茯苓的首要作用就是利水,這是不論時方派或經方派所公認的,你盲目的吃茯苓去利水是非常有害的!在此敬告大家!原因如下:

    為什麼不能亂吃茯苓,從以下三個方面說明:

    1、我首先說沒有病的人,叫作“平人”,整體身體是平衡的,你要是亂吃藥就會打破這個平衡,而成為病人,你亂吃茯苓不行,亂吃人參、阿膠、三七、黃芪同樣不行,從理論上講甚至亂吃綠豆、苦菜茶、冰啤酒也不行,應為都是寒涼的,近似於吃雪糕一個道理。

    2、如果是熱病,比如少陽陽明熱病,你亂吃茯苓會利尿利水,傷害了津液,間接增加了這個熱,也就是加重了病情;

    3、即使下焦有水飲或者表位有水腫,你要用茯苓等利水藥,如果上焦有口苦口乾心煩失眠等等熱像,單純利水也會增加上焦的熱,從而加重病情,即使非要利水不可,那也要伍用清熱或者生津液的藥。

    說到這裡你還敢長期喝茯苓嗎?還敢濫用三七、阿膠、黃芪、苦菜茶嗎?

    蒙陰楊海波醫生忠告大家:是藥三分毒,不論濫用什麼中藥都是有害的,甚至包括綠豆!!
  • 18 # 39健康網

    茯苓是大家常見的、喜愛的一種中藥材,同時它也是一種藥食同源的產品,用來燉湯、煮粥,都可以起到一定的養生效果。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食用茯苓也是有禁忌的。

    一、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茯苓含有豐富的卵磷脂、蛋白質、膽鹼、多糖等營養成分,人體攝入這些營養物質可以提升組織活性,增強人體免疫力,擁有抗病毒、抗腫瘤、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等功效。

    中醫認為,茯苓性平味淡,對於心臟、肺部、脾腎等部位都有一定的保健效果。所以,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心神不寧、水腫、痰多、小便不順暢、失眠、食慾下降的時候都可以食用茯苓,可以有效地促進身體健康。

    1. 茯苓有助於利尿。茯苓利水滲溼,藥效平和,水腫、排尿不暢的人群可以食用茯苓,有良好的利尿效果,這種利尿是不會對脾胃造成傷害。

    2. 茯苓具有健脾、滲溼功效,如果因為脾虛而導致洩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茯苓可以跟黨參、白朮、山藥等材料一起用,對治療氣虛、補脾肺有顯著效果。

    3. 抗腫瘤。茯苓含有大量的物質叫茯苓多糖,可以增強免疫力,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臨床上常用茯苓作為藥材,對面板癌、肝癌、鼻咽癌、胃癌等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4. 養心安神。茯苓對失眠多夢、心悸、心神不寧等問題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常年睡眠質量差的人可以食用茯苓,可以改善睡眠。

    5.治療咳嗽多痰。茯苓有一定的化痰止咳的作用,可以和陳皮、半夏一起食用,治療咳嗽多痰的效果會更好。

    二、食用茯苓有哪些禁忌?

    雖然上面介紹了茯苓有那麼多功效,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茯苓,以下人群要慎用茯苓。

    1、陰虛火旺、咽喉乾燥的人不適合食用茯苓,如果茯苓泡水喝不僅不能讓身體不舒服的症狀得到緩解,反而有可能病情加重這些症狀,不利於身體恢復。可以等身體舒服了再食用茯苓。

    2、中老年人,特別是腎虛的老年人,建議不要用茯苓泡水喝,避免傷害腎臟健康。

    3、小便比較多、經常尿頻的人、女性遺精患者,建議最好不要食用茯苓。

    所以在食用茯苓之前,可以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上網查查是否可以食用。

  • 19 # 大家健康

    古語云:“一兩茯苓一兩金。”茯苓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中,其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有滲溼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強精益髓的作用。

    《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養生之上品,有四時之“神藥”的稱號,也被也被稱為“中藥八珍”之一。

    味甘,平。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神農本草經》

    茯苓可以長期飲用,因為其性質平和,偏性略小,味甘而不膩,氣平而利下,且藥食同源,故而是中醫方劑當中最常用的一味藥之一,也可以做成養生食品日常食用。

    長期喝茯苓有很多好處,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長期喝茯苓的好處

    1、健脾利溼

    茯苓性平味淡,故而歸於脾、胃經,可以養護脾陰。

    其次,茯苓祛溼化痰的作用很好,因其可以化脾胃聚集之痰飲,生化為津液重新輸布給脾,無法化生的水溼則下滲膀胱輸送至體外。

    因此,茯苓最大的特點就是瀉中有補,可以利溼,且能補養脾胃,升清降濁。

    中醫認為“溼生百病”,茯苓健脾利水滲透溼,可以用於脾虛溼阻型肥胖,痰飲入絡引起的咳嗽、頭暈、胸悶、腰痠背痛等症狀,是一味很有效的祛溼佳品。

    2、養心安神

    茯苓同時可以收斂心氣,有養心安神的作用。

    茯苓煎水,可以緩解心脾氣虛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健忘、驚恐等病症。

    茯苓常與酸棗仁、遠志等藥物配伍,有很好的緩解失眠的作用。

    3、利尿消腫

    茯苓性味甘淡,淡則能滲,故而茯苓有很好的滲溼作用。

    茯苓可以緩解臉部、四肢水腫,以及小便澀痛、淋漓不盡、小便不利等病症。

    茯苓利尿消腫,且不傷及正氣,不辨寒熱,性味平和,均能飲用。

    4、美白潤膚

    茯苓同時有美白的作用,因其色白,入肺經,而肺主皮毛,白色入肺。

    茯苓美白潤膚,外用內服均可,可做成面膜,也可泡水飲用,但需長期堅持才會看到效果。

    茯苓怎麼飲用

    茯苓質地較硬,很難煎煮,故而日常食用一般是打成極細粉飲用,更易消化吸收。

    1、茯苓飲

    茯苓研磨,沸水沖服,可緩解因水溼上泛導致的脫髮、頭髮油膩、脂溢性發質等現象;

    2、茯苓陳皮薑汁茶

    將茯苓與陳皮水煎,加入少許薑汁飲服,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3、茯苓柏樹湯

    茯苓與柏樹研為粗末,水煎去渣取汁飲用,可緩解小便不利、脾虛水腫等症狀;

    4、白茯苓粥

    白茯苓磨細粉,同粳米煮粥食,有清上實下的作用,可緩解心氣虛弱、白濁等症狀;

    5、茯苓大棗粥

    紅棗文火煮爛,加入米粥內,再放入茯苓粉煮沸,可適用於腹瀉、失眠、煩躁等症狀;

    6、茯苓山藥粥

    茯苓與山藥一同熬製米粥,有補脾生津的作用,可緩解脾虛溼濁等症狀;

    7、茯苓薏仁粥

    粳米煮粥,加入茯苓、薏苡仁、生薑等一同熬製,有健脾利溼、溫胃散寒的作用,既能助消化,也能緩解脾胃虛寒。

  • 20 # 骨科康復小段

    茯苓是一種乾燥的菌核,對水腫尿少,健脾胃的功效,但是也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吃。

    茯苓

    雖然我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聽說,但是也沒有怎麼吃過(又或者是吃了不記得了)。因為我家後面的山上是一大片的松樹林,而這茯苓就是寄生在松樹根上的,經常聽到有人到山上去找這種東西賣錢的。對此也挺感興趣,但是也沒有找到過。後來才知道這傢伙其實是長在松樹根上的,現在回想之前後山松樹底下被刨的大坑可能就是這些人的傑作,而且很厭惡這些人,不少松樹因為他們刨的大坑在大風來的季節因為樹根不穩,被吹倒的不少。以前不知道總以為大坑是什麼妖魔鬼怪弄出來的,上山撿柴的時候看見新鮮的坑總會覺得後怕。

    茯苓寄生在松樹的根上,形如甘薯,球狀,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內部粉色或白色。一般也就是在7~9月份採挖。挖出後需要反覆多次的工序最後才變成我們藥鋪裡看到的茯苓塊和茯苓片。

    茯苓的功效

    茯苓即被當作中藥,也是一種食材。根據它的性質認為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的功效。而且不少的醫藥典籍的藥方配伍中都會發現有其身影。比如:

    1、漏精白濁:雪白鹽一兩(並築緊固濟, 一日,除火毒),白茯苓、山藥各一兩。為末,棗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棗湯下三十丸。蓋甘以濟鹹,脾腎兩得也。(《直指方》)

    2、癇後虛腫:小兒癇病瘥後,血氣上虛,熱在面板,身面俱腫。葳蕤、葵子、龍膽、茯苓、前胡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水煎服。(《聖濟總錄》)

    3、腎虛白濁:肉蓯蓉、鹿茸、山藥、白茯苓等分,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棗湯下三十丸。(《聖濟總錄》)

    而且就是著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對其的記載:

    《本草綱目》: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張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降而下,言其功也。

    所以說如果長期喝茯苓茶可能對我們的幫助如上所述,但是並非多數人都適合長期喝茯苓茶的。

    中醫認為陰虛火旺者禁忌服用茯苓

    陰虛火旺常見表現為五心煩熱、顴紅、失眠盜汗、口燥咽乾、眩暈、耳鳴等表現。

    ①手心、腳心溫度會比較高,常感手心、腳心發熱。

    ②常出現便秘的情況,大便比較乾燥,硬,小便相對較少且發黃,排便的時候偶爾會有灼熱感。

    當然對於陰虛火旺是中醫的體質的一種說法,具體還需要相關專業的醫生對體質的辨識,以上的描述也只是一些對應的症狀表現,切莫對號入座,過度擔心。

    但是對於長期喝茯苓茶來說,我建議還是視情況而定,畢竟茯苓也是作為一味中藥,是藥三分毒,如果身體沒有什麼不適,也不需要茯苓對其進行調理,那麼我覺得是沒有必要去喝的,一些認為長期喝能夠美容養顏,其實其主要還是對身體體質的調整給我們帶來的改變。只要我們能夠健康飲食,合理運動也一樣能夠達到類似的效果。如果透過生活自我調節無法改變再考慮藥物調理,只是最好能夠諮詢相關專業的醫生,明確自己的體質是否適合這樣的方式,並非別人有用對你就一定有效的。

    總結一句:一般來說是可以喝的,但是我個人不建議長期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大家有什麼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