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月啼
-
2 # 丁棺材
《霸王別姬》將時間順序的推移刻畫的很好,那種時代洪流推進中的厚重感,臺下看客從舊時代的大眾直到文革時期都在不斷改變,最喜歡袁四爺贈劍給蝶衣和小樓和蝶衣最後一次表演的這兩段戲。 不知道是不是蝶衣認清小樓不是他心中的霸王后才自殺的,但總覺得最後自刎的蝶衣是虞姬,小樓卻非霸王
-
3 # 如夢令v
《霸王別姬》童年時的那段經歷曾經感動過我,小豆子沒演唱好,被用菸袋鍋在他嘴裡攪,滿口鮮血。想起那段臺詞:要想成角兒,那得吃多少苦啊?……很辛酸的童年生活,戲上有世上有。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
4 # Brigitte75
電影用鏡頭語言,視聽效果營造出的意境,再現了從清末民初到抗日戰爭,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文化大革命這幾個大歷史背景下,兩個戲子和一些小人物隨著社會歷史的變遷,命運坎坷,角色變換,相互之間發生的故事,同時對於人在特定環境下人性的醜惡,也給予了展現。整部電影,畫面唯美,場面宏偉而大氣,故事嚴謹而不失觀賞性。
-
5 # 888888俠
首先必須承認一點:是因為著名影星張國榮爐火純青的演技,正是由於他出色的表演,讓我喜歡上這個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也讓我喜歡上人戲不瘋的張國榮。同時電影也真實深刻的反映了文革那個特殊的歷史下對人性的思考。
-
6 # 紙影
【霸王別姬】南韓重映!不瘋魔,不成活。久賭必輸,久戀必苦。
《霸王別姬》171分鐘版本,將於3月30日在南韓院線上映,南韓版預告曝光,BGM好悽美。熟悉的畫面,熟悉的配樂,熟悉的哥哥,永遠的程蝶衣!重溫《霸王別姬》,每個經典角色背後是對藝術和自身的極致追求,一腔一調,一畫一景,一顰一笑,為之一顫 ,心髓俱碎,已經分不清是張國榮還是程蝶衣,《當愛已成往事》音樂一起就淚眼朦朧。
段小樓與程蝶衣是一對打小一起長大的師兄弟,一個演生,一個飾旦,段小樓力拔山兮氣蓋世,程蝶衣則是花圍翠繞,百媚千嬌,美不勝收。誠然他們是相互喜歡的,但小樓對蝶衣只是兄弟之情,而蝶衣對小樓已經超出了一般的感情。幫小樓舔傷口,給小樓畫臉譜,嫉妒菊仙怨恨小樓,盲目絕望的戀著,由痴迷到撕碎,久賭必輸,久戀必苦。
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程蝶衣則是人戲不分,“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程蝶衣男兒郎與女嬌娥的身份顛倒一生,沉迷於錯誤性別定位的Phantom,無法自拔,眼裡只有霸王。而“霸王”段小樓戲裡戲外分得很清,他只是戲臺上的霸王,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
段小樓與菊仙定親的時候,蝶衣獨自仰躺在椅上,一頭長髮散落, 豔麗悽迷恍然。小樓已經不記得這把劍了,自己卻記得。原來你是那迷惑我的紅,炫耀著世間最絕色傷口。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 漫漫歲月,茫茫人海,一個男人對另一個男人,泥足深陷的愛情。
有場戲頗為感動,日軍佔領北平,戲院裡蝶衣上演貴妃醉酒,霓裳羽衣,風華絕代。無數抗日宣傳單紛紛揚揚撒落。燈驟滅,一片混亂,唯有蝶衣,顫動著掩面, 如花容顏,眉眼靈動,鶯嬌燕懶,黑暗之中繼續著絕美的舞步,時空陡地撲朔迷離,疑幻疑真。只要是人前表演,蝶衣就全情投入,心無旁騖。不管看的是誰,唱的是什麼。
一片混亂之中,也唯有四爺,獨自於樓上包廂繼續賞戲,目不轉睛的注視著程蝶衣,絲毫未曾分神。不覺得袁四爺是多壞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是蝶衣唯一的知己。 和蝶衣一樣,他是活在戲裡的。
不瘋魔不成活。小樓兩次對蝶衣說過這句話。
一次是蝶衣得知小樓有了喜歡的女人菊仙時,撕心裂肺地悽喊:
我要跟你唱一輩子戲。
這不小半輩子都唱過來了嗎?
不行!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蝶衣,你可真實不瘋魔不成活啊!唱戲得瘋魔,不假!可要是活著也瘋魔,在這人世上,在這凡人堆裡也瘋魔!咱們可怎麼活呦。
第二次是在文革中,四兒背板了蝶衣,蝶衣被換角兒,霸王已不是他的霸王,然後閉門不出,不理會小樓的道歉。
小樓門外說“你一輩子就知道唱戲,你也不出來看看這世上的戲都唱到哪一齣了。”
門裡蝶衣淡淡的問他,虞姬為什麼要死。
小樓一下子來了脾氣,那是戲,你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啊,也許,袁四爺會懂你。
影片中兩場戲保留了張國榮的原聲:一場是程蝶衣心如死灰抽大煙喃喃自語的戲,另一場就是他喝醉與袁四爺在後花園舞劍之時所唱的。
再來說蝶衣對菊仙的感情,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情感,他敵視菊仙,因為她搶走了他最愛的人小樓。一生都對她有成見,自始至終都沒叫她一聲“嫂子”。而菊仙又很懂他,蝶衣也很依戀她,戒毒癮時菊仙像母親一樣抱著他哄他睡覺。
被蝶衣撿來的小四隻是迷戀成角兒後的名利和權勢,而蝶衣愛的是舞臺,孤獨而堅定,追求京戲的情境,自個兒得成全自個兒,是真正的戲痴。
影片裡裡幾位客串角色也都是實力演技,蔣雯麗雖然出場不到半小時,角色詮釋的是相當驚豔,那時候的蔣雯麗真的太美了。花滿樓的嫖客裡竟黃磊,那時的黃小廚長髮飄飄,妥妥小鮮肉一枚。紅衛兵小頭目是吳大維飾演。
十一年後,霸王和虞姬又聚在了一起。 段小樓讓他背《思凡》,蝶衣聽到“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的時候,整個人愣住,終於從夢裡清醒了過來,回不去,也罷,不如了斷。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虞姬死了,程蝶衣死了,張國榮死了,霸王別姬,留下了孤零零的楚霸王,戲裡戲外,真真假假,哥哥是心中永遠不朽的傳奇!
人間,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臉。我想虞姬即使自刎於劍下,那一刻,她亦是幸福的,對望的眸中,她看到生死相許的來世。所以無怨,也無遲疑。戲唱完了,燦爛的悲劇已然結束。
兩個角,四個時代,半個世紀, 人戲不分,不瘋魔不成活。程蝶衣的一生折射岀動盪不安的歷史時代,小樓,蝶衣,菊仙,三人的愛恨情仇戰隨著時代風雲的變遷不斷升級,終釀成悲劇。
往事不要再提了,如今我們站在這光明的舞臺上。你是霸王,我是虞姬;你英雄末路悲歌長嘆,我從一而終至死不渝,你繞住我的裙裾,我握住你的劍柄。
不瘋魔,不成活。
從一而終。
說好的一輩子,差一年,一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
7 # 影評聊齋
整部劇情以小見大的透過菊仙等主人公三人的愛恨糾葛反映了當時那段歷史的變遷,而且切合的天衣無縫。好的電影或者說好的故事就像家裡的飯一樣,未必那麼奢華精緻好吃,但是吃著香有味道。
-
8 # 影悟
《霸王別姬》為什麼會受到那麼多觀眾喜愛。作為影迷,從程蝶衣身上分析有以下幾點。
程蝶衣悲慘的人生,讓人惋惜程蝶衣小名小豆子,母親為青樓女子,實在養不起他,把他送到戲班子,受到同門師兄欺負,這時大師兄總是挺身而出,幫助他,因為天生麗質,師傅讓小豆子唱旦角,"我本是女兒郎,又不是男兒身"總是唱錯,師和段小樓為了幫助他把戲唱好,用菸袋把伸程序蝶衣嘴裡,讓他理解唱好旦角,必須從身體上變為旦角。
轉眼間程蝶衣和段小樓長大了,在唱戲上也都有了一定的造詣。程蝶衣由於在戲中的扮演,對自己的性別越來越迷糊,當看到段小樓愛上青樓女子,開始吃醋,遇到董自己的袁四爺後,和袁四爺發生了關係,因為兩人都是同性戀。單心裡確實愛大師兄。
最後時代變遷,心裡煎熬,和大師兄唱完《霸王別姬》後,拔劍自刎。難逃自己悲慘的命運。
程蝶衣敢愛敢恨的性格,讓觀眾更喜歡雖然程蝶衣本是男兒身,但在經歷各種事情後,自己內心已經是女嬌娥。對大師兄段小樓的愛更是強烈。愛到程蝶衣這種程度,已不在乎性別。在最後一束光照下後,程蝶衣唱"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身"後拔劍自刎,其實最後再告訴段小樓,我已是女兒身,為何大師兄不愛我,其實大師兄對程蝶衣的愛是兄弟之間的愛。最後才明白程蝶衣的意思。
我看過無數次《霸王別姬》,每次都被程蝶衣這個角色感動。
-
9 # 強哥說劇
《霸王別姬》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此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1994年張國榮憑藉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週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
故事發生在1924年的一個冬天,9歲的小豆子被當妓女的母親送到關家戲劇班學戲,班主因為小豆子有六指不願收小豆子為徒,小豆子的母親就狠心剁掉了他的第六指,這樣小豆子才順利進入戲劇班,但由於小豆子的母親是妓女,師兄弟們都排擠小豆子,只有大師兄小石頭最關照他,還經常在訓練的時候幫小豆子偷懶,因此受到了班主不少的處罰,漸漸小豆子對小石頭產生了愛慕之情。轉眼間十年過去了,在班主的嚴厲教導下他們學有所成,後來小石頭取藝名段小樓(張豐毅飾),小豆子取藝名程蝶衣(張國榮飾),倆人合演的《霸王別姬》譽滿京城,成為紅極一時的角,倆人還約定演一輩子的《霸王別姬》。
後來梨園霸主袁世卿人稱“袁四爺”(葛優飾),聽了他們的戲以後非常欣賞他們,並邀請他們到他那裡一起研究戲劇,段小樓以喝花酒為由拒絕了袁四爺,原來段小樓喜歡上了花滿樓的妓女菊仙(鞏俐飾),經常去找她,後來還要和菊仙結婚,程蝶衣知道了以後非常傷心,就在段小樓和菊仙結婚的晚上,來到了袁四爺這裡,倆人一起淹了一出《霸王別姬》,袁四爺還送了程蝶衣一把寶劍。然後程蝶衣拿著這把寶劍,來到段小樓的婚禮上,把寶劍贈給段小樓,並告訴他以後不會再和他合演《霸王別姬》了。
就在這時日本人進城了,日本人也要聽他們戲,而且還要穿他們的戲服,段小樓不同意還用茶壺砸了他們,然後就被日本人抓了起來,日本人以此要挾程蝶衣給他們唱堂會,程蝶衣知道了以後就答應了他們,給他們唱了一場堂會,然後日本人就放了段小樓,段小樓知道程蝶衣給日本人唱了堂會,非常生氣並打了程蝶衣一巴掌。後來程蝶衣染上了大煙,段小樓開始玩蛐蛐,倆人都不再唱戲了,他們的師父知道了以後,就把他倆叫了過來狠狠的教訓了一頓,他們才開始重新唱戲,可是沒過多久他們的師父就去世了,他們看到一個叫小四的師弟很喜歡戲劇,就把他帶在了身邊。
有一天,他們給一群無組織無紀律的國軍唱戲,期間發生衝突致使菊仙流產,他們還以間諜罪把程蝶衣抓了起來,然後段小樓就去求袁四爺,讓他救救程蝶衣,袁四爺就囑咐程蝶衣,在法庭上就說自己是被日本人逼迫唱堂會的,不是自己自願的,但程蝶衣沒有這麼說,氣的袁四爺當庭離開,後來由於一個國民黨高官喜歡程蝶衣的戲,他們就放了程蝶衣。解放後,因為對現代戲的理念不合,小四和程蝶衣鬧掰了,小四還取代了程蝶衣虞姬的角色,程蝶衣傷心欲絕,從此與段小樓斷交。
文革時,段小樓被小四陷害被批鬥,段小樓為保菊仙就誣陷程蝶衣是漢奸,程蝶衣聽後痛不欲生,就揭發菊仙是妓女,讓菊仙也受到了批鬥,段小樓為了和菊仙劃清界限,就說自己從來都沒有喜歡過菊仙,後來菊仙在絕望中上吊自殺了。打倒“四人幫”後,師兄二人在分離了22年的舞臺上最後一次合演《霸王別姬》,程蝶衣唱罷最後一句,用他送給段小樓的那把注滿他感情和幻想的寶劍自刎了,程蝶衣在師兄段小樓的懷中結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也結束了他悲劇的一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是虞姬的一生,也是程蝶衣的一生,更是張國榮的一生。程蝶衣正是把自己當成了虞姬,把段小樓當成了楚霸王,入戲太深不能自拔,最後才拔劍自刎。據說當初作者就是以張國榮為藍本來寫程蝶衣的,而且為了能讓張國榮來演程蝶衣也是費盡周折,結果證明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張國榮的程蝶衣把虞姬演活了,難怪袁四爺看到程蝶衣演的虞姬,也不禁感嘆:“有那麼一二刻,袁某也恍惚起來,疑為虞姬轉世再現啦!”,現實中的張國榮也同程蝶衣一樣,也都紅極一時,也都為愛情最後香消玉殞,即使他已經離開了,但每年都會有人懷念他,懷念他的程蝶衣,懷念程蝶衣的《霸王別姬》!
-
10 # 欲雲談史論今
以下這段話,來源於百度:《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霸王別姬》的主線,是程蝶衣、段小樓二人的學藝、成名,在亂世、朝代更迭過程中的悲歡離合,其中又摻雜了程蝶衣、段小樓與小菊仙三人之間的情感糾葛。最終在文革中,原本生死相依的兩師兄弟徹底決裂,段小樓的老婆小菊仙更是在被段小樓背叛後上吊自盡!
現代華人,往往將《霸王別姬》看作是現代華人對文革的批判與反思,卻沒想到電影裡所隱藏的另一條暗線:就是對中國傳統封建文化影響下的師徒關係的反思。
小豆子被母親送入戲班學戲,不但失去了玩樂的自由,還經常因為小錯而被師父百般毆打、責罰。因忍受不了師父殘酷的訓練,小豆子與同門師兄弟小癩子逃出了戲班,卻意外地闖入了戲園子,看到了一場京劇名角的表演,深受觸動,決心回去好好學戲。結果小癩子害怕遭受酷刑,上吊自盡!……
小豆子和小石頭經受住了重重責罰,在戲班內艱苦訓練,最終熬成了名望京城的名角,取藝名為程蝶衣和段小樓。
小豆子與小癩子的命運,就是傳統封建化影響下師徒關係的一個剪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封建文化濃厚的戲曲界,那些後來大放異彩的名角們,無一不是經過十數年地獄般的磨練而成功!數十人的戲班,最後成角的卻只有那麼一兩人,其中又有多少個“小癩子”?
然而,千年媳婦熬成婆以後,曾經的小豆子和小石頭對待自己的徒弟又是如何?
《霸王別姬》電影中有這麼一個片段:解放後,程蝶衣收養的徒弟小四興高采烈地跑回家,程蝶衣二話不說,操起木棍就死命打。小四早已習慣了這種打罵,只是硬氣地說了句:時代不同了!
接下來,文革開始,小四這些往日受盡師父們肆意責罰的“徒弟”們徹底翻了身,開始發起了對“師父們”更為猛烈的報復——悲劇從此上演……。
觀看各類對於《霸王別姬》的影評,人們往往著重於文革對於人性的扭曲,卻常常忽視了封建禮教對於人性的摧殘。文革中兄弟反目、夫妻相棄固然是悲劇;但封建禮教之下,徒弟成為師父的附屬品,任意責打、肆意凌辱難道就不是一個悲劇?
這幾年的一些社會現象,更是說明了《霸王別姬》的現實意義:著名相聲演員公開宣揚傳統師徒授藝模式、高校導師逼死學生等等,證明人們對《霸王別姬》看得還不夠透徹。正如古話所說,過猶不及。 -
11 # 華語寶藏音樂
《霸王別姬》是陳凱歌導演,張國榮,張豐毅鞏俐,葛優,英達,蔣雯麗等主演的電影曾獲得法國金棕櫚大獎也是中國首次獲此大獎,同年也就是1993年《霸王別姬》在美國上映時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等多項大獎1994年主演張國榮憑藉此片被評為第四界中國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2005年美國的《時代週刊》收錄了《霸王別姬》為史上百部最佳影片之一。這麼好看的電影值得推薦。
《霸王別姬》的題材其實並不新鮮取材於中國的傳統戲曲楚霸王項羽戰敗之後與自己的愛妻虞姬在烏江生死離別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影片以《霸王別姬》命題與其兩位主人翁:“程蝶衣與段小樓”的命運經歷有著密切聯絡-1924年程蝶衣(小豆子九歲)被身為妓女的母親剁去手指送去學藝,身為同門師兄的小石頭(段小樓)對小豆子很是關照在師傅的嚴厲調教下過了十年,師兄演武生師弟演旦角二人合作的《霸王別姬》當時在京城名噪一時,為此兩人還立下誓約“要演一輩子”但事實有了變化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娶了風塵女子菊仙(鞏俐)為妻,而程蝶衣側已經走火入魔“人戲不分”已經到了“不瘋魔不成活”的地步,程蝶衣認為段小樓違背了當年誓約認為菊仙搶走了自己的段小樓,22年過後他們都經歷了“文革”一切都變得面目全非,但是程蝶衣還是當年活在戲中的程蝶衣打到“四人幫”後二人在眾人的召喚下又一次同臺合演《霸王別姬》“虞姬”在唱完最後一句後,拔出了自己送給師兄那把寄託自己感情與幻想的寶劍真的自刎了,程蝶衣就這樣真實的死在了師兄段小樓的懷中,上演了一部真實版的“霸王別姬”可能這對程蝶衣來說他兌現了兩人當年的“誓言”。
《霸王別姬》是一部難得的佳作,它揭露了歷史真像,“四人幫”文革期間藝人的生活狀況,舊社會藝人的成長記錄,揭露了人性最脆弱的一面“為了自己生存連自己最親的人都會出賣”人的道德底線禁不起時政的推敲,能堅持自己理想的人會付出代價的,總之一部戲曲觀天下想說的太多了一言難盡。
另外就是張國榮的加入為此片加分不少,張國榮扮上女裝讓人感到驚豔一憋一笑都彷彿是“虞姬上身”感覺不到他是男兒身,張國榮一生演繹了很多角色唯有“程蝶衣”與自己的氣質完全契合達到了人戲合一的地步,還有人說過是張國榮捧紅了陳凱歌,希望陳導之後再出好作品。
-
12 # 高階就業服務88
那時陳凱歌的電影裡還沒有陳紅。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關係合理順暢,沒有深奧難懂的寓意,有的只是愛恨情仇的人性。演員選擇也是完美,硬朗的張豐毅搭配扮相姿容絕世的張國榮和最好年華的鞏俐。一切都是愛情最初最美好的樣子。
-
13 # 人人都是影評家
http://www.365yg.com/i6604279653089673742/#mid=1590039057092615
霸王別姬的影評這裡有。
-
14 # 烏仁託婭江湖人稱小巫婆
對於人性的解剖很到位、不同的情境下、人物的表現都各有不同。深刻的說明了人和人性都是複雜的。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我最喜歡張國榮的角色、活得徹底、純真、極致。
-
15 # 趙首之
《霸王別姬》之所以廣受好評,是因為導演用最真實的方式,完整的表達出一個時代人眼裡的世界觀!
它深深的觸動了後來者的所思所想!
它就像每個人的前世今生,赤裸裸的展現在所有人面前!
有頭、有尾…
它是一面天空那麼大的鏡子,活在當下,讓人不得不努力看清整個世界!
電影雖是戲,人生亦如戲,對觀眾影響最深的不外乎是結果!
戲裡的悲劇還會發生麼?
無疑是極大的減少了!
這種借鑑,不正是現今時代,人們世界觀的起點麼?
電影一開始講藝術先驅者的犧牲,從小為了成角兒所受的苦和痛,講社會底層人們真實的生活狀況!講人們在苦痛的折磨下,活的沒有人樣子!
這大概揭示了過去的人為什麼傻?為什麼笨?受了那麼大的罪!腦子怎麼可能靈光?
大概心理和生理都無一樣正常吧…
一部好的電影,不是多麼華麗炫目,而是電影內涵和它所傳遞的思想,就如一本世界名著般,每個人看後都會有所得!每看一遍都會有所得!
我可以在電影中找到兒時的記憶,能看到相較於過去,21世紀人們思想的變遷!
這是記錄人類文明在此階段最完整、最真實的寫照!
整體角度來看,“虞姬”戀上“霸王”是成長環境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可單從愛與情的角度分析,不論是哪個時代,總有一些為愛奮不顧身、為情無非一死的人!
亦是這些人用生命傳唱著愛的美好,用死亡和悽美詮釋了真情之不易!
人活著會孤獨、會寂寞!
可能人類愛的方式不僅僅是透過異性相結合!
可能我們只是需要有個人一直關心、信任、欣賞、陪著自己一輩子就足夠了!
這個人不一定是異性,這個人可以是親人、朋友和父母!
即使是這樣,依然很難…
“多情總被無情傷”
緣分的事情,莫要強求,一切隨緣才是…
殉情並不能扭轉乾坤!
活著還有機會,死亡是放棄機會!
看完《霸王別姬》,我所悟便是如此!
-
16 # 大雨看天下
《霸王別姬》是不可多得的經典作品,曾獲得了許多國際電影節大獎。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它的經典之處。
第一 觸碰敏感題材
霸王別姬的故事橫跨幾十年,其中包括了十年浩劫。這是大多數電影所不敢觸及的敏感題材,如果真實的反映當年的內容就會被和諧了,不能正常上映,所以當年導演陳凱歌也是冒著極大的風險,頂著不能在國內上映的壓力來拍攝這部電影,最終果然沒能在國內上映,但是在國際上獲得了巨大成功,因為這部電影的成就太大,所以被網開一面得以在國內上映。這部電影是典型的出口轉內銷的成功案例,能在本土欣賞到如此優秀的電影是我們的幸運。
第二 張國榮的傾情演繹
霸王別姬的成功離不開張國榮,據說當年拍戲的時候,張國榮已經和她所飾演的角色,程蝶衣融為一體,他已經深深陷入到角色當中無法自拔,因為程蝶衣是一名旦角,舉手投足都有一種女性化的感覺,就連說話時的聲音也很尖細,張國榮在平日的生活中,也是如此表現,因此嚇壞了跟他做對手的張豐毅,影片中張國榮之所以表現的如此出色,是因為他真的是用生命來演戲,身為香港人的張國榮普通話並不標準,但他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努力學習普通話,後來在他的訪談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出來他的普通話已經非常好了,有一種濃厚的北京味兒。但是非常遺憾,最後陳凱歌還是為他選了配音演員。張國榮真的非常敬業。
第三 陳凱歌的實力爆發
霸王別姬的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導演陳凱歌的實力爆發,陳凱歌現在的電影拍得越來越差,沒有一部可以超越霸王別姬。那時候他拍電影的狀態就跟現在完全不同。那個時候真的是有拼勁,創作思維源源不斷,而且膽子非常大,不拘泥於現實環境的壓力,一心只為了拍好電影。這部電影拍攝,他就知道不可能在國內上映也說明了這部電影不可能賺錢,拋開了賺錢的因素。他把心思全用在電影的創作,說明他是用心拍電影,而不是為了利益,因此,電影才能夠如此成功。
-
17 # 米西米西滑不拉吉
《霸王別姬》是華語電影中的經典之作,該片獲得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這些獎項足以證明《霸王別姬》是華語電影的里程碑之作。 張國榮當年以一票之差落選戛納影帝 ,背後的原因竟是,評委認為張國榮的程蝶衣應該競選最佳女主角,因此棄票,哥哥雖沒有斬獲影帝,但程蝶衣的角色卻早已深入人心,讓人為之動容。
以戲喻人,唱了一出真虞姬和假霸王的同性之戲程蝶衣便是那京戲《霸王別姬》裡的虞姬,出身坎坷,母親是下九流的娼妓,因他是男孩不好放到身邊養活,便送他到戲園學戲。因他天生六指,被戲園班主拒絕,他的母親便在冬日裡活活砍掉了他多餘的手指,從此他成了戲班裡的一員。
因相貌俊俏陰柔,被選為旦角培養,京戲裡有一處,“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師傅削去了頭髮,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可是作為男子的程蝶衣,不想屈服於世道,總是念成;“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被師傅懲罰多次,自從母親拋棄他,他的身邊只有師哥對他好,他為了師哥屈服了,從此走上了戀上男子的不歸路。
他以為他的師哥段小樓,是他臺上的霸王,也會是他臺下的愛人,可他的師哥段小樓並不愛他,只把他當兄弟,這段故事裡只有程蝶衣一人是真虞姬,人戲不分,不瘋魔不成活,而段小樓始終不是真霸王,他娶了妓女菊仙,他離開了戲臺,他最後在破四舊下,揭發了程蝶衣,揭發了菊仙,致使菊仙上吊自殺,程蝶衣自刎於戲臺之上,這個在菊仙和程蝶衣心中的霸王,不過是這世間會怕死的假霸王。
以戲喻國,唱出了戲曲與時代密不可分的關係1937年中日戰爭打響前期,京戲一直是中國的國粹,在那個時代,不管有錢沒錢,男女老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去看戲,聽戲,那時候的角堪比今日的明星,一票難求,到哪都有人捧著,還被達官貴人奉為座上賓。
這個時期是京戲的全盛時代,出生於這個時代的程蝶衣和段小樓以成為角為目標,我們可以從電影中看到成為角的程蝶衣和段小樓,出門車接車送,人人追捧,稱為老闆。
可是好景不長,抗日戰爭的打響,新的民主思想傳入,讓戲曲成為了背鍋俠,有文化知識的人皆認為戲曲乃舊物,乃是靡靡之音,會阻礙國家的發展和前進,戲曲開始被瘋狂抵制,致使段小樓放棄戲臺,程蝶衣日日鴉片不離手。
待到新中國成立,封殺戲曲戲子又成為了破四舊的頭一把火,此時的程蝶衣段小樓穿著戲服被逼著揭發對方的過去,被逼著踐踏自己喜歡的戲曲,文化大革命過去,戲曲重回歷史舞臺,這時的程蝶衣和段小樓已經歷經滄桑再也沒有當初的熱情,極度的悲觀下,程蝶衣在和段小樓唱完最後一出《霸王別姬》時,拔劍自刎,為自己的愛情做了瞭解,也成全了自己與戲中霸王的愛情。
《霸王別姬》好在它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為我們刻畫了一段時代的變遷,刻畫了京戲的發展,刻畫了在那個年代勇敢追愛,以戲為命的真虞姬程蝶衣,刻畫了如普通人一樣會怕生死,會屈服的假霸王段小樓。
-
18 # 我最棒869
《霸王別姬》的好,個人覺得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張國榮的演技好。記得看第一遍的時候,是絕對被他震撼到了,一個男人怎麼能把一個類似於女性的角色詮釋的如此淋漓盡致呢?一顰一笑,一言一行,絲絲入扣。借鑑作品中的一句話 “有那麼一二刻的恍惚,疑是程蝶衣再生”。
第二點是程蝶衣這個典型悲劇人物。李碧華的小說很多人物都是有一種超脫於世俗的天真,不入世的浪漫。胭脂扣裡面的妓女如花因為十二少而殉情,又不肯獨自奔上黃泉路。《青蛇》裡面的小青的懵懂青澀與法海的孽緣,《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痴迷戲曲到了不瘋魔不成活的地步……魯迅先生說過:悲劇是把人生中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程蝶衣式的悲劇,正是給人以警醒。
第三點《霸王別姬》所代表的時代矛盾,我們講一個人物是絕對不能拋開環境來談的, 故事發生的時候中國最動盪的時候,戲班,太監,妓女,日本人,戲霸,紅衛兵……輪番上場,有人說程蝶衣對於段小樓是一種同性之間的愛情。我卻不這麼認為,程首先因為相貌出眾,在戲班中多演女性角色,可是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太監張公公,戲霸袁世卿……帶他一步一步走上錯誤的認知道路,可是他卻把始終自己的情感寄託在了一直給他關懷,照顧的段小樓身上。也許在他眼中他們是兩個依然能睡在一起的小娃娃。可是現實卻不這樣,入世的“霸王”會娶妻生子,會不唱戲,甚至會在文革中為了自保出賣良心……
一個人只有自省才能進步,同樣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也是如此。正視我們曾經走過的錯誤道路,我們才能進步。也許《霸王別姬》的歷史意義也在於此。同樣《霸》也是為了紀念張國榮為我們留下的精彩作品。
-
19 # 大靜靜
《霸王別姬》是陳凱歌導演比較早期的作品,也可以說是他導演生涯中巔峰時期的作品。後來陳也拍了不少電影諸如《無極》、 《妖貓傳》等,大家可以百度去搜。這些電影中,無疑《霸王別姬》是最好看的,好就好在它的歷史價值和倫理價值遠遠超過電影本身,雖然後期的作品商業氣息很濃重,但僅僅這一部電影就可以掩蓋過陳凱歌導演生涯中的一切瑕疵。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兩個從小在梨園謀生的戲子程蝶衣和段小樓的一生。程蝶衣從小無依無靠,身世悽慘,段小樓對照顧有加,但這種單純的同情和被照顧的關係漸漸讓程蝶衣誤以為是愛情,自己更是在霸王別姬的劇情裡走不出來,最終帶著對愛情和藝術的絕望自刎於舞臺。
程蝶衣這個角色和現實中的演員張國榮也是相互成就的關係。“程蝶衣活在戲劇中走不出來”到現實中的“張國榮跳樓自殺”,不得不說,演員本身的傳奇色彩似乎也遠遠超越了作品本身。引用《妙筆生花》電影中的一句臺詞:“小說和生活永遠是無線接近但又不會發生任何關係”,這句話同樣適用於電影。相較與導演在電影中所展現給我們的那一部分直觀的內容,觀眾永遠更喜歡去討論、想象以及猜測它背後隱藏的內容和價值。
回覆列表
《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金棕櫚大獎也是華語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贏得的最高榮譽;此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1994年張國榮憑藉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週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
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和李碧華的《霸王別姬》講的絕對不是一回事,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就真的是《霸王別姬》,是齣戲,裡面人物的命運連同中國最紛繁複雜的近代歷史都成為了一齣戲碼,陳凱歌無意去講訴什麼兒女情長,也沒有什麼國仇家恨,一出《霸王別姬》從清末民初的北洋時代,一路演到文革以後的新中國,他要告訴你的就是,“政權朝移夕轉,可是藝術不變"(這可是陳導自己說的)。
電影裡,程蝶衣已經不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了,他和虞姬合而為一,他成為《霸王別姬》這齣戲的一個活的版本。從烏江邊到梨園臺,程蝶衣的虞姬最終還是自刎別霸王,這不就是一出輪迴? 劇中人所受的折磨、經歷的劫數,在最後被一筆勾銷,為的就是凸顯這一瞬的永恆美感,而程蝶衣最後的自刎也不是代表著京劇的消亡,恰恰是他的死把陳凱歌要講的這個故事推到了高潮,看電影的人估計在此刻也跟著,哭暈在了廁所,SEE,多簡單!死是最好,也是最簡單的悲劇。
伴隨著片尾的字幕——”1990年,在北京舉行了『紀念京劇徽班進京二百週年』的公演活動“。你看懂這部劇講的是什麼了麼?講的不是程蝶衣、段小樓、菊仙的愛恨情仇、悲苦人生,講的是京劇!但這個京劇可不是你認為的哪個京劇,它早就不是片子開頭,北平天橋市集裡,街頭賣藝的民間戲曲、大眾文化了,也不是關師傅口中的”下九流“,而是袁四爺在法庭中所說的中國的”國粹“!代表”民族精神“與”國家尊嚴“,它成了國族的象徵!所以我們來為這部片理條線,即,程蝶衣——虞姬——京劇——國粹——中國,陳凱歌或許想用一齣戲來象徵一個亙古不變的國族神話,但我覺得段小樓的一句臺詞說的很好:”你也不出來看看,這世上的戲都唱到哪一齣了“。
遙想當年《戲夢人生》和《霸王別姬》共同角逐金棕櫚,你說侯孝賢得輸的多鬱悶啊!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小朋友會跳出來說了,你胡扯!這部電影不僅充分包攬了時代性和個人性,還在其中蘊藏著各種各樣的人等!你怎麼能這樣詆譭它呢?我真要呵呵你一臉!時代性?你哪裡看到的時代性?哦!你說的是短短不到三小時中國江山就幾度更名換姓,從清朝的張公公一路講到文化大革命的樣板戲了對吧?這就叫時代性了?那隻叫複述了官方歷史中的一些大事紀而已!個人性?你說的是小說吧!電影裡我只看到了程蝶衣與段小樓的生命意義就是為著那出《霸王別姬》,小說對人物的性格與生活倒是有著非常深刻而寫實的描寫。那這是出可歌可泣的悲劇總對了吧!死人就是悲劇了?你還真是沒見過悲劇!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望的活著!
這就不得不說電影與小說最大的一個差異了,那就是在電影中完全的抹去了小說中的香港主題與場景。小說中霸王不僅渡了江,現實中虞姬也沒有自刎,段小樓在文革時逃去了香港,靠打零工,騙取香港政府的公共援助度日。
”小樓是在福建循水路偷渡來香港的。
霸王並沒有在江邊自刎。
這並不是那齣戲。想那虞姬,誑得霸王佩劍,自刎以斷情。霸王逃至烏江,亭長駕船相迎,他不肯渡江。蓋自會稽起義,有八千子弟相從,至此無一生還,實無面目見江東父老......
現實中,霸王卻毫不後顧,渡江去了。他沒有自刎,他沒有為國而死。因為這“國”,不要他。但過了烏江渡口,那又如何呢?大時代有大時代的命運,末路的霸王,還不是面目模糊地生活著?“
《霸王別姬》在陳凱歌的特寫和柔光燈下多美啊!而這裡呢?霸王與虞姬不過是一齣戲,並且還那麼的不合時宜,這才是悲劇!
“師弟!”
小樓搖撼他:“戲唱完了。”
蝶衣驚醒。
戲,唱,完,了。
燦爛的悲劇已然結束。
華麗的情死只是假象。
他自妖夢中,完全醒過來。是一回戲弄。
太美滿了!
強撐著爬起來。拍拍灰塵。嘴角掛著一絲詭異的笑。
“我這輩子就是想當虞姬!”
他用盡了力氣。再也不能了。
這才是程蝶衣最後的苦,最後的痛,他終究成不了虞姬了。
而最後的最後:
小樓路過燈火昏黃的彌敦道,見到民政司署門外盤了長長的人龍,旋旋繞繞,熙熙攘攘,都是來取白色小冊子的: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六日,中英協議草案的報告。香港人至為關心的,是在一九九七年之後,會剩餘多少的“自由”。
小樓無心戀戰,他實在也活不到那一天。
什麼家國恨?兒女情?不,最懊惱的,是找他看屋的主人,要收回樓宇自住了,不久,他便無立錐之地。
整個的中國,整個的香港,都離棄他了,只好到澡堂泡一泡。到了該處,只見“芬蘭浴”三個字。啊連浴德池,也沒有了。
現在再回頭看,你覺得《霸王別姬》還有那麼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