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劉怯之

    割裂開上下文,單列第十九章來解讀,對老子的誤解會很深,以為老子要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似乎在反人類。而事實上不是這樣,老子之所以如此主張,是有深層的內在原因的。只要把十八章、十九章和二十章的一部分結合在一起,就能明白老子到底講的是啥意思了。

    我在口袋書《老子略談·逼近本原》中,作如下譯解。

    老子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大義直解:自古及今,先輩們尊奉宇宙之道、自然大道,只是隨著科技進步,人類越來越狂妄自大,將大道廢棄不用,改行仁義治世。仁義貌似公平,實際是當政者在玩弄智巧,說的是一套,行的是另一套,致使虛偽之風盛行、私慾氾濫、六親不認。孝敬與慈愛的推行,其實產生於這樣一種背景之下。至此,道德滑坡成為常態,秩序混亂無可避免,所謂忠臣能人紛紛魚躍而出,試圖扭轉危局。由此可見,我們必須絕聖棄智,才能利國利民。只有絕仁棄義,才能恢復人類孝順與慈愛的天性,投機取巧,非法佔有的心念,才能被滅減。拋棄聖智、仁義和巧利這三種治世主張,政策法令才不會被利益集團利用。

    老子原文: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大義直解:懂得與萬物榮損與共的樸素道理,人類才能達成基本共識,才有可能把私心和私利減到最小,把慾望和需求降到最低。同理,絕學無憂,因為過多過雜的知識學問,易致人迷惑,喪失主見。喪失了主見的主體,與唯喏阿諛之人,有多大差別?善心可能帶來惡果,惡行也許帶來轉機,那麼善與惡,又有何差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面對無邊無盡的荒漠,敢不畏懼!

  • 2 # 閒看秋風999

    《道德經》第 十九章全文如下:

    絕 聖 棄 智 , 民 利 百 倍 ﹔

    絕 仁 棄 義 , 民 復 孝 慈 ﹔

    絕 巧 棄 利 , 盜 賊 無 有 。

    此 三 者 以 為 文 不 足 ,故 令 有 所 屬 。

    見 素 抱 樸 ,少 思 寡 欲 , 絕 學 無 憂 。

    這一章的關鍵詞在於"絕學無憂"。和他的同時代人,中國另一位偉大的哲人孔子不同,老子生於亂世,不是想著如何去恢復秩序,不是倡導人們去"學而時習之";而是告誡後來者,因為"為文不足",所以不要追求"智","義","利"。這就是老子的智慧,是他留給後人避禍消災的法寶。而後生們也確實身體力行,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等人,超然於政治之外,寄情於酒肉之中。當然,還有人就研究起了《道德經》,留下不少的註疏。

    一個人一生沒有了對"智,義,利"的追求,不求功名,不求利祿,也不求光宗耀祖,衣錦還鄉。讀書做甚? 返璞歸真,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 3 # 水殿風來暗香滿

    感恩題主的好問題!

    第十九章是老子在呼籲,當我們在價值觀上刻意提倡仁義、智慧、巧利時,其實是因為我們身上已經流失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道”!

    人們要回歸道,就必須放下仁義、智慧、巧利——人們要回歸道、迴歸自然,這不是要我們在追逐仁義、智慧與聖賢之路上一味前行,而是要返回頭來,回到生命中心,迴歸本源之道,走一條返樸的道路、蛻變的道路,那就是放下對仁義、聖賢、智慧的執著。唯有放下執著,才能直接回歸本源,直接回歸自然。

    失道而後德

    今天,我們鋪天蓋地的極力倡導仁義孝慈,而且把這些當作了真理來大力宣揚,其癥結就在於人們的內心已經失去了道,所以才創造出“仁義”的概念,並把“仁義”當作真理、當作道。所以,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這看似反話,但恰恰是於己於人都只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大道廢,聖人出;若大道不廢,人人皆有道,人人皆是得道之人,人人皆為聖人,聖人自在其中,也就無需推崇聖人,更不必把聖人當作最高的人格和理想了。

    同樣,仁義是每個人內在心靈中自帶的仁義。仁義沒什麼不好,仁是一種能力,是以愛自己的方式來愛他人,並能感召他人自愛互愛的能力。仁義是人人內在圓滿自足的仁義,人人本來皆是仁義,所以自不必額外推崇仁義了。

    因此,若能放下“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的“三絕三棄”的執著,完全放下,全部放下,放得乾乾淨淨,放得一塵不染,這樣,人們才能夠復歸於道,復歸於自然,復歸於嬰兒;這樣,人們就會真正跨出“絕聖絕仁絕巧,棄智棄義棄利”的執著,人們將不會追名逐利,不會重視難得之貨,世間也將不再有盜賊出沒……

    這裡所說的“盜賊”,不僅指要防範外賊,更是要防範心賊!

    一旦貪婪之心升起,心賊就將代俎越庖,成為身體的CEO,掌控生命的走向。所以,老子說“盜賊無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就是指人們心中無賊則天下無賊;心中無賊,則自然會出現“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太平盛世了。

    具體關於《道德經》第十九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首先,聖人行事以道為根本。其次,人類回到天然本性上,才能讓生命行之有效。再次,理清埋沒人類天性的方法論。最次,放下“三絕三棄”的執著,即為道。首先,聖人行事以道為根本。

    何謂聖人?在《道德經》中,多處講聖人之道,為什麼這裡又要說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種與聖人之道看似自相矛盾的話來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老子的真實意圖就是告訴我們:

    真正的聖人,並不以為自己是聖人,只是自己按道的規律去做人做事;真正的聖人是從不自認為比別人高明、智慧的。

    相反,未達到聖人之境者,則在任何時候都要刷自己的存在感,喜歡他人聽他“講經佈道”,稱他為聖為賢,並千方百計要維護自己這個“聖名”。

    對於熱衷於自我標榜的人,其著眼點僅在自己有德的名份上,這種聖人形象是說出來的、包裝出來的,實際上卻沒有聖人的內涵。

    所以,一旦有人把自己打扮成聖人、智者,其結果就會被名所累,就無法看清自己的錯誤和缺點,就很容易自我膨脹,甚至是蠱惑人心,最終害人害已。

    如果一個管理者沒有實事求是的態度與胸懷,那麼他們不僅不會承認自己有錯,還要把錯誤推給他人,甚至對那些指出他們錯誤或知道實情的人進行全面清算……

    如此必將造成上行下效——既然上位者如此,屬下自然效仿。那麼,風氣就會帶壞,百姓就無法安定。所以,聖人行事必是以道為根本、以民為心。

    其次,人類回到天然本性上,才能讓生命行之有效。

    那麼這個天然本性又究竟是什麼樣子呢?這個天然本性對人類究竟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價值呢?《道德經》第十九章就是老子對這些問題的回答。

    老子告訴我們:社會越來越複雜,所以人也越來越複雜。複雜在哪?複雜在六個字,即“聖、智、仁、義、巧、利”。這些都是人自己創造出來的概念,如果生活中少了這些排名攀比的創造,人與人之間就少了很多比較,少了很多爭執,也能多些生活感悟。

    人類如果把道德當作自己理應克盡的本份,自然而然依自己的善良本性相幫互助,那麼快樂感恩多了,煩惱躁動自然就少了,每個人心靈深處的天性真實力量就會自然流淌出來。

    所以,老子認為:如果您能夠內觀自己、認識自己,您就可以讓自己在任何時候都感到更踏實、更舒服。

    老子讓我們的眼光一定不能往外看,老子主張內觀自己本性。因為真正的大師、高人、榜樣、仁義不在外面,而是在每個人自己心中——您就是大師,您就是高人,您就是榜樣。

    如果您把道德化為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這樣走進自己,踐行自己的天性品質,踐行人生的和諧自在,踐行家庭的和諧幸福,踐行社會的和諧安定,那麼產生社會動盪不安的爭鬥和產生人生痛苦的因素,就自然而然沒有了生長的土壤和條件。

    再次,理清埋沒人類天性的方法論。

    老子告訴我們踐行返璞歸真的大道行,方法有三:

    第一,即“絕聖棄智”的“棄”。

    這個“棄”就是老子要讓我們“放下”——放下自己架子,放下自己身段,放下自己名聲,以人民為師,以百姓為本。

    老子認為,老百姓得益的幸福指數遠比聖智得益的幸福指數重要千百倍!老子的“棄”是為生民安康立命,為家庭幸福立命,為企業長青立命,這才是老子所希望的“民利百倍”!

    第二,即“絕仁棄義”的“絕”。

    這裡的“絕”是卓越的意思——卓越的仁愛,是沒有條件的仁愛,是從本性中流淌出來的仁愛。

    這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相互尊重基礎上的真正的愛,是“生而不有,長而不宰”的愛。

    這與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所說的“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中的仁與義是一樣的。

    為什麼卓越的“仁”就不需要“義”了呢?

    因為與沒有人我之分的仁愛相比,“義”的層面就太低了。義,僅是小範圍內的人情關係——有時為了感情,很容易喪失正確的是非觀、大局觀而感情用事,最後迷失了返璞歸真的本源之路。

    比如父母對孩子,如果是真正的愛,則是希望孩子能夠得到完全、獨立和自由;孩子真正愛父母也一樣,是希望父母能生活在完全、獨立和自由之中。愛,不是佔有而是彼此成全,是從更長遠的角度、更高的格局中,讓他人得到更加豐盛、圓滿、幸福的生命體驗。所有真正懂得愛的人都是如此。

    第三,即“絕巧棄利”的“絕巧”。

    此處所說的“絕巧棄利,盜賊無有”中所謂的巧與利,就是“貴難得之貨”。本章老子告訴我們:人們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太多,這就是煩惱的來源。在這裡,我們可以隱約發現:老子倡導的是人類的大愛而非家族之愛;倡導的是物質為精神服務而非物慾享樂主義。

    老子說這些話,就是希望讓我們不斷思考:人類到底需要什麼?人與人之間到底什麼最重要?人的一生到底什麼才是頭等大事?釐清這些,才不會讓我們本自具足的天性被淹沒於時光荏苒之中。

    放下“三絕三棄”的執著,即為道。

    首先,對“三絕三棄”要不斷悟、不斷行。(一)

    這裡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本意是指最高的學識和修養境界,但在這裡也特指打著聖智旗號的偽學。為什麼“絕聖棄智”能“民利百倍”呢?

    從古至今,總會有一些統治者以“聖智”為名,打著民主自由等普世主義的旗號,為自己爭霸天下、侵略他國的行徑狡辯。

    遭受欺凌的國家,民眾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戰火紛飛中,國家支離破碎,城市淪為廢墟,人民家園全毀,難民餓殍遍野……

    所以老子發出了“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的呼號。

    (二)

    這裡的“絕仁棄義,民復孝慈”本意是指:拋掉所謂的仁義道德,人民自然會恢復孝慈的本性。

    為什麼呢?

    其實在《道德經》第十八章中,老子已經論述得很清楚了:自然無為之道被廢棄後,所謂仁義就興起了;但仁義之風興起後,也隨之會產生一些負面現象——即,滿口仁義之人卻行不仁不義之事,讓孝慈真樸蕩然無存,令假仁假義大行其道。

    所以老子提出:與其讓假仁假義誤導民眾,還不如拋棄“仁義”之說,不給那些人可乘之機,而讓民眾迴歸到自自然然的孝慈狀態中。

    (三)

    這裡的“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本意是指:去除對巧詐與利益的過分追求,盜賊就會消失。

    “巧”指機巧和欺詐;“利”指唯利是圖。這一句是指,領導者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不要讓慾望超過需求,不過分貪求財富名利。上位者若能做到“去掉極端的、奢侈的、過分的”,保持勤儉樸素作風,那麼民眾自然會安分守己,保持淳樸本性,盜賊自然而言就會消失。

    因此,透過對老子所提出的“三絕三棄”的不斷覺知、不斷做到,人就會逐漸變得單純,而單純是人生最高的到達。

    其次,恢復人的自然天性很重要。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這句話是本章重要的核心觀點;是引領人類返樸歸真、迴歸單純,以避免私心膨脹以及長養各種慾望貪念的重要方法論。

    其實,只要單純地過著順天行道的生活,人們就能過得很幸福、很快樂。

    這裡“見素抱樸”中“素”的原意是表示沒有包裝、未加修飾之意。作為文字,其作用就是描述客觀事物,但文字能否正確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這取決於運用文字的人。如果行文者別有用心,那文字就是製造混亂的開始。

    正如一些人為了推廣自己的思想或產品,想讓別人更加信服自己,於是就在文字上刻意渲染,誇大其詞——自己明明只有一分好,偏要說成十分好,甚至於舌燦蓮花,能把瑕疵都說成十全十美……因為他們知道,“素”與“樸”已經不能打動人心了。

    老子之所以在之後的章節中提出了“為道日損”,正是因為,若從反向入手來考慮,人類若不懂得“三絕三棄”的重要性,而任憑自己慾望滋生,那麼隨著社會程序的演變,人類勢必衍生出“尚賢”的價值取向,物慾觀念也將隨之抬升,這些都會對社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從而讓我們的生活與幸福感和獲得感漸行漸遠。

    在《道德經》第十九章中,老子的核心價值觀點是:“道法自然”的最終獲得,必須透過“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才能實現!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之後,“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聖人之治將自然呈現。

    而當人類擁有了健康的身體、寧靜的心靈之後,自然天性的生命力量也將彰顯,一切均可以“無不為”而施展。

    也就是說,當人們“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之後,就可以從“無為”的“不尚賢”,達致“無不為”的質樸生活與生命的天長地久了。

    讓我們一起走進生命,瞭解生命,綻放生命!

  • 4 # 開卷有益l侯公子

    廢話少說,直接進入主題;

    原文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我讀經典

    第一句話:絕智棄辯,民利百倍;

    古文今譯:拋棄巧辯,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

    我的理解:古人有句話“寧作太平犬,莫作亂世人”。那亂世的人命,倒還不如太平盛世的雞犬,人命危如壘卵,隨時都有被毀滅的可能。現在人們常說:“人世間,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當今的網路社會,有些人為了吸引粉絲關注,從而獲得背後更多的利益,只管利用網路平臺大放厥詞,發表一些偏激的言論,於是弄得人心都亂了。很多事情原本不大,但經這麼一爭辯、一傳播就變成了大事。

    老子曰:“絕智棄辯,民利百倍。”意思是,拋棄巧辯,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人們如果不賣弄聰明才智、不巧言令色,本來還會有和平安靜的生活,卻被上面一些所謂的才智之士攪亂了。

    第二句話:絕偽棄詐,民復孝慈;

    古文今譯:棄絕偽詐,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

    我的理解:在生活中,一個和睦的家庭,並不覺得孝慈有什麼,因為那都是自然而然做到的事,對上孝敬,對下慈愛。只有在那些六親不和的情況下,才會被提及所謂的“父慈子孝”。

    比如,在看古裝劇的時候,皇帝為了自己的江山穩定,因此標榜以“仁孝”治國,公告天下,雖然也有利於君王治理國家,但同時,“仁孝”卻成為了一些父母束縛子女的枷鎖,特別是婆媳關係,婆婆可以對兒媳頤指氣使、隨意使喚,如若後輩稍有異議,便會被視為不孝,行為悖逆,不尊長輩,讓人有口難辯,大多隻能小心謹慎、委曲求全地過日子。

    所以老子曰:“絕偽棄詐,民復孝慈;”意思是,棄絕偽詐,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

    第三句話: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古文今譯: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就自然會消失。

    我的理解:名位會引起人的爭逐,財貨會激起人的貪圖,領導者以巧利來管理民眾,便容易引起人的偷盜竊取之心。

    比如有的公司,領導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費心設計各種金錢獎懲制度,美其名曰:“為了讓員工賺更多的錢”,實際則希望用較少的錢,最好是不花錢,讓大家為公司努力做事。員工之間明爭暗搶,矛盾衝突時常發生。

    結果是,員工要麼選擇離職,要麼不顧公司利益,只一心為自己打算,為求利益使巧用計,想辦法耍手段。

    所以說“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領導者若能拋棄自己引以為傲的聰明,拋棄自私自“利”的貪圖之心,多為民眾的利益考慮,讓大家安居樂業,那麼這些不好的行為就自然會消失。

    第四句話: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古文今譯:(智辯、偽詐、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的,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有所歸屬:保持樸質,減少私慾。

    我的理解:也就是說,上層領導者若能在素樸、少私寡慾的作風下,棄絕智辯、偽詐、巧利,以此態度來待人接物,處理事務,則可使人民得以享受安定、孝慈,並生活在安寧的社會環境中。

    巧飾的流行,會形成種種有形無形的制約,拘束著人性的自然。“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社會人類真能以此為生活的態度,天下自然太平。如若個人擁有這種修養,便是一輩子的幸福。

  • 5 # 新風堂堂主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十九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絕 聖 棄 智 , 民 利 百 倍 。絕 仁 棄 義 , 民 復 孝 慈 。絕 巧 棄 利 , 盜 賊 無 有 。此 三 者 以 為 文 不 足 ,故 令 有 所 屬 。 見 素 抱 樸 , 少 思 寡 欲 。

    後世對於道家的批評,很多集中在“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幾點上,好像道家就是在號召大家做傻子。

    其實大錯特錯,犯了斷章取義的老毛病,或者說大多數沒有仔細研究過的人,被當年反對道家學說的學派錯誤引導而使產生偏見。

    老子用前面至少10個章節,表述對了“不標榜、不樹標杆”觀點,即“自然而然,道法自然”的道的描述。可是後世還是產生很多的偏見。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證明了老子此說的正確性。當有人想要表述自己觀點正確的時候,不惜歪曲他人觀點、斷章取義,既是此理。

    不標榜聖人,不推崇智慧,便會避免“智慧出,有大偽”的大奸大惡出現,人民反倒會更加受益;

    不樹立仁義榜樣,便會杜絕假仁假義的出現,老百姓反倒自覺的該孝順的孝順,該慈愛的慈愛;

    不提倡新奇的東西,不產生對於金錢的過度慾望,則盜賊、投機取巧的行為都會變少。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科技發明在當時是遙遙領先於世界,但是後來中國的科技和商業發展越來越滯後,跟歷代統治者推崇道家學說但是沒有充分的理解其中點或者故意歪曲有些點,有直接關係。清朝,康熙、乾隆兩帝,對於黃老之術的運用,可謂登峰造極,但是在“絕巧棄利”這一點上,也不知道是理解錯了方向,還是故意壓制了官方或者民間科技創新。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鐘表,有很大一部分是康熙和乾隆收藏的,據說有些鐘錶連生產國都已找不到第二件,看來皇帝們對於這些“奇巧淫技”還是很喜歡的,但是,卻幾乎嚴防死守國內的創造,其中緣由,是否與宋明理學的變態克己復禮有關?鄉人淺學,不敢亂說。

    之所以提出“絕巧棄利”,我覺得跟當時的農業社會背景有直接關係,所提倡的是大家依時依令勞作,而不去自作聰明、投機取巧。對於吃飽穿暖,生活更便捷這個問題上,還是應該追求進步的。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以上這三點啊,就這麼個意思,就話不多說了,多多參悟吧。

    見地、思想,樸素、質樸,無雜念;少胡思亂想,無過度慾望。才會向“清虛”之“道”更進一步,社會才會更加安穩,人們也會更加的感覺幸福。避免出現“飽暖思淫慾”,做到知足常樂!

  • 6 # 養生男人699

    告訴我們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此章以聖者,仁者,巧者,此三者以為文,言三絕三棄,故令有所屬,聖者棄智,是為智絕,仁者棄義,是為義絕,巧者棄利,是為利絕,智絕則見素抱樸,義絕則少私,利絕則寡慾,聖者絕智則民利百倍,仁者絕義則民復孝慈,巧者絕利則盜賊無有,有智者不聖,有義者不仁,有利者不巧,

  • 7 # 山澗一清泉

    一、原文解釋

    1.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聖這個字在道德經裡出現頻率很高,多數時候解釋成得道之人,可這裡如果也這樣解釋,似乎不合乎老子的思想。聖,說文解字說:通也,從耳呈聲。個人以為這裡解釋成知識淵博有學問較為合適。所以這句話理解為:把那些代表知識、智慧的人言都丟棄,那麼百姓所獲得的利益就會增加百倍。

    2.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上一章說因為天下失道,所以仁義出來,仁義出來沒辦法於是提倡孝道。這本就是本末倒置,如果沒有仁義,百姓自然迴歸本來孝慈的本性。

    3.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因為奇技淫巧(科技大明)會引起百姓無邊無際的慾望,為了名利爭來爭去,這樣天下盜賊就會到處都是。而如果我們絕巧棄利,不搞出那些奇貨,民心不亂,慾望不過,虛心實腹那麼自然盜賊就沒有了。

    4.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把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這三者用語言從反面說出來,自己仍然感覺到說的不夠清楚、明白。

    5.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所以我再從正面說下:就是迴歸自然淳樸,引導控制百姓的私心慾望,使其不過度,絕棄人為之言,迴歸自然之道,讓百姓自然而然遵循天道去生活,那麼就沒有什麼憂慮了。

    二、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上一章講如果天下失道將會天下大亂,這一章則是講如何才能迴歸大道。就是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繼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而無憂。

    老子返璞歸真的思想已經幾千年了,至今也沒有那個君王真正做到。個人雖然很嚮往,但畢竟我們也是個俗世之人,世人皆醉難獨醒。作為獨立的個體讀道德經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呢?若完全丟棄智慧、知識恐怕難以在這個你爭我奪的社會立足,若生存都成問題,那也只有精神思想回歸大道,身體是難以迴歸的。

    俗話說你若要想懲治壞人,那麼你得比他更“壞”,也就是說他能想到的你都應該先想到,必須快他一步才能走在他前頭。應用在這一章就是說如果我們要回歸大道,那就必須搞清楚天下是如何失道的,同時還要知道如何迴歸大道,如此才能讓百姓真正迴歸自然淳樸,身心合一,享受真正的自然生活。

    如今的世界從西方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開始後,在科技的路上一騎絕塵,走的太快了,這崇技崇利的大爭社會,把人對名利的慾望發揮的“淋漓盡致”,從老子的觀點看,這是在加速人類的滅亡。西方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零和思維,唯我獨尊,更是在打激素針。

    我們現在提倡的一帶一路、全球一家親戰略,走共商共治共享的共同繁榮之路,是走在迴歸大道的路上,但美國鷹是不會那麼輕易放棄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8 # 樹德漢碩

    拋棄聰明才智,百姓就會得到百信的利益。拋棄仁義,百姓就能做到孝慈。拋棄技巧,盜賊就不會產去。以上三條只作為理論談談是不夠,所以要給它們分別落實一些實行的具體措施:行為單純,內心淳樸;減少私心,降低慾望;拋棄學問,不要思考。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我是很讚賞的,老子的“無為而治”觀點,我是不全贊同的,有些可以做到“無為”變有為,但有些是應該要“有為”的,不應無為。這一章的觀點,我是有異議的。相信也會有相當一些人持有不同意見與態度的。

    前章敘述了大道廢棄後社會病態的種種表現,本章則針對社會病態,提出治理方案。實際就是“無為而治”,所以要拋棄聰明才智,拋棄仁義,拋棄技巧,拋棄學問思考,這些,以我愚見是萬萬不可的。我讀《道德經》,並欣賞讚同其中的許多思想觀點,這一章,就不敢全認同而有異見了。

  • 9 # 孫子兵法講武堂

    這章繼續講要以道治天下,從另一個角度論述,不要過度干預,過度作為,否則依然會出問題。

    這章也是歷代注家分歧最大的一章,對於絕聖智、絕仁義的註解分歧最大。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其本義是斷絲;也有戒取義,在《論語》中有“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去“戒”義。這裡也取“戒”義,引申為不追求,不自居之意。

    絕聖,是說不以聖人自己,不追求聖人之名。

    棄智,是說不用智謀權術治國。

    為什麼要以聖人自居?

    推行教化之人往往被稱為聖人,依老子的理解,推行教化,就是有為,有為就是對百姓的干預,就容易帶來反面的結果。

    因此,老子認為,不以聖人自居,不用智謀權術治國,這樣反而使百姓獲得百倍的利益,讓百姓生活得更舒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不以仁義自居,不追求仁義之教,不籠絡黎民百姓,反而會使百姓自自然然的孝親愛子,享受天倫之樂,迴歸人性。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不巧奪爭利,不盤剝豪取,反而會天下無賊。

    統治者貪利,就會盜賊出。

    《論語》中有“季康子患盜”,他問孔子,魯國盜賊特別多,怎麼治理?孔子說:“民之為盜,生於欲心,都是跟上邊的人學的;在上位的人貪慾,自求多財,下民化之,共相競取,形成了風氣。”

    國之有盜,主要原因是統治者貪利之心起,百姓學習之,故形成風氣;統治者不貪圖稀缺之貨,不貪利,盜賊自然就消失了。

    【此三言也,以為文不足。】

    此三言,是指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

    以為文,是說用這三種方法歸復大道。

    不足,是指還不夠。

    這句是說,用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這三種方法來歸復大道,還顯得有些不夠。

    還要做什麼?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所以啊,還要做到兩點,就是見素抱樸和少私寡慾。

    見素抱樸。素,《說文》注曰:“白緻繒也。”是指白色密織的布帛,是沒有經過染色的。樸,《說文》注曰:“木素也。”是指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木。

    素與樸,都是是指沒有經過加工過的東西,是指依舊擁有東西的本性。

    見素抱樸,是老子告訴我們,要回歸到人的本性上,不要加入更多的慾望,故老子又要少私寡慾。

    少私寡慾。是指減少私心,控制慾望。

    這五條是老子告訴統治者的迴歸大道的方法論。

     【絕學無憂。】

    學,據沈善增老師考證,先秦時的“學”不是今天理解的學習,而是指身教的意思,故老子講“絕學”,並非是愚民思想。

    絕學,是說不要以為自己可以身教百姓,可以作為百姓的榜樣,不要高高在上。

    憂,是優的本字。管仲與齊桓公的對話中,提到了這個“優”,管仲當拜相三天,齊桓公就找管仲談話,他說:“我有三個毛病,不知能不能做好國君?”

    管仲說:“說來聽聽。”

    齊桓公說:“第一個毛病是喜歡打獵,打不到獵物就不回家,諸侯派來的使者找不到我,行政與司法長官也找不到我彙報工作。”

    管仲說:“這個毛病雖不好,也不是大毛病。”

    齊桓公說:“我的第二個毛病是愛喝酒,白天喝、晚上喝,容易誤事。”

    管仲說:“這個毛病雖不好,但也不是什麼致命的毛病。”

    齊桓公說:“我的第三個毛病是好色。”

    管仲說:“這個毛病雖不好,但也不是最要緊的。”

    齊桓公很納悶:“這三個毛病都不是最要緊的,什麼是最要緊的?”

    管仲說:“人君唯優與不敏為不可。優則亡眾,不敏不及事。”

    這裡的“優”是指身邊的小人,齊桓公後來身邊養了易牙、公開方、豎貂三個小人,管仲死後,這三個人作亂,導致齊桓公活活被餓死。

    也就是說,國君最大的問題就是身邊養小人,被小人包圍,就接觸不到其他人了;不敏,是不勤奮的意思,國君不勤奮也是辦不成事的。

    所以,這裡的無憂,是指不要身邊養小人,被小人包圍,哄得暈頭轉向。

    絕學無憂,是說對待百姓不要高高在上,身邊不要被小人包圍,不要聽取拍馬奉承之辭。

  • 10 # 泰和道安

    斷絕智欲,捐棄爭辯,黎民百姓將大大受益;杜絕機巧,捐棄暴利,盜賊劫匪將銷聲匿跡;杜絕偽詐,捐棄謀慮,天下百姓將復歸稚子。這三句話,用以成就事功尚顯不足,要麼釋出政令,要麼聚眾宣告:外表迴歸淳厚素淨、質樸無華,內心抱守無知無慾、自然本真;減少府庫室家的私藏寶貨,放棄物慾名利的貪婪追逐。

    天人合一 迴歸自然

    【原文】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①;

    絕巧棄利,盜賊亡有②。

    三言,以為事不足,或命之,或呼屬④。

    見素保樸,少私寡慾⑤。

    小橋流水 蒼松迎客

    【註釋】

    ①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為政者)斷絕智欲,捐棄爭辯,黎民百姓將大大受益。

    【版本】本句,楚簡本作“絶知棄辯,民利百倍”,漢帛本作“絶聖棄智,民利百倍”,河上公本、魏王弼本均作“絶聖棄智,民利百倍”,唐傅奕本均作“絶聖棄知,民利百倍”。“聖”,是先秦時期諸家流派思想家們的共同理想和至高追求,因此“絕聖”一說,荒謬至極,當屬偽作,明者不取。“知”是“智”的本字,同義。因此,本文從楚簡本。

    【釋義】“絕”,斷絕。“知”,“智”的本字,智欲,智誘之慾。“棄”,捐棄,摒棄。“辯”,巧言爭辯。“民”,黎民百姓。“利”,利益。“百”,十十,眾多。“倍”,倍增,加倍。

    ② 絶巧棄利,盜賊亡有:(社會中)杜絕機巧,捐棄暴利,盜賊無利可圖,也就銷聲匿跡了。

    【版本】本句,楚簡本作“絶巧棄利,盜賊亡有”,漢帛本作“絶巧棄利,盜賊無有”,漢河上公本、魏王弼本、唐傅奕本均作“絶巧棄利,盜賊無有”。“亡”通“無”通“無”,因此本句各本義同。

    【釋義】“絕”,斷絕。“巧”,機巧。“棄”,捐棄。“利”,暴利。“盜”,盜竊。“賊”,殺人劫財。“亡”,通“無”,沒有。“有”,存在,出現。

    【版本】本句,楚簡本作“絕偽棄慮,民復季子”,漢帛書本作“絕仁棄義,而民復孝慈”,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均作“絕仁棄義,民復孝慈”。“仁”和“義”,是“無為而治”的自然內蘊,也是“以德治國”的核心價值,儘管老子認為“大仁不仁”,但還不至於要“絕”仁“棄”義,因此“絕仁棄義”當屬偽作。而“絕偽棄慮”,則是無為而治的基本要求了。因此,楚簡本最古,且合乎邏輯,故從楚簡本。

    【釋義】“絕”,斷絕,滅絕;“偽”,詐偽,偽善;“棄”,捐棄;“慮”,謀慮,私慮。“民”,黎民百姓;“復”,重歸於;“季”,稚幼,年少,如《說文》“季,少稱也”,《玉篇》“季,稚也”;“子”,子嗣,子息;“季子”,即“稚子”。

    ④ 三言,以為事不足,或命之,或呼屬:這三句話,用以成就事功尚顯不足,要麼釋出政令,要麼聚眾宣告。

    【版本】本句,楚簡本作“三言,以為事不足,或命之,或呼屬”,漢帛本作“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河上公本和魏王弼本“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唐傅奕本作“此三者,以為文而未足也,故令有所屬”。“不足”同“未足”,故差異在後半句。由楚簡本最古,故從楚簡本。

    【釋義】“三言”,上面三句話。“以”,用以。“為”,成就;“事”,事功。“不”,未;“足”,足夠。“或…或…”,表選擇,即“要麼…要麼…”。“命”,釋出政令;“之”,臣民。“呼”,召喚,呼喊。“屬”,讀作“zhǔ”,聚眾(以宣告)。

    ⑤ 見素保樸,少私寡慾:外表迴歸淳厚素淨、質樸無華,內心抱守無知無慾、自然本真;減少府庫室家的私藏寶貨,放棄物慾名利的貪婪追逐。

    【版本】本句,楚簡本作“見素保樸,少私寡慾”,漢帛本作“見素抱樸,少私而寡慾”,河上公本作“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王弼本作“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傅奕本作“見素褒樸,少私寡慾”。“保”與“抱”義近,故各本義近。楚簡本最古,故從楚簡本。

    【釋義】“見”,“現”的本字,表示由外看起來,呈現,顯現。“素”:淳樸,質素,這裡指外表淳厚素淨、樸質無華的樣子。“保”:通“抱”,表示內部持守,抱守,持守,安守,抱守。“樸”:真樸,質樸,這裡指內心無知無慮、自然本真的狀態。“少”,減少,消除;“私”,指私藏的寶貨;“寡”,減少,放棄;“欲”,指貪慾、物慾。

    仁山智水 返璞歸真

    【譯文】

    斷絕智欲,捐棄爭辯,黎民百姓將大大受益;

    杜絕機巧,捐棄暴利,盜賊劫匪將銷聲匿跡;

    杜絕偽詐,捐棄謀慮,天下百姓將復歸稚子。

    這三句話,用以成就事功尚顯不足,要麼釋出政令,要麼聚眾宣告:

    外表迴歸淳厚素淨、質樸無華;

    內心抱守無知無慾、自然本真。

    減少府庫室家的私藏寶貨;

    放棄物慾名利的貪婪追逐。

    清靜自正 無為自化

    【評述】

    本章從“絕知棄辯”、“絕巧棄利”、“絕偽棄詐”這三種施政舉措所帶來的便利,給出了為政者“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的政治目標。這一做法,對於治國、修身同樣有效。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是指為政者斷絕智欲,捐棄爭辯,黎民百姓將大大受益。正所謂“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的上善大德,躬自行道,是無暇也不屑於巧言爭辯的,反而是那些自以為是的所謂“辯者”,才會巧言如簧,爭辯不已;真正的上智大德,含藏內斂,是無暇也不屑於賣弄學識的,反倒是那些自作聰明的所謂“智者”,才會自視甚高,譁眾取寵的。

    “絶巧棄利,盜賊亡有”是說,杜絕機巧,捐棄暴利,盜賊無利可圖,也就銷聲匿跡了。透過“絕巧棄利”,沒有了奇技淫巧,商人也就無法透過奇巧的所謂“寶物”謀取厚利,也就不會激起世人的盜竊或劫掠之心,盜賊也就銷聲匿跡了。這也就是“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前者是爭名,中者是奪利,沒了名利之爭,也就沒有了後者“可欲”,民心自然不亂了。

    “絕偽棄慮,民復季子”,為政者斷絕詐偽,捐棄私慮,天下百姓就會復歸於稚子一般天真無邪了。春秋戰國時期,戰亂頻仍,民風不復淳樸。實施詐偽最為老練的,是秦國丞相張儀,作為鬼谷子的弟子,張儀在戰國時期縱橫捭闔數十年,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可憐巴巴的楚懷王,便是死於張儀之手。因此老子認為,只有杜絕詐偽、捐棄謀慮,天下萬民才能夠重歸於稚子般純真無邪的狀態。

    “三言,以為事不足,或命之,或呼屬”,是說上述三句話,用以成就事功尚嫌不夠,要麼向民眾釋出政令,要麼召集臣民進行宣告,才可以達到“見素保樸,少私寡慾”的為政效果。也就是說,上面所說的三句話,“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慮,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亡有”,對於成就事功還不夠,還要透過釋出政令,或者召集百姓來宣告,以達到“見素保樸,少私寡慾”的目的和境界。

    “見素保樸,少私寡慾”是說,外表呈現淳厚素淨、質樸無華的樣子,內心抱守無知無慮、自然本真的狀態,減少府庫和室傢俬藏的寶貨,放棄物慾的貪婪追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有云,“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有餘”是為政者,“不足”是黎民百姓。古代為政者的“有為”,大多是為了聚斂財富,以滿足自己的私慾,因此“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以至於“苛政猛於虎也”。因此,老子對於“有為”,是持反對意見的。“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財富的聚斂無度和揮霍浪費,不但會引發盜賊、劫掠,還會造成民心動盪,社會不穩。“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因此,為政者應該順應天道民心,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才能安定民心,實現大治。

    “三言,以為事,不足,或命之,或呼屬”這句話,各版本學人臆斷極多,大違老子本義,愚以為當以楚簡本、漢帛本為主,參照魏王弼本等其他版本及註譯。如能閱讀楚系文字,且參詳楚簡本身,當為上上之選,這樣他人的臆斷,可以大大消除。

    例如,“三言以為事不足”的“事”字,有解為“辯”者,純屬臆斷,不知所云;亦有解為“使”者,雖“使”與“事”、“史”、“吏”甲骨文相同,但“使”字必然有“人”,楚簡上無有“人”旁,則“人”旁從何而來?蓋臆斷也。“命”字,原簡從“口”從“令”,自然是“命”字,卻有人指為“令”字,儘管“命”與“令”義通,後合而為一,但作為原文,“口”旁又緣何減去?其臆斷何其任性也。

    《呂氏春秋•察今》有云:“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所以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要有自己的鑑別能力,任何話語,都必須用心裡的那桿秤掂量掂量,再作抉擇,絕不能成為書的精神奴隸。特別是對於古代經典,還是要讀原著,最好是讀原始祖本,不然,很容易被所謂的高人,給誘引到爪哇國去。

    為政之道 修身亦可

    【參考文獻】

    1. 老子今注今譯. 陳鼓應註譯. 修訂本.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2018.03重印)

    2. 老子古今. 劉笑敢.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年5月.

    3. 康熙字典(最新整理本). (清)陳廷敬,張玉書等. 北京:中國書店. 2010年6月第1版.

    大美自然 大道至簡

  • 11 # 古之善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注 釋

    1、 絕聖棄智:河上公本、王弼本同。傅奕本、帛書本作“絕聖棄知”;簡本作“絕智棄辯”。

    2、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河上公本、王弼本、帛書本、傅奕本皆同。簡本作“絕偽棄慮(詐),民復季子”。

    3、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河上公本、王弼本、帛書本、傅奕本、簡本皆同。

    4、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皆同。簡本作“三言以為辨,不足”,帛書本作“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

    5、 故令有所屬: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皆同。簡本作“或命之有乎屬”;帛書本作“故令之有所屬”。

    6、 見素抱樸:簡本作“視素保樸”,“見”、“視”義同;“保”為“抱”的傳抄假借字。

    7、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聖棄智,是指絕棄天命王者聖智或人格化的天帝神智。此句意為絕棄天命王者聖智,反而使人民得到百倍的益處。

    8、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仁棄義,是指絕天命王者之聖的德行或人格化的天帝之神的德行。此句意為絕棄天命王者之聖的德行,反而使人民能恢復孝慈的天性。

    9、 絕巧棄利:是指絕棄機巧功利的謀略行為。

    10、 盜賊無有:是指篡權謀利的盜賊無有。

    11、 不足:是指不足於治理天下。

    12、 故令有所屬:故勸執政者有所屬的行為。

    13、 見素抱樸:是指遵循服從於道之德之狀態的人性。

    語 譯

    天命王者之聖不知也不遵從“道之德行”的“無為”而有所為;進而天命王者之聖的智,一定是非道德理性的政教行為及知識。所以,斷“絕聖”的假,棄“絕聖”的智,人們生活中就不會被非道德理性的政教行為及知識的干擾,反而使天下的百姓得到百倍的益處。

    天命王者之聖的德行,不是真的仁義治國,施恩於天下百姓。所以,斷“絕聖”的仁,棄“絕聖”的義,就能促進人的倫理仁義的正氣,反而使天下百姓能恢復孝慈的天性。

    天命王者之聖的統治是違背“道之德行”,而且是巧取盜利的賊之治。所以,斷“絕聖”的巧,棄“絕聖”的利,就能促進執政公平法令行,反而使篡權謀利的盜賊會自然的絕跡。

    “絕聖”的“智”、“絕仁”的“義”、“絕巧”的“利”這三者,都是執政者的巧飾行為及說教,不足以治理天下。 故勸執政者要棄絕它們,迴歸純真的道德精神狀態之樸的人性,遵從道之德之行,減少私心,降低慾望,施恩於天下百姓才是正道。

    進而論之

    針對今本《老子》第十九章中所絕棄的“聖、智、仁、義”,在郭店楚簡中被“智、辯、偽、詐”所替代,又如何解釋呢?學者們各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要還原楚簡《老子》的本來面目,就必須具體考察楚簡《老子》所產生的時代及所用語句在具體歷史環境中的含義,而不能以今度古。但是,楚簡《老子》必定是來源於多個傳抄古本,即便是儒家學子避當權王者之聖之嫌,或不符儒學經義而改,還是本來就是這樣的古本之文,也不會失去《老子》第十九章所要表達的哲理思想。

    針對今本中的“仁與義”,老子反對的是習俗的“仁”。而習俗的“仁”具有相對性、侷限性,還存在不真實性的“假仁”、“絕仁”。那麼,老子與孔子稱謂的“善仁”、“仁者”或“誠者”,是人的自然德性之仁,修養了道之德,並遵從道之德之行而成為有道德德性的人。“善仁”(“仁者”或“誠者”)內在的存在“正義”,即“善仁”是“正義”本體,“正義”依存在“善仁”之中;沒有“善仁”,“正義”也就不存在,這就是,“仁與義”關係。那麼,針對“聖與智”而言,老子與孔子稱謂的“聖人”是遵從“道之德行”的“無為”而無所不為的人,也就是人的最高善。而老子反對的是當時宗教天命觀所推崇的天命王者聖智或人格化的天帝神智。那麼,天命王者之聖或人格化的天帝就是“絕聖”,而“絕聖”的“智”,就是“絕巧”之智。而“絕聖”的德,就是“絕仁”。

    針對簡本《老子》第十九章而言:

    第一句:“絕智棄辯,民利百倍”,其中,絕智棄辯,是針對執政的王者而言的。此句意為王者的智反覆多變,沒有誠信,而辯言又辯口利辭,不求其實,進而會對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從而給百姓帶來災難和損失。故斷王者的智,棄王者的辯言,才能使國家走上正途,反而使天下的百姓得到百倍的益處。

    第二句:“絕巧棄利,盜賊亡有”,此句意為執政王者的統治是違背“道之德行”,而且是巧取盜利的賊之治。所以,斷“王者”的智巧,棄“王者”的私利,就能促進執政公平法令行,反而使篡權謀利的盜賊會自然的絕跡(這裡的盜賊,不是指民間的小偷小摸,小偷小摸在人類社會中長時間不會絕跡)。

    第三句:絕偽棄慮(詐),民復季子:其中,季子,是指嬰兒之性的淳樸。此句意為王者的德行,不是仁義治國,而是偽善地欺詐天下的百姓。所以,斷“王者”的偽善,棄“王者”的欺詐,就能促進人的倫理仁義的正氣,反而使天下百姓能恢復淳樸的人性。

    針對今本《老子》第十九章而言:

    老子稱謂的“絕聖”的聖人,與老子稱謂的“是以聖人之治”的聖人,這兩者是有不同的含義,不要在字形字義上混淆地解釋。也就是說,我們不要僅僅在句形字義上去解釋“絕聖棄智”,就是“廢棄聖和智”;“絕仁棄義”,就是“廢棄仁和義”,或“仁和義束縛人性”的解釋。只有人性中存在倫理的仁與義,才有人外在倫理孝與慈的存在,即人性中的仁義是人外在孝慈的本體。如果“絕仁棄義”解釋為“廢棄仁和義”,那麼在倫理邏輯上“民復孝慈”也就不存在,這就不符合老子思想的本意。也就是說,“絕仁棄義、民復孝慈”解譯為“廢棄仁和義,就能使民眾恢復孝慈”其句子的倫理邏輯就不成立。

    尤其是,我們在解讀《老子》時,我們要站在老子的時代即原始宗教“天命觀”盛行的時代,也是中國古哲人透過陰陽、五行辯證思維來理解世界、解釋世界的時代。從西周末年到春秋戰國,奴隸制經歷了深刻的危機,奴隸制開始向封建制轉變,一股無神論思潮,對原始的宗教“天命觀”形成強大的衝擊。古哲人老子的“絕聖”、“絕仁”、“絕巧”、“絕學”,就是針對當時歷史推崇宗教“天命觀的聖人”而言的。也就是在這個動亂與變革的歷史時期,中國古哲人老子、孔子提出、解答“天道”和“人道”,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學命題。

    中國古哲人稱謂的道理,其本義是指“道之本之一,生化,道之體之多”的生命機制中客觀存在普遍的、絕對的、永恆不變的陰陽行為原則之德之行之理性。道理,是道德理性的簡稱。道德理性,在當下哲學概念範疇是指宇宙本體的行為原則之行之理性。

    正因為,客觀存在絕對性的道之德、道德理性或道之善,這就為人類認識世界、認識真理提供了本體與自然行為規律。所以說,人類認識主體所認識的物理化學規律、生物生理規律、萬物及人類倫理,都要遵循服從於最高的道德理性,或者說都要遵循服從於最高、最為普世的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

    摘自《老子的智慧之學》(第十九章部分內容)南京出版社,2015

  • 12 # 止語終南

    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原文: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智、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

    這一章比較好註解,大多數譯本都大同小異,容易出錯的地方只有一句: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文,是文飾、文化之意。為什麼說文不足呢?因為絕棄了聖智、仁義、孝慈等人們普遍推崇的文化,所以顯得文不足而樸有餘。這種情況下人民會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因為一直被倡導的被絕棄了。“故令有所屬”,就乾脆明確一個主張:見素抱樸,少思寡慾。

    更深入的註解請參照憨山大師注本:

    【注】此承前章而言智不可用,亦不足以治天下也。然中古聖人,將謂百姓不利,乃為鬥斛權衡符璽仁義之事,將利於民,此所謂聖人之智巧矣。殊不知民情日鑿,因法作奸。就以鬥斛權衡符璽仁義之事,竊以為亂。方今若求復古之治,須是一切盡去,端拱無為,而天下自治矣。且聖智本欲利民,今既竊以為亂,反為民害。棄而不用,使民各安其居,樂其業,則享百倍之利矣。且仁義本為不孝不慈者勸,今既竊之以為亂,苟若棄之,則民有天性自然之孝慈可復矣。此即莊子所謂虎狼仁也。意謂虎狼亦有天性之孝慈,不待教而後能。況其人為物之靈乎。且智巧本為安天下,今既竊為盜賊之資,苟若棄之,則盜賊無有矣。然聖智仁義智巧之事,皆非樸素,乃所以文飾天下也。今皆去之,似乎於文則不定,於樸素則有餘。因世人不知樸素渾全之道,故逐逐於外物,故多思多欲。今既去華取實,故令世人心志,有所繫屬於樸素之道。若人人果能見素抱樸,則自然少思寡慾矣。若知老子此中道理,只以莊子馬蹄胠篋作註解,自是超足。

  • 13 # 體悟歲月

    實話說,在現代的一些《道德經》書中,在原文之下即有譯文。

    十九章的譯文如下:拋棄聖賢智慧,百姓能得百倍之利;摒棄仁義,百姓才能重新孝慈仁愛;捨棄技巧、私利,盜賊才不會出現。(聖智、仁義、孝慈)三者不足以教化民眾,應使民眾有所歸屬,思想淳樸,不求私利,慾望淡薄。

    個人覺得,這個譯文其實已經通俗易懂了,但依舊會成為問題的所在,是因為:(聖智、仁義、孝慈)對於當今社會而言都是一些完全意義上褒義的詞語,而老子卻要人們去拋棄,去摒棄。這個的確讓人非常的匪夷所思,看似沒有任何的價值導向,其實並不所以然。

    拋棄、摒棄、捨棄的物件不是個人,而是帝王。因為後者變成了百姓與盜賊的(百倍之利、孝慈仁愛、不會出現)所以,這個物件一定是一個掌管百姓、國家的人,而不是平民百姓,否則如果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的主語是百姓的話,這樣,這句話後者的主語就重複了。

    然而,(聖智、仁義、孝慈)三者不足以教化民眾,應使民眾有所歸屬,……慾望淡薄,更是對於帝王(領導者)而言的,否則由百姓教化民眾,這句話就前後矛盾了。

    這句話說明白了是告訴帝王如何去治下,而不是百姓該如何的去按照這樣的情況去生活,所以,可以說這句話也許適合國家的領導人,而不適合凡人自己。

    以上是個人觀點,總而言之,這章是寫給統治者的,而不是百姓,所以如何看這一章內容,除非昇華到另一個階段,否則個人感覺根本不需要去多想。

  • 14 # 漢字在人間

    《道德經》第 十九章全文如下:

    絕 聖 棄 智 , 民 利 百 倍 ﹔絕 仁 棄 義 , 民 復 孝 慈 ﹔絕 巧 棄 利 , 盜 賊 無 有 。此 三 者 以 為 文 不 足 ,故 令 有 所 屬 。見 素 抱 樸 ,少 思 寡 欲 , 絕 學 無 憂 。

    這一章節的字面意思比較容易理解,最後一句話是前面一段的總結。“素”的意思是沒有染過色的絲束,“樸”是指沒有經過雕琢的木頭。這也是老子重要的思想主張,返璞歸真。絕學無憂,僅從字面來理解意思就是,斷絕了知識和學問就沒有憂患了,所以這句話一直以來倍受爭議,甚至說老子是消極的退步的。老子曾經擔任過周朝的住下史(守藏史)一職,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管理著典籍、祭祀、占卜等事宜,可以很方便的接觸眾典文籍,是知識的受益者,他怎麼可能鄙夷知識,那麼老子是在想剔除哪一部分知識呢?

    文化有時會以文明的名義綁架人性,我們的人性光芒不得自在,在不知不覺中步入歧途。比如說面子文化,就是在社會群體交往中,人為造作出來的所謂尊嚴,當你認可了這種說法的時候,就已經是在給自己純樸的人性多了一個捆綁。

    老子想剔除的這部分知識,就是包裹在人性外面的這一層虛假、狡黠,是不符合天道自然的聰明,與善良、純樸相背道而馳,人心簡單了,世界就簡單了,所以老子主張:“復歸結繩”,少了誘惑或者不被誘惑,人性內在的至純至真至善才可能會被開啟,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大道至簡,迴歸之路甚難,所以老子才會發出“絕學無憂”的呼喚!

  • 15 # 自然之子一一來去無意

    “絕 聖 棄 智 , 民 利 百 倍 ﹔絕 仁 棄 義 , 民 復 孝 慈 ﹔絕 巧 棄 利 , 盜 賊 無 有 。此 三 者 以 為 文 不 足 ,故 令 有 所 屬 。見 素 抱 樸 ,少 思 寡 欲 , 絕 學 無 憂 。”

    人類的發展是從個體遊戲走成群體遊戲的——組成社會和國家。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個事實上的規律是:形成了階級劃分,文化劃分,種族劃分……。這種劃分,其結果意味著是矛盾的對立。並不利於人類社會的安定與團結。

    所以老子說:“智慧出、有大偽,絕聖棄智”。因為大多數的普通人都是無智的。其思想和行為符合宇宙自然的本源。美就是美,善就是善,真就是真,好就是好,壞就是壞,分得很清楚。但是對於一個智慧的人來說,其會藉助智慧,把好壞的變成好的,把醜的變成美的,給自然宇宙以及人的本性蒙上一層紗,造成人性的混亂。“智慧”也是強者對弱者的傷害,強者會借用各種名義、各種規則對弱者實施統治的合理性與合法性。所以老子不提倡智慧、仁義、利益。這些思想都會造成社會的分流與對立。在這種思想下,會形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階級分化,種群對立。

    宇宙萬物的自然是無性的(沒有顯著特性)——它包含一切特性,但是不顯示一切特性。這是平衡,也是辯證法的矛盾的統一。統治階級為了其自身的利益發展,所以從“無”當中發掘出了“有”——適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各種思想、道理,文化、傳統、信念。

    沒有任何一種思想,是對所有的人都有利而無害的。因為我們現實世界是有限的——時間有限,空間有限,資源有限,利益也是有限的。所有這一切,只能滿足一部分人的需要。對於另一部分的人來說,這就是傷害。科學也不是。科學或許對人類是有利的,但對自然是有害的。

    關於社會發展的問題,這是一個無法破解的難題。沒有競爭、鬥爭,也就沒有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而競爭和鬥爭的本質是傷害、是殺戮,是強勝弱的遊戲。弱者最終會被社會淘汰。但是自然的本質是一種平衡。無論是地球的上的生態平衡,還是宇宙間的星際平衡。惟有平衡發展的才最久遠。任何運動的終點是趨向平衡的——無論是人為推動的,還是自然推動的。當我們社會的發展不能人為的推動平衡時,自然將會介入——實質是給人類造成破壞性的傷害,使人類重新趨於一種平衡,緩慢的發展。

  • 16 # 和庸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這一章的本意是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仁義,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拋棄巧作和獲利,盜賊也就沒有了,聖智,仁義,巧力,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我們感悟經典,要從全方位的角度去探知。這第19章是對上一章敘述大道廢棄後出現的社會病態的種種表現,提出的治理方案。怎樣治理呢?就是拋棄那些所謂的聰明智巧,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讓百姓減少私慾雜念。拋棄空空而談仁義道德的條紋法則。百姓就會安居樂業,國富民強!

  • 17 # 赤豐元農

    先翻譯下:

    沒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摒棄知識智巧,百姓就會獲利百倍;

    當仁愛義理之說不復存在時,民風就回到了父慈子孝的淳和境地;

    杜絕投機心計和追求金錢利益的思想,就不會有盜賊了。

    這三條,僅作為條文是不夠的,故指定了一些依從而為的方法:

    發現樸素之美,安守平凡境地,減少私心雜欲。

    人類之始,無政府無權威,百姓生活在伊甸園,正如出生的兒童,天地養之,生活無憂,不欺不騙,疾病稀少,壽延千歲,神仙生活。

    然後有了自認為牛B的個人和族群,想要傳播他們的智巧和義理,或以長輩老師的名義,或以神的名義,等級、偷盜、掠奪和戰爭就產生了……

    一直到現在,高樓林立,智巧百出,崇拜權威,投機盛行,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世界都在追逐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於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生產過剩、貧富不均、經濟危機……

    智巧具足的財富盈滿,慈善之舉廣受稱讚。有文化、有技術、有教養、會金融的極少數人成了權威和專家,享受大大的優厚待遇,沒知識的所謂懶惰之人連飯都吃不上,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實質卻是人人活的很累,有些人身累,有些人心累,爭來奪去,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最終一場空而已……

    現在生產力已接近足夠發達,西方思想主義盛行,已至金秋時節。馬克思說資本主義過後是共產主義,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按《聖經》預言,末日審判後是千禧年:千禧年是基督再度降臨,撒旦被捆綁,死去的聖徒復活與還活著的聖徒一起被接昇天,在天國與基督共同作王一千年,千禧年結束之後,基督和所有的聖徒以及聖城新耶路撒冷重返地球,那些失喪者會復活,撒旦會被暫時釋放,被釋放後的撒旦將招集所有的惡人進攻聖城新耶路撒冷,但是失敗了,最後撒旦及其黨羽並那些惡人被丟入硫磺火湖中。

  • 18 # 陳廣逵

    王弼通行本第十九章是經過“惡意”篡改的一章,根據楚竹書《老子》殘本的第十九章我將經過篡改的內容進行了訂正。下面是我的通釋,請注意我對此的“考辨”。

    [原文]

    [通釋]

    棄絕玩弄心機摒棄巧言辯解,百姓會獲得百倍的好處;棄絕弄虛作假摒棄誆騙欺詐,百姓會歸向孝順和慈愛;棄絕投機取巧摒棄謀取利益,盜賊就不會出現:用這三條作表面文章還不夠,應該讓百姓有遵循的標準:看見樸素就會持守淳厚,少了私利就會淡泊慾望,摒棄效仿的攀比就會沒有憂愁。

    [註釋]

    ①絕知棄辯,民利百倍:杜絕用智摒棄巧辯,百姓會獲得百倍的好處。通行本此句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與老子一貫思想矛盾,據郭店簡本改。絕,杜絕,棄除。知,同“智”,智謀,用作動詞,用智慧,猶俗語“動心眼”。郭店簡本“知”為“智”,為使本書體例保持一致,一律用“知”。棄,拋棄,摒棄。辯,詭辯,巧辯。

    ②絕偽棄詐,民復孝慈:杜絕虛偽摒棄奸詐,百姓會歸向孝順和慈愛。通行本此句為“絕仁棄義,民復孝慈”,與老子一貫思想矛盾,據郭店簡本改。偽,虛偽。詐,奸詐,欺詐。復,迴歸,歸向。孝慈,兒女孝順父母,父母庇護子女。子女愛父母叫孝,父母愛子女叫慈(參見前章註釋②)。

    ④此三者以為文不足:這三條用來作表面文章還不夠。此,指上文的三個“絕~棄~”。文,文采,表面的裝飾。

    ⑤故令有所屬:應該讓百姓有遵循的參照。故令,應該讓……,要讓……。《說文》:“故,使為之也。” “令”後省略了賓語。有所,有……操作的原則,有……遵循的模式,有……參照的標準。屬,音zhǔ,遵循,依循。

    ⑥見素抱樸:看見樸素就會持守淳厚。見,音jiàn,看見。素,本義為白色,質樸純真。抱,持守。樸,未經過加工的原木,比喻純樸淳厚的民風(參見十五章註釋⑦)。

    ⑦少私寡慾:少了私利就會淡泊慾望。私,私利。欲,慾望,貪慾。寡,用作動詞,使……淡漠,使……少。 ⑧絕學無憂:摒棄效仿的攀比就會沒有憂愁。本句王弼本為第二十章的第一句,與該章下文沒有任何聯絡,按文義移入本章。學,音xiào,教,效仿。《尚書大傳》:學,效也。近而愈明者學也。

    [意義歸納]

    本章先破後立,從反面提出三個絕棄主張,又從正面提出因循的原則。

    [考辨]

    本章王弼本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絕知棄辯”,王弼通行本作“絕聖棄智”;“絕偽棄詐”,通行本作“絕仁棄義”,據郭店簡本予以改正。並據文意將“絕學無憂”挪至本章。

    陳鼓應在他的《老子今注今譯》(2009年版)中說:“老子以‘聖’喻最高人格修養境界,而通行本‘絕聖’之詞則與全書積極肯定‘聖’之通例不合。‘絕聖棄智’見於莊子後學《胠篋》《在宥》篇,傳抄者據以妄改所致。”“《老子》八章主張人與人交往要尚仁(‘與善仁’),可見老子並無棄絕(仁)義之說。郭店簡本出土,始知為人妄改。《莊子·胠篋》有‘攘棄仁義’之說,由此可窺見原本‘絕偽棄詐’被臆改為‘絕仁棄義’,可能受莊子後學激烈派思想影響所致。”通讀《道德經》王弼通行版時感覺這兩處明顯與《道德經》全篇相悖,互相沖突,不合邏輯,贊同陳鼓應對此的處理。 用“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篡改“絕知棄辯”“絕偽棄詐”,不但荒謬,而且惡毒;不但違背了老子的本意,還把老子變成倡導不仁不義的惡人。可以斷言,用“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取代“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是惡意的篡改。

    “絕學無憂”諸本均列為二十章的首句,結果使得這句話在二十章沒有著落,此乃後人初分章時形成的錯誤,帛書甲、乙本均不分章;然而郭店簡本已經把“絕學無憂”抄沒了。“絕學”與“見素”“少私”同類,且它與本章“此三者”緊密相連。“絕知棄辯”需要“絕學”,“絕學”就會“無憂”;要“絕偽棄詐”,就必須提倡“見素抱樸”;做到了“絕巧棄利”,就會促使人“少私寡慾”。 “絕學無憂”中的“學”究竟是什麼含義?“學”的本義就是效仿,《尚書大傳》:學,效也。近而愈明者學也。由此可見,老子強調的“絕學”是棄絕攀比效仿。

    [解讀與點評]

    本章的三個“絕”與“棄”為互文形式,兩個字意思一致。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是老子對統治者的告誡。 “絕知棄辯,民利百倍”指向明確,針對性強。

    為什麼要“絕知”?為了百姓的利益。因為“以知治國”是“國之賊”,不“以知治國”才是“國之福”(第六十五章)。

    為什麼要“棄辯”?因為辯就是“詭辯”,“狡辯”,就是強詞奪理。“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第八十一章)。明明在愚弄、玩弄百姓,還要強詞奪理,冠冕堂皇地找出各種藉口。不跟百姓“玩兒花花心眼”,不去算計百姓,盤剝百姓;不用花言巧語唬弄百姓,百姓才得以休養生息,才會“我無事而民自富”(第五十七章)。要明確,老子的“棄知”是摒棄玩心眼,摒棄算計百姓,並不摒棄“明智”。

    “絕偽去詐,民復孝慈”態度鮮明,目的明確。為什麼要“絕偽棄詐”?因為“偽”是假象,“詐”是欺騙,“偽”與“詐”是邪惡的東西,是“大道廢”的根源,敗壞了官風與民風,淆亂了人際關係。“偽”與“詐”帶來的是世風不穀。“絕偽棄詐”才會“我無慾而民自樸”(第五十七章)。“孝慈”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是最樸素的品質,不孝不慈的產生正是源於“偽”“詐”。“復”是恢復,是道德的迴歸。 “絕巧棄利”導民向樸,是“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策略(第八十章)。

    為什麼要“絕巧棄利”?因為巧、利是吸引人的東西,是來自外界的誘惑,是“難得之貨”(第三章)。“人多技巧,奇物滋起”(第五十七章),“難得之貨”與“奇物”淆亂了人心,汙染了官風和民風。“絕巧棄利”才能達到“使民不為盜”(第三章),達到清靜無為。

    從老子提出的“三絕三棄”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子之時的社會狀態。

    冠冕堂皇地用這三條作表面文章還不夠,應該確立讓百姓能遵循的標準:弘揚樸素百姓就會走向淳厚,不鼓勵私利百姓就會淡泊慾望,杜絕有奢望的效仿攀比百姓就會沒有憂愁。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就是“只是把這三條放在口頭上談還不行”,應該怎麼辦呢?要讓人們有所遵循。三者指“絕知棄辯”“絕偽棄詐”“絕巧棄利”。 三個“絕~棄~”只是“破”,還要有所“立”,“故令有所屬”,應該讓人有所依循。屬,音zhǔ,連線,引申為跟隨,追隨,依循。棄絕了智辯、偽詐、巧利,還要用“樸”填補空白:見素就會抱朴,進而達到少私就會寡慾,絕學就會無憂的境界。 素,沒有染色的絲。樸,未經雕琢的木。見素抱樸——看見素淡就會懷想質樸;少私寡慾——少了私利就會消除慾望;絕學無憂——棄絕效仿的攀比就會遠離憂慮。

    其實,“絕學無憂”與“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正是老子提出的三條參照標準。從語言結構和邏輯思維角度看,“見素”是“抱朴”的前提,“少私”是“寡慾”的前提,“絕學”是“無憂”的前提,在老子看來,只要“見素”“少私”“絕學”,就會“抱朴”“寡慾”“無憂”;而且只有“見素”“少私”“絕學”,才會“抱朴”“寡慾”“無憂”。它們的前後件之間是充要條件關係。“無憂”又總述“見素”“少私”“絕學”“抱朴”“寡慾”五事,就是說,“見素”“少私”“絕學”“抱朴”“寡慾”後,自然就會“無憂”。

    需要指出的是,老子提出“絕學無憂”似乎思想與行為不統一,好像老子雖然自己有廣博的學識,但他卻主張別人、主張百姓放棄效仿。根據“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來看,老子並不是主張放棄必要的學問,放棄必要知識的學習,而是放棄對身外之物的利益追求,放棄對獲取利益的效仿和攀比。絕的是玩心眼和巧言狡辯,是虛偽和姦詐,是投機取巧和貪財好利。

    本章有成語“絕知棄辯”“絕偽棄詐”“絕巧棄利”“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和“絕學無憂”。

  • 19 # 裘承信

    聖潔的盡頭是善良,以善良治理國家這才是人民的福祉。 仁義的盡頭是客觀,迴歸真理的客觀規律人民就會重新迴歸孝慈。 知識的盡頭是智慧,順從善良的智慧連盜賊也沒有了。 法律法則,條文條例都不足以管理人性的慾望,根本的解決方法還是在源頭上解決問題,使每一個人心有所屬,心有敬畏,不要有私心慾念,迴歸真理的簡單,順從善良的純潔,這才是真正的解決方案。 這些學問都學會了,就沒有什麼好擔心了。

  • 20 # 淡然平和心

    《道德經》傳世譯本有四十多種,每一種譯本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共同點基本上相同,不同點各不相同。

    第十九章;拋棄聰明智巧,民眾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仁義,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也就沒了。

    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要使民眾思想認識有歸屬感,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可以卑微如塵,但不可扭曲成蛆”,怎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