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TCL首款摺疊屏手機亮相CES2020:手機瞬間變平板
10
回覆列表
  • 1 # 阿濫

    設想很不錯,需要時間來驗證!我認為摺疊屏不會完全代替直屏,原因是價格,正如自動檔不能完全消滅手動檔一樣!摺疊屏價格離譜,根本不可能普及,再說可能容易壞啊!

  • 2 # 龍叔vlog

    先說說我的結論,摺疊屏並不會在短期內成為主流。未來一兩年內技術還無法達到可用程度。所以也不可能成為剛需。三年以後我就說不好了。

    目前,在摺疊屏手機領域最為激進的,當屬三星和華為。不久前,三星釋出旗下的GalaxyFold率先引發了行業震動。緊接著,華為在MWC大會上釋出可以使用5G網路的MateX,售價超過17000元,進一步引爆了整個市場。

    但是,目前三星和華為也只是試探性的少量出貨。而且柔性屏的耐久性很差,指甲用力掐一下都會留下永久傷痕。故障率是很高的。這樣是遠遠沒有達到日常可用的標準。華為和三星這樣有資金實力的廠商研發投入巨大,短期內看不到收益,而且賣得越多,售後成本就越大。而國內其他廠商,如:oppo,vivo,也是在觀望狀態。

    業界領頭羊蘋果公司在這方面沒有半點訊息。可能他們也在研發,但沒有兩三年是不會出產品的。

    軟體方面,蘋果可以直接把iPad的生態搬到摺疊屏iPhone上,無縫銜接。而反觀安卓廠商,系統方面的適配就要做更多的工作了,可參考現在的安卓平板生態。

    所以說,摺疊屏在未來兩三年之內不會成為主流,也就沒有什麼剛需可言。

  • 3 # MLTech

    手機螢幕摺疊不會成為剛需,對於目前形式的智慧手機來說,觸控、高質量的顯示,還有功耗等才是重要的剛需。

    關於平板裝置該何去何從的問題,其實平板電腦做的最好的廠商已經給出了答案。蘋果推出了ipad pro型號,這個系列從功能上來說已經和現在的筆記本有些重合,另外也是一種新的使用電腦的方式。手機和平板電腦之間機型對比,有些類似於筆記本和桌上型電腦的對比,雖然不是特別嚴禁,但從場景的角度來說是類似的,產品分類只是一個分類,更重要的是滿足使用者。

    下來主要說下摺疊螢幕。

    為什麼會出現摺疊螢幕

    1、技術的追求

    柔性螢幕成熟本身就是一個技術的攻克的過程,裡邊體現著對具體技術的那種攻堅的精神和堅持。從搞技術和科研的角度來說其實很有必要。如果沒有這種精神,很多創新和功能都無法實現。科研和技術突破是科技行業變革的非常基礎的部分。

    2、品牌需要

    三星推出了摺疊螢幕的手機,華為推出了摺疊螢幕的手機,它們都是體現自身技術實力的產品。當外界看到它們可以手機摺疊起來,自然會產生厲害的感覺。這種感覺是科技行業比較需要的,也是品牌比較需要的。

    如果有一家搞出了摺疊螢幕手機,那麼對於競爭對手來說,也需要進行相關的產品研發,如果不進行,那麼就顯得有些落後。對於正在追趕,需要和競爭對手比拼的品牌來講,這種更近更是關鍵,畢竟做出來就是實力的體現。

    3、技術的外顯特性

    手機蘊含了很多高技術含量的技術,但未必就可以體現出來,也就不好做成賣點。手機形態的變化是最直觀的形態,自然也能夠體現科技含量。舉個例子,三星摺疊螢幕很科幻,很有科技感,但從柔性螢幕的角度來說,蘋果的一些機型也在使用,只是沒有凸顯出來。當然,手機摺疊肯定需要更多改動,但本質上還是有共同點,只是對待技術的角度不同,目的不同。

    為了摺疊而摺疊並不可取

    在功能機時代,摺疊手機的佔比非常大,但是當智慧手機之後,之前的翻蓋的形體消失了。現如今有出現,雖然是螢幕完整了,但從整體上看,這種有些類似為了摺疊而摺疊的方式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和使用價值。

    當然,很多人會反駁摺疊屏無用的觀點,比如讓手機尺寸變小,有更多的互動途徑,螢幕更大等等。但是,這些理由更多是為了給摺疊螢幕手機本身找理由,或者說這些理由大多建立在已經出現的摺疊螢幕手機之上,並沒有完全跳出智慧手機的大框框。

    觸控螢幕是很好的技術,蘋果將其很好的用在智慧手機之上,但是說道iPhone,其是一個綜合性的產品,並不是說為了觸控螢幕做了一個iPhone,而是各行各業,各種技術,各種變動之下出現的一個產品。

    摺疊手機做的好,其實需要改變很多東西,只有當整個手機柔性化之後才會有更好的體現。如果可以作出具備柔性特質的裝置,這裡覺得更為適合用在穿戴類裝置上,畢竟我們人體是柔性的。

  • 4 # 會技術的葛大爺

    摺疊屏的手機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物了,2019年就有三款摺疊屏手機問世,分別是華為Mate X、三星Galaxy Fold和摩托羅拉Razr。就這三款摺疊屏手機的市場反饋來說,除了華為Mate X在國內的反響還不錯外,Galaxy Fold的市場反饋其實並不算太好,而摩托羅拉Razr還未正式上市。

    當然,這三款摺疊屏手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貴,起步價就達到了五位數。價格已經遠遠超過了一部手機+一部平板電腦的價格,這也就意味著這種型別的手機並不會成為一個主流的手機,也就更談不上剛需了。

    這次LG在CES2020所展示的摺疊屏手機其實是在MWX2019上就亮相過的一款手機。LG已經很久沒有在手機領域有什麼新品了,這一次展出這個摺疊屏手機,我覺得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技術的展示,要說真的LG就會大力發展摺疊屏手機嗎?這個也不一定。

    因此,LG這款手機與其說是一部手機,還不如說它就是一個可以摺疊的平板電腦,而就因為一個摺疊的屬性,這款平板電腦就需要比普通的平板電腦貴上5-6倍,這勢必很難被稱為剛需。

    而LG展示這款摺疊屏手機可能就和小米的MIX Alpha一樣,更多的是用來展示成果,而不是真的想要賣一款手機。那麼也自然不會對現有的手機行業和平板電腦行業帶來太大的影響。

  • 5 # 追科技的風箏

    摺疊屏就是為了與平板連線。手機螢幕越來越大與手機形態存在矛盾,影響了使用者使用體驗,而且至今沒有100%的全面屏。 所以,摺疊屏就是連線了手機與平板,改變形態,實現了大螢幕的平板,也摺疊處理便於攜帶。摺疊屏的目的之一就是更大的平板。華為摺疊機 Mate X最高炒到10萬元,可見市場對這項技術有硬需求。摺疊屏適用於多種平板。摺疊屏技術也適用於手機之外的硬體產品。聯想摺疊電腦 ThinkPad X1 Fold,售價1.7萬元起。摺疊後是普通筆記本,攤開就是平板電腦或者大尺寸電子書。柔宇有摺疊屏智慧音箱,四周環繞,可以讓文字、圖片等資訊全方位展示,設計與想象空間很大。反之,平板裝置如果想變得更大又不影響攜帶與使用,首先想的也是摺疊屏。摺疊屏與平板會融合。摺疊屏對智慧手機觸控屏有重大革新,是華為、小米、三星、蘋果等品牌探索熱點。摺疊屏的擴充套件性很強,隨著產品的增加,生態必將壯大,與平板更多地融合。問題在於,不管你用平板還是手機,都要承受重量增加、損壞防不勝防的代價。如何讓摺疊屏產品價格親民、更加輕盈、便攜方便、結實耐折、壽命保障,才是難點問題,如果這些技術解決,恐怕摺疊屏和平板將很難區分。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 6 # 芯科訊

    手機螢幕摺疊會成為剛需嗎?平板裝置該何去何從?

    摺疊屏會是手機發展的一個方向,三星華為也已經花了重金在這個專案做研發 。但是摺疊屏受眾使用者還是比較小,因為手機上有一個其他智慧裝置不具備的特點:便利與便捷性。它可以隨身攜帶,故也可以稱之為移動裝置或者移動端 。

    先不說摺疊屏的技術還未成熟,用久了會出現一些摺痕現象。就是它那個重量我看就有很多使用者不接受,華為Mate X

    250g等於半斤,300g都半斤多了,誰願意拿上一個這樣的大傢伙放褲兜? 這對皮帶質量倒是很有考驗 ^_^

    我的觀點是,摺疊屏在段時間內並不會成為主流,除非說以後有更優秀的技術出現能夠最佳化一些摺疊屏的缺陷才會慢慢的被大眾接受。平板裝置還是會繼續存在的,畢竟平板價格更低,況且它有很大一部分使用者群體 。現在好一點的高中在你進入校門那一刻學校就會讓你購買一套好一點的平板裝置,以後授課什麼會用的上。 國內莘莘學子那麼多,這都是潛在使用者!

  • 7 # 巴蘭巴蘭

    我覺得手機廠商會跟進撐門面,但是消費者應該不怎麼會買賬,摺疊屏確實可以享受到更大的螢幕,帶來更沉浸式的體驗,但是吧,貴是最先要考慮的,體積問題更是無法解決的,即使摺疊起來,也沒辦法像之前一樣隨隨便便就能揣進口袋裡,手機最重要的便攜性感覺在喪失啊,也許商務人士就覺得越大越好?反正普通使用者買賬的應該不多,說起來,我對摺疊屏的平板有點期待,對手機不適用但對平板來說就是福音了

  • 8 # 藍翔電器

    個人觀點:我認為,手機螢幕摺疊不會成為剛需,平板電腦也不會快速消失,這只是部分人的片面意識罷了。

    原因:手機螢幕摺疊意味著螢幕必然會很大,相應的手機分量也比以前重了,這對於天天上班、生活、走路等的人們來說,無疑是增添了不少的煩惱。即使是工作需要,年輕人也嫌累贅,不太會喜歡買摺疊螢幕的手機,況且那不菲的價格也讓人頭疼,誰還使用這新鮮玩意。平板電腦價格實惠,使用起來也很方便,也不用天天帶在身上,增添不必要的煩惱。

    舉例:這好比很早以前沒有手機的時候,大哥大是人們的通訊裝置,同時也是有錢人的象徵,但經過了不長時間,新的通訊裝置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各種各樣的新型手機呈現在人們眼前,那個時候多半是老年手機,但小巧實用帶在身上比較輕便,不耽誤做事,所以人們非常喜歡。

    手機發展:近幾年,手機發展速度更快,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換上了智慧手機,使用老年手機的人越來越少。由於智慧手機螢幕比以前的老年手機要大很多,許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剛開始不習慣用,到後來發現智慧手機有很多的優點,才慢慢接受。但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是最先使用接受智慧手機的,因為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要。因為無論是聊天、談業務、收發資訊、支付款項等都離不開智慧手機,這主要表現在微信、支付寶等軟體的使用上。

    總結:所以說,現在各種螢幕尺寸的智慧手機已經基本滿足了大多數人的需求。如果出現了摺疊螢幕的智慧手機,除非廠家在充分考慮手機重量和不影響屏顯的前提下,慢慢推廣開來,說不定會適應部分人們的需求,接受這一新鮮事物。而要成為剛需的必備工具,還有待於考察論證,況且新推出的螢幕摺疊手機價格也不會很便宜,人們會不會購買使用還是未知數,剛需談何容易。

    平板電腦是人們現在辦公的必備工具,而且價格也不是很高,我相信短時間內,平板電腦不會離開我們的視野,而去選擇價格不菲的摺疊螢幕的手機。

    結論:好了,透過上面的分析,我認為摺疊螢幕的手機短時間內不會成為剛需產品,平板電腦也不會快速消失。但不管怎麼說,科學技術都在日新月異的變化,智慧手機的更新換代也是無法阻擋,一切皆有可能,那都是時間問題罷了。

  • 9 # Jesse

    先說結論:就目前而言,我覺得還看不到摺疊螢幕可以替代平板的潛力。現在的摺疊屏手機更多的是手機廠家用來秀肌肉、展示技術實力用,對於真實的手機使用者而言,反而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主要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一、螢幕和平板比不起

    因為定位是手機而非平板,所以摺疊屏手機摺疊起來的大小還是應該以當前手機的大小為參考標準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現在你手裡這臺手機的大小,想象一下把它的面積乘以二——這點兒面積甚至還比不上iPad mini,可能只有mini的2/3左右,更別提和iPad Pro這樣的大平板相提並論,幾乎很難發揮平板的優勢,例如使用繪圖筆進行手寫筆記、手繪等等,都是捉襟見肘。

    即便是用於觀影這樣的非專業、娛樂用途,由於電影本身的畫面比例就是長條形態,多出來的面積可以說起不了任何作用,無非是增大了黑邊的面積而已。當前主流的手機螢幕是16:9,摺疊屏乘以2,那就是16:18。翻開觀影時,橫向18相比以前縱向的16橫過來看,畫面僅僅放大了八分之一,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二、方便程度和手機比不起

    摺疊屏手機在摺疊狀態就是兩臺手機那麼厚,即便將來的技術可以將這個厚度降低,但想要降低到當前手機厚度的1/2,使其摺疊起來厚度與現在的手機相同,近些年是很難辦到的。

    據我的觀察,大部分男性使用者甚至部分女性使用者都習慣將手機揣在褲兜裡。如果使用的是摺疊屏手機,就好像是把一個厚充電寶摔到了褲兜裡一樣,不管是自己的舒適程度還是衣物的整潔度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三、價格上實在是沒有優勢

    就技術上來講,螢幕摺疊的技術並不新鮮。就連我們這樣的二本學校,手裡都有柔性螢幕的專利(引進的院士帶來的專案),而且還在國家高等級的科研比賽中拿了金獎。

    然而現實是我們學校依然很窮——究其原因就是這樣的技術想要投產,生產線建起來耗資龐大、成本居高不下,而市場上對這個技術卻並沒有剛需,頂多就是那些喜歡玩機的朋友願意花大價錢體驗個新鮮。所以沒有哪個手機廠商傻到願意花大錢購買我們的專利,然後建生產線、投產使用,這是明擺著的虧本買賣。

    摺疊螢幕也是如此,現在iPad mini的價格還不到三千,連小米9都比它貴,摺疊屏的手機能降到這個價錢來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綜上所述,我覺得至少近幾年摺疊螢幕的手機是不可能成為剛需的,更提不上替代平板電腦了。

  • 10 # 博格資訊資源空間

    一邊是創新與同質化如影隨形,一邊是使用者過長的換機時間和過低的換機頻率制約著銷量,手機廠商們只能繼續往別處創新,打造差異化優勢刺激使用者消費,提高使用者換機頻次。2019年的存量期競爭,從劉海屏走向去劉海屏是一個趨勢,而摺疊屏手機則是另外一個趨勢。可以看到,目前準備推出摺疊屏手機的廠商很多,設計上也比較難個性化,當摺疊屏量產之後,摺疊屏手機無疑會和過去的翻蓋手機、滑蓋手機一樣成為常見款式,市場也將不可避免的陷入同質化競爭。想要收穫市場紅利只有搶佔先機和最佳化摺疊屏手機體驗兩種選擇,而前者的競爭將優先到來。另外,綜合各方訊息,即將面試的摺疊屏手機有兩種型別,一種是橫折疊,展開可獲得方屏,可當平板使用;一種是豎摺疊,展開後螢幕更長。摺疊屏手機的外形設計恐怕會和直板式手機設計一樣缺乏個性,未來各家能否將差距拉開,恐怕還要看軟體層面的創新和體驗最佳化。

    近處看,中國產手機廠商透過創新實現了逆襲,存量期仍實現了銷量增長,著實有兩把刷子;站遠了看,縱使智慧手機廠商表面吹得天花亂墜,創新層面卻已經到了黔驢技窮的邊緣,品牌差異化之路還很長。

    摺疊屏手機量產還比較困難,高價之下不能變成剛需,能帶來的效益是品牌影響力。在摺疊屏實現大規模量產之前,還無法定錘誰更有勝算,唯一可以肯定的是,5G前夜將是一場漫長的混戰。

  • 11 # 梁太郎

    個人認為摺疊屏只是曇花一現,就目前來說摺疊屏的體積和傳統手機比還是較大,不適合日常攜帶,未來的趨勢還是可穿戴裝置,

  • 12 # 科技食堂

    我直接說我的觀點吧。暫時不會成為剛需,依舊會在較長時間屬於小眾產品,但未來很有可能。平板裝置的方向實際上不會因為手機的摺疊螢幕出現帶來變化。反而膝上型電腦會和平板出現競爭。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有這麼幾點:

    1.手機摺疊螢幕雖然產生了,但其它硬體和軟體還是沒有跟上節奏。

    硬體方面:

    比如說鉸鏈技術,目前華為三星雖然解決了,但非可能進行大規模量產,從這方面推斷,要麼是成本很高,要麼技術依舊不是很成熟,處在試驗階段。另外摺疊後的厚度依舊沒有解決,原因是主機板和其它硬體的技術沒有進一步的突破,其本質上不過是把一個安卓的平板拆成了兩個主機板,只不過用螢幕連結了起來。而且螢幕中間部分還是會存在不可逆的摺痕。所以說,第一是硬體限制了發展。

    軟體方面:

    本人有幸使用過幾天三星的那款fold,確實已經做得比較驚豔了。但是在我使用文字進行輸入的時候,虛擬鍵盤的軟體鍵位在中間是分隔了很大一塊,使用起來極其不方便。另外其他的軟體也無非就是原有的平板電腦軟體或者手機的軟體,並沒有針對摺疊屏最佳化適配的軟體,所以,第二是軟體的適配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短板。

    2.平板裝置的方向,極大程度有可能會衝擊膝上型電腦的市場,而不是被摺疊手機取代。

    目前平板裝置這塊,基本上蘋果一家獨大。安卓陣營,三星幾乎已經放棄,小米上次推出還是兩年前,華為今年推出的這款大屏的倒是可以和蘋果一較高下,其他品牌早就淡出了市場。

    實際上,平板電腦當時由喬布斯推出來,是把它定義為一個介於手機與膝上型電腦之間的產品。但由於現在手機的螢幕越來越大,似乎當初的定義已經慢慢變的沒有意義了。所以,蘋果公司一直在探索平板裝置的發展方向,例如推出了iPad Pro ,尺寸更是大到了12.9英寸,這個不就是筆記本的螢幕配置嗎?另外還針對iPad單獨獨立出了iPad OS作業系統以及手寫筆Apple Pencil。蘋果的意圖已經很清楚,就是要把iPad發展成為生產力工具。得益於蘋果A系列晶片與驍龍旗艦晶片的強大運算能力,移動裝置的記憶體也遠遠超過了一般的入門級膝上型電腦。未來文字編輯,圖文標註,圖片處理,PPT演示,甚至是4K影片剪輯等一些輕度的筆記本工作,都可以在平板裝置上可以完成。

    所以,摺疊屏不會對平板裝置造成衝突,反而是平板裝置會對筆記本造成衝擊。另外如果摺疊屏手機在其它硬體與軟體反面繼續有所突破的話,那麼手機、平板、膝上型電腦完全有可能變成一個強大移動終端。想象一下,摺疊起來是手機很方便攜帶,展開始平板電腦,而且可以處理膝上型電腦的工作,是不是很棒。三款裝置合而為一。

    題外話:

    摺疊螢幕的產品並不是為了手機而產生的,未來很多的IOT智慧裝置都需要這類的螢幕,例如智慧手錶,VR眼鏡,車載智慧玻璃等等很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的錢生活都支撐不住怎麼辦?